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三百三十三面,倒數第四行:

  「繼云: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勇猛精進者,無間無雜也。一向專志者,心志專一也。妙土者,精美絕倫,不可思議之國土也。」接著往下說,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之後,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來建立幫助遍法界虛空界六道眾生,我們要特別強調這一句,建立一個美好的、圓滿的修學道場。這個道場就是極樂世界,就是這個地方所講的妙土,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以他勇猛精進,為什麼?無一不是為苦難眾生,這個修學道場早一天建成,眾生早一天得度,這是勇猛精進的動力,不忍心看這麼多眾生迷惑顛倒,造業感報,苦不堪言。所以今天我們看到一切眾生一切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行為,決定不能責怪於他,為什麼?他是迷惑顛倒到了極處。雖然得這個人身,不像人,與性德完全相違背,果報就在瞬間。這是真的古人講的「惡貫滿盈」,果報就要現前了。不誠不敬,不仁不義,長得是像個人樣子,實際上你細心觀察,他跟畜生有沒有兩樣?畜生沒受這些聖賢教育,情有可原;他接受聖賢教育,他不相信。他說這都是古時候這些帝王拿這些東西欺騙眾生的,他聰明,他不受欺騙。倫理、道德,輪迴、來世,假的,那是迷信。那就沒法子!佛在經上常說,「此事唯證方知」,等到他哪一天真的證得,這夠他受的。

  我們在這些年來,從附體現象裡面看到,這個附體的靈,他從地獄出來的,他從餓鬼出來的,他從畜生出來的,那不是人能表演得出來的。你看他痛苦的那個樣子,真可憐!表演不出來,你細心觀察,那是真的。問他為什麼這樣的?造孽!造什麼孽?頭一個就是殺生。人有瞋恨心,你殺他,他恨你,他要報復,畜生有沒有?同樣也有。不要看牠身軀很小,蚊蟲螞蟻很小,那也是一條命,牠還是貪生怕死。你殺牠,牠跟人一樣的有怨恨。今天誰不殺人?你有沒有殺過人?墮胎就是殺人,夫婦兩個共同的主意,把親生的兒女殺掉。這個靈到你家裡來投胎,做你的兒女,跟你都有關係。他要是報恩來的,這一下不是報恩,結了深仇大恨,下一次來就是報仇來的。他若是報怨來的,你現在殺他,怨上再加怨恨,下次再來你怎麼承受?還有討債、還債,沒有緣不是一家人,到這一家都有淵源。所以有人:我人很好,這一生沒害過人、沒殺人。你想想墮胎就是殺人,這個罪太重太重了!我們再細心觀察,現前這個地球上,每天墮胎的有多少?為什麼社會動亂?為什麼地球災難這麼頻繁?惡業所感得的,就這麼個道理。

  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莊嚴?善心、善願、善行所感得的。其實我們這個地球跟極樂世界沒有兩樣,地球上的居民果然每個人都學阿彌陀佛,《阿彌陀經》上所說的我們全都落實了,我們居住的地球就是極樂世界。人人落實四十八願,境隨心轉,地球跟極樂就沒有差別。所以法藏菩薩慈悲,看到這些眾生造業受報,發大慈悲心,大弘誓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精進,無間無雜,沒有間斷,沒有夾雜,沒有夾雜是精,沒有間斷是進,這精進。一向專志,心志專一,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這一個目標前面念過,法藏菩薩一個目標是一切皆成佛,六道芸芸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個個成佛。他就為了這個勇猛精進,來莊嚴妙土。這個意思簡單的說,願我一切跟佛沒有兩樣,同佛。這個佛,就是稱他的老師自在王如來。妙土,阿彌陀佛提供一切眾生修學成佛的道場,極樂世界,這個修學的道場精美絕倫,十方世界找不到,不可思議之國土。

  底下給我們講「莊嚴」兩個字,我們應該要學。「莊」是什麼意思?恭敬的意思,中正的意思,還有盛飾的意思,裝飾。「嚴」是什麼意思?嚴有尊敬的意思,有恭肅的意思,恭敬,裝是裝飾的意思,莊嚴、裝飾的意思。「可見莊嚴二字,可以俗語解為:以尊重、恭敬、正肅等等善美而裝飾之」,這是從德行上說的,從內心上講的。莊嚴,首先要知道莊嚴身心,心是主,你有尊重的心、有恭敬的心,印祖所說的,一分誠敬就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真誠、恭敬,仁慈、博愛。如果說是不誠不敬、不仁不義,與莊嚴兩個字完全相反,果報在哪裡?在阿鼻地獄。佛菩薩來教你,你都學不會,為什麼?沒有誠敬心。記住印祖這句話,一分誠敬你就學到一分,兩分誠敬學到兩分。不誠不敬、不仁不義,你一分都學不到,佛菩薩來教你都學不到,何況其他?

  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要復興,大乘佛法要復興,諸位都知道現在衰到了低谷,確確實實是在滅亡的臨界點,不能興就亡了。能興嗎?難!難在哪裡?難在不誠不敬、不仁不義,就是印祖講的沒有誠敬心,難在這裡。這在今天是普遍嚴重的問題,到哪裡去找一個真正誠敬的人?他才能為往聖繼絕學,為佛陀續慧命。沒有這樣的人,我想做,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你做不到。我們想想,這社會上有沒有這種人?肯定有,我們不知道,這種人少之又少。只要有這種人出現,佛的慧命、聖賢的絕學就有一線希望。這些人肯定是以良師的身分出現,好老師,身行言教,感化眾生。

  眾生什麼時候能回頭?佛菩薩、聖賢人一表現,這個人看到了、聽到了、接觸到了,立刻就能回頭,上上根人,這種人少。佛經上有「五馬喻」,第一等的好馬,讓這個馬走路,鞭子一揚,馬看到地上的影子牠就知道,主人叫我走,趕緊就走了,這第一等。第二等,看到之後還沒有感觸到,必須這個鞭子輕輕在馬屁股後頭打牠幾下,這要我走了,這是二等。第三等的,打牠幾下牠也不走,給牠搔搔癢牠不在乎,狠狠打牠幾下,這不是開玩笑,這是真要我走了,第三等。第四等的,打死牠,牠也不走。那怎麼辦?你看騎馬穿馬靴,馬靴後頭帶馬刺,那個馬刺是什麼?就是這種不聽話的馬,怎麼打牠也不走,馬刺在腹部一刺,那是痛,苦不堪言,不得已,走吧!第四等,還不錯。第五等,馬刺刺下去,牠就躺下去了,睡到地下去,那叫第五等。佛用這個做比喻,說明什麼?說明眾生覺悟不容易,眾生聞法覺悟也是這五等人,這五等。

  所以,世尊三轉法輪,對上中下三根,上根的人,一表演、一示範他就懂了,不用說,示轉。第二等人,示不行,他沒看懂、沒在意,必須勸導他,用勸轉。這是表演給他看的,是說給他聽的,他覺悟了,他能接受。第三等人不行,勸他也勸不動,他也不容易接受,也不容易相信,結果怎麼?要把因果報應、事實真相現在他面前,他看到了,他害怕,這真幹,這是三等人。第四等人,作證轉他還是不相信,那就沒法子,這叫什麼?與佛沒緣。佛不度無緣之人,這跟佛無緣,三種方法都不靈,這無緣。無緣,什麼時候緣才發生?他要到惡道去受苦,吃盡苦頭,他才能覺悟過來,錯了,自己承認錯了,真錯了,這回頭了。回頭也不那麼容易,有兩個事實,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兩種業要不修乾淨,不把它洗刷乾淨,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你在輪迴裡頭冤冤相報,這個時候後悔莫及。大聖大賢、諸佛菩薩對得起你,你對不起佛菩薩,在你還沒造業的時候就警告你了,就提示你了,你自己沒有能夠體會得到,依舊造種種惡業。眼前你的惡報沒現前,什麼原因?過去生中修的福報,可見得你修的福報很大,你現在享福。福享盡了,惡報就現前,惡業現前,是這麼個道理。這些理事、因果,佛講得很多、很清楚、很明白,古聖先賢也常說,人不可以昧著良心待人處事,昧著良心待人處事的,沒有一個不墮三途的。

  所以這個莊嚴離不開尊重、恭敬,就是誠敬。我們是佛弟子,我們要以這些美德來裝飾自己。不必用這些物質,物質沒用處,假的。真實智慧,真實的德行,用這個來裝飾好。世間人不認識,他不知道,佛菩薩認識你,諸天善神認識你,甚至於靈鬼都認識你,他對你都致敬,對你都擁護。惡鬼也不敢傷害你,你有德行,你的身有光明,他們能看得見。

  「今大士妙德是能莊嚴」,此地稱的大士,就是法藏菩薩,德是能莊嚴,妙德,「妙土是所莊嚴」,境隨心轉,德在心,土在外,心好,外面的土就妙。怎麼個妙法?後面經文會講得很詳細。所以,境是所轉,德是能轉。「以萬德融成妙土,是謂莊嚴妙土。」德不能不修,一定要修德;德不能不證,真實的功德;德不能不發揚光大,像光一樣,遍照法界。哪些是德?在佛法裡面,十善是德,五戒是德,六和是德,三學戒定慧是德,六度是德,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是德。在中國世法裡面講,倫常是德、四維是德、八德是德,不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想想與這些德目有沒有相違背?中國幾千年老祖宗所傳的,實際上我們用十二個字就全部都包括了。十二個字對照容易,這是德行的大根大本,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就這十二個字。果然做到,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違背,你就是聖賢。在佛法裡也很簡單,佛用了十個字,就是十善,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佛只說了十個。每天早課提醒自己,每天晚課認真反省一次,我今天一天有沒有做到?做到多少?天天反省,天天改進,你的德愈積愈厚,積功累德。這是真實的,這是能帶得走的。世間一切法帶不走,財色名食睡一樣都帶不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生是帶業而來的,死還是帶業而去。人間這一趟是好機會,好在哪裡?你可以轉變你的業習,習是習氣。在人間,這是一個轉捩點,你能夠轉惡為善、轉邪為正,六道裡頭,其他幾道轉難,人道轉容易。這是一個契機,是個非常殊勝轉惡向善的機會,你得要抓住。最殊勝的轉變,轉凡為聖,這是第一等聰明人,有大善根、大智慧、大福德的人,他在這一生轉凡成聖,轉凡成佛,他幹這個事情,這一生的光陰沒白過。這是真正的以萬德融成淨土,以萬德融成清淨身,妙土是清淨土。

  我們接著往下看,「住真實慧,莊嚴妙土,是極樂淨土之大本,普賢妙行之綱宗。」普賢行跟極樂世界是因果關係,普賢行是因,極樂妙土是果報。經文上這句話明顯的告訴我們,普賢行要沒有真實慧,你怎麼修?二乘人做不到,天人做不到,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做不到,這個我們要曉得。真正修普賢行的人是誰?法身菩薩。從哪個級別開始?《華嚴經》圓教初住菩薩開始。你就知道真正修普賢行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四十一個位次修,果呢?果是妙覺位,修因證果。由此就可知,初住以前十信位,十信位積功累德,是做普賢行的基礎。

  我們淨宗成立的時候,我寫了個緣起,提出淨宗同學修學五個科目,淨業三福、六和敬、三學、六度,後面是普賢十大願王。這就是以前面四科,三福是最高的指導原則,三福裡面說了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有這三個根才能夠落實六和敬,沒有這三個根,六和敬是假的,不是真的。有三福、六和,這個人可以稱得上佛經上常說的多善根、多福德。《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就曉得,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多善根、多福德。善根是智慧,沒有善根、沒有福德的人不能往生,經上把這個條件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所以,我們有了三福、六和的基礎,才能入佛門。修戒定慧,修菩薩的六度法,戒定慧是小乘,六度法是大乘;具足小乘、大乘的基礎,再向上提升,如來乘,那是什麼?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普賢十願是如來乘。所以住真實慧,莊嚴妙土,這個妙土要記住,莊嚴自心,內裡面莊嚴自心,外面莊嚴妙土。自己內心要沒有,外面妙土就沒有,境隨心轉,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首先要莊嚴自心,莊嚴自己至少你看經題上給你講的清淨心、平等心、覺心,無上正等正覺,沒有這個心怎麼行?

  這兩句,「極樂淨土之大本,普賢妙行之綱宗」,綱是綱領,宗是宗要,這多重要!修學的方法就在這幾句話當中,我們要會看,要能看得懂,懂了之後要真能做到,這叫真修行。真修行就是改變心態,把不善、不好的心態統統改過來,心態改過來了,言語、造作自然就改過來。所以修行最上,你看連《了凡四訓》上講改過,最上的是從心上改。天天在一起學習,天天在一起分享,互相勉勵,依眾靠眾,這是大眾在一起共修的好處。

  我們這個道場在做實驗,試試看,不要這些章程,每個道場都有共住公約,我們沒有。我們希望真幹,哪些是我們的公約?這五個科目就是公約,人人都照這個做,自動自發。落實三個根,三個根就是淨業三福的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弟子規》做到,這兩句話就做到了。「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太上感應篇》真正做到,這一條就圓滿。末後「修十善業」,沒有十善業不能入佛。我們今天學佛,出家了,像不像個出家人?不要別人說,自己好好的評一評,我夠不夠資格做個出家人?經典上一翻開,「善男子、善女人」,有沒有我的分?要問問自己,我在不在這裡頭?標準是什麼?十善業道。十善業道統統做到,善男子、善女人有我一分;十善業道沒做到,我不在其中。這個很好!我是個善男子、善女人,我跟大眾相處能不和睦嗎?不和睦就不善了。和睦頭一條,「見和同解」,這句話怎麼說?放下身見,放下邊見,放下見取、戒取見,這叫成見,見和同解,五種見,後頭一個邪見,六和敬出現了,你看「見同解,戒同修」。人人都落實三個根、四個根,不就戒同修了嗎。然後「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利同均」,全落實了。這個世界上真有一個六和敬的僧團出現,這個僧團就拯救世界了。為什麼?只要這個僧團出現,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災難真的化解了,社會真的會安定,善人出現了。

  我們這個道場,沒有組織,沒人管,好不好?好!釋迦牟尼佛僧團當年就是這樣的。這個僧團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有成就?個個人都是老實人,個個人都聽話,個個人都真幹。不需要組織,不需要這些規章制度,不需要,什麼都不要。極樂世界如是,他們的工作是每天聽阿彌陀佛說法,我們還相信肯定有菩薩在一起分享,他每天就幹這兩種事情,不是聽教,聽阿彌陀佛的教誨,就是大家在一起共享。多麼和樂!我們希望我們的學院是走這個路子,做出典型出來,做出模範出來,讓社會大眾看一看佛教本來面目,這是佛教本來面目!希望佛門的道場像釋迦牟尼佛示現的一樣,它是教學,私塾的教學,聖賢的教學,佛菩薩的教學。這個小小的教學的地方,目標在哪裡?目標在這裡培養聖賢、培養佛菩薩,來幹這個的,不是幹別的。

  出家人把十善業道做出來,第一個就叫你愛護眾生,愛眾生當然你就不殺害眾生。殺是害眾生第一惡法,不但不能殺害,不能讓眾生因我而生煩惱。這個眾生不喜歡我,看到我就討厭,我要讓他喜歡,怎樣讓他喜歡?迴避他,他在的地方我們盡量趕快離開,他歡喜了。等到他什麼時候不討厭了,我們再親近他,不能讓眾生生煩惱,這都是在不殺的這一條包含在內。你要曉得,大乘菩薩講十善業道,展開變成多少條?八萬四千細行。這一條裡面包含的太多太多了。你才真正是敬愛眾生,你才真正是落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他迷惑,我覺悟了,迷惑的不知道,覺悟的要一心一意照顧他,要愛護他。覺悟了,性德都顯露出來,迷惑的時候他露出來是煩惱、是造業。業感的果報,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與自性相應的這不是業,這是經上講的「萬德融成妙身,萬德融成妙土」,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住在這個世間,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自然流露的性德。十善是性德,五戒是性德,六度、普賢十願、彌陀四十八願全是性德。一切處、一切時你流出來是性德。從哪裡流?從你的眼耳鼻舌身,從你的意念,流出來是自性的性德。性德有光有香,光遍照大地,香普薰世界、法界。所以學佛,不能不把煩惱習氣改掉、放下,這個東西一放下,自性真實智慧立刻就現前,不用學的!

  下面說,「本經禮供聽法品」,在第二十六品,「阿彌陀如來開示十方來臨之正士曰」,正士是菩薩。十方往生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也稱菩薩,他已經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的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往生則已,往生就是阿惟越致菩薩。你看經上記載的,阿彌陀如來為他們開示,「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初到西方極樂世界,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沒有不驚訝的,太稀有,太微妙,十方諸佛剎土裡頭找不到,都不能跟它相比。不免要問,阿彌陀如來你是怎麼建造的?為什麼會有這樣微妙及莊嚴?這四句偈,阿彌陀佛就說明了,這個世界怎麼來的。我們看念老的解釋,「道破淨土真因」,把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的原因說明白、說清楚了,「與今所云一味無差,互為表裡,蓋一切空無我,仍求淨土者,是真實慧也」。你一定要知道,真實智慧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不是從外來的。就像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上所說的,「本覺本有」,本覺就是智慧,就是這個地方所講的真實智慧,本有;「不覺本無」,本無的一定可以離開,也就是可以把它斷掉,可以把它放下,它本來沒有。本有的決定可以現前,只要把它的障礙拋棄掉,本有就現前。

  諸佛如來有真實智慧,我沒有!我們凡夫不都是這樣感嘆嗎?我沒有。其實你完全不了解事實真相,你有,只是你有障礙,障礙是你造成的。所謂是「解鈴還需繫鈴人」,你自己造的,只有你自己把它解除,別人沒有這個能力,諸佛如來也沒有辦法把你的障礙去掉。他要有能力把我們障礙去掉,我們就不要修行了,不就個個都成佛了嗎?他沒有這個能力。他把這個真正原因告訴你,我們恍然大悟,我們把障礙放下,智慧不就現前了。這個智慧與諸佛如來智慧沒兩樣,這個智慧現前,我們讀這個經,來研究這個經、講解這個經,也跟諸佛如來沒兩樣。為什麼?這不是學來的,學來的就不一樣,不是學來,大家是一樣。所以這是淨土的真因,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你就通達諸法性了。如果還有我,你就通不了,你的障礙就現前。必須一切空無我,這是事實真相,諸法實相。雖然空無我,還專求淨佛土,極樂世界就現前了。這四句話不得了,為什麼?他把建造極樂世界的祕訣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如法炮製,把地球建造成跟極樂世界一樣。用什麼方法?就這四句話,我們就有能力把地球變成極樂世界。關鍵是我們肯不肯幹!二十六品裡面所說的,跟這個地方是一味,一味無差,一絲毫差別沒有,互為表裡。

  「蓋一切空無我,仍求淨土者,是真實慧也」,這念老講得清楚,我們要想自性真實智慧露出來,透露出來,你只要把「一切空無我」做到,為什麼?障礙統統排除了。《金剛經》上給我們講四相,第一個講我相,有我才有人,為什麼?分別,才有眾生,才有壽者。我都沒有了,分別就沒有了,妄想就沒有了,這是個根。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它怎麼會不現前?當然現前。你把一切法都當真,把自己身當作我,障礙全起來了,自性裡面智慧德相都不能現前。極樂世界的居民個個都是一切空無我,彌陀也不例外。所以,淨土是往生的那些大眾跟彌陀自性圓滿的顯現,唯心所現,沒有識變,沒有阿賴耶、末那,沒有這些東西。阿賴耶從哪裡來的?有我就有阿賴耶,四相都具足,我、人、眾生、壽者。先有四見,後有四相,四見是信息,是轉相,四相是境界相,科學家說物質現象,都不是真的,沒有一樣是真的。

  「專求淨佛土,安住一切空者,是真莊嚴國土也」。這什麼意思?我們在分享的時候常常提到,相有性空,事有理空,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大乘稱之為中道第一義諦,就是這個境界。專求佛淨土,不是不幹,真幹;雖然真幹,安住一切空,心裡沒有起心動念,這就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為什麼這樣做法?莊嚴國土,普利眾生,普度眾生。「國土者即非國土,是名國土,眾生者即非眾生,是名眾生」,這是《金剛經》上的話。《金剛經》上這些話,是實報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十法界裡的人不懂,何況是六道!這個叫諸法實相。

  你看看下面,「無生可度,終日度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是什麼境界?他是妙覺果佛。他示現在我們人間,跟我們人間沒有兩樣,每天也穿衣吃飯,也工作,待人接物,天天幹這個事情。他心裡面呢?心裡面是一切空無我,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不但相沒有,念頭都沒有。無生可度,終日度生,這是《妄盡還源觀》四德裡頭,隨緣妙用,威儀有則。「莊嚴佛國,佛國離相」,你看,五劫的時間修積的功德來莊嚴佛土,心裡面有沒有著相?沒著,心裡面永遠是清淨平等覺,一絲毫的染污都沒有。他用的是真心,真心裡面是智慧德相。「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這兩句話形容阿彌陀佛。我們對這兩句話不了解,菩薩對阿彌陀佛恭敬得五體投地,為什麼?菩薩認識他,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彌陀太偉大,彌陀太慈悲,彌陀真正展現的是圓滿智慧。會看的看出一體的妙用,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遠離二邊,妙契中道」,中道不可思議!你能夠想到的,不是中道,你能夠說出來的,也不是中道,《道德經》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二邊不著,中道不存,叫妙契。「圓修圓證,彈指圓成」,修而無修,無修而修;成而無成,無成圓成。多長時間?一念!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念,一念清淨就現出來了。「故曰:此即彌陀大願之本,普賢大行之宗也。」什麼是彌陀大願?什麼是普賢大行?行願一體,決定不能分開,就願說彌陀,就行說普賢,普賢跟彌陀是一不是二。願在行中,行在願中,融合成一體,你一分開,錯了,分不得也。

  下面念老接著說,「蓋明真實之體,方起真實之慧,住真實之慧,故能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說什麼?說佛菩薩度眾生,怎麼度的?明體是明心見性,你心不明,性沒見,你智慧沒開,你拿什麼度眾生?怎樣明心見性?放下就是!都教給你了,都講清楚、都講明白了。從放下身見開始,不要再執著這個身是我。身的本質是什麼?那得用科學家的精神,鍥而不捨去研究、去觀察,到底是什麼玩意兒?科學家發現了,就像德國布朗克所說的,布朗克是愛因斯坦的老師,學生也是個大科學家。根據他一生的研究,他說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那我們看的物質從哪裡來的?那不是的,看錯了。物質現象的基礎是意念,跟大乘佛法講的完全一樣,物質是阿賴耶的境界相,境界相從哪裡來的?從轉相變現出來的,轉相就是意念。轉相從哪裡來的?意念從哪裡來的?布朗克說不出來,他說無中生有,也沒說錯,無中生有!佛法不是這樣說的,佛法說轉相從業相來的,業相是什麼?動,動念。

  自性是不動的,那一動是妄念,所以佛法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凡是有相,遍法界虛空界這些現象,都是從波動來的。所以現在科學家有所謂「弦定律」,彈琴,弦振動,宇宙的起源就很相似這種弦的振動。佛法講一念不覺,一念不覺就動了,這一動立刻就變現出阿賴耶,三細相就出來了。三細相雖然有順序,有先後次第,但是你看不出它的次第,好像是同時發生的,因為它太快了。彌勒菩薩給我們講的一念,就是不覺,一念,一念多長的時間?一秒鐘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一秒鐘就是這個頻率有一千六百兆次,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那叫一念。你怎麼能知道它?一念不覺,後頭接著是念念不覺,麻煩就出來,十法界依正莊嚴出現了。

  《還源觀》上講得透徹,從一體起二用,一體是自性,真如本性。二用,這是依正莊嚴,依報就是世界、是宇宙,出現了,一動就出現,正報是自己,自己跟宇宙是同時出現的,沒有先後。無論是依報是正報,都有三種現象,三種周遍。三種周遍我們可以稱它作自然現象。第一個「周遍法界」,無論是精神、無論是物質,我們都知道,波動。物質的頻率慢,精神的頻率快,全是波動,但是它一動都周遍法界,那速度多快?比光、比電不知道快多少倍。我們用光去測一個星球,那星球上放的光要幾年才能到達地球,叫光年,有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光才能到達地球。可是我們的物質跟精神的頻率,立刻周遍法界。如果它不能周遍法界,那感應就有遲速,有感應快,有感應慢的,會產生這種現象。感應都是立即的,沒有遲速,這周遍法界。第二個現象,「出生無盡」,你沒法子想像,我們只有用萬花筒來做比喻,有一點類似,像萬花筒一樣。誰在哪裡變?分別執著在變,當你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它就不變,有分別、有執著它就在變。極其微細的分別執著我們自己不知道,佛說了,什麼人知道?八地以上知道,七地以下都不知道。八地菩薩那樣的定功,他能看到宇宙的祕密,能看到宇宙跟生命的源起。佛法裡頭有高等科學,不需要用儀器,他用清淨心。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六道裡頭的人,用科學的儀器去觀察,發現了,發現跟他在定中所見到的完全相同。但是最後這一關,禪定能見性,科學儀器不能見性。什麼原因?因為自性不是物質現象,也不是精神現象,所以什麼儀器對它都沒用處。只有更深層次的禪定你能見到,所以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妙覺,這五個層次的人能看到。它不是假的,不是你一個人看到,這五個層次的人他全都看到。所以,我們看不到的東西,不可以說沒有,也不可以說有,等到你自己提升到那個層次你就曉得了。

  所以這幾句話說得好,「蓋明真實之體,方起真實之慧;住真實之慧,故能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意思就是,你有真實慧,你才能夠開示眾生,才能教化眾生,顯示出宇宙人生的真相,真實之際就是真相,你才能講清楚、講明白。你沒有入這個境界,那怎麼行?「如珠發光,還照珠體」,光就是真實智慧,光從哪裡來?光從珠來的,珠是體,珠能放光。這是自性般若之光,能照自性,能照萬法。所以「極樂水鳥樹林一色一香,悉皆圓明具德,一一皆是圓圓果海,皆是真實之際也」。這個地方所說的話句句真實。我們這樣才知道,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一絲毫勉強都沒有。講水鳥、講樹林這是大的,講一色一香這是微細的,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無一不是圓明具德,圓是圓滿的自性,明是圓滿的智慧,德是德能相好。這句話就是佛在《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水是眾生,鳥也是眾生,樹林也是眾生,一色一香也是眾生,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做眾生。所以,眾生兩個字的含義太廣大了。人是眾緣和合而生的,人也是眾生,諸佛菩薩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所以眾生涵蓋一切,包括虛空都在裡頭。它沒有眾緣,它就不會起現象,只要起現象,無論是自然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統統是眾緣和合。所以,對眾生兩個字的本意我們要清楚,不是指很多人,也不是只包括動物,不是的,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全包括了。沒有一樣不是圓明具德,圓明具德就是自性,性德變現的。性德變現的一色一香,那一色一香裡頭具足圓滿的性德,不是性德的一分,是圓滿。

  這樁事情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過,《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微塵,我們這個經前面讀過,一毛一塵的微點。一毛一塵很大了,再把它磨成微細的微點,我們今天科學家所講的量子,微點,這微點很小了,它也是圓明具德。什麼意思?這一點裡頭,一粒微塵裡頭,有整個世界的信息,有整個世界的形相,好像整個世界濃縮成一點,它一點欠缺都沒有;換句話說,一微塵裡頭有十法界、有華藏世界,都濃縮在裡頭。誰能進去?普賢菩薩,等覺的普賢他有能力入微塵世界裡面去,親近那裡面的十方諸佛,供養聞法,他能入到那裡頭去。說不定我們現在就在一粒微塵裡頭,重重無盡,那個微塵世界還有微塵,微塵裡頭還有微塵世界,重重無盡。不可思議!我們講微觀世界,科學家是發現到微塵,微塵裡頭有世界他沒發現,世界裡頭有微塵,微塵裡頭還有世界,他沒發現。

  佛法不能不學,學了佛你才有真實智慧,三種真實你得到了,真實之際是體,本體,真實智慧、真實利益,真實智慧是相,真實利益是用。自性的體相用,宇宙的體相用,我的體相用,你全得到。你要不在這上,真的是迷迷糊糊過了一生,糊裡糊塗過一生,糊裡糊塗造業,糊裡糊塗受報,這就是佛菩薩所稱的「可憐憫者」。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