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七百零一頁第一行,從第二個字看起:

  「《論註》釋微妙曰」,這是《往生論》的註解,曇鸞法師所說的,為我們解釋微妙是什麼意思。西方極樂世界物質環境,因為這個世界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無量珍寶之所成就,所以叫非常微妙。前面我們讀過,風吹樹葉的聲音,樹葉都是七寶,所以風吹的時候,樹葉、枝幹、花果相觸的時候發出來的妙音就像風鈴一樣,非常美妙。不但音聽了悅耳,它還說法,你想聽什麼法它就給你說什麼法。所以說微妙法音。曇鸞法師是南北朝時代的人,為我們解釋什麼叫微妙,「出有而有曰微」。「出有者,出三有也」。三有,我們這裡有一份參考資料,這是名數,《佛學大辭典》裡面講的。三有就是三界,三界的別名。「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這叫有。就是你有三界的因,你有三界的果報,這叫三有。三界生死,我們要記住,第一個是你有欲望。這個欲是什麼?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七情五欲,你有這些東西。有這個東西,你就在欲界生死,你出不了欲界。欲界範圍很廣,上面有六層天,叫欲界天,都是有欲望的。天愈往上面去,這些欲望愈淡薄。愈往下面愈嚴重,最嚴重的就是餓鬼、地獄,這兩道它的欲望是非常堅固的執持,不肯放下。愈往上去,它就愈淡薄。

  人,人道,它是個適中的。可是現在的人對欲的執著非常嚴重,自古以來所沒有的。看中國歷代歷史所記載的,是有欲望,但是他有節度,換句話說,他有個底限。這個底限就是倫理、道德、因果,他懂這些道理,所以雖有欲望,不敢太過分。譬如錢財,夠用就行了,不能夠貪多。無論在哪方面,就是財色名食睡,講求的是知足,知足常樂!能過得去,就不再求了,所以他心是定的。現在人不行,欲望沒有止境,有了還想有,從生到死沒有他滿足的時候。這種欲望就往下墮落,將來死了以後到哪裡去?如果單是欲望,強烈的欲望,鬼道,他增長貪心。如果不善,用非法的手段奪取五欲六塵,這是地獄果報。現在人不相信,不相信有天堂地獄,認為人只有這一生,一生完了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有生命的時候拼命追求,這個錯誤的。

  第二,比這個高,色界有,色界的生死。色界有身體、有居住的環境,但是他沒有欲望,這就比欲界高多了。色界有十八層天,這些人,就是說他有清淨心、他有定功,四禪八定,四禪是他們修的。在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瞭,有欲望去不了四禪天。四禪天是色界,但是他有色界有,就是他還有四禪,執著這個東西;對於欲界這些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七情五欲,這個念頭放下了。所以,色界天是什麼人?神仙,他們在這個裡頭。在佛法裡面講,也是修到天道的,他們得到禪定。初禪有三層天,二禪、三禪都是三層天,四禪有九層天。沒證阿羅漢果的這些阿那含,他們都住在四禪天,在那裡修行。證得阿羅漢,他就超越六道,就不再搞六道輪迴,永遠出去了。在佛法修行,這是第一個果報,你修得再好,你沒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不算數,是把超越輪迴放在最低的這一級。算他是有成就,小成就,不是大成就,大成就是成佛,中等成就是菩薩。阿羅漢是最低階層的成就,也非常了不起,永遠不再搞輪迴。所以,欲界還不到阿羅漢,但是修行人在這個地方很多。

  再往上去,無色界有。無色,無色是這一界,這是六道裡頭最高的一個階層,他們不要身體。像老子所說的,老子有句話說得非常好,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我最大的憂患是什麼?有個身體,身體多麻煩!色界有身體,無色界身體都不要了。他不要身體,當然也不需要這些樓閣、這些居住的房舍,他也不要了。所以這個階層應該是我們常講的靈界,他的神通特別大,神通廣大,沒有身體,他沒有累贅。色界天還有身體、還有居住的環境,他統統不要了,在我們六道裡頭可以算得上是高級凡夫。有四層天,這最高階層。

  「新譯」是玄奘大師以後翻譯的《仁王經》,《仁王經》裡頭有這麼兩句話,「三有業果,一切皆空」。這是什麼人看到的?佛菩薩看到的。三有業果,一切皆空,意思就是整個六道輪迴不是真的。《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指六道輪迴,「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我們看看這個世間,哪一樣東西沒有生滅?大概除了虛空沒有生滅,看不出生滅,虛空裡面所有的萬事萬物都有生滅。人是動物,動物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三界統有,只是天上的壽命長。經上告訴我們,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層天四王天,不高,這上去頭一層。四王天的福報就讓我們非常羨慕,四王天的一天是人間五十年。我們人間活一百歲不容易了,實際上在四王天,兩天。你看到壽命你就曉得福報多大。我們佛門供奉的四大天王,道教裡頭也供奉,護法神,四大天王。他們的壽命也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計算,要記住,他們一天是人間五十年,他的壽命五百歲,換算成我們人間,他壽命太長了。

  再往上面去,忉利天,玉皇大帝,中國人講玉皇大帝,外國人講天主,都住在這一層。這一層,他們的壽命,它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壽命一千歲,人間一百年是它的一天,這忉利天。愈往上面去,倍倍增加。彌勒菩薩大家都知道,彌勒菩薩是欲界第四天,他那個地方一天是人間四百年,我們四百年是他的一天。換句話說,人活在這個世間活一百歲,在他那個地方,要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就六個小時。一百歲,他六個小時,這時差太大了。他的壽命四千歲,換算下來,這個我們有,因為他將來要到世間來成佛。他的壽命,兜率天的壽命四千歲,四千歲到了,他從那個地方下來,到我們人間成佛。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換算下來,是五十多億年。釋迦牟尼佛滅度了,彌勒佛下生,這麼長的時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當中沒有佛出現,但是佛菩薩很慈悲,讓地藏菩薩代理佛陀,救苦救難,幫助這些眾生。

  到色界天的壽命又更長了。無色界天,無色界天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這是什麼?這是講人間、天上的福報,六道裡頭。反過來亦如是。地獄不能去,無間地獄,地獄裡面的一天,最短的吧,最短的大概不是無間地獄,也算是大地獄,地獄一天,人間二千七百年。中國號稱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在地獄裡頭兩天。地獄的壽命也是很長很長,所以地獄墮進去容易,出來可不簡單。但是我們也有看到出來的,在地獄多久?在地獄裡面有幾百年,出來了。幾百年,他在地獄所感受的那就是千年萬年,他所感受的。他能出來,因為他懺悔、他認錯,認錯。不肯認錯,不能懺悔,那個麻煩可大了,很不容易出來。

  我們知道唐太宗墮地獄出來了,在地獄幾百年。怎麼出來?他不僅是佛教的護法,他是所有宗教的總護法,他喜歡宗教,他愛護宗教。宗教裡面真正有修行、有德行、有學問的這些大德,他都封為國師,常常向他們請教。他做皇帝的時候,基督教傳到中國,那個時候叫景教,風景的景,景教就是基督教,回教傳到中國,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傳到中國來的時候,唐朝,穆罕默德還在世。基督教傳到中國,耶穌不在世了,那是唐朝初年,比伊斯蘭教早。所以這些宗教傳到中國,唐太宗平等的待遇。你看,對佛教,很多寺院敕建,皇帝下命令建立的。但是基督教也是敕建,我們在北京看到的清真寺,匾額上「敕建」,這就是國家以平等對待不同的宗教。他知道這東西都是好東西,幫助他教化大眾,讓社會和諧,人民和諧相處,社會安定。

  他最大的成就是編了一套治國的寶典。唐太宗十六歲從軍,幫助他父親打天下,他成功了,他父親做了皇帝。父親做了九年,把皇位讓給他,父親做太上皇。那一年他二十八歲,還是很年輕,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人口,用什麼方法來統治?他就想到古聖先賢的教訓。從他往上去二千五百年,三皇五帝到隋代,這二千五百年當中,諸子百家這些大聖大賢,他們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教訓。到古籍裡頭去找,找出來把它抄下來,編成一本書,《群書治要》。他就讀這部書,而且在朝廷,王公大臣都要讀這個書,這個書是唐朝治國的寶典,這他編的。

  唐朝亡了之後,這部書在中國失傳了。被日本人帶去了,在中國失傳了一千年,日本有這個書,日本的皇室都照這個書學習。一直到嘉慶,清朝嘉慶,乾隆做了六十年的皇帝,把皇位讓給他的兒子,做太上皇。嘉慶登基,日本人對中國送的禮物,就是進貢的貢品裡頭有這部書,大家才知道。民國初年,商務印書館印了兩次,一次,照日本原書做的銅版,影印的,第二次是排版,印了兩次。我們知道,印的分量不多,大概都是一千部。一千部,到現在一百年了,中國這一百年,社會不安定,都在戰亂。所以這個書遺失了很多,找不到了,我以為失傳了。

  我知道有這部書,沒看過。我過去讀過世界書局出版的有一本書,《諸子治要》,這個東西我看過。這個書從哪裡來的?它有說明,是《群書治要》最後的二十卷。《群書治要》一共五十卷,這最後的,《諸子治要》。所以我知道有這麼一套書,全書沒看到過。講經的時候提到這個事情,沒想到有同學就替我去找,居然找到了兩部送給我,我如獲至寶。這個東西出現,國家有救,世界有救了。中國典籍太多,你讀你無從下手。這是挑選的精華,從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非常有系統節錄古籍,一共六十五種書裡頭節錄出來的,太好了!唐太宗做的這個好事情。我得到這兩部,一看,民國初年出版,書很舊了,紙都變了顏色,但是字很清楚,沒有損壞。我交給世界書局印一萬套,分送給全世界大學圖書館收藏,將來不會遺失了。

  隨後,大概二、三個月之後,我又有同學找到一部書送給我,《國學治要》。這部書,我不知道有這個書,可是我很想編這個書,找些專家學者替我來做這個工作。這是什麼?《四庫全書》,我有一套,一千五百冊,這麼厚的精裝本一千五百冊,從哪裡讀起?我的想法跟唐太宗想法是一樣,最好能從這些典籍裡頭把它的精華、最好的句子抄出來,把它編成一套書,就是《四庫全書》的精華,精華錄。這要時間、要人力,我請國內的教授,退休的老教授,做了三年,稿本送給我,我一看,不很理想。但是一直都想這樁事情。沒有想到古人已經做了,也是民國初年,那個時候的專家學者跟現在程度不一樣,他們編得好。一共一套八冊,是相當大的分量,大概有六百萬字。《群書治要》五十萬字。

  這一套書什麼?這套書是《四庫全書》的鑰匙,是《四庫全書》的精選,精挑細選選出來的,非常有價值。我也印了一萬套,送給學校圖書館。這東西不是這樣做法,怕失傳,失傳那就太可惜了!我們要保存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珍寶,文化瑰寶。這個東西能救國家、能救世界,能夠真正將中國傳統文化復興,這兩部東西不得了!所以《群書治要》印出來了,唐太宗因為這樁事情他離開地獄了,這是他一生做的最大的好事,對國家、對民族是無比的貢獻。說明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唐太宗是因為殺人太多墮地獄,因《群書治要》我們再印一萬套,他離開地獄。

  三有業果,一切皆空,這是很高的境界,這不是凡人能知道的,佛知道。可是現在量子力學家知道,但是這些量子力學家跟佛菩薩不一樣,佛菩薩知道,得受用,科學家知道,不得受用。這個原因很簡單,經典裡面講得很清楚,知道一切皆空,一切都能放下,就得受用。科學家知道一切皆空,他沒放下,所以他入不了佛境界。「《智度論》一曰」,這個一是第一卷,《智度論》有一百卷,第一卷裡頭有,「三有愛著心」,你有愛,你有執著。「《頌疏界品》一曰:名三有者」,你看,「欲有、色有、無色有」。《遁麟記》第一卷說,「言三有者,即三界之異名」。

  還有一種說法,第一個叫「本有」,本有是什麼?現在,現在這個身,現在的身心。第二是「當有」,當有是未來的。我們這個身體死亡了,諸位要知道,身有生死,我們自己沒有生死。如果人真有生死,就不可能投胎,不可能有來世。人有來世,所以生滅是身的生滅,靈性不生不滅,我們一般人叫做靈魂,靈魂沒有生滅。第二當有,「未來之身心」。在佛法裡講,絕大多數人死四十九天他又投胎去了。這四十九天之內沒有去投胎,叫中陰,前面身離開了,後面還沒有找個身體。大概四十九天之內,他會找一個身體,他又去投胎去了,就是未來有身心。在離開現前的身,還沒有投胎,這第三講叫「中有,本有與當有中間所受之身心。欲界色界之生死,必有中有」。我們也可以說,無色界裡面的眾生很像中有,但是這個中有比不上他們,他們有很深禪定的功夫。他們修的四空定成就了,四空定比四禪定高得太多了,所以他不是凡夫。中有是一般凡人,我們通常講靈魂,就是中有。出三有者,這個出有叫超出三有。

  「《論註》又曰:無欲故」,這是修行人必須要在這下功夫的,要離欲。離欲,你就得清淨心,心地清淨,不執著身是我。把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七情五欲放下,你這欲界就不來了,你沒有欲了。所以無欲,你不會到欲界來。無欲就非欲界,超越欲界。「地居」,這是講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人沒有欲望,欲望統統斷掉了,等於阿羅漢。但是他居住,他住在地面上,所以他不是色界,色界天人居住在空中。但是他又「有色」,有色不是無色界,地居不是色界。「淨土非三界所攝,出於三有,故曰出有」。他超越三有,也就是三界六道裡面的因他沒有,當然他不受六道裡面的果報。可是極樂世界,我們往生是帶業往生,我們的欲沒有斷,沒有斷也能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跟我們這個地方凡聖同居土不一樣,我們六道就是凡聖同居土,所以它跟我們不一樣。說出有而有,這個微,微妙。

  「而有者,謂淨土之有,依一乘願海而有」,這就是感恩阿彌陀佛,這是阿彌陀佛對我們最大的恩德。必須要知道,往生到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不像我們這個世間,人間,動物胎生的多。佛告訴我們,六道裡頭有四種生態,第一個胎生;第二個卵生,你看鳥,牠是生蛋,蛋生,生出來的、孵出來的;第三種濕生,像小蟲這一類;第四種化生。欲界天人多半是化生。鬼道裡頭,四種生都有,跟人間差不多;地獄道是化生;色界、無色界全是化生。欲界上層的,上層那些天也都是化生。極樂世界蓮花化生,這是阿彌陀佛本願的成就,是佛五劫的時間考察了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取長捨短。四十八願就是五劫考察的總結,他所要採取的。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理念來成就?不是憑空想像的,是實際上去考察,集一切諸佛剎土裡頭的優點、美好,極樂世界統統有,是這麼成就的。蓮花化生。我們到極樂世界去投胎也是中陰,但是中陰到蓮花裡面之後,在蓮花裡面孕育出法性身。這個法性身,金剛不壞身,而且相好光明跟阿彌陀佛相同,不可思議。所以是依一乘願海而有,一乘就是佛乘,願海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離二邊,超四句」,二邊是空有二邊,非空非有,你不能說它空,你也不能說它有。超四句,這四句是佛經裡頭說的,一切法總不離四句,這四句就是,「有」是一句,「無」是一句,「亦有亦無」是一句,「非有非無」是一句,一切法總離不開這四句。但是極樂世界,這四句都不能夠包容它,它超越了。所以「出有而有故」,這叫微。「又云,名能開悟」,這叫妙。名是什麼意思?「五法之一,一切事物有名有相,耳可聞謂之名,眼可見謂之相」。這個裡面就講到五法。五法,《法相辭典》裡面所引用的,「顯揚六卷」,顯揚六卷第一頁,「論曰,五法者」,第一個是「相」,第二個是「名」,第三個是「分別」,第四個是「真如」,第五個是「正智」。「相者:若略說,謂一切言說所依處」。「名」就是名詞術語,「謂於諸相中依增語」。它依什麼?依相,相就是事相。我們討論事相、觀察事相,就會給它加個名詞。一切萬法我們統統給加上名詞,談話、交換意見就方便了。名不是真的,是假設的,但是它有用處,你可不能執著,你執著就錯了。

  人出生到這個世間來了,沒有名字,父母給他起個名字。所以古人對這個非常慎重。古人,父母給兒女取的名字用意很深,是對這個小孩的期望。希望這個小孩一生能夠做到名符其實,不辜負父母的期望,這叫大孝。古時候如果說名字,嫌名字不好,改個名字,那叫大不孝,違背父母的意願。現在人不懂得這個,這個觀念沒有了。我們看到有很多年輕的父母,給小孩起的名字起外國名字,那什麼意思?希望自己小孩將來變成外國人。這個讓祖宗很傷心,不承認自己的傳統,不承認自己的文化,不承認自己的祖宗,他要去做外國人。在古時候絕對沒有這種思想,但現在太多了。這說明他對於傳統文化一無所知,才出現這個事情,否則的話,這個事情是不可能出現的。

  名,佛為我們講經教學,建立了很多專用的術語,譬如佛陀、菩薩、阿羅漢,都是名詞,都是依,根據,這個依就是現在講的根據,根據事實現象。佛陀是什麼意思?印度梵文稱佛陀耶,中國人喜歡簡單,把尾音全部省略掉,就稱個佛字,翻成中國,覺的意思,覺悟;換句話說,佛就是覺悟的人。覺悟是智慧,沒有智慧哪來的覺悟?所以,佛是圓滿智慧,大徹大悟,宇宙之間萬事萬物他沒有不知道的。他是怎麼知道的?佛說了,他自然知道的。不但他能夠自然知道,每個人都能夠自然知道,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也就是說你本來都應該知道。所以全知全能這一般是宗教裡讚美上帝的、讚美神的,全知全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在佛法裡,這是讚歎每一個眾生,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是佛教跟一般宗教不一樣的地方。佛說每個人都是全知全能,你現在不知了,那什麼原因?因為你有煩惱、你有業障,把你的智,智慧、覺悟障礙住,覺悟這個門堵死了。不是沒有,你有,你跟佛一樣,一絲毫都不差。只要你把這些障礙放下,你的智慧、德相、能力統統就恢復了。不必學,不是學來的,學來的是知識,內心裡面自己悟的是智慧,智慧是真的,知識是假的,這個道理要懂。

  佛告訴我們,到底是什麼東西把我們的智慧障礙了,讓我們的本能不能現前?佛說第一個,無明煩惱。無明,本來你明,現在不明了。有一種煩惱障礙你自性的性德,這個障礙稱之為無明,我們講通俗一點,大家容易懂,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叫無明,為什麼?起心動念就不知道了。怎樣才知道?不起心、不動念你就知道了。可是我們今天眼見色會起心動念,耳聞聲也會起心動念,六根接觸到外面境界統統會起心動念,這就壞了。我們就想到諸佛跟大菩薩,他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他不起心不動念。所以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你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為我們示現,三十歲成道,就是三十歲的時候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年三十歲。在我們中國,唐朝惠能大師,他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年是二十四歲,很年輕。他所悟的那個境界跟釋迦牟尼佛是平等的,完全相同。所以這樁事情,只要你能放下,放下就是。根本放下了,枝葉自然就沒有了,上上根人從這下手。

  起心動念太微細了,我們六道十法界的人做不到,為什麼?念頭太快了,起心動念太快了。快到什麼程度?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你起心動念多少次?從來沒有人想過。我們聽到彌勒菩薩的報告才恍然覺悟,一秒鐘我們起心動念一千六百兆次。單位是兆,兆是多少?兆底下是億,十億、百億、千億、萬億,萬億是兆。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萬億一秒鐘。所以這個真難,真不容易!我們在中國歷史上只看到惠能一個人,惠能之前沒有,惠能之後也沒有。他有本事能放下,能在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其次的這叫漸悟,修了好幾年,得這個境界。修十幾年的、修二十幾年的、修三十幾年的、修四十幾年的,入這個境界的多,很多。在一次談話當中入這個境界的,只有惠能大師一個人。

  五祖跟他講《金剛經》,半夜三更,惠能不認識字當然不需要經本,五祖跟他講《金剛經》大意,應該是講到四分之一,他就覺悟了。他就提出他的報告,跟五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見性了,性什麼樣子?清淨,從來沒有染污過。自性就是真心,真心現前了。第二句話,「何期自性,本不生滅」,真心不生不滅。第三句「本自具足」,第四句「本無動搖」,第五句「能生萬法」。五祖聽了,行了,不必說了,衣缽就給他了。他這個境界,跟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所證的境界,完全相同,就成佛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一見性之後,他就明白,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全通了,沒有一樣不通。五祖半夜就叫他趕快走,叫他去躲避起來。這一躲避,躲避十五年,為什麼?嫉妒、障礙。衣缽傳給他,人不服,但是他真開悟了。神秀大師雖然大家很尊敬,沒開悟。神秀自己知道,但是別人不知道。這樁事情《壇經》裡面記載得很清楚。

  所以這個五法是佛家的根本法,「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這是相宗最重要的總綱領。所以名是假名,相是幻相,從波動當中產生。這樁事情,我們學佛學了幾十年,始終有疑問。祖師大德講得是很清楚,不懂!看不明白。代代相傳,這老和尚講經的時候也講過,聽不懂,聽了有懷疑,問他,他也不懂。我們也是在最近幾年,這個疑團化解了。為什麼?看到現代科學家的報告,量子力學家。看到他們這些報告恍然大悟,原來他們發現的就是佛家講的阿賴耶。這才搞清楚了,對於世尊、祖師大德五體投地,沒話說了,不能不佩服。這個事實真相,佛經上常說八地以上才見到,換句話說,七地以下只是聽佛講,有這回事情,自己沒見到。八地以上,最高的五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你看到了。這是什麼?甚深禪定當中,他有這個能力,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那個頻率他能看到,這太了不起了。他的心多定,那麼微細的波動他都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宇宙到底是什麼,他知道、他看到了。

  今天科學家用精密的儀器,也了不起,精密儀器能夠偵測到這個微細的頻率。我是台灣有個同學,在網路上下載一個信息給我,科學家的。他們用這些儀器,精密的儀器,最先進的儀器,觀察到一秒鐘一千兆分之一,看到這個波動,一千兆分之一秒,一秒鐘裡頭一千兆分之一。但是佛經裡頭,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現代科學能看到這個,我們相信科學還不斷的在進步。現在三細相裡頭,只有物質現象講清楚了、講明白了,一點懷疑沒有,可是精神現象沒講清楚。物質是念頭變現出來的,念頭從哪來的?為什麼會有念頭?念頭是個波動現象,為什麼會有波動現象?這個沒講清楚,但是這些現象被看見了、被發現了。他說念頭生滅太快,就算現在用的儀器,一秒鐘的一千兆分之一秒,單位是兆,一千兆分之一秒,這個時間實在太短暫了,一秒鐘一千兆次的生滅。他說沒有理由,突然出現,立刻就消失,看到這個現象。這個現象佛經上有,叫「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楞嚴經》上所說的,被今天科學家看到。佛經上給我們解釋,物質確實是心想生的。心想從哪裡來的?心想從阿賴耶的業相,業相就是波動。業相從哪裡來的?業相是一念迷而不覺來的。如果覺,就沒有這個現象;一念不覺,波動現象發生了。佛經上有解釋,他沒辦法解釋。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後,佛教不是宗教了,佛教是高等科學。現在這些量子力學家對一些傳統的,一般人講迷信,傳統的迷信、傳統的預言非常重視,他肯定古代人有一種本能,那就是最高的智慧。他們有這個說法,決定不能夠輕視,不能小看,我們現在沒有,這個能力喪失掉了。這個本能,他說得不錯,真的是本能,在佛法講這個是神通、道力,確實是本能,人人皆有。怎麼失掉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失掉了。並不是真的失掉,根本就沒有失掉,只要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它馬上就恢復。惠能大師為什麼能恢復?他放下了,沒有別的,他真肯放下,立刻就恢復。一般人他放不下,問題在此地。所以這相、名。

  什麼叫分別?「謂三界所攝諸心心法」,這個是分別。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裡頭一切心、心所,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這是分別。真如呢?五法裡頭就真如真的,其他三個不是真的,其他三個都叫有為法。其他這三個,相、名、分別,都是有為法。「真如: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一切言說所不依處。」真就不是妄的。如,是講現象,相如其性,叫性相一如。所有這些現象從哪裡來?是從真心顯現出來的。真心能生能現,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它能生,它能現。這裡說法無我所顯,確實是無我。聖智所行,在什麼地方見到?諸佛菩薩示現在十法界。

  今天有同學,從虛雲老和尚,把他朝五台山的這一段故事節錄出來給我看。我是在六十年前看的,這麼多年來我再沒有看這個書了,有這個印象,不很清楚。我今天看了一遍,非常感動。虛老和尚四十歲的時候,從普陀山那邊出發,三步一拜到山西五台山,拜了三年。三年在路上生過兩次病,文殊菩薩救了他,文殊菩薩變化一個乞丐照顧他。他到最困難,他就出現了,兩次照顧,所以他非常感恩。到五台山之後打聽這個人,有個老和尚告訴他,那是文殊菩薩化身。這就是什麼?聖智所行,無我所顯。他能夠現身,他能夠照顧你,照顧你飲食,幫助你調醫藥,把你的病治好,讓你再去朝山。能現身、能辦事,這種現身辦事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能做得這麼圓滿,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大自在!釋迦在印度,應以佛身而度者他就現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住世八十年,講經教學四十九年。這是法無我所顯。如果有我?有我,你做不到,你這種神通道力統統失掉了。無我,他就又找回來,神通道力就現前。所以無我是真的,有我是假的。有我什麼?情執,執著這個身是我,什麼事都不能辦。

  聖智所行。虛老和尚在半路上生病,得的重病,第二次的病快要死了。他變現一個乞丐,這乞丐能懂得醫術嗎?居然找些草藥能把他的病治好,能讓他的身體恢復。十幾天,完全恢復了,你再去拜,再去朝山,他又不見了。分手,不知道他到哪去了。乞丐,要飯的,居無定所,不知道他跑到哪去了。其實文殊菩薩始終在他身邊保護他。他發這麼大心,把他朝山的功德迴向給他父母。虛雲老和尚出生,好像母親就過世,長大出家,父親也過世了,孤苦伶仃。自己學佛,幾十年沒有成就,發這個大願,三步一拜朝五台山,以這個功德迴向給父母,這一分孝心感動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化身,這個乞丐勸他,你有這分誠心就夠了,不必這樣辛苦,不必拜,你走路走到五台山就可以了。他一定堅持,一定三步一拜拜到山頂,不聽勸告。這種堅定的毅力,不退的願心,感動佛菩薩示現來幫助他、照顧他,讓他平平安安的,滿足他的願望。

  「正智者,略有二種」,第一個,「唯出世間」,第二種,「世間出世間」。「唯出世間正智者,謂由正智,聲聞獨覺諸菩薩等,通達真如」。真如就是本性,就是自性,也叫法性,也叫真心,也叫第一義,佛說了幾十種名字。一樁事情為什麼說這麼多?就是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你知道是說這樁事情就行了,名字是假的。正是《道德經》上所說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名不能執著。言語也不能執著,你要懂得言語裡頭的意義,意在言外,這叫真言,你得要會聽。怎麼叫會聽?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你就聽出來了,起心動念聽不出來。換句話,看經,同樣個道理,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以真誠恭敬心面對這個佛經,你去看,裡頭的意思體會到了,不能想像。一有分別、有執著,有自己的想法,你讀這部經全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不是從自性流出來的,是從你妄想裡頭流出來的,經到你手上變質了。真與真相應,妄與妄相應。

  聲聞、獨覺他們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放下了,他決定沒有執著,所以他能看到真東西。看得不多,因為他還有分別、還有妄想,所以他只能看到少分。菩薩比他高明,菩薩把分別斷掉了,有妄想,菩薩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比聲聞、獨覺高明。到法身菩薩,就是明心見性的菩薩,起心動念也放下,他得到是完整的,佛的境界他都知道,他也都證得了。雖然證得,他的無始無明習氣沒有斷,還帶著習氣,但是這些習氣不礙事,像文殊菩薩這種變化,化身去辦事情,一點都不妨礙。妨礙什麼?妨礙證大般涅槃,妨礙回歸自性。除這一點他什麼妨礙都沒有。必須無始無明習氣斷盡,他回歸自性,在淨土裡面講,回歸常寂光,那就是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這個佛果沒有現象,它沒有物質現象,它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他在不在?他在。他在,沒有人知道,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他的身就像光一樣,遍虛空法界;他的心也像光一樣,跟虛空法界融成了一體。起不起作用?起作用,非常的靈驗,就在面前,我們有感他就有應。我們這個感是有心的、是起心動念的,他的應不起心、不動念。

  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為我們示現八相成道,在人世間八十年,中國人講虛歲,外國人講實足年齡七十九歲。這七十九歲當中,你看他每天持戒、托缽、旅遊、講經教學,他有沒有起心動念?有沒有分別執著?統統沒有。如果有,他是凡夫,他跟我們一樣。他不是凡夫。而且他在經上告訴我們,他早就成佛了,無量劫前就成佛了,這次是來表演的。是什麼?眾生有感他來應的,所以是應化身。《梵網經》上告訴我們,佛自己說的,他這次來應化,就是來示現,在我們地球上,這次是第八千次。你就曉得他成佛多久了,第八千次了。所以確確實實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表演的全知全能。那就是我們自己的一個模型,我們跟他沒有兩樣,我們所差的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果然放下,不就跟他一樣嗎?

  佛教傳到中國,公元六十七年,二0六七年就滿兩千年,這將近兩千年了。這兩千年當中,中國人學佛達到釋迦牟尼佛、六祖惠能大師這個境界的,有多少人?我們最保守的估計,決定超過三千人。換句話說,在中國三千人成佛了。禪宗《五燈會元》裡頭記載的,明心見性的一千七百人。再加上教下的,教下七個宗派:賢首宗、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唯識宗、律宗、密宗、淨土宗。淨土不算,我們算大乘前面七個宗派,教下大開圓解是明心見性的境界,密宗裡頭三密相應也是這個境界,所以總合起來,最保守的估計三千人以上,不得了!所以中國有大福報!中國遭什麼災難都承受得了,不會滅亡,中國這個國家前途無量,我們要有信心。祖宗積的德,佛法在中國的成就,這還得了!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災難過後統統要復興,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心。眼前的苦難,這就是天明前的黑暗,很快就會過去。加上淨土宗那就更不得了,淨土宗往生就是成佛。修淨土成佛的,我們最保守的估計,在將近兩千年,決定超過十萬人。佛教在中國多麼輝煌!十萬人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這部經專門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這本書可以說,用我們俗話來說,就是釋迦牟尼佛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這部經就是說明書,讓你對西方極樂世界認識、了解,你真正喜歡,發心想去,你決定去得了。

  現在是末法時期,末法時期人的煩惱重,造的罪業很深,修什麼法門都不容易,業障太重。只有修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叫帶業往生。依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我們、保佑我們,業障再重都行。只要你肯信,真信、真想去,縱然造作五逆十惡、毀謗大乘,阿彌陀佛還都會攝受,都來接引你。真了不起!為什麼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因為你本來是佛,你造作一切罪業,是你一時迷惑顛倒,一時糊塗,你幹的這個壞事。只要你認錯、你回頭,你是好人,佛是這麼看你的。佛眼睛看我們全是諸佛如來,只是我們自己迷惑顛倒,自己不敢承當。過失在我們自己,不在別人,我們對自己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

  世間最偉大的事業就是教育,什麼教育?佛陀的教育,這最偉大的。用中國宗教這兩個字,只有佛陀教育能當得起這個稱呼。中國的宗,宗是主要的。在中國傳統社會裡頭,最主要的是什麼?祖宗。我們從哪裡來的?一代一代從哪裡來的?祖宗,所以祖底下加個宗。祠堂叫宗祠,最重要的。中國人有說落葉歸根,落葉歸根什麼意思?根就是老家,老家就是宗祠。落葉歸根,到晚年了,晚年生活怎麼過?回家,回到老家,老家養老。老家育幼,教育子弟是家庭最大的責任,神聖的工作。第二個是養老,無論從哪個行業退休下來了,回家去享福,養老是享福,人一生當中最幸福的就是晚年,兒孫滿堂。

  從前中國大家庭,一個家庭,普通家庭三百多口。三百多口的人家,晚輩,兒子、孫子、重孫子一輩總有幾十人,天天跟小朋友在一起玩,這多快樂!不寂寞。給小孩講故事,講自己一生的經驗,這都是教育他們,晚年真快樂,幫助兒孫成長,看到他們成長都歡喜。大家庭有大家庭的缺點,也有大家庭的優點,優點比缺點多,所以我嚮往大家庭。大家庭,人人要守規矩,沒有自由,為什麼?它是社會生活、社會行為。如果是一亂,沒有秩序了,這個家就敗壞了。所以,家庭裡頭有規矩很大,人人要遵守。《弟子規》,那是家庭必修課程,人人都要學,從小到老沒有一個人不遵守的,就像戒律一樣,它是根本戒。除這個之外還有規矩,是你自己家裡定的。這個一百一十三樁事情是共同的,就是說只要是人你就得遵守。除這個之外,你們家裡所修學的不一樣,學術、學派不一樣,你們家庭經營的事業不一樣,那是另有規矩。所以《弟子規》之外還有自己家規,這些規矩統統在家譜裡頭。

  家譜,家庭的歷史,一代一代都記載下來,你是什麼人的後代。我們漢族,中國講漢族,漢族的老祖宗大概最早的,伏羲、神農、黃帝,都是炎黃子孫,炎帝就是神農,最早是伏羲。我們家的家譜一打開,伏羲之後,就說清楚了,伏羲氏的後代。我們家從哪裡開始?從黃帝,黃帝是老祖宗。從黃帝到我這個輩分,一百三十六代。我下面,你們常看到的尚群,他是一百三十七代,他的兒子是一百三十八代,清清楚楚。全世界只有中國人有,外國人沒有這個記載,這個東西太可貴了!黃帝二十四個兒子,有十二個有姓氏的,有姓氏的。以後慢慢演變,大概整個漢族都是這個大家庭的成員。中國古代的家庭,五代,第六代人口太多了,另外建一個家庭。所以你看家譜,第一行五代,那就是一家。能找到淵源,能找到源頭,這個一定要保留,千萬不能疏忽,人不能忘本。所以這個就是老家,我們的根,落葉歸根,人到老的時候就回到老家,最幸福、最圓滿,這一生圓圓滿滿。

  中國的兒童很辛苦,沒有自由,管教非常嚴,那一自由,家就破壞了。所以小時候嚴加管教。踏進社會,你為誰?你的一生為誰?不是為自己,是為我的家。無論從事什麼工作,你所賺的這些錢都要歸公,你留下來是你一般生活所需的,生活多餘的統統要交給家裡。這個家永遠不衰、永遠不敗,世世代代都出人才,光大門楣,所以稱為世家。對社會有大貢獻的,這個家稱為世家,受到社會大眾的尊重、尊敬。

  家學,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學校。在中國過去,教育是家負起的責任,不是國家,家庭要把子弟統統教好。所以,請老師那是大事,我家裡頭後裡面能不能出人才,全靠老師,老師在家的地位特別崇高。請老師,聘請老師到家裡來教書,家長,一般家長都是祖父母、曾祖父母,他們來當家,他有經驗,見識廣。他們請的老師,一定是打聽,非常慎重斟酌,這個人有道德、有學問,懂得教學方法。請老師過來,家長率領家裡面的大眾,如果高祖父,八十以上可以不必出來,不到八十歲的,對老師都要行最敬禮,三跪九叩首。為什麼?尊師重道。你家裡頭這些子弟、小孩,看到自己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對這個老師都三跪九叩首,怎麼敢不聽話!這就是什麼?教家裡的子弟尊師重道,尊師重道這麼教的。老師教學生孝順父母,父母教兒子、兒女尊師重道,一個人是這麼成就的。現在沒有了,所以現在這個社會這麼亂,原因是什麼?沒有教育了。

  中國幾千年社會沒有亂過,改朝換代頂多五、六年,新政權一建立,立刻恢復教學、恢復秩序。滿清滅亡到現在一百年,一百年中國社會秩序沒有恢復,叫亂世。亂在哪裡?我們把教育丟掉了。所以佛教教育,你看皇上從外國請來的,不是好東西,皇上能接受嗎?皇上能跟出家人磕頭嗎?佛教到中國,皇上稱弟子,出家人是老師,做天下人的榜樣。皇上學佛,接受佛陀的教誨,皇上希望全國人都接受,他要做榜樣,他要帶頭。

  所以聲聞、獨覺,這人開悟了,為什麼?執著放下了,見思煩惱斷了,智慧雖然沒有完全開,超過我們多多。菩薩,那是開智慧的學生,縱沒有大徹大悟,也到大悟這個階段。法身菩薩大徹大悟,就等於成佛了。下面說,「又諸菩薩,以世出世間智,於五明處,精勤學時,由遍滿真如智,多現在前故」。這是什麼意思?把出世間的真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就是世出世間智,現在的話說,活學活用。如果你所學,學了不能用,那就毫無意義。學了之後,你看最高的佛法,用在哪裡?用在日常生活,用在穿衣吃飯,用在日常工作,用在處事待人接物。所以,家齊、國治、天下平,天下太平!這個社會多麼美好,佛陀教育所成就的。所以佛教教育確實是人生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這就是宗教兩個字的意思。宗是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是教育、教學、教化,這兩個字合起來,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佛陀教育當之無愧!真的,不是假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