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五百四十四面倒數第五行,從「當信佛經語深」,從這裡看起:

  「當信佛經語深。此中信字,指出世法。謂於諸法之實體,三寶之淨德,與世出世之善根,深為信樂,使心澄淨,是為信。」這個第一句,應當要相信佛經語深,為什麼?因為佛經字字句句是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我們凡夫的心,恰恰好跟自性相違背,用最簡單的話來說,佛心是真心,凡夫的心是妄心。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明瞭,佛跟凡夫,誰是佛、誰是凡夫?全都說的是自己。你用真心你就是佛,你用妄心你就是凡夫,佛是你,凡夫也是你,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佛跟凡夫沒有界限,只有迷悟不同而已。你說真的深嗎?我們想想唐朝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他開悟之後,所謂開悟就是他用真心,不再用妄心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他沒有一部不懂。他不認識字,不會看經,你把經念給他聽,他都知道、都明瞭,給你講得很透徹、很圓滿,把你也講覺悟,這就說它不深!深在我們迷失了自性,看自性的東西很深。釋迦牟尼佛在開悟的頭一天,他就把這個事實真相說出來,這沒想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他開悟的時候說的。釋迦佛開悟是三十歲,可見得這個事情人人有分!

  什麼是佛教?佛教就是研究自己,把自己搞清楚、搞明白,這個教學就叫做佛教。大乘法裡頭講得很清楚,「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是自己,識也是自己,心是自己的真心,識是自己的妄心。離開自己,沒有佛法,佛法真的是講自己,把自己講透,把自己講絕了,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我們就稱這個人叫成佛。沒搞清楚、沒搞明白,稱你為菩薩。「佛經語深」,這一句我們要理解它的真實義,你用真心,它就不深;你用妄心,它很深,根本聽不懂。現在的佛教衰到低谷,能不能復興?很難,太難太難了,為什麼?找不到用真心的人。用真心學佛就不難,現在幾個人用真心?幾個人懂得真心?真心是什麼?佛經上有一句話把這個真心描繪出來,叫「真心離念」,沒有妄念,這就真心。我們能去找一個沒有妄念的人嗎?找不到,從早到晚這個妄念一個接一個,睡覺也不停,這個事情多麻煩!大乘教裡講得好,妄念有根本、有枝末,根本的起心動念,大乘經裡面稱它為無始無明。從無始無明演變加重了就是塵沙煩惱,塵沙是形容多,太多太多,數不清!《華嚴經》上說的分別,分別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再演變到最嚴重的見思煩惱,《華嚴經》稱它作執著。《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分別執著,大乘教一般講無始無明,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名稱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

  佛告訴我們,你能夠把見思煩惱放下,也就是說,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都不執著,你就證阿羅漢果。為什麼?執著放下,就是見思煩惱斷了,三大類的煩惱,這一類斷了;這一類斷了,六道就沒有了。由此可知,六道怎麼來的?見思煩惱變出來的。有見思煩惱就有六道輪迴的現象,這個幻相它就存在;如果我們不再執著,執著的念頭都沒有了,六道就沒有了,假的。永嘉大師說得很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見思煩惱放下之後,就像一個人在夢中醒過來,夢境沒有了,不是真的,你在這裡面計較,錯了。六道沒有了,醒過來,醒過來是什麼境界?四聖法界,十法界裡面聲聞、緣覺、菩薩、佛,一醒過來是這個境界,輪迴沒有了。四聖法界還是在夢中,還不是真的,在這裡面把分別放下,不但不執著了,分別也沒有了,他境界向上提升。分別沒有了,在四聖法界裡頭,他的地位是菩薩、是佛,他不是聲聞、緣覺;聲聞、緣覺沒有執著,他有分別。分別斷了的時候,他就提升到菩薩、提升到佛。菩薩沒有分別了,有分別習氣。分別習氣斷掉之後,他就是十法界裡面的佛,分別習氣沒有了,他還有起心動念,就是無始無明煩惱。如果不起心、不動念,六根在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現的是什麼境界?叫一真法界,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

  實報莊嚴土叫一真,是對十法界說的,因為十法界裡頭是無常,所有一切現象剎那生滅,彌勒菩薩所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個念頭生滅,無常。一真法界裡沒有這個現象,一真法界是真常,永遠沒有改變,裡面住的人沒有生老病死,樹木花草沒有生住異滅,山河大地沒有成住壞空,所以叫它做一真法界,它沒有變化。人在那個世界裡面壽命很長,經上常常講無量壽,祖師大德給我們解釋,那個無量壽是有量的無量,不是真無量。但是說真無量也能講得通,因為什麼?從有量的無量它直接通到無量的無量,它是通的,當中沒有界限,所以說無量的無量也對,也沒講錯。為什麼說有量的無量?它的時間是三大阿僧祇劫。怎麼形成的?這個實報土怎麼形成的?無始無明的習氣,無始無明真的斷了,沒有了,不起心、不動念,習氣還在,習氣不好斷,那個斷習氣沒有方法,只有隨它去,時間久了慢慢自然就沒有了。要多長的時間?三個阿僧祇劫,真的沒有了,習氣沒有了,斷乾淨了,實報土就沒有了。實報土沒有了,變成什麼?變成常寂光淨土,常寂光現前。所以常寂光跟實報土是連起來的,現不現就是習氣,有習氣它就現實報土,現報土;沒有習氣,報土沒有了。這個我們要搞清楚、搞明白。

  學佛沒有別的,就是學放下,我得這麼一點點小便宜,就是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的,而且第一天見面他就教我「看破、放下,放下、看破」,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這麼一個方法,很簡單。你看破一分,你能放下一分;你能放下一分,你又多看破一分,這兩個方法相輔相成。看破是明瞭,對事實真相逐漸逐漸明白;放下是把這些煩惱習氣統統淘汰盡,你在這個世間得大自在。大乘教常講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這是真的,這個境界就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享受不是地位高,也不是發大財,與富貴毫不相干。是歡喜,智慧開了,一切法統統明瞭,這是佛法所求的。《般若經》上一句話「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你明白、通達了,這叫佛。

  眾生一念不覺,迷了,這一迷之後是愈迷愈深,無始劫到今天這是迷到底了,迷到底怎麼樣?果報就現前。身,一身的毛病,這是業報,居住的環境山河大地都出了事情,樹木花草、五穀雜糧不養人。從前五穀雜糧養人,現在五穀雜糧害人,為什麼?人用化肥、用農藥去種植,所以五穀雜糧也就變成化肥、變成農藥,這個東西吃了會得病。水源被污染,土地被污染,所以水源也污染,水就不乾淨,吃了也要中毒。這種災害,是人為的災害還是自然災害?一般很多人都說自然災害。我不承認,自然是美好的,自然是最健康的,我們今天破壞大自然、破壞地球,人為的災難,地震、海嘯、火山爆發,沒有一樣不是人為的。佛經上講五個字是災難根源,貪瞋痴慢疑,這五個字叫五毒,貪婪所感得的水災,瞋恚感得的火災,愚痴感得的是風災,傲慢感得的是地震。懷疑所感得的更可怕,大地鬆散了,山會倒下來,陸地會沉到海底,疑!對我們自己本身來說呢?這個懷疑讓我們免疫的能力喪失掉,很容易受到細菌的感染,你沒有抵抗力,你看多可怕!

  這些話誰相信?古人都相信,現在人不相信,現在人說這是迷信,現在人相信科學,科學就是你拿證據來。佛拿證據來了,對你自己的證據就是你身上很多疾病,這就證據。我們居住這個地球,這一、二年來災變太嚴重,從前沒人談、沒人提。我是最近這一個多星期,有個同學很難得,把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三個月,全世界重大的一些災變,新聞的標題,內容沒有告訴我,就是標題,多少個?兩百多。怎麼會這麼多?三個月兩百多,平均每天有兩次以上,你說多可怕!三個月不是很長的時間。往後呢?看這個趨向往後可能更多。這問題是得看你對這五個字相不相信?這證據已經擺在面前。這樁事情,東京江本勝博士他相信,他做了十幾年的水實驗,我們也是老朋友,現代的科學家相信。量子力學家他們知道,人的思想、起心動念,會影響樹木花草、會影響山河大地。所以美國布萊登先生說,應對二0一二馬雅災難預言的方法,他說了,他講了三句話,第一「棄惡揚善」,就是佛法講的斷惡修善,第二「改邪歸正」,第三個「端正心念」,心裡這五個字不能有,你的心就端正,不但可以能化解地球上的災難,還會把地球帶上更美好的走向。他說的這個話我相信,跟佛經上講的一個道理。現在的問題,地球上的居民能不能回頭?能不能斷惡向善?能不能改邪歸正?能不能端正心念?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事情。

  我們相信一些佛教徒會依教奉行,佛教徒裡面,當然還有一部分對這種事情是半信半疑,他不會回頭。不會回頭,那災難事情會發生。這兩年當中很多人問我,災難來了,問我哪個地方沒有災難?大家都想去避難。我就告訴大家,你心裡沒有災難,災難就沒有;心裡有災難,逃不掉、躲不過。災難來了,該留的留下,該去的他就去了。該留的,災難在你面前,你也會平安度過,沒事;該去的,你躲不過、你逃不了。什麼人該留、什麼人不該留?那就布萊登先生講的,我贊成他,棄惡揚善的人,留;改邪歸正的人,留;端正心念的人,留;反過來的都不留,都該走了。我們要不要去找個避難地方?不需要,你的心好,沒有一個地方不好;你心不好,你找到哪裡去都不好,道理要明白。世出世間法最好的是什麼?最好的是念阿彌陀佛,讀《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這是世出世間第一好事。我們要相信,「當信佛經語深」,我們不相信的話,災難就恐怕不能避免,真正相信就沒事。學佛人都知道,我們在這個世間有共業、有別業,我們與大眾有這個共業,災難當中雖然去了,去處不同。念佛的人他去極樂世界去了,好事,比這個世界好太多了,不是壞事。不念佛的人,他的去處就隨他的心境,他心地善良,天道去了、人道去了;他心地不善,那是餓鬼、畜生、地獄,是三惡道去了,去處不一樣。但是都是好事,到惡道裡面去消業障,你造的那些業障,你不在惡道到哪裡去消?你修的那麼多好事你得享福,所以到天上人間那是消福報,到三途是消罪業,全是好事。統統消完,你的清淨心現前、真心現前,你就相信佛經語深,你就有條件回歸自性,成佛、成菩薩有你的分,為什麼?因為你本來是佛。中國老祖宗告訴人「本性本善」,《三字經》是古時候小朋友念的,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這跟大乘教裡面,釋迦牟尼佛開悟的時候講的話,是一個意思,「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也就是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跟人性本善是一個意思,那個善就是你本來是佛。

  這裡面「信」這個字,是指出世法,不是指世間法。出世間法這個信很難生,為什麼我要相信?現在的社會,在中國、在日本,甚至於在全世界,一般大眾對於宗教認知都是負面的,說它迷信的人多,特別是年輕人。我去年訪問羅馬,訪問梵蒂岡,跟教皇見了面,跟他們的主教團交流兩天的時間。我們聽到陶然主教的報告,天主教是有組織的,不像佛教,佛教是一盤散沙。他告訴我們,最近這個十年來,全世界信仰宗教的這些信徒逐漸在下降,就是一年比一年少。所以他們很憂慮,像這樣下去二十年、三十年之後,這世界上宗教沒人相信了。這個問題很嚴肅!我當時提出我的看法給大家做參考,我說我們想一想最初,耶穌在世、摩西在世、釋迦牟尼佛在世、穆罕默德在世的時候,他們創教也相當的艱難,為什麼那個時候他的信徒年年上升、年年增加,而且傳了幾百年、幾千年,對全世界產生這麼大的影響,那是為什麼?這值得我們反省的。我們有沒有認真去想過這些問題?我說據我的看法,每個宗教的創始人都是大聖大賢,他們都是社會教育家。如果不是講經教學,哪來的信眾?釋迦牟尼佛教學四十九年,穆罕默德教學二十七年,耶穌教學三年是被人害了,摩西也有二十多年。我的結論說,宗教教育重要!

  中國人把外國這些詞彙翻譯成宗教,宗教第一個是日本人翻的,中國人接受了。宗教這兩個字在中文是什麼意思?宗有主要的意思、重要的意思、尊崇的意思,尊貴崇高;教是教育、教學、教化。宗教合起來,那就是什麼?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這個地位多高!所以這種號召,尤其是他們這些創教的人,他不但能說,他做到,他所講的自己全做到,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幫助社會安定,幫助人民幸福美滿,誰不歡喜?回過頭來看看我們今天,我們今天把教育丟了,都搞祈禱、搞形式。祈禱有沒有作用?是有作用,不能說沒有作用,尤其集體祈禱。譬如一個災難來了,我們祈禱,災難化解了。可是人民不相信,人民說你在打妄語、你在騙人,本來就沒有災難,你胡造謠言。這是真的!所以在梵蒂岡我就建議,全世界每個宗教要恢復教學,經典上東西都是好東西,特別是關於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要把這三種教育普遍來推動,變成普世的教育,一般人都應該來學習,社會動亂就化解,地球上災變自然就消失,它管用,它不是不管用。如果依舊還搞這些祈禱,不再搞教育,宗教走上滅亡,沒人相信了,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我年輕的時候,學校裡讀書,老師教的宗教是迷信,所以這個錯誤觀念很深,對於任何宗教都不願意去接觸,那你怎麼能了解宗教是什麼?年輕時候我喜歡哲學,跟方東美教授學哲學,沒有想到他老人家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居然是「佛經哲學」。我當時很疑惑,向老師請教,我說「佛是宗教、是迷信,而且是宗教裡面的低級宗教。」他說:怎麼?「佛教是多神教,多神教是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崇拜一個神,一個真神,佛教什麼都拜,它怎麼會是哲學?」老師告訴我,「你年輕,你不懂得,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把我的觀念轉變過來,我們以前沒有接觸,人云亦云,道聽塗說,這是我們自己錯了,沒有認真去研究,所以就接受這門課程。這門課程講完之後,老師告訴我,今天佛經哲學不在寺廟。這句話非常重要,他要不說這句話,我們跟寺院出家人一接觸,覺得不對,老師的話有問題,就會產生懷疑。所以他把話講清楚,他說:「過去的出家人,真正是有道德、有學問,為什麼?他真修,他真研究;現在出家人,他把這個放棄,他不研究了。所以你要研究佛經哲學,要從經典下手。」這個指導的門路絕對正確!以後我逛寺廟,專門找寺廟的藏經,在寺廟藏經樓、圖書館借書,像《大藏經》這個叢書借不出來,它不外借的。我們就找空的時間去抄經,我初學的時候還抄了十幾部。

  這些年印刷術發達,印的品質又好,價格低廉,五十年前人享受不到,五十年前要抄寫,現在人有福,這樣的便利。但是現在人不好學,現在人縱然好學不得其門而入,這什麼原因?世出世間的聖學,要用誠敬心去學,你才能得到。如果不誠不敬,你學不到,孔子來教也沒用處,釋迦牟尼佛來教,你也教不會,為什麼?沒有誠敬心。現在年輕人心浮氣躁,這個心理上就是把聖學完全拒絕。而且現在年輕人很自負,完全偏向於科學,崇拜科學,用科學懷疑的態度、批判的態度來對聖人,那你怎麼能學到東西?這是聖教往下傳遞最大的一個難關,而且這個難關太普遍。所以續佛慧命的人,為往聖繼絕學的人,要怎麼培養?這是當前最嚴重的問題。每個國家族群傳統文化能不能延續?每個宗教能不能長存在這個世間?關鍵在此地。

  這麼多年來,我們提倡三個根的教育,不能看得太淺顯,這三個根太重要。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這三個東西都是小品,《弟子規》一千零八十個字,《感應篇》也不過一千六、七百個字,《十善業道》稍微長一點,不過二千多字,這是根。這個東西不是背的、不是講的,是要落實到生活,我們能夠生活在三個根裡頭,那就是生活在聖賢教誨之中。淨業三福你才真正能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弟子規》,「慈心不殺」是《感應篇》,後面「修十善業」。沒有這三個根,通宗通教、顯密圓融,都不能往生,出不了六道,為什麼?「能解不能行」,修無法師講的,「不是真智慧」。我把它改了兩個字,能說不能行,他說不是真智慧,我說沒有真智慧。那是學術,不是聖學,他所學到的是知識,不是智慧,知識它有侷限,而且它有很多的後遺症;智慧沒有,智慧是圓融的,智慧沒有後遺症。所以佛經字字句句是智慧。

  念老在這個註解裡跟我們標榜的,這部《無量壽經》從頭到尾講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字字句句都是,不一樣。你要用真誠心,萬分真誠你得萬分利益。當年惠能大師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半夜三更祖師召見跟他講《金剛經》。惠能不認識字,絕對不會有經本,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徹大悟,後頭不要講了,全明白,就通了。怎麼回事情?惠能大師是萬分誠敬,他在這兩個小時得的利益是萬分利益,就這麼回事情。不誠不敬,一點用處都沒有,不是孔孟不教你,不是釋迦不教你,是沒有辦法,教你你吸收不進去,你聽了之後經過你那過濾,變質了。開經偈上說「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談何容易?像惠能那樣,那是願解如來真實義。所以今天我們感覺得最難的,誠敬沒有了。誠敬為什麼沒有?愛心沒有了。什麼愛心?不自愛。不知道自愛,怎麼能愛別人?哪有這種道理!所以對父母沒有親愛,對父母那個愛都沒有了,對其他的人就不必說了。如何幫助下一代建立愛心?建立愛心是倫理的教育。父子有親,如何把這個題目做好?我們這麼多年講得太多,中國傳統的文化發源、起源就是在這一句「父子有親」。中國文化是將這一句擴大,你愛父母、愛兄弟、愛你的家族、愛鄰里鄉黨、愛社會、愛國家、愛人類,慢慢擴大,中國傳統是愛的教育,「凡是人,皆須愛」。佛的教育比這個更大,不但凡是人皆須愛,一切眾生皆須愛,山河大地也有愛,樹木花草沒有一樣東西沒有愛心在裡頭,遍法界虛空界是個大圓滿的慈悲,叫大慈大悲。

  慈悲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愛,為什麼佛用慈悲不用愛?因為愛裡頭有情執,那是毛病。愛裡面只有智慧沒有情執,就叫慈悲。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沒有,這個愛心叫慈悲。慈悲是自性裡頭本有的,是性德,人人都有;現在慈悲心發不出來,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障礙它。如果妄想分別執著斷了,這個心自然生起來,沒有條件的。覺悟的人跟沒覺悟的人不一樣,覺悟的人他能做到,現在在現前這個社會做到不容易。為什麼?他對你懷疑,你對他好,他就想:你為什麼對我好?你有什麼企圖?你有什麼目的?想方設法來防備你。沒有信心,首先對自己不相信,對任何人都不相信。可是覺悟了,我們有一點小小覺悟,也就有一點小小的明白,要不要防人?不需要。他毀謗我,我感恩他;他陷害我,我感謝他,為什麼?他替我消業障。他來考試我,看看我功夫到不到家?無故加給我,我能不能忍受?我能忍受,勉強及格,為什麼?你還有個忍。忍都沒有了,非常歡喜接受,而且是感恩,大概可以能達到八、九十分。我們每天修積功德都給他迴向,念念存報恩想,你這個心多歡喜、多快樂。情執斷掉,恩怨沒有了,心恢復到清淨,恢復到正常,這個快樂無比!

  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你得到沒有?你要得到了,你就曉得孔子一天到晚快樂,他快樂什麼,你就明白了。佛菩薩常生歡喜心,那個常生歡喜心從哪來,你也明白了。沒有不歡喜的事情,沒有不快樂的事情,人家來殺我,我都快樂,我都感恩他,為什麼?他把我殺掉,我到極樂世界去了,他送我到極樂世界,我怎麼不感恩!我回頭給他頂禮。都是真的,沒有一句是假的,這是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六道是假的,十法界也是假的,連一真法界都不是真正的真的。常寂光是真的,常寂光裡面我常講三種現象都沒有,它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沒有自然現象,所以科學跟哲學達不到。所以方東美先生才說,佛經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要怎樣才能達到?那還是佛經上的話,「唯證方得」。怎麼證法?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證得。科學家研究,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所以他研究的是知識,他不是智慧;放下,他所得到的是智慧,不是知識,那很管用。這些大道理,我們要搞清楚,信才能生起來;否則的話,信心生不起來。

  我們現在首先相信老祖宗說的「人性本善」,世間有沒有惡人?沒有,他做極壞的事情他還是善人。他為什麼做那麼多壞事?他一時糊塗,迷失了本性,得認識這個。在佛法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幹盡壞事,做五逆十惡,他本來是佛,你從這裡看,你一點怨恨都沒有。本來是佛,為什麼幹這個?糊塗佛,一時糊塗,迷失了佛性他才幹這個事情;他如果受過良好的教育,不會,不可能。所以世出世間法都注重教育。世間法,《學記》裡面所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佛陀教化眾生不用教學他用什麼?我們去想,出世間法也是教學為先。所以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表演的,三十歲開悟之後就教學,到七十九歲圓寂,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沒有一天空過,他為什麼?他為了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現在迷失了方向,走錯路,用這個方法把大家再拉回來,幫助他們走向正道,除此之外別無企圖,沒有目的。怎麼幫人好?幫助他好,幫助他回歸到佛位,中國古聖先賢沒有別的目的,幫助你恢復到聖賢,你本來是聖賢。你成聖成賢了,他不居功,為什麼?他有什麼功勞?沒功勞,你本來是聖賢,我有什麼功勞?佛菩薩幫助你成佛,你本來是佛,所以佛菩薩不居功。你本來不是佛,我幫你的時候,我幫你的忙;你本來是佛,他成佛了,他自己成的。道理搞清楚,這才真快樂無比。

  所以於諸法的實體,實體是自性,就是本經裡面所說的「真實之際」。真實之際是真如自性,名稱很多,大乘經裡面至少有七、八十個名詞。佛一樁事情為什麼說這麼多名詞?叫你不要執著,用意在此地。只要說的這樁事情,隨便用名詞都可以,不要執著名字相,名字是假的,這是佛菩薩教學的善巧方便。因為自性它沒有三種現象,所以科學、哲學達不到,哲學是用思考,就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能夠緣到阿賴耶,緣不到自性。科學用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連意都緣不到,眼耳鼻舌身更不必說了,再精密的儀器也探測不出來。佛家講宇宙萬有的本體是自性,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的來源。賢首大師《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這篇論文裡面講得非常詳細,講絕了。所以這是講體,諸法之實體,本體。「三寶之淨德」,這是講的相,佛家講體相用,三寶之淨德是相,世出世間法的善根是作用,體相作用。

  「深為信樂」,你真的能相信。這個真的能相信,換句話就絕不是假的。信心怎麼生的?我在最初因為我對方老師信任,老師有智慧,老師絕不欺騙我。他說,佛好,世出世間最好的一門學問,我相信他,接受了,這就是什麼?老師做保證,我們講人格保證,我們相信老師,就認真學習。告訴我,佛法、佛經哲學在經典裡面。所以大乘經典《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他介紹給我的,我跟這部經也特別有緣分,展開之後無量的歡喜。他介紹我的是清涼大師的《疏鈔》,可是那個時候自己看真看不懂,確實佛經語深,可是不敢輕視,知道自己淺薄。以後我把工作辭掉,這是章嘉大師教的,他老人家勸我出家,教我學釋迦牟尼佛,我接受了。章嘉大師圓寂之後,我跟台中李炳南老師,這個在家的居士,跟他學經教,我跟他十年,十年才真的相信。你看在最初十年,勉強的相信,是相信老師不欺騙我,十年大乘經教的薰修,知道了,是真的不是假的,對於老師愈來愈感恩。你看我各處講堂放老師的照片在我對面,天天向老師匯報,感恩!不是這些老師我入不了佛門,我得不到佛法真實利益。愈到年老,感恩的心與時俱長,不是退,是往上提升。老師真的是可遇不可求,這條路走對了,方向、目標正確。方老師最初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高到什麼程度不知道,學了六十年,知道了,真高!高到什麼程度?怨親不但是平等,沒有了。怨親沒有了,平等,平等還有,沒有了。確確實實很接近,心跟整個宇宙融成一體,身跟萬事萬物融成一體。真正體會到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不是一家,一點都不錯,為什麼?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還源觀》上所講的「自性清淨圓明體」,就是此地講的「諸法之實體」。你知道是一體,你的問題全解決,你的疑慮、你的分別、你的執著全都沒有了。你觀察這個宇宙,清清楚楚、明明瞭瞭,一點都不含糊。

  所以世間善根,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痴,再加上個不傲慢、不懷疑,五善根,後面這兩個應當要加進去,這五種善根。因為那個疑很重要,我們有懷疑就很困難,你入這個聖教太難了。我還是很幸運,十年跟著老師,沒有離開老師,在老師會下的時候每天學習經教,才把我們那個疑根拔掉,真相信了。不是這種工夫,我自己經歷過的,我知道非常非常艱難,不可能不懷疑的,只有明心見性的人,沒有見性的人哪有不懷疑的道理?所以經教不能一天離開,講台不能一天離開。這個方法對我學習有效,也就是如何把妄念減少,我們是一般講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上台去講,天天講,別間斷,年年講,講一輩子,到最後不明白的全講明白了,年輕時候所有的問題都全解決了。所以我們才體會到,釋迦牟尼佛這個方法好,就是天天講,他做樣子給你看。實際上他老人家早就成佛了,到這裡來是表演的,八相成道是表演的。《梵網經》上講,這一次來表演是第八千次,這不是一個好榜樣,他何必用這個方法?所以這種方法對知識分子最有效,喜歡廣學多聞的人特別有效。

  但是廣學多聞一段時間之後,一定要一門深入,為什麼?一門深入你才能見性。為什麼?你才能得定、才能開悟。廣學多聞是障礙,那是什麼?所知障。煩惱障縱然放下了,你所知障沒放下,你開不了悟,你所學的是知識不是智慧,必須得放下。這是世尊也表演了,你看他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參學,放下煩惱障,他把王位的繼承權放棄了,宮廷裡面榮華富貴的生活放下,這是放下煩惱障。出去參學十二年,廣學多聞,當時印度所有的宗教他都學過,所有的學派他也都學過,十二年的時間廣學多聞。菩提樹下把這個也放下,放下是什麼?所知障放下了,他才大徹大悟;他如果這個東西不放下的話,他開不了悟。你看他表演的,十九歲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下所知障,二障沒有了,這時才徹悟。得三昧,三昧是清淨心,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再向上提升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樣子做出來了。

  我們得會看,要把它看懂,我們就如法炮製,照這個樣子來學才有辦法。學了一大堆,不能放下,糟了,你變成什麼?變成現在世間佛學的學者、佛學家,搞這個名堂去了,把佛法統統變成世間法。你沒有辦法像真正遵守佛菩薩教誨的人,他們得定,他們開悟,開悟之後能夠把世間法轉變成佛法,這個高!世出世間哪一法不是佛法?他把它轉過來。轉不過來,你是學者、你是專家、你是博士、你是教授,哪一法是佛法?全不是佛法,都是世間知識,世間知識不能解決現在社會問題。我這個都是通過實驗的,我參加聯合國和平會議十幾次,與會的都是專家學者,解決不了問題。我在岡山開過兩次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在岡山主辦的我參加過兩次,所以我對這個地方很喜歡。上一次來的時候,是我第二次參加這個會議,在這邊跟岡山縣長見面,也很巧,日本外交部的副部長(次長)正好也碰到,了解這邊一般情況。所以這邊同修邀我來,我不能不來,我們過去有緣。

  「深為信樂」,不但信,歡喜,樂是歡喜。「使心澄淨」,心地清淨,沒有染污,也就是說沒有煩惱的染污,沒有知見的染污(就是所知障的染污),這叫信。這個信多難!這個信心生起來,是什麼果位?《華嚴經》上講的圓教初住,這個人離開了十法界,他住的是阿彌陀佛實報莊嚴土,這是信心,這真的不是凡夫了。下面我們再看念老引用《唯識論》的話,「《唯識論》云:云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這是唯識學家們一般都是這個講法,這個講法也很好。實德能,就是前面講的實體(諸法實體)、淨德、善根,也就是《華嚴經》上講的體相用。宇宙萬法的體,這是實,真實不虛,真實是永恆不變,是自性、是真心。惠能大師開悟,向忍和尚提出的報告五句話,這五句話就是實德能。第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他見到了,那是真的,我們的清淨心在不在?在,我們不知道,惠能大師看到了。我們的真心是清淨的,從來沒有染污,我們常講染污是什麼?染污意,末那是染污,末那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從來沒有染污。「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沒有生滅,不生不滅,這是自己。這兩句是從體上講的,就是講的實、真實。

  第三句講的是德,「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雖然什麼都沒有,剛才講,用科學家的話來說,它不是物質現象、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它什麼也不是,但是它能夠現三種現象,這是它的德。雖然現三種現象,你不能說這三種現象是真有,在佛法用什麼?用妙,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自性能現,所以自性不能說它無,也不能說它有;現出的現象,十法界依正莊嚴擺在我們面前,你不能說它有,你也不能說它無。有是什麼?相有。無是什麼?性裡頭沒有,自性裡頭沒有,現象裡頭有。就像作夢一樣,所以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比喻用夢講得最多,夢幻泡影。夢,你說它是有,還是說它是無?作夢的人在夢中是有,可是醒過來沒有了。我們現在在六道,六道是個夢,夢中之夢,六道的夢醒過來了是四聖法界,四聖法界醒過來才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還是個夢,三大阿僧祇劫無始無明習氣斷盡了,一真法界就不見了。雖不見了,我們想到,回歸到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它起不起作用?起作用,常寂光是活的不是死的。一切眾生,有緣的眾生有感,你自然有應,有應它就現相。感是有心的,也有無心的,但是應決定沒有心,沒有說要起心動念這個人有難我要去幫助他,那是凡夫;佛菩薩絕對沒有起心動念,自然就應。佛在經上舉個比喻,這個比喻很有味道,我們細心去玩味。佛比喻敲鼓,敲鼓的人有心,我敲重、敲輕、敲幾下,有心;鼓的反應,響的時候沒有心,它沒有想「你敲重一點,我要聲音大一點」,它沒有這個念頭。那是什麼?那是一種自然的反應。所以連自然這個意思、念頭都不能有,那是自性的反應。一真法界的菩薩,這些煩惱習氣還沒有斷的,他起個念頭要有感的話,佛就現在一真法界,就現在他這個地方。十法界裡面眾生有感,他就現在十法界,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他絕對沒有通過思考,沒有想我要怎麼樣。誰想呢?眾生想。所以《楞嚴經》上講的話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感,他有心,佛是自然去應。你想菩薩,他就現菩薩,你想羅漢,他就現羅漢,你想什麼他就現什麼。絕對他不會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當然不可能有分別執著,這是性德不可思議,這是《華嚴經》上講的體相起用,能就是起用。你看第四句,惠能大師講的第四句「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本無動搖是什麼?自性本定,真心本來是定的,從來沒有動搖過。後頭末後一句「能生萬法」,能生萬法就是實德能的能,它能生萬法。能生萬法,你要記住,只有不動心才能生萬法;心一動就不行,你就生不了。如如不動能生萬法,動就不行!所以對這個體相用,自性的體相用,深忍,這個忍當承認講、肯定講,深深的肯定,一點都不懷疑,歡喜。欲是什麼?我也想求證得,我也希望入這個境界。「心淨為性」,體性是自性清淨,淨到什麼程度?淨到不起心、不動念,這是真淨。就是大乘教裡面一般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到這個境界。這相宗說的。

  「又《大乘義章》云:於三寶等,淨心不疑,名信。」話說得很簡單,真難!特別是在現在的社會,你給現在年輕人講,他能相信嗎?實實在在講,我覺得年輕人相信的人有,不是沒有,沒有人跟他講清楚。三寶是什麼?佛是什麼?法是什麼?僧是什麼?我們看看《六祖壇經》,能大師講的三寶就跟一般人講的不一樣。能大師為什麼要換句話來講?他不講佛法僧,他講覺正淨,他為什麼這樣講法?讓我們想到,在當年那個社會可能就有人對佛法僧有懷疑,要不然用不著用覺正淨來解釋。佛法到中國來,到惠能大師那個時代大概七、八百年,所以法傳久了愈傳愈訛,就會讓人產生許多錯誤的知見,所以他必須要把它糾正過來。他傳三皈依,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然後再加以解釋「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他這樣解釋。什麼是佛?自性覺是佛,自性正是法,自性清淨是僧。真正三皈是要皈依自性三寶,你的修行才有依靠,依靠外面的靠不住。所以這個一定要講清楚、講明白才行,你要不講清楚、不講明白,人家聽了是迷信。皈依佛,不是釋迦牟尼佛,也不是阿彌陀佛,自性佛,自性釋迦、自性彌陀,這就可以了。釋迦是什麼意思?這都是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能仁,我們對待一切眾生能夠用仁慈的心,這就叫釋迦。我自性裡頭有仁慈,我用自性的仁慈來處事待人接物,這就叫釋迦。所以你懂得意思一解釋,釋迦原來不是外人,是自己。牟尼是清淨的意思,經上翻作寂滅,就是清淨,牟尼是對自己,對自己要清淨,對別人要仁慈。你講清楚、講明白,大家知道了,就不是迷信。

  為什麼我們要供這個釋迦牟尼佛像?提醒我們,這不是偶像崇拜,是提醒,而且我們對他感恩,有知恩報恩,他時時刻刻提醒,看到釋迦牟尼佛就想到仁慈、寂滅。看到阿彌陀佛就想到無量光壽,無量光壽是什麼?光是智慧,壽是福報。人不都求福求慧嗎?阿彌陀佛是代表無量的福報、無量的智慧。我們的方向、目標不能搞錯,我們要求究竟圓滿的福報、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的福報、智慧在哪裡?在《無量壽經》裡頭,一點都不假。日本的淨土宗對《無量壽經》的研究,超過中國太多太多了,中國古代對於《無量壽經》研究、註解的只有兩個法師,在日本有二十多個。所以希望岡山這個道場同修,我們大家努力,把日本過去祖師大德對《無量壽經》的註解,把它重新整理印成一套書,日本淨宗對《無量壽經》的學習,這個對於整個世界淨土宗都做出了貢獻,好事情。佛法決定要走回教育,否則的話,釋迦牟尼佛一生的示現不就白費了!他是教我們怎麼生活、怎麼工作、怎樣處事待人接物,都在他一生表演之中,佛法裡稱之為八相成道,八是八個階段、八個題目。對自己來講,如何讓自己淨心不疑?自己不疑才能夠幫助別人斷疑生信,自己要有懷疑就做不到。

  「又《俱舍論》云:信者,令心澄淨。」澄是比喻,用清水比喻,這個水沒有染污、沒有波浪。我們在岡山這個地區,溪水很多、很乾淨,但是它是流動的,雖然是流動的,波浪不大,這個外面的景觀統統倒影在裡面,還是能看得很清楚。心要像澄水一樣,這就是我們的信心沒有雜染、沒有懷疑,這個心叫信心。「今聞佛經,並信經語甚深」。這個一定要相信,能夠契入一定要誠敬,這兩個字不能沒有。心浮氣躁,帶著有絲毫的傲慢,那都是障礙,它不障礙別人,也不障礙佛法,障礙自己不能夠悟入。必須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淘汰乾淨,你就完全契入,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幫你忙的,佛菩薩只能把事實真相、道理講清楚,功夫你自己去做。「《大論》曰」,這《大論》是《大智度論》,「信為能入」,這個信是真信,誠敬的信心能入,入佛境界,能入自性,自性裡的實德能,我們現在講本體、現相、作用,你真正能夠悟入,你可以得到。「故能從人乘而直趨大乘圓門,念佛求生也」。這是個無比殊勝的法門,而且是什麼?人人可以成就的法門,這不可思議。你用別的方法,確實你真的有好運,遇到善友、善知識,遇到修學的環境,遇到很好的因緣,在順境、逆境沒有被迷失、沒有犯錯誤,這都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順境、善緣不起貪戀,逆境、惡緣不生瞋恚,都是相當不容易的。要不是深入大乘,天天在講學,你的印象深刻,境界現前馬上提起來,管用了,就不至於迷失,所以說很不容易。要是從念佛法門,就真叫大開方便之門。

  「大乘圓門」,圓滿究竟的法門,就是念佛求生淨土。前面講的理,體相作用不明瞭都沒有關係,只要相信念佛能夠成佛,就相信這一句話,你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你一定成佛。什麼都不懂都行,都能成就,這是完全靠信心,一點都不懷疑,相信釋迦牟尼佛不騙我,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真的,不是假的。建立這個信心,這部經就要多念,為什麼?愈念愈清楚、愈念愈明白,愈念疑惑慢慢就斷掉,信心就現前。這是無上方便的法門,真正難得!末法九千年,九千年中真正能夠得度,脫離六道輪迴,就靠這部經,就靠這個法門。我聽說有人在批評我,說我專門提倡淨土,不弘揚其他法門,拿這些話來責備我。你們同學聽到之後,要是有人這麼說,你就告訴他,我什麼法門都提倡,我連外教都提倡。你看我最近這十幾年來,跟全世界不同的宗教變成一家,哪些法門都提倡。他們完全不了解,現在在國內、在國外,其他法門根性的人沒有了,找不到人修。你說禪,誰來參禪?密,誰要學密?真正修禪、修密,學華嚴、學天台、學法相的,在哪裡?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各個宗派都有,誰主持呢?諸佛如來主持,總主持是阿彌陀佛。那個地方有很多人在修,到極樂世界再修不遲,先到極樂世界,那是佛教大學、宗教大學,什麼教都有。

  所以我是接引大家到極樂世界去參加宗教大學的學習,你學一門能成就,你學多門能成就,為什麼?你壽命無量,有的是時間。不像這個地方時間,壽命很短促,一門都學不好,壽命到了,來不及。但念佛法門可以,為什麼?它很快,一般來講,三年時間足夠,修得西方淨土。這是《淨土聖賢錄》有例子,《往生傳》裡頭有例子,還有我們現前很多念佛的同學,真正關上門來念三年佛,果然成就,預知時至,佛來接引,自在往生。就是一切放下,一部《無量壽經》,或者是一部《阿彌陀經》,這一句佛號念到底就行,他就成就,真簡單、容易、穩當、可靠、快速,成功又高。所以,相信這個法門、取這個法門是無上智慧,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他不相信這個。大善根、大福德的人採取這個法門,從凡夫地直接提升到大乘、提升到圓教。

  底下接著這一句,「復信因果不虛,故信作善得福,而精進向善」。這句話要記住,全心全力做好事,什麼是好事?利益眾生的,捨己為人是好事。最大的好事,就是把佛的教誨落實在自己生活、落實在自己工作、落實在自己處事待人接物,讓大家看到你的、見到你的、接觸到你的、聽到你的,都歡喜向你學習,你就在做弘法利生的工作了。頭一個,把你家人得度。今天你學佛,你家裡人為什麼反對?你做得不好,你讓他們感覺得討厭。你如果做得很好的話,家人都歡喜:學佛真不錯,我得跟你學。你不就度了一家人嗎?所以你一定要知道,家人沒有過失,好好反省一定自己做得不好,他才會反對。社會大眾對我們起誤會,是我們自己做得不好,他們沒有錯誤。從自己本身做起,這是真正學佛。如果處處教別人學佛,自己沒有做到,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當然引起別人反感。所以精進向善。

  「奉持如是等法,指上述諸善法」,上面講的這一切善法。「無得虧失」,不能虧欠。「虧失者,減損也」,減是虧,損是失,要認真去做。念佛的方法,確實印光大師一生所行的方法,很有效果,很能夠攝心,值得學習。「以上數句經文(從當信至虧失)」,這一段「表從世間人乘趨向極樂一乘也」。末後這句話說得好,我們把這段經文真聽懂,聽明白,記住了,認真去做,我們所說的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那你就不虧不失,我們從人道提升到極樂世界一乘道。一乘是成佛之道,在菩薩之上,超越大乘,人人都可以做到。所以經不能不讀,理事不能不明瞭;不明瞭,我們的信心生不起來,我們這個緣分當面錯過,這叫真可惜。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