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七百五十八頁第五行,看第三,這看起:
「《彌陀疏鈔》云:著事而迷理,類童蒙讀古聖之書。昏穉未開,僅能讀文,了不解義。所謂終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昨天我們學到此地,今天接著往下面看,這都是《疏鈔》裡頭的原文。「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自云巨富,不知數他人寶,於己何涉」。這些比喻都不難懂。著事迷理有障礙,執理而遺事也有障礙,所以理事都要能夠通達,不但修學佛法沒障礙,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也不會有障礙,理事要圓融。事雖然是假的,不能說它沒有,它有。就好比作夢,作夢,有沒有這個事?有,真有這個事,醒過來還記得夢中境界。世間事跟夢中事很相似,雖有其事,不要執著,就不妨礙。理是空的,空不能說它無。為什麼?它能現萬法,雖然一無所有,它能夠現一切法,所以空不等於無,空等於有,空有是一體,空有不二,這才能圓融。圓融,障礙就沒有了,所以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學佛才真正得受用,得大自在。執著理,把真正修行疏忽了,信願持名疏忽了,不能往生。這就好比貧士獲豪家之券,窮人拿到豪富之家像財物清單這一類的,現在銀行每個月寄給你這些帳單,你拿到了。拿到,不是自己的錢,別人的。自云巨富,自以為是自己的,不知數他人寶,看到別人帳單上有,與自己毫不相關,就類似這種情形。「所謂雖知即佛即心」,這個道理學佛人都懂,也都會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都會講。但是我們這個身還是凡夫身,還是造的一身罪業,居住在地球上,災難這麼多,不是淨土。是故就理來講,「則無可念」。理上說,自性裡頭沒有佛,自性裡頭什麼都沒有,你念什麼?無可念。但是不念不行。所以就事上來講,「則無可念中,吾固念之」,我要執著,我一定要念,這什麼?事!理上雖無可念,事上我拼命去念。「以念即無念」,這個道理要懂,知道這個道理,我雖然念,我不執著這個念。念不念?真念。念念與無念相應,念即無念,無念即念,「故理事雙修,即本智而求佛智。夫然後謂之大智也」。
我們現在在迷,如何把這個迷再恢復到覺悟,那就用念佛的方法。這個方法,阿彌陀佛教給我們的,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的,十方一切諸佛教給我們的,決定沒有錯誤。聲聲佛號,聲聲自性,用這個辦法把自性念出來。明白這個道理,在日常生活當中也要跟念佛一樣,理事雙融,理事不二。理,萬法皆空,《般若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個理決定要相信,決定是真的。可是我們現在迷了,迷了時候,從自性裡變現這些現象,就同作夢一樣。我們現在是在夢中,比別人強一點,別人在夢中不知道作夢,我們知道在作夢。知道在作夢,就曉得夢中都是虛妄的,應該如何應對?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諸佛與法身大士他們應對的方法。我們把它學過來,這一切法可以受用,不能佔有,佔有就苦了,不能佔有。
災難來了,有很多人要預備怎麼樣來應付,儲存糧食,儲存這個東西。我們覺得有沒有這個必要?人家這麼做,我們看了,很好;那個人根本不做,也很好。大難來的時候,上天還要留你,到時候必定會照顧你。就像虛雲老和尚拜山、朝山,三步一拜,路上生了重病,那個病沒有人照顧,會死人的。文殊菩薩就變一個乞丐,化一個乞丐來照顧他,照顧十幾天,把他的病照顧好,他繼續再去朝山。虛雲和尚沒有預料到,不知道這個事情。對於這些事情,我們有堅定的信心,我們遇到那一天,走投無路的時候,肯定有人來照顧你。那個照顧你的人,不是阿彌陀佛,就是觀音菩薩,肯定他會來!我們起心動念,他就知道了,起的心正,這就有感應。
所以怎樣才合情、合理、合法?隨緣。如果有人幫助你,準備這些東西,很好,可以接受。沒有人?沒有人就不必了,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到時候自自然然,沒得吃,有人找東西給你吃。虛老和尚沿門托缽,這個時候病倒了,附近周圍都沒有村莊、沒有人家,怎麼辦?文殊菩薩變一個乞丐,他去化緣來供養你、來照顧你;病了,需要醫藥,他到山上去採藥。學佛的人連這個信心都沒有,那就不會有感應了。堅定不移的信心,相信這些事情都是真的,諸佛菩薩時時刻刻跟我們在一起,只是他沒有現相,我們沒有覺察到他,他真的在我們身邊。為什麼?他是法性身,法性身遍一切處、遍一切時。法性身沒有現象,我們常講沒有物質現象,沒有念頭的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雖然在我們身邊,我們一絲毫都不能覺察。什麼人才能覺察他們存在,跟我們根本沒有分離?大乘經上說八地以上,八地以上知道。八地快成佛了,這是法身的大菩薩。
念佛確實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為什麼說念而無念?我們把四相放下了。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金剛經》上所說。這個四相不執著,不執著不就是無念嗎?不執著我(我相),誰念?這就是無念。可是我們聲聲南無阿彌陀佛,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那就是念。念跟無念是一不是二,念即無念,無念即念,這個念佛的功夫就深,這樣的心是真心,用真心念佛,不是分別心,不是執著心,也沒有起心動念。凡夫的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以他念即是念,無念即是無念,他的念斷斷續續,念力不深。
理事雙修,即本智而求佛智。本智是心,佛智是事;本智是理、是性、是自性,佛智是事相。這個人修行,煩惱習氣斷了,成佛了,這是事。約事,我們所說的就事而論,則無可念中,我們念念相續,真念。這才叫做大智,真實智慧,不偏有,也不偏空;不執著相,也不執著性,一切法都不執著。假的不執著,真的也不執著。執著真的,錯了,真就變成假了。
「又《疏》云:然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這就是你有執著,你執著事,你也不明白什麼叫理,教你這麼念,你就這樣念,念到最後你真往生了。這就是不虛入品之功,這個品是三輩九品,九品裡頭上上品都能夠得到,這不可思議。念到心裡頭沒有妄念、沒有妄想,往生品位就高了。心裡頭只有一個佛念,除一個佛念之外,任何念頭都沒有,這個人決定是上輩往生。理通不通?通了,到那個時候就通了,現在他不通,往生那個時候他全通了。「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執著理,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我就不需要念了。不念怎麼樣?不念將來隨業受報,肯定到三途去了,這就是落空之禍。理明瞭當然好,理不明瞭也沒有關係,只要你肯念,只要你真信真願,你決定得生。
「《鈔》曰:假使騁馳狂慧,耽著頑虛。於自本心,曾未開悟,而輕談淨土,蔑視往生,為害非細」。這蓮池大師說的,《疏》是他老人家作的,《鈔》也是老人家作的。疏是解釋經的,就是經的註解,註得太深了,人家看不懂,再做個淺顯的註解,註解那個註解,叫鈔,註解這個註疏,這叫鈔。《疏》、《鈔》都是老人自己作的。《疏鈔》如果還看不懂的話,還有個《演義》,《疏鈔演義》。《演義》是他弟子作的,他的學生作的,作得不錯,當年在世聽蓮池大師親自講《疏鈔》,等於說他的筆記。這些都留下來了,《蓮池大師全集》裡頭統統有。這是假設一個人心住在狂慧上,自以為聰明,自以為通達,執著理,理是萬法皆空,把事上修行全部都廢除了,這種人叫狂慧。耽著在頑虛,頑虛,認為什麼都是空的,空的真實義他並沒有了解,把空認為是無,這叫頑空。
佛家講空,難懂,為什麼?空裡頭它有。有為什麼說空?因為它沒有現相。你說自性,自性真有,自性是宇宙萬有的本體,沒有這個東西就沒有現相。古人比喻,用金跟器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黃金比作自性,把器比作事相。我們用現在的東西來比,比這個比喻還好懂。現在電視非常普遍,家家都有,每個人都喜歡看電視。電視的屏幕就是空,它什麼都沒有,但是打開頻道,它什麼都有。什麼都有是真有嗎?不是真有,頻道關了,它什麼也沒有。但是屏幕在,屏幕真有,屏幕裡頭什麼都沒有,它能夠現所有的境界。早年我們住在美國,美國有一百多個頻道,這是科技最發達的國家,二十四小時不中斷。你把電視關閉,體就現前了,那叫本體,那叫無。無,它能夠現有,所以你不能說它沒有,它是空,不能說它無。無中生有,所生的有,有還是無,屏幕上痕跡都不著。我們用這個來比喻自性,把這個頻道比喻做能生萬法,像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雖生的萬法,萬法是空的、虛妄的,不是真有。有不是真有,空不是真空,這才能把事情搞清楚、搞明白。
所以電視頻道裡面的節目,你可以欣賞,你不能佔有,你不能控制,你沒有辦法支配它,你只能夠順其自然。我們過日子,把這個東西學會了,就很快樂、就很幸福,非常快樂。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起心動念,就是沒有控制、沒有佔有,多自在、多快樂!電視天天給我們說法,天天在給我們示現宇宙人生真相、諸法實相,沒人看懂。看電視真看懂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成佛了。憑什麼成佛的?看電視成佛的。電視就是《華嚴經》,不得了,你看都擺在眼前。迷,就在此地迷的,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當下這一念;這一念覺,就成佛了。所以佛法你說高深嗎?不高深。妄想分別執著薄一點的人很容易契入,妄想執著很濃、很厚,這就比較麻煩,他不能覺悟。
於自本心,曾未開悟,而輕談淨土。談淨土全是誤會,全是講錯了,瞧不起念佛往生的人,對念佛的人輕慢,為害非細。害誰?害他自己,也影響別人。如果這個人有名氣,在社會上有地位,很多人相信他,那他這個頭就帶得不好,他說迷信,大家真的以為迷信。所以做個帶頭人,心要真誠,心要謹慎,因為很多人學你,你有影響力,你不能把人帶錯了,這個關係很大。佛法究竟是什麼,沒搞清楚就說它是迷信,這一句話為害非細。真正要下斷語來批判它,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不能夠輕易批評。我們要讚歎它,也要把它搞清楚,不搞清楚,這個讚歎也影響很大。它如果是假的,你要讚歎它,很多人聽到你的讚歎去學它,這個因果責任一定要承擔。
知道這些事情,你就曉得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意無意不知道造多少業。這些業肯定是善的少、惡的多。為什麼?佛告訴我們,我們善的心所只有十一個,不善的心所有二十六個,這就知道我們起心動念正念少、邪念多。那再看外面的誘惑,這是外在的影響,你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不善誘惑的力量強,也就是十惡這個力量大,十善的力量很少,很不容易看到,這就是一切災難、疾病、痛苦的來源,不善業之所感。如果我們要希望離苦得樂,佛就是這麼個願望,佛的願望就是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他的偉大處,值得人尊敬的地方,值得人敬仰的地方。他用什麼方法?做好樣子給人看,用智慧的言語來教導大眾,他用這個方法。講經說法,言教,身體力行是做榜樣給人看,他所做的榜樣就是他所說的,言行一致。真正做到了言教身行,他做到了,這是佛菩薩的標準。我們真的搞明白,聽佛的言教,我們身體就能夠做到。
下面這一句是古大德常說的,「所謂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古大德常說的。豁達空,對於佛經上講空的這個意思完全錯解了,認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撥因果,因果也是空的,不相信因果報應。看到世間人,造惡的人得福報;善因善果,他怎麼修善得的是殃禍?那個人造惡,他偏偏享福?不相信因果報應,其實他對於因果根本就不懂。佛經上講因果通三世,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這一生所受的,過去生中造的,過去生中修的福,這一生享福。「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來世是什麼果報?我這一生所幹的,就是來生的果報。這是因果的精義、精華,他疏忽了。
這一生享福報,過去生中善果;今生造的惡業,福報還沒享完,業報不會現前。如果福報享完了,不善的果報就現前了。如果過去生中那個福報很大,這一生都享不完,死的時候喪事還非常熱鬧,叫人看到的時候,這真是大富大貴,大德人家。其實死了之後地獄去了,他的福報享盡了。明白這個道理,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不能不知道。真知道了,我們斷惡修善,我們要不要享福?不要。我們要把福報累積起來,做為往生的資糧,什麼福都不享,日子平平淡淡過下去就很好。修善積德,認真幹,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像經上講的上輩往生,那就是福報。不生病,很清楚,告訴家人佛來接引我了,我看到許多化佛跟佛一起來了,這是大福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念佛往生,哪一種往生是真正往生?就是這樣的人,他自己說的,預知時至,果然是這一天走的。但是臨終的時候,很安詳的走了,沒說什麼話,你就可以斷定他,他不是上輩。上輩的人臨終的福報大,一定把佛來接引那個盛況告訴大家。他也很安詳的過去,但是沒有交代,這是什麼?中輩、下輩的,上輩是決定會講清楚。我們修善積德,求上輩往生。上輩往生,不但你自己品位很高,你這一說出來之後,多少人相信,信心增長了,那就是你度了多少人。自行化他,無量功德,我們要爭取這一點。這是我們可以爭取得到的,不是爭取不到,可以爭取得到的。
末後這一句念老的話,「讀者當三復斯言」,前面蓮池大師《疏鈔》裡頭這些教誨,要多讀幾遍,常常記在心裡。「慎勿執理廢事」,最怕的就是這些自以為聰明的人,「諱言他佛,輕視淨土,而自招殃禍」。執著理,不相信念佛這個事,念佛哪有那麼簡單?不相信往生的人到極樂世界得彌陀本願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我們看到這些人,聽到這些話,心裡面很清楚,他對於淨宗不認識。我自己早年初學佛的時候,犯的過失就像經上講的完全一樣。老師同學善言勸導,我們沒有在意,以為自己所悟的是真的,以為勸導我的這些人對於理沒有透徹,真是罪過!那像我這一類的人,很多,我們到真正明瞭的時候才知道懺悔。明瞭不是容易事情,我如果不是每天都在讀誦大乘經論,怎麼可能明白這一樁事情?所以我對於經裡面講的諸佛如來、這些菩薩摩訶薩都說這個法叫難信之法,我看到這一句,體會非常深刻,它真難信。所以我對於一些聽了之後就相信,我從內心裡頭佩服,你們的善根福德比我強,我不如你們。
我在經論上確確實實找到真憑實據,我才會相信,你看這麼樣一種人。這種人大概什麼?學科學、相信科學都有這種執著,沒有真憑實據叫我相信,那我不就變成迷信,聽你的了。我在年輕的時候這種性格很強,連章嘉大師都看到,這個老人對我使用的方法非常善巧。因為年輕,以為佛經上的道理深廣,是很好,值得學,哲學。佛經裡面講的修行方法,那個是生活規範。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三千年前的印度人,那是他們的這種生活規範,時代變了,怎麼可以過那種生活?尤其我們中國人,我們有我們的生活方式,所以戒律是沒有辦法接受的。我們學他的智慧,學他這些道理,不學他的生活方式。
我感謝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圓寂走了,他要不走,這個關我還是破不掉。他走了,我跟甘珠活佛在火化場,他的火化爐是單獨建立的,不跟人在一起的,單獨建的。甘珠點火,我在場。火化之後,甘珠活佛在那裡搭了一個大帳篷,守七天。我在他帳篷裡面住了三天,三天三夜。老人對我非常好,很關懷、很照顧,像父母一樣,非常感恩。三天三夜,我在那裡想,他教了我些什麼?這一回想,第一個概念就是「戒律很重要」,為什麼老給我講這一句話?每一次我去看他,我離開的時候,他都送我到門口,在門口就講這一句話,「戒律很重要」。所以這一句話我聽了幾十遍,我們一個星期見面一次,這個印象太深刻了。他不多囉嗦的,很輕、很慢,一個字一個字的講,這句話印象太深了。
我就想這一句話的意思,想了一、二個星期,想通了,這是成佛的方法,這不是世間法。世間的禮,在中國三代,夏商周的禮就不一樣,它有修訂、有改變,適合於現前。像現在的法律,連國家的憲法隔幾年都要修訂一下,為什麼?不適用了。這是成佛,這不是世間法,這個法要一修訂的話,就不能成佛了。我就想通了這一點,那這個就很嚴肅了,這戒律就非學不可,不學就不能成就。這個道理想通了的時候,我才真正想修、想學;道理要沒搞清楚,怎麼跟我講,表面上敷衍,不會做的,心裡上沒有印象,就表面敷衍。這些,章嘉大師看到、李老師看到,李老師勸我修淨土,章嘉大師勸我戒律重要。所以我這個根,在章嘉大師奠定的,他老人家不走,我怎麼會反省,我怎麼會那麼認真去想?所以我說他老人家走了,把我度了。得用這種方法才能度得了我,要不然他度不了我。知道紮根教育比什麼都重要,根紮在戒律上。
那學佛學了這麼多年了,十年前,十年到十五年的樣子,我們在世界各處行走,看得很多。戒律重要,我們也常講。淨宗學會成立是在美國,在舊金山,我寫了個緣起,緣起裡面對戒律這一方面,行門,我們定了五個科目。十善業道、六和敬,十善六和從這學起,三學、六度、普賢十願,五個科目,我們必須要學的。十善、六和、三學(戒定慧三學)、六度、普賢十願,五個科目,很簡單,人人都能夠記得住。重要的是真幹,從哪裡幹起?從十善幹起。這麼多年來沒有人去做,到底問題出在什麼地方?為什麼古人都能做得到,我們現在人做不到?我就想這個問題。細心去想、去觀察就明白了,古人能夠做到的,是這個根從小就教好了。
看到古籍裡面所記載的,中國古人教學,母親懷孕的時候就開始,叫胎教。胎教在哪些家庭?就是大家。這個大家,就是在社會上做官的人家,一般做縣長以上的,做過父母官,這種就是世家,世世代代讀書人,世世代代都有做官。再就有學術,世代傳承學術的,像孔子、孟子。再就有工商業成就的,這是技術,詩詞歌賦,這都屬於技術,也能稱為世家,所謂是大富大貴。這些人家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出了問題,他就家破人亡,要重視修善積德,對這個非常重視。所以小孩的教育很嚴格,從小,小孩一出生,父母是小孩的榜樣。所以《弟子規》現在人都不懂得了,以為這是教小朋友的,怎麼個教法?不知道。《弟子規》是父母做出來給小孩看的,小孩看會了,他就完全學到了,絕不是教他念的。因為小孩出生的時候,父母都還年輕,二、三十歲,自己的父母都在,你怎麼樣對父母、對長輩、對兄弟,做出來,讓這個小嬰兒從出生到三歲一千天紮根教育。父母不能做到,沒用處,你就教他念、教他要怎麼做法,他不服氣。他說為什麼?他看到你沒有做到,你叫我做,你沒有做到,你騙我,不相信。所以那個一千天,做母親的人很辛苦,為什麼?要把他照顧到,不善的東西不能讓他看見、不能讓他聽到、不能讓他接觸到,這個一千天他看的、聽的、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全是善的,沒有惡的。所以中國古諺語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八十」,三歲這一千天培養出來的,一生不會改變,他就是大善人,這個根基紮得好!古時候這樣的根底,然後再出家學戒律,那還有什麼問題?輕而易舉,一看到戒律,本身一大半都做到了。
那回頭看看現在,根沒有了,這個根至少丟掉兩百年,佛法幾乎就滅掉了,為什麼?根沒有了。我們現在認真努力來補這個根,補這個根不是念、不是背,是真正把它做到。這就是章嘉大師當年教給我,講到戒律,他說戒律受戒是形式,形式不重要。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就是特別強調佛法要重視實行,不在乎外表。那個受戒儀式有沒有沒有關係。我跟他老人家三年,只是他傳皈依給我,沒受戒。告訴我,戒律你能做到一條,這一條就受了。為什麼?你不受,你怎麼會做到?你能做到兩條,你就受了兩條,世間人不承認你,佛菩薩承認。在這個世間受個戒,拿個戒牒,世間人承認你,佛菩薩未必承認你。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重視,戒律搞清楚、搞明白,如何把這一條戒律做到。
而且戒律是活潑的,不是呆板的,通情達理。如果你不懂得,你堅固的守著,有時候反而造罪業,你還不知道。譬如說不妄語戒,堅持不妄語。佛經裡頭有這個公案(故事),有一個獵人打獵,追一隻兔子,走到三岔口路上,兔子往哪裡跑,不知道。正好這裡有個修行人,不妄語,問他有沒有看到兔子?看到了。從哪裡走了的?指一條路,指錯了,他看到往那裡,他指他到那邊。這不就妄語了嗎?這是什麼?妄語救了兩個人,救了兔子的命,救了獵人這一次殺生沒有殺成,兩個都救了。這就是什麼?戒律有開緣,這個時候不叫破戒,叫開戒。所以你要懂得什麼時候這個戒要開,什麼時候戒不能開,要懂得開、遮、持、犯,你才能持戒。如果不懂的話,那你就做不到。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要講清楚,要研究明白,什麼狀況之下怎樣做。最高的一個原則,要利益眾生,不能害眾生。
經上有一段故事,好像是波斯匿王,有一天吃東西吃得不高興,下命令把這個廚子殺掉。夫人,就是皇后,那一天正好持八關齋戒,她為了救這個廚師,八關齋戒全破掉了。對不對?對。廚子沒有什麼大問題,不該死,不能殺人,全破掉,騙國王。到第二天國王氣消了,很感嘆,廚子不應該殺,殺了,你看現在吃東西,味道都不對了。夫人告訴他,廚子在。怎麼在?把這個故事一說出來,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是一切都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所以有開緣。
經上還有一個故事,阿羅漢,阿羅漢要出門去弘法,跟著一些現在講企業家,古時候叫商主,做大生意買賣的人,跟著他們的船。這個船上五百商主,帶的金銀財寶很多。裡面有一個人起了惡念,想把這些同伴統統害死,財產獨吞。阿羅漢有他心通,知道了,這不能告訴他,告訴他,他頭一個殺你,殺人滅口。阿羅漢怎麼辦?這個時候只有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把他殺掉,趁他沒有注意的時候把他殺掉。這不是破殺戒,這個是對的,救了他,也救了一船人,救了四百九十九個人的生命財產,保全了,讓這一個人不墮地獄。他雖然動念頭,他這個念頭沒有成功,他的罪就輕了,就不墮地獄了。所以你看看,統統都救了。那這個時候堅持不殺生,這不可以,那這些人全都造作罪業了。殺人的人要墮地獄,這些被殺的會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還有這些財物,討債還債,糾纏不清,多少世都搞不清。阿羅漢有智慧,這一個手段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所以因果要看透,才知道怎樣去做。總之一個原則,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是個最高指導原則;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一個總的目標、總的方向。能夠明瞭,能夠守得住,不至於有大過失。我們因為這麼多年來看到,出家人不能守《沙彌律儀》沙彌戒,不要說別的,最低的,在家人不能守五戒。所以想到過去那一種教育、過去的社會,讓我們感到儒釋道三個根的重要,這才提倡紮三個根:儒家的根,《弟子規》;道家的根,《感應篇》;佛法的根,《十善業道》,特別強調。這十年來也有一些效果,這都是好事。但是能不能把我們的修行,這個持戒的修行恢復到過去那個樣子?不要說過去很久,回到過去六十年,那就不錯了。六十年前是二次大戰之後,七、八十歲的人就很清楚當時的環境,比現在好得太多;雖然說不行了,比現在好得太多。就算三十幾年前,中國人講三十年叫一世,你看世界的世,三個十,三十年叫一世,跟三十年前比也差距很大。
三十年前我到香港來講經,香港還很純樸,一般講是花花世界,跟現在比那就很純樸。香港一般的樓,樓層,大概就是十五、六層,最高的一層五十層,那時候大概剛剛建好是一年,是新的樓層,五十層,那個窗戶是圓的,現在還在。風氣跟現在完全不相同,你買東西放心,貨真價實,還不會有欺騙你的。飲食真乾淨,小攤子上吃都很乾淨。現在都不敢吃東西了,看到這些東西都提心吊膽,變化太大了!所以有這麼多的災難,這些災難其來有自,不是偶然的。上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再看第二段,「中輩」。中輩也分兩段,「中輩因行」,第一個小段,「發心專念」。看經文:
【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我們看註解,「《略論》云:中輩生者」,有七種緣,有七個因緣。第一個因緣,「發無上菩提心」。第二,「一向專念無量壽佛」,這是《略論》裡頭說的,這個經裡頭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第三,「多少修善,奉持齋戒」。第四個,「起立塔像」。第五,「飯食沙門」。第六,「懸繒燃燈,散華燒香」。第七,「以此迴向,願生安樂。《會疏》同之」。第一個發菩提心,第二個一向專念,跟前面解釋相同,就不再說了。
這裡頭,『中輩』是『不能行作沙門』。沙門,原本在印度是修行人的通稱,也不分哪個宗教,不管是哪個宗教,出家修行都稱沙門。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沙門變成中國出家修道的通稱。但是也有在家修行,真正能夠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也稱沙門。「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應當要發『無上菩提心』,這前面講得很多。無上菩提心,最重要的,我們記住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所說的,自己依教奉行,也以這個勸導一切眾生,真信、真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念頭就是無上菩提心。
「一向專念」非常重要,放下萬緣,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這個心願要是真誠堅定,沒有一個不往生,確確實實像善導大師所說的「萬修萬人去」。上品上生的人發這個大心,修行七天就成就了。為什麼這麼快?他用的是真心,他不是妄心。這個七天成就,我們想想瑩珂法師三天成就。瑩珂法師,出家人,破戒的比丘,造作很重的罪業,如果不往生,他墮阿鼻地獄。這個示現也就是教給我們,不可輕慢那些造作罪業的人。為什麼?他們真正一回頭,發心勇猛,可能位置比我們還高,所以不可以生輕慢心,應當要生恭敬心。懺悔改過,惡人就已經變成好人,甚至於比好人還好,中國諺語所謂的「浪子回頭金不換」,好人當中的好人。
《略論》裡面七種緣,第三種,多少修善,這隨緣。我們常說隨緣不攀緣,有這個機會,這個機會是好事。好事的標準是對眾生有利益的,這就是好事,不見得對自己有利益。對自己有利,對眾生沒有利益,這不算好事,決定是以對眾生利益擺在第一優先。奉持齋戒,齋是講日中一食,這才叫齋,不是指素食。中國人現在講齋,都是吃素的叫吃齋,這個錯誤的,素食是素食,持齋是持齋,兩回事情。佛陀在世的時候是托缽,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不是全素,給什麼吃什麼,沒有選擇的,沒有挑剔的。日中一食,過午不食,那叫齋。戒是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薩戒,這些律儀戒都在其中。除了律儀戒之外,還有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佛沒制這個戒,但是這是善法。譬如抽煙,佛戒裡頭沒有,所以有很多出家人抽煙,沒犯戒,戒裡頭沒有。其實他犯了,他犯了什麼戒?佛有一條叫攝善法戒,抽煙不善,樣子不好看,對自己身體有害,雖然沒有在條文裡頭,也應該要守。對自己身心健康有好處的,這個要持。另外一條,也是沒有文字的,饒益有情,對一切眾生有利益的事情,你遇到了,一定要做。對眾生有利益,這叫饒益有情。三聚淨戒,這個戒律才圓滿。
第四個,起立塔像。這也是緣分,自己有這個財力、有這個緣分。起立就是建造寺院道場,提供給出家、在家人修行。在家人建蓮社、建念佛堂、建居士林,這都是好事情,幫助成就這一些真正有修行者,給他們。第五,飯食沙門,這現在就是供養。古時候在印度,出家人是托缽,見到出家人托缽的時候,一定要隨分隨力供養一點。這都是往生的資糧。第六,懸繒燃燈,這是莊嚴道場。繒就是幢幡寶蓋,是這一類的東西。這一類東西,它懸掛的有一定的規矩,有一定的時候。佛法是師道,師道,「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一定要知道尊師重道。但是佛又很謙虛,不做任何宣傳,來學,你是自己自動來的、自願來的,我沒有請你來。這自願來的,那怎麼辦?就懸繒,這就有意思。所以寺院庵堂都有旗桿,不是掛國旗的,是掛這些東西。在過去這個習慣,講經教學懸幢,幢是圓形的,就像飛機場那個風筒一樣,是圓形的,掛在這個旗桿上,外面人一看,今天有講經,喜歡聽經的人自然來了。所以也要有個標誌讓大家知道。如果旗桿上掛的是幡,幡是扁形的,掛的幡,今天有法會、有活動,想參加法會的就可以來。掛著這個,就是歡迎你來,是這個意思。寶蓋,一般是防止灰塵的,也是個莊嚴具,像傘一樣遮灰塵、遮太陽,是這種用途的。所以散花燒香都是供養道場、供養大眾的。第七個是以這些迴向,前面所做的這些功德迴向,願生淨土。佛法一切隨緣,不攀緣,為什麼?教我們所修的是清淨平等覺。如果我們的心被外面這一切法所擾亂,心就不清淨,這就不如法。一定要在真誠清淨心中作,這就對了。
下面一段,「修善願生」,這個地方也有,跟《略論》上差不多。
【隨己修行。諸善功德。】
「謂諸善功德中,隨己堪能,勉力以赴」。隨自己的力量盡心盡力,就是圓滿的供養。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看到,一個年輕的女孩子,家境非常清寒,只有兩文錢。她經過這個寺廟,將兩文錢恭恭敬敬的供養三寶,住持老和尚給她誦經迴向、給她祝福。以後這個女孩子做了王妃,這有錢也有地位了,想到過去小時候在這個廟裡頭曾經結了緣,這一次再到這個廟裡去進香,帶了一千兩黃金供養三寶,老和尚叫他徒弟給她迴向。老和尚這時候還在,她就去見老和尚,我年輕的時候,供養兩文錢,你親自給我迴向;今天我供養一千兩黃金,你怎麼讓你徒弟來給我迴向?老和尚說過去兩文錢,妳的誠敬心百分之百,真正誠敬,我不替妳做迴向,對不起妳。今天妳大富大貴,這千兩黃金在妳算不了什麼,妳的心沒有從前虔誠,沒有以前那麼恭敬,我讓我這個徒弟給妳迴向就可以了。這就說明修大福報並不一定要好多錢,福報大小在哪裡?在你的恭敬心,你誠敬心,不在乎這些物品,物品盡心盡力就是圓滿,這個道理要懂。所以窮人能修大福報,大富大貴未必修大福報。風水輪流轉,這些貧窮人來生大富大貴,這富貴人來生變成貧賤,這叫風水輪流轉,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奉持齋戒。】
《大乘義章》」第十二卷,「防禁故名為戒」。戒律多半是禁止的,像五戒,殺生不能做,偷盜不能做,邪行不能做,妄語不能做,這些都叫做戒,叫禁戒。「潔清故名為齋」,齋是日中一食。日中一食確實能保持我們的清淨心,把我們貪瞋痴的煩惱逐漸的遠離,這是齋的作用。那一天吃一餐,行嗎?行!佛菩薩行,出家人行,在家人也行。那工作很繁重也行嗎?也行!我親眼看見的。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李老師日中一食,而且吃得很少。我跟他的時候,我三十一歲,老師那一年七十歲,他的工作量很大,大概是五個人的工作量,一天只吃一餐,行嗎?他吃了幾十年。我跟他學經教,我也學他一天吃一餐,我吃了五年。
離開圖書館到台北去講經,住在韓館長家裡,韓館長就壓迫我,不行,你一天吃一餐不可以。我說為什麼?將來萬一身體不好,人家怪我,沒有照顧好,我承擔不起。要我吃三餐,怎麼辦?我以前吃一餐,確實,一餐這個小飯碗三碗飯。吃一餐的時候,每一餐都是三碗飯。叫我吃三餐的時候,好吧!一餐吃一碗,還是一餐的量分三次吃,採取這個變通方法,不簡單。我在她家住了十七年,不是短時間。那個十七年,我沒地方去,走投無路,要不然就還俗。哪個寺廟都不收,不收講經的,趕經懺的收,所以都勸我放棄講經,學經懺佛事,我們大家都在一起。我出家不是為趕經懺的,不是為這個發心的。章嘉大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那學釋迦牟尼佛就得托缽。在台灣托缽沒人給你,現在不作興托缽了,警察還取締。所以接受韓館長這一家人供養,我們的講經沒中斷,她修了大功德。她現在往生了,過去走的時候她在天道,大概也就這二、三年往生,在天道待一段時間。所以齋跟戒,我們要分清楚。
「《四分律音義》」,這一段念老的註解註得很長。「戒亦律之別義」,是律的別義,所以通常我們把它稱作戒律。「梵言」,梵語,古印度話,叫「三婆羅」,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禁」,所以「戒者亦禁義也」,就是禁止。「齋者,謂不過中食」,這個中就是日中太陽,太陽日中。不過日中,在日中之前。所以持,這個持午,什麼時候吃飯?大概十一點鐘到十一點半,這是不會過中的。十一點半以後有可能過中,所以持齋要用什麼?最好用天文日曆,每一天日中的時間都不一樣,每一天差四分鐘。我過去在台灣初學佛的時候,用天文日曆,今天幾點幾分幾秒日中,天天不一樣,那個日曆上就註得很清楚。而且地方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叫時差。天文日曆的時差就分得很細,給你分成幾分幾秒,我們在哪個地方,守哪個地方的時候。聽說還有些法師持午很嚴格,到了美國了,他吃飯的時候他就想到台灣的時間,台灣還沒有過中,美國已經過了,沒有關係,我用台灣時間。如果這個話能行得通,你永遠不會過中,為什麼?每個地方中不一樣。這都不是真正持午,真正持午沒有這種事情。
所以「正午以為正時,以後為非時」,過午之後就非時。「時者宜食,非時則不宜食」,這是佛所定的。那我們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他也是在印度到處講經說法,時差也不一樣。印度跟我們這時差,差好幾個小時,所以這個正時要以此時此地,這才是正確的。我們到哪裡旅行,要以當時的正時,這才是正確的。「不過中食(即常言之過午不食),名持齋。《南山業疏》」,道宣律師的,「云:齋謂齊也。齊一其心。或言清也。故持齋者,以清心之不淨也」,就是把心裡頭不乾淨的東西把它清除掉,這是齋的本意。所以每一天吃飯的時候,要把心裡面不乾淨東西要除掉,要做這個觀想,這是真正的齋意。佛每一天給我們這個時間,你這個時間你一定要吃飯,希望你吃飯的時候觀想這樁事情。心裡面最好的,不乾淨的念頭、不善的念頭要放下,善的念頭也要放下。為什麼?與自性就相應了。
要知道善與不善都叫做業,你看善業、惡業,都叫做業,清淨心裡頭沒有業。念佛人叫淨業,記住,淨業裡頭沒有善惡,善也不淨,惡不淨、善也不淨。那要不要斷惡修善?要,要斷惡、要修善,但是心裡頭不要執著,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留修善的相,這樣你的心就清淨。這一種斷惡修善,都叫做淨業。淨業是往生真正的道理,心淨則佛土淨,心淨這才能往生,心不清淨不能往生。所以善惡業我們都不要,你就超越六道輪迴。你心裡頭有善業,生三善道;心裡面有惡業,你就生三惡道。所以三惡道跟三善道是平等的,都是業報。惡業要到三惡道去把它消掉,恢復清淨,善業到三善道去消掉。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善惡業,沒有天堂地獄。善惡業是因,天堂地獄是果報,所以它是平等的。造什麼業,受什麼果報,是業感召的果報。那個果報不是從外來的,與佛菩薩不相干,與上帝也不相干,與天地鬼神不相干,與人也不相干,自作自受,這個道理總要搞清楚、搞明白。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誰的心想?自己的心想,所以沒有一樣不是自作自受,總得搞清楚、搞明白。所以佛經上這個意思很好,我們什麼時候會想到要清理心裡面這些不淨,惡不淨,善也不淨,這個不淨統統都包括了,把它清理?讓你在吃飯的時候。你每天都要吃飯,吃飯就要想到,我要清理不淨,我的飯菜要乾淨,我的心也要乾淨,這個意思好。
「又《會疏》云:齋戒,即八齋戒及攝大小諸戒。蓋夫戒是人師,道俗咸奉。心為業主,凡聖俱制,正法住滅,皆一由之」。這個意思很深很廣,也非常重要。「戒為無上菩提本」,佛滅度的時候,最後的遺言教我們以戒為師。佛不在世了,我們以什麼人做老師?「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佛希望我們能持戒、能吃苦,為什麼?你心就定了,煩惱欲望才真的能放下,你才能夠解脫,你才能成就,這是佛陀真實教誨。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