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三百五十面第四行,經文看起:

  【莊嚴眾行。軌範具足。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這一段是利行,首先講「軌範具足」,經文只有兩句,意思很深。「莊嚴眾行者」,註解裡面,「《淨影疏》曰:彰行成就」,這個彰就是表現,表彰。「莊嚴者,福智二嚴」。我們先說這一句,行是行為,起心動念是意業的行為,就是我們念頭在造業,念頭造業是起心動念,言語是口業的行為,言語也是在造業,而且造業最多的、最容易的是言語。所以孔夫子教學,他的四科,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個就是言語,可見得夫子把言語看得非常重。古人有一句話說「病從口入」,許多的病毒都從飲食裡面招來的;「禍從口出」,我們說話不小心得罪人,自己是無心,可是聽者有意,他懷恨在心,等待機緣來報復,這是很慘痛的事情。古今中外都有,歷史上記載得很多,所以語言不能不謹慎,不能不小心。我們看有德行、有學問、有大成就的人,他們言語少,心地清淨,這是涵養的功夫。古人說一句話說,「言多必失」。言語多就是過失,過失裡面有許多不當的言論,不應該表達的,招惹禍害。夫子第四個,這前面兩種都屬於德行,第三個是政事,政事用現在的話說,謀生的技術,我將來要靠這種事業來生活,這叫政事,最後一個叫文學,藝術。你有德行,你物質生活能過得去,這才可以談到文藝、精神的生活。很簡單這四科,這四科是人生必須要學習的。

  「莊嚴眾行,軌範具足」是德行。前面這四句,「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這是理,前面兩個是事。後面三句,善護三業,第一個就把口業,我們在一般大乘經上看到身口意,身擺到最先,《無量壽經》是把口業擺在最先,這個用意很深!它排列不一樣。莊嚴眾行,《淨影疏》裡面,就是小慧遠大師他的註解很簡單,但是註得非常好。彰行成就,彰就是表的意思,表行成就。莊嚴者,福智二嚴。大乘教裡面講莊嚴,都是講福慧,有福有慧,兩種莊嚴。莊嚴這個字的意思,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講的真善美。慧呢?還得加一個智慧,真善美慧,這是莊嚴。眾行就是我們生活行為,包括思想、見解、言語、造作。思想見解是心的行為,言語造作是身的行為,口也屬於身。三業啟動,念頭啟動,言語造作啟動,這種思想、見解、言語、造作,對眾生有沒有福祉?是不是利益一切眾生?這是福。於眾生沒有利益的,於自己有利益的,那不是福,那是禍。禍福要分清楚,自利而不利他,會帶來災禍。

  造作許許多多的不善,看起來現在福報還很大,還挺享受的,《太上感應篇》裡面講得很好,這個現象是什麼原因?過去生中所修的大福報,這些大福報在營護,經營護持他,雖造惡業,它還不成熟,他那個福報還沒享盡,等到他的福報享盡,這不善的果報都現前了。我們讀歷史,這些事情記載得很多,這不是假的。細心觀察現實的社會,我們看到有很多造作罪業立刻就受報,那是什麼?過去生中沒有福報,自己過去沒有修福德來保護他,所以他很快果報就現前。如果過去修了很大的福報,那個福報就是護佑他,現在雖造惡業,這個惡報不會現前。那就是所謂時辰未到,時辰一到,一切總報,決定逃不過的。這樁事情我們不能不知道。希望同學要真信不疑,得深信,真正深信這樁事情,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就會很謹慎。念頭才動,我們就想到福慧,自己做這樁事情,是跟自己的情識結合,還是跟智慧結合?智慧就是理智。你的思想是理智的還是感情的,你言語造作要是感情的就會有禍害,理智就不會。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提起,常常來訓練,訓練自己要理智,不要感情用事,這個重要。

  《淨影疏》裡面「眾行」,他舉六度這個例子。「檀等一切行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是菩薩行。我們現在修學,淨宗同學的五個科目,這是我們三業行為的標準,淨業三福、六和敬、戒定慧三學、六度、普賢十願,是我們淨宗同學選擇的標準。起心動念不離這個範圍,言語造作也不離這個範圍,這叫修行。如果違背,你就錯了,違背了是六道凡夫行,你離不開六道輪迴,在六道裡面受報應。如果能夠守住這些規矩,這個規矩就是戒律,真能守住,這是菩薩行,這是淨土行,方向目標是極樂世界。如果專修淨土,與阿彌陀佛心願圓滿的相應,那就是四十八願,我們早課所念的。彌陀發四十八願,我也發四十八願,我跟他一樣的發,這麼一來,我們的心願跟阿彌陀佛完全相應,同心同願,那就肯定在一起,加入阿彌陀佛的行列,決定往生!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真願意,六道十法界這種情執自然就放下了。情執放不下,是往生最嚴重的障礙。機會難得,一縱即逝,人生苦短,遇到這個機緣非常非常不容易!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尤其是聞到這部經法,太難得,太稀有!

  「意謂:以福與智,莊嚴布施等度及萬行」,修布施是修福,不但修福也修慧,怎麼叫修慧?你修福,布施的時候著相是福報,不著相是智慧,福慧全都有了,這個慧是般若智慧。實際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樁都是事,般若是智慧。般若離了事,那是根本智;般若要起作用,一定是跟著事一起起來。所以修布施,不著布施的相,保持心地的清淨平等覺,這就是慧。持戒也不著持戒的相,忍辱不著忍辱的相,精進不著精進的相,禪定不執著禪定的相,就開智慧了。禪定要著相還是屬於福報,不生智慧,大福報。所以離一切相修一切法,這是般若,這是福慧雙修,福慧圓滿,所以成佛了。我們在三皈依裡念的「皈依佛,二足尊」,這二是什麼?一個智慧,一個是福德。足是圓滿的意思,佛是福德圓滿,智慧圓滿,所以稱他叫二足尊。「皈依法,離欲尊」,你就曉得修行以什麼為樞紐?離欲。這離欲就是要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真的離欲了;情欲放下之後,你的清淨平等覺全現前,這叫成佛。清淨心現前,你是阿羅漢;平等心現前,你是菩薩;覺而不迷,你成佛。清淨平等覺同時現前,你頓超直入,從凡夫證得如來地。這是說法。「皈依僧,眾中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眾是團體,僧團在所有一切團體裡面,佛家團體是四個人以上共同在一起生活工作,這叫團體,一切團體裡頭最尊最貴,為什麼?他有福,他有慧,福是持戒、利生,慧是不著相,心地永遠是清淨平等,所以叫和合僧團。僧團裡面和諧,僧團裡面親密,別的團體不能比。世間基本的團體是家庭,父母、兄弟姊妹一家人,雖然一家人很和睦,相親相愛,互助合作,他沒有慧,這一家人的團結是團結在親情之下;而佛的僧團,是團結在智慧之下。

  《無量壽經》上所講的真實智慧、真實之際,是僧團的體,理體。真實智慧,這是僧眾在一起團結最重要的一個理念。真實的利益,那是彼此關懷、彼此照顧、互助合作,做出榜樣教化眾生。榜樣就是下面所說的「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這是智慧,定慧,後面是口業、身業、意業,做出好樣子給人看。這種僧團世界上能出一個,眾生就有福了。幾個人?四個人。四個人真正把這兩行經文落實做到了,你就保佑全世界。科學家要求的是全世界人口百分比,全世界人口總數百分之一的平方根,還要八千多人。佛教講的四個人,四個人真正把這一段經文,總共只有十句,這十句圓圓滿滿做到,四個善人,所謂是邪不勝正,這四個正知正見的他得一切諸佛的護念,得一切善神的擁護,他居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不會有災難。我們出家的同修肯發心嗎?你要真肯發心,你是菩薩再來,你來救苦救難,四個人,真正的僧團,這不是假的。非常可惜,我們現在困難在哪裡?一個人都有矛盾,自己跟自己都不和諧,怎麼能跟別人和諧?兩個人住在一起都要打架,都要鬧意見,怎麼能跟四個人和睦。為什麼不能?這十句沒做到!這十句真正做到,問題就解決了。換句話說,我們今天沒修福、沒修智慧,所以我們的行不是莊嚴,是莊嚴的反面,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在造罪業。心不清淨,怎麼能給別人做好樣子,軌範是好樣子,具足是圓滿的好樣子,我們哪一樁能做別人的好樣子?什麼人能夠做到?底下兩句做到,你就做到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觀法如化,看破了,三昧常寂,放下了,你看這兩句話,看破、放下,然後你的三業就是軌範具足,後面的六句。所以福慧莊嚴,六度萬行。

  「《唯識述記七》」,第七卷「曰:善資糧者,福智二嚴」,法相唯識家所說的。資糧,一個旅行的人必須要具足的,資是你帶的財物,你帶的錢,糧是你帶的糧食,你出去旅行沒有錢、沒有糧食,你就不能生存。古代的社會跟現在不一樣,現在的社會可以不要帶糧食,為什麼?餐館很多,旅館也很多,只要有錢吃住都能解決問題,這從前不行,從前沒有旅館,沒有飯店,有的時候帶錢,自己沒有帶糧食,那就得挨餓。所以從前旅行一定要帶糧食,短的距離帶乾糧,要是遠行的,要走三天以上的,那一定要帶米。我們小時候逃難幹過的,要背個米袋子,那個米袋子是長長的,裡面放米,套在脖子上。學生逃難跟行軍沒有兩樣,每個人都要背一袋米,到地方可以煮飯吃,菜隨地找一點,這樣能活得下去。菩薩要成佛,這條道路很遠,什麼是他的資糧?福慧是資糧,菩薩不能不懂得修福,不能不知道修慧,福智二嚴,這是善資糧者。

  「《涅槃經廿七》曰: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你看經論上處處佛都說,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六波羅蜜前面五條是福德,後面一條是智慧,福中有慧,慧中有福,會修的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智慧,無不是福德。為什麼?利他的,都是利益眾生,沒想到自己,沒想到自己是智慧,念念想到別人這是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知佛性」,知佛性是什麼意思?明心見性。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就是具足六波羅蜜,菩薩所修的這六科目他都圓滿,圓滿就成佛,這個圓滿裡頭最重要是智慧。諸位要記住,智慧就是看破放下,真正看破放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一天都不捨棄,不是說看破放下這都不要了,天天照幹,真修福德了,雖天天照幹,心裡痕跡都不著,這是智慧,這般若智慧。智慧不礙福報,福報不礙智慧,一而二,二而一,這菩薩行。所以,放得下、提得起,提得起是利生,放得下是自利,自利要放下,利生要提起,這叫大慈大悲,這是菩薩。統統放下了不利生,這是小乘,這是阿羅漢,菩薩放下之後他又提起。

  「又《探玄記三》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具德就是福德,交飾就是智慧。「故知莊嚴眾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從性起修、全修在性也」。前面講佛性,佛性就是般若波羅蜜多,佛性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世尊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佛性,單從智慧這一方面說,稱為佛性;要是完全整個的把德相都包括在裡面,一般講法性,法的範圍大,裡面包含智慧、德能、相好。所以一一行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從性起修,都是佛性,佛性在起作用;全修在性,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全都回歸自性,這是什麼行?這是大乘佛行,菩薩行亦如是,但是沒有圓滿,圓滿是佛行。「故《淨影疏》謂莊嚴眾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這個話說得很好,很難得,莊嚴眾行是所行成就,圓滿的成就。也就是說,這種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自性裡面的自然流露,一絲毫勉強都沒有,一絲毫意思都沒有,自自然然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這樣子是什麼?十善、三皈、五戒、六度、十願、萬行,本來就是,沒有加一絲毫勉強,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表演給我們看的就是。在中國過去,各個宗派的祖師大德,他們表演給我們看的也是。我們淨宗最近的一位祖師,第十三代印光大師,大師的全集這幾年出版了,我們細細去讀誦,你看大師一生的行誼是不是莊嚴眾行、軌範具足?他做到了,所行成就,就是做到了。

  眾行的根本,這一點要注意,如果不知道根本,你就做不到,發心想學學不像,眾行根本是什麼?世尊般涅槃前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這兩條做不到,莊嚴眾行你就做不到。我們今天最艱難的是這個事情,為什麼在家不能成聖,出家不能成佛?原因就在此地!不能吃苦、不能持戒,五戒十善都做不到,這叫根本大戒。賢首國師在《華嚴妄盡還源觀》上提出的四德,性德。我們沒有這根本,所以四條都沒有。第一個「隨緣妙用」,隨緣我們能做到,妙用沒有,我們是隨緣造業,隨善緣造善業,隨惡緣造惡業。「威儀有則」,那就是莊嚴眾行,就是軌範具足,我們不足以做別人榜樣。真正佛弟子,起心動念的時候會想一想,我這個念頭能給別人做樣子嗎?我的話說出去了,我的一舉一動,世間人都學我,這世界像什麼樣子,時時刻刻反省檢點。實在不行,你才知道老太婆了不起,她什麼都不懂,但是她的心跟佛心完全相應,她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無論你什麼樣的人跟她見,她都對你恭恭敬敬阿彌陀佛,心口一如,一個雜念都沒有,你問她什麼,她什麼都不知道,真叫頭腦簡單,生活簡單,有得吃很好,沒得吃也很好,從來不想這個事情,只想阿彌陀佛,這個人臨終往生極樂世界品位很高,不是一般人能夠相比。她走的時候預知時至,自在往生,她不生病,沒有老苦、沒有病苦,也沒有死苦,能比得上嗎?李老師當年在世常常用這個來勉勵我們,他自己說,他一生想學阿公、阿婆學不像,不容易學,為什麼?沒有真正看破,沒有真正放下,你就學不像。真看破,徹底放下了,世間塵緣真的了了,身心清淨,一句彌陀,這個人是了不起的人。難得黃忠昌給我們做了示範,三十幾歲的年輕人,他往生了,兩年十個月,預知時至,沒有病苦。什麼人能跟他比?大聖大賢,不是普通人。

  「軌範者,軌則與模範也」,軌則就是規則,規矩、原則,模範。「又軌者,法則也。範者,法也,常也。由於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說所教皆成軌則,所行所示為眾模範,故云軌範。悉是常法,無可變易,無所欠少,故曰:軌範具足」。有法則,也就是說有原則、有軌道可以遵循,思想言行決不越軌,像火車在鐵道上走,不會出軌的。菩薩兩條軌道就是福德跟智慧,這是兩條軌道,福德是利益眾生,智慧是一塵不染。世間人無論做什麼,他有企圖,他有他的目的,總不外乎名聞利養。佛子沒有,真正修行人,國家帝王給他有封號,他有沒有感覺光榮?沒有。我跟章嘉大師三年,清朝封他為國師,到民國政府給他也有封號。他老人家告訴我,這是不得已勉強接受,心裡真有這個?沒有。外面人看到他地位很高,不敢去見他,其實平易近人,他很喜歡跟大眾接觸。人家一看到是國師,不敢去見他,真叫冤枉。我們要記住,釋迦牟尼佛一生沒封號,他的學生當中,經典上看到的,十六位大國王都是他的皈依弟子,他是名符其實的國師,但是他沒有這個封號。為什麼?他不願意做這個榜樣,免得後面的學生爭名逐利,他老人家不開這個頭。這是真實智慧,真實利益,這才是最好的榜樣,軌範具足。

  我在澳洲,十年前學校要送我這個學位,聘請我做教授,當時我拒絕了,你請我來講演、上課我會來,我不需要這些頭銜。校長告訴我,希望我能代表學校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做出一點貢獻。聯合國邀請的這些人,他要頭銜,他們邀請的人都是有學位的,都是有教授身分的,我們是這樣不得已答應他的,沒有感覺得這是榮耀。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連這個世界都是假的,這個虛名有什麼意思?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有時候有一定用處,那就是對弘法利生帶來一點方便。現在有同學也是發心弘法利生,甚至於發心將來想出家。他現在幹什麼?他現在在念博士學位,我說:為什麼?有博士學位將來弘法方便,這出家人是博士。鍾茂森拿博士學位的時候沒想出家,人家看到鍾茂森將來會出家,有博士學位,他也準備出家,趕快去拿個博士學位,那就沒有必要。這是什麼?名聞利養沒放下,沒有放下,它障礙菩提,這個不能不知道。世間事有人幹,我何必去幹?沒有這個必要。真正沒有人幹,那是義不容辭,有這個緣,你一定要去幹,你不去幹你就沒有慈悲心。真實智慧處理問題正確,人要有實德,要有實學,別人自然會尊敬你,不需要這些名義;沒有實德,沒有實學,再多的博士頭銜人家還是不尊重你。有,我見到過,一生當中有三、四十個博士學位,在社會上大家並不尊重他。我認為那也是菩薩示現,說明什麼?這個不重要,重要是你真正的德行。他甚至於比不上一個老太婆,念阿彌陀佛的老太婆,人家見她尊重,知道她是一尊佛,她一定會成就。你拿到再多的博士學位,你還要搞六道輪迴,那有什麼意思?

  軌則、模範,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這自己走的,我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永恆不變。我這條路走成功了,我的目的達到,目的在見阿彌陀佛,方向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往生見佛了,大家就相信了。三轉法輪,為一切眾生作證轉,我給你做榜樣,那麼這樣子,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福慧雙全。你去問老太婆,她什麼都不知道,她只曉得恭恭敬敬給你作揖,給你問訊,回答你的話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福慧具足,這還得了!這種人你不恭敬,你恭敬什麼人?你所行的沒有離開福慧,你所教的自自然然就是規矩,自自然然跟性德就相應。你所表現的是你自己的日常生活行為,就是一般人的模範、榜樣,每天幹這個事情是常法,我每天工作是什麼?一樣的,沒有變化。釋迦牟尼佛首先表演給我們看的,佛陀的自行就是入定,出了定就是教學。有人向他請教他出定,他所教的寫成文字就是經典。他當時在講的時候,他沒有講稿,他也沒有任何材料,隨口而出,記錄下來是最好的文章。這是學問,學問從哪裡來的?從德行來的,身心沒有惡念,沒有邪行。佛陀只有三樁事情,每天就這三樁事情,不是在講經,就是入定,再一個就是去托缽,就這麼簡簡單單的生活過了六十年。四十九年教學,十二年學習,六十年。三十歲開悟之後,這個末後的四十九年,我們看起來這個生活太呆板,這種生活有什麼意思?這個生活裡頭大樂,一般人嘗不到。

  祖師大德們在沒出名,修學過程當中也很簡單。你看在寺廟裡面,講從前不是現在。從前在寺廟裡修行,早晚課之外,早晚課是共同的,專門學一部經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不是在讀經,他就是在講學。求學過程當中,每天如果講一個小時,一個小時至少要十個小時去準備,去備課。他要專心,專心就是修定,閱讀經文就是智慧。有人備課是很簡單的,不要找很多參考資料,就這一部經,在講經之前,他把它念個幾十遍,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就這個意思。不懂的地方怎麼樣?念過去不講解,念沒錯,講會講錯,念哪裡會有錯?一門深入,這一部經講完的時候從頭再講,聽眾不一樣。跟你來學,來聽你講經的,這一部經講完了,離開了,後面那一批又來了。人數不拘,兩個、三個都好,我來講給你聽,完全是從自性裡流出來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愈熟悉,意思愈明顯,這麼來的,不需要找這些參考資料。這就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開了之後跟你講。古大德用的方法跟現在人不一樣,這些方法全從釋迦牟尼佛那裡學來的,古人哪有那麼多參考書?那時候沒印刷,書都是手抄的。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書籍,經典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弟子們結集的。那我們就能想到,釋迦佛當年在世的這些弟子,他們的學習除了聽經之外,也有研究討論、心得分享,沒參考資料。參考資料只是能夠記得什麼?佛去年在哪裡講,前年在哪裡講的,拿來做印證,如此而已。愈簡單還愈有效果。現在這一大堆資料擺在旁邊的時候,把自己頭腦搞亂掉,什麼都學不到。

  我們在台中那時候學經教,老師規定參考的註解只能選一種,為什麼?你不亂,你的思想脈絡是一條線。你找兩個人的參考書,他兩個人的想法不一樣,講法也不一樣,你無所適從;三種參考書就是三叉路口,四種參考書就是十字街頭,你學不到東西,這個道理要懂。那我們想古人這個原則,古聖先賢都是從這個路走出來的。他們怎麼會有那麼大的成就?我們今天資料比他豐富一百倍都不止,為什麼跟人家相比,他的百分之一我們都做不到。我們的智慧不如他嗎?不見得。我們的德能不如他嗎?也不見得,為什麼差距這麼大?方法錯了,用心不一樣。古人的心是真誠的,沒有自利的心,也就是沒有為自己的心。今人自利的心太重,對自己名聞利養沒有好處的不要,可以取得名利的才學。所以心不誠、心不敬,真的好東西他也學不會,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我們真想成就,頭一個對佛菩薩相不相信?有沒有懷疑?我這一生,告訴諸位,讀的書不多,蒐集的書很多,是提供給大家用的。我不要這東西,我今天講一樣東西就要這一樣東西。這一次跟諸位在一起學習《無量壽經》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我的參考資料只有四種,一種是《中文大辭典》,一個是《佛學辭典》,一個是《三藏法數》,再一本是《教乘法數》,就這四樣東西。他在這裡面引用的好多東西,我不會去找原本去查,太累了!我查什麼?《三藏法數》,大多數《三藏法數》裡統統都有,《佛學大辭典》都有,不多,很簡單。真正遇到障礙、遇到困難,一切放下去拜阿彌陀佛,拜上三百拜好像就知道了,就明白了。這李老師告訴我的,求感應,誠心誠意求三寶加持。

  所以這要真正有福有智,這兩個字太重要了。福是利他,慧是不自利,不求自利就是慧,你真放得下。自利裡頭對自己傷害最大的,名聞利養,這是傷害最嚴重,最大的,我們名聞利養要送給別人。我年歲大了,不定什麼時候要走,我走不能讓銀行還有存款,將來人家罵我。這些錢十方供養的,怎樣把它消掉?我很有辦法消。前年,商務印書館再版《四庫全書》,我訂了一百套,一套五萬美金,他給我最優惠的價錢,一百套五百萬美金。去年,我向世界書局訂《四庫薈要》兩百套,一萬套《群書治要》,一萬套《國學治要》,這個合起來大概也是五百萬美金。一千萬美金就消掉,就沒有錢了。這個書是為中國傳統文化做的一點貢獻。我不讀這些東西,我也不看這個東西,我現在念阿彌陀佛求往生。提供給真正有心的年輕人,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中國傳統的這些學術,儒家、道家的,是佛法的基礎。隋唐時代,諸位都知道,我講過很多次,祖師大德放棄小乘,用儒跟道來代替,所以儒道是大乘的基礎,是大乘的根,沒有儒道這個根就沒有大乘,這個不能不知道。

  《全書》跟《薈要》是中國的國寶,是中國五千年文化最重要的叢書,這兩套叢書。我印了之後,目標是送每一個國家的圖書館、大學,提供他們做參考。分量太大,從哪裡學起?古人已經都想到了。我想那些人不是普通人,佛菩薩再來,我們心裡想的他都給我們做好了。《國學治要》是《四庫》的入門,他從《四庫》裡節錄下來的最好的、最重要的精華,經部裡面選了一冊,史部裡頭也選一冊,子部裡頭有兩冊,集裡面有三冊,集的分量最大,屬於文學,有文、有詩、有詞,這個三冊。我叫它做「小四庫」,從這部書裡頭你認識了《四庫全書》,你跟它有感情,你想研究它你就知道門路,你想研究某一方面的,你再去專攻。這部書非常有價值,大概在四、五月之前就可以全部印好。

  我這個做法完全是留給後人,我自己連邊都不沾。《薈要》裡面它五十卷缺了三卷,它《左傳》三卷缺上卷,《漢書》它有八卷,缺頭尾,頭是本紀,尾是列傳。我想找一點時間把缺的地方把它補出來,補出來不必放進去,做一個附冊,做個附冊提供給大家做參考,別的事不幹了。我現在每天大概讀書有四個小時,跟大家在這裡分享也四個小時,其他的時間念佛、拜佛。我的生活很簡單,各種外面的活動我都不參與了,家裡面的活動我也不參與,生活愈簡單愈好。學佛應該如此,在現前這個時代,悉是常法,無可變易,無所欠少,我們今天的生活非常簡單,這叫軌範具足。世尊當年在世,他老人家所做的示範都在經典裡面,我們要多觀察、多去體會,肯定是最好的榜樣,菩薩祖師大德所不及。我們雖然做不到,要心嚮往之,我們才是如來真實的弟子。

  我們再看第二段,「觀法如化者,觀一切皆如幻化也」,下面分開來講,「觀者,智之別名」。所以在佛門裡很少看到研究,為什麼?研究是用識,不是用智,研究是用分別心,用第六意識。觀不是的,觀是用智慧,智慧要怎樣?離心意識,所以佛家講參,不叫研究叫參究,究就是明瞭,怎麼明瞭的?參明瞭的,不是研明瞭的。離心意識,心是阿賴耶,阿賴耶落印象。我們今天講記性、記憶,記憶是阿賴耶,阿賴耶裡面落謝的種子,這就是記憶。這是心,妄心,不是真心。意是末那,末那是執著,第六意識是分別,離心意識就是不用分別、不用執著、不落印象,這叫參。禪要參,參禪;學也要參,參學。我們今天沒有用參字,我們還是研,研來研去,無論研多久,它的結果都是知識,不是智慧,這個要懂,知識邊的事情跟智慧不相干。如果要用參,那是智慧,參它會開悟,小悟、大悟、大徹大悟,它會開悟。特別是學大乘的人不能不知道,你要不知道你錯用了心,錯用了心搞來搞去沒離開六道,還在六道裡頭繞圈子,永遠離不開煩惱。研裡頭有煩惱,參遠離煩惱,生智慧不生煩惱。這個你要是真會了,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不落印象,那你真正是莊嚴眾行,軌範具足。

  如果你還要是用心意識,天天用它,其實講心意識用成習慣了,不知不覺都用它,你生生世世用到今天,你能把它甩掉嗎?難!你如果沒有遇到真善知識,善知識把這樁事情講清楚、講明白,你聽懂得了,你覺悟了,才真正知道我過去所學的錯了,為什麼沒進步?現在我真的要放下。開始放下,沒有辦法完全放下,放下幾分之幾,好!放下一分有一分的好處,放下兩分有兩分的好處。妄中有真,我起心動念百分之九十九是妄,還有一念是真的,那就很可貴。希望你這個真的年年增長,明年有二、三分,後年有五、六分,那就很可貴。真妄如果能達到對比,一半一半,你就有信心成就。學著用真心不用妄心,但是在現實的社會裡面,用真心好像處處都吃虧,你要不怕,這個就是世尊所講的「以苦為師」。你不怕吃虧,不怕上當,不怕吃苦,你一直走下去,最後怎麼樣?苦盡甘來,你開悟了,你成佛、成菩薩了。不但自己超越十法界,你也真正利益一些有緣眾生,他從你身上看到真正的佛法,他們也學到了。

  這些事情是好事,但是也不要放在心上,永遠讓心清淨,永遠讓心平等,你的心行跟道相應、跟性德相應。然後你再看這部經,學東西不要多,這一部就夠了,你會在這部經上看到無量義。看到無量義,你才能依教修行,你才能得法喜充滿,你的信心、願心才真正是堅定不移,不變了。你對於一生的成就你就非常有把握,你不會再懷疑。持戒、吃苦沒有白學,你會感謝佛陀,佛陀真的救了我,大乘無比殊勝的利益你真得到了。你真正看到一切法如幻如化,你能看到這個是你智慧開了,智慧沒有開,煩惱習氣看這個世間都是真的,這個可愛,那個可恨,你的心被染污,你的心不平,染污就不清淨,分別就不平等。要曉得清淨平等是真心,染污不平是妄心。你慢慢在轉,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不知不覺在那裡轉,換句話說,不知不覺你在轉凡成聖,脫胎換骨。這就是一般人講的改邪歸正,這多快樂,這是多麼大的喜事!在我們這一生當中圓滿,而且怎麼樣?要快速的圓滿,頓捨、頓悟、頓超、頓證,總在一念之間。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