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三十頁倒數第二行,從第二句看起:

  「《華嚴》末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今本經全顯淨宗,導引凡聖,同歸極樂。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是清朝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說的。這是當時的一位大德,在中國佛教史上也相當有地位,通宗通教,顯密圓融。家裡面是世家,他的父親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書,就是國防部長。雖然自己考中了進士,一生沒做官,可這一生都是在學佛,對於佛學造詣很深,著作也很多。他說《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念老此地給他提出證據,《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就是最有力的證據。蓮池大師將《華嚴經》的十玄來解釋《無量壽經》,十玄門是《華嚴》獨有的,其他經上都沒有,但是《無量壽經》裡頭有,我們前面學過了。所以彭際清這個話不是假的,是真話。所以彭居士以後,念佛的人,就說《華嚴》是大本《無量壽經》,《彌陀經》是小本《無量壽經》。這三部經性質相同,所說的理事相同,最後的歸屬也相同,都回歸到極樂世界。

  「又據《要解》判小本曰」,就是《阿彌陀經》,「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這是蕅益大師說的。蕅益大師的年代比彭居士更早,蕅益大師出生在明朝萬曆年間,圓寂的時候在清朝,清朝初年,這是淨土宗的祖師,第九代的祖師。這個說法也是非常有力量的,《華嚴經》的奧藏,《法華經》的祕髓;換句話說,這兩部經的精華都在《彌陀經》裡頭。《彌陀經》是《無量壽經》的小本,而且一切諸佛之心要,諸佛的心要是什麼?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一切諸佛的心要。離苦要離究竟苦,與樂要給究竟樂,那究竟樂是什麼?是如來親證的大般涅槃,究竟樂是永遠斷無明,這是成佛了,只有成佛才能達到究竟。這部經確實,教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在一生當中證得究竟圓滿,確實是一切諸佛的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司南就是指南。菩薩修行,目的是證得圓滿的佛果,《華嚴經》上稱為妙覺如來。這部經真的幫你一生證到,所以都不出於此,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無比的微妙。

  「且極樂不離華藏世界,彌陀即是毘盧遮那」。在這個經裡頭給我們講得很透徹,《華嚴經》的華藏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密宗的密嚴淨土大日如來,實際上跟阿彌陀佛是一而三,三而一。彌陀即是毘盧遮那,彌陀即是大日如來,密嚴淨土就是極樂世界。「故判本經為圓教,誰曰不宜」,這部經是圓滿的教法,確實不可思議。「但此判教亦只是平等中之差別相。若是圓人則法法俱圓」,圓教根性的人,沒有分別執著,法法皆圓,「無有高下」,那就是差別中的平等相。這一段「藏教所攝」我們就學到此地。

  再看底下這一大段,第七段,十門開啟第七段,「部類差別」。首先,念老為我們解釋,「為深究本經」,深入研究,應該知道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哪些經跟這個同部,哪些經跟這個是同類,這個要認識清楚。還有一些「傍及帶說淨土之典籍」,這就更多了。「以便參研」,便於參考、研究,這是希望深入不能不知道。

  第一段為我們說明同部,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在二百三十二面第三行,從這兒看。解,「甲、同部」,這是第一部分,同部。「本經與小本彌陀,是同部經典」,也就是說,它的內容、理論、修行方法完全相同,只是經文有廣略的差別。《無量壽經》經文長,說得詳細,《彌陀經》經文短,說得簡單,內容確實是相同的。「本經吳譯本,曾亦名《阿彌陀經》」,與秦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小本同名。「故世稱本經為大本,秦譯之《阿彌陀經》為小本」,這個是古人都有說的。「《疏鈔》」,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裡面也常講,「大小二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這個十門開啟,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就用這個,確實是小部經《阿彌陀經》,註解是用大部經的架勢,用《華嚴經》。等於說現在人講用這個規格,來對待《阿彌陀經》,這是把《阿彌陀經》大幅度的提升了,讓一般人不敢輕視。

  黃念老註解這一部《無量壽經》,也用《華嚴》的十門開啟,跟蓮池大師的看法、想法完全相同。不相同的,那就是念老是用集註,特別在今天這個時代,這是高度的智慧。對這個經批評的人很多,如果自己註解,這個問題更嚴重。他採取集註,以經註經,這個註解裡頭,用了八十三種經論,佛菩薩所說的,又用了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所以總共為我們蒐集了一百九十三種資料,用這個來註經,大家沒話說了。經,夏蓮居老師會集的,註是八十三部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的註疏,這讓後人沒話說了。所以,註解字字句句都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這些,特別是學習經教的人要留意,要學習。往後這個世界上,弘法利生用這個方法最好,讓學習的人、聽講的人、讀誦研究的人生起信心。

  下面,「現小本彌陀,共有三種」,就是《阿彌陀經》有三種譯本,實際上兩種譯本,一種是會集本。《阿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的,這個流通最廣,在中國,修淨土的人沒有一個不念的,講的人很多,註解的人也很多。第二種,《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這是唐三藏法師玄奘翻譯的,這個經流通很少。兩種本子比較,各有各的長處,但是中國人喜歡《阿彌陀經》,喜歡羅什大師所譯的。羅什是意譯,非常適合中國人的口味;玄奘大師是直譯,是印度話,所以我們讀起來有時候格格不入。第三種是《阿彌陀經秦唐兩譯會集本》,這是夏蓮居居士為我們把兩種會集起來,意思更明顯,更容易看出來。

  底下略微介紹一下,「秦唐兩譯,大體相同,稍有出入。秦譯精要流暢,眾所宗向」,它是意譯的,不是直譯的,完全用中國人的章法結構,所以中國人讀起來像自己人寫的文章一樣,喜歡。「唐譯則準確詳備」,因為它照梵文原文一句一句翻的,幾乎梵文的意思全顯示出來了,詳細完備,「力保原面」,保持梵文原來的面目。「先師會集兩譯」,夏蓮居老居士是黃念祖居士的老師,所以他稱先師,會集兩譯,「擷其精要,更據六朝石經」,補足秦譯所缺少的二十一個字。羅什大師翻譯的時候,也許是後人抄寫錯誤,漏了二十一個字,這二十一個字在襄陽石經裡面有。襄陽石經是六朝人手書石刻,「於一心不亂之下」,還有「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這二十一個字很重要。

  我們這裡,參考資料裡頭有「襄陽石經」,有這一條。「石刻《阿彌陀經》」,在石碑上刻的《彌陀經》的經文,刻在石碑上。「最著名者為湖北襄陽龍興寺之石刻彌陀經,世稱襄陽石經」。「據」,根據,「龍舒增廣淨土文卷一阿彌陀經脫文」這一條,這是王龍舒居士記載的,「襄陽石刻阿彌陀經,乃隋陳仁稜所書,字畫清婉」,這就是講中國的書法,非常秀麗,刻得很好,很多人學寫字的,把它當字帖來用。自一心不亂以下有二十一個字,「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今世傳本脫此二十一字」,這二十一個字漏掉了。這二十一個字最重要的是讓我們真正明白了《彌陀經》上所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有這一句。

  我們今天講念佛就能往生,那我們善根福德因緣不夠,這個地方補出來了。念阿彌陀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顯示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讓我們放心了。過去生中確實有善根,善根福德因緣都有,不夠、不足。怎麼知道有善根?我們聽了這一句阿彌陀佛,讀到《彌陀經》,他生歡喜心,這就是善根。沒有善根的人,你念佛他不想聽,不願意聽,你請他來聽,他聽不懂,經他不願意看,這是沒有善根福德因緣。我們能信,雖然信得不夠深,也想往生,這個心也不懇切,也念幾句阿彌陀佛,說明你有善根,你善根不足。那怎麼樣?多念,佛號念得愈多愈好。永明延壽大師當年在世,每天十萬聲佛號;黃念祖老居士往生之前的半年,每天十四萬聲佛號。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教我們,他們做榜樣給我們看,補足善根福德因緣之不足,他把它補起來了。所以,到臨終真能往生,往生的品位很高,這就教我們的方法。我們念佛,念得會疲勞、會疲倦,念念妄念起來,會忘掉,這都是善根不足的現象。勇猛精進就把善根福德補起來了。所以這個二十一個字很重要。

  「又《阿彌陀經義疏聞持記》卷下」有這麼一段記載,「朝散郎」,這是官名,古時候相當於現在副部級這個級別。尚書是正部級,朝散郎是副部級,地位也很高。襄陽石經是他寫的,陳仁稜,是他寫的,「在襄州龍興寺」。「本朝殿撰李公諱友聞,字季益,嘗守官於彼」,這是說當時這個李先生,他的名字是叫友聞,李友聞,當時在襄州做官,應該是知州,就是地方官。他做官的時候,「持此經皈錢唐」,返錢唐,「疏主(元照)得之」。他帶著有這部經到錢唐,是現在的杭州,元照就是作《阿彌陀經義疏》的疏主,這個《疏》是元照著作。他得到,「喜不自勝」,因為別的地方沒看到,這看到當中有這二十一個字。「遂復刊石立於靈芝大殿之後」,這就是兩次刻石。但是這個刻石在災難當中毀掉了,戰爭當中,這個兵火是戰爭,戰爭當中這個碑被毀掉了。「悲夫!逆推梁陳,去晉未遠,可驗得真」。這是說明這二十一個字應該是真的,真正的經文,是漏脫掉的,不是後人補上去的。

  「依此可知,隋代有陳仁稜在碑面刻《阿彌陀經》,安置於湖北襄陽龍興寺」;宋朝時候元照師他又加以模刻,「立於靈芝崇福寺佛殿後」,這在中國有兩塊碑。「現今日本筑前國宗像神社境內」也有存,也有這個碑,「有與此相同之經碑」,日本也有一塊。所以這樣的石碑一共有三塊,這三塊石碑《阿彌陀經》都有這二十一個字。這是古代留下來的,應該不是人偽造的。夏蓮居老居士做會集本,把這二十一個字補進去了,所以這個會集本也相當有價值,淨宗同學應該要多讀。我們再看念老註解,他說「宋代元照師」,就是《阿彌陀經義疏》,他的註解裡面把這二十一個字補進去了。「明蘧庵師亦推崇石本」,這個石經本。「幽溪大師於《圓中鈔》」,這是《彌陀經》三種最重要的註解之一,幽溪的《圓中鈔》,「大聲疾呼:今傳訛說,凡讀習者,應依古本,而增正之」。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讀的《彌陀經》缺少這二十一個字,這二十一個字應當把它補進去才對。

  所以「會本依先德意」,夏蓮居老居士是現代人,幽溪大師是古人,幽溪大師的意思,應當把二十一個字補進去,所以夏蓮居的會集本就真正採用了。「於是會本,既備兩譯之長,復補秦譯之佚」,所以這個會集本就非常的完美了。可是今天讀《彌陀經》的習慣了,習慣用羅什大師的譯本,而沒有採取夏老的會集本。我們有理由相信,夏老這個會集本,往後一定會有人採取,因為這個本子意思比兩種翻譯本都完美,他把兩種合成一部。所以「聖意備顯」,這祖師大德的意思,這稱為聖人,聖也可以指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意思就更明顯。「易啟正解」,讓我們對於《彌陀經》正確的了解。「於是秦譯原文應是一心不亂專持名號(此八字應一氣讀下)。正同於唐譯之繫念不亂」,一心不亂專持名號,這是一句。「亦復與本經之一向專念同旨。彌顯持名妙法,從果起修,果覺因心,他力冥加」,這個他力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不可思議」。

  「《要解》云: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念佛沒斷見思,生凡聖同居土;斷見思,生方便有餘土;破無明,那是決定生實報莊嚴土。沒有斷見思也行,真正帶業往生,一品煩惱沒斷,「但能信願持名」。蕅益大師在《要解》說,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決定在持名的淺深,這個話說得好!你看,「決可往生彼國凡聖同居土」。「實」,實實在在,「不待持至事一心不亂」或者是「理一心不亂」。當然能得事一心、理一心更好,沒有達到這個程度也能往生。生到極樂世界,就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理一心也差不多。這是極樂世界不思議,任何一個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的,只有極樂世界有。

  第二是屬於同類,凡是「倡導憶念彌陀,願生極樂」,這都是同類的。我們再看註解裡面,同類的。其中同類的也有親疏,「以持名念佛為親」,其他的就比較疏遠一點。第一個,「《佛說觀無量壽經》,是經與以上大小二本,合稱淨土三經。乃淨宗基本經典,具談十六妙門,勸導觀想念佛與持名念佛」。十六觀,前面十五是講觀想、觀像,最後一觀是持名念佛。所以這是為親,跟《彌陀經》、《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經,是淨宗最主要的經典,三經一論。第二,《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這部經「勸導持名」,但是它裡頭有講到持咒。第三,《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四十華嚴》最後一卷,「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第四個是《後出阿彌陀佛偈經》,始終都是偈子,它沒有長行文,總共有五十六句。當中有說,「發願喻諸佛,誓二十四章,與本經漢吳兩譯中彌陀廿四願相同」。證明二十四願是真的,不是會集、講經的時候有錯誤,不是,不是翻譯有錯誤,確實證明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多次宣講。佛講經只講一次的,沒有重複的。講這個法門,重複很多遍,顯示這個法門重要,顯示出這個法門契機,這個法門能普度娑婆世界一切眾生。所以世尊不厭其煩,多次宣說。

  第五種是《首楞嚴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楞嚴經》裡頭有這一段。這一段,「勸導眾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所以,它跟淨土三經同類。這一章,印光大師將它從《楞嚴經》裡頭取出來,附在淨土四經之後,成為淨土五經。第四部經就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現在的五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普賢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圓通章》,這合起來叫五經。淨宗到這個地方可以說圓滿了,不需要再添枝添葉了,非常圓滿。《普賢行願品》證明《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實實在在講是淨土宗的《心經》,這一章經文不長。諸位常常念《般若心經》,《般若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更少,簡單扼要,說明念佛人「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是在我們這一生,我們臨命終時,看佛來接引,還沒有斷氣,這是現前見佛。將來是往生到極樂世界,每天跟佛在一起,那是屬於將來見佛。

  第六種有《般舟三昧經》,這部經是「後漢月支三藏」,月支是個國的名字,原來在新疆跟甘肅這一帶,漢朝時候這裡有個國家叫月支。以後在匈奴南下的時候,月支國就分成兩部分,大部分人避免這場災難,逃到新疆西部,中亞這一帶地區,稱為大月支,少數人還留在原來地方沒有動,稱為小月支。「支婁迦讖」,這個是月支國的一個佛教的僧侶,他翻譯的。另外,「《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乃此經之異譯」。同一個梵文原本,翻譯的人不相同。所以《般舟三昧經》有兩個本子,但是兩個本子是不同人翻譯的,原本是一本。「經主九十日為一期」,這是講念佛方法,這不是打佛七,它一期是九十天,三個月。「不坐不臥,修佛立三昧,天臺稱之為常行三昧,唱名觀念阿彌陀佛」。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位善友吉祥雲比丘,他就修這個法門,專念阿彌陀佛。修這個法門要發大心,為什麼?九十天不能睡覺,不能坐下來。可以站著、可以走著,不能坐、不能睡覺,九十天。所以修這個法門身體要強壯,真正發大心,專念阿彌陀佛。出聲念、默念都可以,佛號不間斷,叫真精進!

  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聽說香港有一位法師修般舟三昧,閉關。那我們房門一關就不曉得了,他是躺著還是走著,這就不知道了,這個有問題。般舟三昧不應該是閉關,它沒有說閉關。如果要是閉關,善財童子怎麼能去參訪?這《華嚴經》上看到的,善財童子參訪他的時候看到確實他是在經行,在山頭經行,在外面,不是房子裡頭。向他請教,他給善財童子講二十一種念佛法門。所以我想不應該是閉關修行的。

  第七種是《往生論》,《往生論》是天親菩薩造的,提倡五念法門,求生淨土。淨土宗三經一論,這一論就是這個《往生論》,是天親菩薩他自己修淨土往生,等於說是寫出他的經驗報告,給後人做參考的,寫得非常好。內容主要的給我們說明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依報,極樂世界環境,給我們說了十七種莊嚴,無比的稀有;正報,佛八種莊嚴,菩薩四種莊嚴,確實讓人讀了之後,會生起求生淨土的願望。極樂世界太好了,往生到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成佛,只是成佛早晚不同。有人很快,有人比較慢一點,但是決定會成佛,決定不會落空的,而且決定不退轉,這是非常稀有難逢。第八種,《往生論註》,就是天親菩薩的《往生論》,北魏時代,這南北朝的時代,曇鸞法師給它做了註解,有長行的解釋。第九種,《游心安樂集》,是唐朝道綽大師的著作。這些都是屬於同一類的,跟淨土三經同一類的。所以,歷代講解三經、註疏三經,這些都用作參考資料,主要參考資料。

  下面再說帶說的,佛講經順便勉勵大家求生淨土,介紹淨宗法門的。這個就多了,這個裡頭有二百四十多種,說明這個法門叫千經萬論處處指歸。由此可知,世尊當年在世,常常跟大家介紹淨土,由此可知世尊對這個法門的重視。所以古來大德,把《無量壽經》看作世尊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經,有道理!不但是釋迦牟尼佛,而且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成佛道,不能沒有這個法門,不能沒有這部經。其他的沒有沒關係,有這部決定成佛,你說這個多重要!還去學這個、學那個,錯了。

  註解第三段裡面,「帶說淨土經論。復有諸經論,雖不專論淨土,但亦帶攝稱讚極樂,勸導往生。其中昭著者」,就是非常明顯的,佛在講經的時候,勸你念佛求生淨土。《法華經》、《悲華經》,《華嚴》不提了,《華嚴》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它就算同類的,它不是帶說的。「《法華經》、《悲華經》、《隨願往生經》、《文殊說般若經》、《目連所問經》、《十往生經》、《觀佛三昧經》(佛記文殊當生極樂)」,這是《觀佛三昧經》裡頭說的。「《文殊發願經》」,文殊菩薩發願求生淨土。第九,《入楞伽經》,佛為龍樹菩薩授記,龍樹也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毘婆沙論》,龍樹大士,龍樹菩薩造的。《大智度論》,也是龍樹菩薩造的。《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的。這些統統都是往生極樂世界,龍樹往生極樂世界,馬鳴也是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淨土經論約百數十部。以上就本經部類,與帶說淨宗經論略舉其要」。至於還有密宗,「有關淨宗之典籍,為數尚多,均未列入」,這就不提了,密宗確實有念佛往生的。

  下面第八,「譯會校釋」,這個也要知道。「譯」是本經的原譯本,從印度傳到中國來,把它翻成中文,這是譯本。「會校」是指根據各種原譯本而會集校訂,這種本子。「釋」是註解,本經諸本的註釋,註解的本子。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二百三十七面第六行,先說「本經譯本」。「本經乃我佛屢說」,多次宣講,不是說一次,「諸師競譯」,這些翻譯的法師們都喜歡翻譯這部經典。「東來最早,譯本獨多」,從印度傳到中國來,最早的時候漢朝時候就傳來了,翻譯的本子最多。「自漢迄宋」,漢朝到宋朝八百年間,一共有十二次的翻譯,就是有十二種不同的譯本,這是其他經典裡頭所沒有的。《金剛經》只有六種譯本,《無量壽經》有十二種譯本。宋元以後,有些本子失傳了,因為印刷術宋朝時候才有,宋朝以前都是手寫的本子,手寫的本子分量就很少,很容易失掉。印刷術發明之後,流通比較方便,分量多了,比較不容易喪失。所以現在保存下來的只有五種,七種失傳,這非常可惜。「僅存五種」,下面把這五種介紹出來。

  第一種,「《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後漢月氏沙門支婁迦讖譯於洛陽」。這個在註解裡面簡稱為《漢譯》,漢朝時候。佛教傳到中國來不久,這個經就傳到中國來了。後漢還有個最著名的人,翻譯大家安世高,安世高翻過這部經,但是這個本子失傳了,在目錄裡頭有,經找不到了。第二種,《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這個「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都是阿彌陀佛的稱號,梵文的名號。又名《無量壽經》,也翻為《阿彌陀經》,所以這部經有三個名字。「吳」,三國時候吳國,孫權為國王,也是「月氏優婆塞支謙字恭明」,他是在家居士,通達大乘,這部經是他翻的,所以稱《吳譯》。第三種叫《無量壽經》,「曹魏」,曹是曹操,三國時代的魏,「印度沙門康僧鎧譯於洛陽白馬寺」,這稱《魏譯》。這都是三國時代,吳、魏。第四種,《無量壽如來會》。這是唐朝,比較後了,南印度三藏法師菩提流志翻譯的,這個本子出《寶積經》。《寶積》是一部很大的經典,裡面有幾十部經,其中有這一會,《無量壽如來會》。這部翻得也很好,稱為《唐譯》。第五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這是宋朝時候「西域沙門法賢譯」,簡稱為《宋譯》。所以從漢到宋八百年,十二次的翻譯。

  下面給我們說明七種失傳的本子,二百三十九頁第一行。「至於佚失之七種,據《開元釋教錄》」,這就是《藏經》目錄,目錄裡頭有,但是書沒有了。你看,《無量壽經》二卷,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翻譯的。安世高翻得好,他翻的東西中國人喜歡讀。在中國翻經的,安世高跟鳩摩羅什可以媲美,這兩個人翻譯的東西,中國人特別喜歡,完全用中國人的思惟方式,用意譯,他不是直譯。這兩個法師對中文都有很深的研究,文字、語言沒有障礙,所以他翻得好。第二種本子,叫《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也是兩卷,曹魏帛延譯,也是出家人,「譯於洛陽白馬寺」。第三種,《無量壽經》,也是兩卷,「晉沙門竺曇摩羅多」,這中國意思叫法護,他翻譯的。第四種,《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二卷,它還有別的名字,第二個名字是《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法力翻譯的。第五種,「《新無量壽經》二卷,東晉迦毗羅衛國沙門」,迦毗羅衛國就是釋迦牟尼佛出生的這個地方,「佛陀跋陀羅譯於道場寺」,這晉朝翻譯的。第六種也叫《新無量壽經》,「宋」,南北朝時候,宋齊梁陳,「涼州沙門」,在現在甘肅這一代,「寶雲譯於道場寺」。第七種,《新無量壽經》二卷,也是「宋罽賓國沙門」,罽賓在現在新疆,當時是個小國,「曇摩羅蜜多」,中國意思叫法秀,他譯的。

  我們看念老註解,二百四十面第一行。「以上闕失者七」,失去了,失傳了七種,「連前存世者五,世稱十二代譯」。其實不是十二代,應該是八代十二種翻譯:計漢兩次翻譯,吳一次翻譯,曹魏兩次翻譯,西晉一次翻譯,東晉兩次翻譯,劉宋兩次翻譯,唐一次,趙宋就是宋朝,趙匡胤建立的王朝,一次。所以八代,八個朝代,八百多年,「譯本則為十二種」。

  「《甄解》云」,這是日本大德《無量壽經》的註解,「凡於諸經中,傳譯盛無如今經」。日本的法師在中國留學,唐朝時候的人,親近善導大師,我們淨土宗第二代的祖師。當時韓國、日本很多出家的到中國來留學,學佛法的,多半他們親近善導大師跟天台智者大師。所以現在在日本,日本有十三個宗派,比中國多,都是以善導跟智者為第一代祖師。日本人這一點很難得,自己稱第二代,不稱第一代,第一代是中國人,他有老師,日本人對祖師非常尊敬。他說,傳,傳法,翻譯之盛,沒有超過這部經的。為什麼?這個法門特殊,這個法門殊勝,這個法門確實能保證一個人在一生當中圓滿成就,是其他法門沒有法子跟它相比的。論當機,什麼資格可以學?男女老少,賢愚不肖,各行各業,只要你相信,只要你發願求生、肯念佛,就能成就,你說這多簡單!它要求的條件非常簡單,沒有一個不成就。上面從等覺菩薩,下面到地獄眾生,只要能信能願,老實念佛,都能往生,所以真正不可思議。

  「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無邊故也」。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是佛出現在世間正意,正意就是令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成佛,這是佛的意思。老師對學生,希望你快點成就,不要拖很長的時間。這個法門就是的,決定一生成佛,利益無邊,沒有比這個利益更殊勝的。所以經上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之利,利就是利益,真實的利益。所以世尊講得很勤快,講過很多次,附帶講,講一切經論,佛常常勸導大家求生淨土。在《大藏經》裡頭,兩百多部經裡頭都講到,都提到;專講的,三經一論,《無量壽經》多次宣說,這專講的;同類的、附帶的多,太多了!「《會疏》云:凡於一切經中,傳譯盛然,無如今經,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會疏》跟《甄解》說法完全相同,對這部經、對這個法門的讚歎。

  我們再看下面,「存世五種,差異較著。不似《阿彌陀經》之兩譯與《金剛經》之六譯,其文之詳略雖稍有異,而內容實是相同」。證明什麼?證明是同一個譯本,同一個梵本,翻譯的人不一樣,所翻出來的大同小異,沒有太大差別。像《阿彌陀經》,羅什法師翻譯的,玄奘大師翻譯的,確實是一個原本,翻譯不一樣,意思沒有太大的差別。《金剛經》,現在《大藏經》裡頭有六種譯本,梵文原本應該是一種。六種《金剛經》你打開來看,文字不一樣,每個人翻的用的字不一樣,意思相同,沒有太大的出入。但是,《無量壽經》現在這個五種原譯本就不一樣了,「不但文字詳略差別懸殊,且內容深廣亦復有異」。這是什麼情形?就是梵文原本不相同。原本不相同,就證明這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多次宣講。如果不是多次宣講,怎麼可能梵本不一樣?古來祖師大德根據這個情形來做判斷。

  「例如」,這講最大的差別,「彌陀因地大願」,《漢譯》、《吳譯》這兩種譯本是二十四願,《宋譯》的是三十六願,魏跟唐兩種譯本是四十八願。「且願之內容」,各種譯本也不相同,「可見出入之巨」,就是差別太大了。「現世流傳,魏譯較廣」,就是康僧鎧的本子,康僧鎧是在家居士。曹操死了之後,兒子篡位,漢滅亡了,稱為魏朝,這三國時代,他頭一個稱帝的。接著東吳也稱帝,最後蜀,他沒有稱帝,稱為先主,先主、後主,因為劉備是皇室後裔。這是最大的差別就是願文。五種原譯本,文字翻得最好的是康僧鎧,大家喜歡讀他的本子,註解也用他的本子。中國有兩種,後頭會介紹到,日本有三十多種,全用康僧鎧的本子。「《甄解》指出,以漢吳兩譯,對校魏本,粗舉大者,計有八異」,很大差別的就有八處。「如與唐本對檢,略有七異。今不詳錄」,這就不再詳細說了。「至於宋譯,與諸譯差異更大」,宋是最後翻的。

  這下面說了,「諸譯何以不同?」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這個現象其他經上沒有,只出在《無量壽經》。清朝沈善登居士《報恩論》他解釋,「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考是考證,把這些經拿來對照起來看,「約有三端」。第一個,「譯手巧拙不同」,這翻譯的人,翻譯的人程度不一樣,有人翻得好,有人翻得很差,意思翻錯了,翻不出來,譯人不一樣。第二個,「梵本傳寫不同」。當然,每個人把這個經傳到中國來,都帶著有梵文原本。那個梵文原本也是抄寫的,印度也沒有發明印刷術,都是抄寫的。抄寫有的時候抄漏了、抄錯了,這是難免,我們現在有這個情形,古人也有這個情形。古人比我們心細,錯誤少些,我們現在心粗大意,往往還抄錯了行的,甚至於抄錯了頁數的,都曾經發生過。但是對佛經的抄寫,應該是很細心的。這就是傳寫不一樣。

  第三種原因,「本師前後多次宣說不同」,這個說法被後人公認了,應該是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講。「本師三百餘會說法,既多指歸淨土,則自然屢說不一說,而亦隨時隨機,開通大意,依義不依語,顯然可知」,這個說法很合道理,今天講合乎邏輯。釋迦牟尼佛對這個法門這麼重視,許許多多經論當中都是提出來勸導大家念佛求生淨土。這是非常親切,勉勵大眾,這就有可能多次宣講,不止講一次,才有這個情形發生。「故知《無量壽經》,乃佛多次宣說,梵本不一」,阿難結集的時候,也是多次複講。「譯者所據不同,且譯筆之巧拙有差,於是譯文自然差異」。這是後人,這都是些祖師大德們研究,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出現,說出這麼多道理。

  「沈氏」,沈善登居士,「復明梵本易誤之因」,這個梵本很容易出差錯,原因是什麼?「蓋梵筴皆寫本,易致脫誤」。中國在漢朝已經發明紙了,書寫就相當方便,在中國,這個文化已經是很高的。印度那個時候還沒有,世世代代都是用貝葉,把字寫在貝葉上,所以稱為貝葉經。這個樹葉很厚,像芭蕉一樣,芭蕉葉很長,把它裁成大小一樣,兩邊打洞,用繩子把它穿起來,叫修多羅,繩子叫修多羅。翻的時候一頁一頁翻,可以兩面寫。這種貝葉經現在還有很多,我們在故宮博物院都看到。有些寺院,年代久的,他們都有收藏。我們這次訪問斯里蘭卡,就看到寺院裡面很多的貝葉經,在書架上一格一格的排著。那都整部的,是貝葉寫的,這都變成國寶了。所以,這個線斷掉之後,頁序就很容易錯誤,也很容易漏掉。

  「如漢譯大本經,乃爾劫時下,脫誤數十字,文義不貫」,這個在中文經典裡面能看到。「又《四十二章》藏本」,《四十二章經》,最早傳到中國來的,「與石刻趙文敏寫本」,趙文敏是元朝初年時候的人,「及藏外流通各本,章節前後多寡各各不同」。這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四十二章經》好多種版本,對照起來,內容不一樣。「而與《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法苑珠林》這部書裡頭,可以說是佛經百科全書。古時候讀書人,佛經太多,也不容易找到,他們要想在文章裡面引用佛教的典故,就找《法苑珠林》。所以《法苑珠林》是文人最歡喜的一部書。還有一部《經律異相》,那是佛門裡面的掌故。《法苑珠林》是百科全書,內容非常豐富。這裡面所引的《四十二章經》,與現在流通《四十二章經》本子,裡頭文字不一樣,絕對不是那時候編寫《法苑珠林》的人抄錯了,不可能。「且有《一切經音義》所摘字,而諸本皆無者。大抵誦習多,則傳寫多,而得失異同亦多」。這些東西傳這麼多年代,傳了這麼久,尤其是過去都是手寫,手寫我們有經驗,字抄錯了,漏了一行、漏了一段往往都有,這個是在所難免的。

  「又日《甄解》云:以審諸譯」,翻譯的,「是梵本廣多,致使傳譯文義,存沒詳略不同耳」。這個《甄解》裡面所說的跟沈居士所說意思相同,「總明本經為佛多次宣說」,這幾乎是大家都肯定的。「且誦習者多」,讀的人多,佛特別提倡這個法門。讀的人多,在從前就抄寫,抄寫的人多。抄寫,抄錯、抄漏的時候,各個抄本就不一樣,這些統統有可能。說誦、習者多,「梵本傳寫者多」,都是手抄本,「梵本有多種,存沒詳略有不同,梵筴寫本又易脫落,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所以現在我們看的這個本子,裡面差異很大,原因在此地。

  「日本日溪師亦同沈氏之說」,這是他贊同沈善登的說法。他說,「異譯文句,與今經」,這個今經指魏譯本,康僧鎧的本子,我們看到日本三十多種註解,統統用康僧鎧的本子,跟其他四種本子去對照,「稍差異者不少」。那什麼原因?「思夫」,這我們想想,「多異本」,原本不一樣,原本多,「傳者不一」,傳法的人不是一個人,很多人,「故致斯異」。如果一代一代有正傳,比較好一點,淨宗傳的人太多了,出家人傳,在家人也傳,大家都傳。

  「亦或非一時說」,這個經不是一時講的,「例如般若諸經。以此經如來本懷,處處異說」,釋迦牟尼佛勸人往生極樂世界,常常提起極樂世界,說法不是一致。為什麼不一致?聽眾不一致,處所不一致,時節因緣不一致,是一個說法,有不同的講法,所以佛講經契機。聽眾不一樣,都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說的話不相同,程度高的給你說高的,說理;程度低的給你講事,多講極樂世界的好處。所以有不一樣。故致斯異,所以這是差別很大。「致此多本。蓋此大悲之極處也」。這是說明,世尊當年在世,慈悲到極處,總是想大家都能相信這個法門,信西方確實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確實有阿彌陀佛,佛絕對不是給你講假話。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發這麼樣的大願,為一切苦難眾生建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專為六道眾生所建立的,菩薩、聲聞往生附帶的,以六道輪迴眾生為主,這慈悲到極處!希望每個人都能接受,每個人都能歡喜,每個人都能認真修學。一個往生就一個成佛,兩個往生就兩個成佛,慈悲到極處,勸大家求生淨土。

  「以上諸德」,上面所說的這些大德們,「皆主本經乃世尊多度宣說之法,實有所據」。他們說話不是隨便說的,有研究、有考訂,最後下的判斷應該是正確的。「例如本經《唐譯》本名《無量壽如來會》」,這是個例子,「乃《大寶積經》中」,《大寶積經》當中「一會之文」,這是很有力的證據。「足證佛說《寶積經》時,亦宣說本經」,說《寶積經》的時候,也介紹了西方極樂世界,而且說得很詳細,說得很具體。這部分在結集的時候,屬於《大寶積經》裡頭的一段,節錄出來就是另外一個《無量壽經》。

  「沈氏又云:《魏譯》文辭詳贍,義理圓足,故自來講家多據之。」這是沈居士對康僧鎧本子的讚歎,他的文筆好,翻譯的說得很詳細,義理圓滿具足。所以自古以來,講《無量壽經》的人、讀《無量壽經》的人,都喜歡用他的本子。「《唐譯》差與相近」,就是《大寶積.無量壽會》,這部經書跟康僧鎧的譯本去對照就很接近,「蓋同一梵本也」。那什麼原因?應該是同一個梵本。「宋譯亦甚明暢,而辭句前後大異」,《宋譯》也譯得好,講得很明白,也暢通,但是辭句前後差別很大。這什麼?這又是一個版本,決定是根據的原傳來的梵本不一樣,它應該是另外一種梵本。「漢吳二譯,文辭拙澀」,不好懂,而意思有補備者,意思可以補充前面翻譯之不足。這就什麼?這又是一個梵本。

  細細觀察,至少有三種不同的版本。但是還有失傳的七種,如果那七種要是能找到的話,可能還有大的差異。所以古人講,《無量壽經》的翻譯,原本,梵本原本至少三種,因為七種本子失傳,就三種以上。那說明什麼?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這個經是三次以上,多次宣講。這是除這部經之外,沒有第二個例子。讓人家能夠相信,就是佛在講一切經的時候,常常提到極樂世界,常常勸導大家念佛求生,這個居然有兩百多部經裡頭都有。從這個地方想,釋迦牟尼佛多次講有可能,真正是世尊出世度眾生的本懷,他的悲願。

  所以,「沈氏雖未能直從古梵筴取證,但今若細究存世之五譯,可推知當年梵筴至少有三種。故知沈氏之說可信。至於他師有認為五譯祗是同本異譯,各本差異,祗因譯者意樂不同」,這個說法「實未能服人」,別人不服,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差別?這裡頭舉例說了,「例如本經小本秦唐兩譯,羅什大師因秦人尚簡,乃攝十方佛為六方佛」,這個就是翻譯的人應機之妙。「文簡應機,而經義無失,是始為譯者之意樂與善巧」。至於本經差別,跟這個情形完全不相同,不但詳略不一樣,義理淺深廣狹不一樣。所以這個不應該是翻譯人的意思,他喜歡怎麼說就怎麼說,不應該這樣說法。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