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三百三十三面第三行,從當中看起,「教行信證」從這看起。

  「又《教行信證》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我們先看這一段。無為法身就是實相,法身是總體的一個代名詞,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如果用哲學名詞來講,那就是本體的代名詞,它能生萬法,它不屬於萬法,它能生、能現。在無為法身裡面,我們常說的這三種現象都沒有,所以無為法身我們見不到,也探測不出來,它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物質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它存在,永恆不滅,清淨不染。惠能大師明心見性見到了,他見到,他用五句話去形容它、去描繪它,第一句話是「本自清淨」,本來自然就是清淨的,從來沒有染污。第二個,「本不生滅」,真的沒有生滅,生滅是個波動的現象;換句話說,無為法身裡面沒有波動現象。我們從惠能大師第四句可以證明,他第三句說「本自具足」,第四句說「本無動搖」,它是不動的。換句話說,整個宇宙都是動相,它是個動態;但是無為法身是靜態,它不動。動跟靜沒有互相妨礙,靜不妨礙你動,動也不妨礙你靜。這個現象我們今天可以從電視屏幕裡面看到,我們把電視的屏幕比喻作無為法身,它不動,屏幕決定沒有動的,不是個動相;可是頻道裡面的動相是不中斷的,分分秒秒都不中斷。電影銀幕上這個形相的波動,是一秒鐘二十四次這個頻率,電視的頻率當然比電影快,現在電影已經用數碼,比過去是快多了,愈快愈逼真。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個頻率是一秒鐘它的振動是一千六百兆,這樣的高的頻率之下,我們看不到這個頻率現象。科學家為我們做證明,所謂物質現象,也就是說我們眼耳鼻舌身能夠感覺到的,這個都是物質現象。聲香味觸這些現象怎麼來的?全是念頭,心念為它們的基礎,是快速、無數的念頭累積產生的幻相,這種幻相就是色聲香味,觸也包括在其中;意能覺法,法是精神現象。

  我們現在逐漸逐漸明白了,能大師第四句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總的來說,就是說這它自己有,本來具足的,具足什麼?具足一切法,一切法歸納為三類,智慧、德相。今天科學家也發現了宇宙之間只有三樣東西,他說能量、信息、物質。智慧是不是科學家講的信息?能量,佛法裡面也講的能、講的德,德能。物質現象那是完全相同的,阿賴耶的境界相,物質現象。能大師說「本自具足」,就是這些東西能生萬法。如果萬法不是本自具足,哪來的萬法?本自具足這些法奇怪,為什麼?它讓我們產生現象,這種現象是無數無量無盡的,沒有數量的,給我們產生這種現象。我們很不容易理解,總有個數量,再多也有止境的。它沒有止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沒有邊際,找不到邊際,也找不到中心。所以這個現象,佛用一句話真的把它講清楚,叫不可思議,唯證方知。你不證,怎麼給你講,你都無法體會到,怎麼證?放下就證得。放下什麼?放下起心動念。最先是一念不覺,阿賴耶出現,還是這個辦法,把那一念不覺放下,放下就一念覺了,一念覺阿賴耶就沒有了,阿賴耶就是無為法身,變了。換句話說,這一念起的時候自性就迷了,迷了變成阿賴耶,阿賴耶就是自性,自性就是阿賴耶。阿賴耶在法相宗裡面是真妄和合,真妄一如,真妄不二。但是真的這一面是大般涅槃,妄的那邊是能生萬法,好像不一樣,而實際沒有兩樣,為什麼?生而不生,不生而生。

  這些幻相真的像作夢一樣,相不能說它沒有,但是你也不能說它有。所有現象沒有一個是例外的,你千萬不要以為這相是真。六道眾生之迷,迷得太深,迷什麼?就是把這些幻相當真,不知道它是假的。我們看電影、看電視,什麼時候真正從看覺悟,看明白了,明白什麼?假的不是真的。你可以欣賞它,你不能控制它,你不能佔有它,你得不到它。真的,屏幕裡面所有一切的現象,千變萬化,就是《般若經》裡總結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從這個地方明白、覺悟了,再一回頭,我們現實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一切法,佛說的,《大般若經》上講的,這一切法確確實實是無所有,有而非有,非有而有,相有性無,事有理無。給你說真的,理事都無,性相亦無,你就契入無為法身,在佛法的術語你證得無為法身,證得無為法身是妙覺果位。也就是說無始無明斷了,無始無明的習氣也斷盡,斷無始無明就證得法身。經教裡面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四十一品,四十一品無明斷盡就是妙覺果位,妙覺果位圓滿證得。四十一位菩薩是分證,一分一分的證得,在哪裡證?在實報土,不在六道也不在十法界。實報土裡面的菩薩我們叫法身大士,他證得實相不是究竟圓滿的,妙覺果位才究竟圓滿。但是他雖然不圓滿,他已經證得四種無礙,《華嚴經》上說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極樂世界實報土的生活環境,到底是怎麼樣子的?我們可以從《華嚴經》五十三參當中體會到,五十三參裡面所描繪的,就是法身菩薩的生活狀況,五十三位菩薩代表四十一品無明,那破無明習氣。初住菩薩無明破了,四十一品無明習氣一品都沒斷,斷一品習氣他就提升一個階級,初住他就提升到二住,再斷一品他就三住,他能斷掉十品,他就從十住提升到十行,再斷十品,十行提升到十迴向,再斷十品他就到十地,再斷十品他就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留下的是最後的,最後的一品很微薄的習氣,這個微薄習氣要是斷盡,他就是妙覺位。這個時候實報莊嚴土不見了,跟《般若經》上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完全吻合。實報土有相,無明習氣斷乾淨,相就沒有了。由此可知,實報莊嚴土是從哪來的?是從無明習氣來的。無明是沒有了,就是起心動念是沒有了,他起心動念習氣還有。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學習大乘,雖然沒有開悟,這解悟,世尊在經典上講解、說明我們能聽懂,我們能體會得,我們能肯定不懷疑,這非常之難得。它幫助我們什麼?幫助我們放下。你要是不了解事實真相真難放下,了解事實真相才曉得這玩意是假的,不是真的,別當真,當真就大錯特錯。你當真得搞輪迴,你不當真能把它放下,能生極樂世界。我們念佛修淨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到底能不能去?問題不在阿彌陀佛那面,那邊沒問題,問題在我們自己這邊。尤其是這個法門叫帶業往生,這給我們幫的忙可太大了,煩惱容易斷,習氣難斷。沒學佛的時候吃肉,學佛的時候肉不吃了,可是有的時候還會想,那就是習氣,你還會有念頭。念頭都斷掉,見而不見,那才算你斷乾淨了。你想想看,財色名食睡,你有幾多習氣?那個習氣有幾重?真功夫是什麼?這個習氣逐漸逐漸輕了,一年比一年輕。到真正有點把握的時候,那是什麼時候?習氣差不多不會起現行,真的擺在面前也無所謂,這看破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決定不可得。無論在什麼境緣當中心平氣和,自然的智慧,不生煩惱。煩惱是生起來的,智慧不是生起來的,本來就是智慧。你要智慧生起來,那個生就又變成煩惱,那不是真智慧。真智慧不用生的,它本身就是智慧,整個宇宙就是智慧,萬事萬物都是智慧。怎麼知道?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信息是自然的,不是造作的,本來就有的。其實在自性沒起作用的時候是見聞覺知,有,迷了呢?迷了就變成受想行識,不迷就是見聞覺知。見聞覺知是清清楚楚,沒有取捨、沒有起心動念,自然的;受想行識是起心動念,這裡頭差別在此地。這個差別就是迷悟的差別,就是智慧跟煩惱的差別,我們愈看愈清楚,這才能真放下。放下之後就自在,隨緣,隨緣妙用,妙用就是不執著。

  這就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法性,性都從體上講的,哲學裡面講從本體上說的;一切法的體性,一切法是現象,它的體性就是無為法身,就是萬法的實相、真相,也叫它做法性。「法性即是真如」,法性常常跟真如連在一起,法性就是真如,真如就是法性。真如兩個字把法性、法相,甚至於法的起用全都包含在其中,體相用,相如其體,用如其相,體相用一如,體相用不能分。底下講一如,「真如即是一如」,這講到用。「然則彌陀從如來生」,如來是自性,如來就是無為法身,彌陀從自性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這給我們介紹阿彌陀佛從哪來的,阿彌陀佛從自性生的,就是自性現的,他現報身在實報土,現應化身在十法界。這應是什麼?應是眾生有感,佛的報身就有應,感的時間長這應身,這個示現跟世間人沒兩樣,他也來投胎、也出生,叫八相成道,這叫應身。

  化身是突然之間你看到他的,他幫助你,事情辦完就沒有了,你再找也找不到,你不知道他到哪裡去,這化身。像虛雲老和尚朝五台山從南方,他怎麼走的?三步一拜。你想想看,他一天能走幾里路?三步一拜,拜三年才到五台山。三年這麼長的時間,難免不生病,尤其是走到偏僻的地方,附近沒有人家,這時候生病怎麼辦?他是求佛菩薩保佑,佛菩薩也真照顧他。這種示現是教化眾生,教什麼?教化眾生對佛菩薩的恭敬,恭敬心能求得佛法;沒有恭敬心,佛菩薩來傳法給你,你也得不到,你沒恭敬心。所以世出世間法都是從恭敬裡頭求得的,教敬,用這個方法教人尊師重道,我們要曉得他的苦心。生病了,遇到一個乞丐照顧他,照顧了十幾天,把他的病養好。這個乞丐也很了不起,外面討一點東西來給他吃,到山上找一點藥草來給他治病。病養好了,他問這乞丐,你叫什麼名字?你家住哪裡?他說他的名字叫文吉,文章的文,吉利的吉,他叫文吉,住在五台山,你到五台山大家都知道我。他走了,別處去要飯,不見了。老和尚繼續三步一拜,大概又拜了一年多,路上又病了一次,又碰到他來了。兩次,兩次路上得重病都是他幫助的,所以他很感恩,到五台山去打聽,大家知不知道有個乞丐文吉?人家告訴他那是文殊菩薩。化身,你需要的時候他就來了,事情辦完他就走了,就不見了,感應不可思議!這個化身,你看照顧他十幾天,把他的病照顧好能上路,走了。《虛雲老和尚年譜》記這個事情,化身。

  我還遇到過一次,抗戰期間我在貴州念書,那個時候學校是國立第三中學,現在是貴州銅仁第一中學,是我們老學校。我們的校長周邦道的夫人,我們的師母,抗戰勝利之後,學校解散了,交給貴州省地方政府去辦去了,我們離開學校都回家了,都流亡學生。校長一家人住在南京,他南京住宅,我去過,很大的院子,真是庭院深深。大門進去是庭院,再進二門是天井,像四合院一樣,天井,在第三層才是他居住的住宅,要通過三道門,走很長的路。師母告訴我們,她說有一天她在家裡,有個和尚到她家裡來化緣,問他:是哪裡來的?「九華山來的。」問他:要什麼?「五斤香油。」她沒給他,那時候不信佛!師母是個非常好的人,非常慈悲、有愛心,對學生的愛護超過她自己的子女。在學校那麼多年,照顧學生非常周到,子女不太關心,學生第一。所以我們學生對於師母就像對自己母親一樣,對校長就跟對老父親一樣,感情非常深厚。師母這五斤香油沒給他,沒給他這個和尚就走了,走了之後,她忽然想起來,她說奇怪,他怎麼進來的,我們家三道大門,大門沒開;走的時候門也沒開,怎麼人不見了?這一個疑團,好多年解決不了。到台灣之後都住在台中,李老師在台中講經,這麼樣就認識了,向李老師請教,把這個故事說出來,李老師說那個和尚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非常後悔五斤香油沒給他。

  這化身,你看這個化身告訴你,來去無蹤,沒有敲你家的門,來的時候三道門沒開,他怎麼來的?走的時候三道門也沒開,他怎麼出去的?而且在一塊見了面,談話時間很久,決定不是錯覺。文吉化身還十來天,地藏菩薩這個化身不到半個小時。菩薩,地藏是等覺菩薩當然是住實報莊嚴土,跟周師母有緣,所以他就有感有應。周師母從此之後,一生每天讀一部《地藏經》,心地清淨,一心念佛。她念的大悲水特別有感應,在台灣很多人知道,她的大悲水是真能治病。念佛往生,往生之後火化有三百多顆舍利,在家居士很不可思議!我們那個時候還沒有遇到佛法,不相信,聽她講像聽講神話一樣。可是我們知道,老師跟師母一生老實人,決定沒有妄語,只感覺得這樁事情很希奇,沒有法子、沒有辦法能解釋,真有其事,無法解釋,以後學佛才明白了。所以報應化種種身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說無為法身變現出來行,說實相、法性變現出來都行,名詞術語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故知真實慧者,即真如」。

  特別是報身、應化身,這是有感有應。現在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我們迷了,迷在六道裡,六道裡面捨身受身什麼原因?還是感應。我們跟父母有緣,沒有緣就沒有感應,有緣就有感應,佛說的有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過去不知道是哪一生跟你有這四種緣來了,來報恩的,孝子賢孫,你不必要求,他自然就孝順。為什麼?過去你對他好,這一生來報答,這小孩很好教,很聽話、很孝順。如果是報怨的,這小孩也非常玲瓏、聰明可愛,就是不聽話,常常違背你。你要是以厚恩待他,他的怨會化解一些;如果你對他很凶,不知道好好的教他,那麻煩就很大,他記恨在心。本來就有怨恨,現在對他不好他更怨恨你,會搞得你家破人亡,他是來報怨的。你欠他的財產,你將來賺得再多全是他的,他對你的照顧,物質生活可能給你很簡單、很少,能活得下去就行了。你能吃得飽、穿得暖,給個小房子遮蔽風雨夠了,沒有恭敬心,這是什麼?來討債的,所以是討債鬼。如果欠債欠得不太多,三歲、五歲他就走了,夭折,那是討滿了。欠得太多的,培養他到大學畢業,博士學位拿到走了,他沒賺錢養活你,還他了,他走了。

  還債的,他來的時候,我剛才講還債的,他能養活你。如果欠得多,他對你的生活照顧非常周到,沒有孝順心、沒有恭敬心;如果欠得少的,他給你的照顧就像家裡下人一樣。我們見過,兒子做大官,有地位,父母不住在一起,住在另外一個小屋子裡,有一個傭人照顧他,生活非常簡單,跟對待自己家人一樣,一個月給他多少錢生活費,很苦!所以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就這麼四種關係,父子是這種關係,兄弟姊妹也是這關係,親戚朋友還是這個關係。懂得這個道理,這是六道裡的緣,六道裡面的感跟應,真正搞明白了,要以真誠心、愛心厚待別人,你厚待人就是厚待自己,一點都不吃虧。你能夠捨己為人,或是今生來世就有人他捨身為你,果報!所以我們起心動念心裡就有警覺,我起的什麼心,說的什麼話,怎麼對待別人,知道將來人家怎麼對待我,絲毫都不差。真正學佛了,不一樣,學佛藉著佛法的威神加持,自己認真修學,把這個報恩、報怨統統改變。改變什麼?同修伴侶,我們都是同學,把以前那個事情都化解,告一段落化解了,一心一意在一起同心同德修行,目的呢?目的是不再搞六道輪迴。

  所以年輕的兒女真正明白了發心出家,父母歡喜,知道什麼?一子成佛,九祖生天。你家裡有一個人修行成就,你們看《地藏經》,婆羅門女、光目女修行有了成就,家親眷屬都得好處。母親雖然造罪業墮到地獄,一聽說菩薩的母親,趕快就送到忉利天去了,這就證明諺語所謂「一子成佛,九祖生天」。她看到的,母親生忉利天,她的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再往上去九代都沾光,這多大的福報!這個福報是真福報,不是人間,人間福報是假的,時間很短。而且自己沒有福報享這個福,災禍就來了。所以非分的福報,從前讀書人決定不敢要,無緣無故你請他去做官,你送他財富,他不敢。為什麼?他心裡有數,無功受祿後面決定有禍害,不是大病就是橫禍,他要這幹什麼?真正讀書人,明理的人一生求平安而已,平安就是福。一家和睦,鄉里和睦,這是真正的幸福,彼此關懷,彼此照顧,互助合作,這個家庭多美滿。他並不求有很高的地位、虛榮,不羨慕這些,財富都不在心目當中。平常能夠吃得飽、穿得暖,安居樂業,這是太平盛世的氣象。我們學佛更了解這些,學佛人不但不會浪費,懂得節儉,一生你都會規規矩矩。

  佛教導弟子四條重戒,這從前老師常常在講經的時候提醒我們,「不做國賊,不謗國主」。不做國賊,就是決定不可以做傷害國家、傷害社會大眾的那些事情。不謗國主,國主就是今天講的領導人,從中央的領導人,到各個階層省、縣、鄉、村,村長是一個村的國主,所以國主是各個行政單位的領導人。他做得再不好,做再多的錯事,不可以毀謗他,這佛門弟子。他做錯了,自然有國法制裁他,佛弟子毀謗那叫犯戒了。佛法「慈悲為本、方便為門」,總要記住,任何人有過失不可以毀謗,養什麼?養你自己的厚道。勸導人是可以的,勸導人有禮,不能有第三個人在,你可以勸導他,我們一般人講要給對方留面子,對方會感激你。大庭廣眾當中要是批評他,那就結下冤仇,這個冤仇,結仇容易,化解很難。言語都不可以,怎麼能有行為?另外兩條重戒,「不漏國稅」,國民對國家納稅是義務,應該納多少就要納多少,不能偷稅。偷稅是犯盜戒,這個盜是盜國家的,那個罪就非常非常之重,你怎麼可以盜國家的錢財?第四個是「不犯國制」,國制是國家的法律,決定不能犯法,真正佛弟子必須要遵守。生活再窮、再苦,都不能夠犯戒,一定遵守如來的教誡。改善我們自己生活,佛講了,你想要財富修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要的這三樣東西可以得到,佛都教給我們了,真有效。

  我是初學佛的時候,沒出家之前,章嘉大師教給我的,一生依教奉行,三種果報都得到,我這三種果報不是天生的。年輕的時候,看相算命我也經過很多,大家講的都差不多,苦命人,命裡沒有財富,壽命很短,過不了四十五歲,真的不是假的。我學佛,章嘉大師教我這些,我都依教奉行,非常認真去做,因為我知道我壽命不長。我這個知道也不是迷信,是我家裡這幾代,祖父以前不曉得,祖父四十五歲走的,伯父我父親的哥哥也是四十五歲走的,我父親也是四十五歲走的,我家裡人我看到這三個人,所以人家說我過不了四十五歲,我很相信,應該是遺傳吧。章嘉大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李老師勸我出來學講經教學。到以後我才明白了,我們同學當中至少有六、七個人,包括我在內面相很薄,意思就是短命的相。老師年歲大了閱歷多,我跟老師的時候我三十一歲,他老人家七十歲,大我三十九歲是祖父輩。老師常說面相薄的人發心出來講經,講經的福報最大,他得三寶加持。無論做什麼功德沒有比講經的功德大,因為講經什麼?三種布施都有。第一個財布施,身體是財,內財布施,我用我的身體、用我的勞力、用我的精神、用我的智慧,你看看這麼多都在布施,布施給聽眾,這財布施得財富。講經,經是佛法,自己要認真去準備,還得認真去學習,不學習講不出味道出來,認真學習、認真教學,教學相長開智慧。這裡面自然就包括無畏布施,佛法給我們真實智慧、真實利益、真實之際,讓我們把整個人生看清楚、看明白了,告訴我們,佛法給你講真話,人沒有生死,你對於生死就不害怕,不再恐懼,這是無畏布施。

  接觸淨土宗那就更了不起,淨土是什麼?淨土是無量壽。我們現在學淨土,就已經走無量壽這個道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死了才去的,這個要知道。死了能去那個不可靠,機率不多,人死了之後多半都到六道去了。中陰得度有,很少,第一個,你自己要有因,這個因是你前生曾經修過這個法門,跟這個法門的緣非常深,你也真想去,臨命終時還有牽掛不能放下,就沒去成,這又搞輪迴。這一次碰到,搞清楚、搞明白了,在中陰的時候,中陰很苦自己也嘗到,乾脆放下,有一幫人給你超度、給你迴向,你真的接受,真的參與,行,可以得度。這不是每個人都辦得到的。真正往生的人是臨終的時候見到佛,他臨終時候不迷惑,告訴大家:我看到阿彌陀佛了(別人看不到),佛來接引我了。佛身旁還有哪些人,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跟佛一道來接引的,這是真的,決定不假。這個願景,跟諸位說,人人都能辦得到,只要我們對這個世緣不再有貪戀,這比什麼都重要。如果對世緣有一絲毫貪戀,就去不成!對這個世間沒有一樣值得你貪戀的,包括佛法都不能有貪戀。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學菩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二六時中保持自己的清淨心,不要被染污,你才決定得生。佛教我們隨緣,隨緣妙用,不要攀緣,緣沒有成熟決定不能勉強,緣成熟了順其自然,沒有絲毫自己的意思。

  今天弘法講經教學這個功德,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功德都要大。為什麼?過去那個時代是承平的時代,人心都淳厚,生活都很幸福,社會安定,天下太平,都懂得倫理道德,講經教學的人多,又很普遍,不希奇。換句話說,有你一個不多,沒你一個不少;現在沒有了,有一個都是寶。講得不好,不好也是寶,沒人講了!從前講經教學的人那麼多,諸佛菩薩都要照顧,忙得不亦樂乎;今天就一個,所有諸佛菩薩都盯著你一個,都來保佑你,都來加持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個道理不是難懂。我們今天搞這個行業,為誰服務?為正法久住,為正法久住就是為一切諸佛如來服務。誰支持我們?諸佛如來支持我們,為一切苦難眾生服務,上報佛恩,下濟眾苦。如何把講經教學的效果擴大?難得在這個時代,科學家發明這些工具,我們要用上,網際網路、衛星電視、光碟,光碟方便,大量的流通,道場無所謂。真正想學的,在網路、在光碟、在衛星電視上統統可以學到,都能成無上道。不一定要在面前,在面前反而困難,為什麼?他發生情執不就麻煩?在電視裡好,電視一關沒有了,不見了,打開現前了,你看就像化身一樣。所以我知道,有很多人告訴我,真正學成的,有成就的,到現在我們還不認識,沒有通過信息,真成就。用這種方法廣度眾生,無論在現前,無論是在電視機、是在網路面前,我們都是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在這個世間沒有絲毫留戀,什麼時候走都可以。你們要問我什麼時候走?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早年老師教給我、教導我,你只發心認真去學習弘法利生,你的一生佛菩薩替你安排。所以我什麼時候走,佛菩薩知道,該走的時候他就來接我,還需要我多住幾天,我就乖乖住幾天,我也不著急。佛菩薩安排,自己不要再操心,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了,心就安了。哪個地方緣成熟就到哪裡去,不要有絲毫的勉強。這是我們講示現,彌陀示現報應化種種身。

  「故知真實慧者,即真如、實相、自性、佛性、自性清淨心等所詮理體之照用。」照用就是感應,眾生有感,佛光就照見,佛光照見肯定感應就現前。感應,我們在前面學過,大乘經裡面講有四大類,像我們前面所講的,虛雲老和尚遇到的文殊菩薩現身為文吉,乞丐;周師母遇到的地藏菩薩,九華山的比丘,他就能現身,這是顯,顯應。顯感顯應,第二種是冥感顯應。虛雲老和尚是顯感顯應,他生病倒下來了,沒人照顧,這是顯感顯應。周師母遇到地藏菩薩,她並沒有求,她是冥感顯應,她跟地藏菩薩決定有很深的緣分,在什麼時候菩薩會來現形,冥感顯應。還有顯感冥應、冥感冥應,這個事情太多了,真有應,但是我們沒有感覺到。好像做事情一切都很順利,本來不可能的,怎麼會這麼順利?冥冥當中佛菩薩在幫助你。感應有四種,我們心裡有求佛幫助,事情很順利,這是顯感冥應;我們沒求佛菩薩,遇到好像是有困難,但是很容易通過,冥感冥應。這是理體,理體就是自性清淨心,理體就是真如,就是真實智慧,這照用。

  「簡言之,明心見性是明本體也。於此徹透」,這句話很重要,於此徹透,「安住如如」,這個理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他心就是定的,心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也就是說你那個七情五欲,沒有方法把它勾引出來,你心定了。如果沒有這個功夫,小小風浪一起,你的七情五欲馬上就發作,順著你的心,喜歡得不得了;不順你的心,馬上火氣就發出來。如何能在順境、大的順境、善緣如如不動,嚴重的傷害還是如如不動?釋迦牟尼佛做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不動心,安住如如。誰佔便宜?忍辱仙人佔便宜,身體被殺了,靈性提升,他提升到佛境界,等於考試一樣,他考試通過得滿分。順境、逆境都在考你,順境來了心裡一生貪戀、歡喜,馬上完了,不及格。逆境現前,一發脾氣也就完了,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馬上就墮落了。所以毀謗也好,羞辱也好,什麼樣的傷害,你如如不動,對方造作的業重。對於一個好人、善人、有修行的人應當尊重,你是修福;你對他沒有禮,你造罪業。罪業結罪兩種結罪法,第一種結罪,你的性罪,你不應該這樣做法,你做了,你有罪。第二種結罪什麼?讓別人看見了,對正法不相信、對好人不相信,你斷了別人的善根,斷了別人的慧命,罪從這裡結。如果是個學佛的人更不應該,為什麼?人家看到你這種作為:學佛的人是這樣的,不要學了,別學了。把人學佛的念頭打斷了,這斷人家的慧命,那要負責任。忍辱仙人那一套讓人家看到:真修行人,你看我們做不到,他能做到,一點怨恨沒有,一點瞋恨沒有,那麼樣的慈悲。所以結罪方方面面。

  我們看到今天這個社會,今天世界上人你細心去觀察,他動什麼念頭?起心動念是什麼?他言語是什麼?他造作的是什麼?《地藏經》上一句話,「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你就曉得,他多可憐,他的前途是三惡道,夠可憐的,夠苦的,我們怎麼可以怨恨他?他為什麼這麼做?迷惑,迷在七情五欲裡頭,迷得太深了,我們得懂這個道理。能把七情五欲看破、看淡,這都是相當的功夫,沒有相當長時間的學習他做不到。而且學習最可貴的是不能中斷,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它不起作用。這個社會是個大染缸,非常嚴重的染缸,你能不受它影響嗎?所以讓我們想到,古人的教學「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八個字真正能救現前的世間人。即使是學佛都不能學雜,都不能學多,學多你分心,你的心不專一,不專一你就容易被外面境界影響。一定要深入,一定要專,就是此地這句話說「徹透」,你不深入你怎麼能徹透?學十部經要徹透,不如學一部經徹透,一部經容易徹透,十部經就不容易徹透,為什麼?你分心了,你用力不專。又何況我們現在的力量都很薄弱,不是很堅強,用在一門上徹透好像還有點希望,三門、四門、五門、六門沒希望了。那學的什麼?學了一些皮毛,學了一點常識,不管用,什麼叫不管用?不能抵抗外面的染污,這就是不管用。遇到稱心滿意的事情,還會引起貪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還會引起瞋恚,這就叫不管用。管用是真能降伏煩惱,就是七情五欲現前你能降得住,你能保住你自性清淨心,不被外面動搖,真功夫、真本事。

  所以我們想想,「於此徹透」,此就是這個法門、這個道理、這樁事情,只有徹透你才能夠「安住如如」,過如同極樂世界實報土菩薩的生活,那就是住真實慧。住真實慧的人不一定是富有,這給諸位講真話,不一定在社會上有顯赫的地位,可能是個平民,三餐飯勉強能維持,心地安詳,無憂無慮,無有牽掛,一心念佛專求淨土,這是住真實慧。往生到極樂世界,一切得大圓滿,得到究竟真實的圓滿,這就叫真實智慧。使我們想起倓虛老和尚講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記載在《影塵回憶錄》,是黑龍江哈爾濱極樂寺,在極樂寺往生的一個出家人修無法師,這民國初年。這個法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沒出家之前做泥水匠,很苦!也是感覺得人生太苦,以後出家。出家因為什麼都不會,出家之後在寺廟裡面做義工,他做一些粗重的活,別人不願意做的他去做。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別的都不會,一天到晚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個時候諦閑老和尚的學生倓虛法師,倓虛法師的法緣很殊勝,東北人,在哈爾濱建極樂寺,極樂寺建成了,禮請諦閑老和尚傳一次戒。極樂寺第一次傳戒,藉傳戒把這個寺廟的名氣打出去,道場興旺。傳戒需要義工,修無法師就來了,在戒壇,戒壇大概是二、三個月的樣子,在戒壇服務做義工。當家師就監院是定西法師(以後他們都到香港),就問他,你能做什麼?他說他可以照顧病人,就給他這個工作。戒期當中難免,這是肯定有的,總有些受戒的人傷風、感冒、發燒這些小病,得有人照顧,這個法師他就幹這個工作,修無法師。

  住了十幾天他就找老和尚,找倓虛法師、找當家師要告假。倓虛法師有修養,到底是個讀書人,講經教學有修養,不責怪他,來去自由,你有事情你要離開,不難為你。定西法師沒有老和尚這種功夫,就把他教訓了一頓,你怎麼這麼沒有定力?戒期只有兩個多月,住了十幾天,來了發心就要走,責備他。結果修無法師說,「我告訴老法師,我不是到別的地方,我往生極樂世界。」這兩個老和尚一聽呆了,「你預知時至?」「是的。」他說「大概多久?」「不出十天,請常住給他準備兩百斤劈柴,準備火化。」定西法師一聽,這個是從前沒有遇到過的,這不容易,難得了!也歡喜,戒壇戒期當中有人往生到極樂世界,預知時至,這是瑞相,跟大家作證,念佛是真的不是假的。到第二天修無法師又找老和尚,跟老和尚講,我明天就走,今天趕緊準備。定西法師去幫他忙,收拾一個房間。他又請求給他找幾個人幫他助念送他往生。這消息一宣布,就有十幾個人自動發心來幫他助念。走的時候非常安詳沒生病,好生生的一個活人。時候到了,他就讓這助念的幾個同修,大家一起念阿彌陀佛,送他往生。

  助念的同修說,過去我們只是聽說,沒看見過,預知時至這種自在往生的,今天我們看到了,至少你也給我們留幾首詩、留幾首偈子,給我們做紀念。修無法師說我是個老粗出身,沒有念過書,也不會經教,我也不會作詩,也不會作偈子,不過你們這麼說了,我有一句話告訴大家,「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留這句話給大家做紀念。你們想想這句話,有道理!你學經教你能說,自己沒做到,不是真實智慧;他講的話跟這經上相應,真實智慧才管用。大家念佛沒有一刻,他就走了,火化之後留下舍利都在極樂寺。倓虛老法師以後在南方,在香港,晚年都住在香港,他往生也在香港走的。常常講經、打佛七佛事當中,提起這個故事勉勵大家。這就念佛成就了,水到渠成。他一生親眼看見這種往生的人,都是很老實的,很守規矩的,心地很清淨,能吃苦,別人不願意幹的事情他都願意幹,成就都是這些人。投機取巧沒有一個成就,所以老實、聽話、真幹,沒有一個不成就。到極樂寺去觀光別忘了去拜一拜修無法師的塔。

  底下說,「又真實際者,法身德也」,這來配三德,「真實利者,解脫德也。真實慧者,般若德也。今三真實,亦即涅槃三德。」涅槃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這三樣東西都出來了,你統統證得。真實之際是理體、自性,真實智慧是般若德,真實利益是解脫德,得大自在。所有的煩惱習氣統統解除了,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最後脫離實報莊嚴土,回歸到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無為法身。我們不是上上根人,走西方世界這個道路,像修無師;像前面跟諸位報告的,也是倓虛老和尚說的,鍋漏匠念佛三年站著往生。涅槃的三德你得到,你就證到妙覺佛果。這三德,這三個真實是三德。「如伊字(∴)三點」,∴這是梵文,梵文有這個字,就是三點,三角形的三點,發音是發「伊」。這個三點缺一個都不行,就不成這一個字,我們中國人講如鼎足而立,鼎也是三個足。「非並非列,不縱不橫,即一即三,即三即一也」。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說明三種真實是一而三、三而一。三德祕藏也是一而三、三而一,不能分的。「今經於妙行之先,首曰住真實慧」,這一句重要,「此誠畫龍點睛之語」。這告訴我們一個什麼信息?要真修行、要真開智慧。

  要真開智慧,你一定要把煩惱習氣放下,煩惱習氣不放下你沒有真實慧,你怎麼樣苦修不是真實行。唯有真實智慧能禁得起大風大浪,如如不動;沒有真實慧,小風小浪一吹,你心就亂了,你煩惱習氣統統現前了。這是說明智慧重要,也就是說明法藏菩薩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四十八願是他的藍圖,是他的理想,完全依照這個理想來建立。建立成功,勇猛精進是當然的,勇猛精進裡頭住真實慧,他成功了;如果沒有住真實慧,五劫修行也不會成功。沒有真實慧怎麼修行,修行得再好出不了十法界,你有能力出六道輪迴,出不了十法界,出十法界要真實智慧。出六道輪迴還是要真實智慧,少分真實智慧,不是很多的,總得有一點,沒有少分的出不了六道輪迴,為什麼?對六道輪迴有貪戀。這個貪戀具體就是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五欲是財色名食睡,你對這些東西有貪戀,得到了歡喜,失掉了恐怖。因為這個東西你心不安定,患得患失,得到了怕丟掉,沒有得到想盡方法去得到,得到又怕失掉,患得患失,苦惱無窮。

  下面說,「住真實慧,即入一法句。一法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句話是《往生論》講的,念老註解這部經這句話引用得最多,幾十次,所以我們不需要有意去記它,自然就熟了。引用幾十遍,那這句話就是非常重要,不是非常重要不會多次演說,多次演說那就是非常重要的法門。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