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四十七頁第二行,最後的兩句看起:
「惡趣極苦,欲令出離,教人離惡,則閉塞通往惡趣之道」。從這句看起。前面說過三惡道之苦苦不堪言,尤其是地獄,令人不忍心來說這樁事情,他太苦、太可憐了。我們想幫助地獄眾生,早一天離開地獄,在地獄裡面真的是很難;造地獄罪業,現在還沒有受果報,這些人機會特別大。這些人如果不能回頭,注定他要墮地獄;只要他還有一口氣在,他要是能悔改,改變心態,他就不會墮地獄。跟我們念佛人道理相同,念佛人一心一意求生淨土,不能有雜念;如果有一念雜念,這一生往生的機緣就失掉了。如果真正能把握住,一心一意就是求生淨土,這個信心、願心非常強烈,永遠不會改變,這個人在這一生當中,必定生淨土。不管過去善根厚薄沒關係,就在當下這一念,這一念太重要了。我們今天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遇到這樣殊勝的法緣,就決定不能讓它空過。這一生不成佛要等什麼時候?這個機會錯過了,縱然得人身、聞佛法,未必能夠聞到淨宗,未必能夠對淨宗有這麼深刻的認識,這個機緣太難太難了。所以這一生決定不能空過,什麼都可以放下,就是抓住這樁事情就行了。我們教人離惡、教人行善,這就是閉塞他通往三惡道的門戶、道路,這是樁好事情。
同樣一個道理,「又開善門者,《會疏》曰:大慈德」,前面幫助他斷惡是大悲,大悲之後有大慈,「善門則菩提涅槃之門」,往生淨土之門。「本經《壽樂無極品》」,經文上說,「必得超絕去」,必是必然、必定,這個語氣非常的肯定要超絕,超絕二乘、超絕權教菩薩、超絕一切法門。「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是為真實之開善門」,善門當中沒有比這個更善。這個善門,真信第一道門,切願第二道門,一心稱念第三道門,登堂入室你就圓滿了。這一個意念要念茲在茲,決定不能把它忘掉,決定不能把它失掉。我們的真信切願、老實念佛,就是建立在這個理念的基礎上,這樣我們就知道它的重要性。
「杜惡趣」,在我們現在落實就是不起一個妄念,所有一切不善的言語、不善的行為,我們統統把它斷掉。自己給自己定個日程,明年十二月之前,我們的功行就有一個圓滿的成績,保證我們往生,這真正「杜惡趣,開善門」。我們沒有那麼長的時間!明年的災難是假的,不是真的,到時候沒有。有沒有都沒關係,我們把自己的目標鎖定,有也好,沒有也好,我決定在這個時候成就。成就之後,身體還留在這個世間,那就是大經上講的有餘依涅槃。我這身體留在世間幹什麼?教化眾生的,幫助一切有緣眾生,是為這個,不是為自己。自己有這個功夫隨時可以往生,往生自在!這是真功夫、真本事。所以這十句話,句句都希望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把它做到。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表同體之悲」。對待一切眾生,眾生兩個字是廣義的,就是大乘教裡面所說的,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做眾生。今天科學家講的三種現象,物質現象眾緣和合而生的,再小的粒子也是色受想行識和合,精神現象是眾緣和合而生的,自然現象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眾生兩個字包括世出世間所有的現象,一個都不漏。我們對待這一切眾生,視若自己,確實是自己。把它當作自己、把它看作自己還隔了一層;說真話,那就是自己,為什麼?同體!統統都是從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自性跟自心是一樁事情,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切法跟自己心密切,現在科學家講個名詞,叫糾纏,糾纏在一起。佛法裡面講融合,融合在一起不能分,像水乳交融,一杯奶加上水和合在一塊,水跟奶成一片,這叫同體大悲。「人所寶愛」,一切六道眾生看得最寶貴的、最愛的是什麼?「莫過自身」。緊要關頭什麼都可以捨離,要把自身保住,這就說明,六道眾生沒有不寶愛自身的。現今佛菩薩教我們,對待一切眾生就跟對待自己身體一樣。「故能救度群生,心不暫捨」。我們這幾年,從方方面面得來的資訊,沒有一個資訊不強調愛,愛能化解業障,愛能拯救社會,愛能化解地球上的災難,愛能療癒一切,真誠的愛心。
「如《涅槃經》偈曰:一切眾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顯現出諸佛如來真實的慈悲,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受的苦,受苦當然不同叫異苦,物質眾生受的苦、精神眾生受的苦、自然眾生受的苦,這叫三種現象,統是眾緣和合而生。無論哪一種眾生,無論他受什麼苦難,都是如來一人苦,如來是什麼?自性,確實都是自性在承受。「故普願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所以一切諸佛如來、一切法身菩薩,沒有不發這個願心,這個願心就是四弘誓願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願文裡頭,「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拯是拯救、救助也;濟是渡的意思,有成就的意思,有利益的意思。「故拯濟即是救度之義。負者,擔荷」,就是擔子挑起來。「《大法炬陀羅尼經》佛言:菩薩擔者」,菩薩兩個肩膀上擔著什麼?擔負著「一切眾生出離世間」。這個世間是十法界。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荷負的,肩膀上所擔的責任,是一切眾生出離世間,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
「譬如長者家內豐饒,多諸珍寶,唯有一子,以愛念故,財寶樂具悉給與之,無有疲倦。菩薩亦復如是,一切樂具盡皆與之,乃至令入無餘涅槃,是故名為荷負重擔」。用這個比喻來形容,長者比喻諸佛如來、法身大士。家內豐饒,多諸珍寶,比喻如來回歸自性,自性本具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唯有一子,這一子是比喻眾生。以愛念故,父母愛兒女,願意把自己的財寶,樂具,快樂的這些工具,全部都給他,沒有一絲毫吝惜。這是無盡的慈悲,真實的愛心。最後幫助他入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就是妙覺果位,幫助眾生證得究竟的妙果!這就叫荷負重擔。這句話就是四弘誓願,第一句話「眾生無邊誓願度」,度到哪裡?度到回歸自性。在淨宗法門,幫助他證入常寂光淨土,這才是圓滿;幫助他到實報莊嚴土沒有圓滿,在實報土裡頭幫助他將無明習氣斷得乾乾淨淨,他就回歸常寂光。無有疲倦,這句話要緊,大慈大悲那個大字就在這一句上,如果有疲倦就不叫大,沒有疲倦,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時時刻刻都在幫助有緣眾生。
這特別要了解的,有緣是什麼?這個眾生他願意接受,佛菩薩給他,他願意接受,他能理解,依教奉行,這叫有緣眾生。你給他,他不接受、他不相信、他不能理解,這個人緣沒成熟。緣沒有成熟,佛菩薩幫不幫助他?幫助。只幫助他種善根,阿賴耶識裡頭幫助他下種子,種子下去了暫時不要理會,等他這個種子發芽了再去照顧他,還沒發芽就別動他。菩薩幫助眾生有智慧,有時節因緣,這個我們要懂、要學習。下種子就是把阿彌陀佛介紹給他,不管他接受不接受,只要他聽到這句名號,見到阿彌陀佛四個字,見到阿彌陀佛的像,心裡知道這是阿彌陀佛就行,種子就種下去了。佛說這個種子是金剛種子,永遠不壞。生生世世身體會壞,阿賴耶裡頭這個佛的種子永遠不會壞,來生後世遇到緣它會生芽、它會成長,慢慢會長成大樹,隨著它發芽、隨著它成長,再來幫助他,這就對了。
「上引經文,深顯拯濟負荷之義」,這是菩提心,我們要發這個心,發這個心就是世俗人講的捨己為人。菩薩念念幫助眾生,把自己忘掉了,其實自己真正在修,修什麼?修菩提心、修菩薩行,菩薩行是六度、是普賢的十願。怎麼樣修才算是菩薩行?三皈五戒十善、六度十願都能落實在日常生活,都能夠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叫修菩薩行,這叫修菩提心。菩提心、菩薩行不是念的,不是講的,是生活,是處事待人接物的真實德行。
下面說「度」,度是到達的意思,到也。彼岸就是涅槃。《大論》是《大智度論》,《大智度論》有一百卷,第十二卷裡頭有這幾句文,「若能直進不退」,勇猛精進而不退轉。「成辦佛道」,成是成就,辦就是實行,「名到彼岸」,這就叫到彼岸。「表大士普度」,在這裡是表示這些大菩薩們,他們真的在普度眾生,也就是真的把菩薩行、菩提心落實。他們的生活是自行化他,他們的工作、待人接物統統都是自行化他。自行是什麼?不著相,三輪體空;化他,全心全力幫助眾生。用財幫助眾生,沒有錢,沒有錢我們用體力、用我們的精神、用我們的勞力去幫助他,這叫內財布施,身外之物這是外財布施,外財布施再多比不上內財,我們內外都施,這財布施。最重要的,財布施是跟他結善緣,重要的是什麼?重要的是法布施,無畏布施也是一種助緣。不要忘記法布施,法布施教他認識佛法、理解佛法、信佛法,最後把他引到淨宗,對於淨宗深信不疑,真信、真願、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你度眾生的功德就圓滿了。到了極樂世界,把他送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度他了。我們度就是這一段,把他送到極樂世界,功德圓滿;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會幫助他入大般涅槃。「表大士普度,悉令一切眾生證入無餘涅槃而後已」。我們幫助他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幫助這個人證入無餘涅槃,妙覺果位。等覺菩薩還有餘,他那個餘是什麼?他有身相,他有居住環境的現象,那就是實報莊嚴土。如果他證入常寂光,實報莊嚴土不見了,身相跟國土相全沒有了,這叫無餘涅槃,他證得妙覺果位。
再看這第四段,「德慧齊佛」,德是功德、智慧,跟佛平等。
【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念老的註解,『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以上二句,表諸大士具足福智二嚴」,嚴是莊嚴,福德、智慧兩種莊嚴,他的地位跟佛果平等,齊就是平等,果位是妙覺位。等覺都是因位,還沒證到果,果是妙覺,四十一位都是因位,這修因沒有圓滿,圓滿就是果。與會這些大菩薩,他們「位齊果位」,這什麼意思?他們已經成佛,都是妙覺如來,現在幫助阿彌陀佛現菩薩身。像《普門品》三十二應,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度之,是這個意思,他們是果佛現菩薩身。「乃從果向因之大菩薩,咸得如來之福德莊嚴」,福慧莊嚴。以上二句,表諸大士具足福智二種莊嚴,位齊果位,他們確確實實是倒駕慈航。乃從果向因之大菩薩,就是我們講的倒駕慈航。從妙覺位現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形相,以法身菩薩的形相再示現與一切眾生同類之身,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現同類身。所以他們的福德莊嚴,「智慧聖明不可思議,明大士咸得如來之智慧莊嚴」,福德莊嚴、智慧莊嚴等同妙覺。「《淨影》與《甄解》、《合贊》諸家,皆同此說」,都肯定這個意思。
下面給我們解釋「聖明」,「聖者,正也。又肇公曰:智慧,體;聖明,用。無事不照謂之聖」。這照就是照了,沒有通過心意識。不是我們研究研究,我好好的來想一想,不是的,不必通過這些。要是我研究研究、想一想,落在意識裡頭去了。沒有思考,沒有意見,一接觸就通達、就明瞭,這是智慧的反應。所以佛法教學,不主張用心意識,也就是佛法不主張用思考,凡是用思考的全落在八識五十一心所。佛法,它的方法,有一點像現在人所說的直覺,一見就明瞭,一聽就明瞭,一接觸就明瞭,根本沒有通過第六識的思考、第七識的執著,沒有通過,這叫參,不是研究,叫參究。究這個意思就是明瞭,真正明瞭、徹底明瞭。研而明瞭的是用心意識,不用心意識叫參,參究跟研究意思不一樣,這是我們要辨別清楚的。
世間法都說研究,佛法說參究。但是現在實際上佛家的參究,他也沒有離開心意識,還是研究,研來研去都在無明範圍之內,不開悟。所以佛教我們放下,放下心意識你就開悟了,為什麼?心意識是妄心,妄心怎麼能知道真的實相?妄心只能照妄境,虛妄的境界不真實。諸法實相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真心是心地,就是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這是真心。清淨心是轉末那識,平等心是轉第六意識,覺心是阿賴耶轉成的大圓鏡智,你才能見到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真實之際,就是自己的真心理體,才能證得。這個道理不能不懂。真搞清楚、搞明白才曉得,諸佛如來、法身大士為什麼一定叫我們離心意識,就明白了。離心意識是離開虛妄,你用真心就照見一切萬法,一絲毫錯誤沒有,直捷讓你見到一切法的體相作用。
「聖明」,在古時候稱讚帝王,皇上聖明,就這個意思,他是不是真的聖明,那很難講。聖明是對佛菩薩說的,佛菩薩是真的。聖明,不會有一樁事情做錯的,不會有一個念頭錯的,那真的叫聖明。「無事不照」,照見不是眼見,也不是心見。眼見是眼識,眼識裡頭沒有智慧,只是傳遞信息,六、七識裡頭有分別、有執著,不叫照。所以轉識成智之後,轉八識成四智,四智照見,像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這稱為聖。「菩薩權實靈照」,這四個字說得好,權智照事,事千變萬化;實智照理,理是性體,知道相有體空、事有性空。所以他照見事實真相,他一點都不迷惑。事可以受用,決定不能執著,決定不能佔有。你有執著、佔有的念頭錯了,不執著、不佔有,為什麼?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外面是六塵,裡面是六根,六根六塵全是假的,沒有一法是真的,為什麼?緣生之法。《中觀論》上講得好,「緣起性空」。懂得一切法都是緣起,因緣生法,因緣是無常的,因緣是不住的,所以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他可以自在受用,一塵不染;換句話說,他不放在心上。心上沒有,清淨心沒有,平等心裡頭也沒有,覺心裡頭更沒有。凡夫不行,凡夫用妄心,凡夫照見他就有,意根裡頭有他就不清淨,意識裡頭有他就不平等,第八識裡頭有他就迷了,他就不覺,這叫什麼?用心不同。宗門大德常說「你會麼?」那個會的意思是你會用心嗎?會用心用真心。在我們淨宗會用心,會用你的清淨平等覺心,清淨心轉末那,平等心轉意識,覺心轉阿賴耶,阿賴耶是迷,覺而不迷阿賴耶就轉了,轉成大圓鏡智。轉八識成四智你就是法身菩薩,大乘法裡頭說,你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肇公曰」,僧肇大師,「智慧,體;聖明,用」。這說得好,菩薩起用智慧聖明不可思議。「不可以言思擬議其形容」,這個境界,因為它即空即有,空有不二。你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沒有,有與沒有都不要放在心上,就對了,你就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念老給我們說,「肇公之意」,他的意思,「智慧是本體,聖明是妙用」。賢首國師《還源觀》上四德,第一條「隨緣妙用」,智慧隨緣,一切明瞭,不落痕跡是妙用。為什麼不落痕跡?因為相是幻相,它不是真的,你放在心上是錯誤的,它要是真的可以,不是真的。今天我們修淨宗,我們只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其他一切都不可以放在心上,為什麼?假的。阿彌陀佛是真的,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德號,阿彌陀佛也是個抽象的概念,阿的意思是無,彌陀的意思是量,佛的意思是覺,這個概念是無量覺。無量覺是我們自己的本覺,今天我們念阿彌陀佛是始覺,始覺合本覺就是自性本具的無量覺。這個可以放在心上,其他的不可以。這個放在心上,把妄心慢慢會轉化成真心,它有這個作用,妄心裡頭放真東西,妄心就變成真心。凡夫,真心裡面放的是虛妄的東西,慢慢的把真心變成妄心。現在我們要反過來用,讓妄心還歸真心,那就成佛了。
「一切事皆能照了通達,名之為聖。菩薩之權智與實智,所生之靈明照用,眾生凡情絕不能解,故曰不可思。一切語言,不能表達,故曰不可議」。議是議論,所以佛法常用的「不可思議」,用這句話來形容真實。「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故其形其容無法擬議」,它的形狀、它的容貌不可思議,為什麼?這些有相的東西剎那生滅,生滅現象當中,縱然是千萬劫,我們世間講百千年,找不到兩個相同的。就像萬花筒一樣,你不斷的把它轉,看它圖案的變化美不勝收,看不到兩個一樣的。我們的心就像一個萬花筒,其實外面三種現象都是假的,我們用三種現象包括所有的現象,物質、精神、自然,這就是萬花筒裡頭不斷轉動的時候,它現的相,沒有相同的,也沒有真正的意思。所以你可以欣賞,你可別執著,執著錯了,佔有就更錯了,對它怎麼樣?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像諸佛跟法身菩薩一樣,六根在六塵裡頭得自在,只要不執著就得自在,可以看、可以聽,決定不放在心上,你不被它影響。你放在心上就受它影響,不放在心上不受影響,不受影響,那就是見而無見、聽而無聞,這才是契入真實的境界。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故其形其容無法擬議。
「又不可思議有二種:一者理空,非惑情所測」,這個惑情就是六道眾生的感情,為什麼稱惑?迷惑,他不知道,他沒有方法測度的。「二者神奇」,神奇是從事上講,「非淺識所量」,量是度量,我們的知識很淺薄,看到這個事情很奇怪,無法想像。「又《智度論》曰:小乘法中無不可思議事」,小乘法接近世間法,所以世人的知識可以能接受,可以思、可以議,六道裡頭的世間法。「唯大乘法中有之」,不可思議的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說《法華經》謂如食頃」。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講了多久?六十小劫。在我們人間時間多長?吃一頓飯的時間。這就是給你說時間不可思議,它不是真的,無量劫可以把它濃縮為一剎那,一剎那可以把它延長為無量劫。佛說《華嚴經》就是跟這個相反,《法華經》六十劫變成食頃,《華嚴經》二七日中變成無量劫,佛才能說得那麼圓滿。那經多大?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念,無量劫念這部經都念不完,怎麼說法?念劫圓融,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這種境界世間沒有,六道裡頭沒有,十法界也沒有,聲聞、緣覺也沒有,只有大乘法中有之。所以菩薩的德慧跟佛一樣。那我們要知道,經上所說的字字句句跟我們有分,如果有一個字跟我沒有分的、沒有關係的,那早就刪掉了。佛所說的、佛所講的全是我們的自性,理是從體上講,事是從相上講,或是從因果上講,不離自性。說明什麼?我們跟佛的關係、我們跟法的關係、我們跟僧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跟三寶的關係,三寶即是我,我即是三寶!後面是這段的總結。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
這段是講參加法會大眾人數之多,『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總結以上德遵普賢之諸大菩薩,為聽聞讚揚淨宗妙法故,為廣宏普賢願王故,為普度十方三世一切有情,往生淨土究竟涅槃故,同德同心,一時來會」。末後這一句說得好,同德同心自自然然一時來會。一時是佛講經說法的時候,他們都是法身菩薩,智慧跟德能都跟果佛相等,他怎麼會不知道!賢首國師給我們說,依報跟正報都有三種周遍的本能,念頭才動周遍法界。釋迦牟尼佛要宣講這部經,這個念頭才動,遍法界虛空界諸佛菩薩、法身大士全知道了。念頭才動就好像通知一樣,這個信息發出去,大家都收到。與菩薩、與諸如來同心同德,自自然然,同心同德就感,自自然然就來應,有沒有來?來無所從來,去無所從去。實際上楞嚴會上世尊所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來的時候當處出生,走的時候隨處滅盡,沒有來去。無來而來,無去而去,來去不可得,這也是大乘裡頭有,二乘裡頭沒有。為什麼?這些妙覺果佛,他們的身心跟虛空法界融成一體,虛空法界就是他的身,虛空法界就是他的心,他的身心遍滿虛空法界沒有形相。他的身心不是物質現象、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眾生有感他來應,眾生是什麼形相,他跟眾生現同樣的形相,真正得大自在。教化眾生的緣盡,他就沒有了。
末後這三句,總結以上那些人都是德遵普賢。所以我們修淨土決定不能疏忽普賢菩薩之德,普賢菩薩之德就是十大願王。十大願王好記,一句四個字,十句四十個字,四十八願不好記。十大願王就是四十八願的濃縮,十大願王每一條都做到,四十八願就圓滿,這個不能不知道。一定要把它落實在現前的生活上,禮敬諸佛,消我們什麼業障?傲慢的業障,嫉妒的業障,自以為是的這些業障都消掉了。對一切眾生首先念頭轉了,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唯我一人是凡夫。《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他如是表演,無論是什麼人都是我的善知識、都是我的老師,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麼長的經文,說得詳細。我們中國古人有沒有這個意思?有,說得太簡單,只是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你看看就一句話七個字。在《華嚴經》裡面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做出樣子來做給我們看。三人行,哪三人?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這叫三人。善人所行的善,心善、言善、行善,我看到、見到,想想自己有沒有?有,歡喜,我要保持;沒有,我趕快學他,他是我的老師。惡人,我看到,我見到,我要反省他那個惡我有沒有?如果我有,要把它改過來,要沒有,不可以再犯。不都是我的老師嗎?善人如是,善事亦如是,善財就是用這種功夫一生圓滿成佛,所以他會學。絕對不是看到善,心生嫉妒;看到不善,心生毀謗,自己傲慢,那什麼都沒學會。
所以你要懂得的,世出世間善人教導我們,「三人行必有我師」是儒家教的,中國老祖宗教的;普賢十願、彌陀四十八願,佛教我們的,一個意思!所以禮敬諸佛,對善人、對惡人沒有不禮敬的,平等清淨誠敬的心修禮敬,不敢輕慢。對這些小動物蜎飛蠕動,都要看成是佛,對樹木花草、對山河大地,我們不但看作佛,要看它是阿彌陀佛。我們跟阿彌陀佛一分一秒一剎那也沒離開,我們自己在阿彌陀佛懷抱之中,我們四面八方、頭上頭下都是阿彌陀佛包裹著自己。自己為什麼不變成阿彌陀佛?在這個環境當中,很容易自己就變成阿彌陀佛,這是真的。所以佛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之所以沒有變成,是我們想錯了,我們跟一切法對立,跟佛也對立,跟菩薩也對立。佛入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沒入佛的心,錯就錯在此地。實在講佛心跟自己心,它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佛的心覺而不迷,我們今天的心迷而不覺,只有迷悟不同。覺是真的,永恆不變,迷是假的,有迷、有悟,所以它是假的。我們學佛,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的,只要依教奉行就能轉迷為悟。久久習之,迷就能除乾淨,覺悟就永遠現前,不再迷惑。真要在這上下功夫,這叫真學佛!
佛教我們放下的,不能不放下,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恢復自己的真心,就是清淨平等覺,是真心。清淨平等覺,世尊在這個經上告訴我們,就是阿彌陀佛,所以說「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不是想像的,本來是這樣的!這就是《觀經》上所說的,本來是佛,「是心是佛」,這個心就是清淨平等覺;「是心作佛」,怎麼作?還是用清淨平等覺回歸自性。末後這一句,「《淨影疏》曰:為法心同,故來一時」。跟前面說的意思完全相同,為法、為自己破迷開悟、轉凡成聖;為他,為一切眾生,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往生淨土,同成佛道。一心去做,不落痕跡,這就對了。菩薩眾就介紹到此地,下面還有在會其他的,「餘四眾」,第一類「比丘尼眾」。
【又有比丘尼五百人。】
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無量壽經》這一會,有比丘尼眾五百人。第二類有「清信士眾」,清信士是在家的居士男眾,有七千人。佛門稱優婆塞,這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清信士。第三有清信女眾。我們現在稱女居士,優婆夷。特別在淨宗,都是以「清淨平等覺」為修學的總綱領,為修學的總持法門,無論用什麼方法,只要跟清淨平等覺相應,就是淨宗的純淨之法,心淨則佛土淨,這個心所感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第四「諸天大眾」,有:
【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
念老的註解,「以上經文,獨見《漢譯》」,這四句經文。「《魏譯》則僅有菩薩與比丘眾。《宋譯》經末曰:並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均廣於《魏譯》」。比康僧鎧的本子所列的大眾要多,康僧鎧的本子很簡單。『欲界天』有六層,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往後都會詳細說到。『諸天梵眾』,這是講『色界』,「色界」有十八層天,分為四禪,「梵眾」是初禪,初禪有三天,統理初禪的是大梵天王。與淨宗有緣的都來了,這些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他們來參與法會的人數,比我們世間人多。今天在劫難將要來臨的時候,法會裡頭不但有諸天,有六道裡面的神靈,數量無法計算。經中廣列。眾成就我們就學到此地,這序分通序講完了。
下面是「發起序」,還是序分,我們看註解,「下一品(大教緣起第三)為別序,亦為發起序」,也稱它作發起序。「序中如來現瑞放光,阿難喜悅請問」,這是講發起《無量壽》這一會的因緣,是世尊放光現瑞,阿難尊者看到了非常歡喜,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佛為什麼要放光?為什麼現瑞?「世尊正答所疑」,阿難有疑,佛給他說明、講解,這樣就「演出一部廣大、圓滿、簡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難逢法寶」,就是這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阿難問出來的。我們看下面經文:
【大教緣起第三】
第一段「光瑞發起」。
【爾時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裡。現大光明。數千百變。】
念老的註解,「釋尊將欲演說無上殊勝淨土法門,故現瑞放光,以興起」。佛法,佛說法一定要有人啟請,不問,佛不說,有人提出問題,佛才說。在十二種講經的儀式裡頭,講儀規,也有無問自說,像《阿彌陀經》沒人問,佛自己說了。那是特殊的緣分,佛看到大家的機緣成熟,但是就是問不起來,沒有人問,所以無問自說。這部經也非常相似,佛看到大家對淨土的緣成熟了,沒有人能問得出來,佛用這個方法放光現瑞,讓阿難看到這個現象,心裡面起了疑問,佛為什麼放光現瑞,現這種奇特之相?引導阿難來發問,佛就給他宣講為什麼放光。佛在念阿彌陀佛,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所以瑞相光明非常稀有。世尊本身的威德就不可思議,再加上阿彌陀佛,阿難在生平從來沒見過。我們看念老的註解,「釋尊將欲演說無上殊勝淨土法門,故現瑞放光,以興起阿難之問端,並令聞者生希有想」。阿難這一問,當時在會聽到的人,都生稀有難逢之想,「生難遭想」,難遭遇。「依教奉行,求生淨土」,起這個念頭。當然這些人就像經裡所說的,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如來。佛引起阿難尊者的問端、提問,世尊詳細說明介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引導眾生把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引發出來,希望能在這一生圓滿成就,往生淨土就是圓滿成就。「按圓頓諸經,具說本師釋尊放光之相。今經亦然」。今天這部經跟一般圓頓大經發起都非常相似,都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放光現瑞,引發大家的提問。
在《漢譯》本裡頭,本經有五種原譯本,《漢譯》,安世高的譯本,這個本子失傳,這個本子裡頭說,「於時佛坐,思念正道」。佛有沒有思?有沒有念?沒有。有思、有念是凡夫,就不是佛,那這個思念是眾生有感,佛有應。眾生什麼感?淨土的緣成熟,所以感得佛就有應,這是感應。經上說的,是釋迦牟尼佛真實智慧裡面的善巧方便,就是後得智、權智法爾如是,興起這些變化,來引導這些有緣眾生契入正道。「面有九色光,數千百變。光甚大明」,光亮很大。「賢者阿難。即從座起,更正衣服,稽首佛足。前白佛言:今佛面目光色,何以時時更變!明乃爾乎」。阿難看到之後生起懷疑,向釋迦牟尼佛請教。這個意思底下就更清楚。「今」就是現前,「佛面目光精數百千色」,現的異相,「上下明徹,好乃如是」,這是阿難當時所看到的。下面是阿難的話,「我」,阿難自稱,「侍佛以來」,阿難做佛的侍者,「未曾見佛身體光曜,巍巍重明乃爾」。阿難過去沒見過佛的身體放光,巍巍是形容光的明亮,光色之好,乃爾是像這個樣子,以前沒見過。「我未曾見至真等正覺」,至真等正覺是對佛的稱呼,就是經題裡面講的「清淨平等覺」。「光明威神,有如今日」,這以前沒見過,《漢譯》本子經文上有這麼幾句。
「《吳譯》同之,唯文字稍簡,餘譯」,其他的三種譯本「則語而未詳」,有說到沒這麼詳細,《漢譯》最詳細。「《魏譯》中,兩度云光顏巍巍,又云威神光光。《唐譯》云: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凝照光輝」。《宋譯》只有兩句「面色圓滿,寶剎莊嚴」。五種本子合起來看,「便知漢吳兩譯最詳」,其他三種「簡略」。唯《宋譯》本裡頭有「寶剎莊嚴」,其他的沒提到。這個合起來看,光中現剎,佛光裡面看到十方諸佛寶剎,像我們看電影、看電視一樣。「顯光中現剎之義,可補古譯之不足」,過去的譯本上沒有這四個字。「由是亦可見會集諸譯之必要」,這就有會集諸本的重要之處,不能沒有會集本。「又古注經家多謂本師說此經時未曾放光」,古大德有註解這個經本,多半都是用魏譯的,魏譯裡面雖然有兩次說到光顏巍巍,又說到威神光光,但是沒有細說,所以沒有提到本經放光。「蓋未詳考漢吳古譯之故耳」,這疏忽,對漢譯的本子、吳譯的這兩種,這兩種裡面有說放光。
由此可知,原譯本不是一種梵本,根據這五種原譯本,古大德說,至少傳到中國來的《無量壽經》,有三種不同的版本。那就是說明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至少是三次宣說這部經典,所以結集的時候原本不同,這梵本不一樣。這說得很合理,合情合理。因此會集就變成非常重要,從會集才能看到五種裡面有說法不同的地方,你統統都能見到,那這個會集本就必須。而且夏老這個會集本,確實非常圓滿,將五種原本裡頭的精妙文句,一句都不漏,讓我們讀這個本子,把五種原譯本全讀到了。就是說原譯本裡頭有相同的部分取一種,不同地方統統取,讓你將五種原譯本全部都讀到,這會集本之好就好在此地。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