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掀開經本,第三十六頁,我們看第二科,倒數第二行,「二藏攝」:
「二藏乘教攝者,謂三藏之中,契經藏攝,二藏之內,菩薩藏攝,三乘之中,大乘所攝,五教之內,後三教攝。」在佛法裡面,有所謂「藏、乘、教」這三類,這三類就類似我們現在一般學校裡面所說的課程標準,有這個意思在,佛法分得很細。藏是大類,佛所有一切教法可以分為三大類,我們稱之為三藏。中國以後在明代的時候,就仿照佛教圖書的分類法,像《永樂大典》就開始模仿佛教這個分類。到康熙、乾隆的時候,可以說是將中國所有典籍統統收集起來,就分作四庫,經、史、子、集。四庫的分類法是學佛教的,庫跟藏是一樣的意思,藏就是收藏、倉庫,佛分為三類,中國世間的典籍就分為四類。很多在學術上都是由於佛教的啟示,我們中國才有的。
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註解後頭有,在三十七面第二行。「三藏者,一修多羅」,修多羅是印度話,梵語,「此云契經」,就是我們講的經藏,「詮於定學」,經藏的內容多半是講定學。所以佛教眾生,在教學基礎上總不外乎戒、定、慧,就稱之為三學。講定的就叫做經學,講戒律的就叫做律學,辯論智慧的叫論學,所謂戒定慧三學。但是,佛當年講經說法的時候,分類並不是很嚴格的,可以說那時候沒分,而是後人為了便利研修起見才分的,在佛當時沒有分。因此幾乎佛每一次法會,講開示裡面統統都包括了有戒、有定、有慧。譬如像《楞嚴經》,《楞嚴經》裡面講首楞嚴大定,這屬於定;像富樓那尊者,還有阿難尊者,有許多跟佛辯論,那是屬於慧;佛在經上講的四種清淨明誨,那屬於戒律。所以《楞嚴經》裡頭,戒定慧三學具足。不但《楞嚴》如此,差不多一般經典統統都是戒定慧具足。那怎麼分法?
所以古人分這個看文字分量,說哪一個比較多的。譬如《楞嚴經》,雖然戒定慧三學都有,它講定的篇幅最大,幾乎是十分之六都是講首楞嚴大定,講奢摩他、三摩、禪那;講戒只佔半卷,十卷經文裡頭只佔了半卷;講論的部分,也不過是兩卷多一點點,這個分量是這樣分配的。所以在定講得多,那就把它編入經藏裡去,這是諸位一定要明瞭的,佛法沒有很清晰的界限。如果在論典裡面,像《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它議論的部分佔的篇幅大,經、戒律都有,佔的分量少,就把它編到論藏裡面去。像戒經,講戒的地方多、分量多,有沒有講經?有,有經,但是它是以戒為多,重點在戒律上,這樣就把它分配到律藏裡頭去。所以,不像世間的書籍分得那麼精嚴,佛法沒有,幾乎任何一部經典裡面佛都講到戒定慧。這部經在三藏裡面是屬於經藏。
我們再看底下,「二毘奈耶」,毘奈耶也是梵語,「此云調伏,即律藏,詮於戒學,三阿毘達磨」,阿毘達磨也是梵語,「此云對法,即論藏,詮於慧學,今此經者,屬於經藏,自始至終,專說念佛三昧故」。這個地方說今此經者,就是指這一卷,指我們這一章而言,「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章專門講念佛,講念佛就是念佛三昧;換句話說,它專門講定,所以這是屬於經。三藏就是佛經的分類,我們曉得它分在哪一類。二藏是講的契機,是講對眾生的根性;換句話說,適合什麼樣程度的眾生來學,什麼樣根性的眾生來學,這個也很重要。可見得三藏完全是教科書的分類法,二藏就是眾生根性上的分類,所以這不相同。適合於什麼樣的程度,譬如說排課程,這個課程應該排在中學,還是小學,還是大學,排在第幾個學年,就有這個意思。
「二藏」就有菩薩藏、有聲聞藏,菩薩藏是大乘,「詮示菩薩理行果故」,理是理論,大乘的理論、大乘的修行、大乘的果證。就是我們講的大乘法,必須對大乘根性的眾生來說,契合於大乘根機的人。第二就是「聲聞藏」,聲聞是小乘,「詮示聲聞理行果故,今此經者,屬菩薩藏,此經演說菩薩念佛圓通法故」。淨土法門是大乘菩薩藏,凡是往生淨土的人,你看經上常講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即使是最下的品位,凡聖同居土下下品,也是菩薩,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聲聞、沒有緣覺、沒有人天。但是我們在經上也常常看到,西方極樂世界有無量聲聞大眾,那是什麼?那是佛的方便說。是說這些人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前,在他方世界是聲聞、是緣覺、是天人眾。但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他的地位是平等的,統統是菩薩。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很奇怪,是唯一菩薩的世界,這是一般諸佛國土裡頭所沒有的一種特殊情形。這些都在《無量壽經》裡,諸位仔細去研究《無量壽經》就明瞭了。
底下又講「三乘」,實際上三乘跟二藏內容是差不多的,分得更仔細一點。小乘就是聲聞,小乘跟中乘這兩個合起來都叫做聲聞,大乘是菩薩。「小乘聲聞,謂四諦法門」,四諦是講苦、集、滅、道,世出世間兩重因果,世間因果是苦、集,苦是世間的果報,集是世間之因。滅、道是出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果報是滅,滅就是滅煩惱、滅生死,永遠不再有煩惱,不再有生死,這個叫滅。道是因,就像此地所講的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這些都是出離生死、永斷煩惱的方法、途徑,所以稱之為道。所以,苦集滅道是世出世間兩重因果。「運載眾生,出於三界,到涅槃城,成阿羅漢,猶如羊車。」這是《法華經》上的比喻,羊車是個小車,只能坐一個人,羊的力氣很小,這種車在過去是在宮庭裡面用的小車。證阿羅漢果。涅槃就是滅的意思,就是永斷煩惱、永離生死,就這個意思。
「中乘緣覺」,緣覺可以說也屬於小乘一類,但是比小乘的程度高。譬如講聲聞,雖然煩惱斷掉了,他確實沒有了,但是他習氣在,習氣難斷。像佛在經典裡說這些阿羅漢們,阿羅漢真的見思煩惱斷盡了,但是還有少數的阿羅漢習氣還在。因為他出身好,他是王子出家的、貴族出家的,帶著傲慢的習氣。出家證得阿羅漢果,傲慢真的斷了,沒有了,確實沒有傲慢,但是那個態度,傲慢的習氣還在,除不掉。因為他養成習慣,他確實沒有傲慢,但是傲慢的習氣在。所以佛說煩惱容易斷,習氣難除。經上也舉比喻,好像酒瓶,酒瓶是裝酒的,裝酒的時間很長,現在把酒倒盡,真的沒有了,裡頭擦得乾乾淨淨的,確實沒有酒,這就好比阿羅漢;聞聞還有味道在,那就好像習氣,他有沒有?真沒有,一滴都沒有,聞聞還有味道在,習氣難除。緣覺不但煩惱斷了,習氣也沒有了,這就比阿羅漢高,他習氣沒有了。所以證得阿羅漢,還要修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才能把習氣斷除掉,斷習氣很難。
中乘緣覺,「謂因緣法門」,因緣法門雖然沒有細說,在「十四講表」裡頭有,十二因緣這是緣覺修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一直到老死,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前面講的無明不是根本無明,是屬於枝末無明,也叫做三界六道潤生無明,它不是根本無明。因為根本無明要是破了,他就見性了,他就成為法身大士,那是成佛的境界。所以他破那個無明,是僅僅破除六道之內的生死,永遠不再入六道。我們在六道裡面投胎,捨身受身,根本的原因就是無明,無明就是迷惑。你們想想看,哪個明白的人願意去做畜生?不可能的事情。哪個明白的人會去做餓鬼?不可能的。凡是你死了之後會去變畜生、去墮餓鬼,都是糊裡糊塗去的,頭腦清楚明白的人不會去的。所以實在講,佛法要是多懂得一些,人的來生到哪裡去,大致上可以判斷得相當正確。就是一個人在臨死的時候,如果臨死的時候他很清楚,他不迷惑,清清楚楚的走,這個人可以斷定他不墮三途。死的時候人事不省,糊裡糊塗的,連家裡的人都不認識,就非常可能墮三途。
念佛的人,一生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死的時候神智不清,這個人往生西方沒希望,沒指望;大家給他助念都靠不住,不見得可靠。如果這個人臨死的時候他清清楚楚,他並不怕,重病都不要緊,他臨走的時候很清楚,這個人決定往生。所以這是福報。我們一生修福,修福不要享福,福享盡了,臨終的時候就一塌糊塗,那個麻煩就大了。在修福,不要享福,希望福報留著臨終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享這個福,那我們就決定往生。所以十二因緣裡面,那個無明不是根本無明。「運載眾生,過於四空,居寂滅舍」,寂滅舍跟前面講的涅槃城是一個意思,境界是相同的。「成辟支佛」,辟支就是緣的意思,是梵語,翻成我們中國意思就是緣,因緣的緣,辟支翻成緣,佛翻成覺。所以,用梵語說就是辟支佛,用中國話來說意思就是緣覺,緣覺是中文翻的意思,辟支佛是梵文的原文。阿羅漢也是梵文原文,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無學,就是在小乘法裡他畢業了,他無學了,學完了,是這個意思。「猶如鹿車」,鹿比較大,力氣也大一點,這屬於中乘。
第三「大乘菩薩,謂六度法門,運載眾生,超凡小境,直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彼岸,成於佛果,猶如牛車」。這三車的比喻是出自於《法華經》。大乘菩薩修學的範圍非常的廣大,不僅僅是為自己,要為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實在就是為自己,所以大乘菩薩觀念是自他不二。六度,六是把所有修行的方法歸納為六大類,這六大類能夠將我們從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的彼岸,所以就稱為度。可是這裡面的度六條是以般若為主,智慧不開是度不了的。所以,佛法自始至終是講智慧,佛法可以說智慧的方法,佛學是智慧的學問,它是以慧為主。這六大類,前面五大類是屬於事相。譬如講布施,布施的範圍就很廣,我們過去講《華嚴經》,《華嚴經》「第六迴向」專講布施,講六、七十類的布施。我記得那一章經,我們過去好像一個星期講一次講了一年,講了四、五十次,布施才講完,所以布施不簡單。
大別分布施有三大類,有財布施、有法布施、有無畏布施,這是通常講一切布施分為這三大類。財布施是財物,我們身外的財物,錢財是財物,財產,像房屋、土地也是財物,總是身外這一切物能夠施捨。別人有缺乏、有需要的時候我們能夠幫助他,能夠施捨給他。這一類的屬於財布施。第二類是法布施,法裡面有世間法、有出世間法,像大家不懂佛法,我們把佛法講解給他聽,介紹、推薦給他,這屬於出世間法的布施。世間法的布施,像你們現在在學校念書,你們老師傳授你們這些知識,這是世間法的布施。甚至於我會炒菜,你不會,我把這個方法教給你,你也學會了,這也是法布施。所以範圍非常的廣大,別人不會的,我會,我教給他,這都是法布施。所以世出世間法統統包括在裡面。第三種叫無畏布施,無畏是什麼?人家心裡不安,或者是精神上有恐懼,你能夠安慰他,你能夠使他離開一切恐怖,得到身心的安穩,這叫無畏布施。我們舉個小例子,有人膽小,晚上走路黑暗的地方怕鬼,害怕,你說不必怕,我送你回家,他就不怕了,這是屬於無畏布施。使他心裡頭離開恐怖,這一類屬於無畏布施。阿兵哥在前方保衛國土,屬於無畏布施。如果沒有這些阿兵哥在保衛我們,我們怕外國人侵略我們,敵人來打我們,我們身心都不能安穩。軍隊、警察他們都是屬於無畏布施。所以布施有這三大類。
佛說布施所得的果報不可思議,財布施的果報是你財用不缺乏。你看算命、看相的常說你命裡有財,命裡面怎麼會有財?前生修的財布施,修的因,這一生得的果報。如果你前生沒有修這個因,你這一生用什麼樣的方法,你再聰明,方法再巧,你也得不到財富。你看到發財的機會,你告訴別人,那個人命裡有財的,他一去做他就發財了,你自己去做就賠了本。為什麼?你命裡頭沒有財,你前生沒有造這個因,你怎麼會有這個果報?不可能的事,真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前就你前生所修的。聰明智慧是果報,是法布施的果報,你喜歡幫助別人,喜歡教別人,你就得聰明智慧;你喜歡安慰別人,喜歡保護別人,你得的是健康長壽,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的果報。放生是無畏布施,眼看著那個眾生立刻就要喪命了,你把牠買來把牠放生,這是屬於無畏布施。你花錢給牠贖命,這是財布施,你去放生是無畏布施,所以放生裡頭有財、有無畏,是一樁好事情。我們自己得的果報是財富不缺乏、智慧增長、健康長壽,這些都是大家喜歡得到的。喜歡要果報而不肯修因,這是顛倒,這是大大的顛倒。你希望果報殊勝,你就得好好的修因,要多修這三種布施。這是菩薩法。所以,菩薩的福報比聲聞、緣覺都大,聲聞、緣覺有智慧沒有福報,為什麼?他布施縱然有修,太少了。不像菩薩,菩薩修得多,所以菩薩的福報就大,三種福報都大。
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裡面最重要的是兩個項目,你看《金剛經》上,《金剛經》是講菩薩法的,布施講得最多,其次忍辱,這兩條很重要。布施是修積功德,忍辱是累積功德,如果你光修,你不曉得累積,隨修隨都丟掉,那很可惜。所以,一定要修忍辱波羅蜜,忍才能成就,忍才不會散失;不能忍,佛經裡有個比喻,叫「火燒功德林」,你所修積的功德,修積是不少了,可是一把火燒光了。什麼火?發脾氣,無明火,心裡一不高興,一發脾氣,你的功德統統沒有了,就燒光了。所以你要想想,我這一生究竟有多少功德,你想想哪一天起到現在還沒有發脾氣,你功德就這麼多。如果你前一個鐘點發的脾氣,你的功德就完了,一切都沒有了。決定不能發脾氣。
功德是清淨心、是定,脾氣一發,心就亂了,功德就沒有了。但是福德在,福德燒不掉,縱然墮了惡道,惡道還有享福的。畜生道裡面享福的,我們見到很多,尤其是在外國,我在美國看到人家養的小狗、小貓,那真享福,比我們一般人的福報大。牠還有專門理髮的地方,給狗理髮的地方,還有狗餐廳,主人帶牠到那個餐廳裡去吃飯,開著車子侍候牠好好的,真是享福。死了之後,還有畜生的公墓,葬在那個地方,還給牠立了碑,還有照片放在那裡,主人走到那裡還給牠插幾朵鮮花。我還照了一張照片回來。在我們中國,早就把牠吃掉了,外國人還有狗公墓,我們看了,那真是有福!所以,福報在,牠有福,但是在畜生道裡面去享了。
墮在鬼道裡頭也有福,在我們本省就特別多,外國比較少見,外國畜生道享福的很多,在我們中國,鬼享福的很多,大概有福的鬼都到台灣來了。像媽祖、王爺公的,這些都是鬼神,你看多少人去燒香、拜拜、祭祀,他福報很大,他的受用絕不比人差,富足超過我們世間人。只有地獄道裡沒福,那是沒法子了,餓鬼、畜生裡頭都有很大福報的。所以,福德不會失掉,功德會失掉,一發脾氣、一動瞋恚心,功德會失掉。我們要想積功累德,一定要保持心平氣和,不被外面境界所轉,看到怎樣不如意的境界也不發脾氣,也不衝動,這樣子你的功德才能夠累積,功德累積多了就開智慧,這是很要緊的事情。所以,六度裡頭這兩度是關鍵,布施是修福,忍辱是積福。
以六度法門運載眾生,運載是比喻,以六度做工具,超凡小境,超越凡夫、小乘他們的境界,直至無上菩提,這就成佛了,大般涅槃岸,成佛果。大般涅槃跟阿羅漢所證的涅槃不一樣,阿羅漢的涅槃稱之為偏真涅槃,不是究竟涅槃,大般涅槃是究竟涅槃。剛才講了,阿羅漢的涅槃只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他沒有斷,無明煩惱沒有斷。大般涅槃是連根本無明都斷了,所以才叫究竟涅槃,這是成佛。比喻牛車,這是大乘。「今此經者,屬於大乘」,它不是小乘,不是中乘,它是屬於大乘。「以如來憐念眾生,勢至攝念佛人」,如來是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助手,幫助阿彌陀佛接引十方世界的眾生。「安樂諸乘,度脫九界故」,諸乘是講我們這個世間有三乘、有五乘。但是如果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統統屬於菩薩乘。沒有到之前,可以說三乘、五乘,往生之後都是菩薩乘。
下面講「五教」,五教是說課程的編排,應該編排在某個階段,就是適合於哪一種程度的人來修學。五教是小、始、終、頓、圓,這是賢首家的分法;天台家分做四教,藏通別圓。四教跟五教實際上內容沒什麼大的差別,大同小異,只可以說有開合不同。「小教,唯談人空故」,小教就是小乘教,聲聞、緣覺所學的,只證人空,不能證法空。「始教」,這是大乘始教,就是大乘的開始,「但明法空故,亦名分教,但說法相故」。所以在賢首家判教,法相唯識是判在大乘始教,像《百法明門》這是大乘的開始,希望在一百法裡徹悟人我二空。一部《百法明門論》的目的,就是教你明白人法是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所以,這部論實際上就是解釋經上的一句話,「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證二無我,就是人我空、法我空,就是證這個。
「終教」,這是到大乘的終極,這就高了,所以大乘從始至終也是相當長的一段道路。「復說中道故,亦名實教,多談法性故」,所以大乘開始多談法相,到最後專門討論法性。前面叫權教,權教菩薩,說的是方便法;後半段說真實法,所以稱為實教,實是對權說的,權巧方便,這是講真實,真實這講法性。第四「頓教」,頓教是很特別的,因為前面自始至終它是有次第的,好像我們讀書,有小學、中學、大學,有次第,逐漸提升的;頓教那就是所謂天才班,不用次第,可以頓超,不必經歷許多的階段。像禪宗就屬於頓教,它沒有次第,沒有階級。這是要天分非常高的人,就是上根利智是它教學的對象,不要經過階級,不要那麼長的時間,不要那麼麻煩,可以頓超直入。「唯辨真性故」。第五是「圓教」,圓是圓滿,究竟圓滿,沒有一絲毫的欠缺,在整個佛教裡頭是最高無上的教學了。「唯說法界故」,這是講十法界的性相、理事、因果,所以這是究竟圓滿的教學。
「今此經者,屬後三教」,念佛法門,就是剛才說了,不僅僅是「念佛圓通章」,像《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彌陀經》,都是屬於終教、頓教、圓教,在五教裡頭,在教義上來講,它屬於這三類。「下云」,底下經講的,「二憶念深」,二憶就是佛念眾生,眾生念佛,佛想眾生,眾生想佛,二憶念深。「母子歷生,不相違遠」,這兩句是比喻,像一個母親想兒子,兒子也想母親,彼此就產生感應的作用。這個意思是大乘終教的意思。「漸漸念時,終當成佛故」,這就是勸我們念佛,開始教給你一定要念。為什麼要念?佛念你,你念佛,這當中有感應,你念得久了你就成佛了,把你自己的自性佛念出來。
底下經上講,「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就是念到功夫成就了。念佛心,注意那個「心」字,所以不是口念,口念心裡頭沒有佛,這個得不到受用,要心裡有佛。心裡真的有阿彌陀佛,真的想阿彌陀佛,想久了之後,這個境界就是我們常講的「一心不亂」,你念到一心不亂。這是念到理一心不亂,為什麼?證得無生法忍,這是念到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沒有到這個境界。理一心是無生忍,完全的這一句術語,當中還要加一個字,「無生法忍」。這當中省掉一個字,無生忍是略說,省略了一個字,無生法忍。法是什麼?一切萬法,就是宇宙人生一切萬法。無生是什麼?宇宙人生一切萬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常不斷,你真的明瞭,真的見到,承認了、同意了、認可了,這叫無生法忍,你到這個境界。我們凡夫不到這個境界,看了有生有滅,看到有常有斷、有淨有染、有生有死,我們看的是這些現象。功夫念成了就不是這個現象,這就跟諸佛與大菩薩見解完全相同,這是佛知佛見。
「不假方便」,假是藉,不要藉任何的方法來幫助你修行,不用,它直截了當,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成功了。不必用觀想,也不必用參究,也不必持咒,什麼法門都可以不必去修。單單修這個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可以念到明心見性,可以念到無生法忍,就用這一個方法,它妙就妙在此地。念佛人要修觀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要用其他的觀法,用淨土本宗的觀法,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講的觀法。這個觀法一共有十六種,叫十六觀,不必完全修,取一、兩種就可以了。譬如通常我們一般念佛人有修觀佛像的,十六觀裡頭的一種,就是常常想佛像,觀想。因此,我們供養佛像要選擇,選擇一尊你最喜歡的,選擇我們最喜歡的,我們看了才歡喜;如果看這個佛像就討厭,這個事就很難了。看到這個佛像愈看愈歡喜。而且供養,一生最好供養一尊,不要換,不要常常換,選定了我一生就不改變。天天看這個佛像,天天想這個佛像,將來你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像什麼樣子?就是這個像,你認識他,絕對不會搞錯。如果你常常換佛像,魔來變一個佛像你認不清楚,你跟他不熟。這就是雖然沒見面,我天天看你的照片看得很熟了,一見面,果然沒錯,就是他,就認定了。所以,佛像供養一尊,不要改變。
譬如我們到外面旅行,佛像不好帶,現在方便,照個照片,照片帶著,每天還是看這個照片,還是看這尊佛像。見到別的像,不同的阿彌陀佛的像,我們也歡喜、也禮拜,但是我們自己不想,我們想我們自己供的那一尊,這個很要緊。統統都是教你要專,不要搞雜了。因為每個人喜歡的不一樣,這個地方應當要慎重的去選擇。這是講不假方便,這個非常的重要,可見得這個法門真的是容易修,難信而易修,這是頓。「知佛即心,疾成佛道故」,這是頓教。底下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這是圓教的意思。這是統統引用的經文,所以經文裡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顯示這部經是終教、是頓教、是圓教的教義。「了三無別,圓通法界故,準知此經教義,深廣幽遠,非淺近矣」,這個意思容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