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淨宗學院
  • 導師講演
  • 專題講演
  • 師父說
  • 可選集數
加载失败: 不能播放当前文件
00:00/NaN:NaN
×1
  • ×1
  • ×1.5
  • ×2
  • ×3
  • ×4
  • ×5
100%
用户鉴权失败,请先注册成为百度云用户
百度云
網頁點播-智能主機智能主機

五戒是做人的基礎-第1196集

  法語:

  仁義禮智信,心裡有這五個字,叫道,行為上有是德。這五個字跟五戒應對,仁不殺生,義不偷盜,禮不淫欲,智不飲酒,信不妄語。所以五戒是做人的基礎,一個人一生都能守住五戒,來生不失人身。五戒跟五常是六道裡頭取得人道的條件,這五個沒有了,人道資格就失掉了。

  

  節錄:

  中國古德說信,信是五常德行的基礎,如果人到沒有信,不講信用了,前面全都沒有了,就是仁義禮智全沒有了。仁義禮智信好比是五層大樓,最下面一層是信,最下頭沒有,上面統統毀掉了。這個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要常常謹慎,不要認為騙人有什麼關係,這也沒什麼大傷害。隨隨便便欺騙別人,五常沒有了,那你是什麼人?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雖然是個人的樣子,佛菩薩不認為你是個人,諸天不認為你是個人,鬼神也不認為你是人,你只是有人的軀殼,沒有人的資格,你說這多嚴重!

  淨土大經科註(第510集) 2012/9

  

    修行從哪裡學起?從不妄語始,這是真正的實德,真實的道德。五個字都是道德,心裡頭有五個字,這叫道,行為上有五個字這是德。你真正得到什麼?人生最高的享受,這五個字都具足。這五個字就是五戒,跟五戒應對,仁不殺生,義不偷盜,禮不淫欲,智不飲酒,信不妄語。所以五戒是做人的基礎,一個人一生都能守住五戒,來生不失人身。

  淨土大經科註(第510集) 2012/9

  

  也就是說明,五戒跟中國的五常是六道裡頭取得人道的條件,這個業叫引業,引導你到人道來投胎。這五個沒有了,人道資格就失掉了。那你得想想,貪是餓鬼,瞋恚是地獄,愚痴是畜生,傲慢懷疑是阿修羅、是羅剎。

  淨土大經科註(第510集) 2012/9

  

    我們學佛,高等的、深一層的我們不了解,沒有那麼大的智慧,這個淺顯的清楚。清楚就常常想,我來生到哪裡去?換句話說,我想求生極樂世界,這五個條件要不要具足?真正具足仁義禮智信,念佛求生淨土,生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

  淨土大經科註(第510集) 2012/9

  

  所以基本的這個五條叫根本戒,沒有這個不是佛弟子,沒有這個不是聖賢之徒,徒就是學生。中國古時候念書人都以自己作聖之徒,聖是指孔孟,我做聖人的徒弟、聖人的學生,如來弟子、彌陀弟子,這五個字沒做到,這行嗎?這五個字沒有做到,換句話說,人身喪失掉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510集) 2012/9

  

    古人的標準是真實的道德,決定是有利而沒有害的。現在人標準是什麼?標準就是貪瞋痴慢,看誰貪得多、看誰脾氣大,都看這個。古人的標準沒有了,失掉了,造成現前的社會。如果我們是希望這個世間再能恢復和諧、安定、正常,一定要用古人的標準,現在人用的這些標準決定做不到,要用古人教學的理念、方法。

  淨土大經科註(第510集) 2012/9

  

    現在這個教學都把人教壞了,誰在教?最主要的教學是電視、是網路,產生無比的力量,把教育送到你家裡。誰不看電視?誰不用網路?所以今天的孩子不是父母教出來的,也不是老師教出來的,電視、電腦教出來的。電視、電腦裡什麼內容?我沒有接觸這個,不知道。偶爾看到人家看電視,我們在旁邊經過,那裡頭內容很可怕,那不是正法,都是殺盜淫妄。

  淨土大經科註(第510集) 2012/9

  

  從小就學這些東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從小就學不仁不義,就學到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學競爭、學鬥爭、學殺人,這個多可怕!世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我們冷靜去思惟,自己造的,自作自受。自己可以保護自己,你得有忍辱的心,像電視我不看它,電腦我不用它,我跟它保持遠距離,我不受它干擾。這樣的人不多。

  淨土大經科註(第510集) 2012/9

  

  所以看這個經,看到極樂世界,無限的嚮往、羨慕,巴不得趕快往生,真有這個心。既然想往生,這個世間一切的一切全放下,連這個身體也不必照顧,過分照顧這個身體,最後走不了。什麼都隨緣,一絲毫都不貪戀。在這個世間也是隨緣,能住幾天不計較,一切阿彌陀佛做主,什麼時候佛來接,什麼時候就走。自己念念等著佛來接引,念念不違佛的教誨,真正做佛的弟子。

  淨土大經科註(第510集) 2012/9

  

  聖賢教導我們,怎麼做個人,來生還能夠得人道,不失人身。中國老祖宗教導我們五常,人有五德,決定不能夠違背,這個五德就叫五常。五常是德,五倫是道,五倫是講人與人的關係,不能不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倫理關係失掉了,世界就亂了,五常也沒有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138集) 2012/1

  

  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仁,有愛心,有慈悲心,有不忍人之心,看到別人有苦難,一定會全心全力去幫助他,沒有任何條件,不求回報,這是人幹的事情。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是合情、合理、合法,這叫義。人有禮,畜生沒有禮。人有智,要用理智,不能用感情,用感情就到三惡道去了。理智超過感情,好,你來生能得人天身;如果情執蓋覆了理智,這個人就是三途,他的思想、他的言行一定跟道德相違背。

  淨土大經科註(第138集) 2012/1

  

  人言謂之信,信德是道德的根基,人要不講信用,所有道德都毀掉了。五常就像五層的大樓一樣,信是第一層,第一層不堅固,怎麼能蓋到第五層。仁義禮智信,能把這五個字我們這一生做到了,沒有違犯,來生才能得人身。我們這一生能夠得到人身,過去生中持五戒或者是修五常,有這個善根才能得到人身,所以人天叫善道。

  淨土大經科註(第138集) 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