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八百四十九頁,倒數第七行從第一句看起:

  這一段是說,「《思益經》與《大論》之說最為精妙。蓋了了見,無所見,不見有為,不見無為,方名見真」。「智慧自內滅」,這句話就是《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乃了因佛性之所了也」。這個地方結歸到三因佛性,我們在此地也簡單的介紹一下。「三因佛性」,這是《三藏法數》裡面引用《金光明經玄義》所說的。第一種叫「正因佛性:正謂中正」,中就不偏,正就不邪,不偏不邪叫中正。這裡頭是說,中一定是雙照,「三諦具足」,空假中一定是在一心同時照了。真諦、俗諦、中諦是一而三,三而一,有一必定有三。中諦裡面有俗諦、有真諦,真諦裡頭有俗諦、有中諦,俗諦裡頭有真諦、有中諦,要這樣去會,融會貫通。這個叫正因佛性,三諦具足。

  括弧這下面是解釋,「中正者,遠離於邊邪也」。邊,我們講偏見,偏在一邊,沒有能夠看到究竟圓滿。錯誤的知見帶來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言論、錯誤的行為,結果就帶來了災難。個人的災難是病苦、是輪迴,就是六道;共業的災難就是社會動亂、地球的災變,這是真正的起因。現在人,許多人認為這是自然災害,自然是最美好的,自然哪裡會有災害?極樂世界是自然的,諸佛實報土是自然的,像《往生論》上所講的,隨順自然就自然具足二十九種莊嚴,依報十七種,正報,聖人八種,其他菩薩以下四種。偏見、邪見破壞了大自然,這惹的大禍,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

  下面解釋這上面的文,什麼叫雙照?「照空照假。空謂蕩一切相,即是真諦」。這個意思是什麼?空是見到性,性空。相有,有是假有,不是真有;空是真空,為什麼?永恆不變。惠能大師見到了,告訴我們,性是什麼樣子?性是「本自清淨」,這是照見。清淨是什麼意思?一塵不染。我們凡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被無明染污了;分別,塵沙染污了,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染污了。我們的看法、想法全都錯了,這叫染污。自性不染污,染污的是誰?染污是阿賴耶,這個道理一定要懂。自性不會染污的,自性不生不滅;阿賴耶有生有滅,生滅不住,它不停止,前念滅了後念又生了。在六道也是如此,我們這個身體死了,滅掉了,那個靈魂又找個身體,四十九天又找個身體,又生了,這就是六道輪迴。人死了是中陰,到鬼道去找個鬼身,到地獄道去找地獄身,到畜生道找畜生身。他總要找個身,他背包袱背成習慣,好像不背不舒服。本來沒有包袱的,去找個包袱。六道這個包袱,愈往上面包袱輕,天人身體輕,人比天重,畜生比人更重,餓鬼比畜生重,地獄比餓鬼重,不好受!

  得人身不容易,失人身很容易。聞佛法也不容易,佛法要大善根、大福德,沒有大善根、大福德聞不到。善根福德不具足,聞到等於沒有聞,為什麼?不了解、不認識,佛法對我起不了作用,也就是說不能把佛法變成生活;能把佛法變成生活就得受用了,那叫真的學佛。可是我們要在生活上用得上,必須要很透徹的理解,不了解它,你怎麼用它?透徹了解之後,穿衣吃飯都是佛法,一切造作也是佛法,言談舉止都是佛法。佛是什麼?覺,覺而不迷。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統統覺而不迷,與三因佛性相應。所以,空就是不著相,不著相就是真諦。

  「假謂立一切法」,這是俗諦,建立一切名相,這是俗諦,世俗。真的懂得,真是體,它是空寂,沒有染污,不生不滅。但是俗諦,俗諦有染污,有染有淨、有善有惡,這俗諦,俗諦有生滅。我們觀察一切法,可以說是沒有一法是不生不滅的,一切法都是生滅法,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它有變易,它有生滅,這是俗諦,所以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非空非假」,這叫中諦,非空非假、亦空亦假,這都真諦。「故云三諦具足」。正因佛性。

  第二個「了因佛性」。前面有將性這個定義說出來,什麼叫性?性是自性、真性、佛性、法性,都是一個性,全是講的一樁事情。性是不改、不變,永恆不變,不生不滅,惠能大師所說的,清淨、沒有生滅,「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他全都是講的自性。末後一句說「能生萬法」,它不是萬法,它能生萬法。所生的一切法全是假的,像作夢一樣,夢中境界。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說它有,一切萬法剎那生滅;換句話說,它根本不存在。我們以為它存在,那是看錯、想錯了,不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就是一切法,無論是物質、是精神、是自然現象,一彈指多少個生滅?「三十二億百千念」,就是三十二億百千次的生滅。生滅不住,生滅相續,它不停。我們看錯了,以為它是真的,它存在,其實它不存在。

  像我們看電影,我這裡有一捲電影膠片,這是從前電影的底片,這幻燈片。這個幻燈片在放映機裡頭,用光打在銀幕上,每一張在銀幕裡頭停留時間多長?二十四分之一秒,也就是說一秒鐘二十四張。我們把電影都以為是真的,其實它根本不存在,每個相它存在的時間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的眼睛很遲鈍,看花了,以為它是真的。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前的宇宙,一切萬事萬物就跟這個玩意兒一樣,但是速度比它快。這是一秒鐘二十四張,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在所看的這個世界,一秒鐘多少張?一彈指是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一秒鐘能彈幾次?彈得快的我看至少可以彈五次,五再乘五倍,一千六百兆一秒鐘。電影一秒鐘二十四張,這個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所以你不知道它是假的。今天的科學值得人讚歎,佛經上說的境界,科學家承認、證得了。科學,今天科學的儀器,最進步的儀器,能夠掌握到一秒鐘一千兆的波動現象,能夠掌握到這個,跟佛說的愈來愈接近。佛說這個,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生滅,所以不是真的,這是俗諦。

  「了因佛性:了謂照了。謂由前正因,發此照了之智,智與理相應,故名了因佛性」。了是明瞭,《般若經》上講的「照見五蘊皆空」,那是了因佛性。

  「緣因佛性」,這第三個,「緣即助緣,謂一切功德善根,資助了因,開發正因之性」。所以它很重要,如果沒有緣因佛性,正因、了因雖然有,它迷而不覺,不起作用。所以緣很重要。緣在哪裡?我們得人身是緣,聞佛法是緣,得人身不聞佛法,對於事實真相不知道。得人身遇佛法,遇到大乘佛法,這都是緣,你才真正明白這樁事情。明瞭之後這叫解悟,我知道有這麼回事情,知道之後最重要的是證悟,證悟你才真正得受用。受用是什麼?能斷煩惱、能消業障,能出三界、能證菩提,這個妙用太大了!不能用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這全都落空了,所以佛法真正不可思議。

  我們對世尊感恩,當年在世辛辛苦苦講經教學四十九年,為什麼?幫助我們開悟,叫我們回頭,不要再去搞六道輪迴,這一生當中就應該超越,就應該有成就。說出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能成無上道,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說這麼多法門?人的根性不相同,法門與你根性相應,你學起來很輕鬆,不感覺得困難,成就快速。如果這個法門跟你根性不相應,你學起來很辛苦,時間很長,得不到利益。佛說這些法門讓我們選擇,選擇還得要智慧,沒有智慧從哪裡選起?阿彌陀佛為這一類沒有智慧選擇法門的人,特別開啟念佛法門。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面包括了等覺菩薩,下面包括了無間地獄,一切眾生修這個法門,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是說對八萬四千法門沒有能力選擇的,你就用這個法門。這個法門難信,但是很容易修持,叫難信易行。

  現在在末法時期,八萬四千法門都沒有了,你想選擇沒地方選,沒有了,都不存在了;換句話說,只有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是真實的。我們要特別感恩夏蓮居居士,把《無量壽經》用了十年的時間做了一次整理,寫成這個集大成的會集本,跟五種原譯本比較,它最完備。五種原譯本裡面所說的,都在這個本子裡頭,沒有漏掉,而且文字非常通順,比原譯本的容易懂、容易讀,這方便。我們這一代的人有福,我上一代的人沒見過這個本子。我上一代的人也沒有見過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他的註解流通出來,我在外國,在美國,可以說我在外國是第一個看到他的本子。那個本子不是印刷的,是油印的,手寫寫在蠟紙上油印的,我頭一個看到的。

  他是用什麼方法註的?他採取集註,就是不是自己註解的,以經註經。你看他那註解裡頭引用的,我們在這裡看到的,《大論》、《心經》、《法華文句》、《智度論》,都是以經來註經,用了經論八十三種,用祖師大德的註疏一百一十種。所以,讀這一部集註,你就讀到一百九十三種大乘佛法的精華,在這部註解上,這個太難得了!也就是說,幫助我們理解這個經文,他蒐集了一百九十三種的參考資料。無比的稀有,這是多大的福分。有了這麼好的經本,整理出來這麼完備的經本,有這麼多的參考資料,這麼豐富,我們要認真學習,要把它搞清楚、搞透徹我們才得到受用。得到受用,就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就得到最高的享受。自己得到最高享受,你才能幫助別人,你勸導別人,人家相信,人家聽;你自己不得受用,你介紹給別人,人家搖頭。

  這種受用最明顯的就是智慧,你看三因佛性不離智慧。佛陀又名大圓覺,圓是圓滿,覺是覺悟,大圓滿覺悟就是佛的德號,佛具足圓滿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因智慧成就三德,法身、般若、解脫,得大自在。為什麼要學佛?為這個要學佛,學佛的好處利益都在此地。今天佛教被社會大眾誤認為是宗教、是迷信,什麼原因?佛弟子不知道佛經是什麼。古時候,出家人對於一切經典可以說都通達明瞭,他們的生活確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所以被社會大眾尊稱為天人師,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要想想,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四十九年,為什麼?佛教會衰、佛教會滅,為什麼會滅?我們把經典不要了、丟掉了,不學經典,不研究經典,不給人講解經典,佛法就滅了。講就是慈悲,就是度眾,我會一句我就講一句,我會兩句我就講兩句,要有大慈悲心去度眾生。四弘誓願天天念,不曉得什麼意思,頭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天天念,有口無心,心裡頭發不出這個慈悲心。

  勸人念佛都是度眾生,我們看到一些阿公阿婆,不認識字,什麼都不會,但是人很老實、很慈悲,生活非常清苦,但是很快樂。從哪裡看出來?滿面笑容,跟任何人接觸都笑咪咪的,口裡沒有第二句話,就一句阿彌陀佛。別人跟他講話講再多,也不知道他聽懂沒聽懂,他回答你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那是什麼?那在度眾生,那在行菩薩道,他真幹。他臨命終時往生,預知時至,他表演給你看,是真的不是假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常說,他的品位是上輩上生,因為他把淨土法門做絕了,圓滿的做到了。心地清淨,一個妄念都沒有,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他全都丟掉了,這還得了嗎?我們一般人比不上。諦閑法師那個徒弟鍋漏匠,他的成就還得了嗎?諦閑老和尚對他的讚歎,說他三年這一句佛號的成就,站著往生,往生之後還站了三天,等諦閑法師替他辦後事。諦閑法師讚歎他,「你的成就,天下弘宗研教的大善知識不如你」,弘宗是禪宗的,傳禪宗的,研教是教下,講經說法的法師,比不上他;「名山寶剎」,中國四大名山,「方丈住持比不上你」。

  他活著在世沒人瞧得起他,他一往生一表現,確實沒有人能跟他相比。什麼都不懂,一個字都不認識。出家,師父就是諦閑法師,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告訴他,你就念這句佛號,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接著念,不分晝夜。所以他修行沒有壓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就念。心裡頭只有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一個雜念都沒有、一個妄想都沒有。三年成功,預知時至,這是真學佛。他弘法利生,他是示現,讓人看,用這個方法來弘法。他往生距離我們現在七、八十年了,不但影響當時,我們現在都受他影響,這個功德你說有多大!這是什麼?真幹。講經當然非常重要,如果不是重要,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佛陀是教育,教育講經教學是主要的。對於不具足講經條件的人,佛才用像鍋漏匠這種方法,這是不得已,但是真修,成就非常可觀。講經教學斷了,佛法就滅了,如果說滅在我們這一生當中,我們不會往生,我們未來的地方是阿鼻地獄,這一定要懂。造的什麼罪業?我們把佛法滅掉了,不講經就把佛法滅掉了。滅佛法的罪過就是無間地獄,這個不能不知道。

  我們看底下一段,底下一段講『佛眼』。「如來之眼,名為佛眼,即照了諸法實相之眼」。五眼最後一個,「佛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金剛經》上說五眼圓明,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具足』者,憬興大師說,「一切種智為體,無法不照,故云具足」,憬興大師的解釋。「《法華文句》云」,《法華文句》是智者大師作的,智者大師說,「佛眼圓通」,圓滿通達,「本勝兼劣」。本是照真,是見性,這是本。劣是什麼?劣是前面所說的凡夫,凡夫所見的不廣、不深、不究竟,而且很多看錯了,錯會了意思,這些佛全都知道。「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成佛了,肉眼是佛眼,法眼是佛眼,天眼是佛眼,慧眼也是佛眼,都叫做佛眼。「蓋謂佛眼之本,是無上殊勝,謂之本勝。」佛眼之本是什麼?前面說過,一切種智,圓滿的智慧,這是佛眼之體,佛眼之本,無比殊勝。「但亦兼具劣者,劣者其餘四眼」,實在講劣,前面的兩種眼,肉眼跟天眼,法眼跟慧眼是菩薩眼。「至於本勝者,能見佛性也」,這個本勝在此地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要智慧。「兼劣者,兼具其餘四眼之用,故能照真俗二諦一切法也」。

  「或疑佛捨肉身,何有肉眼」,佛沒肉身,但是能現肉身。「《智度論》曰:慧眼、法眼、佛眼雖勝,非見眾生法。欲見眾生,唯以肉眼。」肉眼才能跟六道眾生打交道,佛要度六道眾生,隨類現身,用肉眼來跟一切眾生往來。又義寂法師說得好,「有肉眼,知障內色故」。障就是二障,煩惱障、所知障,障內之色,這就是六道凡夫。障外,障外那是聲聞、緣覺、菩薩,他們這種障礙沒有了,斷掉了。「為化度眾生,現有相佛」,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住世八十年,有相佛。佛有肉眼,佛有天眼,五眼統統具足。

  『覺了法性』,「《淨影疏》曰:佛眼能見真實如來藏中,不空實性,名了法性」。這是佛眼。真實如來藏中,這個東西在哪裡?就在一切諸法之中。我們凡夫看不見,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能看見。其實就擺在我們面前,為什麼看不見?我們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這三種障礙把它障住了。這前面說障礙,我們見不到。佛能見到,障內、障外全知道、全看見。所以佛的佛眼,他有能力在不空的現象裡面看到實性。實性是什麼?是真實的,如來藏中真實的自性,他見到了。不空實性跟虛幻的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跟虛妄相永遠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常常用電視做比喻,大家容易懂得。不空實性是什麼?就是屏幕,電視的屏幕,它永遠不會變;虛幻的妄相,就是屏幕裡面的影像。你看影像跟屏幕沒有分,不能分,沒有屏幕,影像現不出來,可是影像從屏幕現出來,影像不是屏幕,屏幕不是影像,但是它確實合在一起。

  我們打開電視頻道,看裡面的影像,把屏幕忘掉了,見不到屏幕。我們把電視關起來,見到了,見到屏幕,屏幕不生不滅,屏幕一塵不染。色相有生有滅,有生有滅是假的,不生不滅是真的。佛能夠在幻相裡面見到真性,那個真性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沒有想到,電視屏幕裡面能夠現出這麼多的影像,就這個意思。它是一,它不是二,如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的性,你的實性是自性、是佛性、是法性,那是真的,永恆不變;所看到的一切現象,全是假的,幻相。所以了解事實真相,對於這些虛妄相,大乘教裡常說,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就是如來。你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都不迷惑,沒有把它當真。可是迷惑的人不知道,以為是真的,真的怎麼樣?他就起貪瞋痴慢,他想控制,他想佔有,他想來支配,一切聽命於他。錯了,全錯了,妄相、幻相,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名了法性,這叫真正明瞭,法性、法相統統明瞭。

  「憬興云:能與佛一切種智相應,覺了中道第一義,故云覺了法性」。能夠與佛一切種智相應,這不是普通人,這什麼人?法身菩薩。中國佛教一般常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就是的,明心見性的人跟一切種智相應。覺了中道第一義,第一義就是自性,就是見性。故云覺了法性,他覺悟、明瞭法性。「又云:亦見佛性,故云覺法性」。他見佛性了。像惠能大師,在五祖忍和尚護念之下,給他講《金剛經》大意,講到「無住生心」,他就大徹大悟。這是什麼?他的智慧跟佛的一切種智相應了。沒有一切種智你決定不能夠覺悟,一切種智,一切眾生個個具有,沒有一個人沒有。

  一切智指總相,總相是萬法皆空,阿羅漢證得的。所以阿羅漢能放下萬緣,為什麼?他知道一切都不實在的。菩薩知道這一切皆空裡頭它能現一切萬法,知道一切萬法是假的,沒有妨礙。真俗不二,空不礙有,有不礙空,它們沒妨礙。真空能現萬有,萬有也不礙真空,這是菩薩的智慧,叫道種智。這一切萬事萬物是什麼道理出現的,阿羅漢不知道,阿羅漢只知道這個相是假的,不是真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阿羅漢知道這個,但這個相怎麼發生的他不知道。所以叫道種智,道是道理,種是種種,種種一切法什麼道理生的,菩薩知道,阿羅漢不知道。佛知道是圓滿的,佛對於一切智、道種智全都明瞭,所以叫一切種智。一切就是一切智,種智就是道種智,佛全知道。這叫覺法性,「覺了法性」。

  「又云:亦見佛性,故云覺法性。故知佛眼,能覺了法性,即《文句》所謂之本勝」,《文句》是《法華文句》,所說的本勝,「非餘眼所能及也,是顯佛眼之徹」,這究竟徹底,比菩薩高明多了。「至於具足者,是顯佛眼之圓」,顯圓滿,「具足一切眼之用」。從肉眼、天眼,種種眼的作用,佛眼是全具足。

  末後這一段為我們解釋,「或疑他經中,有以慧眼為第三,法眼為第四者,何以與本經相違」。這個學教的人,確實會看到排列順序不一樣產生疑惑,跟一般大乘經上講的確實不一樣。通常我們講五眼,排列的順序,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排的什麼?欲界的人道以下都有肉眼,人道、畜生道,這顯而易見的都有肉眼;天眼天道有,有天眼;慧眼,慧眼是阿羅漢證的;法眼是菩薩的,最上的是佛眼。一般有這個說法,很多經典裡頭有這麼個說法。可是我們這個經把慧眼排在第四,法眼排第四、慧眼排第三是其他一般經,我們這個經上是慧眼在第四,法眼在第三,是這麼排的。義寂大師跟望西都有解釋,「均釋為,本經所云法眼之境,與前二眼,同是俗諦,慧眼始見真諦」。我們知道阿羅漢的慧眼,阿羅漢沒有見到真諦,因為見到真諦就明心見性了,真諦是自性,阿羅漢沒見性。那說明慧眼能見性,慧眼見真諦,法眼見俗諦。與前二眼,前面二眼就是肉眼、天眼,就同是俗諦。慧眼始見真諦,法眼也是見俗諦,慧眼才見真諦。「真勝於俗,故本經法眼第三,慧眼第四」,這是排列的道理,為什麼這麼排列。

  「若論修起之次第,先須達真,然後方能導俗,故他經中有以法眼居於第四者」。如《華嚴演義鈔》,就是《華嚴經疏鈔》,裡面說,「為導養身,先修肉眼。肉眼見粗不見細等,次修天眼。天眼見色,未見真境,故修慧眼。慧眼見理,未能見事,故修法眼。法眼未圓,故修佛眼」。這是《華嚴經演義鈔》裡頭所說的,都有道理,這些道理,我們互相做參考,慢慢去琢磨,你就明白了。見真、見俗每個人功力不相同,也就是見真、見俗有淺深不相等。修行的時候先要達真,為什麼?真相大白之後你才肯放下,你要不了解真相,你決定不肯放下。所以,對一個修行人來說,他究竟在什麼樣的境界,你就看他生活當中他能放下多少。

  這個放下,不在事,在心,心裡面確確實實不執著了,那就是阿羅漢,不分別了,這就是菩薩。不分別、不執著,這個裡面淺深次第差別就很大。功夫淺的他有侷限,對財能放下,色沒有放下;色能放下,名沒有放下。你去細細去觀察,只要有一樣東西沒有放下,俗諦,不是真諦。真正放下,決定見性,因為這個東西是障礙。自性是本有的,為什麼不能現前?障礙沒有放得盡,是放下,放下很多了,可是還有沒有放下的。障礙,佛通常講三障、二障,這是總說,三障裡頭不知道有多少障礙,二障是煩惱障、所知障,細分真的是煩惱無盡。極其微細的障礙都沒有,這才能成佛,這才能見性。極其微細的障礙都障礙我們見性,明心見性,這個東西真難!

  《華嚴演義鈔》裡頭講得很好,這個我們不難懂。為導養身,我們要身心健康,先修肉眼,讓我們對眼前的事物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肉眼見粗不見細,粗顯的這些相分我們能看清楚,微細的看不見。佛教我們觀察微塵,很細小的微塵,肉眼看不見。譬如說佛經上講的,水塵我們就看不見。這一粒微塵,水有空隙,在顯微鏡上可以看出來,它能在空隙裡頭沒有障礙走來走去,這我們看不見。比水塵更微細的,金塵,金屬,金屬的密度很大,在高倍顯微鏡裡面觀察,它還是有空隙。這一粒微塵在裡頭穿來穿去沒有障礙,我們肉眼看不到,用顯微鏡看出來。比金塵更小的,微塵,佛經上講的微塵,肉眼決定看不到的,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我們在想像當中,今天科學家所講的原子,可能就是佛所講的微塵,原子,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原子再分析,阿羅漢也看不到了,要菩薩的天眼,也就是菩薩的法眼、慧眼,法眼觀俗,慧眼觀真。

  佛經上最小的物質叫鄰虛塵,叫極微之微,這個不能再分,再分就沒有了,它跟虛空做鄰居,這最小的。這個東西也被今天科學家發現了,這真了不起!極微之微,佛在經上講,八地以上才能看見,七地菩薩都看不到,八地看到了。他們怎麼看到?在定中看到的。科學家用工具,用精密的儀器,佛法不需要,佛法完全在定功,禪定裡面見到。禪定愈深,見的能量愈大,看到物質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佛在經上說,色是由心生的,色就是物質,物質從哪裡來的?從念頭來的。有念頭就有色,就有物質現象,有物質現象決定有念頭的現象,它兩個是一不是二,永遠不能分開,分開,色決定沒有了。佛經上講的這樁事情,這宇宙的奧祕,被今天物理學家揭穿了,物理學家看到了,才真正了解,所有物質現象是假的。

  可是,六道眾生不知道事實真相,被物質現象所累,這個傷害太大了。古書裡頭所講的「物累」,物累的基礎、物累的根本是什麼?誤會物質是真的,不知道這個東西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事實真相。因為把它當真,誤會把它當真,所以才有貪瞋痴三毒煩惱出現。三毒再歸納就一個,就是貪。你看,貪不到才瞋恚,貪到他就不瞋恚了,貪是主要的。貪就是愚痴,愚痴是沒智慧,有智慧,完全了解,就不會生貪心。所以瞋跟痴都是從貪起來的,貪是增上緣,把它引發。如果徹底了解事實真相,貪的念頭就沒有了,就能斷掉,這一條斷掉,下面就容易。全是一個誤會。

  了解事實真相,你才能徹底放下。為什麼煩惱那麼難斷?就是不了解事實真相。我們學經教學了幾十年,依然放不下,什麼原因?對佛所說的相信,相信裡頭摻雜著懷疑。不是我們的常識,我們所見所聞,乃至於讀古聖先賢書籍,沒有一個像佛這樣說法的,怎麼能相信?到今天,量子力學家把物質現象總算是搞清楚、搞明白了,跟佛經上講的一模一樣,我們相信了。從這個相信,對於佛所說的一切深奧東西我們都不懷疑了,我們知道自己障礙沒除掉,自己沒有這種甚深禪定,所以沒見到。甚深禪定不是任何一個人隨便可以修成的,是要大善根、大福德,我們沒有;沒有,我們就選擇淨土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需要大善根、大福德,我們煩惱重的人、罪孽重的人,只有走念佛求生淨土。這些修證,我們到極樂世界再學,那個地方學習的環境好,阿彌陀佛每天講經說法不中斷。

  而且在極樂世界,哪怕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是十方世界所沒有的,這個利益太大了。阿惟越致菩薩就是明心見性菩薩,我們沒有明心見性,但是在極樂世界,受阿彌陀佛加持,我們的智慧、神通、道力等於明心見性的菩薩,這還得了嗎?神通道力跟他相同,那機會就來了,有能力每天到十方諸佛剎土裡去供佛聞法,供佛修福,聞法是求慧,福慧雙修。所以到極樂世界,不是阿彌陀佛一個人教你,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教你,這真的叫無比殊勝。你修八萬四千法門,修成了,也未必能得到這麼多的好處。

  淨宗不必修,真的,阿彌陀佛代我們修了,把他所修成之功德全部給我們,這是迴向給我們,我們真的能接收到。正因為這些好處,這非去不可,到那邊去,也就具足了如同佛果地的五眼圓明。阿彌陀佛五眼圓明,極樂世界各各人都是五眼圓明,這種殊勝到哪裡去找!所以自己曉得業障重、煩惱重,沒有能力自己斷煩惱、消業障,我們就一心投靠阿彌陀佛,全心投靠。我這一生沒有第二個念頭,只有一個簡單的念頭,就是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就這一念心就能往生,就能跟阿彌陀佛心願相應,阿彌陀佛的本心、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就相應。

  下面,《智度論》裡頭講,「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以肉眼見世界眾生受諸苦患」。尤其是現在,現在這個世界由於資訊發達,交通便捷,我們不但是聽說,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眾生活在這個世間真苦!不是我們受的這些苦,受的這些苦這是苦果。最大的憂患,他還造作苦因,他完全不了解事實真相,叫胡作妄為。所造作的都是地獄果報,這真可憐。「心生慈悲,故求慧眼以救濟之」,我們到哪裡求?往生極樂世界,五眼都圓滿。不往生極樂世界,我們自己去修太難太難了,你等到修成都來不及了。慧眼得到了,慧眼見真,見性了,「見眾生心相種種不同,云何令眾生得是實法,故求法眼,引導眾生」。見到真之後,還要求見俗,對眾生徹底了解,你才能引導他,你不了解他的根性,你就沒有辦法引導他。所以「達真方能導俗」,這個意思就是說,自己成就了你才能幫助別人。

  我們今天讀這些經文,要能了解它的精義,它的精華、義理。我們今天把淨土真正搞明白、搞通達,我自己真正在做,勸別人他才相信。我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我沒有做到,他怎麼會相信?從這個地方,我們完全明白了度化眾生的祕訣是什麼。祕訣的成就就是讓他對淨土產生堅定的信心,他有信心他就會有願,他有願他決定得生。堅定的信心從哪裡生起?從我們自己真明白、真了解、真相信,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了,做出來他看到了,他才產生信心。真信不是我想真信就能真信,這做不到,人人都想,可是真信總是信不出來,得追究這個原因。對極樂這個世界,這樁事沒搞清楚、沒搞明白。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夏蓮居老居士搞明白了,黃念祖老居士搞明白了,他們真做到了。

  夏老距離我們很早,我們沒有看到,黃念老跟我們比較近,我們看到了。你看他這部註解完成之後,身體不好,作註解的時候就一身病,真是三寶加持,讓他能完成。註解完成之後,就求往生,告訴我(我到北京去看他),每天十四萬聲佛號,真幹!他跟虛雲老和尚學禪,他也學密,這個時候禪跟密全放下,專修淨土。事實的表現,你想想看追頂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追頂,一天十四萬聲。他為什麼能這麼幹?他這些資料都看過,都下過功夫,他真相信,他一點都不懷疑。知道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都行。就跟蕅益大師說的,有人問蕅益大師,你老人家往生,什麼樣的品位你就滿足?蕅益大師告訴他,我能夠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我就很滿足了。為什麼?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到極樂世界同樣也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沒有說下品下生不在內,沒有說這個話;皆作就統統都是,沒有一個不是。那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就平等了嗎?極樂世界確實有四土,但是從阿彌陀佛的本願來看,四土就是一土,一即是四,四即是一。這個不可思議,我們不能不知道,我們不能不相信。

  這兩位老人,夏蓮居,黃念祖,我們親眼看見的。我們聽這些祖師大德們,跟我們說真正念佛往生,走的時候這些瑞相,這不是假的,不是騙人的。都能夠增長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堅定願心,就真想去。我們沒有一般人的智慧,用這個方法,不辜負佛陀教誨。不能講經說法弘法利生,我做出榜樣來給人看,我用這個來感化人,這也是弘法利生。但是這一招力量很大,弘法利生的法師講了一輩子,有時候不如你這一次表演,一次表演這個功力超過他們。所以諦閑老和尚說的話是真的,鍋漏匠那個表演,超過天下弘宗研教的大善知識,超過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是真的,不是假的,真佛弟子。

  鍋漏匠出家,剃度了,沒受戒,這個諸位要知道。為什麼沒有受戒?他五堂功課不會。所以不能住在寺廟,住寺廟上殿他不行,人家會把他趕走。所以剃度之後,就在寧波鄉下一個廢棄的小廟,沒人住的,諦閑老和尚把他安置在那個地方。叫他一個人住在這個小廟不出門,等於閉關一樣。只教他一句佛號,他會念,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你看三年那個成就多殊勝,沒得比!這什麼原因?真誠相信,他沒有懷疑。他對於諦閑法師的話真誠信受,依教奉行。知道諦閑老和尚跟他從小在一起長大,不會騙他,教給他的一定都最好的方法,是他自己能力可以修的方法。這是這個時代,念佛往生第一個好榜樣。所以,我們讀這節經文,要能夠把意思引申出來,如何引導眾生。

  「達真方能導俗,是為他經之序」,一般大乘經的序分,「至於本經則以真勝於俗,故以慧眼為第四。是即本經法慧二眼之序,不同他經」。法眼跟慧眼在本經是個序由,所以跟其他大經裡頭排列順序不一樣。這個經是個特別法門,我把它看作「大乘治要」。唐太宗治國編了一部書,叫《群書治要》;民國初年有一些專家學者,我覺得那都不是凡人,為現在人著想,編了一部《國學治要》。讓我們現代的人,由於這部書的引導,慢慢把傳統學術找回來,再興旺起來。夏蓮老居士會集這部《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要度脫末法往後九千年的眾生,這部經、這個註解就是治要。往後末法不靠這個經,決定不能成就,我們要重視,要認真學習。這部經它目的就叫你認識淨土、認識大乘,認識極樂世界、認識阿彌陀佛,然後你的信心,堅定的信心就發出來。你今天所以沒有這種懇切真心、慈悲,都發不出來,是你對這個一無所知,你對它不了解。了解哪有不發心的道理?哪有不成就的道理?這不能不知道。所以這一段講得很好,講得很清楚。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