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因緣非常殊勝,我們《淨土大經科註》能有機會在泰國曼谷這個地方講幾次,這個功德迴向給泰皇,為他祝壽,祝福他政躬康泰,國運昌隆,泰國人民福慧增長,吉祥如意。還有我們在座的,從各地方到這邊來的同學,很難得遇到《大經科註》的現場法會。現在我們請看經本,《大經科註》第七百六十九頁倒數第五行,經文都會打在字幕上。

  「蓮池《疏鈔》云:古謂佛無去來。云何有佛,現在其前」。這一段是解釋經文,念佛人臨終時候夢見阿彌陀佛,也能夠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這是經文。黃念祖老居士,在這段經文當中註解得非常詳細,很豐富,引用許許多多的經論,這個地方引用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一段文。古德有這種說法,佛沒有來去。這是說的法身如來,法身沒有形相,沒有物質現象,沒有念頭,連精神現象也沒有,沒有自然現象。所以今天的科學,可以說是發展令人敬佩,居然能夠發現阿賴耶的三細相。阿賴耶三細相說的是什麼?是宇宙的源起,萬物的源起,生命的源起,說明我從哪裡來的,三細相說的。

  唐朝賢首國師,清涼的老師,有一篇論文,《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過去我們曾經學過兩遍。這篇論文非常有價值,那麼大的一部經,講到修行方法,他用了簡單明瞭六段就說清楚、說明白,非常不容易。前面三段就是講宇宙源起,首先告訴我們,宇宙的本體就是自性,自性清淨圓明體。清淨說明自性是真心,真心是清淨的。惠能大師開悟,第一句話也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也就是說,真心裡頭沒有污染,沒有染淨、沒有善惡。用現在科學家說的話,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所以科學的技術達不到,沒有辦法觀察到它。它在哪裡?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就在我們現前,但是我們六根接觸不到。眼耳鼻舌身所接觸的是物質現象,它不是物質現象,這個東西接觸不到,它也不是精神現象,所以我們想像也想不出來,第六意識、第七識、第八識統統緣不到。它真在,而且它是一切法的自性,一切法依它而起;沒有它,一切法都沒有。怎麼知道它在?大乘經上佛告訴我們,「唯證方知」,你要是證得了你就知道,真有這個東西。

  到什麼地位才能證得?佛告訴我們,八地以上。學大乘的人都知道,八地以上是很高的境界,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就成佛了。菩薩五十一個階級,最上面的四個,他們完全知道,不是普通人能知道的,今天科學家能夠發現,了不起。科學家能發現這樁事,佛也說出來,所以我們不感覺到意外。科學家能夠探測到阿賴耶,阿賴耶從哪裡來的,科學家不知道;也就是說六根,包括阿賴耶跟末那的見分,它能緣得到的是妄心,真心緣不到。科學家發現了,是不是他證得?不算,發現,真的被他發現,他得不到受用。如果是親證得的境界他得受用,受用是什麼?智慧開了,神通道力現前,六種神通都能夠恢復。科學家沒有六種神通,沒有天眼,沒有天耳,他心、宿命、神足通都沒有,所以他還是凡夫。凡夫用自己的聰明智慧,用自己科學技術也能夠探測到這個,這個佛經上說的,有,指出凡夫的境界可以達到這個邊際。

  由於科學的證明,我們就肯定了佛的智慧,佛的德能,佛的神通、道力,那他說的不是假的。佛告訴我們,他這種能力是一切眾生統統都有。所以今天早晨報告跟諸位說,佛法的修學不在乎你知道東西多少。你學經典,如果沒有戒定,所學的全是知識,不是智慧,廣學多聞,博聞強記,不能夠了生死,不能出三界,用今天的話來說是佛學,不是學佛,學佛跟佛學是兩樁事情。我們看中國一千三百年前惠能大師的故事,大家都明白了。惠能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雖然是佛門一代祖師,了不起的祖師,禪堂,他一炷香也沒有坐過,講堂,一堂課沒有聽過,五祖把衣缽傳給他。無論你問哪一部經典,他沒有不知道的;他不認識字,你念給他聽,他就能講解給你聽,他有這個能力。佛法如是,世間所有一切法亦如是,你去問他,沒有一樣不知道,為什麼?見性了。世出世間一切法不離自性,只要見性,你就全得到。得到怎麼樣?得到,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你不問他,他什麼都沒有,這就叫乾乾淨淨,清淨平等覺;你問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能。這是佛法,不可思議。佛告訴我們,這不是他的專利,一切眾生個個都有。現在為什麼變成凡夫?正是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分別、你有執著,這三樣東西是自性的障礙。雖有,障礙把它障住了,它並沒有失掉,障礙它不起作用,問題在這個地方,所以障礙除掉,作用就現前。

  惠能大師,老師傳法的時候半夜三更,跟他講《金剛經》,這叫傳法。傳法不是給一個文憑給你,不是這個意思,老師講解給你聽是傳法。這一聽就完全覺悟,豁然大悟,明心見性,他就得法了,這真正開悟。憑什麼他得法?我們從理上去講,他一時頓捨,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在一念當中他全放下,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從事上來講,他對於法、對於佛、對於老師,甚至於對一切眾生都用真誠心,我們講百分之百的真誠心,沒有一絲毫妄念夾雜在裡頭,這從事上講。所以大乘經教上說的,凡夫成佛要多長時間?一念之間。一念有多長?彌勒菩薩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一秒鐘有多少個念頭?有一千六百兆,那個一念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悟一切悟!

  我們為什麼不開悟?天天在學經,天天在這裡講經,為什麼不開悟?我們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沒放下。沒放下,那就是佛學;放下了,那叫學佛。放下就成佛了,最低限度,真正把執著放下就證阿羅漢果。證阿羅漢果是什麼樣子?六道輪迴沒有了。所以這世間是假的,不是真的。六道輪迴不見了,就好像我們作夢,從夢中醒過來,夢中的境界一下就不見了,確實是這個境界。真正了解、明白,對這個世間一切法就不放在心上;不放在心上,清淨心就現前,心愈清淨,智慧就愈高,能力也就愈強,就這麼個道理。愈是放不下,煩惱愈重,迷得愈深,受的苦難很多。苦難實在講,冤枉受的,不應該要受。這些事、理,經典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

  就佛法身來講,法身不是物質現象,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所以科學跟哲學,這是一個極限,這個極限它不能突破,它做不到,阿賴耶所變現的東西它完全可以能夠看到。今天研究宏觀宇宙,我們讀了他的報告,他們觀察,夜晚觀察星空,最精密的儀器告訴我們,他所能看到的宇宙的星星,宇宙,只能看到全宇宙的百分之十,還有百分之九十不見了,不知道到哪裡去了。這個報告我們看到之後很清楚,他不知道到哪裡去了,我們知道,我們怎麼知道的?佛經上有記載,這百分之九十回歸自性。在淨土宗裡面講四土,有常寂光土,常寂光就是自性,那百分之九十回歸到常寂光,見不到。正因為常寂光,這個自性,它不是物質、不是精神、不是自然現象,所以什麼樣精密的儀器對它都不起作用,這是事實。

  研究微觀世界的,這個科技向兩個尖端發展,一個宏觀宇宙,一個是研究無量小的,一個是無窮大的,微觀世界看到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的體,阿賴耶從哪裡來的看不到。所以現在,真正講清楚、講明白是物質現象,講清楚、講明白了;精神現象發現了,科學家有說,這念頭,沒有理由,突然之間現前,立刻就消失了。這個現象大乘經上有,《楞嚴經》上佛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兩句話科學家看到了,他說沒有原因,實際上有原因的。有一個沒有原因,那最初的一念,一念不覺,一念不覺沒有原因,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還是有原因,這個科學家沒說清楚。所以科學還有向上提升的機會,但是它有極限,快到極限了,極限不能突破。到極限的時候一定要用佛的方法,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一起放下,科學家就成佛了。他也是眾生,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成佛是應該的。所以他懂得這個道理的話,不再去用思考,不再去用觀察,放下就是。我相信,他跟惠能一樣,非常快,能達到最高境界。

  經上說佛有三身,講法身是本體,沒有來去。在常寂光,自性的境界裡面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時間就沒有先後,沒有空間就沒有遠近,在哪裡?就在當下,當下即是。從這個事相上來說,臨終怎麼可能有佛來接引,佛現在你面前來接引你?下面蓮池大師為我們解答,這個問答是假設的,下面解答,「感應道交,不妨不來而來,無見而見。故永明謂,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確實,回歸自性之後是什麼境界?自性,因為它沒有物質、沒有意念,也沒有自然現象,所以佛稱它為空。《心經》裡面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用個空字來表示。這空字很難懂,空不是什麼都沒有,你看三種現象都沒有,但是它能現三種現象。雖現三種現象,這三種現象都不是真的。那不是真的怎麼現的?是從波動當中產生的。所以《般若經》上有句話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總的來說。

  人必須要覺悟,必須要了解事實真相,為什麼?你才能離苦得樂。佛慈悲,佛為什麼出現在世間?阿彌陀佛為什麼建立極樂世界?實際上就為一樁事情,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就這一樁事情。佛知道苦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苦;樂從哪裡來的,要怎樣才真正能夠得樂。佛告訴我們,苦是從迷惑來的,不了解事實真相,從這來的。樂從哪裡來?樂從了解事實真相,都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就樂,樂從這來的。

  用什麼方法、用什麼手段來幫助這些苦難眾生?佛用教學。你看,佛開悟之後,三十歲,開悟之後就示現教學,教一輩子,七十九歲圓寂的,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這個會就好像我們辦班教學,辦活動,三百多次,一生。這個會(活動)時間有長有短,時間長的有好幾年,短的有半天、一天的都有,不一定。如果講一個大單元,像《般若經》,《般若經》就講了二十二年,那大單元。小經,像《大集經》是小經,《阿含經》是小經,有一部經只有一、二天,甚至於四、五個小時。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的事業,都看清楚了,釋迦牟尼佛到底是什麼身分?他是人。他相不相信有神?相信,他對於神非常尊敬。天,他講得很清楚,娑婆世界的天有二十八層,欲界六層天,色界十八層,無色界四層,講得很清楚。天人的生活狀況都知道,福報確實比人大,大太多了,壽命比人長,人的壽命跟天人比,那真的像作夢一樣,不能夠相比。

  佛是用教育為手段、為方法。佛當年在世的弟子能講經、能教學的,沒有現在這些科學技術,現在我們可以用衛星、用網路,無遠弗屆。在從前怎麼辦?學生,學生學成之後,到四面八方去教學,教初學的。提升,每一年都幫助他,夏安居三個月,叫結夏安居。為什麼?那個時候是雨季,出去托缽不方便,就不出門,外面教學的學生統統回到佛陀的身邊接受再教育。這就是現在所講的進修教育,提升自己。平常是教化眾生,每一年有三個月跟著佛陀提升自己,自利利他。你看這種教學的制度、方式都非常之好,現在教育比不上。

  我們了解之後,應當要學佛陀,不能把教學放棄掉,這是絕大的錯誤。生活,像南洋這一帶還有乞食的,托缽乞食的制度存在,其他地區已經不存在了,這個沒有關係。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是可以變的,實質不能改變。實質是什麼?是修行。修行兩個字,意思一定要搞清楚,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行為有身口意三方面,身是我們的動作、造作,口是言語,意是念頭。行為有錯誤,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譬如,我們有自私自利的念頭,這是錯誤的,應該把自私自利放下;我們有貪瞋痴慢這個念頭,這個念頭也是錯誤的,應該不貪、不瞋、不痴,這要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念經,念了不能夠修正行為,這個經叫白念了、白講了。

  佛教給我們,從哪裡開始?從十善業道開始。你看,《觀經》上的淨業三福,那不是專門對淨宗講的,淨業三福末後,釋迦牟尼佛說,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就不是對淨土宗專講的。三世是什麼?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所有修行成佛的人,都必須要遵守這三條原則。這三個原則,我們做到沒有?第一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做到沒有?沒有做到,沒做到是假的,不是真的。這是佛教學生的前方便,就是在家弟子,不是出家的,在家弟子必須要做到。真正把這四句話做到,這個世界和諧,問題全解決了,是真的不是假的。每個人都沒有貪瞋痴慢,每個人都能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不妄語,你說多好!自然和諧、太平就出現於世。

  沒有做到!無論在家出家的佛弟子,沒有能夠依教奉行;學會了念經,學會了講經,一句也沒做到,問題在這個地方,所以不能開悟、不能證果。為什麼古時候能做到?特別在中國,釋迦滅度之後,弟子們四面八方傳播佛陀的教誨。我們在歷史上看,有些地方一、二百年沒有了,有些地方三、四百年沒有了,有些地方六、七百年沒有了,唯獨在中國兩千年,到現在還存在。現在我們不覺悟、不回頭,大概再過個五十年也沒有了。我不願意做最後這一個人,所以我還想能教幾個學生,把這個燈繼續傳下去。可是學生可遇不可求,到哪裡去找去?要什麼條件的學生?要真幹的學生。現在有沒有?有,我還沒發現,我知道有,沒有發現。怎麼知道有?我們現在用的方法不一樣,我們用衛星、用網路,這個覆蓋面很大,很多人在網路上修,聽明白了,在衛星電視裡面聽明白了,他們真幹真修。確實真有其人,只是還沒有見過面。

  古人一句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修行,連釋迦牟尼佛都不勉強人,你自己喜歡幹,真幹,他獎勵你,你不幹,他也不會責備你。為什麼?知道,你只要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你一定會成佛,只是時間早晚不一樣。你這一生不能夠成就,來生後世,總有一世你會成功,所以佛不著急,你過無量劫之後成佛佛也喜歡,也不著急。佛跟我們的心不一樣,永遠平靜,永遠不受外面境界干擾,這就是我們應當向他學習的。我們不行,我們好像著急,恨不得、巴不得人趕快成就,這種心是錯誤的,這個念頭是錯誤的,不可以有這個念頭。但是,有一樁事情要做的,那就是經教要長時間的薰習,決定不能中斷。古時候,真正的學人到哪裡?哪個地方有講經的到那裡去,沒有講經的,你去沒有用處。必須教理完全通達,你才能進念佛堂、才進禪堂,專修。

  大乘的次第,信、解、行、證,第一個,你相信。我們今天說我們相信,是不是真信、假信不管,總而言之,你已經聽到過經典,聽到過佛菩薩名號,你有這信。能不能理解?理解要不夠透徹,你不會修行;真正理解透徹,你那個用功修行,任何力量都攔不住,你這一生決定成就。所以力量從哪裡來?從解來的。這樁事情,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頭講得很多,八萬四千法門都要先在經教上奠定基礎,沒有教做基礎,你的行也是盲修瞎練,不如法。這樣的行持,做久了沒有效果,就產生懷疑、就懈怠,所以就退心,到最後可能對佛法信心完全喪失,佛說的我都照做,沒有一個兌現。你錯了,解得不夠透徹。要解行透徹,必須要學釋迦牟尼佛,他給我們做了榜樣,他明瞭的他做到了,又喜歡講給別人聽,教學相長,這是一股學習最偉大的力量。一定要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就是成就自己,絕不吝法,我知道多少全都說出來,明天我智慧又提升了,天天向上提升。如果吝法,我知道的不肯幫助別人,不肯教別人,或者講留一半,不能讓別人完全知道,怕別人將來超過我,你准往下墮落,為什麼?貪吝,鬼道的因。

  我們看到清朝乾隆年間灌頂法師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疏鈔》,裡面講念佛一百種果報,最後一種,念佛成佛,最前面第一種,念佛墮無間地獄。我是年輕的時候看到這個本子,學講《大勢至圓通章》,找到這個本子來做參考資料。看到這一句我很迷惑,念佛念得再差也不至於墮無間地獄,不懂,拿著經本子去問老師,向老師請教。老師一看到,這是大問題,這不是小問題,我不跟你講,老師在講經的時候給大家一起講,不單獨給我講。老師講清楚了,他念佛為的是什麼?不是為求生淨土,是為名聞利養,是為這個。用佛法做為手段,欺騙信徒,求得供養,供自己在物質上的享受,這種念佛人墮無間地獄,我們才明白了。所以看到這是善,善裡頭有惡;有些惡,惡裡頭有善,都得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曉得後面果報是什麼。業因果報絲毫不爽,不講清楚、不講明白,我們怎麼會知道?

  真的,要深入大乘,要深入般若。真相了解之後,你心地清淨,再不會把外面的垃圾放在自己的心裡、心上。自己的心,良心!你看,經題上講的清淨心、平等心,怎麼可以把外面的垃圾放在心上?我們要認真反省,我心裡頭有沒有垃圾。什麼叫垃圾?你所記得的事情就叫垃圾,你記得的一些壞事,記得一些好事,全是垃圾。你記憶當中一切不善,將來要是不把它收拾清楚,不把它完全放下,將來的果報是三惡道;你記憶的是善法,你要不把它放下的話,將來的果報在三善道。三善道、三惡道都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以都不是好東西。不善的要清除,要清理乾淨,善的也要清理乾淨,恢復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那是真心。你能夠恢復,你就是佛、是菩薩、是阿羅漢,這是真佛弟子,這不是假的,這叫真功夫。佛門講功夫,說什麼?功夫從這個地方講起,不是講別的,你放下了多少。一成都沒有放下,那你完全沒有功夫,你所學的是佛學知識,是佛學,與學佛不相干,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出不了,在六道裡頭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苦不堪言,這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

  所以學佛第一個求解。世間連科學技術也重視這個,你要學一門技術,你先要把理論搞懂,方法搞明白,你才能夠下手,才能做得好。佛法也不例外,但是心態不一樣,學佛要真誠心、要恭敬心。印光大師說得好,一點都不錯,「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沒有誠敬心,佛菩薩來教你都沒用處,你得不到。今天的人,誠敬心太難了,到哪裡去學?他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現在科學,科學可以,科學教人懷疑,可以不用誠敬心,能夠學得到技術,但是哲學不行,聖賢教學更不行。宗教的教育是聖賢教育,中國儒釋道也是聖賢教育,聖賢教育必須真誠、恭敬。真誠恭敬不是老師要求的,老師要求你幹什麼?老師的心不清淨了。真誠恭敬是老師從這裡看出你能夠接受多少,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老師要要求學生真誠恭敬的話,這老師不是好老師,是沽名釣譽,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我們必須要知道。老師的心清淨平等,一塵不染,怎麼會有這些東西?但是老師從學生這種態度,能評估到這個學生能接受多少。

  上午我跟諸位報告的,我跟方東美先生素昧生平,沒有任何關係,自己介紹,寫一封信介紹自己,老師能夠讓我每個星期天到他家裡去,給我開一門課,「哲學概論」。一個星期兩個小時,一分錢學費沒有收,我沒有那個能力,想想憑什麼?就憑那點恭敬心。因為我們明白,任何一個好老師都想把自己東西傳給下一代,遇到這種人決定不會放棄。我是不是那樣誠敬的人?我跟諸位說得很清楚,要是兩百年前,我這種程度見方老師,他不會理我,不夠格。今天為什麼他要理我?像我這一點點誠敬心的人就沒有了。我跟諸位講是真話,我對於老師,對於哲學這門學問、學科,我頂多是三十分的誠敬心,但是今天學校裡頭的學生只有三分誠敬心,我比他多十倍,所以老師看重我。兩百年前那些讀書人的誠敬心可以打六、七十分,我跟他們一比,我只有他一半。所以我生在這個時代好,大家都沒有誠敬,我有這一點就不錯了,這麼回事情。我們要有自知之明,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走上這條路,這個誠敬心一年比一年增加,隨著我們的年齡、隨著我們的修學它在增長。我今天的誠敬大概達到五、六十分,可以及格,六十一年前不行,只有三十分。這個話,諸位要是真聽懂、聽明白了,就知道老師找一個學生是多難。學生找老師也難,老師找學生更難,真正遇到了就會抓住不放棄。

  我認識章嘉大師,到底方老師是個哲學家,用哲學的觀點來看佛學,我覺得不純。章嘉大師是佛門弟子,佛門大德,所以我真正認識佛法之後,我就全心全力跟章嘉大師學。密宗大德,他是真的,不是假的,假的他會傳密法給我,教我念咒,他不是假的,他是真的,告訴我密乘、金剛乘是佛門最高的佛法,像博士班一樣。那我們是什麼程度?小學程度,怎麼能念博士班?於是我們就知道,現在傳密,一傳,進門就給你做皈依、給你灌頂,傳你咒,那是什麼?那是結緣,那是方便,那不是真的。西藏,真的承傳要先學顯教十年,研究,在《大藏經》裡頭,選一、二門,十年。十年,經過考試及格,有一個學位,西藏叫格西,拿到這個學位之後才正式找密宗上師,傳授密教的灌頂。我們跟章嘉大師沒有十年工夫,那怎麼行!所以,那個規矩很嚴。以後我們深入經藏明白了,密宗真正承傳的是什麼人?初地菩薩,這別教,才有資格接受密法,不是初地菩薩不能傳這個法。現在到哪裡去找初地菩薩?初地菩薩是什麼人?禪宗裡面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是初地菩薩。別教初地等於圓教初住,他已經超越十法界,不但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到哪裡去找?

  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句話非常重要。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講到戒律的問題,我們根據蕅益大師的話。蕅益大師是淨宗第九代的祖師,他對戒律下很大的功夫,告訴我們,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真正的比丘。比丘戒,至少要五個真正比丘傳戒,你才能得戒;規定是十個,三師七證,五個,三師兩個證。沒有真正的比丘,你不會得戒,假的。所以蕅益大師自己受戒之後把比丘戒退掉,他一生自己居的地位是菩薩戒沙彌。因為菩薩戒、沙彌戒不需要真正比丘傳,自己在佛菩薩面前發願受戒都可以得到,只是你用真誠心你就能得到。他做得如法。

  近代弘一大師,李叔同,這大家都知道,他也是在戒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很清楚,教我們怎麼樣?教我們就受戒,受了戒自己心裡要清楚,沒有得戒。那為什麼要受戒?因為你不受戒,你要去學戒律的時候別人譏嫌,別人會批評你、毀謗你。你受了戒再去研究戒,這個問題就沒有了,那就什麼?我受了戒之後我來學戒。這也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你學,做到一條,這條戒你得到了,你沒有做到的統統沒得到。我們不說是二百五十條,就是這個四重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飲酒,這四條重戒我們有沒有做到?做到一條算是你得到一條,永遠持下去,盡形壽。

  你對這個戒一定要知道得很透徹,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定這條戒,因緣、理論、修學的方法,統統都要懂得;你要不懂,你沒有辦法在現實生活裡面與戒行相應。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活的,不是死的,你不懂你怎麼持?總而言之一句話,這總原則,戒律對自己是清淨心,對別人是大慈大悲。你能夠懂得這個原則你才了解,為救一切眾生,開戒不是犯戒,不叫破戒,叫開戒。是利益眾生,對眾生有大利益,犧牲自己算什麼?如果能度眾生苦,自己下地獄也甘心情願,這叫真正持戒。持戒不是自私自利,對眾生很有利,不行,我要破戒,我不敢做,這個人自私自利,一點慈悲心都沒有。佛所教誡的一定搞清楚、搞明白,千萬不要誤會。所以戒律,一定要找好的老師,跟好的老師,你才能學得到。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三世諸佛修行成就,所以叫一路涅槃門,不從這條路走,錯了,完全錯了!你怎麼會有成就?

  在現在這個環境是非常特殊的環境,戒律,無論在家出家都疏忽了,我們看不到。只剩下一條路,念佛求生淨土。這條路裡頭有沒有戒律?有,這個戒律比較特別,叫道共戒、定共戒。戒律雖然沒有學,你有道、你有定。這個道、定是什麼?道是講的方法,你對於淨土法門真信,真想往生極樂世界,這是道;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就是定。你有道、有定,戒律就在其中,就在信願持名之中,這一個全包括了。

  古大德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一生成就的祕訣。古人沒有保留,真叫和盤托出,全部供養你,問題你相不相信、你接不接受?不能夠學雜,不能夠學多,學雜、學多是學的佛學常識,不管用。一門深入,大概真的專攻一門,普通人應當三、四年就得三昧、就得定,心就清淨,妄念少了,分別執著放下了,再三、四年決定開悟,不能徹悟也能夠講到大悟。大悟的相是什麼?許多沒有學的東西,你一接觸就能通達、就能明瞭,但是通達明瞭不能夠透徹,可是在應用方面、教學方面足夠了,有這個能力,幫助自己提升境界這個能力不夠,他有這種情形。

  這些方法西方人不知道,古時候只有中國跟印度懂得。這裡頭的理就是《華嚴經》上佛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說明什麼?智慧是你的本能,德是德行、能力,相是相好,是福報。這些東西全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不缺乏,人人都有,只是我們迷了自性,智慧變成煩惱,變質了。所以佛經上有句話說,「煩惱即菩提」,那是什麼?迷了!菩提是智慧,變成煩惱;德能,德能變成造業;相好變成六道輪迴,變成三途地獄,它變質了。如果我們一恢復,煩惱真的變成菩提、變成智慧,我們造業的時候變成我們真正的能量,自性本具的能量,這些六道三途地獄全沒有了,變成什麼?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它變了。

  今天,量子力學家我們感激、我們佩服,為什麼?把我們幾十年這個疑惑斷掉了,我們看到這些報告就斷掉了。佛法重視,但是我們不懂,不懂就不會用它;現在懂了,懂了我們就用它。用它,頭一個什麼?頭一個是身體好。身體為什麼有病,身體不好?你有不善的念頭。不善的念頭就是你的病毒,把你的細胞,把你五臟六腑的組織都變成帶有病毒的,所以你就有病。如果把這些不善的念頭統統轉過來,我不貪,對於七情五欲,把貪斷掉了;瞋恚斷掉了,再不會發脾氣,無論是什麼樣的逆境不會發脾氣,歡歡喜喜;我不再愚痴、不再傲慢、不再懷疑,你什麼病都沒有,你的身體完全恢復健康,不需要去醫療,不需要。年歲大,體力跟年輕人一樣,怎麼會不快樂?這個東西,學佛的好處,你要不學佛你怎麼會懂得?最重要清淨心,如果心清淨、心平等,你的身體跟佛菩薩一樣。如果得定,那你就神通出現了。神通,今天講的特異功能,就出現了。這都是人類的本能,一點都不奇怪。所以理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如果把煩惱習氣統統斷乾淨,不但身體好,我住在這個地區,這個範圍之內不會有災難,你看,多少人得福報。一個人有福,大家都沾光,少災少難。什麼道理?境隨心轉,地球是境界,是物質境界,隨著念頭在轉。所以念,念力能夠集中,那就是定力。禪定就是把念頭集中,沒有雜念,只有一念。佛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真正把心集中到一處,能辦什麼事?能叫太陽不熱,能叫太空當中星球改變軌道,有這麼大的能力。這都是事實,這些事實被今天科學家發現,科學家告訴我們確實是這樣的。這就是發現什麼?物質的基礎是念頭,有念頭才有物質。所以物質是聽命於念頭的,你好的念頭,物質現象就美好;惡的念頭,物質現象就帶病毒。我們是願意我們五臟六腑帶病毒好,還是讓它恢復健康好?這是很明顯的事情。所以明白這個道理,你說學佛,頭一個,人人都願意學,大家都喜歡,身體健康。

  能量消耗很少,一天一餐夠了,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看到李老師日中一食。我跟他見面的時候,他老人家七十歲,我跟他十年,離開他的時候八十歲,十年如一日。這個老人看起來跟年輕人一樣,煮飯、洗衣服都自己幹。九十五歲才有兩個同學,姐弟兩個人發心照顧老師,老師才答應,苦苦求他才答應。這說明什麼?說明有能力照顧自己,不需要別人,不依靠別人。每天活動沒有減少。老人家教學,講經,一個星期一天,一次,教中國古文一次;星期五晚上教古文,星期三晚上講經,這是他在台中住了三十八年沒有中斷過。對我們學生開課,一個星期一次,三個小時,這是教講經的方法,班上二十幾個人,我參加他的經學班。另外他辦的活動很多。所以他的生活也挺忙碌的,要跟他見面,一個星期之前約時間,五、六天之前你就安排不到了,他的時間,一個星期之前預約。一天就吃那麼一點東西。

  我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到底什麼力量維持著?給諸位說,清淨心。你看清淨心不妨礙工作,工作來了照做,做完之後不放在心上,就這一句話。我們一般人,工作完了放在心上,老是念念不忘,這等於你沒有休息。工作再多不放在心上,放下來就是休息,能量就恢復。放在心上還是在工作,那叫疲憊不堪,那對身體有傷害。不能放在心上,心上沒事。這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心裡什麼都沒有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所以念佛法門好!好在哪裡?別的東西不放,只放一樣東西,阿彌陀佛。我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個事好辦。如果我們有雜念,這個雜念對不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心中的時候,旁邊還圍繞著雜念,你怎麼對得起阿彌陀佛?妄想、雜念統統把它去掉,一心一意就是記住阿彌陀佛,念念不忘,念上幾年你就得念佛三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真有把握,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要去了,念頭才動,阿彌陀佛就知道,就來接引你;你還有慈悲心,真為眾生,絕沒有一念為自己,阿彌陀佛會在那邊等你,讓你幫助苦難眾生,到時候他會來接引你,真有把握,這地球上災難與我就不相干,我沒事。一切境緣瞭如指掌,這是真正之樂,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

  這個地方,永明延壽大師的話,是淨土宗第六代祖師,傳說他是阿彌陀佛再來。永明大師說,「如幻非實」,這是真的,所有現象都不是真實的。佛法也不是真實的,這個要知道,不能說如幻非實,佛法除外,找不到這句話,那佛法在內,包括在內。包括什麼?包括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也是如幻非實。實報土統稱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不一樣,十法界是生滅法,剎那生滅。現在我們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個生滅的頻率多快?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數。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個生滅,所以我們不知道,就在你眼前你也見不到,你沒看見、你沒聽到,這是事實真相。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沒有這個生滅現象,一真法界只有生,境界出現,出現之後它沒有波動頻率。沒有波動頻率,所以它的境界裡沒有變化,極樂世界人無量壽。實際上沒有進入常寂光,這個無量壽是有量的無量,不是真的無量,但是一入常寂光之後,真的是無量的無量。那在極樂世界,有量的無量跟無量的無量它銜接著,它結合在一起,所以可以說生到極樂世界就是真正的無量壽。

  實報土壽命多久?三個阿僧祇劫。佛法裡頭,大乘常講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對我們說的,對誰說的?對往生到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的人,對他說的。他住在有量的無量當中,雖然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壽命,他沒有老,他沒有病,他沒有苦,所以稱為極樂。他的相貌,進到極樂世界的相貌,到離開極樂世界的相貌,都是那麼樣的圓滿,一點變化都沒有。什麼原因?我們十法界裡頭所有一切現相,體都是阿賴耶,阿賴耶是個變化的,有生有滅,有為法,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是無為法。說有為、無為大家就明白了,無為法沒有改變,有為法,它剎那剎那不一樣,念念生滅。這個念念一定要記住,一念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換句話,一秒鐘裡頭有多少念?一千六百兆次的念頭。太短了,這種生滅我們沒有辦法覺察到。一秒鐘,我們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已經經過一千六百兆次的變化,我們這兩個小時多少?一天二十四個小時,真的是無量無數無邊無盡,它不是真的。

  到實報土,轉八識成四智,沒有變化了。但是沒有變化,它有一個生,有一個滅。現在我們把這個事情也搞清楚,為什麼有這個生滅?那一定要知道實報土怎麼來的。現在我們知道六道輪迴怎麼來的,妄想、分別、執著三種煩惱都具足,變現出六道輪迴。四聖法界怎麼來的?四聖法界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執著。一真法界怎麼來的?一真法界,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但是有妄想的習氣,妄想習氣斷盡,一真法界也不見了。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一真法界,最後真正不生不滅只有一個常寂光,是真的。

  常寂光就是真如、就是自性、就是諸法實相,佛講這樁事情,名詞講了幾十個。為什麼一樁事情講這麼多的名相?佛,這是教學的一種智慧,一種善巧方便,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名字相是假設的。聽經不執著言說相;讀經、研究不執著文字相,不執著名詞術語的這種相;不執著心緣相,我看這個意思,我覺得怎樣怎樣,不可以有。用清淨心去看,用平等心去看,這叫什麼?這叫般若無知;它起作用的時候,有人來向你請教,來問你,無所不知,那個才妙。程度深的人問你,你講得很深;程度淺的人來問你,你講得很白,大家都能聽得懂,聽了都生歡喜心,這妙極了!所以一句經文,可以淺說,可以深說,淺深無量無邊。你在演說的時候是因人施教,不是因自己,自己怎麼樣?自己沒說,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釋迦牟尼佛能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這個事實真相只有明心見性才能夠懂得,不是明心見性,你永遠沒有法子理解,所以叫不可思議,你沒有辦法去思想,沒有辦法去說明。後面一句,唯證方知,你入這個境界你完全明白、完全通達。釋迦牟尼佛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入這個境界,入佛境界,「入佛知見」,最後《法華經》上所說的。

  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這是實相,這是清淨心現前。清淨心裡頭,清淨心一樣東西也沒有,你說有個佛,那是染污;你說有個心,也是染污,所有名相都不存在。正是中國老子所說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也懂得,不簡單。老子那個時代佛教沒傳到中國來,老子是不是佛菩薩化身來的?像孔子這些人,是不是佛菩薩到中國來教中國人,現這種身相?我年輕的時候有這些看法,向老師請教,老師聽了笑一笑告訴我,理上講得通,事上沒證據。事上沒證據,理上講得通。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佛家講的真如,佛家講的自性,就是所有宗教裡面講的真神、講的天主,一點都不錯。宇宙一切萬法是從這變現出來的,那就是它所造的,離不開自性,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所以,智者大師在十乘觀法裡面跟我們做了個總結,大乘教裡頭,將一切法歸納為色、心二法,色是物質,心是精神,就是念頭,色心二法。第二句說,色由心生。這句話被今天量子力學家看到了、證明了,我們對這句話能懂得,不懷疑了。但是這句話後頭還有一句結論,現在科學還沒有,結論是什麼?全體是心,整個宇宙的全體是心法,這是總結。可以說,這句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總結。總結到這個地方我們就要明瞭,修什麼?修心;修什麼心?修清淨心。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清淨心。神秀大師的心不清淨,「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不清淨、不平等。能大師的偈子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完全說的是事實真相。

  所以我們修什麼?修清淨心。在哪裡修?生活當中修。吃東西,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這多吃一點,那少吃一點,心不清淨。修行在哪裡?就在這修。這個人我看他喜歡,那個人我看他不喜歡,你心不清淨。修行就在生活,就在工作、在處事待人接物,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這個地方修行。眼,什麼都看,什麼都明白,智慧。看到怎麼樣?看到如如不動,沒有一樣放在心上,那就是禪定。定慧等修,你問我,樣樣都曉得,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叫功夫。參禪不是盤腿面壁,盤腿面壁,禪不起作用。真正入境界的,行住坐臥都在定中。《華嚴經》看到鬻香長者,那是修禪定的,他在哪裡修?用現在的話,他在超級市場,他在逛市場,逛市場修高級禪定。市場你看,天天有新東西,日新月異,他什麼都知道。動不動心?不動心。不是說這個想要,那個不想要,不是的,他沒有起心動念。看得樣樣清楚,智慧,沒有起心動念是禪定。我們凡夫看不出來,看他,這個老修行怎麼天天逛市場?你不知道。所以現在真正老修行不逛市場,為什麼?怕你們起懷疑,亂說話,造口業。真正在菩薩境界裡面,他們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你看到五十三參你就恍然大悟。

  把我們的毛病習氣,要在生活當中斷掉,把自私自利的心斷掉,愛心擴大。身不是我,誰是我?整個宇宙是我,叫法身。每個人都跟我是一體,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所有動物、蚊蟲螞蟻跟我是一體,樹木花草跟我是一體,山河大地跟我是一體,這多快樂。心佛兩忘,「不無幻相」,幻相有,幻相是什麼?感應。人證得妙覺,回歸自性,三種現象沒有了。沒有了現不現相?現相,眾生有感,自然起應,所以有幻相出現。幻相礙不礙事?不礙事,只要你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沒事。真不妨礙妄相,妄相不妨礙真如,為什麼?妄相不是真的,真如無相,它怎麼會產生妨礙?

  美國的修.藍博士,我想有些人看過他的書,他替人治病完全用念頭,用意念,而且什麼?不需要跟病人接觸。他只要四樣東西,姓名,年齡,你住在哪個地方,病歷,他只要這個東西,病人隔在一、二千里之外沒有關係,都可以把他治好。他給我說他治療的方法,治療的這個理論基礎,是自己心清淨。告訴我,必須把心裡面記憶,他講的是記憶,統統清除掉,不善的記憶清除掉,善的記憶也要清除掉,恢復自己的清淨心,時常保持自己的清淨心,這是他的基礎。治療的方法,把病人觀想跟自己成為一體,自他是一不是二,然後看病歷,哪些部位有疾病,用自己的意念把煩惱清除,就恢復正常。自己恢復正常,病人就恢復正常,病就好了。這個做法,他告訴我,每天半小時觀想,半個小時,要連續一個月,那邊病人就好了。不是一次觀想就成功,每天觀想半個小時,連續一個月,就把人治好了。不需要用醫藥,不需要用打針吃藥,不需要,都不需要。這就跟現在量子力學家發現的理論完全相同,這被證實了。他這樁事情,現在在美國很流行,在日本很流行。我跟他開玩笑,我說你將來有障礙。他說什麼障礙?我說你的障礙是醫生、醫院,你搞得將來醫院要關門,醫生要失業,那這個問題嚴重了。確實,但是這是事實真相。所以,自己的身體自己可以調理,不需要外面的力量,只要你懂得理論,你了解事實真相,調節自己的念頭,就能解決問題。

  所以感應道交,這個事情很多,確確實實有,不是假的。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感應決定不是迷信。我講這個事情,前面提過虛雲老和尚,我相信像我這個年齡的人,有人曾經見過他。我跟他沒有見過面,我看過他的《年譜》,初學佛的時候,很受感動。老和尚那個時候四十多歲,發心朝五台山,從普陀出發,浙江定海,普陀出發,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山西五台,走了三年,三年多才拜到。什麼因緣?為報父母師長之恩,把這個朝山的功德迴向給父母,迴向給師長,為報恩。這個念頭一發,文殊菩薩就知道了,那就得照顧他;換句話說,文殊菩薩就在他身旁保護他。他不知道,文殊菩薩沒現相。這感應,冥感冥應。

  在路上三年,兩次生病,而且都是病倒在曠野的地方,在野外,附近沒有人家,一個出家人病倒在路上,沒人救他。這個時候就出現一個乞丐,要飯的,遇到他了,看到這個出家人很可憐,就照顧他。不是一天,十幾天,每天去討飯給他吃,給他到山上去採藥,治他的病。病治好了,體力恢復了再去拜,這討飯的也就離開了。過了大概一年,又得一次病,又遇到他。第二次遇到很感恩,怎麼又你來幫忙,向他請教尊姓大名。他給他說,我叫文吉,文章的文,吉祥的吉,叫文吉。問他住哪裡,他說我住在五台山,就是你要去的地方,五台山的人都認識我。所以他一到五台,兩次救命,這文吉,要飯的,到處打聽問人,沒有人知道。到寺廟裡頭把這個事情告訴出家人,這文殊菩薩,他恍然大悟。你看,三年,這麼長遠的路,三步一拜,一天只能走幾里路,文殊菩薩一直照顧他,真正遇到困難就現身,現身說法,所以這個事情不是假的。

  我們今天一發心,阿彌陀佛就知道,觀音菩薩就知道,他跟文殊菩薩一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時時刻刻受到加持、受到保護,自己不知道。如果我們遇到大災大難,就像文吉一樣,他就出現了,他就真的來幫助你,告訴你到哪個地方去、哪裡安全,他就會告訴你,不要著急。所以災難,我們學佛的人怕不怕?不怕。我們知道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我們知道,需要的時候佛菩薩都會現前。什麼都不需要去預備,要的是什麼?要的換心,把心裡頭骯髒東西統統清出去,換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坐在心中,一個雜念都沒有,一個妄想都沒有,你就得到佛菩薩加持、照顧,這個多自在!不要再去想東想西,絕對不可以自私自利,決定不能損人利己,那就壞了。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個文,只是蓮池大師《疏鈔》裡頭這一段。我們最重要的要相信,不能有絲毫猶豫,不能有絲毫懷疑,這樣眼前的利益我們全部喪失盡了。必須要肯定,一切法從心想生。是誰的心想生?自己的心想生。我們自己的心跟佛菩薩的心是一個心,我們心念才一動,周遍法界,一切諸佛菩薩統統知道。我們身體像一個電台一樣,我們的電波發出去,才動,速度之快,是任何速度都趕不上,光比不上,電也比不上。太陽光到地球還要八分多鐘,我們這個是一念之間,也就是說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個速度已經到達整個虛空法界。所以念力。第二個就講我們的身體,我們身體健康狀況佛菩薩知道。為什麼?物質這個細胞,細胞是波動現象形成的,細胞的波動現象也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傳播遍法界虛空界。所以我們身體健康狀況佛菩薩知道,我們起心動念佛菩薩也知道,我們只能夠騙人、騙自己,騙不了佛菩薩。所以佛教導我們,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就對了,就完全正確。

  今天我們雖然學習的不多,但是講得很清楚,希望同學們能夠記住,我們依教奉行,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淨土。這一生當中決定依照佛經典的教誨來學習,利益無量無邊,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我們以這個功德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