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五百四十面倒數第五行當中看起,從第三:

  「不淫欲(不邪淫),止前於非妻妾淫欲之惡行,當行恭敬之善。」這是接著念老為我們解釋第二類正因裡面第一句,修行十善。十善,第一個是不殺生,第二個是不偷盜,第三個是不淫欲,這是身三善。十善業,一般學佛的人都把它輕視了,認為這是小小戒,沒有多大的過失,往往疏忽了。殊不知十善業是戒律的根基,十善都做不好,怎麼能持戒?今天佛法衰了,衰到極處,社會一般人看佛教都認為它是宗教,宗教的意味就是迷信。那再看看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我們對社會、對大眾有什麼貢獻?實際上,佛教跟一般宗教已經沒有多大差別了。一般宗教集體在一起禱告,希望能化解天災人禍。佛門也有許多法會,目的也不例外。可是世間人怎麼看法?以為你是迷信,不承認你們這些祈禱的效果。這種看法雖然不完全正確,但是也不無道理。為什麼?我們沒有做出好樣子給社會大眾看。如果十善業道做到,都能夠落實,我相信社會大眾對佛門弟子會另眼相看,他佩服你、他尊重你。為什麼?他沒有做到,你做到了。不殺生是消極,積極的是放生。不偷盜,決定沒有意念去佔別人的便宜,這屬於不偷盜,積極的是盡心盡力幫助社會,這前面講的「當行布施之善」。不淫欲,十善裡面對在家講得多,它不是對出家人說的,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所以十善業道是普世的教育,在佛門裡面認為社會大眾每個人都應當要學習,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規範。不是自己妻妾,就不能有邪行的行為,一定要遵守。積極的,當行恭敬之善,人與人之間要有禮節。

  今天學佛的同學,在家「十善業」做不到,出家「沙彌律儀」做不到,這是佛法衰微的真正因緣,第一個因素。那我們要真正學佛,對於戒律不能不重視。要從哪裡做起?還是從《弟子規》做起。前面我們學過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條。世尊告訴我們,淨業三福,福是福報,每個人都想求,這第一條是人天福報。要不要?每個人都想要,福報是果,果必有因。祖師大德常常告訴我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初學佛沒有什麼想求的,可是章嘉大師把這句話告訴我,我才曉得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成佛、求成菩薩都可以做得到,求人天福報這是小事,哪有求不到的道理!經教裡為什麼這樣說法,這個說法是不是誇張,有求必應?十善、五戒裡頭都有不妄語,那佛的話不是假話,肯定能求得到。佛教我們修因就得到果報,感得果報,求財富得財富,求智慧得聰明智慧,求長壽得健康長壽,沒有一樣得不到的。老師告訴我,你要如理如法的去求就得到了。如理如法在經教裡頭,你要去讀經,明瞭經教,依教奉行,你的願望就會達到,一點都不假。財富從哪裡來的?從布施來的。用財物布施,幫助別人、救濟別人,這是因,你得財富是果報。無論你經營哪一種行業都賺錢,錢財滾滾而來,那是什麼?那是果報。你經營的事業是緣,你有因加上緣,果報就現前。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佛在經上常講。

  我們要明白這個意思,認真去修學,你在這個一生當中,確確實實可以去過諸佛菩薩的生活。諸佛菩薩是什麼樣的生活?是究竟美滿幸福的生活,真做得到。所以,十善業道要能夠落實,一定先落實《弟子規》,再落實《感應篇》,然後學十善業道就一點都不難,你真的能做到。這是儒釋道的三個根,淨業三福的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是《弟子規》;「慈心不殺」,在《感應篇》;「修十善業」,這是《十善業道經》。這三樣東西分量都很少,一般人疏忽了,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個根。在古時候,一百年之前,人人都學,從小就學會了。滿清亡國之後到今年是一百年,這一個世紀真的疏忽了,不但沒有人學習,最近這五十年說的人都少了,沒人講了,果報也現前了。什麼果報?對於我們自身來說,煩惱比從前重,疾病比從前多,這是我們現前身心所感受的報應,我們居住的環境災難多了,這都是不善心行之感召。

  我們在分享裡面說得很多,連現代科學家都肯定、都承認,我們起心動念與山河大地、樹木花草統統有關係。我們的心善,沒有一樣不善;我們的心不善,那就沒有一樣是善的。所以在大乘佛法裡面講,決定沒有自然災害,大自然是健康的,大自然是美好的。災禍從哪裡來的?是我們不善的心行所感召來的,真正叫自作自受。佛到這個世間來,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他用什麼方法救?講經教學,讓我們都能明瞭事實真相,讓我們真正明瞭整個宇宙跟我們自己的心行有密切的關聯,決定不能大意。化解災難在修正我們錯誤的心行,災難就化解了,近代科學家也肯定這個說法。所以這三條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這是身業。

  下面第四是不妄語,消極的,「止前」,前是從前,在我們沒有學佛之前,「虛言誑他之惡行」,說假話、欺騙人,這是錯誤的,這是不應該的,我們要把它改掉。從今之後,我們跟大眾接觸,言語要實語,「當行實語之善」,講老實話。現在這個社會,一般人不敢講老實話,為什麼?別人都騙我,我要說老實話,我不就吃虧了嗎?你怕吃虧,他欺騙我,我也欺騙他,這種做法好像很合乎邏輯,那麼你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去不成,為什麼?極樂世界皆是諸上善人會集的所在,上善,不是中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上善,那我們欺騙別人算是上善嗎?所以真正想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十善業道我們一定要認真去做。別人欺騙我,我不欺騙他,我吃了虧上了當,現前吃虧上當,將來生到極樂世界去作佛、作菩薩,這個便宜可佔大了!所以要常常想到,我還是搞六道輪迴,我還是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要想到極樂世界去作佛,決定不怕吃虧、不怕上當,以真誠心待人接物,這十條一定要認真努力去把它做到。

  「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說的話很好聽,實際上是欺騙人。綺語的範圍包括很多,範圍很大。現在我想最普遍的,每天打開電視,你聽聽那些唱歌跳舞,那些什麼內容?在佛教都叫綺語,他所表演的,他所有的唱詞,引誘你去幹殺盜淫妄。所以這個地方講,這要止、要禁止「前綺側乖理之惡語行」。綺是美麗的意思,花言巧語,說得很好聽、很動聽,其實它與性德相違背,側是偏在一邊,它不正。不但現在,在過去半個世紀之前,我們聽的流行歌曲都是屬於綺語。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心目當中最歡喜的,做為自己偶像的,都是些明星、歌星,為什麼?每天沒有離開電視、沒有離開歌舞場,這些全都叫綺語。所以你得認識它,他所表演出來的,讓你看到的、讓你聽到的,把你帶到哪一個方向,你有沒有覺悟到?他走的路不是聖賢之路,聖賢反面是什麼?《左傳》上有一句話說,「人棄常則妖興」。常是什麼?仁義禮智信。如果他的言行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那用《禮記》的標準來說,他就不算是人了,他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不是青面獠牙,青面獠牙你早就不會接近他了。你看到他一定非常歡喜,他在引誘你。你自己真正吃虧上當你不知道,到你覺悟到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正面的,「當行有義語饒益之善」,反過來,古人所謂是言之有物,你的言詞當中有內容,有什麼?有仁義道德。中國古代,用現在的話來說,文藝的演出、表演,它有個共同的標準,這個標準是孔子說的「思無邪」。演出的節目,你看到、聽到、接觸到,你不會有邪念。這個標準在中國用了幾千年,每一個朝代興旺的時候一定遵守,這個朝代將要滅亡的時候,大家都疏忽了。只要文藝的演出裡面是邪思,邪思邪見,這個社會就有災難,社會肯定有動亂。今天,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的文藝表演,跟中國古老的標準恰恰相反。古人的話說得沒錯,全世界社會動亂,全世界的災難頻率不斷在上升,與我們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心行之所感,我們就明白了。

  所以在早年,台灣提倡復興中國文化,沒搞得起來,只是喊喊口號而已。當時教育部有三個官員,好像是處長階級的,還有一個是教育部的祕書,向方東美先生請教。那一天正好我在老師家裡,我聽他們跟老師在談話。他們向老師提出問題,政府要推動文化復興運動,應該從什麼地方做起?向老師請教。老師聽到這個問題,神態非常嚴肅,沉默了大概五分鐘,一句話都不說。五分鐘之後,老師說話了,「有」,這就是有方法。什麼方法?從哪裡下手?老師告訴他們,第一個,台灣當時有三個電視台,這三個電視台關閉,大概還有十幾、二十個無線電廣播電台也要關閉,報紙、雜誌統統要停刊。這三個官員告訴老師,「老師,這做不到!」老師就跟他說,「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文化,只要有這個東西在,還能復興嗎?」我聽老師這個談話印象非常深刻。今天不但電視台沒有查封,台灣現在恐怕有幾十個電視台,不只三個了,我看至少都有三十個,怎麼得了!這些用十善來看,全都是妄語、綺語、惡口、兩舌,全都犯了。那我們要天天看電視,我相信念佛都不能往生。我從那一天聽到老師說了這個話之後,這應該有四、五十年了,我再不看電視了,電視、廣播、報紙、雜誌我統統拒絕。他們有權利演出,我有權利不看。為什麼?保護自己的清淨心,不要再受染污了。所以想到古時候的這些演出,它的內容,你看看中國的平劇,更早的崑曲,詩詞歌賦,裡面的內容,五倫、五常、八德,都是在宣揚這些。所以社會安定,天下太平,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特別是一些做家長們,你們有子弟,希望子弟將來能做一個好人,這些東西不能不禁止。可是小朋友也喜歡看電視,家裡可以有電視,不要有天線,電視節目收不到,自己可以買好一點的這些光碟在家裡面播放,教你的兒女子弟。這是一個好辦法,讓他所看到、接觸到是正面的,而不是反面的。正面的光碟有,不多,但是可以重複看,這是教育、這是上課,「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看了讓小朋友開智慧,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他對於善他喜歡親近,不善的他能夠排斥,這樣才能夠收到教學的真實利益。所以當行有義語饒益之善,饒是豐饒,益是利益。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與人接觸,談話也要注意這一點,雜心閒話最好不要談,浪費時間。學佛的人,諺語所謂「三句不離本行」,第三句一定要講到佛法,自己修學的心得可以與人共享,聽經有悟處也可以與大家分享。這些言語是有意義的言語,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這應當學習的。

  下面是,「不惡口,止前惡言加人之惡行,行軟語之善」。過去處事待人接物言語不善,容易得罪人,得罪人自己還不知道。言語,古人非常重視,孔夫子教學四科,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語。言語是禍福之門,說的人無心,聽的人有意。傷害別人的言語,人家會記恨,記恨在心,將來有機會他就來報復你,你不知道禍從哪來的,所以言語是最容易得罪人的。勸善規過都要用軟語,要用柔和,否則的話,你的好朋友跟你就疏遠了。雖然他有過失,你勸他是好意,但是你的言詞態度不行,對方能不能接受?老師教學生都不例外,我跟李老師十年,他老人家教訓學生,絕對不是當著大眾,學生犯了過失,他把他叫到房間裡面去勸導他。勸導,把利害得失分析給他聽,學生覺悟了,對老師感恩。如果在大庭廣眾當中你去喝斥他,不一定會感激你,雖然知道錯誤,你讓他沒面子,他就會懷恨在心。

  連教學,在現前這個時代都不能得罪學生,現在甚至於父母教子女也不敢得罪他。為什麼?他不懂得孝道,所以確實會引起叛逆的行為。現在這個社會,殺父親、殺母親已經不算是新聞了,常常有。這個在過去是不可能發生的,現在這個社會常有。我們的言語態度能不謹慎嗎?不謹慎,自己惹來的禍害不能怪人。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禮敬諸佛,對一切眾生都要恭敬,這個很有道理,學生恭敬老師,老師也恭敬學生。不能像從前老師對學生那麼認真教,不行了,找不到這種學生。父母對兒女也不例外,現在是都把他當作朋友看待,尊卑上下之禮沒有了,從小沒有學過,他也沒有看到過,你要用尊卑之禮來待人,你就錯了。在古代可以,現代不可以了。這個要不要恢復?要,怎麼恢復?現在人真正要留意,好好的學習,總得三代、四代之後才能恢復。道德仁義恢復了,社會安定了,天下太平了,絕對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得到的,要做,如果要不做,這世界會毀滅。我們做得很辛苦,知道果報要在二、三代之後才能看見,我們這一代看不見。這是一樁莫大功德之事,應該做,必須要做,從自己做起就對了,不要期望別人。

  第七「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止住以前「搆鬥兩邊之惡行」。這兩個人關係很好,他在當中挑撥,讓彼此發生猜疑,最後變成冤家對頭。擅於兩舌的這些人,他造的這個罪業,地獄裡有拔舌地獄,拔舌地獄就是兩舌惡業所感得的。地獄不是有人建造的,你沒有這個業,就不會有這個事情發生;你造了這個業,自自然然果報會現前。就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極樂世界是怎麼造的,那麼樣清淨莊嚴?不是阿彌陀佛設計的,阿彌陀佛也沒有請一批建築師去建造,我們在經上都看到了,怎麼樣造成的?他老人家發願,四十八願,四十八願發了之後,長時間的修行,兌現,要把它做到,做了多久?五劫,經上沒有說五小劫、五中劫,那肯定就是五個大劫,五大劫修行的這個功德自然形成的。就跟地獄那種情形一樣,地獄你是造作惡業自然感得,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是度眾生,純淨純善,五劫修行所感得的。不是哪個去設計,不是哪個去建築,沒有,統統都沒有。這個道理,跟惡業感地獄現前完全相同。

  我們在經裡面讀過,欲界天,第五層天叫化樂天,這個天人福報大,真是我們所講的心想事成。他想什麼就現什麼,比兜率天還高一層,兜率天還沒能做到,化樂天做到。他也無需要畫圖,也無需要設計,真的心想就事成,善業所感。他化自在天,這是第六層天,這是欲界最高的一層,他的福報就更大,他都不需要變化,他想要什麼,第五天就知道了,變化出來供養他,他連變化都不需要。叫他化自在天,他是什麼?就是第五天,化樂天人變化供養他。諸位同修聽到這個地方,你們有沒有體會到,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相當什麼?他化自在天人,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心想事成,誰供養的?阿彌陀佛他變化供養我們!連極樂世界都是他變化的,來供養我們,阿彌陀佛是化樂天人,第五天人,我們到那裡去就變成第六天,他化自在天,阿彌陀佛來供養,你能體會到,你才曉得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恩德多大。

  我們有什麼樣的福報能夠接受他的供養?經上講得很清楚,就三個字,你具備這三個字你就有資格接受他的供養,信、願、行;真信,真願意到極樂世界去,真念佛。你具備這三個字,你就等於是我們這個地方欲界第六天的天人,你有這麼大的福報,將來到極樂世界接受阿彌陀佛供養。你看你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親自來迎接你,多大的福報!我們今天到外國,到人家國家,那個國家總統、國王會不會迎接我們?我們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迎接我們,你憑什麼?就憑信願行。那你就知道信願行這個福報多大,能夠感動阿彌陀佛來迎接,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來供養你。聽了這個話,千萬不要嚇退心了,我哪有這麼大的福報,算了,我還是不敢去。那你這個機會就當面錯過了。

  所以蕅益大師講《彌陀經要解》,信講了六個,第一個要信自己,就是你要有自信心,信自己是什麼?怎麼信自己?世尊在大乘經上常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聽到這個話,我也相信我自己,我自己本來是佛,這個很重要。自己不相信自己本來是佛,你怎麼能成得了佛?所以學佛的同學,第一個要肯定自己本來是佛。這個話是真的,千真萬確,佛沒有妄語,只是我們是迷失自性了。換句話說,我們是個糊塗佛。菩薩修行成佛,那是覺悟的佛,圓滿覺悟的佛,我們是一塌糊塗的佛,是佛,不是假的,我們什麼時候能把迷惑顛倒放下,覺悟了,跟他沒有兩樣,這個道理要懂。

  所以佛,佛是誰?佛是自己,不是別人,我們才真的學佛了。佛是什麼意思?經上常講,佛是二足尊,這是兩個圓滿,第一個是智慧圓滿,第二個是福報圓滿,這兩樁得到大圓滿,這就是佛。我們學佛沒有別的,修福、修慧,什麼時候福慧圓滿?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福慧就圓滿,到極樂世界那一天就圓滿。為什麼?你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這個說了大家不好懂,我再說白一點,到極樂世界接受阿彌陀佛的供養,這大家好懂。阿彌陀佛供養你什麼?供養你無量的福報,供養給你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福報到那邊去你就享受到,衣食住行,你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供養智慧是什麼?聽經聞法,你進入阿彌陀佛的講堂,佛給你講經說法,開智慧,兩種供養你都得到!所以念佛的人第一大福,你要想修第一大福、第一大智慧,你就信願老實念佛,這真的不是假的。

  如果我們疏忽了,對這個還有疑惑,這個過失在自己,不在別人。對諸佛如來真實語,你看人家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這樣的人不相信,我們還信誰?那我們要再問,阿彌陀佛為什麼要這樣幫助我,我跟他有什麼關係、有什麼因緣,如此的供養幫助?我們不知道,自己有疑問,這疑問就是障礙。其實經教裡面就說得很清楚、很明白,為什麼?你本來是佛,你跟他什麼關係?本來是一體,這個關係就密切了,不是一家人,一家人還不親切,一體!那一體是什麼?我們要是把自己這個人比喻作阿彌陀佛,一切眾生是什麼?是我們的眼耳鼻舌、五臟六腑,這叫一體。我們一切眾生是阿彌陀佛的心肝寶貝,他能不供養嗎?你懂得這個道理,你的疑惑完全就消除,不再疑惑了。一切眾生,每個眾生都是阿彌陀佛的心肝寶貝,一體,所以他照顧得無微不至。發大願五劫修行修出來的供養,財供養,就是福報的供養;智慧的供養,在極樂世界天天給你講經說法,幫助你開智慧、幫助你提升境界,這種利益到哪裡去找!遍法界虛空界你都找不到,只有極樂世界一家,你能不去嗎?我今天跟大家講的話要記住,確實可以幫助你斷疑生信,幫助你放下萬緣,一心專念,你這一生肯定成就圓滿的福報、圓滿的智慧。

  再不給人挑撥是非了,「當行和合之善」。確實心裡面念念希望一切眾生,擺在我們眼前的,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全是一家人。念念希望大家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不要有分別、不要有執著,這個世界多美好!這樁事情能不能做到?從我自己去做,我能做到。但是我們只有付出,絕不求別人這樣對待我,我們就做得很歡喜、很快樂。如果樣樣都求我對你好,你也要對我好,那你的煩惱就來了。我對他好,他為什麼對我不好?我對他好,他沒有感受到我對他好;換句話說,我對他好還不夠,他還沒有感受到,他哪一天感受到了,他就會對我很好。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決定不求果報,所以只問耕耘,莫問收穫。我們的收穫在哪裡?我們的收穫在極樂世界,我們的收穫不在娑婆世界,在極樂世界。怎麼知道?因為阿彌陀佛他老人家對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如是如是,我們跟阿彌陀佛同一樣的心、同一樣的願、同一樣的行為,你就想想看,我們來生肯定是極樂世界,不是別的地方,所以這個果報你說多殊勝!這個四條講的是口業。

  末後三條是意業,第一個,「不貪,止前引取無厭之惡行」,就是貪欲,「當行不淨觀,觀諸六塵皆欺誑不淨之觀行善」。過去引取無厭,我們講貪而無厭,貪什麼?貪財,財色名食睡,貪色、貪名、貪吃,五欲六塵,五欲是財色名食睡,你對這個貪而無厭,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加起來這十一種,沒學佛之前幹過這個事情,貪而無厭。現在明白了,佛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五欲六塵是假的不是真的。這些東西染污我們的清淨心,這些東西染污我們的清淨行,我們的心行不善都從這裡來的,要把貪心放下。觀諸六塵,說六塵裡面就包括五欲,都是欺騙我們的自性。惠能大師明心見性,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說明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本來是清淨的,沒有一絲毫的染污。也就是說,在真心、在自性裡面找不到五欲六塵,這些東西根本不存在!它存在在哪裡?它存在在阿賴耶裡面,種子在阿賴耶,起作用在末那識,末那是意識,染污意,它的體就是染污。而六道眾生就把阿賴耶認為是自己,這個裡面起了我執,相宗說得好,叫「四大煩惱常相隨」,四種錯誤的見解。第一個是我見,把這個東西當作我,我見。有我,貪瞋痴就生起來,有我見就有我愛,我愛是貪,我痴是愚痴,我慢是我瞋,慢是屬於瞋煩惱,所以貪瞋痴就跟著我起來了,所以它叫做根本煩惱。這個煩惱起來就迷失自性,輪迴到六道,什麼時候你才覺悟?覺悟之後把這四樣東西放下,你就明心見性,你才能脫離六道輪迴,你才能回歸到自性。

  所以這是欺誑不淨之觀,我們要把這個東西放下,放下才能行善。怎麼個行善?利益一切眾生就是行善。為什麼?想想我剛才說的話,一切眾生是阿彌陀佛的心肝寶貝,世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來是佛,跟阿彌陀佛就是一不是二;換句話說,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也就是我們自己的心肝寶貝,我們跟阿彌陀佛不二。中峰禪師《繫念法事》上說得多好,「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原來我跟阿彌陀佛是一不是二。阿彌陀佛把一切眾生看作心肝寶貝,我們今天把一切眾生視為對立,是我錯了,還是阿彌陀佛錯了?是阿彌陀佛對了,還是我對了?你這樣一回想就明白,你就開悟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是為度眾生,願願是幫助眾生早日成佛,我們沒有這樣的願、沒有這樣的心,錯了,這一生到極樂世界就去不成;我們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那你決定得生。所以要放下貪婪,於一切順境善緣絕不貪戀。

  第九「不瞋」,瞋是對逆境惡緣,「止前忿怒之惡行,當行慈忍之善」。我們對逆境有怨恨,對惡緣有憤怒的惡行,緣是人事,境是物質環境。所以對於逆境惡緣我們沒有怨恨、沒有憤怒、沒有惡行,這就對了。善,不貪戀;惡,不瞋恚。當行慈悲忍辱,這是善。換句話說,慈悲忍辱之善是逆境惡緣幫助我們成就的,順境善緣,我們沒有貪戀、沒有愚痴,他們成就我們不貪不痴的功德。無論是順境逆境,無論是善緣惡緣,全都是幫助我們提升,幫助我們圓滿六波羅蜜,全是我們的善友。我說善友大家印象不深刻,我們換句話說,全都是我們的老師,全都是我們的善知識,都是在幫助我、成就我。你要真懂得了,懂得什麼?知恩報恩,每個人對我都有恩,都在幫助我提升。關鍵都在那一念,一念覺,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他成就我這一生作佛;一念迷,所有一切眾生都是妖魔鬼怪,為什麼?他幫助我們墮三途、墮地獄。所以外面境界無佛亦無魔,問題我們用什麼心來對待。我們用感恩的心,個個都是佛菩薩;如果我們以貪瞋痴慢疑的心,那個個都是冤親債主,都是來找麻煩的,統統在一念。由此可知,我們這一生能不能成就,也關鍵在自己這一念是覺還是一念迷。一念覺你成佛了,你會感恩一切眾生,不但一切眾生,有情眾生你感恩他,樹木花草、山河大地,沒有一樣不感恩;如果一念迷了,一切眾生是冤親債主,花草樹木、山河大地也是冤親債主,怎麼轉變在自己的一念。

  末後,「不痴」,不痴是不邪見,愚痴,「止前撥正因果僻信邪心之惡行」。愚痴裡最嚴重的一個,不相信因果,以為世間沒有因果報應,那大錯特錯。淨業三福把這一句放在最後,菩薩修的,你看淨業三福末後這一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菩薩修的。菩薩相信因果,凡夫不相信因果報應,他的果報現前,後悔來不及了。下面講的僻信,僻是不正,僻、邪都是不正。八正道裡正語,他是邪言邪語,心也邪,所以他的行為就惡了。這是以前所幹的事情,現在回頭了,「當行正信、歸心正道、生智慧之善心」。從愚痴回過頭來,首先正信。愚痴的人不相信,沒有正信,不信三寶、不信道德、不信因果,所以他才妄言惑眾,才敢造作種種惡行。佛告訴我們,我們起心動念,甚至於自己還不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裡面,諸佛菩薩知道了、天地鬼神知道了。日本江本博士用水實驗,他說水知道了,我們起心動念水知道了,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水知道了,表示什麼?山河大地、礦物知道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不謹慎嗎?我們的惡念造成地球上的這些災變,不是自然的。自然是永遠美好的,自然是健康的,自然哪裡會有病態?所以一切自然的災變都是我們惡念、惡行所感得的。我們的心善、念頭善、言善、行善,不但自己身心健康,你身體有病都沒有問題。為什麼?心善、念頭善、言善、行善,身體裡面所有病變的細胞都恢復正常,不要用醫藥,意念幫助它恢復正常,你就健康長壽。我們居住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一切災難不會有。地球上災變這麼多,可以化解,只要居住在那個地方的人把念頭轉過來,那個地方災難就沒有了。

  日本有災難,我也沒想到,前首相鳩山先生寫了封信給我,希望我到日本去講經,化解災難。日本佛教會一個長老,也是領導人,水谷幸正,我跟他也是老朋友,他也寫封信給我,代表日本佛教邀請我去講經。講什麼經?講《無量壽經》,我們接著講。我六月一號去,二號就開講,一天四個小時,我給他講四十八個小時,十二天,大概我一號去,十五號回來。我們的《無量壽經》分四十八個小時給日本,告訴他化解災難不難,佛菩薩慈悲護念,我們自己要真正接受。怎麼接受?我們真正相信、真正發願,依教奉行,他的災難就化解了。如果你不相信,那就沒有辦法了,真相信,真能化解。大概日本學佛的同修還不知道,一切眾生是阿彌陀佛的心肝寶貝,他不知道,他要知道這樁事情,他信心就生起來了。所以我去,要把這個消息告訴他們,知道諸佛菩薩、天地鬼神是多麼慈悲,多麼不願意見到這些災難的現象,都是我們迷失了自性,想錯了、念錯了、說錯了、幹錯了,招來這些災難,對不起佛菩薩、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天地鬼神。好在日本,我相信大多數他們信佛、他們信祖宗、他們信天地鬼神,只要有人把這些事情講清楚、講明白。我這一次到日本是第七次,講經是第一次。以前在日本,對他們的佛門弟子做過幾次講演,沒講過經,所以這次去講經。

  我們希望,特別是香港的同修們,要建立正知正見,要把我們的性德找回來。十善業道是我們的性德,是我們自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從外頭來的。現在我們把它迷失了,可是真正找回來有困難,找不回來。這是什麼原因?修學要有次第,由淺而深、由小而大。所以世尊在《佛藏經》裡面告訴我們,「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是佛教導我們修學的程序。小乘是佛教的小學,大乘是佛教的大學,沒有小學的基礎,你怎麼能念大學?那現在我們連小學也學不好,問題在哪裡?我們的紮根教育疏忽了,所以必須要回過頭來把紮根教育學好。那我們認為一年到二年根就紮好了,從哪裡紮起?從《弟子規》。所以千萬不能疏忽《弟子規》,我們的老祖宗、佛門的祖師大德,從唐朝中葉就把我們修學的程序改變了,改得好,不學小乘,用什麼東西來代替小乘?用儒跟道。

  我們講堂前面有一塊碑,拓下來的,少林寺的一塊碑,三教九流混元圖,大家都看到了。這塊碑是什麼時候刻的?是唐朝肅宗年間,唐肅宗是唐明皇的兒子,距離我們現在一千三百年,你看一千三百多年前我們中國已經走向多元文化,儒釋道三教九流是一家。你看畫的那個圖很有意思,那個人你仔細看,正面看釋迦牟尼佛,從側面看,一面是老子,一面是孔子,三個面孔畫在一起,代表什麼?一體!三教是眼耳鼻舌身,一體,九流是五臟六腑,這個圖畫得太好,它表法的,真的是一體。以這個做我們的紮根教育,所以學佛對於《十善業道》是輕而易舉,你有《弟子規》、有《感應篇》這個基礎,《十善業道》很容易你就落實了。這三個根落實之後,無論是學儒、學道、學佛,都會有成就。學佛,你能成佛、成菩薩;學道,你能夠達到老莊的境界;學儒,那你就是今天的孔子、孟子,聖賢。所以這塊碑非常有價值!國外也才是最近這些年來才提倡多元文化,我們在世界上團結宗教、團結族群,也做得一點成績。外國人認為這是很新鮮的,宗教團結,我們把這張拓碑給他們看,他們感到非常驚訝,原來一千三百年前中國已經在團結宗教、團結族群。所以,紮根教育做到了,然後「當行正信,歸心正道,生智慧之善心」,這肯定的。

  「上之十善,均是世善」,世間法。世間法是佛法的基礎,世間的善都沒有能學好,怎麼能學佛?你看淨業三福這個世間善是先做到,它三條,第一條就是世間福,人天福報。人天福報要從《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當中修得。你只要認真去做,你的福報就一天比一天大,智慧慢慢就開了。有這個基礎你才能入佛門,第二條就是入佛門,「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小乘。從小乘再提升,叫大乘,大乘,「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自行化他。這個程序一定要懂得、要遵守。

  下面是,「《報恩論》曰:凡是善行,皆可往生」,世間十善能不能往生?能,生凡聖同居土。「但必常常念佛迴向,即轉世善為淨因」,這個是一定要懂得的,修世間善,世間的善人他常常念佛,他把他的善心善行迴向求生極樂世界,臨命終時感得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也許我們說,《無量壽經》特別強調的是發菩提心,他沒發菩提心,單靠一點世間的善行能往生嗎?能,只要他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自己願意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一念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話不是我說的,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說的。所以修世間善法的人,沒有接觸過佛法,很多不認識字,沒有機會聽經學教,但是他有善知識,遇到有學佛的朋友,告訴他極樂世界,他就相信,他就真發心、真念,求生淨土,臨命終時瑞相稀有,真能往生。

  世間善,這是用三福來說,十善,生凡聖同居土;二乘善就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二乘是聲聞、緣覺,他們往生生方便有餘土;大乘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生實報莊嚴土。配合前面往生的三輩,菩薩上輩往生,二乘中輩往生,凡聖同居土,世善往生。很清楚、很明瞭,都是正信,真正求生,有這個願望,真念佛,決定得生。「故佛說諸經,總兼世善」,可以說,佛說大乘經、小乘經,對於世間善常說。我們在這個世間,在這個世間一定要做善人,不能做惡人,為什麼?作惡果報在三惡道,行善果報在三善道。佛不願意看到眾生將來墮三惡道,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一切經裡頭總是勸大家斷惡修善。從這個地方我們體會到佛的慈悲心,無盡的慈悲,念念照顧眾生。

  「而此十善業,且特說專經(十善戒經)。以淨身三、口四、意三諸業」,讓我們得到三種清淨,身清淨,不殺、不盜、不淫,身清淨;口清淨,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意,不貪、不瞋、不痴,身口意三業清淨,「為修持根本也」。無論你修大乘任何一個宗派,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要以十善為根本,沒有十善,你進不了佛門。所以說佛法建立在世間法的基礎上,世間善,十善業就是世間善,沒有這個善法,你不能夠求佛的圓滿智慧跟福報,這求不到的。一定要有這個基礎,這個基礎我們一定要重視。今天《十善業道》裡包括著《太上感應篇》,包括著《弟子規》,這是三教合一,從根本上它就融合在一起,決定不能夠歧視,一定要尊重認真學習,把三個根練好,我們將來往生絕對有指望,決定有信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