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這第二個比喻「母子喻」:

  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這個比喻裡面也是兩重,前面一段是一個憶念,一個是不憶念,這是「單憶有離」的意思;後半段是彼此相憶,「雙憶不離」。這個經文雖然很短,很難得舉了兩重的比喻。

  我們看註解,「上二人喻,泛指親友,猶覺寬緩」,這是指前面「譬如有人」這一段的,是指一般親友的相憶。這段比前面意思要深得多了,「故此重將母子最親切者為喻,使人起信行也」,希望能從這個比喻說明佛跟眾生的關係。如果我們真正覺悟了,相信你自然就肯念佛。肯念佛的人,不僅是這個世間,可以說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世界裡面,第一幸福之人;不僅是這個世界,恆河沙諸佛國土裡頭,你是最幸福的人。為什麼?你不久就要作佛了。任何一個人修行都是要經過很長的時間,通常經上講三個阿僧祇劫,那個成的佛也不過是藏教佛而已;如果要成圓教的佛,《華嚴經》上說要修行無量劫,不是三個阿僧祇劫。你遇到這個法門,你就一生成就,不要經過三個阿僧祇劫,也不要經五十一個階級,這就成功了,這是大喜之事,真是無比的幸運。問題就是你有沒有機緣遇得到?有機緣遇到,的確是非常幸運的大事情。所以這是用這個親切的比喻來勸勉我們,希望我們能夠體會這個意思。

  註解下面說,「於中亦有二」,也是兩重,像前面一樣的,「先喻單憶有離,首三句,即上一人專憶,次二句」,就是上面講的「一人專忘」。『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這是佛念眾生,佛念眾生從來沒有間斷過的。『若子逃逝,雖憶何為』,這是眾生,「逃逝」比喻眾生不念佛,眾生不念佛,佛雖然念眾生也是枉然,也是沒用處。雖然沒用處,可是佛還是念眾生。眾生不念佛,眾生謗佛,甚至於眾生做滅佛,佛還是憶念他,這是真正的慈悲。我們世間有的父母對於兒女,兒女有時候不孝順,父母有的時候還會痛恨這個兒女。佛不會的,眾生做再大的惡業,佛還是念眾生,這真慈平等。可惜的就是眾生不知道,不曉得佛恩,不知道佛憶念。所以比喻,如來比母,眾生比子,「世間慈念最切者,莫如母親,子若悖逆,忘恩負義,母念或衰,心生悔恨」。這是我剛才講的,這世間人還有這種情形,這小孩不孝、悖逆,忘恩負義,母親想算了,根本不要想他,不要再提他了。佛沒有這個情形,所以說「佛念眾生,更過於母」,比母親念兒子,思念之情,要超過太多了。

  「逆惡重者,佛念愈深,乃至入於阿鼻地獄,代此眾生,受無量苦」,這樣的情形誰知道?的確沒有人曉得。眾生愈是造罪業、愈是受難,佛念得愈切,佛門所謂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愈是苦的地方佛菩薩應化得愈多,這是為了真正憐憫。但是佛菩薩雖然應化在其間,常言說得好,「佛不度無緣之人」,不是佛不度,佛是真想度,無緣。什麼叫無緣?他不相信,他不接受,這佛就沒有辦法度他了。給你說了你相信,你能夠理解,你肯依教奉行,你這一生就得度了。如果這三個條件少一個,你這一生就不能得度,雖不能得度,也給你做一個得度之緣。由此可知,佛菩薩真正慈悲,給你一個得度之緣。這個緣就是讓你能夠見到佛,能夠聽到佛名,能夠見到經典,你阿賴耶識裡面種下金剛種子,這是給你緣。所以緣,能夠相信這都是緣成熟了,緣成熟他這一生決定往生,往生之後是決定成佛。所以這是愈是苦難的地方佛念愈深,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佛代眾生受苦,怎麼個代法?實際上說,佛有這個願,能不能代?不能代。不能代而說代,譬如說我們現在這個世間,真的是五濁惡世,濁惡到極處,佛菩薩來了,在我們這個世間教化,咱們世間人尊不尊重他?不尊重他,輕賤他、嫉妒他、侮辱他,想種種方法來害他,他受很多苦折,受很多災難,受很多折磨。為什麼?還不是他為了度眾生,他要不來,不就沒這些事情嗎?他來受到這些災難,受到這些折磨,這就是代眾生受苦,他可以不來的。這樣的情形,從釋迦牟尼佛起就是這樣的。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提婆達多害他,你們在《法華經》上看過,僧團裡面六群比丘擾亂;佛的福報那麼大了,還有三個月受馬麥之報,沒有東西吃,你看佛那麼大的福報還有這些苦難。

  六祖大師,菩薩再來的,二十四歲就明心見性、就得道,五祖傳法給他時二十四歲!你看受人家嫉妒,人家要謀害他,他沒有辦法,跑到獵人隊裡頭去避難,這一避就避了一十五年,整整十五年。在獵人隊裡替獵人看守獵物,那是菩薩,那是聖人,那些獵人是主人,把他僱來當佣人看待,人家能瞧得起他嗎?種種輕賤、侮辱都加在他身上,他有耐心在等,等過了十五年,那些嫉妒的人、想害他的人心漸漸平了,這樣他才出來。所以真正發菩提心弘法利生的,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是如此。我這次在北京遇到黃念祖老居士,他告訴我,夏蓮居,他的老師,在世的時候也是受嫉妒、受迫害。曾經一度在中國都不能住了,人家要傷害他,跑到日本去避難。想想都一樣!台中李老師,在台中弘法,佛教界裡面罵他作四寶,這名字不是恭維的。都是受迫害!黃老居士,證果我們不敢講,他是個真正有修有學了不起的大善知識,在大陸誰認識他?沒有人認識,也是受排斥。

  所以諸位要了解,你真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想幫助一切眾生成佛作祖,你的障礙就很多。魔!那些妖魔鬼怪看到你要興佛法,想盡方法來障礙你,這個從釋迦牟尼佛起就如此了。你說我弘法利生應該沒有障礙,那你的福報比釋迦牟尼佛還要大,沒有這回事情的。你去看看《高僧傳》,看看各宗的那些歷代的祖師的傳記,哪一個不是吃盡了苦頭、受盡了磨難才有成就。你要想去親近一個善知識,人家告訴你,你親近他幹什麼?他這樣不對,那樣也不對。算了,我不親近他了。那是什麼?魔!魔唯恐你成佛,唯恐你得道,唯恐你遇到真正善知識,挑撥離間把你分開。為什麼?這世間又少一個得道的人,六道輪迴裡又多一個,他歡喜!他歡喜看到你在六道裡頭輪迴,看到你在三惡道受折磨,他看了很高興,他不願意你跳出三界。所以這個情形我們要知道。

  自己要有慧眼,自己要拿得定主意,不受外面的人影響。真正善知識他勸你親近,不是真正善知識,決定不喜歡你親近善知識,這一定的道理。你們在社會上稍稍體驗,世出世間法都一樣的,一般人是不願意看到你成功,願意看到你失敗,大家都是這個心理,這是古今中外一般幾乎都是如此。所以嫉妒、障礙。我們發現一個善知識,我鼓勵大家去親近,真正是希有難逢。像黃老居士這樣的人真正難得,我跟他接觸雖然時間很短,我們見了兩次面,談了九個小時。他那個修持的功夫,我過去親近台中李老師,親近他十年,他的功力超過李老師,真是稀有。我們台灣找不到,沒有這個人,大陸上僅僅發現這一個,沒有人知道,真可惜。你們有機會如果到大陸上去玩,去親近這個善知識。那個風景、寺廟沒什麼看頭的,那個不稀奇,這樣的一個善知識真是千載難逢,你把這個因緣要是失掉了,很可惜!你去看看他,你看他給你開示,聽聽他給你講講話,你一生都受用不盡。

  再看底下經文,這都是說明代眾生受苦,要曉得他是怎麼代的。「又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世世相隨,無有退轉,故云佛念眾生,如母憶子也。」這個話也是真的,母子之相憶一生,到來生都忘掉了,這一輪迴各走各的道去了,很少有機會再遇到,一世就盡了。佛不然,佛念眾生生生世世的,所以佛慈超過了慈母,這是不學佛、不懂佛法的人他不曉得。所以佛恩大!世間恩德最大的是父母,父母的恩德跟佛的恩德不能相比。「若子逃逝者」,這是比喻「眾生不念佛,而墮惡道苦也」,這句話也是完全肯定的。眾生要念佛,他這一生必定往生成佛,他怎麼會墮惡道?決定超越六道輪迴。他不念佛那就沒法子了。縱然學佛,不管你學哪一宗哪一派,你修學什麼法門,你要想超越六道很難,絕對不是一個容易事情!唯獨這個法門可以帶業往生。

  魔聽到這些話頭痛,非常不歡喜,所以出現了一些謠言,說不可以帶業往生,這個麻煩大了!不能帶業,這魔說的,不是佛說的。前些年,這個謠言滿天下,震動了全世界。還有什麼查經小組、查經報告,說經上沒有「帶業往生」四個字,這是過去祖師們自己胡造謠言說出來的,這個不可靠,一定要消業才能往生,帶業不能往生。嚇倒了很多的人,這念佛人莫知所措,我們念了一輩子,不能帶業往生,這完了,一切都完了。你看魔多厲害!不但一般人被嚇到了,你看周宣德老居士,台大晨曦社等於說是創辦人,台灣大專學生學佛的運動是他提倡的,連他都被嚇倒了,真是我想不到。

  我是在一九八三年到洛杉磯,我下了飛機他就來看我,就給我提出這個問題。他說怎麼辦?我們念了一生的佛,想往生,說不能帶業,這沒指望了。我看他嚇得可憐的樣子。我說經上沒錯,是沒有說帶業往生,我反過來問他,我說經上有沒有講四土三輩九品?他說這個有,這經上有。我說,有,那不就行了嗎?如果不帶業,哪有四土三輩九品!我說觀世音、大勢至還帶一品生相無明,是不是業?他一想沒錯,他還帶一品業。如果說消業不帶業,何必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個人,阿彌陀佛,他不帶業,除了他之外,等覺菩薩都帶業。這他才破顏而笑,這個沒錯。四土三輩九品怎麼分?就是帶業多少分的,帶的業少品位就高,帶的業多品位就低,沒有不帶業的。

  我們講菩薩的品位,這個大家容易懂,《華嚴經》上有。菩薩為什麼有四十一個階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個階級之分就是帶無明多少不一樣,帶業,無明業。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無明一共四十一品,破一品無明帶四十品,這不是帶業嗎?等覺菩薩最高了,四十一品無明破了四十品,還帶一品,他怎麼不帶業?等覺菩薩那一品無明破了,那就成佛了,那就不帶業了。所以如果西方極樂世界不帶業,那麼大個世界只住一個人。這他才恍然大悟。所以魔障礙佛法無所不用其極,我們要曉得,處處障礙你,阻止你不讓你修行,不叫你成就。他曉得你喜歡學佛,不要修念佛法門,那是密宗裡面,陳建民,已經死了,去年十一月死的,魔王,大魔王。他叫你改學密,跟他學去,跟他學就沒錯了,你學別的法門決定不能成就,只有跟他學才成就。現在這個世間像這些流言太多了,說之不盡。我們這個法門是依法不依人,我們所依據的是淨土三經,或者淨土五經。我們不依神通,我們也不依感應。可是念佛念到相當程度自然有感應,自然有神通,但是我們還是不依,我們還是依經典,把經典裡面所說的我們做到。

  可是經典也有人破壞,這東西真是麻煩。我有一年到佛光山,很早了,是我離開佛光山以後沒有多久的時候。佛光山那時候剛剛就是朝山會館建好的時候,其他的建築都還沒有,只有一個佛學院,最早建的。以後這個朝山會館建好了,後面大殿統統都還沒有的時候,我曾經到那邊去。那個佛學院就有一個學生來跟我說,他說他們有個老師,這老師也是出家人。居然在上課的時候告訴他們,西方極樂世界是假的,阿彌陀佛是什麼?阿彌陀佛就是太陽神。他問我這個出在什麼地方?出在哪部經上?我就跟他講,我是淺學,《大藏經》雖然看了一遍,哪裡記得那麼清楚?我就印象當中沒有這個說法。所以我就告訴他,哪個老師跟你說的,你還是請教那個老師,你叫他把《大藏經》哪一部經找出來看一看,阿彌陀佛是太陽神,你去找找看。胡造謠言!從哪裡傳出來的?從日本傳出來的。連《彌陀經》他都把你否定掉,說《彌陀經》是偽造的,不是真的,你看看這多厲害!經典都給你毀掉。

  我聽到這樁事情之後,我才把窺基大師的《彌陀經通贊疏》找出來,印出來流通。我為什麼要找這個經,印這個註解?證明《彌陀經》是真的,不是假的。玄奘大師在印度十七年,他在路上走了一共兩年,整整是連來帶去十九年,他在印度住十七年,走回來是一年的時間,走一年才走到。玄奘大師到印度去,動機就是對梵文經典流傳到中國來所翻譯的他不大敢相信。他懷疑經典翻譯的恐怕失真,不太可靠,是這樣一個動機到印度親自去看看。回來之後,對於過去這些大德所翻譯的經典,他沒有加一個字的否定;換句話說,他統統承認了,這是玄奘大師給我們中國過去那些翻譯的人做了個證明。不錯!他也帶回《阿彌陀經》的梵文原本,而且他也翻譯了,可見得《阿彌陀經》確實是從印度梵文本裡頭傳到中國來的,不是造謠言的,不是假的,是真的!玄奘大師自己也翻譯過。

  尤其是難得的,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不可靠嗎?玄奘大師承認他翻得好,翻得沒錯。為什麼?他最得意的一個學生,窺基大師是他最得意的學生,是他的傳人,開創中國的法相唯識宗,法相唯識宗第一代的祖師就是窺基大師,玄奘的學生。他註解《阿彌陀經》,他不用他老師翻譯的本子,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留意。在我們現在一般人講人情,我老師翻的,我要給它註解流通,那應當一定選自己老師的。他們師徒兩個都是依法不依人,鳩摩羅什大師翻的本子已經流通全國,依然叫它流通。所以玄奘新譯的這部經,只提供一些人做參考,就不流通,以後收在《大藏經》裡頭,沒有單行本流通。他的學生窺基大師註解《阿彌陀經》,選的本子選鳩摩羅什的本子,沒有選玄奘大師的本子,這個了不起。玄奘大師沒有怪他的徒弟,「你不孝順,你為什麼不註解我的本子」,沒有說,窺基大師也沒有覺得他對不起老師。

  要現在人還得了,現在要是老師自己翻的東西,他要註別人的本子,老師一定把這個學生開除掉,你以後不要再來見我。這就是今人不如古人的地方。古人是重大法的流通,絕對沒有個人的名聞利養,沒有個人的名利,這是我們要明瞭的、要覺悟的。所以我們選擇,只在法上選擇,絕對不選擇是哪個人。我們看他的東西,他東西真的是好,這個沒話說,值得我們讚歎,我們才不至於把路子走錯了。所以現在破壞佛法的多,特別是近來破壞淨土,障礙你修淨土,障礙你學淨土。這個風氣不斷的在現在這個社會裡增長,無論在中國、在外國,都是如此。如果我們明白事實真相,不被蒙蔽,不被障礙,那你這個人有大福報,福報淺的往往一下就被障礙住了。很可惜!你看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因緣遇到了,遇到怎麼樣?空過了。諸位要記住,你遇到了,你這一生不能往生就空過了;遇到了,這一生決定要往生!

  你要真正發心,像此地講『子若憶母』,你真正做到這一句,『子若憶母,如母憶時』,佛力加持你!「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佛力加持,你能夠在這一生當中消除一切的罪業,你往生的時候預知時至,你沒有病苦。像古時候這些人一樣,站著走、坐著走,真正功夫成熟了,開個往生大會,那就度很多人。為什麼?現身給大家看!古來有一位法師,名字我忘掉了,他往生的時候他找了一些人來,他問他們說,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坐著往生的?有,這有聽說過;站著往生的?也有,也有聽說過。他就豎了個蜻蜓,頭朝下腳朝上,這樣往生的你們有沒有看見過,有沒有聽說過?沒有。他走了,這麼走的,簡直是遊戲神通,就像是開玩笑一樣,自在,真的自在。

  有病,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決定把病念好,不要去看醫生,也不要去吃藥,這是這一次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的。他那個地方幾個同修,他們生病的時候就專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或者念觀音菩薩,一直到病念好,他不看醫生也不吃藥。大陸上等於是全民保險的樣子,他看醫生吃藥不要花錢的,可是人家還是不看醫生、也不吃藥,他念《無量壽經》,就是念夏老師這個會集本,因為我看到的那些人都是過去夏老師的學生。所以這次到北京的時候,他把這些人找來跟我見面,統統都是念《無量壽經》會集本,念了有感應,連生病的時候都不必去吃藥看醫生。所以我們一定要下一個決心,我們什麼福報都不要,就希望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要躺在床上走,最起碼也應該坐著走,我們這一生修這個法門才叫沒有白修,這才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因緣。

  底下一堂課,我把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的註解,我從北京帶了一本,我給你們看看。這個因緣也是稀有的,太稀有,居然在大陸上還批准印了五千冊,這個因緣是稀有,這是大陸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情。這些都是告訴諸位,這個法門遇到不容易,遇到,希望你要相信,不要把這個因緣錯過了。這是肯定說的話,眾生要不念佛決定墮三惡道,雖然講六道輪迴,惡道的機會多,三善道的機會要少。

  「雖憶何為者,喻如來單憶無益也」,這個無益是無益於眾生,眾生還是六道輪迴,還是不能夠度脫。後半段就講雙憶,『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這雙憶。「初二句,即上相憶念深,末二句,即上生生不異,謂六道眾生,慕念如來,猶如如來,憐念眾生者,然方得感應道交,生佛不二也。」我們念佛的心情,實在說怎麼樣也沒有辦法趕上像佛念我們。所以我們只好打折扣,希望能夠做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只能夠這樣說,像他一樣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以說成了佛,佛佛道同,十方諸佛憐念眾生像阿彌陀佛一樣,這是真的。除諸佛之外,總是比不上阿彌陀佛念眾生那樣的殷勤。所以這裡講猶如,如就是接近,有一點像,這樣就感應道交,生佛不二。

  底下引用說,「故高齊大行和尚云」,這個高齊大概是在五胡十六國的,這歷史上諸位查查看,是不是在南北朝時代的?大行和尚說,「宗崇念佛,四字教詔,謂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實在說印光大師常常教給我們,「老實念佛,莫換題目」,跟這個意思相通。什麼叫老實?如果把這四個字做到了,這就叫老實,這四個字非常的重要,「信、憶、稱、敬」這四個字。信是決定不懷疑,憶是常常存在心,這兩個字不離於心,一心繫念;稱是稱名,敬是禮敬,天天要念佛,天天要拜佛,這是不離於口。

  「任意早晚,終無再住娑婆之法,此為念佛,第一要策」,這個說得好!這是念佛第一祕訣。如果你真是這樣做法,終無再住娑婆之法,這句話好,你不會再住娑婆了,你這一生決定往生了。你在娑婆世界,我們這個身在娑婆世界,這一生是最後身,無始劫以來沒有辦法出離六道輪迴,這一下機會到了,出離了,這個身在娑婆世界是最後身。下一次如果再來,那是乘願再來,那是菩薩身,不是業報身,那是願力身、智慧身,那不一樣。你們想想這個機緣多難得。可見得「老實念佛」這四個字重要,印光大師給我們說出來,蕅益大師常常寫「老實念佛」這四個字。好像我們過去也印過,現在不曉得有沒有了!如果要有的話,把它找出來,我們這裡可以掛兩張,這個重要;要沒有了,我們可以多印,這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