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三百一十四面倒數第五行,從當中看起:
「無相之解,是無漏明,故云清白」。無漏就是漏盡,這是從比喻上說的,用它來比喻圓滿的菩提。無漏明,加上這個明是圓滿的無漏,也就是煩惱斷盡了。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確實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無漏,小乘阿羅漢證得。大乘無漏是十地菩薩,法雲地的菩薩,上去就是等覺。無漏也叫無學,也就是他所學習的東西學完了、畢業了,有這個意思,所以究竟圓滿。無漏加上個明,這是指大乘,不是小乘,小乘阿羅漢只證得無漏,無漏明是圓教十地菩薩所證得的。由此可知,這個境界是非常高的。無相之解,宇宙萬象,在現象當中他見到了無相。無相是什麼?無相是體,是所有一切現象的本體。相是幻相,是生滅法。無相是體性不生不滅,明心見性才入這個境界。什麼人明心見性?《華嚴經》裡面圓教初住以上,別教是初地以上,所謂的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脫離了十法界,他往生到實報莊嚴土,真正了解無相,即相無相,當體即是。由此可知,清白這兩個字的境界很高,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又《甄解》曰: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是澍雨德」。澍雨,我們一般人叫及時雨。現在需要雨的時候,它雨就來了,不需要的時候,它就不來,澍雨德。需要雨水的時候,它就來了。「雨有能洗物垢污」,雨水能夠沖洗大地萬物它所染的灰塵,它的染污,雨水能把它清洗乾淨。「能顯清白體之德」,取這個比喻。「如來法輪洗濯塵勞垢污,開顯本有淨體也」。所以用雨水來做比喻,比喻如來的教學。佛陀的教育能夠幫助人洗濯塵勞,塵是灰塵,這就是表染污;勞是勞累,精神上的染污,塵是物質上的染污。下面說垢污,塵垢勞污。佛陀的教育能幫助人覺悟,能幫助人了解諸法實相,知道相有體空,事有理無,事相是假的,不是真的,體性才是真實的。體性能生能現,萬物是所生所現,體性是真的,所現的現象是假的。
佛法這個真假用什麼做標準?它的標準很明顯,也很簡單,永恆不滅、不變、不改,這是真的。如果它會變,它有生滅,這就決定是假的。我們來觀察,宇宙之間哪一樣東西符合這個標準?在所有現象裡頭找不到。科學家把無量無邊的現象歸納為三大類,第一個是物質現象,第二種是心理現象,或者叫精神現象,第三種叫自然現象,這三種現象都是從波動來形成的。佛法不說波動,佛法說一念不覺,一念不覺就是波動,自性如如不動。這一念不覺從自性產生一個虛幻不實在的波動現象,這個波動現象的功能就產生宇宙。宇宙從哪來的?從一念不覺出生的。如果有聖賢教誨,這種現象雖然是假的,不是真的,但是這個現象裡面的眾生,樂多苦少,這個世界是相當美好的世界。如果沒有聖賢、沒有佛菩薩的教誨,世間的眾生染污就愈來愈嚴重。精神跟身體這兩種染污,我們現前這個時代就遇到了。身體的染污,我們今天吃的、穿的、居住的環境都有問題,都有嚴重的染污。地球被染污,空氣被染污,我們所需要的飲食被染污,水都不乾淨,身心健康就損壞了。身心不健康,你想想看這個人能不造業嗎?這叫惡性循環。人要造業,這種染污就愈來愈嚴重,在那裡加倍,最後導致星球的崩壞、物種的消失,就滅亡了。所以它有生有滅,它不是真的。
佛法修學的目的是教我們返妄歸真,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在佛法裡面講就是成佛。回歸自性有沒有好處?好處實在太多了,是你意想不到的。我們今天沒有智慧,智慧變成了煩惱,智慧在,智慧起了副作用,正面的作用沒生起,起了副作用,副作用是煩惱,智慧變成煩惱,能力變成了造業,果報是幸福美好的果報變成了六道三途,它全變質了。諸佛菩薩慈悲,慈悲也得有緣分,沒有緣分,他也做不到。緣分是什麼?緣分是眾生肯接受與性德相應的教育,我們一般人講的倫理道德因果,這與性德相應的教育,他能相信、能理解、能去做到,這叫緣。有這些條件,佛菩薩就出現到世間;沒有這個條件,他不相信,他不能理解,他做不到,佛菩薩就不來了。
佛菩薩來不來這個世間,聖賢人來不來這個世間,問題不在他們。為什麼?因為他們沒有起心動念,他們所有一切的念頭全放下,沒有了,他沒有起心動念。所以他只有感應,眾生有感,他自然就有應。我們善心感的是佛菩薩來,我們惡念感的是妖魔鬼怪來。總而言之,我們起心動念一定有感應,不是善的就是惡的,不是佛菩薩就是妖魔鬼怪,不管你有意無意,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統統有回應。知道這個事情的人不多,不知道的人完全隨順煩惱習氣,煩惱是他們的心給他們做主,這個麻煩事情就大了,煩惱之所感,全部是妖魔鬼怪。魔統治了世界,眾生就苦了,佛不來了。不是佛不來,是大家不要,大家不相信。可是佛慈悲,真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我一個人想學,佛菩薩也為你一個人示現,真不可思議!有那麼一夥人想學,那就變成小團體,佛就會在小團體裡出現,感應道交從來沒有不兌現的。為什麼?因為法性它沒有形相,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現象,但是它遍一切處,它遍一切時,就是普遍。換句話說,一切處、一切時從來沒有離開過你。因為它不是三種現象,所以我們沒辦法知道它,科學儀器也探測不到,真的存在。這就是無相之解。你真正相信,肯定它的存在,它就起感應道交的作用。
所以佛的教法確實有能力幫助這些眾生洗濯塵勞垢穢,開顯本有的淨體。本有的淨體是法身,本有的淨體是法性。諸佛如來的報土,實報莊嚴土是法性身、法性土,它有現象,跟我們的現象本質上不相同。十法界裡面的現象是透過阿賴耶變現出來的,唯識所變。阿賴耶,我們稱它為識心,認識的識,識心。為什麼叫識?識有分別的功能,有執著的功能,這個心就是分別心、執著心,識心。識心造業,它造的是淨業,果報就在四聖法界,造的是染業,果報就在六道。六道裡面,染業裡頭有善業,三善道,惡業就是三惡道,這麼來的。這個地方講的淨體,不是染淨的淨,它是純淨,我們講純淨純善,染淨二邊都不沾染,這才是自性。
「以上《嘉祥》、《甄解》」,這兩部註解當中,「清白之解,優於《合贊》」,解釋得好,解釋得詳細,比《合贊》這個註解講得清楚。「綜上諸解」,所以這個註子是集註,集經論、祖師註解之大成。把以上經論,這些祖師們他們的說法,我們將它整理,綜合來說。「故知清白者,智斷之果也,無漏之明也,本有淨體也」,這三個意思好。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無漏是煩惱斷盡了,煩惱沒有了。煩惱沒有了,智慧就現前,日常生活當中做主的是智慧,不是煩惱,智來決斷,凡夫是煩惱。無漏之明,明是什麼?對於萬事萬物明瞭,不迷惑。你有煩惱就有迷惑,因為煩惱染污你的身心,你看不到事實真相。無漏,煩惱全放下了,你自性裡面般若智慧現前,所以你光明遍照,你能了解事實真相。最後一個本有淨體,你證得了。這一句話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本有淨體現前,你見性了。
「若融通禪門,則洗濯垢污」,就是禪宗上講的,「迥脫根塵」。迥是遠,脫是脫離,遠遠的脫離六根六塵。怎麼叫遠遠脫離?不用它了。不用六根、不用六塵,這是什麼世界?這個世界一般稱為靈界。根跟塵都是物質現象,根塵都放下了,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無色界天。無色界有四層天,那個天上是迥脫根塵,但是它不是佛法,佛法是大徹大悟,它沒有大徹大悟,它只是放下。這種觀念,幾千年前古人就有,佛教沒有到中國來,中國《老子》裡頭就有這麼一句話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這是老子講的,我最大的憂患是什麼?我有身,這身是個累贅、是個麻煩。沒有身多好,沒有身就到無色界去了。所以道家的境界比儒家高,儒沒有離開身,道家念念不要身體,這個境界高!「顯明清白」是禪宗講的「靈光獨耀」。如果迥脫根塵沒有靈光獨耀就是四空天,加上靈光獨耀,不但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他生到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這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境界。所以宗門這八個字,迥脫根塵,靈光獨耀,這兩句話非常重要!淨宗裡有沒有?有,你看淨宗念佛堂,堂主有兩句叫口頭禪,為什麼?天天在那裡教你,提醒大家,萬緣放下,或者是放下萬緣,放下身心世界,那就是迥脫根塵。提起正念,正念是什麼?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什麼?是靈光獨耀。淨土宗念佛堂裡頭,不可思議!
「會歸淨宗,則都攝六根,是洗濯垢污。淨念相繼,自得心開,是顯明清白。蓋一聲佛號一聲心,念佛即是始覺合本也。」這幾句話是念老說的。我講的就更明白,放下身心世界,不要再管了,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靈光獨耀。《大勢至圓通章》上說的,「淨念相繼,自得心開」,這是果。念佛的功夫成就了,念佛的果德現前了。自得心開就是明心見性,見性就是成佛,這樣的人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這一段我們就學到此地。再看下面這一段,「悲智療苦」,這分有三小段,第一段「調宣」:
【調眾生。宣妙理。】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調眾生,宣妙理』。「調者,和也。眾生者,一切有情也」。調就是調和、調停。第二次大戰之後,國際之間發生了冷戰。冷戰結束之後,社會衝突的事件日漸增長,聯合國出面來調和。從一九七0年代聯合國就召開國際和平會議,討論如何調和。這個事情到現在差不多四十多年,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的社會衝突頻率年年上升,人民遭受的苦難也一年比一年嚴重。為什麼做不到?他們有這個願求,但是沒有這個智慧,沒有方法。佛法裡頭有,湯恩比說的,大乘佛法能幫助這個社會化解問題。但是一般人都沒想到,提到佛法就想到大乘經典,大乘經典裡頭有什麼東西他也不曉得。調和,你看釋迦牟尼佛教菩薩六和敬,那就是方法,那就是道理。真正要想這個世界恢復安定和平,釋迦牟尼佛這個東西非常有效。第一個就是現在一般人都在說建立共識,這是一切和睦相處的基礎、根本。要建立共識,就是我們對於整個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愈來愈接近,就接近和睦。
這一樁事情,專門搞這個的,就是所謂的哲學跟科學。哲學早,科學現在也跟上、也發現了,發現什麼?發現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個共同體,這就是見和同解。大家都認識整個宇宙跟我關係是一體,那就再不可以對立,再不能有衝突,就能和平相處。建立共識這個太要緊了。我們淨宗,我們的共識就建立在這部《無量壽經》上。《無量壽經》真的明白、真的通達了,我們就可以說,你自自然然不會跟別人發生衝突。別人對你發生衝突,你也不會用敵對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你一定會用忍讓、和睦來解決問題。這是調眾生重要的方法,我們見解上面沒有問題了。
近代這些科學家,我們看了他們的研究報告,我們很佩服,也很感動。他們也發出了懺悔的音聲,告訴我們大家,科學在這三、四百年當中,產生一個嚴重的誤會,就是錯誤。我們今天受到這麼多苦難,是被這個給誤導,這個錯誤的誤導是什麼?就是二分法是錯誤的。二分法是什麼?是把這個現象分成兩個,一個是物理,一個是心理,這個二分法造成了我們的重大誤會。實際是怎麼回事情?心跟物是一體的,不能把它分開的。這個發現跟大乘佛教裡講的完全一致。大乘佛法裡頭沒有把它分成兩個,知道是一體。為什麼?這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的業相就是今天科學家所講的能量;轉相就是見分,是現在人講的精神現象;境界相,相分,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物質現象,是一體,三而一,一而三,不能分的。現在科學把它分為三個,阿賴耶的業相,是自然現象;阿賴耶的轉相,就是見分,這是精神現象;境界相,就是相分,物質現象,他把它分開了。分開問題就來了,有講唯心的,有講唯物的,這兩個就打架了,拼死拼活,拼到最後,真叫冤枉,它是一不是二。物質跟精神永遠不能分家,你怎麼只承認一邊,去反對那一邊,哪有這個道理!
三千年前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是釋迦牟尼佛問的,「心有所念」,我們動個念頭,佛問彌勒菩薩,這一個念頭裡頭有幾多細念?有幾多物質現象?有幾多精神現象?精神現象,識,他的話說,「幾念幾相識耶」,就是幾個相、幾個識。彌勒菩薩回答,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質現象,每一個念頭裡都有物質現象;形皆有識,每一個形,就是物質現象裡頭統統有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叫五蘊,不能分。色受想行識永遠是一體的,精神跟物質永遠是一體的,不能分的。所以再小的物質,現在我們知道了,你看最近科學技術的發明,我看到一個同學,前天,他們帶了一個隨身聽,沒有影像,只有音聲。我們講的這部大經,《淨土大經解演義》,就是黃念祖老居士這部註解,去年清明開講,今年九月十八圓滿,一共講一千二百個小時。一千二百個小時,在那個晶片裡頭,大概就指甲這麼大。放在這個隨身聽裡面,裡面是全部的《無量壽經》,不可思議!一千二百個小時的東西都裝在這裡頭。
科學算不錯了,要比起大乘經上所講的,那是小巫見大巫。你這個裡頭才藏了一千二百個小時這一部《無量壽經》。彌勒菩薩所說的,這一彈指裡頭,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單位,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三百二十兆!如果我們彈指彈得快,我想一秒鐘可以彈到五次,再乘五,現在我們用秒做單位,就變成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鐘波動多少次?一千六百兆次。每一次那叫一念,佛經常講一念,那叫一念,不是我們平常講的一念。我們平常一念裡頭,如果算是一秒鐘的話,就一千六百兆。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還得了!念念成形就是物質現象,這是物質現象最小的,沒有比這個更小了。那這一念裡頭,它包含的是什麼?包含的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的現象、資訊統統在裡頭,就在那一念裡頭。我們今天指甲這麼大,這太大了,才含藏一千二百個小時,你怎麼能跟人家比?不能比!
所以我們知道每一個,這叫極微之微,在佛法裡面講最小的物質,極微之微。科學裡面從發現原子開始,到現在應該有八十年的歷史。科學家發現的這些粒子,就是最小的物質,應該有一百多種,名稱不一樣。黃念老舉的這個例子,我們在這個註解裡面看過,註解裡頭看過,他講中微子。中微子多大?一百億個中微子,一百億個組成在一起相當一個電子,就是電子那麼大。原子,原子下來原子核,原子核外面有電子圍繞著,像個小太陽系一樣,這我們肉眼看不見的,那個電子。中微子的體積等於電子一百億分之一,這麼小的東西。那麼小的東西怎麼樣?它裡面含容著整個宇宙的信息、整個宇宙的現象。像我們現在用光碟,這麼大一片光碟,裡面有現相、有音聲、有信息,在電視裡頭可以播放出來。那個中微子是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它裡頭也有現相、也有音聲、也有信息,內容多大?整個宇宙。它的能力非常強,它不是單獨的,它跟過去連線,跟未來也連線,這是它的本能。跟過去連線,過去無始,全知道;跟未來連線,未來無終,也都知道。
科學家如果沒有發現,我們對佛經上講的這個問題總是有疑惑。雖然這是佛說的,佛說的不能否認,佛是真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不誑語者。佛講一定是真的,但是沒聽說過,只聽佛講,沒聽別人講過。總是有疑惑,幾十年都不能解決。看到科學家這個報告,真的我們斷疑生信了,他講的跟佛經講的一樣。他們最近才發現,而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講得那麼清楚,比科學家講得清楚,比他講得明白,我們能不相信嗎?信了之後怎麼樣?信了之後,我們去證,佛看到了,我們也能看到。佛告訴我們這種現象誰看到?不是他一個人看到,八地以上,也就是說八地以上的菩薩都能看到。那我們算《華嚴經》圓教,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這五個位次的人都看到。他們不要用機器,不要用今天科技這些東西幫助,他直接看到了。那也是近代科學家講的人類有一種本能,他們想像人類一定有一種本能,不需要藉外面的幫助,他會知道。這也是近代科學家說的,他們肯定這個世界上古老的這些族群,土著,他們流傳下來很多,這是我們一般人沒有的,這種能力他們有,他們能預知。所以肯定老祖宗的智慧,特別肯定人類有一種本能。
我們現在本能喪失掉了。釋迦牟尼佛說,你本來是佛;中國人講,人性本善,這本能。世尊在《華嚴》裡面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本能。怎麼樣把本能開發出來?佛教就是講的這個,開發本能。本能超過科技,本能能夠知道過去現在未來,本能能夠改變一切。因為物質現象是從想像產生的,也就是先有心理現象而後有物質現象,它們的生起幾乎是同時的,這都是屬於自性的本能。本能為什麼失去了?因為我們有了無明、塵沙、見思煩惱,本能失掉了。本能其實沒有失掉,變質了,智慧變成煩惱,德能變成造業,相好變成了六道三途,變質了。如果我們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本能馬上就恢復,本能恢復,你就見到了。所以佛說這不是迷信,你可以見到,只要你肯放下,你就見到,與讀書、識字、學不學沒有關係。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表演出來了,沒念過書,不認識字,憑什麼?憑放下。他確實有本事把妄想分別執著一起放下,同時放下,他有這個本事,這一放下就成佛了。他放下跟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放下,所證得的境界完全相同、完全平等。證得之後,世出世間所有一切信息,他全收到,他沒有一樣不知道。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沒有一樁事他不知道的。佛告訴我們,這是本能。
佛教的修學沒有別的,回復本能而已。回歸自性,恢復本能,不再走迷惑顛倒這條路了,這是佛陀教育。學佛陀教育,一定要有受用,佛陀教育不學怎麼行!它是教育,千真萬確的教育。佛是老師,天天教我們,天天講給我們聽,我們聽懂,放下就證得了。所以佛只能教,行證一定屬於自己。行就是放下。什麼叫修行?放下是修行。證果就明白了,全都明白了,那叫證果。證果才曉得本有自性裡頭樣樣具足、樣樣不缺,真的叫大圓滿。整個宇宙萬事萬物全是自性變化出來的,像萬花筒一樣。
我們在大乘裡頭遇到淨宗,那是無比的幸運!為什麼?它是回歸自性唯一的捷徑,省時省力,一生能成就,穩當快速,究竟方便,無量法門只有這一個,八萬四千法門也只有這一個。這麼多法門,你想想要是遇到了,這多麼幸運!要是無量法門當中你去挑,你挑到哪一輩子,你能挑到第一個?挑不到!為什麼?不識貨,擺在眼前不認識。真選中了,成就就太快了。要一生嗎?不需要。我們看到修淨宗,往生不退成佛的,絕大多數三年。曾經有人問過我,是不是念佛三年就能往生,他的壽命就到了?我說這個講不通,偶爾幾個可以,那麼多往生的人,哪有這種道理!那應該是什麼狀況?他往生的條件具足了,還有壽命不要了,我就走了,這才能講得通。換句話說,修這個法門,從凡夫到成佛,最長的時間不過三年;最短的,我們見到一個人,三天。《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頭有,宋朝的瑩珂法師,這個人只修三天,他三天就去了。他還有壽命,三天把佛念來了,阿彌陀佛告訴他,你的陽壽還有十年,不要著急,到你臨命終時我再來接引你。瑩珂法師不幹,跟阿彌陀佛說,我的惡習氣太重,禁不起誘惑,十年不知道要幹多少壞事,所以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跟你去。阿彌陀佛居然就答應他,三天之後就接引,他真走了,不是假的。那就是有壽命可以不要。如果在這個世間弘揚佛法,教化眾生,有一定的影響力,壽命到了再住幾年也不妨礙,叫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不礙事。但是要知道住久,他不是享福,住久是多受一點罪,多活一天就多受一天罪。這個罪為誰受的?為眾生受的。這是菩薩德行裡頭有這麼一條,代眾生苦。你看《還源觀》裡頭賢首國師講四德,第四個就是代眾生苦,菩薩要有這個願。也就是說,眾生需要你的時候,你就不能走;眾生不需要的時候,你就可以趕快走,沒有絲毫留戀。
所以這個調和,佛法確實有這個理論、有這個方法,學佛的同學無論在家出家一定要學,修六和敬。這六條不要求別人,要求別人永遠是錯誤的,要求自己,我跟別人和,不要求別人跟我和。要求別人就錯了,你就不和了。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時間久了,慢慢你的德行感化你的周圍,別人都和了,這才叫真修六和敬。一切都從自己開始,從自己真心開始,發真誠心,一切為眾生,沒有一樁事情是為自己的。為什麼?自己跟眾生是一體。
「眾生者,一切有情」,這個範圍大了,不是我們周邊,不是一個小地區,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眾生。我們是為他,就是為了調和一切眾生。今天聯合國幹了四十多年沒有效果,所以多少參加這些會議的專家學者都灰心了,對於社會安定、和平信心失掉了。現在如果要問,我們對於這個世界還能恢復和平、衝突能化解,你相不相信?大概走遍全世界,人都搖頭,沒有一個人相信。我參加這種會議參加了十幾次,我才明白,沒人相信。我們在大會當中把中國古聖先賢教給我們的理念、方法跟佛陀教導的,給大家做匯報,聽的人都很歡喜,鼓掌。散會之後,我們見面在一起聊天吃飯,就問到,法師你說的這個很好,這是理想,這不能落實。這個什麼?信心沒有了。「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沒有了,什麼事都完了。中國人講五常,信那就是根本,是底限。仁義禮智信,信是底限,信沒有了,上面全沒有了。今天的社會全沒有了,叫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現在社會是這樣的,這就是導致社會動亂,導致大災難的發生。現代的科學家知道。如何化解?沒有別的方法,回歸自性。用什麼方法?除教育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要把倫理的教育恢復,道德的教育恢復,因果的教育恢復,最後把宗教教育恢復,問題全解決了。宗教教育裡頭,確實保存著有一些人類的本能,它保存這個東西在裡頭。但是保存這個,現在就愈來愈少,為什麼?真正修的人不多。真正修的人他也不露面,你也不認識他。真的是特別有緣分的人遇到了,一般人遇不到。
下面說,「宣者,示也」。宣是宣講,指示,都在這個字裡頭。「妙理者,實相之理體,亦即《法華》佛之知見也」,這是妙理。佛是誰?佛是自己的本性。現在一般人聽到佛,總是以為釋迦牟尼佛,錯了,不是這個意思。釋迦牟尼佛見性了,他叫佛;你見性了,你也叫佛;他見性了,他也叫佛。誰明心見性,就稱誰為佛,是這個意思,但是最重要的自己是佛。你見性了,你跟釋迦、跟彌陀沒有兩樣,是一不是二,那就是佛之知見。「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乃宣妙理也」。開是什麼?像門一樣打開。每個人都有佛的知見,就是你那個門封閉了,你沒有打開。佛菩薩幫助我們,把我們的心打開,讓我們的佛知見顯示出來。怎麼打開?放下就打開。我們不肯放下,就是關閉。三重關,見思、塵沙、無明。這三重關都打開了,雖打開,可能我們還有疑惑、還有迷惑,有障礙,為什麼?不認識。這個時候好辦,佛一點醒,我們全認識了。佛指示給我們看,我們就全明白了。像我們到故宮博物院去參觀,看到裡面陳列的琳瑯滿目,目不暇接,不識貨。你到那裡去看那些故宮收藏的東西,一定喜歡明清那些玉器,雕刻得非常精美,你一定喜歡那個。你要是看到商周以前的,古人遺留下來的這些東西,你看它是破銅爛鐵,你對它一點也沒有興趣。價值,那破銅爛鐵價值太高了,所有那些金銀珠寶抵不過那一個破銅爛鐵,真不可思議!我們自性裡面所含藏的,故宮博物院那就太小了,不能比。這裡面所含藏的是遍法界虛空界,還包括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統統在裡頭,你都能看到。
「令一切有情,悟佛知見」,聽講,你覺悟了。「入佛知見」,你把煩惱習氣放下,你就入了。「乃調眾生也」,這才叫真正調和眾生。不講明白,不完全放下,不行!你搞清楚了,完全放下了,這個世界上什麼人都能夠相處,真誠的相處,什麼衝突都沒有,這個教育的功能多大!古聖先賢全用這個玩意。中國老祖宗有智慧,懂得用這個東西。千萬年來就是用教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用這個東西,教學為先。修身,教學為先;齊家,教學為先;治國,教學為先;天下和諧,還是教學為先,不搞教育怎麼行!現在有沒有教育?有,教的內容不是聖賢教育。教的內容是什麼?妖魔鬼怪的教育,殺盜淫妄的教育,貪瞋痴慢的教育,所以把人全都教成妖魔鬼怪。什麼人掌握這個教育?媒體在掌握,媒體決定了世界的動向,它做主宰,不是國家做主宰。為什麼?國家沒有權力,權力在老百姓手上。今天國家是民主國家,所以國家做不了主,媒體真正做了主。
今天社會動亂,媒體要不要負責任?當然要負責任,它不知道它造的業有多大!這個世間任何人造的不善業抵不上媒體,媒體它影響多少人,它要把人誘導向善的,功德不得了,天王都比不上;它要引導一個人向惡,那罪惡也不得了。它是引導整個世界。所以過去,過去帝王行,為什麼?他有權,一切聽他的。人民聽他的,他不是聽人民的,他一個政策確定的話,眾生統統受益。中國過去帝王統治的時代比現在好,帝王時代最差的、最不好的,比我們現在都好。所以這麼多年來,人家問我,法師你贊成民主還是贊成君主?我說老實話,我贊成君主,我不贊成民主。為什麼?民主,國家領導人沒有權,不敢做事;君主,一個好的帝王帶給人民真的是幸福。歷代帝王雖然有不好的,不好的少,好的多。這個展開歷史,大家能看見。那個帝王不守規矩,胡作妄為,他的政權就被別人奪去了,就被別人推翻,叫末代皇帝。他為什麼會被人推翻?是他自己不守規矩,不守祖宗的成法,完全滿足自己的欲望,就會被人推翻。推翻新建立的王朝,這個新的帝王肯定又是走老路子,決定遵守倫理道德因果,那又是大治出現了。
如果他要是得到政權之後,他依舊胡作妄為,他就不能保持。秦始皇就是好例子,真的,他滅掉六國,統一了中國,中國真正大一統是秦始皇,但是十五年就亡國。什麼原因?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我講的這五條,秦始皇條條都有,所以不到十五年被人推翻了。漢為什麼能統治四百年?漢它講仁、講義、講禮、講智、講信,它講這個東西,人民歡喜。漢武帝聰明!國家統一了,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人口,怎麼個教法?因為他們都懂得古人所講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怎麼教法?召集大臣來開會,董仲舒的建議,用孔孟學說,大家都贊成。所以就以孔孟為國家教育主流,這決定了。從這個之後,一直到滿清沒有改變。你看改朝換代,國家教育政策不改變,教育的方向、目標不改變。換句話說,中國五千年政治是搞什麼政治?教育的政治,全部都是以教育為中心,為教育服務的。政府最重要的,主導這個傳統教育,神聖的教育。教學的目的是教人做聖人、做賢人、做好人。人都教好了,所以社會安定,天下太平,就這麼個道理。不能搞貪瞋痴慢,搞貪瞋痴慢,社會沒有不動亂的,沒有不滅亡的。
佛教對這樁事情講得是最圓滿的、最究竟的,為什麼?超凡入聖。儒家還沒有離開這個地球,所講的東西是地球上的,天就講得很少。佛法不是,佛法講全宇宙的,那怎麼會一樣!全宇宙裡面,這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也就是教育辦得最好的、最成功的、最圓滿的,找不到一點缺陷的,就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宇宙的大教育家,他以身作則,他做成功了。十方諸佛沒有不讚歎、沒有不佩服,沒有不鼓勵菩薩(菩薩是他的學生)到極樂世界去求學。那就說明阿彌陀佛的教育的確是辦得好,所以那個世界大家和睦相處。你看看到那邊去求學的人,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到極樂世界都能夠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四土三輩九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就是平等對待。極樂世界找不到一樁事情是不平等的,找不到。
這一部書是專門介紹極樂世界的,極樂世界的歷史、極樂世界的源起(淵源),極樂世界怎麼成就的,極樂世界的人民生活狀況,學習的狀況,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等於你到那裡去,保證你一生成佛,你證得究竟圓滿,跟阿彌陀佛一樣。所以這個法門殊勝,這個法門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我們有幸遇到,決定不能疏忽。我們要悟佛知見,入佛知見。
底下取樂器做比喻,「調和琴弦,以發正音」。弦樂器,我們看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琵琶表什麼?表調眾生,宣妙理,就表這個意思。弦不能太緊,太緊它就斷掉了,也不能太鬆,鬆了音聲就沒有,一定要調到恰到好處,微妙的音聲就發出來了。人心就像那根弦一樣,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要中道、要適中,極其微妙的功能就出來了。太鬆、太緊都不當,都是錯誤的。「調和眾生,令契中道」。所以大乘講中道,中道不偏不邪,這正中。「淨土法門,是佛知見。持名念佛,即從容中道。」我們得認識它才行。從容自然沒有壓力、沒有浮躁,心裡面充滿了喜悅,這才能回歸自性。首先我們承認、肯定淨土法門是佛知見,跟《法華》、跟《華嚴》沒有兩樣。一乘,一生成佛的法門,用的方法非常巧妙,持名念佛,執持名號。
名號功德,如果不是深入這部經典,你不知道名號功德。世尊苦口婆心,在這部經上把名號功德講出來,講得非常之多、講得很深、講得很廣。了解這句名號功德,我相信你會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念佛。為什麼?誰不想積功累德。用什麼方法積功累德?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方法積功累德,都不如這個方法。換句話說,這個方法把八萬四千種方法集合起來,都比不上它。我們為什麼不幹?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掉?古人形容,「一寸光陰一寸金」,這部經上講,一寸光陰是無量無邊的功德,一寸金不能比。我們要積,在一生當中累積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功德,你就用念佛就做到了,真做到了。所以念佛堂堂主教人,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正念就是阿彌陀佛,真正不可思議!妙理,妙到極處就是一句佛號,就是一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講的是妙理,這一句佛號是妙法,讓你去落實妙理。底下一小段「示福」,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修學能得什麼。
【貯功德。示福田。】
無量無邊的『功德』,無比殊勝的『福田』。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貯者積也。福田者,夫世間種稻之田,稱為稻田」。種麥之田,我們稱為麥田。「以之為喻」,用這個來比喻。「為眾生植福之所稱」,植福就稱它作福田。「《淨影疏》曰:貯積多德,名貯功德。現受物供,故名為示。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云福田」。先解釋福田。我們每個人都想修福,修福,佛法裡頭比喻叫種福田,然後再告訴你哪些是福田,先把福田的意思講清楚。我們要想積功累德,這是每一個學佛人念念不忘,我們不能夠積惡,累的是罪業,那就壞了。現在世間人他所積累的是不善、是罪孽。現在世間人的心多數什麼心?貪瞋痴慢疑,都是這個心;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都存的是這個心,這心不善。他所累積的是惡業,惡業是什麼?殺盜淫妄,貢高我慢,自讚毀他,都幹這些,這一些都是極端的不善。
學佛的人總算是覺悟了,知道回頭,回頭就是修善,真的要積累功德。功是指修行的功夫。功是什麼?學習經教,明瞭經教,依教修行,這是功。德是什麼?德是結果,我依照這個修行,我得到什麼結果。功德這個德跟得失的得是同樣的意義,我修功,我就有所得。得到的是什麼?開悟。佛經上常講煩惱輕,智慧長,這是你得到這個。煩惱輕,智慧長,附帶的你身心健康,你快樂自在,這都得到了。你的家庭幸福,你的事業順利,你所居住的環境,少災少難,吉祥如意,它統統都帶來了,附帶的。最主要的是煩惱輕,智慧長,其他的統是附帶的,都帶來了。
方東美先生早年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那是德,學佛是功。你不學佛,你怎麼可能在這一生當中得到最高的享受!這個話是真的,我學佛六十年,我親身感受,我這一生感念老師。不是老師,哪有這樣快樂的人生,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老師要是不指出這條路,我不知道,我的一生一定相當痛苦,一定造很多罪業,受很多苦報,這一定的道理。不知道有福田,不知道積功累德,所積的是不善,所累的,惡業,這一生活著就受罪,活受罪;死了之後,三途地獄去了,就搞這個。所以我們相信一個人在世,遇緣不同。遇到一個真正的明白人,他指出我們一條正道,他自己走正道,他也教我們走正道,幫助我們走正道,這個恩德太大了,超過父母。
《淨影疏》裡面說,「貯積多德」,叫貯功德。「現受物供」,現前接受一切眾生的供養,這叫示,示現給你看。你看你貯功德,下面你就得到的是福田,你的福報就得到了。功德是修因,福田是果報,我們得真修、真幹。「《甄解》曰:福田者,供養如來」,如來是福田。「所施雖少,獲福宏多」。我們所施捨的、所供養的不多,但是我們所得的福太大、太多了。所以古人常說,佛氏門中好修福。可是佛門在今天,不但佛教,所有宗教都被社會大眾看作迷信,不願意接近。去年我隨同馬來西亞宗教訪問團一行訪問羅馬梵蒂岡,跟現在的教皇見面。很難得,教皇指派一位樞機主教,他管教廷對其他宗教聯繫的工作,就好像外交部一樣,這個外交是專門對宗教的。我們在一起舉行兩次座談會,大概一次三個小時,我們聽他的報告。天主教是宗教裡面組織最嚴密的,它是以政府的形態存在的,所以它有教皇。根據陶然主教的報告,最近十幾年來,全世界信仰宗教的這些信徒,人數年年下降,所以他感覺到憂慮。他說如果像這樣下去,二、三十年之後,這個地球上信仰宗教的人就很少了。對這樁事情產生憂慮。
我當時就告訴大家,因為我們在一起座談的有七、八個不同的宗教。我說為什麼,我們每個宗教的教主,當年創教的時候,有那麼多人相信,有那麼多人追隨,延續到今天,這是什麼原因?我們仔細去研究、去觀察,那些教主全是教學,沒有一個不講經說法的。釋迦講經四十九年,穆罕默德講經二十七年,耶穌講經三年被人害死了,摩西講經也二十多年。我說是教育,全都是教育起家。當初的教主用現在學術角度來看,他們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社會教育家,我們不能不承認。今天為什麼衰了?今天把教育丟了,我們搞祈禱,佛門的這些經懺佛事都是屬於祈禱。祈禱在今天人不相信了,今天人相信科學,科學拿證據來。你說有災難,我這個祈禱,災難化解了;別人怎麼說?你胡說八道,根本沒有災難,你胡造謠言,你拿不出證據出來。所以為什麼當初這些教主不用這個方法,他用教學?教學成功了。所以我們今天希望全世界的宗教都回歸教育,來彌補現在社會教育的缺陷。因為現在教育沒有倫理、沒有道德、沒有因果,我們宗教教育把這三個補上,我們對社會就很有貢獻了。大家就歡喜、就承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