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四百四十九面「超世希有第十八」,第一段經文:

  【彼極樂國。所有眾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類。無差別相。但因順餘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念老的註解說,本品顯示西方極樂世界「正報依報,悉皆超越世間,甚為希有」。這個幾句話我們聽起來非常耳熟,前面多次的讚歎。彼土就是極樂世界,正報就是自己,從極樂世界來說,正報是阿彌陀佛,其他的全是依報。從我們個人本位上來說,我個人是正報,極樂世界包括阿彌陀佛也是我的依報,依報有人事的依報、有環境的依報。這些花草樹木、山河大地,這是物質的依報、環境的依報。所以依正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最重要的是自己。《華嚴妄盡還源觀》裡面所說的,就說得很清楚、很明白,說明一個事實真相,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自性變現出來的。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自性,自性裡頭沒有分別、沒有界限,自性是一個。所以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法跟自己是一體,決定沒有辦法分開的,一個自性真實體,這是諸法實相,就是真相。分自分他全是虛妄的妄想,不是真實的,理不是真實的,事也不是真實的。只是眾生迷惑產生了偏見、邪見,造成虛幻的夢境,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夢中的幻相,不是事實。

  大乘佛法,諸佛菩薩無盡的慈悲,無非是幫助我們回頭,佛家常講「回頭是岸」,回到哪裡?回歸自性。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回歸自性最好的條件,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決定回歸自性。時間長短不是定法,什麼決定?你的意念決定一切。真正能把起心動念放下,你立刻就回歸了。實在情執太重太深,難以放下,那就慢慢來,在極樂世界肯定是天天都放下一些,最後畢竟是圓滿的放下,就成佛了。所以佛在大乘教裡常常讚歎,極樂世界的人「心心流入薩婆若海」,那就是念念,念念都朝著回歸自性的道路,沒有絲毫偏差,這是我們必須得認識的。我們今天是非常接近這個正道,怎樣才不離開?那就不能不跟著佛,緊跟著阿彌陀佛,你就沒有離開這個道。如果失去阿彌陀佛,再去搞別的法門,你就走岔路,甚至於走邪道,愈走愈遠,那真的不知道哪一劫哪一生你才能回頭。回頭是什麼?回到這條正道來,正道距離目標還相當遠。從這些地方能體會得,才知道這個法門的殊勝,我們自己是多麼幸運,這一生能遇到這個法門,真正遇到了成佛之道。這品經文是為我們說明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自身以及我們學習的環境,超越世間、超越一切諸佛的剎土。這是釋迦牟尼佛親自告訴我們的,釋迦牟尼佛代表十方一切如來為我們介紹這樁大事因緣。

  下面,「先明正報」。「所有眾生,容色微妙」,容是相好,願文裡面所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念老這裡有解釋,「容者,形容,容貌」,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色者,色相。微妙者,精妙之極」。容色微妙,一個修行人還講究這些美好嗎?這些東西,真正修行人早已放下了,為什麼這裡還有?放下什麼?是放下你的欲念。這個地方是你修行性德自然的成就,這不是人為的,不是我要想相好,不是的,沒這個念頭。於是我們才體會到,佛在經上說過,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世出世間一切法,無一不是從心想生的。十法界依正莊嚴,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把心想都斷掉,沒有心想了。你看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當然沒有分別執著。由此可知,這不是從心想生,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性德自然流露之精妙到極處。世間十法界裡面的眾生,無論是聖賢、無論是大眾,要跟自性流露相比那差太遠了。自性是自然的,自然之美;十法界裡面好比是化妝的,都是從自己妄念裡面生出來的,不是真的精妙之極,這達不到,人為的。

  「超世希有者,《會疏》曰:非有漏生滅身,故云超世」。六道裡面是有漏生滅身,就是他的身有生有死。六道輪迴有兩種生死,一種是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一種是變易生死,剎那剎那在變化停不住。變易是細相,分段是粗相,像一個人出生、死亡是粗相,生老病死是粗相。細相呢?細相是念念不住,是這個身。非常,常是永恆不變,它不是永恆不變;非一,一是純一,它守不住。一秒鐘裡面,它的變數已經達到一千六百兆,念念不住,念念不一樣,所以它非一非常,假的。一真法界裡面,西方極樂世界完全是自性性德的流露,它一、它常,它沒有變化,這兩種現象都沒有。分段的現象沒有,它常;變易的現象沒有,它一,所以稱它作一真法界。相宗經論上所說,這個境界唯心所現,它沒有識,換句話說,它沒有八識五十一心所,所以它常、它一。十法界有八識、有五十一心所,所以非常、非一。這是超越有漏生滅身,跟十法界的身不一樣。我們這個身多麻煩,嚴重的累贅,然後你就曉得,身放下是多麼自在!

  六道裡面的凡夫,有一等聰明覺悟的人,他知道身是累贅,不要身了,這個人在哪裡?在無色界天。無色界天人沒有肉身,他不要這個身體,我們一般人稱他作靈界,中國一般人說他靈魂。他只有靈魂他不要肉體,他住無色界天,那是很高層次的天。壽命很長,長到你無法想像,非想非非想處天,這無色界天最高的一層,壽命八萬大劫。一個大劫,用我們現在來說,就是一個大災難,這個大災難是地球、太陽系,可能也是銀河系成住壞空一次,叫一個大劫。換句話說,他的壽命是我們這個銀河系(也可能是更大的星系)成住壞空八萬次,你知道這個壽命多長,沒法子計算。可是八萬大劫到了,他的定功失掉,那一失掉怎麼樣?又要隨業流轉,他又去投胎去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絕大多數的都在三惡道,都在地獄,這叫什麼?爬得高摔得重,從最高處跌到低谷。為什麼跌到低谷?他發生錯誤的見解,邪見,邪知邪見。他自己認為他那個境界是大般涅槃,是得到永生,不生不滅,到這個時候他衰變的現象現前,支持不住,於是他就毀謗佛法,說佛法是假的,你看「我證到般涅槃了,還有生滅」,這是謗佛、謗法、謗僧,這個罪就是阿鼻地獄。這是不正知,不知道事實真相,誤以為這是究竟處,他證得究竟圓滿的大涅槃,造成這麼樣的一個果報。

  從地獄出來,慢慢的修行,像這樣的過程不知道要搞多少次,為什麼?搞完他忘掉了。他要記得就不搞第二次了,他在那裡一受輪迴忘得乾乾淨淨。於是我們就體會到,我們在輪迴,像這種事情、傻事不知道幹多少次,幹一次八萬大劫,我們在六道輪迴,無數次的八萬大劫。佛眼睛看到的,這多可憐!生生世世修行不容易,生欲界天已經相當不容易,何況色界、無色界,落得這樣悲慘的下場。原因是沒有遇到正法,或者自己修行,修這種定功有相當的成就,遇到大乘,他不相信。他沒有見到大乘殊勝的果報,以為自己修的,比極樂世界還殊勝,錯了。所以佛不出世,有幾個人能脫離六道輪迴?佛出世最大的恩德,就是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為我們揭穿,讓我們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情。我們依照佛的教誨,依照佛的理論跟方法,真能出頭、真能夠超越。超世就是超越,世間就是六道、就是十法界,小成就超越六道輪迴,大成就超越十法界。沒想到往生極樂世界就是超越十法界,我們知道這一生當中,往生極樂世界這才是第一樁大事,沒有比這個更大的。這個機緣,這一生既然遇到,決定不能錯過。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先說明那個地方的身體,你得的是什麼身相,「法性清淨身體,故云希有」。法性清淨身體是誰得的?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大乘經上常說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的身是法性清淨身。我們是無限的羨慕,這個身體是真身、金剛不壞身,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永遠不衰老、永遠不變異,相好光明無與倫比,跟阿彌陀佛一樣,故希有。「又《往生論》偈曰: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這個地方說明是凡聖同居土,不是上面的,四土這是最下一層的,凡聖同居土有天眾、有人眾。天人是講凡聖同居土這些大眾,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殊勝的是天道,一般的是人道。天人不動,注意這不動兩個字,不動是不起心、不動念,不是別的。不動心、不起念這是什麼?這自性本定,法身菩薩所證得的境界,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天人都得到了。清淨智海生,說明什麼?他不是業報身。換句話說,這一句阿彌陀佛,真正幫助我們轉凡成聖,這是轉變到極處。世尊教學,轉變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幫助你轉惡為善,這是在六道輪迴裡面,讓你在人天善道受生,你不生惡道,轉惡為善。三善道有阿修羅,阿修羅不是純善,也不要,只有人天。再向上提升轉迷為悟,你是菩薩,最後幫助你轉凡成聖,這個地方聖的標準,明心見性稱為聖。超越十法界了,超越十法界在西方極樂世界,就超越下面二土,同居土、方便土超越了。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叫聖人,方便土叫賢人,同居土是凡夫。清淨智海生,這個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是自性裡面的,這個身是自性所變現的,體是自性。

  「由上可見,所有眾生皆是一清淨句之流現」,清淨句要記住,念老在《註解》裡普遍的引用,是《往生論》裡面所說的,「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叫清淨句。無為法身是從清淨智慧裡面變現出來的,自自然然的超越世間。世間的身是我們的業報所現,我們的業有淨業、有染業、有善業、有惡業。如果純淨,染淨、善惡都在心,心是主宰,言語行動都聽命於心,所以心清淨,身口清淨;心不淨,身口就不淨。不淨裡頭有善惡,善惡全都是染,善業感人天福報,惡業所感到的是三途苦報,三途苦,真苦!我見到附體,看到那種表情非常悽慘,那怎麼?從地獄出來的眾生附體,你看他受苦的樣子,這不忍心。那個絕對不是舞台表演能夠演得出來的,那是地獄眾生,離開地獄的時候附在人身上,那個痛苦實在講已經減輕很多很多了。離開地獄還有點餘痛,我們看到非常悽慘,地獄苦就可想而知,罪報!造作罪孽他受那種果報。

  極樂世界染淨、苦樂統統都沒有了,全都放下了,所以他的業叫淨業,純淨純善。依照《阿彌陀經》修行,就能修到純淨純善,純淨純善所感的果報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你有純淨純善的淨業,阿彌陀佛幫助你一把,與你的心願完全相應,現清淨身、清淨國土,幫助你在這個地方修行,成就圓滿的性德,證得妙覺的果位。我們自己不具這個條件,阿彌陀佛幫不上忙;佛能夠加持你的,是在你自己修德上增長一倍;你自己一點修德都沒有,他對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幫不上忙。你有一分修德,加持一分;你有十分修德,他就加持你十分。阿彌陀佛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好惡,不是這個人我喜歡他,那個人我討厭他,沒有,佛沒有這種心。佛心是清淨平等覺,這是我們應該要學,必須要學。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要歸到清淨平等覺,什麼清淨?天下本無事,什麼事都沒有,心就清淨。還有這個、還有那個,你怎麼能清淨得了?所以把這些、那些統統放下,決定不放在心上。

  真念佛人,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什麼都沒有,清淨心現前了。看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統統都是阿彌陀佛,平等,清淨平等現前了。清淨平等哪有不覺的道理!清淨平等是自性本定,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它就現前,智慧現前就叫做覺。我們能修到這個境界,能不往生嗎?不但決定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實報莊嚴土,不是同居跟方便,不是。你說我們能做到嗎?能不能做到完全在你自己,你自己願意你就做到了,不願意那就很難。這個權不在別人,與任何人都不相干,與阿彌陀佛也不相干,完全在自己。那就是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全都丟掉,這是你決定往生,而且決定往生凡聖同居土。下定決心之後,連這樁事情也不想,只想阿彌陀佛,只念阿彌陀佛,你到極樂世界果報自然現前。這個時候你才真正明白了,皆是一清淨句之流現,為什麼?你親眼看到,「超越世間」,經文上講「超世希有」。

  「再者,悉皆蓮華化生真金色身,三十二相,故云超世希有」。極樂世界不是胎生、不是卵生,他是化生。胎生、卵生都有苦,化生沒有,蓮花化生。蓮花代表清淨,蓮是根在泥土裡頭,代表六道,六道染污;蓮花的莖在水裡面,水代表淨土,水代表清淨。泥代表染污,六道;清淨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莖在這個裡面。花在水上面,這個意思是說雖在六道四聖,而不染六道四聖,染淨二邊都不執著、都不分別,徹底放下,花開在水上面代表的是一真法界,實報莊嚴土。佛教用蓮花表法,尤其是淨宗,淨宗也稱為蓮宗,從蓮你才能看得出清淨。所以身是法性身,居住的土是法性土,六根所接觸的境界皆是性德自然的成就。「真金色身,三十二相,故云超世希有」。三十二相前面我們學習過,是世尊隨順當時一般社會大眾的知見而說的,實際上不止。《觀無量壽佛經》裡,佛給我們介紹阿彌陀佛,就說阿彌陀佛身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我們就知道在《無量壽經》上講的,三十二相是順俗之說,《觀經》上講的,那是隨順真諦所說的事實真相。

  下面這句話非常重要,「色相皆如」,如什麼意思?如阿彌陀佛。你要問你到西方長得什麼樣子,跟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的弟子當然跟阿彌陀佛一樣,子如其父,學生如其老師,跟老師一樣。你要問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很容易懂,相隨心變。你的心跟阿彌陀佛一樣,你的願跟阿彌陀佛一樣,你的行跟阿彌陀佛一樣,你的相貌、身體怎麼能跟阿彌陀佛不一樣?哪有這個道理!正報一樣,你所居住的環境能跟阿彌陀佛有差別嗎?當然沒有差別,道理在此地。我們在這個世間,還沒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好像相貌、體質都沒有改變,居住環境也沒有改變,但是少災、少難、少病、少惱,這肯定你發現了,我學佛得的好處。你要知道,鬼神看你、天神看你不一樣,天神看到你,你的相是像阿彌陀佛,你自己不知道。有通的人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而且什麼?從看你的相、看你的形色,知道你修行功夫到哪個等級,很清楚。你自自然然得到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你、擁護你。「故曰咸同一類」,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無差別相」。這個事情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三種願的成就,「此即身悉金色願、三十二相願與身無差別願之成就」,三願的成就。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這就叫本願威神加持。

  「又彼土眾生,皆得神通自在,皆悉住於正定之聚,得不退轉,實皆遠超天人。唯以他方多有天人,故隨方俗,而亦有天人之名」。實在說,我們都稱菩薩,極樂世界眾菩薩。世尊為大家介紹說有天人,是因為我們這個世間,大家習慣知道有天、有人,佛是隨順我們說極樂世界的天人。實際上他那邊天人跟我們這邊天人不能比,我們這邊十法界的佛,都沒有辦法跟他們天人相比,差太遠了。這前面的三句,具體把事實真相說出來了,第一個神通自在,我們這邊的諸天有神通,自在談不到,天人能不能隨意到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他做不到。可是極樂世界的天人,他們的神通,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他想見誰就能見誰,沒有障礙。《彌陀經》給我們介紹方便說,每天你都可以去禮拜十萬億佛,這是方便說。為什麼說十萬億?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國土,意思就是說,你到極樂世界隨時可以回到地球,看看你牽掛的一些親戚朋友,是這個意思,你隨時可以回來。實際上,他們的神通自在到什麼程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如來都可以同時去參訪,而自己本身又沒有離開阿彌陀佛,分身去了,只要有佛的地方無處不分身。供佛修福,聞法開智慧,福慧雙修。我們這個世界二十八層天人都做不到,他們能做到。

  第二個「皆悉住於正定之聚」,這個正定就是自性本定,行住坐臥都在定中,也就是說,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都沒有,當然決定不可能有分別執著,這是什麼境界?法身菩薩的境界,不是法身菩薩做不到。我們在現前可不可以學?可以,能夠學到你就成佛。眼見外面的色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慧,不起心、不動念是自性本定。不是說不起心、不動念,外面就看不到了,那叫無明,那不是這個意思。外面清清楚楚,不起心、不動念,外面清清楚楚,不分別、不執著,都叫定。不執著是二乘定,聲聞、緣覺,不分別是菩薩的定,但是只有不起心、不動念是自性本定,這三種定得到都開智慧。小乘不執著,他的智慧雖然比不上菩薩,人天比不上他,世間法裡他第一殊勝。到不起心、不動念,那是圓滿的大定,自性智慧就圓滿現前,這是第二種的德相。

  下面,「得不退轉」,我們這邊的天人,無論修學世法或者是出世法,進得少、退得多,所以很難成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學習,只有進步,沒有退轉,這個利益到哪裡去找!經上告訴我們「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梵語,意思就是不退轉,而且是三種不退轉才叫阿惟越致。第一個是位不退,他是聖人,決定不會退到凡夫位;第二,他是菩薩,絕對不會退到二乘;第三,他是法身菩薩,念念流入薩婆若海,也就是說他的方向、目標天天在進步,向著無上菩提、究竟妙覺果位提升。這哪裡是十方世界十法界的人能夠跟他相比?記住,這都是講彼土眾生,凡聖同居土往生的這些人都得到了。所以底下說,「實」是老實說,「皆遠超天人」,跟十方世界諸天人民他超越太多太多了。這是讓我們了解,我們都是帶業往生的,生到極樂世界都是這裡講的彼土眾生,有這樣殊勝的成就。這種成就一般講全都是法身大士,他才具足,為什麼西方世界普通人都具足?「唯以他方多有人天」,他方是極樂世界以外這叫他方,他方世界諸佛剎土有十法界、有六道,所以有人天這個稱呼。所以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有時候也隨順我們這一方的風俗習慣,「故隨方俗,而亦有天人之名」。稱凡聖同居土往生的這些大眾,說這裡頭有天、有人。

  「本經《禮佛現光品》,謂彼土唯是眾寶莊嚴,聖賢共住」。彼土就是講極樂世界,四土都說到了,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雖有四土,四土不分,一即是四,四即是一,這是他方世界沒有的。這個世界唯是眾寶莊嚴,沒有一樣東西不是珍寶。聖賢共住,聖是佛,妙覺稱聖,賢是菩薩,大乘教裡面常講的十聖三賢,登地的這稱聖,十住、十行、十迴向這稱賢,三賢十聖。凡聖同居土不是聖賢,但是我們看到四十八願第二十願,這阿彌陀佛自己說的,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包括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那就是聖賢,阿惟越致菩薩那就是三賢十聖,聖賢共住。「既皆是聖賢,故知實非世間之天人也」。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到,確確實實不是十方諸佛剎土裡面十法界的天人,不一樣。

  「至於彼土中所謂為人與天者,依義寂意」,義寂大師有這麼一個說法,「有念佛兼持五戒往生者」,這是人業,五戒是佛教人的。「並此以次,皆所謂人也」。這就是世尊當年在世,對於下根之人以普世的教法,普是普遍,教大家倫理、道德、因果。這些是什麼?是做人的基礎,也是修行的根基,社會安定,人民生活幸福,教這些小法,這教人的,這說之為人。「或念佛兼十善」,這個十善是上品十善,修上品十善,你所感得的是天道,天業,「往生者,是名天」。「又地居者,人也;或在虛空者,天也。」這都是用我們這個世界做比喻,「故有人天之名」。實際上,極樂世界的環境我們確實無法想像,等我們生到極樂世界就完全明白了,比我們想像當中不知道要超過多少倍。去了之後肯定後悔來遲了,為什麼不早來?不過還算不錯,阿彌陀佛建立這個世界到現在才十劫,時間不長,我們現在去,將來在極樂世界都屬於元老,極樂世界很年輕。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用比喻來顯示:

  【佛告阿難。譬如世間貧苦乞人。】

  乞丐,這個乞人。

  【在帝王邊。面貌形狀寧可類乎。】

  跟帝王比一比,怎麼樣?差別太大,怎麼能比?

  【帝王若比轉輪聖王。則為鄙陋。猶彼乞人在帝王邊也。】

  人間帝王跟轉輪聖王站在一起,人間帝王就像乞丐一樣,轉輪聖王就像帝王,差別太懸殊了。

  【轉輪聖王。威相第一。】

  我們知道,佛在經上給我們說過,轉輪聖王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但是跟佛比呢?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非常明顯,他的相比較模糊,細細去看有,沒有佛那麼清楚,沒有佛那麼莊嚴,這威相第一,人間第一。

  【比之忉利天王又復醜劣。】

  他要是跟第二層天忉利天王,我們中國人稱玉皇大帝,轉輪聖王跟玉皇大帝站在一起,也就像乞丐站在皇上的旁邊一樣。

  【假令帝釋比第六天。】

  帝釋就是忉利天王,忉利天王是第二層,往上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王,要跟他站在一塊。

  【雖百千倍。不相類也。】

  他化自在天王比忉利天王,超過百倍、千倍都不止,這不能比。

  【第六天王。若比極樂國中菩薩聲聞。光顏容色雖萬億倍。不相及逮。】

  這不是普通人,他化自在天王跟極樂世界的菩薩,這個菩薩是誰?凡聖同居土的菩薩。聲聞呢?是方便有餘土的菩薩,跟他們相比,「萬億倍」,萬倍、億倍都不如。這個比喻好,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報身的相好,欲界天王比不上,欲界天頂沒法子比。我們今天怎麼化妝、怎麼打扮都不行,怎麼比也比不上。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右舉」,右面這段經文舉的比喻,「以顯彼土眾生容色之超勝」,他的容貌、色相超越殊勝。「共作五番譬喻校量」,來比較、來衡量。「一、以乞人比帝王。乞者,乞丐,討飯求生之人,形容枯槁。」你看到要飯的,一般人稱叫花子,是以乞討為生的,人中貧賤到極處,貧是沒有財富,賤是沒有地位,在這個社會上沒有地位、沒有財富到低谷,就是乞丐,貧賤到極處。「人間帝王,養尊處優,形貌豐潤,容顏光澤」,大富大貴,古時候帝王常說「富有四海,貴為天子」。人間富貴到極處,跟一個乞丐貧賤到極處,兩個在一起不能相比,我們講是天壤之別。「二、以人間帝王比轉輪聖王」,人間聖王就像乞丐一樣,轉輪聖王是天子,差別太大,「又不如遠甚」,差別太大了。「三、以轉輪王比帝釋」,帝釋就是忉利天王,我們中國人講玉皇大帝。

  「四、以帝釋天比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欲界有六層天,最高的一層,天頂,他化自在天王。第六天再上去就是色界天,色界天情欲斷了。人如果離不開財色名食睡,這叫五欲,五欲濃的人出不了欲界。所以這五樣東西可以捨,一般人講我們學佛了,財可以捨,色也可以捨,男女之色也可以捨,名也可以捨,後面兩個太難了,吃飯、睡覺這兩個能捨嗎?能,色界天人沒有飲食,不需要了,不需要睡眠。欲界諸天往上面去,一層比一層淡薄,一層比一層淡薄,到初禪就沒有了,五欲真的放下。他用什麼來養身體?佛告訴我們「禪悅為食」。這個意思我們能不能聽懂?禪是什麼?清淨心,心地真的清淨一塵不染。悅是歡喜,大乘經教上常講的「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這是禪悅裡頭上等的。世俗諺語有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到歡喜的事情高興,睡覺、吃飯都忘掉,真有這個事情,這個事實真相可以解釋禪悅為食。你就知道,色界、無色界是修行人,不是一般的人,修行他有定功;換句話說,他清淨心現前、平等心現前。跟佛法裡面修的禪定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佛門裡面修禪定無我,四禪八定有我,所以叫世間禪定。有我,他有樂受,禪定快樂!色界天還有三災,佛告訴我們,火災可以燒到初禪天,水災可以淹到二禪天,風災可以吹到三禪天。四禪天叫福天,三災沒有了,水火風都沒有了。

  我們從這個現象就能體會到,三災是果報,叫大三災,這是宇宙的災難,這不是地球的,地球是小災難。這些星系亂掉,所以佛叫這大三災。水災是貪婪所感得的,火災是瞋恚所感的,風災是愚痴所感的。換句話說,到第四禪這種定功,才能把貪瞋痴真正伏住,它不是斷,是伏住,能把貪瞋痴伏住,它不起作用,有貪瞋痴,不起作用,所以他那個地方沒有大三災,四禪叫福天,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於是我們就明白極樂世界為什麼沒災難,他們凡聖同居土,人間,不說天上,只說人間,大三災沒有,小三災也沒有,比起四禪天還要殊勝。四禪天人沒有得到神通自在,沒有住正定聚,自性本定他們沒有,他是修來的,修定,沒有得不退轉。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這三樣都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這些人肯定圓滿具足三個條件,阿彌陀佛加得上;這三個條件,第一個是老實,第二個是聽話,第三個真幹。這三句也是三寶,你要是具備這三個條件,你是諸佛如來的寶貝弟子,為什麼?你決定成就。不具備這個條件,阿彌陀佛來教你也沒用,也沒有法子把你教好,所以阿彌陀佛不來。怎樣感得阿彌陀佛來幫助你?你有這三個條件,阿彌陀佛就來了。阿彌陀佛來加持你,天龍善神哪有不擁護的道理!世間人所說的,哪有不保佑你的道理!我們如果把這些理事都搞清楚、都搞明白,這才知道為什麼要放下萬緣,為什麼要一心專念。一切放下,清淨心現前;一心專注,平等心現前,這個人必定生淨土。我們起心動念,阿彌陀佛完全知道。你可以騙自己、你可以騙別人,你騙不了佛菩薩,你也騙不了天人,甚至你也騙不了鬼神,這是事實。

  所以念老這裡講的,這第三「轉輪王比帝釋」,第四「帝釋比第六天」,第五「但若以第六天王比極樂世界之菩薩與聲聞,則不相及逮」,就是不可及,比不上,超過萬倍、億倍都不止。「極顯彼國會眾,光顏容色超世希有」,沒有人能比上,這些完全是事實,我們要相信世尊的話。《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語是他所說的跟事實真相一樣,不增不減,沒有絲毫誇張,取信於大眾。所以佛的話不能不聽,經上這些話,字字句句都是世尊當年所宣說的,弟子們記下來世代相傳。兩千年前傳到中國,中國人所翻譯的肯定可靠,這個話很難叫人相信。我初學佛的時候,就有疑惑,我跟方老師談過,請教過李老師。方老師告訴我,因為我向他請教這個問題,在那個時候大量的梵文經典傳到中國來,翻成中文之後,為什麼這個梵文經典沒有保存下來?在我們想像當中,一定要把它好好收藏保存下來。方老師告訴我,古時候的中國人跟現在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現在中國人對自己沒有信心,沒有自信心。古時候中國人有強烈的自信心,我們翻的梵文經典,意思決定沒翻錯,文字比梵文還要華美。換句話說,中文經典可以代替梵文經典,不必要再用梵文,這是什麼氣慨!所以對於梵文經典不重視了,這是原文為什麼不能傳下來,方老師告訴我的。

  第二個講翻譯,我們用一篇古文,古文翻成白話文,比佛經淺多了,三個人翻三個樣子,能不能把它的原味翻出來?太難了。我們回到佛經上,就知道佛經的翻譯不容易,老師怎麼告訴我的?佛經的翻譯不是平常人。什麼人?再來人,翻經的這些大德裡面,許多是菩薩再來的、阿羅漢再來的。他老人家告訴我,最低的果位都是三果阿那含,有修有證,他怎麼會翻錯?說明那個時代中國人福報大。沒有那麼大的福報、沒有德行,怎麼能感得佛菩薩來幫助你翻經?現在世間人道德、福報,跟古人比差遠了,正像此地乞丐站在帝王邊上。現在人所謂福報是假的,那不是真的,從哪裡說?他傳不了三代,這就是假的。古時候平民之家傳幾百代,中國世代相傳家道、家規、家學、家業,到民國年間才衰。在民國二十年之前,還能看得到這種大家庭,中日戰爭,抗戰之後沒有了。所以八年的抗戰,中國損失最大的不是生命財產,是中國的家、中國的傳統被消滅,恐怕再都不能復興,這是中國人真正的悲慘。中國的社會遭這樣大的難,根源就在此地。如果這個根沒有失去,中國今天的社會,肯定像古時候一樣長治久安,會帶給全世界的安定和平。我們冷靜的去思惟、去觀察、去體會,自然就明白了。現在時間到了,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