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六百一十六面,第三行第二句看起:

  「下云才猛者,即《法藏因地品》中,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之義。」這是讚歎諸佛如來對於極樂世界的菩薩,也就是十方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些人,有同居土、有方便土、有實報土,統統稱之為菩薩,這是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四十八願第二十願,阿彌陀佛說,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無論是哪一個等級,哪怕是最下的,下下品往生,就是下品下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薩。下下品往生的是人天,人天也得到阿惟越致菩薩的待遇,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沒有一個不是「高才勇哲,與世超異」。

  「才能勇猛者,因智慧故,故才猛智慧意即慧根猛利,才能超世。」這些話都是真的,很可能往生的時候是個很平凡庸俗之人,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可是一到極樂世界就不一樣了。極樂世界是真正平等世界,不平等的,阿彌陀佛以他自己無量劫修行的功德把他提升了,提升了跟法身菩薩的待遇相同,這個不可思議。不但是福報大幅度提升,智慧也提升了。智慧提升,我們在前面學習到,明白了,因為他們每一天都到十方世界去參訪無量無邊諸佛,一個都不漏,而且是三世諸佛,過去佛、未來佛。為什麼?在極樂世界,時間沒有了,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所以過去未來你同時看到,這個不可思議。極樂世界沒有空間,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無論多遠,就在現前。空間跟時間沒有了,這種現象我們地球上的科學家知道,而且都肯定有此可能,只是我們今天科學還沒發展到這個地步。由此可知,西方極樂世界科學哲學都達到登峰造極、究竟圓滿,這是一個真正不可思議的事情。

  到那邊,我們的身體相好跟阿彌陀佛一樣,所有往生的人沒有兩樣的,這是阿彌陀佛把平等從這個地方落實。因為人的相貌不一樣,就生出不平等的這種心理,相貌好的就有一點傲慢習氣,相貌很醜陋的就有自卑感,這是叫人心裡不平。所以阿彌陀佛觀察到十方世界有此現象,他建立的極樂世界,希望永遠沒有這個現象,大家都平等,跟佛完全一樣,皆是金色身,永遠不壞的身體。而且這種法性身,什麼叫法性身?只有心現,沒有識變。我們這個身叫法相身,心現還加上識變,所以天天在產生變化,隨著念頭在變化。西方世界的人沒有念頭,本來沒有念頭是法身菩薩,實報土才有,同居土就是我們的六道,方便土就是四聖法界,怎麼可能沒有念頭?這是阿彌陀佛本願修行功德的加持,享阿彌陀佛的福報。彌陀世尊講經教學沒中斷,生到極樂世界去是上學,加入彌陀大會裡的一席,座席,有個座位。隨時都可以到十方世界去參訪,本身還在阿彌陀佛的講堂,沒有動。到十方世界去了,怎麼去的?分身去的,你有能力分無量無邊身,每一尊佛的面前你都在那裡,在那邊供養修福,聽經修慧,福慧雙修。所以到極樂世界沒幾天,那個福慧不知道增長多少倍,才猛智慧就現前。不要多久,幾天,就被諸佛如來讚歎你的才能超世,你的慧根猛利,諸?剎土裡面的修行人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是福慧修學精進班。

  『心不中迴』,「迴」是退轉,也就是極樂世界那些學生沒有一個是中途退轉的,他只有往前進,沒有往後退的。下面就說了,為什麼他不退轉,「所以退轉者,信念不堅,遇緣則退矣」。我們這個世間退轉的多,能夠勇猛精進到底的人少,多數中途退轉,原因確確實實是信心不堅,願力不堅,所以遇到誘惑的緣就退了。中國古人常講,高名厚利,高名,地位很高,遇到很高的地位讓你去坐,就退心了;厚利是大富,大富大貴你遇到了,把學佛求往生這個念頭就放棄,眼前這些富貴在誘惑你,你就不能成就了。極樂世界這些聖眾,「智慧猛利,斷疑生信,堅固不動,如金剛山,故心不中迴,一往直前也」。那裡不退有緣故的,每天都是福慧雙修,看到諸佛如來的福報,天人比不上,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王,是世間富貴到極處的,前面有比較,跟極樂世界的菩薩相比,那他們就差遠了,那怎麼能跟佛比!所以極樂世界真的有圓滿的福報、圓滿的智慧,疑斷掉了。

  懷疑,在五種煩惱裡它最嚴重,但是一般人不容易發現。世尊在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貪心感應的是水災。現在這些災難都浮現,沒有人想到這是什麼原因。海水上升,洪水氾濫,貪!這居民過分貪心太重了;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上升,瞋恚心、脾氣大所造成的;颶風,龍捲風,這是風災,愚痴所感的;地震,傲慢心所感的。懷疑,懷疑是什麼?懷疑的嚴重性不輸於前四個,我細心在這裡思考,懷疑的嚴重,帶來的災難超過前面四種。對自己來講,懷疑就是沒有信心,對自己的健康沒有信心,對自己的體力沒有信心,對自己的智慧沒有信心,你完了,什麼事都不能做。你身心脆弱,很容易感病毒,因為什麼?你沒有免疫能力,我們一般講你沒有抵抗力,你會受病苦。居住的山河大地麻煩更大,為什麼?山河大地鬆散,不堅固了,大地鬆散容易沉到海裡去,高山鬆散容易倒下來。土石流這個名詞,五十年前我們沒有聽說過,我在三、四十歲的時候沒聽說過什麼叫做土石流,這是近代才有的名詞,這什麼原因?都是從疑(懷疑)所感得的,山河大地不堅固,你說這個多嚴重。應對在我們身上,身心失去信心,這個麻煩比什麼都嚴重。

  佛把這五種叫五毒,貪瞋痴這三毒加上慢跟疑,五毒,這是內心的五毒,是所有一切疾病的根源,災難的根源,對自己來講是疾病,對我們外面來講是災難。所以內裡面的疾病跟外面的災難都不是自然的,自然是美好的,自然哪裡會有災難,全都是自己不善意念所感得的,真正是所謂自作自受。所以人在病困的時候,怎麼樣才能恢復健康?調心。為什麼?佛在經上一再說明,我們都是粗心大意,沒有警覺到,佛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極樂世界心想生,極樂世界這些諸菩薩心想生,我們這個世界也是心想生,我們自己這個身體也是心想生。為什麼極樂世界依正那麼好?思想純正,純淨純善,所以它變得好。我們這個世界現在這些人,心思混亂,雜念太多,而且不善的念頭多,造成我們身心的災難,大地的災難,就這麼回事情。調整身心就恢復健康、就消災免難,這個理念、這個事實真相要廣為宣揚,大家都知道,都會把身心調整過來。像美國科學家布萊登所說的,地球上這些居民真正能夠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二0一二馬雅災難的預言就化解了。布萊登所說的跟佛在大乘經上所講的完全相同,那是一個科學家,從多年在科學研究成果上得到的答案,發現的事實真相就是意念,人的念頭,念頭是真正的造物主,念頭能化解一切?題。所以就是希望人端正心念,大家都能有一個很清淨、很善良的念頭,我們的問題全解決了。所以信念不堅,遇緣就退了,這退不是好事,這一退,身體、身心健康就衰了,居住環境災難就來了。極樂聖眾,智慧勇猛,斷疑生信,堅固不動,如金剛山,如金剛山是比喻。「故心不中迴」,心不中迴是他的信心決定不會中退,不會中途退轉、中途改變,沒這個道理。「一往直前」,這就是勇猛精進。

  『意無懈時』,「懈」是懈怠。「懈怠之因,願不深故。」前面講過,信不堅固,遇緣則退,這是疑的關係,他沒有能夠斷疑,這個斷疑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現代的科學提倡懷疑,把信心幾乎完全給掃除掉,對於古人的東西不相信,對於別人研究的東西不相信,一定要通過自己去搞,這是不是好的教學理念?值得去思考。「懈怠之因,願不深故。願不深切,行持無力。故時勤時懈,常自放逸。」這是我們在現前所看到最普遍的現象,如果能把這個問題克服,中國古人說的一句話就兌現,叫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十年成就。儒家講七年小成,九年大成,那要信願堅固才能做得到。一門深入有七年的功夫,小有成就,這是謙虛的話,管用!九年大成。小成,在我們中國古代,君子;大成,賢人;賢人再往上提升就是聖人。聖人一般是後人尊稱的,當時在世沒有人自稱聖人,賢人或者賢君子。都是一門,一門能得定,定久了就開智慧。佛家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大成,確實十年到二、三十年,明心見性的人很多,《五燈會元》可以看到,《景德傳燈錄》裡面可以看到。

  這個道理也就是世尊常說的「制心一處」,也有地方用「止心一處」,止是停止的止,跟制心一處是一個意思,把心放在一個地方。我們念佛人比其他法門更為殊勝,為什麼?我們把心放在一個地方,都放在阿彌陀佛。放在阿彌陀佛還沒有真正達到一處,往生的條件就具足,就能往生。達到一處呢?達到一處,成佛了。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功德不可思議,我相信你會把所有的念頭都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這一句名號,就成功了。我們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教學,為的是什麼?就是為了要你深信這一句佛號,就這麼個道理。果然深信,他四十九年辛辛苦苦的目的達到了。深信之後,其餘都不要講了,都是廢話,為什麼?這一句佛號就是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法的全體,你完全抓到了。

  世出世間一切法從阿彌陀佛生,可以這樣說法,因為什麼?阿彌陀佛是自性,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阿彌陀佛是自性。念公前面所引的這些經論、祖師大德的註疏,也有說得很清楚,這一句佛號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真如、就是自性,也就是法性,也就是第一義,一切法的總綱領。因為一般人不知道,所以對念佛時勤時惰,有的時候很猛心念,有的時候忘掉了,這都是信願不堅。為什麼信願不堅?認識不清楚。果然認識清楚,不會有這個事情。「但極樂聖眾,深達至理」。為什麼?他們天天聽彌陀說法,天天聽十方一切如來說法。「信深願切」,這四個字好,他有深信切願。「故勇猛精進無有懈時」,他沒有鬆懈的時候,永遠在精進,所以他的成就快!

  『遲緩』,「遲是遲徐」,徐也是遲的意思,「安徐」,安是安穩,徐是慢慢來。我們在日本看到路上,那個路比較危險一點,他就有個牌子放在那裡提醒大家,徐行,我們這邊叫慢行,日本人叫徐行,徐就是慢的意思。我們有很多人看到徐行,這什麼意思不知道,就是慢行,慢慢的,車速度減速。所以古時候這些用詞在日本還能看到。「緩者,寬緩之義。故遲緩者,即安閑沉穩而不緊張急燥」,這個意思。『駛急』,「駛者疾速」,就是快速,「急者緊急、急速」。『外若遲緩,內獨駛急』,這是指,底下就解釋,這些菩薩表現在外面非常的「寬緩安閑,渾若無事」,好像沒其事的樣子。「但其內心則精進不已,念念相繼,心心無間,不令剎那失照,故云內獨駛急。」這有意思,外面你看到他是定,裡面看到他是慧,定好像不動,慧好像在奔駛,真精進。特別是講到「念念相繼,心心無間」,心心無間現在我們體會比較深了,心心跟念念是一個意思。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相繼,心心無間。念念相繼,心心無間,全都是落實在阿彌陀佛,沒有雜念,沒有二念,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心心都跟阿彌陀佛相應,這就是真正回歸自性一條捷徑大道。

  『容容』,「和同之義,不立異也」,叫容容。「《左雄傳》曰:容容多後福」。「今經容容虛空,指聖眾之心和同於虛空。虛空無邊際,故自心無邊際。虛空無一物,故自心亦無物。虛空以空無故,森羅萬象十方剎土依空而生。虛空建立萬物,故自心亦建立萬物。」這就是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從哪裡來的?萬法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沒有緣的時候它隱,它不是沒有,我們六根都沒有辦法接觸到它,所以叫它做空。這個空不是無,空不是什麼都沒有,它什麼都有。什麼都有,但是它沒有現相,它不現相。不現相就是它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連虛空的現象都沒有,虛空是假相。所以你不能說它是無,也不能說它是有,佛法稱它為真空,真空不空;幻相稱之為有,妙有,妙有非有。為什麼說非有?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契入這個境界,人就得大自在,真解脫了。真正明瞭了,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這個體非空非有,非有非無,在這裡面不起一個念頭,叫不起心、不動念,圓滿證得。起心動念就迷了,就錯了;不起心、不動念,你就回歸自性,就回歸常寂光。

  「無一物,故不落有邊」,無一物,「容萬物,則不落空邊」,空有二邊都不落。要怎樣才能夠契入?不起心、不動念就契入。所以起心動念,大乘經裡面稱它作無始無明。無明上面加個無始,顯出它的真義、真理。無始是沒有開始,沒有開始告訴你這是假的,不是真的,別當真。為什麼?如果一當真,你又起分別、起執著,就壞了,立刻就墮落。所以加個無始提醒你,它沒開始,沒有開始,它也沒有結束。無始當然就無終,無生當然就無滅,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一切法本來就無始無終。如果有始有終,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有生有滅也是真的,也不是假的,根本沒有生滅。那我們凡夫在迷,迷什麼?無生滅當中以為有生滅,迷了,無始終以為它有始終,這迷了。迷悟都是一念,一念迷,念念迷;一念覺,念念覺。怎樣轉迷為悟?這是大乘佛法修行的核心樞紐。無一物是性德,自性本來如是;容萬物也是性德,本來也是如是。

  「無一物而容萬物,雙照空有;容萬物而無一物」,空有二邊都不存在,佛法給它取個名字叫「從容中道」,我們經文裡叫「適得其中」,適就是洽合,就這個意思,得是契會,中是中道。「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即生心,生心即無住」。惠能大師在這句話裡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每個人的悟處不盡相同,有人在這一句覺悟了,有人在另外一句覺悟了;有人見色悟,有人聞聲悟,還有人嗅香嘗味都會開悟,這就說是每個人的緣不一樣。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開悟的緣,緣不同,千差萬別。因相同,因是什麼?清淨平等,你看前面,「無一物而容萬物,雙照空有;容萬物而無一物,空有俱泯」,這是因。在這個境界裡,不定是什麼緣,一下就叫你開悟、就見性,這個境界是開悟的邊緣。一個人在這種境界裡面,這就有感,沒有心、沒有想去感,他自然有感。換句話說,跟你有緣的佛菩薩,你在這個境界他知道,他知道他一定會來幫助你,因為你有感,這個感是冥感。他的應,或者是顯應,或者是冥應,決定有應,應幫助你契入,這就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跟生心是同一個意思,所以無住就是生心,生心就是無住。凡夫怎麼樣?凡夫把無住跟生心看作兩樁事情,不是一樁事情。生心是生的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怎麼生?無住就生,真心就現前。無住是什麼?就是我們常講的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叫無住。我們麻煩,就這個玩意放不下。你看大乘經上講得多好,放下執著,你就證阿羅漢,說明阿羅漢沒執著;放下分別,你就成菩薩,菩薩沒有分別;不起心、不動念,你就成佛。不起心、不動念是無住,真心現前,就叫成佛。所以此地無住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還不行,還不能見性,不起心、不動念就見性,生心就是見性。生心是真心,真心裡頭沒有住,真心裡頭一念不生,要曉得真心裡頭沒有起心動念;有起心動念是妄心,不是真心,那叫阿賴耶。真心能生能現,阿賴耶能變,妄心能變,這個境界千變萬化,那是誰的作用?那不是真心的作用,真心如如不動,真心所現的這個現象永恆不變。

  極樂世界,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了,頭一個現的是身相,這個身相永恆不變,為什麼?它心現的,它裡頭沒有識。雖然壽命三大阿僧祇劫,看到永遠是年輕,沒有變化,沒有衰老的變化,沒有病痛的變化,沒有生死的變化,沒有,真的叫長生不老。世間人長生得老化,不老,不老他就是沒有妄心;換句話說,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身不老,花草樹木不老,山河大地不老,永遠長青,是真的嗎?是真的,只要不用妄心就是。我們今天這個世界,世界是我們自己心現識變。但是心現出來了,不做主,誰當家做主?妄心當家做主,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做主,這就麻煩了,搞六道了,身心世界有染淨、有善惡,這些東西全出來了。

  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我們就能夠改變自己。從哪裡改?從心改,要把我們的心回歸到純淨純善。純淨是真心,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純善,不用妄心,不用妄心是大乘教裡面講的轉識成智,我們把阿賴耶轉過來。怎麼個轉法?不用它就轉了,自然就轉了,你就不用它。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分別,第六意識轉了;不執著,第七識轉了;不起心、不動念,阿賴耶識轉了。六根對待外面的六塵境界了了分明,這是智慧觀照,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自性本定,清楚明瞭是智慧的德用。正在起作用的時候,沒有分別執著,也沒有起心動念。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表演了八十年,我們看不出來,大菩薩看得出來。世尊好像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你說他一天接觸多少人?跟他的學生,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隨眾,佛到哪裡跟到哪裡,從來不離開的,固定的。不固定的更多,親近佛陀一個月、半個月的,二個月、三個月的,一年半載就離開的,那就不曉得多少人。經上計載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個是不離開的,常隨眾。這麼大的團體,每個人都要到釋迦牟尼佛那裡請教,什麼疑難雜症都去問他。還有聞名慕名而來的,遠道特地來參訪的,是釋迦牟尼佛的貴賓,你看他一天從早忙到晚,這是我們凡夫看到的。如果是八地菩薩看到,釋迦牟尼佛沒動,一天忙到晚,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自己確確實實住在自性本定之中。

  就跟惠能看的一樣,惠能看到什麼?看到清淨,沒有污染,看到它不生不滅。這個不生不滅就是不起心、不動念。看到釋迦佛本自具足,他教化眾生那些智慧方法,善巧方便,應對如流,他也沒有去準備,也沒有去學過,自然就回答你,那是什麼?本自具足。看到世尊忙的那個樣子,本無動搖;幫助眾生的,就是出生無盡,就是能生萬法,惠能那樣的人他看到!五句話二十個字,描繪性德的體相妙用,不入這個境界說不出來。所以五祖忍和尚聽到惠能大師的報告,「行了,不用再說了」,衣缽就給他,這就是第六代祖,這決定不是一般人的境界,神秀也達不到。神秀跟忍大師我們估計也有二、三十年,沒入境界。忍和尚傳法,好像沒有多久他就往生了。

  下面,『中表相應』,「中者內心,表者表現於外」。「菩薩心契中道,得於中而形於外,故表裡一如,自然相應,不必安排造作,而自然嚴整也。」嚴是莊嚴,整是整齊,一點都不亂,表現於外的。這是佛家所謂功德,功是修行的功夫,德是什麼?德就是自然嚴整。自然是性德,無需要去設計,無需要去想像,不需要。我們今天建造一個都市,或者是建造一個房屋,講怎麼樣設計,動腦筋在想。佛菩薩什麼都不想,而他那種莊嚴是你想像不到的,你無法想像的,怎麼想也想不出那麼圓滿。這什麼道裡?自性是圓滿的,你想像就把它破壞了,我們今天講破壞自然,一動念頭就把自然破壞了。諸位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母親懷孕的時候,佛經裡面那個胎叫名色,名色是什麼?名是有受想行識,色它是一塊物質,它眼耳鼻舌都還沒長出來,為什麼生出來的時候長到五臟齊全,眼耳鼻舌身一樣不缺,這多奇妙,它他怎麼長出來的?自然嚴整。如果你要去設計、去想像,那生出來就變成妖怪,一破壞就不像話,全部就毀掉它了,叫自然嚴整。你看那小雞,雞蛋,它孵出來就是雞,小鴨,它孵出鴨,你想想,那是自然,自然嚴整,不能破壞它!現在人開始破壞,搞什麼基因,基因就是破壞自然,這個問題嚴重,嚴重後頭的結果,後頭的結果一定是很?善的果報會現前,它就是違背了自然,大自然就是最美好的、最圓滿的。自然嚴整這四個字,妙不可言!

  從自然嚴整一直到無有憂思這一段經文,「其中菩薩種種妙德,皆因適得其中,而自然成就」。現在人起心動念就是想怎樣把自然破壞,為什麼?他能勝天,說人定勝天,他要用他的想法來改變自然。現在發現基因,要來改變自然生態,已經開始,從動物的基因去改變它的生態,從植物的基因改變它的花果,人要吃了之後都得怪病,最不健康的。吃了這些東西,五臟六腑都會長病,這是我們中國人一般所講的缺德,這個缺德的事情,這是幹到了盡頭!沒有比這個更缺德的事情了。果報,學佛的同學能想像得到,他會遭受什麼樣的果報。

  下面說,「嚴整者,嚴肅整齊,指聖眾之威儀」,他們表現在外面的,莊嚴整齊。「檢斂端直,即嚴整之內容」,表現在外面是嚴整,表現在內裡面,內心檢斂端直。「檢者檢束,不使分散」,精神意志心念能集中,就是能制於一處。在這裡我們自然就會想到,西方極樂世界所有菩薩心念都集中在阿彌陀佛,為什麼?因為他們真正了解,這句佛號是一切諸佛所證大法的總綱領、總樞紐,這一句名號就是涵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量法門,就在這句名號裡頭,人家真正得到總持。我們今天在面前不認識,還要學這個、學那個,不認識。「斂者收斂。故檢斂即經中耳目口鼻皆當自端」,就是這個意思,「收聽攝視外絕諸緣之意」。美國布萊登教我們端正心念,就這個意思,棄惡揚善、改邪歸正,可以化解災難!收聽攝視外絕諸緣,這個跟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個意思,說法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在這個經當中,就是「耳目口鼻皆當自端」,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個意思。對自己可以化解一切病痛災難,長命健康幸福,自己可以求得到。對外可以幫助化解山河大地的災變,不能完全化解,肯定也會大幅度的減輕,不至於有嚴重災難。記住佛常講,境隨心轉,這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外面環境隨著我們念頭轉,念頭善都?善,念頭惡全都變惡。今天地球麻煩這麼多,就是念頭善的人太少,不善的人太多,所以搞成這個樣子。災變現前,每個人都害怕,一定要曉得,這個災變與自己起心動念有關係,不是沒關係。你要想救自己,你也得轉心回意,不再有惡的念頭,不再有惡的行為。萬惡之源就是一個欲望,欲望裡面最嚴重的是貪財貪色,所以經教裡常常把這個擺在前面,這最嚴重的。那你要修行,頭一個得把這個放下,與道才能相應;不肯放下,與道不相應。

  「又端者,端正。直者,不曲,正直之義。故端直者,外指身儀之端莊」。人要守禮,學佛要持戒,佛家的戒律威儀,威儀也就是禮節,跟儒家講的禮是一樣的意思。沙彌戒,戒有十條,威儀有二十四種,必須要學,就是二十四門威儀,才顯出他的端莊,端正莊嚴。「內指心意之正直」,就是經題上所講的「清淨平等覺」,要用清淨平等覺的心對人、對事、對物,要用清淨平等覺的心來過日子、生活,這就是「身心俱端」。要從內心做起,心正,外面行自然就正。

  『身心潔淨,無有愛貪』,有愛有貪,身就污染,就不乾淨,染污了,所以要從這個地方下手。「蓋以契會中道,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照破客塵,自然離愛,無有貪染,身心自然潔淨。」《心經》上這兩句話,「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什麼?叫看破,看破之後自然就放下。放下什麼?放下愛貪,放下貪瞋痴慢疑五毒。色是什麼?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都用這一個字來做代表。所有一切物質現象、自然現象、精神現象俱不可得。釋迦牟尼佛談這個問題談了二十二年,般若,不好懂。雖然談了二十二年,一知半解的人多,徹底明白的人不多。徹底明白的人都證果了,一知半解的人他種了善根。這是大乘種性,確實是難懂,他代表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為什麼?用今天科學家的話來說,整個宇宙之間不外乎是物質、是信息、是能量,科學家認為宇宙之間只有這三樣東西,所有一切萬事萬物都是這三樣東西組成的。能量,阿賴耶的業相;信息,阿賴耶的轉相;物質,阿賴耶的境界相,現在被科學家看到了,跟佛法講的是一樣,名詞不相同,是一樁事情。

  這些東西統統了不可得,所有的現象都是從波動的現象生出來,這個波動就是業相、就是能量,頻率不相同,不完全相同,速度也不完全相同。科學家告訴我們,極快速。彌勒菩薩雖然把這個數字說出來,我們要知道這個數字裡頭有加減,決定不是這一個數字,有比它多,有比它少。但是可以用一句籠統的話來說它,它的確是快速,太快了,我們的六根緣不到它,速度太快,所以才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不可得!客塵就是萬法,用這兩個字來代表它。如同作客,客在這裡不能久住,幾天他就走了;塵是微塵,空中有這些微塵,它也不是長住的,都是代表變化很快,表這個意思。了解色空就像客塵一樣,不長住的,所以你自自然然就不會去執著它,對它不會生起貪愛,因為它轉眼就走、就空了。所以看破之後,你才真正能放下。放下了,你心就清淨,無有染著,貪染就沒有了,貪的染、瞋的染、痴的染、慢的染、疑的染,這染著都沒有了,身心自然潔淨。

  那我們就知道,這個東西不放下不行,不放下,我們就有病苦,我們就有生死,我們就有輪迴,都從這兒來的。如果你真放下了,病苦沒有了,生死沒有了,輪迴沒有了,我們可以轉移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邊去,圓成菩提,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是證得究竟的佛果。我們要想獲得這樣的成就,這個成就就在這一生當中把它辦妥,這個人是什麼人,這個人叫大英雄。英雄是什麼意思?別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說實在話,人人都可以做到,就問你肯不肯放下?肯不肯放下的關鍵,你是不是真看破?真看破,自然就放下。經上講得很清楚,放不下是因為你沒看破。這個話是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他老人家說,佛法知難行易,放下容易,為什麼放下這麼難?你不知道它。所以真正知道了,一下就放下。

  於是我們就真正能夠體會到,佛法是什麼?佛法是教育。教你什麼?教你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那就是看破,徹底了解宇宙人生是怎麼回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就看破。看破之後自在,為什麼自在?你不再貪著,你就得大自在。世間人之不自在,是因為有貪瞋痴慢疑,他不自在;你搞清楚、搞明白了,貪瞋痴慢疑全沒有了,一掃而光,怎麼不自在?就得大自在!徹底放下了。放下之後,確實契入佛菩薩的境界,佛菩薩的境界就是自性的境界,自性性德的境界。這些東西沒學過,雖沒學,他統統表現出來。像中國古人所講的五倫、五常,自然現前,沒人教你,全都會了。對父母會盡孝,對領導會盡忠,對朋友講信用,對一切眾生都有愛心,他自然出來了,沒人教他,沒學過,全出來。六祖惠能大師的萬德萬能,他有學過嗎?沒學過,沒人教他過。他在生活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在以後正式剃度出家弘法的一生當中所表現的,完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換句話說,看破之後,原來一切都現成的,看破最重要!

  再看下面經文,『志願安定,無增缺減』。安這個意思很多,「安者,具靜、定、止、寧、樂、善,無所求為諸義」,有這麼多意思在裡頭,無所求,有所求就不安,無所求就安。所以佛教給我們隨緣,隨緣就安,為什麼?你無求。攀緣就不安,攀緣是有所求。安,在世出世間法裡最為可貴,世間法裡頭可貴,出世間法裡頭也可貴,所以你要安。安從哪裡來?安是個果報。安的因是什麼?平,平安,中國人講平安。心要不平,你就不得其安;心不平,也不得其和。你看中國人講和平、平安。我們也常講和平安定,先要和氣,和是因,平是果;平是因,安是果;安是因,樂是果,和平安樂。所以佛教給我們六和敬,我們祖宗教給我們仁愛和平,和平底下就有安樂。

  現在的社會,因為沒有和,所以就不平;因為不平,所以就不安;不安,人就受苦,沒樂。我們細心冷靜觀察,能夠體會到、能夠發現到古聖先賢那種智慧,我們現在人達不到。現在人自以為聰明,帶著傲慢,帶著輕視古聖先賢,以為自己比他們高明,發明現代科學,把古人一筆抹殺。現在的先進文明帶給我們的是什麼?現在我們心都慌了,為什麼?地球要毀滅了,地球要末日了,世界末日,地球毀滅。古聖先賢帶給我們的是和平安樂。到底是誰有智慧、是誰聰明?我們要重新去思考,認真質疑這個問題。我們要恢復對古人的尊重,對古人的肯定,他們的智慧,他們的理念,他們的方法,他們的德行,他們過去的成就,把我們性德裡頭這種誠敬心找回來!一分誠敬得一分收穫,我們能學到一分東西;十分誠敬,我們有十分收穫;沒有誠敬,什麼都學不到,佛菩薩來教你沒用,孔老夫子來教你,你也學不會。真有誠敬,沒有老師也能學會,這是惠能大師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靠什麼?我看《壇經》,我就有一種體會,惠能大師對於五祖忍和尚,對於佛法萬分誠敬,所以他時間雖然短,他得到的效果是萬分的成就、萬分的利益。學東西,誠敬是關鍵。

  人這一生在社會上,成功失敗關鍵也是一個誠敬,誠敬的人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所以「定者,決定、堅定,無有動搖變易」。這是大德,無論在什麼環境,他不會動搖,他不會變易的。會動搖、會變易的,他沒有定功,沒有定功,他所學的東西是皮毛,禁不起誘惑,高名厚利他怎麼會不動心?所以動心是正常的,我們不能怪這些人。佛在這部經上教導我們,後面我們就會念到,「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佛教我們不要責怪這些人,忘恩負義,見異思遷,不可以怪他們。為什麼?聖賢教育已經疏忽了很多代!我這次在日本,第一次到日本去講經,那邊的法師告訴我,他說四百年前日本的這些寺廟,這些祖師大德都講經。我相信,為什麼?我看到《大藏經》裡面,日本祖師大德那些註疏收在《藏經》裡,我們看到的,我們不會懷疑,四百年前。那它衰,這四百年之後衰了。回來看看中國,中國大概在一百五十年前,如果再往上推就兩百年前,寺院庵堂講經的法師多,也就是最近兩百年疏忽了,變質了。所以今天這些人動搖變易,決定不要怪他,要憐憫他。為什麼?因果定律逃不掉。諸佛菩薩明白人會原諒他,但是因果逃不掉,果報不好,想到他的果報,我們的憐憫心就生出來,不會責備他。

  如何挽救?一定要把教育再恢復,恢復到傳統教育才行。現代的教育,只是一種科學技術教育,倫理道德沒有了。在西方,從幼稚園到大學、研究所,沒有倫理道德教育。我在澳洲遇到一位美國教授,在昆士蘭大學教書,也是很有聲望、很有地位的一位老教授。我就向他請教,我說美國的教育從幼稚園到研究所,是不是都教競爭?他說對。沒有講倫理,沒有講道德,也沒有講因果?對。不談宗教教育?對。那這個麻煩就大了,人做事的知識有,能力有,做人的知識沒有,不會做人,於是殺父殺母的事情常常聽到。為什麼?他是以人本為理念,就是我的利益,父母的利益要跟我衝突了,我的利益超過他,他連父母都不要了。以人為本,我的利益是第一,別人的利益是其次,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世界能不亂嗎?

  今天世界亂從哪來?教出來的,家庭教出來的,學校教出來的,社會也是這樣教出來的,表演的就是這一套。從社會動亂導致地球的災變,地球災變這個因一般人不知道,一般人會說這是大自然的現象,與我們起心動念有什麼關係?現在只有少數,很少的科學家,他們搞量子物理、原子物理,這些人有一部分人知道,念頭跟這個物質世界有關係,不是沒有關係的。日本江本博士這十幾年做的水實驗,是一個很好的科學證明,他在聯合國做了好多次報告,很多人去參觀他的實驗室,不是假的。這些學者參觀他的實驗室,都稱讚這符合科學的條件。所以今天救自己、救家庭、救社會、救國家、救世界、救這個地球,必須把老祖宗的智慧、方法、經驗找回來。

  我年歲大了,什麼事情不想再做了,沒有這個體力了,精神體力不夠,所以我就想在此地定居。難得這邊有幾個我們佛門同學護持,他們將附近這棟大房子買下來,我們有幾個,人數不多,五、六個人,志同道合的年輕朋友,我們在一塊學習。我們分三個科目,一個佛學班,一個國學班,一個治要班。治要就是專門研究《群書治要》,國學班專門研究《國學治要》,佛學班專門研究淨宗和大乘經論,我們分三班,人數就五、六個人。我們相信十年之後,每個人都會有成就。治要這一班,幫助社會安定;國學這一班,幫助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佛學這一班,幫助我們將來個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圓成佛道。其他的全都放下了,不再幹這個事情。

  這個我們要特別感謝,我現在連姓名都不知道,這兩部書贈送給我的這一位同修,他們把《群書治要》找到了送給我。我沒有想到的,還有一部《國學治要》,《國學治要》是我想了多年的,無法想像的,他們居然能找到,跟我想像的完全一樣,我無量的歡喜。這兩部書都是民國初年的,九十多年以前的東西,非常難得!《群書治要》本子保存得很完整,《國學治要》這個本子是很舊,有破損,但是裡面的字沒有傷害到。這一次我們都把它各印一萬套,書已經印好了,《國學治要》這幾天可能就寄到。我得到這兩部書,如獲至寶!我們社會有救了,我們傳統文化有救了。希望年輕有為的同學,真正想學,我們這個地方有書,免費贈送,你們要,可以向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我們這個地方可以贈送。我非常感激把這兩本書找到的同修,我跟他沒有見過面,不知道他的名字,非常感謝這幾位同修。我知道這個書,我以為失傳了,再也找不到了,沒有想到還找到兩部。

  我們繼續這兩句看下去,「彼土聖眾所發誓願,自然堅定,無有忽增、忽減、忽過、忽缺之失。如經云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正是志願安定,無增缺減之範例」,很好的模範,很好的榜樣,這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