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六百零六面,倒數第四行當中看起:
「故下續云:引導群生,捨諸愛著」。前面我們讀到「為大導師」,為大導師當然他就要引導群生離苦得樂,所以下面接著有這一小科的經文。「著者,執著、染著。愛者,貪愛、喜愛、恩愛。古云愛不重不墮娑婆。眾生染執難捨,菩薩妙德能令永離。」這幾句經文所說的六道輪迴的根,六道生死輪迴根源就是愛著。著是執著,《華嚴經》的執著,就是大乘教裡面講的見思煩惱。我們必須要把經論合起來看,才真正了解它的意思很深很廣。古人說「愛不重不生娑婆」,這個不墮意思也可以,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娑婆尤其在我們現代,現在的娑婆是什麼?現在的娑婆苦,苦到極處,你看到處都有災難發生,太苦了,因此我們希望離開娑婆這個意念也比較深刻,比較容易能夠生得起。如果這個世間是太平盛世,想離開娑婆的人就不多,大家都留戀這個世間。這世界太苦,逼著你不能不離開,我們才想到極樂世界。對念佛人來說,這是個很好的逆增上緣,我們在這個時候應當要發心。
菩薩有什麼好方法幫助我們眾生『永離三垢』,三垢就是貪瞋痴,有什麼方法?實在這個妙德方法就是這部經,這部經如果你深入之後,你真的明白了。所以這本書是很好的,我們把它做為一個導遊介紹,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介紹阿彌陀佛,講得確實詳細、細膩,你聽了之後不能不相信。真正相信了,求生淨土的心油然而生,你就能夠永離三垢,對這個難分難捨的永離。如果家裡面的緣好,家親眷屬一起念佛,全家移民到極樂世界,好事!不是你一個人走,全家去,到極樂世界真的還在一起。如果不到極樂世界,說來生再能夠在一起,相當困難,為什麼?每個人造的業因不一樣,六道裡頭是隨業流轉,自己做不了主,這個事情不能夠不知道。三垢就是三毒,貪瞋痴是三毒煩惱。
「復令眾生遊戲於神通之中」,這是菩薩幫助你的,不但菩薩妙德能令永離,菩薩還能夠令眾生遊戲於神通之中。「遊者如水之流行,戲者安逸閑在」,真修行的人,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表任運於神通之中,自在無礙」,所以叫『遊戲神通』。是真的嗎?是的,如果我們把這個世界真的放下,不再放在心上,你心裡面就無事,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起心動念雜念少、佛念多。如果你真正能夠達到,這一天從早到晚,雜念只有十分之二,佛念有十分之八,這個遊戲神通你就體會到,為什麼?你真的在其中。在這個世間是遊戲,你不再執著,你不再有得失,不再有牽掛,不再有憂慮,心開意解,得大自在。心心繫著極樂世界,跟極樂世界的腳步一步一步的接近,他怎麼不快樂!於這個世界一步一步遠離了。所以遊戲神通你能夠感覺得到,很明顯的感覺得到,只要佛念勝過雜念,這個境界就現前。
後面這段是念老總結這一大段,「右文大意」,這個右文是總指前面這一大段文字。「菩薩一心正直,安住一乘法中,復具善巧方便,精勤求法,廣為人說,悉無厭倦」。也是說明,菩薩自行化他的善巧方便,這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的,無論在家、出家要學菩薩。不學菩薩,現前這個苦難你無法避免,將來的果報自己要承受,苦不堪言!我們能學菩薩,那就是解脫。怎麼學?一心正直,安住一乘法中,這就是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問題整個解決了。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一乘當中的一乘,一乘的核心,我們這個經從頭學到此地,深深的體會到,也深深的肯定了它,確實是一乘當中的一乘,一乘當中的核心。復具,同時他又具善巧方便。一點都不複雜,一點都不難,阿彌陀佛四個字就能幫助我們穩穩當當的永離娑婆世界。到那邊也是永住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就安住下來,一直到成佛,不再離開。雖然每天到十方世界去供養諸佛,聽諸佛的教誨,那是分身去的,自己的本身沒有離開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你的神通跟阿彌陀佛相彷彿,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三明六通同時具足。要是靠自力,這是十地以上的菩薩,不是普通菩薩可以得到的,普通菩薩有六通沒有三明。我們知道,到極樂世界這種能力是阿彌陀佛加持的,我們是享彌陀的福報,彌陀做了我們的大施主,不但給我們圓滿的福報,同時天天講經教學,給我們圓滿的智慧,到極樂世界是福慧雙修。我們自己要自愛、要自重,自愛自重是什麼現象?就是每天佛號超過妄念,這就是自愛自重。每天妄念還超過佛號,那就是不自愛,我們這一生往生未必有把握,這個事實真相、這個道理,不能不明瞭、不能不清楚。
「精勤求法,廣為人說,悉無厭倦」,年輕的同學發心效法菩薩,精勤求學,學到之後為別人講解。自己一個人獨修,不如大家在一起共修,共修則依眾靠眾,不至於懈怠、懶散。學了以後就講,好事情,如果自己不能講,我們現在有光碟可以帶回去,家庭就是道場,家庭一家人可以一起學,鄰居朋友也可以一起來學。不能天天做,大家工作繁忙,一個星期找一天定期聚會,聽《無量壽經》,聽完這一片之後大家分享,那個很殊勝。你學的時候,你可以來主持分享,看每個人聽了他的感受、他的心得,給大家做報告,主持人來做總結,這樣修學進步很大。完了之後再一起念佛,解行並重,一個星期一次,在今天這個社會做得到。如果在這個裡面得法喜,你其他這些娛樂自然會放下,不要再看電視了,你這個心才能夠專一,一心正直。
「菩薩戒德清淨,故所言說,能令聞者心悅信伏。」這一點,我們學佛最低限度要把《弟子規》落實,《弟子規》是戒,根本戒。五戒十善都是以《弟子規》為基礎,而五戒十善是三乘佛法的根基。過去古人學佛沒有問題,成就效果不勝枚舉。現在人修學的成績大不如往年,原因是什麼?原因是我們沒有戒德的基礎,所以這門功課一定要把它補出來。不可以說別人都不做了,我做它幹什麼?別人不想往生,我們真想,真想去,這個條件不能不具足,所以真想的人一定要做,要把《弟子規》做到,變成我們日常起心動念言行的準則,不能相違背。《弟子規》做到了,最好《感應篇》要熟,《感應篇》是因果教育,對我們一定有很大鼓勵的作用,教我們斷惡修善,知道什麼是惡、什麼是善,知道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它也能督促我們求生淨土。有這樣好的修學德行,這是小德行,因為現在人不修了,有這麼一點點就感覺到很值得人尊重。我們如果求生淨土,具備這個戒德,這才真正是經典上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我們有分。如果連《弟子規》都做不到,那就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佛在經典上講的這個與我們不相干。我們要想加入這個法會,你就得一定要做到,把這個基本的戒律要做好。你所有的言說,能令別人心悅信伏,別人相信你,別人服你,為什麼?你做到了。
「於是則大鳴法鼓,高建法幢,大放慧光,廣宏妙法,破除眾生無明痴暗。」這是講現有小成就,然後因緣成熟,你的同修伴侶多了,能有幾百個人、幾千個人,你就可以建道場。在家居士建蓮社,現在我們叫淨宗學會,建居士林、建念佛堂,這就是高建法幢。大放慧光這是講經說法,現在科學昌明,技術不斷在進步,成本愈來愈低廉,我們就可以考慮網路電視,網路電視的成本便宜,現在衛星成本也不高,這種弘法的工具真的是高建法幢。一個地方講學、共修,全世界都能夠收看到,有緣人都能夠集在一起,雖然人身體不在一起,我們的意念集在一起,這個力量非常之大,這是廣宏妙法。講經說法的目的,沒有別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幫助大家破迷生信,對正法有了信心,有了正確的認識,再進一步鼓勵大家發願,我們一起到極樂世界。我幹得很認真、很努力,別人相信;如果自己不幹,勸別人,這大概是假的,不是真的。自己要頭帶好,真幹,一點都不含糊。
「菩薩內心純淨,儀態溫和,得乎中而形於外,表裡一如。」這是菩薩基本的一個條件,不能不做到,內心純淨就是一門深入、不雜不亂,行門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表現在外面的儀態至少也能跟孔子相比,溫良恭儉讓,真能做到。別人爭,我讓,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們跟任何一個人都能和睦相處,為什麼?沒有衝突。早年,我跟韓館長相處三十年,有很多人說:韓館長很難相處,是個女強人。我說:我沒問題,她要的,我不要;我要的,她不要,我們倆很好相處,沒有衝突。我要的是講經教學,這她不要;她要的是名聞利養,這個我不要。她當館長有名、有權、有勢,她管人、管錢、管事,她都管去,我就不要管了,所以我就變成三不管。她是三管,我這三不管,所以就沒有衝突。如果我也要管的話,衝突就起來,那就不能相處。所以我們想到,孔老夫子跟任何人都會和睦相處,因為他老人家溫良恭儉讓,這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我們尊重一切人,一切人都是佛,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眼目當中他都是佛,所以我們對一切眾生永遠是禮敬。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禮敬諸佛」,他真的是佛,不是假的,他自己不知道,佛菩薩知道,佛菩薩告訴我們,我們也知道。「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除業障」,你說這樣的人,誰不歡喜、誰不尊重、誰不愛戴他!
我們這些年來,在世界上走了很多國家地區,大家都知道。中國國內有些誤會的,是什麼?他沒有跟我相處過,他在那裡猜,大概我也是個喜歡競爭的人。猜錯了,我不跟人競爭,你要的,我都不要。我要的,我相信你也不要,你要也很好,我都讓你做,你說「講經說法你別講了,我來講」,好,我就讓給你講,當聽眾比當講師有福,講師很苦、很累,聽眾多舒服,在那裡享受。所以你要講台,我也讓給你,我統統都能讓,跟任何人都沒有衝突。那個衝突是他們自己懷疑當中產生的,不是事實真相。我們不跟你爭名,也不跟你爭利,連弘法利生我也不跟你爭,你要我全讓給你,我還給你感恩、給你磕頭,為什麼?你把我這個擔子卸下來,我輕鬆了,我解脫了。所以得乎中而形於外,表裡一如。
「菩薩寂定明察,定慧均等,寂照同時也。」寂定明察,前面我們學過,定慧均等,寂照同時,這是他起用。「故於眾生,為大導師,自覺覺他」。大導師是個名,如果你喜歡它,這大導師就給你,我們願意做小學生,我們不喜歡這個名。「普令眾生悉皆除惡生善,順於佛法,降伏非心」,這個非心就是邪念、邪知邪見,這叫非心。心,心裡面是正知正見,邪思邪念不是真心,貪瞋痴慢疑不是真心,都叫非心。名聞利養不是真心,真心裡頭沒有,那都是非心,自私自利也是非心。這些錯誤的知見、妄想分別執著一定要降伏,用什麼降伏?我們淨宗極圓極頓的一句佛號,「阿彌陀佛」,全都降伏了,念念繫念阿彌陀佛,決定得生。「捨諸愛著」,一切愛跟著都把它放下。「永斷三毒」,現在我們得加兩個,五毒,三毒是貪瞋痴,貪瞋痴後頭有傲慢、有懷疑,貪瞋痴慢疑要永斷。怎麼個斷法?學習經教,就這一部經就夠了,這一部經如果你搞清楚、搞明白,你學透了,你的貪瞋痴慢疑自然就沒有了,你自性裡面的西方極樂世界慢慢就浮現出來。「開顯本性,安住神通,自在無礙」,我們這一生當中能做得到,只要真正肯用功,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十年、二十年,這個境界就現前。後面是最後的一段:
【因緣願力。出生善根。摧伏一切魔軍。尊重奉事諸佛。為世明燈。最勝福田。殊勝吉祥。堪受供養。赫奕歡喜。雄猛無畏。身色相好。功德辯才。具足莊嚴。無與等者。】
這個一段念老註子裡面說,「右段更廣明菩薩真實功德」。『因緣願力』,「因緣,《魏譯》作因力、緣力」,這兩種力量。「《淨影疏》曰:因力緣力為第一門,起修所依。過去所修一切善行,能生今善,名為因力」。這是因,因是過去所修的。「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名為緣力」。因緣具足,就成就我們修學;如果沒有因緣,我們不知道從哪裡學起。所以每個同修,你們聽到阿彌陀佛生歡喜心,聽到這部經或者聽到《阿彌陀經》,聽到淨土能生歡喜心的,都是過去生中曾經學過。過去生中沒有善根,你這一生中比較困難,你不相信。這樁事情,如果你稍稍細心,你去觀察,不學佛的人不算,學佛的人乃至於出家的人,他學別的法門,他不相信淨土,什麼原因?過去生中沒有因,這一生遇到善知識,聽聞這部經,他也不相信。他聽了不喜歡,聽不下去,兩個小時聽幾分鐘他就走了,有,不在少數。所以世出世間法都要講求因緣,世間法也不例外,過去生中曾經做過的,這一生中做起來好像得心應手,很順利。過去生中沒有做過的,就感覺得很生疏,做起來很困難,必須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慢慢他熟悉了。
我們修學淨土也不例外,緣強還有辦法,我自己來說,我這個緣很強,因很弱,所以最初學佛不相信淨土。那是自己很傲慢,自己認為很聰明有智慧,淨土應該是釋迦牟尼佛度那些老太婆沒有知識的,大概是他們學的。連李老師勸我勸多少次,我不反對了,但是我不接受。我跟諸位說過,我接受淨土是什麼?講《華嚴經》,學佛十幾年了,講《華嚴經》有一天偶然的心血來潮,想想文殊、普賢他們是修什麼的?善財童子是修什麼的?經沒講到,它在後面,把後面翻出來看。翻到《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四十華嚴》有四十卷,三十八、三十九卷,看到文殊、普賢統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個我很吃驚。華藏會上這兩位大菩薩,毘盧遮那如來的助教,他們怎麼會念佛求生淨土?而且還把華藏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帶到極樂世界去參學。這個在我們人間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要是在這個道場,把道場所有的信徒都帶去,那個住持和尚不大發雷霆?那還得了!可是毘盧遮那不但不發脾氣,還贊成、歡喜,說兩位菩薩做得很對,不一樣!從這個地方才真正去認知淨土,重新去認識阿彌陀佛。所以這就是過去當然有,信心不深,這次的緣特別殊勝。老師能隨順我,我喜歡經教,好,你就去學經教,不喜歡念佛,你就別念佛,他順著我。所以我在《法華》、《華嚴》、《楞嚴》裡面,認識了淨土。
《楞嚴經》裡面「二十五圓通章」,那是修行的例子、榜樣,把觀音、勢至擺在特別的地位,表法。「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二十五個法門,這兩個特別法門。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歷代祖師都肯定,都講得很清楚,大勢至沒講清楚,所以很多人疏忽了,認為二十五圓通只有一個特別法門。我原先也沒有看出來,是被日本人問出來的,那一年臨濟寺傳戒,我在戒壇擔任書記,台灣大學有四個學生,都是四年級畢業班的學生,帶著他們的老師,這老師是日本人,日本和尚,台灣大學客座教授,來訪問我。這個日本和尚問我:研究什麼東西?那個時候正好我跟李老師學《楞嚴經》,我說:我正在學習《楞嚴經》。他問我:你修什麼法門?「我修念佛法門。」他感到很訝異,「念佛法門跟《楞嚴經》有什麼關係?」他這一問,就把我的問題問出來,我立刻就想到,我就回問他,我說「大勢至、觀世音,跟念佛法門有什麼關係?」這一問的時候,因為《楞嚴經》裡面講修行法門,這兩個是頂尖的,你說《楞嚴經》跟淨土法門沒有關係,那觀音、勢至他表什麼?關係可大了。
而觀音菩薩這個表法非常明顯,因為他排列的順序是第二個,從第二個調到最後,這個太明顯,所以每個人都看到。大勢至菩薩跟彌勒菩薩,兩個只換一個座位,不容易看到,大勢至排名第二十三,彌勒排名第二十四,彌勒跟大勢至兩個對調一下,彌勒變成二十三,大勢至變成二十四,二十四也是特別法門。臨時一問問出來,不問的時候疏忽了,太大意,一問把我問出來。我很歡喜,幸虧他來訪,讓我很小心的把這個問題發現出來,兩個特別法門。兩個特別法門,為什麼不把大勢至排在最後?這是教學的善巧方便,大勢至念佛法門是通遍法界虛空界,觀世音菩薩耳根法門是只有這個地球。地球上眾生的根性耳根很利,聽很清楚,有的時候看不清楚,聽得清楚,聽這個能力比看要強,所以特別是地球上眾生跟觀世音菩薩耳根很相應。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契地球眾生的機,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是契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的根機,這個太殊勝了。古大德在註解裡頭沒有把這個東西細說出來,這太重要了。那個日本法師沒看到,他問我這麼一句話,他要是搞清楚看到,他就不會提出這個問題。但是提出問題,對我影響很大,讓我一下就把答案找出來。所以起修所依有因有緣,這個因緣非常殊勝。
「望西云:宿世善根謂之因力,親近知識謂之緣力,因緣和合能起行故。」有因、有緣,你的行動就起來了。「上兩說相同」,意思差不多,「但《會疏》稍異」,《會疏》是日本人,日本的祖師,他的說法跟前面有一點差別,「因力者,菩提心正是佛道本因,能貫十方三世,令眾魔大慴怖故。」這是說因力是菩提心,這個說法侷限在大乘,大乘的因確確實實是菩提心。我們念佛,你看看,真正要想求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經上前面我們念過,「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這兩品很重要,這兩品是修行的方法。三輩往生的正因全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講得太清楚,連一心三輩也不能離開這個原則。菩提心是什麼?真心,菩提心的反面是妄心。菩提心不好講,也不好懂,古大德簡單的告訴我們,經上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起信論》上的;《觀經》裡面所說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經論合起來看,意思比較清楚,至誠心跟直心,至誠心就是直心,直心就是至誠心,這是菩提心之體,真心!
我以後跟大家介紹,我把這個真誠心,我用真誠兩個字,至誠心跟直心,我用真誠,真誠心。真誠心起用,對自己,真心對待自己,那就叫深心;真心對待別人,那就叫慈悲心、大悲心。所以我用了十個字,取本經的經題,深心,大家好懂,用什麼心對待自己?清淨心、平等心、覺心,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是自受用。真誠心對待自己就是清淨平等覺,對待別人就是慈悲,我們起心動念與清淨平等覺相應就是菩提心。研教、修行,無論是哪一部經論,無論是什麼法門,要記住,學習所得一定是清淨心,這就對了。你所得的是清淨平等覺,這是真的自受用,這裡頭有定有慧,定慧等學就是清淨平等覺。如果定慧不等,定多慧少、慧多定少,都不是的,都不是菩提心。一定要定慧均等,定慧才能夠起寂照的作用;它不平等,寂照的作用沒有。寂是根本智,照是後得智,所以他說菩提心是佛道的本因,這話沒說錯,「能貫十方三世」。菩提心一發,魔慴怖,就魔恐怖,為什麼?魔就怕你成佛,菩提心一發,看到你要成佛了,他攔不住,他障礙不了。
「緣力者,廣求知識,大聚諸善。此緣有轉凡入聖大威力故」。廣求知識是什麼?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廣求知識,每個善知識都教給他法門。什麼法門?斷惡修善的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所以他大聚諸善。這個用五十三參來解釋,就很容易懂。此緣有轉凡入聖大威力,善財童子是這幾句話最好的表法。「兩說文異而實無違」,說法不一樣,並不相違背。「淨影以過去之善為今之因,《會疏》則以今之菩提心為成佛之因。實則若無過去多生善行,則不能發起今日之菩提心」,這話說得很有道理,「若不發菩提心,則無成佛之因,故兩說可互補」。「此兩說中,《會疏》於本經較親」,為什麼?因為本經上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乃本經之宗也」。宗是修行的宗旨,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所以《會疏》跟本經非常相應。
又《會疏》曰,這個當中還有一行。「願力者,淨影云:起行之願,名為願力」。願很重要,沒有願,行就不得力。願是我們的希望、是我們的方向、是我們的目標;沒有願,就是你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你這功夫不得力。「望西云:求菩提心,謂之願力」。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為什麼?求大菩提,求大菩提就是求成佛,是求回歸自性,是求圓滿的智慧德相,這是願力。「又《會疏》曰:願力者,四弘誓願能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故。綜上三說」,把這三種講法合起來看,「以四弘誓願莊嚴國土,成就眾生,志求本有之菩提心,並隨願起行,是名願力」。這把三位祖師大德說法合起來,四弘誓願是非常非常重要,是佛門弘願的總綱領,學佛人天天都念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四願要是詳細的來說,真正講起來願只有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一願,後面三條成就這一願。你後頭沒有三條,你這願是假的,你憑什麼度眾生?為了要度眾生,才斷煩惱、才學法門、才成佛道。可見得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都不是為自己,這個意思深!要為自己,為自己這四弘誓願全都沒有了,你決定求不到。為什麼?為自己,你是煩惱領先,你怎麼會有成就?人家那個成就是以眾生為先,眾生無邊誓願度,是為他的,不是為自己的,為自己可以懶惰懈怠沒關係,為別人就不可以。我早一天成就,眾生就少受一天罪;我晚一天成就,眾生就多受一天罪,你看看這是多麼大的力量在推動你。
世間法動力是什麼?名利,有名有利就幹,拼命去幹。沒有名利誰幹?沒人幹。佛法名利都不要了,他還那麼樣起勁去幹,那是什麼力量推動?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力量可大了!這是佛菩薩為什麼能夠修成佛道,就是這個力量。許多人不知道,你們學佛的人到底幹些什麼,又不要名、又不要利,又不要好吃的,什麼粗茶淡飯勉強都過去了,還那麼歡喜在幹,你到底是為什麼?這頭腦有問題。所以他不知道,佛法裡頭有個四弘誓願在督促他,四弘誓願就是一願,後頭三個要完成它。你要去度別人,頭一個你要有德行,德行是什麼?德行就把煩惱放下,煩惱無邊誓願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要放下,成就德行。成就德行之後才學法門,這對的,修學法門建立在德行的基礎上。如果法門無量誓願學,沒有前面的德行,法門成就之後,很容易就墮到名聞利養去了,到最後自己不但不能度別人,恐怕就墮落掉了。道德的根基太重要!在初學我們也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不也在學法門嗎?對,這個學法門實際上它是打根基的,因為是一個法門容易得定,定就能開智慧。所以不是像我們一般人講廣學多聞,不是的。一門深入是成就你德行,成就你定慧,定慧現前你才能廣學多聞,廣學多聞不費力氣,因為你這根本智得到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根本智,根本智就是寂靜心,就是清淨平等覺,那是根本智,它起作用就是開智慧。所以你必須要按照這個順序去做,你不能把它搞顛倒了。現在人學佛不能像古人那樣的成就,什麼原因?顛倒了。為什麼?斷煩惱他不要,他只講學法門、成佛道、度眾生,最後眾生也沒度得了,自己也墮落了。
由此可知,斷煩惱在佛法修學它是關鍵,成功、失敗的關鍵。自行的成功、失敗,度他的成功、失敗,關鍵都是在斷煩惱。可偏偏現在人把這個最關鍵的問題給捨掉,還有我在初學佛時聽人家講:吃人的戒律,戒律不是好東西,把人捆綁起來,讓人家不自由,動彈不得,佛法可以學,戒律可以不要。我們早期學佛的時候,常常聽到佛門這麼說法。錯了,大錯特錯!我很感激章嘉大師,我跟他三年,一個星期見一次面,一百多次。每次去,離開他的時候,他都會送我到門口,很輕很低的聲音給我說一句話:戒律很重要。就這麼簡單一句話,我聽到耳熟,沒有在意,我也沒有問他,他也不說,他知道我們年輕人那個心態,只是這句話用來加深我們印象。到他往生的時候,我認真反省,我跟他三年,他教我什麼?這一反省,第一個印象就這句話「戒律很重要」,為什麼老是說這句話?在我當初觀念當中,戒律是生活規範,也確實是如此。那我們是現代人,釋迦牟尼佛是二、三千年以前的,時代不同了,這規範還用得著嗎?再說我們是中國,有自己傳統文化,它是印度的,三千年前古印度生活規範,我們要學它幹什麼?我們挺有理由的,不接受。三天反省,發現了,可能是佛家講出世間法,中國傳統講世間法,世間法這些規矩隔一段時期必須要修訂,像法律一樣定下來,過幾年不太適用,要修訂一下,世間法。所以三代之禮有興有革,就是經過修訂。佛的戒律是出世間法,你要想出世間,那你就得學它,不想出世間的,那你就不必學它,我想通這個道理。在章嘉大師火化的那個塔,我在那裡住了三天三夜,想到這麼一個結論,明白了,戒律跟世間的禮不一樣,不能夠相提並論,那是世出世間法的標準,所以它不能改變。從這個新的思惟,我就開始看戒律的書,以前戒律的書不看。
到晚年才發現《弟子規》是戒律,《感應篇》是戒律,許多宗教裡面都有戒律,都有倫理道德,這個東西不但出世法管用,世間法還是管用,因為有它,世間的這些禮樂、規矩才真正能做得好,它很管用,才重視這門東西。老師確實用心很苦,一定讓我自己去悟出來我才相信,他不給我講。為什麼?講的時候,我心不服,反而把自己的悟門給堵死,這是教學裡頭最高的技巧。為什麼不給你講?講把你悟門堵死了,你不會悟;不講,輕輕提示,讓你自己慢慢去覺悟。用這套方法教學,最擅長的是中國的禪宗,他就是不說破,一定叫你悟得,然後你把悟得的提出來向他報告,他給你印證。所以戒律非常重要,戒律是斷煩惱,煩惱斷清之後你才能學法門,為什麼?你學法門才有悟處。你如果有煩惱,學法門你不會開悟,你得到是什麼?是常識。現在人說你得的是知識,不得智慧,智慧管用,知識不管用。今天這個社會,知識不能解決,地球上這麼多災變,知識不能解決,科學技術都不能解決;智慧能解決,智慧是從清淨平等覺裡頭生的,不是從煩惱,不是從知識裡頭生,知識裡頭生不起來,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方法。所以我們不可以用世間法那個心態來學佛,那你就全盤錯了,你一面學一面會批評它。
煩惱破了,你看看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表演的,十九歲放棄王位,放棄宮廷裡面富裕的生活,出去做苦行僧,去求學,這個表演是放下煩惱障。他的目的,是看到眾生疾苦、生老病死苦才發心,他具足第一條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放下家庭,把煩惱放下,去求知、求學十二年,到三十歲,把所學的這些東西也放下,這是示現給我們看,所學的是什麼?所知障,你所學的東西障礙你開悟。所以在菩提樹下,十二年所學的統統放下,恢復清淨平等覺。也就是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就大徹大悟,智慧、德能、相好圓滿現前。他給我們表演的,菩提樹下這一招,頓捨、頓修、頓悟、頓證。確實煩惱斷了,法門也得到,全是自性的,成佛道,開始度眾生。出定之後首先到鹿野苑,這五個人善根成熟先度他們,最初的五個弟子,憍陳如尊者第一個。佛給我們做了榜樣,做四弘誓願的榜樣,圓滿成就度眾生的誓願。
在中國,六祖惠能大師是示現另一種方式,也是頓捨、頓悟、頓修、頓證,跟釋迦牟尼佛一樣的。他示現是個不認識字的,釋迦牟尼佛示現是知識分子,惠能大師示現這種開悟與知識沒有關係,讓我們看到更殊勝!世尊四十九年講的一切經,沒有一樣惠能大師不知道,他全曉得,他都能講,講的絕不在釋迦牟尼佛之下,因為他講的能幫助人大徹大悟,能幫助人見性成佛,不可思議。說明什麼?說明一切都是自性圓滿具足的,你何必到外求?你到外面求,浪費那麼多時間,浪費了精神,吃那麼多苦頭,你並沒有學到。怎樣才學到?原來放下就是!能大師告訴我們這句話,放下就是。我們看到這兩個榜樣,要認真好好的去思惟、去觀察,找我們自己毛病到底在哪裡,我們要怎樣才能夠做到他那個樣子。
放下,這句話說得很容易,做起來很難。實在做不到,怎麼辦?佛留下了這部經,念佛往生,念佛成佛這個法門,跟圓頓很接近,雖然不能像他們一下就成就,我們這個能在一生當中成就,快的七天,若一日到若七日,上上根人。像惠能那種根性,七天真能成功;中等根性的人,三年五載肯定成功。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所得到的信息,幾乎一半的人三年,三年念佛成功,預知時至,自在往生,這是一般人全能做到。前幾年深圳黃忠昌居士他就表演給我們看,三十幾歲年輕的小伙子,聽到這個法門,聽到這麼回事情,他試試看到底是真是假,就發個心閉關,在深圳閉關,向小莉護關。向小莉今天的福報從哪來的?護關來的。黃忠昌真往生了,這個護關的功德可大了,今天她享的福就是護關來的。他不到三年,兩年十個月,還有兩個月期限滿,他預知時至就往生了,沒有生病。這是現身說法,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句,「有願而無行,是名虛願,則無力矣。」有願沒有行,不能成就,這個願是空願。「如是因緣和合,復具願力」,則自然『出生善根』。「善根者,羅什大師曰:堅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在佛法裡面,「《毘婆沙論》曰: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從此三生。」這是佛家常講的三善根,世間所有一切善法是從它而生,不貪、不瞋、不痴。反過來,貪瞋痴叫三毒,三毒是什麼?所有一切毒害就是從它生的,從貪瞋痴生的。我們內心裡面有三毒,這是什麼?所有一切生死、疾病、罪孽的根,它在造作。如果把貪瞋痴拔掉,沒有貪瞋痴了,你的心裡只生善法、只生功德,不生煩惱、不生惡業,所以叫三善根,這是堅固善心,深不可拔,鳩摩羅什大師說的。
「是故善能生妙果,並復生餘善,故名善根」。妙果,在淨宗講往生淨土、親近彌陀,這是妙果。妙果之外,一切善它都能生,所以叫善根。《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頭一個就是善根,條件。大乘教裡面說,菩薩善根只有一個:精進,精進是菩薩善根。菩薩有最嚴重的障礙:懷疑,疑是菩薩最嚴重的障礙,精進是菩薩唯一的善根,疑障礙精進。世間法不貪、不瞋、不痴,一切善法圓滿具足,這個東西不能不把它斷掉。所以貪瞋痴,我們自己要認真反省,如果一年比一年輕,這個現象好,證明我們修學功夫得力;如果年年還都是一樣,甚至今年比去年還嚴重,這個麻煩大了,這個自己要高度警覺,為什麼?你道業沒有進展,你停留在老地方。如果今年比去年還要嚴重,那完了,你退轉了,退轉就是什麼?就回到三惡道去。要曉得,貪心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墮畜生,你想到這個地方就害怕。貪瞋痴沒關係,想到貪瞋痴三種果報就害怕,這能幹嗎?來生願意到三途嗎?不想墮三途,你就把三途的根給拔掉,貪瞋痴是三途的根、是三途的因。
「《彌陀要解》云: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下面念老有註解,「菩提正道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此即成就菩提之親因。因者,種子也。乃成就菩提果之種子,故名善根」。這是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的,專門對修淨土的,專門對希求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對這種人講的。所以勸我們發心,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淨平等覺的心,我們把上面加真誠,下面加慈悲,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一切時一切處,起心動念與它相應,不違背它,這就是菩提心。當然最重要是第一個真誠,如果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還用虛偽,錯了。所以這個菩提心,不是說我念佛的時候用真誠心,我對人,人家用什麼態度對我,我也用什麼態度對他,錯了。別人騙我、坑我、害我,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都這種心,我們能學嗎?不能學,你要曉得那是輪迴心。用這種心搞六道輪迴,他搞六道輪迴,我想到極樂世界去,但是我還是用跟他一樣的心,這就叫有願無行。你想到極樂世界去,你沒有做極樂世界的因,去不了!不是佛法不靈,是我們自己搞錯了。所以別人欺騙我,我不欺騙他,我用真誠心對待他;別人陷害我,我用慈悲心對待他。為什麼?他是六道輪迴的人,我是極樂世界的人,極樂世界的人怎麼可以跟這個世界人一樣?
你把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你就回心轉意,這個世間用什麼心態對我都無所謂,為什麼?我們在這個世間,這一生叫最後身,下次不來了,最後身。來生到極樂世界去了,不在娑婆,跟娑婆告別,這是對的;你對這個還有留戀,還跟這個世間人結緣,可麻煩了。我們跟世間人只結法緣,將來我成佛之後我回來度你們,這個對的,法緣。沒有善惡果報這個緣,這個統統一筆勾消,那我們現前就得清淨自在。所以一定要懂得,心是阿彌陀佛,心是真誠、清淨、平等、覺,對待別人一味慈悲,平等慈悲、清淨慈悲,這就對了。一向專念,這個非常重要,這是屬於行門,發菩提心是願,有願有行,用行來踐願,實踐我的願望,這一向專念。所以一定要學,在一天當中睡覺不算,從你起床到晚上睡覺這一天,佛念多於雜念,這比什麼都重要。如果我們的比例,能夠做到佛念十分之八,雜念十分之二,你就決定得生。不但決定得生,你想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就能走,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你念佛功夫成就了。如果我的雜念跟佛念是一半跟一半,百分之五十跟百分之五十相比,一半一半,往生未必有把握,那要靠臨終的緣分。如果我們的功夫是六比四,我每天的佛號百分之六十,雜念百分之四十,應該可以往生;再提升,佛念百分之八十,妄念百分之二十,你就自在往生。這個事情要幹,這個事情是真的,其他這個世間事全是假的。能捨要捨,該捨要捨,不再幹糊塗事,一心一意只求往生,除往生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就是成就菩提親因,親因就是種子,成就菩提果的種子,叫善根。
「又《大悲經》曰: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這就說到念佛人,淨土宗的善根是什麼?就是念佛。古大德有個比喻,念佛功夫要念到什麼程度?比喻當中說,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你就成就了。我們現在一般人,熟是什麼?雜念,不知不覺一天到晚會雜念起來,熟了;佛號,佛號生疏,老是忘掉,提不起來。佛號生,妄念熟,現在把它調轉一下,怎樣把佛念搞熟,把自己習氣搞生疏,這樣一調轉功夫就成就。這個說法說得很好,熟處轉成生處,生處轉成熟處,給它來個改變。這改變首先欲望放下,對這個世間沒有欲望,你才能轉得過來;如果對這個世間有欲望,對欲望有貪戀,那就太難太難了。怨恨還要報復,記仇在心,這個很難轉;這個世間恩恩怨怨要一筆勾消,統統放下。對於這些親怨用一個心,感恩的心,清淨平等感恩的心來對待。在娑婆世界,我們糾纏了不知道多少生多少劫,現在我覺悟,不幹了,感謝大家,我走了。要有這種態度,要有這種心情,真放下了,這樣的心情你去念佛,佛就能轉生為熟。
所以總得多想想辦法。經教聽,好,為什麼?幫助我們覺悟,聽經就是修行,聽經也就是念佛。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佛念佛是因,必定見佛是果。憶佛,讀經是憶佛,我們常常想到極樂世界的莊嚴,常常想到阿彌陀佛的恩德,這是憶佛。念佛就是稱這一句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不要間斷。為什麼?間斷,雜念就進來。用這個方法把雜念放下,因為雜念太熟,不念佛它就起來,所以用念佛這個方法把雜念念掉。不念它又來了,那就總得要念,念熟了,什麼叫熟?沒有雜念叫熟了,沒有雜念只有佛念。這就像《大悲經》裡所說的,「一稱佛名」,這個一稱就是一向專念,「以是善根入涅槃界」,生到極樂世界就是入涅槃界,生到極樂世界的殊勝說不盡!到那個地方,就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在西方極樂世界生活待遇,我們講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生活待遇跟法身菩薩平等,比欲界的六層天超過了,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不能比,與四禪天也不能比。這些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享受,是阿彌陀佛給我們的。
阿彌陀佛福德從哪來的?這經上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無量劫的修學功德,過去生中無量劫的功行,他成為世饒王,這世間的大國王,做國王遇見自在王佛,聽經聞法覺悟,把國王捨棄,出家叫法藏比丘。無量劫的那個善根、那個親因,發起他的四十八願,發四十八願之後,又用五劫的時間認真修行,勇猛精進,將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成就了。四十八願成就的功德,感應得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願力、行力,修行的功德成就的。它不是人工設計的,它也不是像我們這個地方施工建造成的,它不是,它是自然感應得的。這個自然感應得,我們有證據,我們明瞭,對這個不懷疑,為什麼?欲界天,他化自在天、化樂天都是感應的,那是什麼?是自己行善功德所成就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它自然感應的。你造作罪業,罪業造成的感應是地獄,地獄也是化生的,也沒有人設計,也沒有人去建造。這個故事,我們早年聽朱鏡宙老居士講,他的老岳丈章太炎先生,這民國初年大家都知道他,他做東嶽大帝的判官。有一天覺得炮烙的刑罰太殘酷,不合人道,請求東嶽大帝把這個刑罰廢除。東嶽大帝很聰明,派兩個小鬼帶他去看,你去看,現場去看,到現場,小鬼說到了,他看不見,才恍然覺悟,是自己不善業力變現的,不是人造的。如果是東嶽大帝造的,他可以廢除,不是他造的,是你自己感應的,那有什麼辦法?才完全明瞭,業力感應不可思議。
「故知善根是親因。從因得果,果具種子,復作勝因。如是輾轉,善根無盡。是故菩薩具足如下種種妙德」。這首先介紹菩薩這些智慧、德能從哪裡來的,實在說不是從外來的,全是從自己性德裡頭自然流露出來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