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一句佛號,圓成佛道-第1195集

  法語:

  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修什麼法門?就修老實念佛,就這一句佛號。「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要加任何其他法門來幫助。成了佛之後,還用這一句佛號度化一切眾生成佛。

  

  節錄:

  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佛問大家修學法門。大勢至菩薩在無量法門裡面,選擇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這個含義就深了;代表唯有真正的智慧才選擇這個法門,第一智慧選擇真實的法門、第一法門。

  無量壽經(第40集) 1992/6

  

    所以《楞嚴經‧念佛圓通章》講得實在是太好太好了,一開口,大勢至菩薩就說「我與五十二同倫」,同倫就是我們今天講同志,真正志同道合,專修專弘的。五十二是指什麼?五十二個位次。菩薩從初信位,就是初發心,初信、二信,一直到十信,十信位菩薩;再上去,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個;再往上去,等覺、妙覺,五十二。五十二包括佛,菩薩只到五十一,到等覺,往上去,妙覺就成佛了。

  無量壽經(第40集) 1992/6

  

  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修什麼法門?就修老實念佛,就這一句佛號。「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要加任何其他法門來幫助。從初發心到成佛,成了佛之後,還用這一句佛號度化一切眾生成佛。所以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菩薩修行之專,大勢至菩薩第一,沒有比他更專的了。

  無量壽經(第40集) 1992/6

  

  而且方法真是簡單到極處。在《圓通章》裡面講到念佛方法只有一句四個字,「淨念相繼」,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淨是清淨。什麼叫「淨念」?你有懷疑就不清淨了,你有夾雜就不清淨了。我念阿彌陀佛,還想念藥師佛,還想念其他的菩薩,這就不是淨念了。我專修這個法門,還想參禪,禪淨雙修,禪淨密三修,這就不清淨了。

  無量壽經(第40集) 1992/6

  

  所以要緊的是淨念,淨就是專一,一就淨,二就不淨。「相繼」是不斷。實在講這四個字就是我們常常勉勵同修們的「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淨念相繼」。沒有一個不成就,非常非常重要,這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的。

  無量壽經(第40集) 1992/6

  

  《法華經》上有一個公案,就是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人想出家,舍利弗、目犍連這些都是大阿羅漢有神通的,看看這個人有沒有善根,大家看了之後都搖頭沒有善根,沒有善根不能出家。阿羅漢的能力只能看五百世,五百世當中沒有修積一點善根,這哪能出家?結果佛看到,佛就把他收做徒弟,沒多久,這個人證阿羅漢果了。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60集) 1990/4

  

  大家非常奇怪,問佛陀,這到底是一回什麼事情?佛就說,你們的能力有限,無量劫前這個人是個樵夫,在山上打柴,遇到一隻老虎,老虎要吃他,他急著沒有法子,爬到樹頂上,叫了一句「南無佛!」就這一句南無佛,經過無量劫之後到今天遇到我,他這個善根成熟。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60集) 1990/4

  

  「一稱南無佛,必定成佛道」,何況是一句阿彌陀佛。我們這個經上講,阿彌陀佛是什麼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這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有機會念一聲,不管他有心無心,他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念了一聲無量壽佛,將來必成佛道,『善根不可思議』。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60集) 1990/4

  

  《無量壽經》最後,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授記,預先告訴我們,你將來往生到極樂世界,成佛了,修成功了,你在十方世界,哪個地方有緣,你到那裡去作佛,名號都叫妙音如來。這妙音是什麼?妙音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你是念佛成佛的,你將來教別人還是念佛成佛。我們受三皈依的人多了,統統用妙音做法名,妙音居士,跟經上講的相應。要知道,南無阿彌陀佛,妙音!妙在哪裡?這句佛號能幫助你成佛,你說多奇妙!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60集) 2011/6

  

  所以我們心裡頭只要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統統放下,那你就是阿彌陀佛了。你看《繫念法事》中峰禪師說得好,「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你心裡頭果然真有阿彌陀佛,你不是阿彌陀佛誰是阿彌陀佛?「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這部《大乘無量壽經》完全相應,你學阿彌陀佛學到家了,你住在這個地方就是淨土,這個地方決定不會有災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60集) 2011/6

  

  為什麼念佛成佛那麼快,這裡頭有個道理,道理是什麼?你本來是佛,你的心就是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八個字是淨宗立教的理論依據。用果覺做因心,這是跟八萬四千法門不同的地方,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從因到果。念佛是從果到果,阿彌陀佛是果,我們念的是果,成就的是佛果。真搞清楚、搞明白,不懷疑了,斷疑生信,從此以後一心一意,一句佛號念到底。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628集) 2014/2

  

  念佛不拘形式,你沒有壓力,出聲念可以,默念也可以,金剛持,口動沒有聲音也可以。你看諦老法師教的多方便,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就是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什麼也沒有。信願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果覺因心,故得道捷,所以你成就那麼快。又因為這個持名念佛的方法,是阿彌陀佛大願的根本,這又讓你增長信心。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628集) 2014/2

  

  這個方法阿彌陀佛親自傳授的,十方如來教化眾生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介紹,多次宣講。彌陀第十八願就是念佛,一向專念,十念必生。「最易下手,最易成就,故稱易行法,號徑中徑」。徑是小路,捷徑,捷徑當中的捷徑,沒有比這個更捷徑了,最捷徑的一條路。最不容易遇到,最難相信,但是它成功特別高,而且成就是究竟圓滿的成就。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628集) 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