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六十一頁倒數第六行,從當中看起:

  前面說的二苦、三苦、四苦、八苦,這些「分類不同,均表苦類眾多。菩薩了達一切諸苦,皆是虛妄,畢竟不可得。故能安忍,住於平等。故曰不計眾苦」。苦惱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是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感受特別的深。佛菩薩說法教人,總是先說果後說因,因為果報我們已經受到了,感觸就很深。然後再告訴我們,這些苦果從哪裡來的,能夠提醒我們的警覺,讓我們很快能夠覺察到。果沒有法子改變,只有承受,所以經教裡面常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造因他不知道,果報現前他害怕了;菩薩知道,所以在因上他就非常謹慎,果報就避免了。這是一個遲鈍、一個覺悟,兩種不相同的人。苦再多,菩薩了達,了是明瞭,達是通達,明瞭通達一切諸苦皆是虛妄,確確實實了解一切法不可得。真正通達明瞭,就不會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所以他能夠安忍,安是平安,忍是忍受,平平安安的在忍受,住於平等。我們的經題「清淨平等覺」,諸佛菩薩都是住在清淨平等覺中。這叫不計眾苦,不計較一切苦,覺悟愈深,離苦愈徹底。所以有苦的感受,確實分別執著沒放下,才有這個感受;分別執著放下,這種感受就沒有了。

  下面說少欲,「少欲者,不多求也」。人要學無求於世,一切都聽其自然,有很好,沒有也很好,這個人就得自在。有,不需要太多,吃飽穿暖,有個小地方可以遮蔽風雨,足了,就非常滿足,知足常樂,樂在其中;不知足者永遠是苦,他沒有樂。這個道理是真的,不是假的,叫真理。「知足者,所得雖少而不惱恨」。我們身體在這個世間,足以能養身夠了,絕不多求,多求就怎麼?多求苦就來了。有多的趕快布施,不多求。用心要用智慧,不能用情識,智慧的觀照就不會有差錯。幫助人是好事,可是沒有智慧,叫幫倒忙,不但人得不到利益,他反受其害,那就錯了。怎樣是不受其害?你看他有智慧、他很快樂,這就對了;如果他有疑、有顧慮、有苦惱,這個忙幫錯了。特別在這個時代,真妄、邪正、是非很不容易辨別。過去有聖賢教育,這個社會善多惡少,如果沒有聖賢教誨,肯定是惡多善少,幫助眾生這就相當不容易。

  我們雖然遠離外緣,求得心的一點清淨,可是講經與大家在一起分享,如果社會狀況一無所知,那我們的講經只契理不契機。契理不契機,那叫講廢話,為什麼?聽的人沒聽懂,沒有受用,白講了;契機不契理,那是魔說,那不是正法,是邪法,這方方面面都要顧及到。所以有幾個好的同學,每個星期,把這個星期發生的事情,大標題節錄下來給我看看,我也能了解一些,這是契機。了解之後,知道我們這個經怎麼個講法。經、註解都是活的,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就有不同的講法,有不同修學的方法,這是佛法無比殊勝之處,它不是一個法,它不是定法。今天我們需要什麼,在經典裡面幾乎字字句句都可以找到,所以它是智慧,比知識還要豐富。

  知足,《涅槃經》上說,「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這是一個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要修學的。我們如果能像諸佛菩薩一樣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從哪來的?從少欲知足來的。人心地清淨,少煩、少惱、少憂、少慮,充滿了智慧,見色聞聲就能夠了達義趣,這裡頭有樂趣。「又《遺教經》云: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這句話用我們俗話來說,少欲的人不會巴結人。為什麼?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心是定的,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這樣的人才能夠自度度他。為外境所轉,那就有麻煩,那很難成就。今天你所遇的這個外境,是很小叫小風小浪,你都受不了,你都被外頭境界所轉,你將來肯定遇到大風大浪,你怎麼辦?還能把持得住嗎?我們自己都以為行,我能把持得住,為什麼自古至今很多人遇到大風大浪把不住?那他不如我。如果我們有這種念頭、這樣的看法,我們肯定會被淘汰掉。為什麼?孔子說的那句話真理,一點都不錯,他用的比喻話來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我們有驕慢的心,那些淘汰的人當然不如我,就有這個心,這個心是傲慢;有這一點點慢,到那個時候恐怕自己保不住。所以注意留心觀察人,發現他有絲毫傲慢就知道,不要說,慢慢看,你看他十年、看他二十年,然後?就了解聖人所說的話,那都是經驗之談。看到過去、看到當今,能夠預測到未來。

  說話得先看人,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能說。要看他接受的程度,真接受、假接受。假接受,不至於反對,也可以說,輕描淡寫;真接受,那你就得真告訴他,他會回頭,他會改過。不能改過,輕描淡寫帶過就好。總而言之,不跟人結怨,這是最高的一個原則。人與人相處都是緣分,縱然這一生只有一面之緣,也是過去生中的緣分累積的,不是偶然的。所以菩薩跟一切眾生結法緣,不結惡緣,也不結善緣,善緣跟惡緣都有情執在裡頭,結法緣,這個好,法緣完全智慧做主,沒有情識。

  《遺教經》上所說的,「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諸根就是六根。《楞嚴經》上交光大師說捨識用根,實在講太高了,我們做不到,那是法身菩薩的事情。但是我們要學,學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上,學什麼?學不起分別、不起執著,這叫功夫,這叫本事。「行少欲者,心則坦然」,人到無求品自高。李炳南老居士一生日中一食,一個小碗一點點,他一天一餐就夠了;他的工作量,至少是五個人的工作量。一個人要做那麼多事情,吃那麼一點點行嗎?我在台中跟他學這種飲食方式,幹了五年,我得出的結論,人的體能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消耗在妄想上。消耗在正念,不管是勞心勞力都不多,在妄念上消耗最多。所以人要是心到清淨,自然就不需要那麼多。飲食少,生活簡單,這是什麼?我們不求人的本錢,你要很多,我要這點就夠了。

  這個東西不能勉強,勉強會傷害身體,所以老師對同學絕不鼓勵他日中一食,絕不鼓勵他去學不倒單。我那個時候想學,李老師就很坦白的告訴我,躺在床上睡覺比坐著睡覺舒服多了。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他就不贊成。為什麼?他就給你說明,你修定你得不到定,得不到定不是坐在那打瞌睡嗎?與其坐在那打瞌睡,為什麼不到床上好好躺著睡?所以客觀環境一定要了解,自己做不到不必勉強,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能成無上道,不一定要用這個法門。取捨法門是智慧,八萬四千門你取哪個門,這真的是智慧。要知道我們的體力,要知道我們的心態,要知道我們的客觀環境,方方面面都適合,你再取擇,你生活得自在快樂,你沒有煩惱;一個方面沒有考慮到,都會帶給你煩惱,那就錯了。所以隨緣而不攀緣。特別是在現前這個社會,一定要學普賢菩薩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要不恆順,寸步難行。我這一生如果不恆順的話就沒處去,最後一條路,那只有還俗,放棄了,你不順怎麼行?不順不能生存。「恆順眾生」,後頭有一句「隨喜功德」。我的方向不變,我的目標不變,我的精進不變,無論什麼狀況之下,我不妨礙任何人,我還是讀經,我還是學經教,這樣才能搞得成功。受點挫折,怨恨這個、怨恨那個,你就大錯特錯!

  所以「無所憂畏」,沒有憂慮、沒有害怕。「觸事有餘,常無不足」,處理日常這些事務能力有餘,能應付得了。「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因為涅槃是寂靜的意思,少欲跟寂靜就愈來愈接近。換句話說,少欲是涅槃的前方便,沒有少欲,涅槃就沒有分。下面這佛說的話,「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離苦得樂,「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這話真的。所以成佛,為什麼補處菩薩一定在兜率天,他為什麼不在別的天上?二十八層天,為什麼一定在兜率?兜率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知足。它是表法的,知足就成佛了,一點都沒錯。等覺菩薩還不知足,為什麼?還有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習氣沒斷,他要把它斷掉,他有這麼一樁事情要做。斷掉之後就證得妙覺位,入大般涅槃,沒事了,圓滿的知足。

  我們在這個世間,要學著樣樣都知足,樣樣都隨緣。不能放下的是經教,除經教之外統統要放下。為什麼?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每個法門都要從經教入門。這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為什麼講經教學四十九年,門門都要從這個地方契入。淨土也不例外,我們對於淨土,如果不學經教也能往生,有善友來勸我們念佛,我們真肯念也能往生,那個福報就大。如果沒那麼大的福報,對這個有懷疑,念佛有夾雜,或者看到其他的法門好像比我們高,人家就講得出一番道理,我們怎麼講不出來?這些疑問就障礙你,很可能障礙你不能往生,這一生的念佛給來生後世做往生的因緣,這一生去不成。如果對於這部經典、這部集註有深度的了解,你信心堅定、願心懇切,沒有一絲毫疑惑,我真想到極樂世界去,念茲在茲,就這一念,蕅益大師說的,就決定得生,臨命終時一念、十念就決定往生。你條件統統具足,與四十八願第十八願完全相應。

  但是這個信難,真難!不要以為自己相信就是真信,靠不住。我初出家,在台北圓山臨濟寺,臨濟寺有個大護法,林道棨先生,他在銀行界服務,是當時臨濟寺念佛會的副會長。他法器敲得好,經念得很熟,帶領大眾念佛求生淨土。大概是我出家三年他往生了,往生的時候大家念佛送他,他要大家念觀世音菩薩,他要求病好,他不想往生。帶領念佛的人最後不想往生,貪戀世間,那有什麼法子!聽到念佛他就害怕、他就拒絕,一定要大家念觀音菩薩。所以人到那個時候才看出,本來面目看出來了。一生勸別人念佛、勸別人往生,最後自己不願意到極樂世界去,什麼原因?對極樂世界認識不夠。那個時代沒有人講經,註解,《彌陀經》註解雖然很多,未必能看得懂,所以讓我們想到經教真重要。而且要認真學習,開經偈上說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不解如來真實義,這個經教對你不起作用;真起作用是堅定信心,堅定往生的志願,這個才行。

  現前這個時代,正如李老師所說的,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不多。這個原因我們了解。要想往生的人多,《無量壽經》這個註解就得認真詳細的來研究討論,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自己信心十足,才能感動聽眾。我們真幹,我們決定不放鬆。馬雅災難的預言,我們把它看作一樁最好的增上緣,我必須在這一天完成我往生的資糧,這個災難真的降臨,我決定得生,剋期求證。一樣放不下就是障礙,你就走不了,樣樣放下。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念佛都給你講得很清楚、很明白,關鍵的是一心,一心一念。一心是真心,二心是妄心。無論念什麼,只要是一心念就是真心,夾雜著另外一個念頭在裡頭,那就叫妄心。總記住這個,一是真,二就是妄,不能用二心。有人問,淨宗裡面常講一心不亂,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什麼叫事一心?什麼叫理一心?真正一心無二心,那就是理一心。二心念也能往生,能念到事一心,事一心是什麼?見思煩惱放下了,也就是講不執著了,可是有分別。有妄想、有分別,這是事一心;理一心,妄想分別執著全沒有,這就是理一心。理一心是真心,生實報莊嚴土。

  悟梵法師往生,生實報莊嚴土,同學們沒有一個不感到驚訝,她憑什麼?她平常傲慢,目中無人,自己有一點才華。在我身邊這麼多年,雖然毛病習氣沒斷,但是聽經,給我準備這些資料,這個東西長時間的薰修產生了力量。她對淨土、對極樂世界信心不足,所以她走的時候並沒有往生。她的緣很殊勝,她在三時繫念當中見到佛,見佛她才真相信。所以善根福德現前,一念十念往生,跟經上講的狀況一樣,生實報土。如果不是這麼多年受淨宗經要,特別是大經,這《大經解》,沒有受這些經要,《華嚴》、《法華》、《楞嚴》這個她都是聽了的,薰習這個善根,那她就不行。雖然聽得很零碎,好像是很雜亂,緊要關頭得佛力加持,一下就統一就緒,它就產生作用,這是為什麼品位這麼高。她在我身邊,我講經的時候,這裡頭引用參考東西特別多,那是她替我找的,到往生的時候全受用了。之前我們並不知道,點點滴滴的功德對往生都有幫助。

  佛在這裡教我們知足,物質生活必須要知足,知足的人才會精進,不知足的人天天生煩惱,傲慢、嫉妒常常會現前,這造業,全都是惡業。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這個貧富是什麼?他對於財物不求了。不求就是真悟,真正的富貴,還有求,他還沒有滿足,這是顯而易見。「又《法華經勸發品》云: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普賢行就是華嚴會上的菩薩行。《普賢行願品》把普賢菩薩的大行歸納為十大類,叫十大願王,華嚴會上統統都是修這些。淨宗法門不例外,本經第二品「德遵普賢」。修普賢行沒有一個不往生,為什麼?他跟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完全相應。修普賢行的人念一聲阿彌陀佛,那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真相應。普賢行裡面的特色就是心量大,確確實實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古人諺語所說的「量大福大」,普賢心量是最大的,沒有不包容的。

  所以你看第一願「禮敬諸佛」,諸佛是誰?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過去佛知道,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了一萬二千多尊佛號,遍法界的佛,叫《萬佛名經》;又為我們說賢劫,賢劫有千佛出世,這一千尊佛的名號也為我們說出來了,世尊是千佛裡頭的第四尊,第五是彌勒菩薩。現在佛、過去佛知道了,未來佛是誰?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蜎飛蠕動、蚊蟲螞蟻是未來佛,樹木花草是未來佛,山河大地也是未來佛。《華嚴經》上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有情無情都是,被現代的量子力學家證明了,我們相信,沒有疑惑。那就是一切恭敬,對一切人、對一切事物有一絲毫不恭敬,禮敬諸佛你就不圓滿。你就想到禮敬諸佛之難做!什麼人能做到?普賢菩薩,你能做到你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確確實實做到了,貪瞋痴慢疑斷掉了,那種真誠恭敬心遍法界虛空界,這才是禮敬諸佛。

  「稱讚如來」,心是圓滿的,事有差別,不像前一願,前一願心跟事都是圓滿的,沒有差別。稱讚有差別,因為稱讚會影響眾生,稱讚善的,眾生就學善,稱讚惡的眾生就學惡,所以一定懂得隱惡揚善。眾生的善行、善言、善念要稱讚,不善的,不善的絕口不提、不說。不但不說,也不要放在心上,若無其事,你就沒有受影響;你以為真的有這回事情,那你就被影響了。為什麼若無其事?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就若無其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金剛經》上這幾句經文,如果真的常作如是觀,你的心是定的,你對於惡人、惡行你都會生起清淨平等的恭敬心。如果你有輕慢、有分別、有批評,那全是妄心,為什麼?真心不動,你心動了,動了就是妄,不動就是真。普賢菩薩永遠依真心,不依妄心。那凡夫?凡夫是永遠依妄心,不知道有真心。天天在讀、天天在看,他是他,我還是我,沒影響到我。你看每天看「清淨平等覺」,我們的心不清淨、不平等、不覺,迷而不覺。我們到底轉變了幾分,自己曉不曉得?如果完全沒有轉變,我們的學佛功夫是原地踏步,沒有進步、沒有改變。一定要懂得。

  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不必要人勸,勇猛精進。沒有搞清楚,不能向上提升,這都是正常現象。要曉得我們無量劫來在六道裡搞生死輪迴,這個習氣太深、太重了,不知不覺它都起作用。佛法,我們有意、刻意去做常常還忘掉,就這一句佛號,念念就忘掉了,雜念又來了,這就能看得出來。真看出來了,就給自己提出高度的警覺性,覺察到了,一覺察趕快回頭,把佛號提起來。如果不是佛號提起來,別的念頭起來沒用處,依舊是岔路,正念就是一句佛號。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真難!幾個人能夠做到淨念相繼?你一定要記住,淨念相繼你決定得生。換句話說,你根本沒有災難,災難現前你到極樂世界去了,與你不相干。這消災免難第一法。是人少欲知足,則能修普賢行,欲望多是修普賢行的障礙。

  「又義寂師引《般若經》云:云何菩薩少欲,乃至阿耨菩提尚不欲,何況餘欲。是名少欲」。你看菩薩,無上正等正覺他都不會起心動念,真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我有一個念頭要求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念是雜念,這個念障礙你證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沒有念頭。所以古大德常說,「動念即乖,開口便錯」。正等正覺裡頭沒有念頭,有念就不是正等正覺;正等正覺沒有言語,所以言語道斷,有言語不是正等正覺。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話,這個意思懂嗎?世尊在經中說的,誰說釋迦牟尼佛說法,叫謗佛。沒有說法說了這麼多,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法跟不說法他畫了平等的等號。為什麼說沒有說法?他沒起心動念。凡夫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有說、有為;佛不起心不動念,包括法身菩薩,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他沒有說。沒有說怎麼會說出來?是眾生有感,自然的應。這個應裡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所以叫無說。我們凡夫說話起心動念,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這個話該不該說?這個話要怎麼說?這有說,有為有說。佛是無為無說,法身菩薩都是這個境界,這個我們要知道。

  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怎麼會說得出來?沒有辦法想像的。我們看江本博士的水實驗看出一點門道,水會看、會聽,懂得人的意思。它有沒有起心動念?它的心在哪裡?它的念在哪裡?為什麼它能看、它能聽,它懂得人的意思?實驗當中我們給它善的念頭,它的反應是美好的;給它惡的念頭,它反應很醜陋、很難看。十多年的實驗,每年做上萬次,一點都不差。從這個實驗當中證明水能做得到,那佛做不到嗎?法身菩薩當然可以做到。水用的是真心,不是妄心。水有真心嗎?有。為什麼?它有自性。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是一切法的本體,本體的反應就是真心。我們今天稱真心還要通過一層阿賴耶,就變成妄心。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就不稀奇了。真搞清楚了,佛菩薩教我們遠離虛妄。虛妄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虛妄,遠離這個,遠離這些東西就是真心。《楞嚴經》上交光大師告訴我們的就這個意思,我們用真的,不要用虛妄的。

  真的是用什麼見?用見性見。真性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在鼻舌身叫覺性,在第六意識叫知性。見聞覺知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功德,它透過阿賴耶它就不叫見聞覺知,叫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身識,它叫識;脫離阿賴耶它叫見聞覺知,性德。惠能大師說得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來有的無量智慧、無量德能,這個德能就是見聞覺知,無量相好,自性本具。雖然本具,這些東西它不是物質、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現象;它有,它不屬於這三種現象,所以我們的六根緣不到它。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見聞覺知起作用了。應該這個東西就是心心所裡面所說,四分裡頭的見分,跟四分裡面的證自證分。證自證分是般若智慧,見分就是見聞覺知,這是自性本有的,通過阿賴耶扭曲了,還是它起作用。

  所以大乘教上常說真妄不二,阿賴耶是妄,自性是真,真妄和合。雖有真、雖有妄,妄離不開真,離開真,妄的就不會生起來。人站在太陽底下,人是真的,太陽底下照的影子,影子是假的,但是那個影離不開人,就是阿賴耶離不開自性。自性像人,阿賴耶是影子,它同時存在,一真一妄。你要是真正覺悟了,一點都不妨礙,真不礙妄,妄也不礙真;如果你迷了,你把影子當作真的,把自己忘掉了,這個就麻煩。六道眾生人大多數都是這種情形,認妄不認真,搞這個虛妄的六道輪迴,在輪迴裡面吃盡苦頭,這都是虛妄的。所以《般若經》上講得徹底,真實智慧,佛給我們講了,佛所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些菩薩有沒有這個念頭?沒有。如果真有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麻煩可大了,自性裡頭一個念頭都沒有,你怎麼會有這個念頭?自性裡頭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所以自性是什麼樣的?「言語道斷」,說不出來;「心行處滅」,無法想像;「唯證方知」,只要你能把這八個字放下,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這八個字放下的時候你就證得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證得了,你也說不出來,你也無法想像。

  「云何菩薩知足,得一切種智,是名知足」,這真的知足。「此意不求他境名少欲」,這個意思,上面這些經裡面講的意思,《法華經》、《般若經》講的意思,不求他境這少欲,「安住自法名知足」。這是法身菩薩的少欲、法身菩薩的知足。下面還有個小註,「他境即是色等五欲」,色聲香味觸,「自法即是現量之智」。現量是現前,我們現前的智慧、現前的知識,這叫自法,安住自法知足。需不需要求?不需要。為什麼?定能開慧。如果有求,智慧開不了,你所求的全是知識不是智慧。正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佛菩薩、祖師大德教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深入是修定,定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智慧開了。

  禪宗就是用這個方法,沒有開悟之前不准你看經。你就想,經都不能看,其他的什麼文字都不可以看,你只要看,它會障礙你得定、障礙你開悟。修行的目的就是把心定下來,離一切虛妄境界,所有境界都是虛妄的。佛的教學,禪是個特別法門,所有的法門都要從經教,不能離經教,唯獨禪宗不要經教。禪宗是先悟,然後再看經,大徹大悟之後看經。看經什麼作用?自己所悟的跟經典對照,如果是相同的,真的,如果不一樣的是錯誤,所以用經典來印證你悟的是正還是邪。顯教裡面,經教是教我們解悟,解悟之後你去修行,把你所知道的東西去證實,叫證悟。禪宗沒有這個解悟,一下手就叫你守規矩,那就是持戒,因戒得定,因定開悟。教下也有很多用讀經這個方法修定,像《無量壽經》它不長,每天讀經至少八個小時,一遍一遍的念。《無量壽經》念一遍大概要一個小時,八個小時就是念八遍,十個小時就是念十遍。每天念十遍,不要想裡頭的意思,要知道沒有意思,這是真的,你想經典裡面什麼意思完全錯了,佛沒有意思講的經,你怎麼會有意思?到你應用的時候,這個經裡頭有無量妙義,永遠沒有窮盡的。為什麼?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真妙!這是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的地方。

  世間法確實是從第六意識裡頭生出來的,言語、文章都是的,都從第六意識,唯獨佛法不用心意識,所以它妙不可言。它完全從自性流露,佛法深奧就在此地,簡單也在此地。如果不是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做實驗,我們很難相信,天下哪有這種事情?惠能大師真給我們做實驗,真有這回事情,他真的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他這一開悟全通了,不但佛門經典去問他,你念給他聽,他講給你聽,能把你講得開悟。不但佛法,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通,為什麼?因為一切法不離自性,你只要明心見性,一切法自然就通了。你不念《無量壽經》也能通,一句佛號就能通,這一句佛號,念到理一心不亂的時候就通了。淨宗的術語叫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禪宗用參究的方法,淨宗用讀經或是念佛。讀經,讀《無量壽經》、讀《觀無量壽佛經》,或者讀《阿彌陀經》都可以,選一種,你天天讀它,一天讀十個小時,一遍一遍的讀。開頭讀的時候要大聲讀,讀出聲音來,為什麼?你有精神,你不會念錯,冥陽兩利。

  讀經是什麼?讀經是修行,絕不想經裡頭的意思,用讀經的方法修定;我一面讀一面想它的意思全破壞了,這個要曉得。用讀經這個方法來修定,心裡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無量壽經》比較長,初學的時候念,大概念一部要兩個小時;念到半年,大概差不多一部一個小時,這是你念熟了;念到很熟的時候,念一部大概四十分鐘,會入定。入定還要這樣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還用這個方法。我用讀經,就用這個方法;我用念佛,就用念佛的方法,不要改,一直到大徹大悟。所以《金剛經》上講得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也就是說,哪一個法門都能幫助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它是平等的。我讀別的經行不行?讀哪個經都行,念一二三四五都行,就是要專一,就是不能變。淨宗為什麼讀淨宗的經典?相應,與我們修的法門相應。別的經典一定也能達到,都可以達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但是不如跟阿彌陀佛本願相應,這個好!

  方法,佛講得清楚,祖師大德都講得清清楚楚,我們都懂,問題就是沒真幹,所以你能怪人嗎?老祖宗所說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孟子講的,孔子也講。過失決定不在外面,決定與別人不相干,這點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個世界的真相,一場空,《般若經》裡面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事實真相,你還有什麼留戀的?你還有什麼想得到的?一樣都得不到,真的是一場空。所以了解事實真相,就學菩薩那樣,那麼自在、隨緣。於外面的境界沒有佔有的念頭、沒有控制的念頭,這就好,你的心就清淨。清淨心、平等心就是我們要求得的,為什麼得不到?就是沒有看破。雖然佛都教給我們了,我們對這個沒有透徹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真正透徹了解;真正透徹了解,我們這個念頭就斷掉了。這絕對是真的,不是假的。

  假的,我們為什麼還那麼樣認真來做?這個做是表法,這是屬於大慈大悲,給沒有覺悟的眾生做個樣子,讓他們的生活有秩序,讓他們的社會能夠安定和諧,給他們帶來現前的幸福,是這個。我這個表法是為他們的,不是為自己,為自己沒事,我這樣表法也是沒事,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不是用有為心去做。用有為的心去做造業,無為心去做不造業。為什麼?天天在做,痕跡也不著,心裡頭乾乾淨淨的,一點沒染污到,這就是你沒造業。這個業,佛法裡給它個名詞叫淨業,就是沒染污。世間的業是染污的、著相的,心裡頭真有,阿賴耶裡頭落種子;你造的這個阿賴耶裡頭不落種子,這個本事很大!

  「不於心外取法,無一法當情者,名為少欲」。無一法當情,要用我們現在的話說,沒有一法落在阿賴耶裡頭。唯識裡面講,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阿賴耶裡頭有落謝影子,《楞嚴經》上講的,就是第八識裡頭的種子,這叫業因,有這個業因將來就有果報。菩薩有這個能力,沒有落謝影子,做再多真的是作而無作,不落印象。用這個比較容易懂一點,做再多不落印象,這叫淨業,這真正叫少欲。「體露真常,寂滅為樂,如如不動」,這叫知足。體就是自性,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真常。真就不是妄的,常是永恆不滅。這是什麼?真心,真心起了作用。真心怎麼起作用?真心要變成現相它才起作用。會變成現相?會。怎麼變的?眾生有感它就有應,它就現相。水結晶就是體露真常,寂滅為樂,水結晶上這八個字我們就體會到了。

  在現實環境裡面,現實環境都是虛妄的。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示現八相成道,住世八十年,體露真常。他的身體好像跟我們是一樣的,血肉之軀,其實我們是真的血肉之軀,他不是的,你要把他看作血肉之軀的話,你看錯了,他好像,但是他不是的。如果他要是的,真的是的,那他就墮落到凡夫,他就不是佛了。要記住,《梵網經》上他告訴我們,他到這個世界上來作佛,這一次是第八千次。他常來,所以他真的是真常。真是什麼?他做得了主,眾生有感他就來了,感要沒有他就走了。他也沒有起心動念,有感就出現了,沒有感就不見了。所以我們細心從這裡頭去觀察,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

  在中國古書上也有記載,有很多人相信,唐朝浙江天台山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那釋迦牟尼佛在中國,應以比丘身得度者,他就現比丘身而來說法,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所以我們在這句經文上把它引申,全世界各個不同族群裡面的聖人,每一個宗教的創始人,我們都會想到佛菩薩來示現的,應以基督身得度他就現基督身,應以阿訇身得度他就現阿訇身。真身是一個,應身無量無邊。應身看起來跟我們凡夫沒有兩樣,在人道現人身,在鬼道現鬼身,在地獄道現地獄身,在哪一道現哪一道身,真正不可思議。所以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頭頂上有三十二個頭,那是三十二相,應以什麼身就現什麼身。那三十二個面孔應該畫各種不同族群的像,各種不同宗教創始人的像,那讓人一看,表法就很清楚、很明白。畫的相貌都一樣看不出來,要畫不同的像。

  去年十二月,澳洲淨宗學院舉辦了個十週年紀念,請了齊素萍居士,帶了一個團,雜技團,到圖文巴去表演。我疏忽了,我以前講了很多,疏忽了,雜技團裡頭有變臉,那個變臉可以把這三十二相變出來。那個很有意思,他一變,觀世音菩薩,這一搖頭,耶穌出來了,那是非常生動。這以後變臉要教給他們這一套,你看不但是一種高度的藝術,它還在弘法利生,讓人家曉得,各個不同族群原來是一家,各個不同的宗教也是一家,這個意思好!這個表演變臉的,以後叫他這個臉譜重新好好去畫,畫各種不同宗教、不同族群,這個很有意思。事實真相如是。所以這個三十二相,經上講得很清楚,我們讀了沒有大開圓解,大開圓解就跟我們現前生活馬上就接上,就銜接了,就是我們日常生活。有變很快樂的面容,笑咪咪的,也有變很生氣的,把七情五欲都表現在面孔上,這個讓大家看也很有趣。觀音菩薩會變,你也會變,他也會變,人人都會變,喜怒哀樂變在臉上。

  這幾句是講的應化,體露真常,寂滅為樂,如如不動為知足。自性住在清淨寂滅,確實它如如不動,這是知足。「於此少欲知足一句,具如是妙意,足證佛經語深」。確實,佛經上一句說幾天都說不完,這個裡頭的意思愈延伸就愈多,愈講愈細,可以講到我們日常生活上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都要懂得少欲,要懂得知足。

  再看底下這一段,『專求白法,惠利群生』。「白法者,白淨之法,指一切善法」。古印度,我們中國人講善惡,印度人很少講善惡,他講黑白,黑就是惡,白就是善,這是他們的習俗語,白法就是善法。所以白淨,清淨,一切善法。《大乘義章七》裡面說,「善法鮮淨,名之為白」,這是解釋白淨的含義,它是善。鮮淨,鮮是新鮮,淨是清淨,清淨是沒有污染,新鮮代表它不是陳舊的,它是新的,永遠是新的。魏譯本裡面叫「清白之法」。「《淨影疏》云:所顯之法,出離邪謗,名為清白」,它不邪。謗,含義是批評,因為它太完美了,就是說沒有批評的,完美,這叫清白。「《嘉祥疏》曰:是無漏明,故云清白」,這個意思就說得更清楚。無漏是什麼?煩惱、習氣斷盡了叫無漏。這個清白裡頭沒有染污、沒有雜念,沒有起心、沒有動念,這叫清白。「《會疏》云:大乘法,名為清白」,這個意思也很好。大乘,法身菩薩所修的,不是權教、小乘,權教、小乘善惡沒有了,但是他有染淨。凡夫有善惡,有染淨、有善惡。二乘善惡沒有了,六道沒有了,他看六道是染,他們自己是清淨。所以四聖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染土。

  「惠利」,惠是惠施,施是給予。惠是一種恩惠,這裡面要帶著恭敬心,恭敬、有禮貌的幫助需要的人。利是利濟、是利益,是救濟他、幫助他。「故經義為:專求無漏大乘清淨之法,用以普施有情,利樂群生」。這個意思很完全、很好,我們應當學習。但是這個標準很高,無漏大乘清淨之法,這是法身菩薩們,他們在十法界用應化身幫助一切世界裡頭六道眾生。每個佛世界多半都有六道,也有沒有的,我們在《華嚴》「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裡面讀過,確實有些諸佛剎土它是淨土,它沒有六道輪迴,甚至於有些佛剎土裡面它十法界都沒有,它只有實報莊嚴土。所以諸佛剎土也是差別很大,不完全相同,但是大部分的佛土裡頭都有十法界、都有六道。所以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主要就是要幫助六道眾生。六道眾生太苦了,他們都有佛性,他們本來都是佛,幫助他們回歸到佛位,彌陀發這麼個大心,他也認真努力去做。這個地方,專求無漏大乘清淨之法,用以普施有情,利樂群生,用它來說明阿彌陀佛那是恰好不過了,阿彌陀佛確實是這樣做法的。我們現在用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就是無漏大乘清淨之法,怎樣能夠介紹給大家,幫助大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眾生如果接受了,能信、能願,念這一句佛號,將來必定得生淨土。真?利樂、無上的利樂,再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了。好,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