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六百三十六面從第六行看起:

  『命終棄捐』,「此四句」,這個四句是下面,「莫誰隨者,貧富同然,憂苦萬端」,這個四句,「泛指一切世人,臨命終時,則一切積愛之眷屬財寶,皆當捨離。「獨去獨來,無能隨伴,至愛之人,可以同時死,但不能同處去,業因不同,果報千殊,去處各各不同」,故云『莫誰隨者』。這些都是人間事實真相,縱然是同修善業,各人感報也不相同。所以確實可以同時死,特別是災難,你看同時死的人有多少,去處不一樣,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一定要了解。災難來的時候怕不怕?不怕。如果我們一生知道倫理道德,相信因果報應,起心動念自然與性德相應,縱然遇到災難,不是壞事,你提升了,你向上了,是好事。如果不相信古聖先賢教誨,不能夠斷惡修善,那災難來了你是往下面去,你不能提升,來生想獲得現前這個果報都不容易。佛在經上講得很多,「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一失人身,來生再想得人身這個機會非常渺茫。那要怎麼看法?我們這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不能達到中品十善的標準?這佛在經上說,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不失人身。下品就不行了,下品雖然不墮三惡道,多半落在魔道,修羅、羅剎到那裡去,那也不是個好地方。由此可知,十善業道是標準。

  佛法沒傳到中國來以前,中國人怎麼辦?中國老祖宗有標準,跟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十善完全相同。中國人講的有倫理,五倫、五常,五常就是五戒,有四維、八德。表面上看比十善講得還細,講得還清楚,這從表面上看,深處看那就不然。深處看,聲聞把十善展開變成三千善,叫三千威儀;菩薩更殊勝,將十善展開為八萬四千善;善圓滿了,十善圓滿就成佛。這個意思就是說,千萬不要小看十善,等覺菩薩十善業道還不能說圓滿,還差那麼一點,到佛才圓滿。何以見得呢?我們只稍稍留意,你能看到,彩畫的佛像,佛的圓光頂上有三個字,通常用梵文寫的叫「唵阿吽」。在中國我們看到有中文寫的、有藏文寫的,寫這三個字。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身口意,唵是身業,阿是口業,吽是意業。身業就是不殺、不盜、不淫,口業是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業是不貪、不瞋、不痴。那個頂上三個字就是十善業道,所以十善業道到成佛才圓滿。怎麼可以輕視它?現在一般學佛,無論在家、出家,把這個小看了。就像學儒小看了《弟子規》,學道輕視了《感應篇》,認為這都是最淺最淺的,淺得不得了的。沒有想到最淺原來是最高,最平常的原來是最殊勝的,這是佛法所說的不二法門。誰能體會呢?確實能體會到的人太少!如果到有一天「命終棄捐」,這個棄捐是身體,身體丟掉不要了,到這個時候後悔來不及,想學,機會沒有了。

  末後這個四句泛指一切世人,這個一切世人不但是六道,還包括十法界,「臨命終時」,這特別是指我們欲界,欲界臨命終時身捨了。這個死,命終是身命終,這個要記住,靈性沒有命終,靈性不生不滅。不但靈性沒有生滅,靈魂也是不生滅,靈魂有轉變,所以它叫變易生死。身體叫分段生死,我們到這個世間來,生活了幾十年這一段,這一段一段的,所以說有這個身體就分段生死。沒有這個身體,靈性叫變易生死,變易是什麼?它不斷向上提升,或者往下墜落,都在變易。到這個時候你就真的明白了,你一切所愛的、所貪戀的眷屬財寶,你一樣都帶不去,皆當捨離。佛家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能帶去的什麼?能帶去是你的業。你的善業幫助你生三善道,你的惡業幫助你去生三惡道,統統都是往生,到哪裡去往生,各人有各人的業報,所以你是獨去獨來。再恩愛的夫妻,兩個人造的業不一樣,去處不相同,這個不能不知道。只有一個方法去處可以相同,那就是念佛求生淨土。

  早年慧遠大師給我們做了證明,遠公在廬山東林建念佛堂,志同道合的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都往生,往生當然不是同時,有先有後。後往生的人,彌陀來接引,都看到先往生的人跟在阿彌陀佛的旁邊一起來迎接他,這就是說明命終棄捐還可以在一起,大概只有極樂世界,除極樂世界之外就不可能。你自己的恩愛眷屬,你要是明白、覺悟了,確實只有這個辦法,生生世世永遠在一起。怎樣才能夠真的實現?就是每個人心裡都要把阿彌陀佛裝進去,心裡不要想別的,統統想阿彌陀佛,我心是阿彌陀佛,你的心也是阿彌陀佛,他的心也是阿彌陀佛,這就是遠公東林蓮社當初的辦法,個個都往生。在這個世間大家聚集在一起修行,到極樂世界也聚集在一起修行,這是個可靠的方法,我們永遠不會離開。最近我看到有幾封信,各地的同修們,希望有緣分跟我在一起共修,今天我把這個方法傳給大家,確實可以永遠在一起。那你的心裡要有阿彌陀佛,不能有淨空法師,有淨空法師不能往生,有阿彌陀佛你就能往生,這個很重要!大家記住,有願必成。

  下面說得好,「至愛之人,可以同時死」,這個同時死在現在我們看得很平常,災難當中,你看一個災難死多少人,同時死。「但不能同處去」,為什麼?業因不同,果報千殊。「去處各各不同」,這一離開之後,縱然再遇到,回頭再遇到不認識,為什麼?改頭換面。除非你證果有神通,至少證小乘二果以上,為什麼?二果有他心通、有宿命通,能認識你,改頭換面也認識。我在人道,他在畜生道,我也認識他,這有神通;初果還辦不到,還沒有這個能力。「故云莫誰隨者」,沒有人能跟隨你。「《普賢行願品》云: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這個剎那是講最後那一念,「一切諸根悉皆散壞」,這是說什麼?說你的靈魂離開你的身體,你身體所有的器官功能都失掉,這個散壞就是功能失掉。「一切親屬悉皆捨離」,親戚跟你告別。「一切威勢悉皆退失」,這個地方舉的例子是國王,你的權力、你的勢力跟著你的身體一起走,靈魂離開身體也就離開一切。「輔相大臣」,這是幫助你的人,你是個國王,你底下的宰相大臣,這講人事離開了,不屬於你的。「宮城內外」,宮是宮殿,你居住地方,城是城市,古時候講的京城,京是大,今天講的大都會,內是講宮,外是講城。「象馬車乘」,這是你的交通工具。「珍寶伏藏」,你收藏的這些珍寶。

  「如是一切無復相隨」,這一切的一切,沒有一樣能相隨,你要這個幹什麼?這個世間人確實有這些嗜好,想收藏。我們是貧寒出身,從小沒有這些東西,長大之後學了佛法,覺得這是個累贅、是個負擔,你有這些東西,心就不安,你常常惦記它,常常牽掛它。所以這些年來,同學們送給我這一類的珠寶玉器藝術品,我統統都不要,隨手我就送掉。為什麼?我沒有地方放,雖然很名貴沒地方放,都送人。他們居住的房子大,有廳有堂可以懸掛這些藝術品,我沒有這個地方,我也不願意要。我需要用的我都用複製品,你看我背後這一組佛像,應該是唐朝的繪畫,我這是複製品,原來的呢?原來的送人了。複製品放在這放心,不值錢,原件我統統不要,以後有人送這些東西給我送複製品,不要送原件,原件我不要。決定不要去操心,丟了也歡喜,人家拿去我也歡喜。

  底下講「常云」,佛門常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兩句話此地也有。「不論貧富,莫不皆然,個中憂苦無盡」,故云『萬端』。這個世間人誰沒有這個苦處?都有。這個苦從哪裡來的?從分別執著來的,你有執著你就有這個苦,你不執著了就沒有這個苦。財物,有,很好,沒有也很好,決定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苦了。常常想著財物不是我的,我到這個世間來,赤裸裸的來到這個人間,什麼也沒帶來;將來走的時候也是赤裸裸的走,什麼也帶不去。換句話說,這個世間有緣我暫時用到它,要想到都是暫時借我用一下的。決定沒有一個念頭說據為我有,那就錯了,你就有負擔,你就有累贅、有憂慮、有牽掛,一大堆的煩惱都來了。像我們住旅館沒有煩惱,為什麼?很清楚,這個房子居住裡頭不是我的,我明天走了,走了也不會再牽掛它。用這種心態住在這世間是很快樂的,我們到地球上來觀光旅遊的,這裡面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與我絲毫不相關,我可以欣賞,可以遊樂,絕對不會有個念頭據為己有,沒有這個念頭。控制它的念頭沒有,佔有它的念頭沒有,就自在了!有這兩個念頭,叫造業;這兩個念頭沒有,那叫淨業。真的你可以享受它是淨業,沒有佔有、沒有控制,這個態度就好。再看下面一段經文,講眷屬和敬,這是佛勸導我們的。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

  這是一小段,勸導我們,中國老祖宗所說「和為貴」。下面勸導,也是教導我們,要看破、要放下。

  【或時心諍。有所恚怒。】

  『或』是有的時候,心裡起了個念頭,這個念頭無非是想控制、要想佔有、想干預,都錯了。古大德有一句話說,「好事不如無事」,無事是智慧,好事也是造業,那業就有善惡,善惡往往自己沒有智慧不能判斷,自己以為是善,殊不知它是惡,為什麼?給別人帶來不方便。我們以為這好事,那是我們的標準,不是他的標準,這難!只有羅漢以上才能見到實情,真實的情況,為什麼?阿羅漢是真的無我,見思煩惱斷了,才能見到真相。帶著這些自私自利、自以為是,這個有色眼鏡看外面東西,你全看錯了,全是自己的標準,自己的標準,當然就會跟別人發生衝突。衝突一發生,自己要不知道退讓,最後是兩敗俱傷,別人如果含著有冤屈,就會變成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有同修告訴我,世間最殘酷的業報無過於戰爭,在戰爭當中死亡,他永遠還在戰爭。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我給他印證,一點都不錯。我在學佛的早年,應該在學佛之後二十年,常常作夢在打仗。因為我們小時候生在抗戰時期,中日戰爭,在逃難,在打仗,你看這個印象多深刻,學佛二十年了有時候還做這個夢,在逃難。由此可知,在戰場上死亡的,阿賴耶的意識永遠抹不掉。死了以後怎麼樣?他沒有覺得死,他還在打仗,如果不覺悟幾百年、幾千年都在打仗,真的是苦不堪言,每天都在驚慌當中過日子,恐懼,身心都不能安穩,生生世世要搞上幾百年、幾千年,你說多苦。只有菩薩慈悲,遇到菩薩了,菩薩跟他們現同類身講經說法,幫助他們覺悟。覺悟之後才知道錯了,覺悟之後戰爭早就結束了,他不知道結束,再慢慢恢復正常,多可憐。心有爭執就『有所恚怒』,怨恨惱怒煩就出來了。

  【後世轉劇。至成大怨。】

  從小怨變成大怨,從小的磨擦變成大的仇恨。

  【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

  『想破』,就是你要看破。

  右

  面這段經文,「

  勸世人,親眷之間應當和敬,不和成怨」。怨萬萬不能結,古大德勸導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決定不跟人結怨。別人來找麻煩,我們心裡馬上就明白,過去世的怨恨現在遇到。八苦裡頭怨憎會,冤家對頭這碰到了,碰到怎樣?要忍、要讓,對他要謙虛、要恭敬,把它化解,恭敬、謙讓,解冤釋結這是有智慧,這是聰明人。我們以這種態度來對待他的時候,他會感動,如果他一覺悟,很好,他也放下了。決定不能堅持我是對的,你是錯的,不堅持。錯跟對沒有絕對的標準,今天對了,也許明天就錯了,今年對了,也許明年就錯了,這個事情太多太多了。這個世間指六道,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事,幾乎都免不了這些現象。不但是親眷之間應當和敬,對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應當和敬,不跟人結怨,不跟畜生結怨,乃至於花草樹木都有靈性,我們還是以謙敬來對待,不跟它們結怨。

  下面念老給我們的解釋,『敬愛』,「恭敬與慈愛」。這是我們應當要有的,不要輕慢,輕慢是個小事,由小累積就變成大惡、變成大怨,所以小禮小節守住,大禮大節就不會失去。『憎嫉』,「指憎惡」,憎惡是討厭他、不喜歡他,這個也很能夠積怨,「嫉妒」,經上所講的,在我們現前社會,到處都可以看見。『有無相通』,「相通指財物,以我之所有,濟彼之所無」。別人有缺乏的,我要幫助他,要歡喜施捨,從這個地方下手。學大乘之後,我們曉得,佛對於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最大的恩惠是什麼?法布施。因為法布施能幫助人覺悟,人要是覺悟,一切問題自然解決;不覺悟,他迷惑,迷惑哪有不造業的道理?『言色』,「言語與面色」。《還源觀》四淨德裡頭第三句「柔和質直」,你看賢首國師德行只提了四個綱領,言色在裡頭,言語要柔,表情要和。『違戾』,「違」是違背,「戾」是乖、是狠。「《會疏》曰:怡聲下氣,言不違戾。溫良恭謙,面無顰蹙,是謂常和」。「故知言色常和,即經中之和顏愛語」。愛語,不是說好聽的話,好聽的話有的時候害他,愛他是愛真誠,從內心裡面真誠愛護他的話,這叫愛語,他有過錯勸導他也是愛語。規勸不容易,誰能接受?不能接受決定不能勸他,犯了過失也不能說他,不接受。你要勸他:你知道什麼?

  過去李老師教導我們常說,勸你的人是誰?兩種人他有義務,一個是父母,你有錯誤他糾正你;一個是老師,老師對學生的教誨還得察言觀色,這個學生不能接受的,別跟他結怨。我們在學校念書就見過,老師很嚴厲,常常責備這個學生,不喜歡這個學生。這個學生怎麼樣?畢業文憑拿到之後就想辦法來整老師,報復老師,好好的揍你一頓,真的,不是假的,報復。所以李老師就教我們,學生當中有可以教的教他,不能教他把他看作旁聽生,對他客客氣氣,他有什麼毛病從來不說。因為我們班不大,是小班,講堂大概就是我們攝影棚這麼大的樣子,同學們就二十幾個人。看到老師就對幾個學生非常嚴厲,有打有罵,被打罵裡頭都哭哭啼啼,老師對他們從來沒有好臉色對待。有幾位同學,二、三個同學老師對他很客氣,從來沒有不好的面孔,都是笑面迎人。那個時候我年輕,我三十一歲跟他,我看不懂,老師怎麼會是這種態度?我這個疑惑沒說,被他老人家看出來,有一天把我叫到房間裡,問我「你看到我對待同學是不是有疑惑?」我說「是的,我不敢講。」老師就說,「同學真肯學,打他、罵他都打不走的,他還感恩,雖然哭得很傷心,他感恩,他聽話,真學,要教他了。」我們那個班成年的人多,我在那裡還算年輕的,年歲最大的林看治六十歲,已經有孫女兒,做祖母了。老師說,我們才恍然大悟。那幾個對他很好的,根本就不聽,老師說什麼,好好好,說完之後我行我素,表面上看到很恭敬,老師的教誨沒放在心上,根本就不能去做,這樣的心態就看作旁聽生,老師對他只有恭敬、客氣,不聞不問。所以和顏愛語這個很重要。

  「以上勸和」,經文解釋上面講的勸和,「下明不和結成大怨」,就經文從「或時心諍,有所恚怒」,這個下面,底下這段文,是不和就結成大怨,所以人與人之間相處,「和」比什麼都重要。佛教弟子他沒有組織,真正是一盤散沙,為什麼這些同學都能守規矩?就是釋迦牟尼佛提的六和敬。人人自愛,人人想著與別人和,不要求別人與我和,個個都要求我跟別人和。所以團體雖然不小,我們估計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他那團體不會少過三千人,這樣大的團體和睦相處,他是六和敬的團體,人人都自愛。他能量的來源就是世尊天天教導,天天講學,天天教導,每個人自動把六和落實。六和裡頭最難的一條就是「見和同解」,現在人講建立共識,我們大家有共同的認知,這是和睦的核心。如果沒有這個共識,和睦做不到。佛法的共識是什麼?佛沒有說:你們想的都錯了,我想的是對的,都得要照我的想法。你們想想,有人能服他嗎?沒有,那做不到。佛的共識非常巧妙,教我們什麼?放下,放下不就和了嗎?你說你有理,放下;他說他有理,放下。大家統統都放下,和了,沒事了,妙極了。你看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起心動念,不全和了嗎?這每個人服了,我放下,你也放下,六和敬是建立在這個道理上,在這個基礎上,沒有人反對的。在淨宗法門就更特別、更殊勝,一切放下,阿彌陀佛,統統都歸到阿彌陀佛不就和了嗎?

  世尊這個團體是個教學的團體,跟一般世間團體又不一樣,學生都尊敬老師,對老師有信心,對老師的教誨有信心,又能認真奉行。戒律從哪裡來的?戒律不是釋迦牟尼佛去想,一條一條定下來的,不是。怎麼來的?同學當中有人犯過了,佛就這條以後大家記住,這個事情不能做,就列一條。所以戒律的完成,是長時期完成的,佛沒有去想它。這殺生,看到同學當中有殺生,當然不是殺人,殺小動物,定下不殺生這條。有人偷盜,想佔人便宜,發生這個事情,偷盜不可以有,是這麼來的。都是同學發生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大家都知道,有的是佛看到了,多半都是同學們到老師那裡去報告,發生這個事情怎麼辦?這條不可以做。應該做的沒有做也要制戒律,這個一定要做,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戒律不是預先定好的。這個僧團是大義團體,真的是如理、如法、合情,情理法面面都顧到。下面「《會疏》曰:怡聲下氣,言不違戾。溫良恭謙」。這個地方態度要學的,不和一定要記住,不和就結怨,這是個很可怕的事情。

  『或時心諍』,「諍」,通常就是講爭執的「爭」,《一切經音義》解作「訟」,訟就是訴訟,告狀,現在講告狀。「《會疏》曰:人情平時雖無憤恨,違境忽生,不時鬥諍,故云或時」。這就是講煩惱習氣人人皆有,這不能否認的,六道眾生哪個沒有?沒有緣觸動,它伏在那裡,它不發作,可是有緣觸動,它就爆發,什麼時候發作他自己都不能控制,說發作就發作了。這在佛法裡叫修行,行就是行為,特別指這些不善的行為,不善的行為要把它修正叫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行為。從哪裡修?從心地上修,心地是念頭,不善的念頭才起來,這一覺悟馬上把它放下。因為言行是聽念頭指揮的,念頭善,言就善,行就善;念頭不善,言就不善,行就不善。所以修行懂得這些道理,把念頭抓住就容易了,不許可有不善的念頭。止不住的時候怎麼辦?念佛,無上法門。止不住的時候大聲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統統歸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純淨純善。阿彌陀佛的本意就是我們自性清淨心,我們自性的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的真實義。古德說得好,「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要回來得快,把這個爭就化解;回來得慢,他就產生爭論。學著不與人爭,無理不爭,有理也不爭,這是真修行人,大修行人,表現出來的確實是前面所說的「淨定安樂」。這個樂不是狂歡,而是心情愉悅,表現在身心上滿面的笑容,一種喜悅相。特別慎重,就是「一時忽起相鬥與爭訟之心」,心是念頭,不能有這種念頭。

  下面,『恚怒』,「瞋恚忿怒也,乃三毒之一」。「一時瞋心,造成小恨,但冤冤相報,無有已時,怨憎常會,互相殺害,愈演愈烈」,故云『後世轉劇,至成大怨』。諸位看「文昌帝君陰騭文」,《安士全書》的上半部,你看一開頭敘述他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講他那個時候生生世世報怨,互相殘害,造成極大的罪惡,這都是應當要避免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盡量不給別人有生氣、有怨恨這種機會,不給他,這是我們修行的真功夫。所以經上常說「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那是菩薩。一個人所在之處要叫眾生生煩惱,他不是菩薩,他是魔,魔給人帶來煩惱,菩薩給人帶來喜悅。這句我們常常放在心上,時時提起正念,不容許它發生。就是一時瞋心造成小恨,對自己、對別人,對自己要忍耐,對別人要忍讓,這一讓他會反省,問題確實就化解了。如果不肯相讓,一定要爭個勝負叫逞強好勝,那就會造成冤冤相報,無有已時,這是八苦裡面怨憎會苦。

  嚴重的演變為戰爭,確實就像文昌帝君一十七世,這些事情成了大怨,文昌帝君是遇到佛菩薩,開導之後他覺悟。現在這些事情,在人間我們看見了還不嚴重,最嚴重的是在鬼道,是在這些幽靈。最近北京居士送了兩片光碟,裡面的內容中日戰爭,幾乎在每個戰場上死難的雙方戰士,包括將軍,現在在幹什麼?還在打仗。這一小部分覺悟了來祈求超度,說明我們超度誦經有效。他特別提醒,誦經的時候要觀想,要真正想到他們,他們才能夠得到;如果只是誦經不想他們,想別的事情,他們得不到,這個很重要。古人所謂「誠則靈」,不是誠心就不靈,誠心什麼?所謂「祭神如神在」,你一定要想那個。我們這一拜拜釋迦牟尼佛,心裡就想釋迦牟尼佛他就有感應,拜阿彌陀佛就想阿彌陀佛,拜阿彌陀佛想釋迦牟尼佛,沒有感應。我們消災要迴向給這些眾生,迴向給哪些眾生就要想那些眾生。所以為這些雙方戰爭當中,死難的這些將士、人民,你就要想到戰場上那種悽慘的狀況,他們就會有感應。有善根的這些靈,有些可能它就往生,真的念佛往生,有些到天道,有些到畜生道、人道,都是好事情,他就算畜生道,他從餓鬼也升了一級。有人問他,真的能收到!真的他們現在做遊魂很苦,我們看羅馬軍團的故事那都是真的,遇到佛法他就得到解脫。

  下面括弧裡頭說,「如琉璃王為報宿怨,欲盡殺釋種」。經上有這個故事,琉璃王,釋迦牟尼佛在世,他是大國王,他跟釋迦族有冤仇。怨是過去生中結的,這在《釋迦譜》裡頭都有記載,不是前世,也不是再前世,這是過去很長很長的時間。琉璃王這一群,那個時候他們在畜生道,在一個魚池裡面,他們是一群魚,琉璃王就是這個魚裡面的頭目。釋迦族在那個時候是些漁夫,捕魚的人,有一次他們想把這個池塘的魚統統打撈起來,把池塘的水放掉,魚全部殺掉。這一群被殺的這些魚怨恨不滅,生生世世記著要報仇。釋迦牟尼佛出世了,生在釋迦這一族;那些魚呢?魚現在變成人,琉璃王這一族。無量劫前的怨恨,小小的一點事情一挑撥就變成戰爭,釋迦佛想阻止這個戰爭,阻止不住,如是因,如是業,如是果,如是報,救不了,怎麼勸不聽、不接受,一定要把這族滅掉。最後釋迦佛就勸大家逃亡,所以他的家族逃到西藏,在後藏,以後就沒有回去,就在西藏落戶,所以釋迦族也算是中國人。這樁事情,當年章嘉大師告訴我的,釋迦族整個這一族逃到後藏。這是用這些事來告訴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什麼樣的怨恨都要把它看破,要化解,決定不能結怨,結怨後果太悽慘,生生世世多少世都不能夠解決,愈結愈深,連佛菩薩都無可奈何。

  所以這裡講,「指世間冤報之事,互為禍害」。「既造業因,必結惡果,報應雖不立即顯現於當時」,故云『雖不臨時』。「但因果不虛,決當報償於後世」。這個事情麻煩,果報能夠降臨在當時都是屬於輕的,愈積愈厚。這個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決當報償於後世,慈禧太后的事情,就是明顯的例子,她是報私仇,私仇報了,她又造了新業。這個新業是什麼?把中國傳統文化毀掉,造了更嚴重的罪業。私仇是清朝在沒有入關之前,也就是說,在明朝那個時候,他們附近有個小的部落葉赫那拉氏,他們把它滅掉,這一族滅掉了。葉赫那拉氏的酋長臨死的時候對天發誓:我族裡頭縱然剩一個女孩子,也要報仇。發了這個誓。所以滿族入主中國,在中國做了皇帝,就定了這條文,只要是葉赫那拉族的人決定不准進宮,要隔離。一直到咸豐兩百年過去了,兩百年都沒事,咸豐知不知道慈禧是葉赫那拉氏呢?知道,認為這個女孩子有什麼了不起,怕她幹什麼?所以就立她做貴妃。以後沒有想到她真厲害,咸豐死了之後她奪權,因為什麼?她生了一個兒子,只有一個兒子,只有他繼承王位,她就變成太后。兒子年歲小,太后垂簾聽政,所以這個國家政權就變成掌握在她手上,為所欲為,滅了清朝再報了仇。但是這個手段,把漢族幾千年的倫理道德文化給摧毀了。藐視佛法,自稱為老佛爺,所有菩薩都站在她旁邊;清朝歷代帝王都信奉佛法,佛門裡頭高僧大德封作國師的很多,自稱為弟子。只有她自稱老佛爺,這個罪過重了,真在地獄,她想出地獄可不容易,沒人救她,心太狠了,手段太毒了。

  另外現在在社會上,我們也常看見,中國、外國都有,敗家子,這是什麼?兒女跟父母四種緣,報怨的。所以現在多少父母,我們所接觸到的,都說小孩不好教;老師,我們也常遇到,老師來跟我們說,現在學生不好教。我們知道這個原因,今天這個世間人,有幾個是以仁慈的心待人接物?你用仁慈心待人接物,你與人有恩,他到你家來做小孩,他來報恩的。你沒有恩惠給別人,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換句話說,你跟別人結的全是怨,那你家的小孩都是冤親債主。所以我們也得深深記住,古大德教導我們,決定不跟人結冤仇,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與人要結恩,不能結怨,要能夠捨己為人,不能佔別人便宜。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這個念頭是盜,盜心,雖然你沒有行動,你的心已經犯了盜戒,在菩薩戒上就破戒。小乘比丘戒論事不論心,好守;菩薩戒難,菩薩戒是論心不論事,它結罪是從起心動念,它不是行為。所以菩薩比聲聞高太多了,同樣一條戒,菩薩比聲聞難太多,不起心、不動念。

  現在我們看到這個社會上父母殺兒女的,兒女殺父母的,兄弟互相殘殺的,這已經就不是新聞,太多太多了,這是什麼?這就是冤冤相報。還有現在婦女墮胎,墮胎是什麼?他到你家來你把他殺掉了。他還會不會回來?還會,他來的時候就是要殺你,他來報仇的。如果這個小孩是來報恩的,你墮胎把他殺掉了,你看恩變成仇;如果他報仇的,你把他殺掉,仇上又加仇恨。他是討債、還債的,債務,你把他殺掉了,不但欠債還欠命。想到這點你還敢造嗎?不是造作就沒事,造作後頭麻煩可大了,佛菩薩都不能給你解決,這個事情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說,在很多活動當中,我也常說,受過傳統文化的教育,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這種人羞於作惡。他認為什麼?我做壞事很丟人,不好意思,這是個約束的力量,比法律好。可是因果的教育,你懂得業因果報絲毫不爽,你不敢做壞事,為什麼?想到後果就害怕,你那個念頭自然就停止了。因果教育重要,比什麼都重要。中國過去幾千年,這個國家社會長治久安,靠什麼?老實講靠因果教育至少百分之七十,倫理道德只能佔百分之三十。

  所以在過去不要說太久,七十年以前,每個城市都有城隍廟,不但每個城市,大一些的鄉鎮都有城隍廟,城隍廟所在之處的確是鎮邪。上城隍廟燒香的人絡繹不絕,城隍有沒有?有。我還記事的時候應該是七、八歲,我們廬江縣城的城隍廟被毀掉,軍隊去毀掉。在軍隊毀掉城隍廟的前三天,我記得那個時候,是冬天過年的時候,我們住在鄉下,到城裡來看外婆,外婆還在,是冬天下雪。外婆家的鄰居,不是緊鄰,好像我記得是隔四家不遠,隔四家那一戶人家有個人生病,大人生病,生病他就跟家人說,城隍要搬家拉伕拉他,拉他去挑東西搬家,那要命的事情。怎麼辦?他說如果有錢的話,可以請人代替他。所以家裡紮的一些馬、人,燒紙錢燒了很多,結果他說:夠了、夠了,差不多了,可以找到人代替了。他的病慢慢就好起來。三天之後果然發生這個事情,半夜軍隊進了城隍廟,把裡面的神像全都毀掉。前一天,毀城隍廟前一天下雪,雪地上有印子,有車、有馬、有人走的印子,從城隍廟到出城那條路,好像是西門那條路,在雪地上能看見。我們家鄉很多人,大概像我這種年歲的人都記得,真的不是假的,城隍前一天搬家搬走了,第二天他們才毀城隍廟。你要說這是假的我不相信,我親眼看見的,親身體會的,年歲雖然小,大概是七歲的時候印象特別深,城隍搬家了。城隍廟我去過很多次,母親到城隍廟燒香,帶我去,裡面的閻王殿,十殿閻王是泥塑的塑得非常好,真正是藝術品。所以我們家鄉人對這樁事情,印象非常深刻,真有絕對不是假的。故云『應急想破』,想破就是看破,你應該要看破,果然看破你就能放下,放下不再做這些事情了。

  末後這句話,「眾生但知畏果,菩薩則畏因」。這就是什麼?迷惑的人,果報現前害怕了,害怕沒用你不能不受。菩薩聰明,菩薩怕造因,怕造惡因,為什麼?惡因後頭肯定有惡報,決定逃不了。前幾年我請也是我的一個同學,李老師的學生江逸子,台灣的畫家,我請他畫地獄變相圖。我在緣起裡頭寫得很清楚,我怎麼會有這個念頭?城隍來找我,附身,他告訴我,他是廬江縣的城隍,說出我小時候的事情,沒人知道,我弟弟也不知道,這個事情大概只有我母親曉得,他能說得出來我相信了。找我幹什麼?希望我幫助把城隍廟恢復。我說「這個事情我可以做得到,但是國家政策不許可。」他也明瞭,他就想了一下,他說:十王殿非常重要。我說:「我知道,城隍廟裡最重要的就是十王殿。」十王殿是什麼?教因果。當時我在新加坡,他到新加坡來找我,附在一個人身上找我。居士林正在建外面的圍牆,用福建惠安的浮雕,裡面雕的二十四孝做得很好看。我就想,我說:能不能把十殿閻王殿做成浮雕鑲在牆壁上?他就馬上回答我,那這浮雕就不如畫畫,如果能把這個地獄畫出來,把它多印,希望我能夠在全世界淨宗道場都能夠把它展出來。我說這是好事情,這他提出的建議,這更好辦。

  所以我就跟江逸子商量,我一提起他馬上就同意。我說為什麼?老師在世的時候曾經提過,希望他畫一張地獄變相圖,他沒有畫。老師還希望他,跟地獄變相圖對比的,畫一個西方極樂世界圖,讓大家看看這邊是苦,這邊是樂。我說好,那你現在應該要做了。一年的時間完成的,很多同學都看到,那是一張巨幅的製作,五十多米長,二十六公分高,五十多米長,這張圖大概可以印上上千張都不止。城隍來找我的,我替他做的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絕對不是迷信。業因果報絲毫不爽,絕對不是說信就有,不信就無,哪有這種道理?我們看底下這段: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任何人代替不了。

  【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念老的註解,「右段勸諭世人,捨惡修善」,這是這兩行經文所說的宗旨。『愛欲』,「指情愛與貪欲」,現在所謂的情執,這個很難斷。「愛不重不墮娑婆」,這是古大德講的,「念不一不生淨土」。「世人舉體沉溺於愛欲之中」,這句話是現前可以說是全世界社會的寫照,這不是一個地區,全球性的都沉溺在愛欲之中。情愛、欲望,這個情裡頭真有愛嗎?假的不是真的,佛法說永恆不變是真的,見異思遷是假的,今天這個社會上真有愛情嗎?真正有愛情還情有可原。都是虛情假意,大家互相欺騙,一絲毫真誠都沒有,今天這個社會不像人間,有人說人間地獄,這個話我們愈想愈有道理。地獄在哪裡?今天人間是地獄,人倫基本的道德觀念都喪失,完全喪失。我們講五常,確實今天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中國過去社會這五常是底線,任何人都得要有的,沒有你怎麼立足於社會?不能不講究這五個字。仁是推己及人,想自己就要想別人,從哪裡想起?先從父母想起,然後想妻子兒女,然後想兄弟姐妹,一層一層擴大。要盡自己的本分,要愛護這些人,要關懷這些人,要照顧這些人,要幫助這些人。現在沒有了,現在人只想到自己,除自己之外都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什麼?欲望,情欲。夫妻之間戀愛結婚,你要問這結婚的兩個人,你們兩個當中互相真的相信嗎?他會搖搖頭:走著瞧吧!這個態度是真的不是假的,觀望,不能長保。幾天分手的有,幾個月分手的有,一、二年分手的很多很多,都在造罪業。給誰結了怨?如果他生了小孩,跟這個小孩結了怨,你們不和,他受罪,他的怨恨這一生一世都洗不掉,來生後世有意無意遇到能不報復嗎?

  我們看念老這個文,「情愛與貪欲,實為生死之本」,這就古人講的「愛不重不墮娑婆」,這個世間人完全沉溺在其中,這講六道輪迴。「於是死此生彼,流轉無窮」。六道從哪來?就從這來,佛法講的貪瞋痴。「縱使眷屬滿堂,於生死之際,生是孤身來,死時獨自去,無人相隨,無人能代」,故云『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復指苦樂之果報,皆是自作自受,亦無有能替代者」。你一生遇到善緣行善積德,你去的地方好,好也只是人天兩道。如果心行不善,你去的地方就不好,這個不好是指三惡道,苦樂自當,自作自受。「憬興云:自當,即自受也」。『善惡變化』,「善變化」,就是善道,「即善趣報」,三善道的果報,「惡變化即惡趣報」,人變成畜生,變成餓鬼,變成地獄,變化。「《會疏》云:今世雖善果,(所作)業因惡,則來世變招殃過」。過是過失,天災人禍都是自己造作不善的業因所感召的。現在我們雖然是惡報很苦,但是所做的善,來生的時候它就變成福報。「千變萬化,不可具述。此則變化之又一解也」,都能講得通,也都是事實真相。總之,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是真理、是事實,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小心謹慎。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