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五百九十四面,從第七行看起,從這念起:
「究竟一乘。一乘者,成佛唯一之至道,最極圓頓之教法。乘為車乘,以喻佛之教法。教法可載運行人登於涅槃彼岸,故名為乘。《勝鬘寶窟上》云:一乘者,至道無二,故稱為一;運用自在,目之為乘。又《勝鬘經》曰:一乘即是第一義乘。」前面我們學習到此地,這一段念老為我們說明『究竟一乘』。什麼叫一乘法?佛在《法華經》上講過,「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從這一句經文,我們就了解,諸佛如來慈悲到極處。佛幫助眾生要幫到什麼時候?這句話說得很清楚,幫助你證到究竟的果位,《華嚴經》講的妙覺如來,這叫一乘,這是佛的本願。可是眾生業障很重,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世尊雖然為我們講一乘法,我們聽不懂,不能夠斷疑生信,所以往往在這一生當中得不到真實利益。於是佛陀就開方便法門,把一乘法分成幾個階段來學。一乘法好比是現在大學研究所博士班,再沒有比這更高的。可是我們的基礎、智慧都沒有辦法學習這個課程,於是辦小學、辦中學、辦大學,這都叫方便說,目的呢?目的是叫你拿到博士學位。佛門的博士學位就叫做佛陀,第二個學位是菩薩,第三個學位是阿羅漢,這個名稱是佛陀教育裡面學位的名稱。像阿羅漢、菩薩,這都是方便門。阿羅漢是小乘,菩薩是大乘,辟支佛算是中乘。如果講三乘,就有辟支佛,講二乘,辟支佛跟阿羅漢合併在一起。這是有時候講二乘法、有時候講三乘。可是,如來的願望是給我們究竟一乘法。
凡夫成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是現成的事情,為什麼?佛在大乘經上講得很多,這句話非常重要,那就是「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句話是真實的,不是假話。為什麼現在變成這個樣子?變成凡夫,而且還變成造作一切罪孽的凡夫。我們今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造的是什麼業?說實在的話,人天業我們造得很少。人道的業,中國傳統的教學被佛法肯定了,那是正法。五倫是人業,五常、四維、八德,如果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這些決定不違背,你來生還生在人道,你不會失掉人身。在佛法裡面,十善、三皈、五戒跟我們傳統講的倫常道德完全相應。如果用這個標準來看這個世間,好像造人業的不太多。那要造生天的業,比人業更殊勝、更高,高等的倫常道德,在佛法裡面講上品的十善,天道。我們現在起心動念是什麼?沒有離開自私自利,沒有離開名聞利養,沒有離開貪瞋痴慢,甚至於確實有不少人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這樣的心行,他所造的是三途業,他造的畜生業、餓鬼業、地獄業,這個不能不知道。造的時候不知道,知道怎麼會幹這種事情,不知道。我們今天確實也是不知道,倫理道德沒有人講了;學佛,十善五戒也沒有人講,講經的人有,講十善五戒的人沒有。為什麼沒有?沒有人願意聽。好像看到這個經論,自己看不下去、聽不下去,一看好像都沒有做到,算了,別看了。絕對不是說不看就不墮三途,不看,你造了還是要照樣墮三途。聽、看有好處,果然造了惡業,只要一口氣還在,可以懺除業障,可以懺悔的。如果不懂得這些道理,不知道懺悔法,這個事情麻煩可就大了。所以學佛的人,對於這些基本的課程,紮根教育,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不可以不看。
《十善業道經》前面有一篇序文,它不叫序文,它叫上諭,雍正皇帝寫的,對於這部經很推崇。他沒有給其他經典寫序文,單單為《十善業道經》寫序文,用意很深。雍正,虔誠的佛弟子,做了皇帝之後,把他的雍親王府奉獻給佛教,做道場。現在諸位到北京去參觀旅遊,那是個景點,雍和宮,裡面住的是喇嘛,密宗,這是雍正皇帝過去沒有做皇帝之前他住的房舍,捐獻出來,這是個對佛法內行的人。從這個地方我們講,基礎教育決定不能夠疏忽。佛法的修學,簡單的講是求福求慧,福慧雙修。究竟圓滿的福慧就是究竟一乘,究竟一乘具體的落實就在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讚歎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些都是表演給我們看的。《勝鬘經》上說,「一乘即是第一義乘」,第一義就是前面講的究竟唯一的至道,最極圓頓的教法,這屬於第一義。
「又憬興曰:一乘者,即智雖有三,其極無二,故云一乘。」這個智雖有三,通常也分配在三乘裡面,阿羅漢所證得的是一切智,菩薩證得的是道種智,如來是一切種智,這前面我們都學過了。雖有這三種智,「其極無二」,這個極是向上提升,最後都提升到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究竟一乘。「《法華經》專說一乘之理,該經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這個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這是講真話。成佛是真的,菩薩、阿羅漢是向真實這條路上走,還沒有走到家,還在路上。成佛那算是到家,目的地達到,阿羅漢、菩薩方向正確,還沒有達到目的地。「又《淨影疏》曰:乘是行用。」行,我們旅行,旅行必須要用交通工具。乘是車,車的作用是交通工具,是行用的,旅行用的。「行能運通」,我們今天講運輸,輸通,「故名為乘」。
「隨化多乘,就實不殊」。佛教化眾生,方法太多了,在中國所謂十個宗派,小乘兩個宗派,大乘八個宗派。唐朝中葉以後,小乘沒有了,中國這些祖師大德感到我們自己儒跟道足以代替小乘法。小乘經典的翻譯非常完備,跟現在南傳巴利文的經典一比較、一對照,你就知道了。這個事情我沒有做過,章嘉大師告訴過我,巴利文的小乘藏比我們中文翻譯的四阿含,好像只多五十幾部。小乘經典大概有三千部,只多五十幾部,可見得我們的翻譯了不起,幾乎是完整的翻譯。現在學小乘的沒有了。早年我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李老師在小乘經教裡頭,大概選了有五十多種教我們學習,我們還沾了一點邊。中國古來祖師大德,多半用儒、用道來代替。所以過去這些祖師大德們,他們對儒釋道全通,不是單單學佛。四書五經、十三經他們真念,《老子》、《莊子》,道家的一些名著,他們也學習,確實中國是多元文化。少林寺有一塊碑,這個地方是縮小了,就是這一塊碑,少林寺的。這塊碑當中一個像,正面看是釋迦牟尼佛,從兩面看,一面是老子,一面是孔子,它的題名是「混元三教九流圖贊」。在中國,三教是儒釋道,三教九流是一家。這碑是什麼時候刻的?唐肅宗時代刻的,唐朝。肅宗是唐明皇的兒子,距離我們現在大概一千三百年。一千三百年之前,中國人已經在搞多元文化。外國人到近代才搞多元文化,我們老祖宗領先,一千三百年前就搞了,這塊碑是證據。由此看到,中國這些老祖宗們,他們的思想的確是領先現代人。現代人想做的,覺得很時髦、是創造,看到這塊碑的時候就沒話說了,中國一千三百年前就做了。
所以,教化眾生決定不是一個方法,一定是許許多多的方法。佛法因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文化不相同、生活習慣不相同、喜愛的不相同,所以恆順眾生。佛、佛法絕不堅持自己的主張,沒有,自己主張是成見,早就放棄掉了。學佛一開頭就把成見放棄掉,就能夠接受別人。你想學什麼,我就教你什麼,所以佛教的教育才成功。佛教化眾生,不是隨佛自己意思,為什麼?佛沒有意思,佛把意思都放棄掉了。佛的心就是我們這個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這是佛心。清淨平等覺裡頭沒有這些雜念。前面我們讀過,佛知道世出世間一切法,體相用有,不是沒有,俱不可得。體離一切相,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統統離了。相雖然有,但是相是幻相,是剎那生滅相,不是永恆常住的。所以,於一切現象當中,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起心動念,這樣才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喜功德是講教學,不是隨佛,是隨眾生,眾生無論想學什麼,佛都教你。
前面我們讀過,一切法皆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這個話到底怎麼講才講清楚?你在一切法當中能夠離相,就叫佛法,執著就不是佛法了,就這麼回事情。標準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你對於一切法裡頭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叫世間法;離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法就叫佛法。你對於一切法都沒有分別執著,也不起心動念,一切法不全是佛法嗎?諸佛如來的剎土是佛法,餓鬼、畜生、地獄也是佛法,不執著就是佛法,執著就變了,就叫它做世間法。法沒有改變,是世間法、是佛法,就在於你有沒有起心動念、有沒有分別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法就平等,法就一如。所以,一切法如如,是這麼個道理。一切法可以受用,不能執著、不能分別、不能夠佔有、不能控制,這些全叫妄想。把這個放下,放下就是自性。所有現象都是自性變現的,《華嚴經》上講得好,「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是真心,就是自性,真心就是自性,也叫法性,也叫真如。大乘經教裡面對這樁事情,佛用了幾十個名詞,第一義也是的,也講這個。佛為什麼用這麼多名詞?意思叫我們不要執著,名詞是假的,只要懂得意思就對了。破我們執著名字相,用這個方法,這是教學的善巧方便。
所以,隨化多乘,這就是說旅行,交通工具很多,都可以用。有些交通工具速度快,有些比較慢,最後都能達到目的地。這就是「隨化多乘,就實不殊,是以言一,於此一乘,窮名究竟」。一乘法終極的目標,決定成佛,決定證得究竟圓滿,這就叫一乘。「按此疏意,窮盡此一佛乘之理,謂之究竟一乘」。這些道理,《華嚴經》講得最圓滿、講得最透徹。《華嚴》跟我們這個本《無量壽經》完全相同,《華嚴經》細說,《無量壽經》略說,內容沒有兩樣。所以,古德稱《無量壽經》為中本《華嚴》。《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一部經,也是廣略不一樣,內容完全相同。稱《阿彌陀經》為小本《華嚴經》,《華嚴經》稱它為大本《無量壽經》。有沒有錯?沒錯。這個話是清朝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說的,這個大居士也了不起,一生研究經教,通宗通教,顯密圓融。他講得沒錯,當代、後來祖師大德對他的說法都予以肯定。他念佛求生淨土,《往生傳》裡面有他的傳記。按此疏的意思,窮盡此一佛乘之理,謂之究竟一乘。什麼叫一乘經,我們也就能體會到。這部經對於一佛乘的道理,就是理論、修學的方法,以及契入的境界,能講得很清楚、很明白,這個經稱之為一乘經。
「蓋極樂諸大菩薩,悲誓宏深,雖居極樂,但為哀憫眾生,故仍示現於三界生死之中。住平等慧,精勤修習。故經云: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了達實相一乘之理,得至涅槃彼岸,故云:至於彼岸」。這是說極樂世界的菩薩,只要生到極樂世界,即使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有這個能力,這不可思議。「極樂諸大菩薩」這一句,不僅僅是稱實報土的,實報土的是摩訶薩,也就包括方便土、同居土。為什麼?阿彌陀佛第二十願,他四十八願第二十願,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只要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那真不可思議,阿惟越致菩薩是法身大士,圓證三不退。
就證三不退這個意思來說,《華嚴經》初住以上,就證三不退這個意思來講。圓證三不退,圓是圓滿,三不退證到,但是沒有圓滿。圓證三不退,古大德有說七地以上,圓滿了;可以說七地以上真正是究竟一乘。圓教初住以上那是一佛乘,你要說他究竟一乘也能講得通,不是講不通,能講得通。古德這種說法也有道理,把究竟說之為七地以上菩薩。他們悲願弘誓,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雖然在極樂世界,在那裡修學,目標是要證得妙覺果位,沒有證得妙覺之前,這是法身菩薩。如果就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的,所以一到極樂世界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薩;換句話說,你就是究竟一乘,這是廣義的說法,沒有錯。你慈悲心重,哀憫諸佛如來六道十界的苦難眾生,所以你常常示現在三界。三界是六道,欲界、色界、無色界,常常示現在這裡面,六道生死之中。
來做什麼?來度眾生的,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苦從哪裡來的?從迷惑顛倒來的;樂從哪裡來?樂從覺悟來的。菩薩救苦救難,怎麼個救法?幫助眾生覺悟,眾生覺悟了就離苦得樂。不是眾生在苦難的時候,他沒有吃的,送一點吃的東西給他,他沒有穿的,送一點穿的東西給他,不是這個意思。這是只能解決一時,不能永遠解決,這不是真的幫助他。真的幫助他,那要教他開悟。所以一切諸佛菩薩,包括阿羅漢,示現在六道沒有不講經教學的。講經教學就是佛菩薩的慈悲救濟,真正教你離苦得樂。離苦得樂是果,因就是破迷開悟,迷破了,苦就沒有了,覺悟了,樂就來了。所以諸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做什麼?教學,這個一定要懂得。
前年,我陪同馬來西亞的宗教訪問團,去訪問梵蒂岡天主教的教皇本篤十六世,在梵蒂岡住了兩天,兩次的交流。他們主教團陶然主教做代表,他提出一個報告,這個報告的內容我們不知道。天主教有組織,所以他們對於宗教方面的這些信息非常靈通。告訴我們,最近差不多二十年來,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逐年下降。他們很擔心,如果這樣下去,他說再有二十年、三十年之後,可能沒有人信仰宗教了。提出這麼一個信息,我們大家聽了都感到很茫然,這是個嚴重問題,這不是小事。為什麼在今天這個社會,信仰宗教的愈來愈少?當時我提出我的看法,我跟大家說,當年摩西創教的時候,耶穌創教的時候,穆罕默德創教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創教的時候,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信仰,有那麼多人跟他一起學習,而且世代綿延一直到今天?兩千年的歷史,猶太教四千年,那是什麼原因?到今天為什麼會衰了,今天人不相信了?這是我們應當要檢討的、要反省的。
我提出一個思考的方向,我說我們細心去觀察,你在經典裡面記載去看到,這些人當年在世都教學。他們搞什麼?他搞宗教教育。釋迦牟尼佛教了四十九年,耶穌教了三年,被人害死了,摩西也教了二十多年,穆罕默德教了二十七年。他們都是社會教育家,加上現在時髦的稱呼,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你們想想,他們是不是這個身分?而每一個人自己的身分是多元文化義務工作者。他教學,你看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信仰,有教無類,只要你肯來學,沒有不歡迎的。你們細心想想,仔細在經典裡面去看。今天衰在哪裡?今天我們把宗教教育丟掉,不搞教學了。不搞教學,搞祈禱,祈禱有沒有效?有,不能說沒有效。現在科學家也研究發現,祈禱有效果,集體意識的能量不可思議,這是科學家的結論。可是世人不相信!你說有災難,我們祈禱,災難化解了。人家說你胡說八道,根本就沒有災難,你在這裡騙人。你拿不出證據出來。教學就不一樣了,教學能治本,幫助一個人覺悟,幫助他回頭,幫助他棄惡揚善,幫助他改邪歸正,這個對。祈禱是治標不治本,大災難來的時候,臨時祈禱有效,長遠的一定要教學。我提出來給大家做參考,希望全世界每一個宗教盡快的恢復教育,向當年創教這些祖師、每個宗教創教的這些大德們,向他們學習。宗教要不回歸到教育,它的前途很悲觀,不樂觀。這是我當時提出的一點看法。
我一生走的是教育,這是方東美教授跟章嘉大師指導我的。我出家,章嘉大師勸導的,替我選擇這個行業,囑咐我要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這我們經典上看到。除講經教學之外,他沒有辦過其他的活動,沒有帶著人打個佛七,或者打個禪七。如果有這個事情,經典上一定有記載,沒有,大乘教裡面只提到修行在各人。所以佛只是講教,教你,你明白了,你懂得了,怎麼個修法是你自己的事情。修什麼?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這就是修行,這是你自己事情。用什麼方法放下,是你的事情,不是別人事情。各人的方法不一樣,所以有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不是一個方法,每個方法都靈,只要真放得下。放下,恢復清淨平等覺。清淨心恢復,你就證得阿羅漢;平等心恢復,你就是菩薩;大徹大悟,你就成佛了。這是佛教育裡頭的標準。
所以,極樂世界這些菩薩非常慈悲,自己還沒有圓滿證得,他就做幫助眾生這些事業,示現在六道三途。「住平等慧,精勤修習」,他有沒有妨礙他自己修行?沒有。為什麼沒有?他住平等慧。平等慧三個字,就是經題上清淨平等覺。平等當然包括清淨,不清淨怎麼來平等?平等比清淨高,清淨未必平等,平等一定清淨。後面這個慧就是覺,他們的心不迷,在六道裡頭幫助苦難眾生他不迷。為什麼不迷?他不著,因為他知道這些境界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在六道裡頭沒有貪瞋痴慢疑,統統斷盡了,所以他的心是清淨平等覺。在六道、在三途,在考驗,他有沒有染著,染就錯了,就墮落;真的不染,證明他提升了。所以,順境裡面沒有貪戀,提升了,逆境裡頭沒有怨恨,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就是不斷向上提升,自他兩利。不是自他就沒有自利,自他兩利,所以這些菩薩何樂而不為之,都喜歡幹這個事情。「故經云:於三界中,平等勤修」。你看,三界就是六道,欲界、色界、無色界,平等的勤修,幫助別人,也提升了自己。
「究竟了達實相一乘之理」。如果沒有究竟了達實相一乘,他的慈悲心生不出來。真正了達,慈悲心自然生出來。為什麼?慈悲心是自性本具的性德,不是外頭來的,只是我們自己有障礙,慈悲心顯不出來。我們顯出來什麼?顯出來是自私自利、是貪瞋痴慢,沒慈悲,這些我們要知道。知道,你慢慢回頭,你慢慢改過,你才能提升自己。如果不知道,迷迷糊糊過了這一生,怕的來生比這一生更迷惑。這個事情,例子太多了。來生比這一生更清楚的人不多,比這一生更迷惑的人多,我們要做哪種人,不能不多想想。所以這些菩薩,他們只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不但希望自己得至涅槃彼岸,也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像自己一樣,求生淨土,親近彌陀,至於彼岸,都只有這麼一個單純的念頭。「《會疏》曰:彼岸,涅槃妙果也。」這是彼岸兩個字的意思。「《淨影疏》曰」,這是隋朝慧遠大師的話,「至於彼岸,涅槃果極」。「涅槃果極者,指涅槃之極果,即至高無上之果覺,究竟成佛」。《華嚴經》稱為妙覺,在等覺之上,這叫究竟成佛。
下面這一段解釋『決斷疑網』,「此有異釋」,這句話古大德有不同的解釋。「《淨影疏》曰:除妄顯真,名斷疑網。」這個疑是菩薩很大的障礙,對我們來說是嚴重的災難。我們學佛,是不是真的沒有疑惑了?不可能。如果真的沒有疑惑,那你修行就有真功夫,你肯定得三昧,你肯定有悟處,不是大徹大悟你也有大悟,這是一定的。經典裡面所說諸佛如來的境界,不是我們的常識。「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能肯定嗎?自然有疑惑。佛講的是真話,絕不是騙我們的,也不是鼓勵我們的話。我們中國老祖宗也說過,佛法沒到中國來,中國老祖宗說「人性本善」。所以以後編到《三字經》裡面去,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這個善是讚美的名詞,跟佛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意思很接近。佛是最善的,這善是最完美的,沒有缺陷,所以見性成佛。我們能不懷疑嗎?世間人都是好人,我看這個世界壞人很多,怎麼能說都是好人?我們看錯了,佛菩薩沒有看錯。佛菩薩看的是什麼?性是空的,相是假的,所以他平等了,平等才是真善,平等沒有過失。我們的觀點不相同,我們看的是妄相,人家看的是實相、是真相。我們只有肉眼,人家五眼圓明,他有肉眼、有天眼、有法眼、有慧眼、有佛眼,怎麼會看錯!我們連天眼都沒有,所以看東西當然看錯,聽佛所講的我們有疑惑。
我們這個疑怎麼斷?真正斷疑是要修行功夫,要禪定、要般若,真斷疑生信。我們今天斷疑生信唯一一個方法,求解悟,那就是讀誦大乘經教。聽經能斷疑,讀經也能斷疑。沒有聽經的緣分,我們就要讀誦,古人說的話好,「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義是道理,其義自見,道理自然明白了;道理明白了,疑就破了,就不疑惑了,這是個方法。一千遍念下來,你心定了。但這個東西要得一部經,不是很多經典。很多經典的時候,你念雜了、念亂了,這個效果很難。如果是一部經,一遍一遍讀,這一部經讀了一千遍,心定了。一千遍定不下來,我們業障重,這個要知道。現在的社會的緣很複雜,這不是善緣,很不容易讓我們心定下來,這是我們生活環境比不上古人。那怎麼辦?二千遍、三千遍、一萬遍,你有這種決心,一直念下去,肯定你會有成就。堅持這個方法,這就是持戒,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東方修學總的原則、總的綱領,幾千年來都沒有改變過,都用這個方法。現在改變了,現在不用了,現在用外國科學的方法,這一科科出問題出來了,許多問題都被科出來了。你要不細心,你不會發覺。真正細心,你才曉得,中國傳統這個方法比今天科學方法高明,比今天的科學方法實用,真能解決問題。所以,斷疑生信是我們現前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這個功課要怎麼學習法。
《會疏》跟它解釋是一樣的,「疏曰:斷除疑網,智慧自生。其意皆偏於斷自疑網」。「但《嘉祥疏》云;決斷疑網者,能斷眾生疑。」你看這個講法不一樣了,前面是講自己的,斷自己的疑網,後面這個說法,菩薩教化眾生,幫助眾生斷他的疑網。「兩者雖異,但亦無違」。說的雖然不一樣,一個是斷自己的疑惑,一個是斷別人的疑惑,雖然不一樣,也不相違背。「因能除眾生疑者,首自身無疑」,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自己沒有信心,怎麼能幫助別人建立信心?自己有疑惑,怎麼能幫助別人斷疑惑?這個話說得有道理。「又自身既斷疑網,真智自生,必起大行,普令眾生斷疑證真」,這也是一定的道理。自己的疑斷掉,智慧就生起來。所以疑障礙自性本有的智慧,智慧絕不是從外頭來的。佛說的這句話我們要相信,「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一定要相信,不能疑惑,佛說的是真話。我們有跟諸佛如來同樣的智慧、同樣的德能、同樣的相好,只是我們今天迷了,佛菩薩覺悟了。如果我們破迷開悟,我們的智慧德相就現前,它不是從外來的。
今天我們的智慧德相為什麼不能現前?我們有疑。佛講得再清楚、再明白,再懇切的勸導我們,我們還是不相信,覺得自己沒智慧、自己愚痴。這個世界上很多聰明人,我們跟他相比,不如他們,都是這種心態。這就是我們自己怎麼修、怎麼學都沒有效果顯現,愈來疑就愈重。甚至於連極樂世界,極樂在哪裡?西方。西方沒有邊際。我念佛想去西方,怎麼個去法?這都是疑問。真到西方,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去,帶你去,你不必問哪個方向。佛不來接引你,不帶你去,你肯定沒有到極樂世界,你找不到,你決定會迷失方向。所以,一定要求佛帶你去。佛會不會來?肯定會來。為什麼?這是他四十八願裡的願望,他自己發的願。佛來接引,給諸位說,是佛的分身。同時異處,佛能分無量無邊身,接引十方無量無邊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一個都不漏。我們對這樁事情要有信心,決定不懷疑。
所以自身無疑,自身既然斷疑生信,真智自生。本性裡面的智慧一定向外面透露,透露的智慧大小,跟你自己修行功夫有關係。你信得愈真,智慧就愈大;信得愈少,智慧也小。智慧生起來,一定起大行,大行是什麼?自利利他。「普令眾生斷疑證真」,這是大行,你心量拓開了,對眾生起了平等心。不是喜歡的人先度他,不喜歡的人放在旁邊,慢慢來吧!那不是真正覺悟的,真正覺悟是平等心,決定沒有怨親。只是講緣分,有緣的先度,沒有緣的後度。緣是什麼?他能相信、他能理解、他肯念佛,這是有緣的。緣不成熟,你跟他講,他不相信,他不能理解,他不願意念佛,不想到極樂世界,這是沒有緣分。沒有緣分,可以等一段時期再來。「故知經文,實兼二義」。經文裡頭這兩個意思應該都有,都能夠講得通。
末後這一段,『證無所得』。「無所得,又云無所有」,無所得跟無所有是一個意思,「即空慧」,這是真實智慧,空慧就是「無分別智」,這是大智慧。大智慧裡面決定沒有分別,要有分別,分別是煩惱,塵沙煩惱,執著是煩惱,見思煩惱。煩惱起來,智慧就沒有了。於是我們就明白,極樂世界的菩薩根本就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體無相之真理」,體是體會,這樣講也行,體會無相的真理。也可以說這個體是本體,就是真如,就是真心,就是自性,自性沒有相。這個前面我們學得多了,三種現象都沒有。「自心無所執著,無諸分別,是曰無所得。」無論是在理體,或者在
現
象,都不會生心動念,都不會有分別執著。這是什麼?真正曉得諸法實相,實相之體就是能生能現,不可得。自性所起的作用,這就是能生萬法,《還源觀》上講的出生無盡。這些現象,「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阿賴耶、末那、意識。它們起作用,常常將自性所現的這些相讓它產生變化。有幾多變化?《還源觀》上告訴我們「出生無盡」,那就是變化太多了,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為什麼?隨著你的念頭在變,念頭一動它就變了。所以說現象裡頭決定不可能有兩個完全相同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決定找不到兩個相同的。所以,相是虛幻的,它不是真實的,這是無所得的意思。
「《心經》曰:無智亦無得。」《大智度論》裡面說,「諸法實相中,決定相不可得故,名無所得」。「又《涅槃經》曰:無所得者,則名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這說得好,說得很清楚、很明白。為什麼?無所得,你看破了,你放下了,這是智慧,真實智慧。為什麼?你對於宇宙之間萬事萬物你了解清楚了,你在這一切現象裡頭不起心、不動念,跟菩薩一樣。還起心動念你就錯了,起心動念是迷了,起心動念是凡夫。所以有所得,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統統叫無明,無明是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你才會幹這個事情。真正了解,你怎麼會幹這個事情?《心經》上所說的,這屬於《般若經》,「無智亦無得」,無智是真實智慧。有智,有智就是無明。所以智慧跟知識不一樣,有智是知識,無智是智慧。般若無知,它起作用是無所不知,妙!知識怎麼樣?知識是有知,有所不知;智慧是無知,無所不知。你看看,它怎麼會一樣?智慧能解決問題,知識不能解決問題。這個道理只有大乘講得清楚、講得明白。如果用粗顯的話來給你說,為什麼有知不能解決問題?有知,肯定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夾雜在裡頭,那就把問題愈來愈複雜了,搞複雜了,不能解決。無知,不但沒有自私自利,連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都沒有,他所現的是自性裡頭圓滿的智慧。所以無智亦無得,這是自性圓滿的顯露。得個什麼?他真有得,得什麼?他得的是遍法界虛空界,得的是大圓滿,不是在裡頭得一個。這個事情,只有如來、法身菩薩知道,要不然人家學這個幹什麼?這是一切法裡頭,至真至實無上的妙法,經教裡頭稱為究竟一乘。這些在日常生活當中,都要先把它記熟,時時刻刻能提醒自己,這叫觀照。
「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你看,我們拼命的追求,我要得到,得到什麼?生死輪,這是輪迴。起心動念那是造輪迴業,你造輪迴業,你怎麼能夠出得了輪迴?真正想出輪迴,不再造輪迴業了。輪迴業裡頭最重的就是執著。執著真放下了,還有分別、還有妄想,他能脫離六道輪迴。所以我們就知道,六道輪迴的業就是執著。有些人堅固的執著,這是成見。成見放下了,就能夠恆順眾生,不再執著。分別心放下了,不但能恆順眾生,能隨喜功德,這是真智慧。所以,「菩薩永斷一切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他都斷了,「是故菩薩名無所得」,這是真的。菩薩無為而無所不為,雖無所不為,真的是無為。為什麼?他無所得。他為什麼還要為?為眾生,不是為自己,所有一切都是為眾生所施設的,沒有自己,這是菩薩。為別人,裡面也有一分為自己,還是為自己。菩薩是絲毫自己都沒有,這一點要懂。菩薩度化眾生,所有一切設施決定沒有起心動念。他要起心動念,他就墮無明裡去了,他就退轉了,決定沒有。所以,這些聖人的境界,我們完全不知道,我們總對他們懷疑,他為什麼做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對他一定有好處。祖師大德也隨順我們的意思,說有好處,有!什麼好處?提升他自己境界。我們要問,他做這些好事是不是有提升自己境界的念頭?給諸位說,沒有。他要有這個念頭,他是凡夫,他不是菩薩。是不是提升?真提升,無念無為才提升。有念有為只有往下墜落,哪有提升?沒這個道理。我們學佛,在日常生活當中,頭一個要學隨緣,什麼都好,不要自己有意思,不要自己一定想這樣做、那麼做,得到這個、得到那個,都不要,你才真正與大乘相應。否則的話,學的是大乘,但是所作所為依舊是凡夫行,依舊是輪迴心,大乘真實的利益你沒有得到。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你才真得到。
底下,「《涅槃》之說,真究竟了義之語也」。這是我們要細心去體會的,《涅槃經》裡面所說的,「無所得者,則名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這個話真正是究竟了義之說。「又證無所得者,《仁王經良賁疏》曰:無所得心者,無分別智也」。這是《仁王經疏》上的一句話,這真正是菩薩境界。於一切法,六根在六塵境界上,眼對色,耳對音聲,乃至於意對一切法,意是念頭,真正不分別,就是我們經題上的「平等」。平等是不分別,平等心現前,平等性智,一定沒有所得的心。無所得心就是無分別智的起用,無分別智是體,無所得心是作用,有體有用。從用上看到你的體,從體上看到你的作用,這都是修行真實的境界。我們在大乘,我們想到西方極樂世界,當然沒到這個境界,生凡聖同居土,生方便有餘土。契入這個境界是生實報莊嚴土,這是禪宗裡面所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這個境界,普通人沒有。但是我們明白之後,我們要生活當中去練。練什麼?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兩句話,去認真學習,「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要過分執著自己的意思。學什麼?什麼都好,什麼都隨緣。
民國初年,有一個人學得不錯,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可以以他做榜樣,就是弘一大師。弘一大師沒出家之前,特別是年輕時候在日本留學,我們看那些故事,那不是假的,他那種分別執著是超人的。跟朋友約會,朋友來看他,約到八點鐘,早晨八點鐘的時候你來。他一定準時,如果八點一分,他門關到,他不見你,你失信,你不守信用,不見你,下一次再約。真不容易,準時,早到了不行,遲到了也不行。那麼執著,成見非常深。以後學佛之後,全放下了,什麼都好。他在新加坡訪問,所以新加坡他的朋友也很多。老和尚告訴我,弘一大師最好伺候,什麼都好,一絲毫挑剔都沒有,飲食、起居樣樣隨緣,一點都不講究。這是什麼?這是弘一大師學佛之後,真正得到大乘經的受用,他不但好學,他真做到。他每天的功課是《普賢菩薩行願品》,就是最後這一卷,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念得很熟,這一卷經他能夠背誦。轉心,這是我們應該學的,這是無所得心的一分。不認真落實,煩惱去不掉,智慧就不能開。
「又《維摩慧遠疏》」,《維摩經》慧遠大師的註解,這裡面說,「菩薩破去情相,到無得處,名無所得」。情相是什麼?情執。情執放下了,就到無得處。什麼無得處?一切法不可得,這是無得處。為什麼不可得?一切法皆空,體性空寂,萬法是幻有。大乘教佛說過,所有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你在那邊起有得的心、有失掉的心,有得失的心,是虛妄的,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沒有得失?這個現象根本不存在。不但外面的相不存在,自己的身不存在,自己的身相不存在,自己的念頭、思想,那是精神現象,也不存在。肉體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也不存在,連自然現象都不存在,這真的是無得處,這叫無所得。「今云證無所得,即到無得處也」,你入了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法身菩薩所證得的,不是普通人。我們要是入這個境界,距離證得法身就很接近,法身境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薩。念佛人了不起,往生到凡聖同居土,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你就變成阿惟越致菩薩,這太難得!自己要修,修到這個境界才能夠證得阿惟越致,不容易!我們讀這個經文,好像不難,細細想想你去做,不容易。情執放不下,最難放下的就是這個東西,身外之物還容易,情執最難。情執放不下,六道很難超越;情執真放下了,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阿羅漢不容易,阿羅漢放下了。雖放下,還有習氣,習氣還很濃,但是習氣對他障礙不大。他能夠超越六道輪迴,能夠生到淨土,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四聖法界,釋迦牟尼佛的淨土,不容易!真正到無所得,那不是阿羅漢,那是法身菩薩,阿羅漢距離證無所得還有一段遙遠的路程。我們想到這個地方,自然就會想到念佛求生淨土,我不走這個彎路,這個彎路太長、太難走。念佛往生淨土是一條徑路,直截了當去跟阿彌陀佛,不再打別的妄想,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在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