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是真的,樂是假的-第1194集
法語:
苦是真的,樂是假的。樂會變成苦,樂就是假的;苦不會變成樂,所以苦是真的。真正的樂是倫理道德,是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西方世界既然沒有苦,當然樂也就沒有了,苦樂是相對的,唯有苦樂都沒有才叫極樂,那是真樂。
節錄:
我們這個世間決定沒有真正的快樂。所謂樂,實在講就像我們現在講的麻醉一樣,暫時把苦忘掉,可是那個時間很短暫,過去之後,苦又現前。所以說樂極生悲,這是實話。佛講苦是真的,樂是假的,為什麼?苦不會變成樂,樂會變成苦,不變是真的,會變是假的。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6集) 1993/6
譬如我們吃好吃的東西、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吃一碗很樂,再吃一碗還可以,連續吃個二十碗、三十碗你就苦了,樂就變成苦了;跳舞很樂,連續不斷跳上七天七夜,你受不了,要救命了。樂過了頭就會變成苦,苦不會變成樂。肚子餓了很苦,餓上七天更苦,不會變成樂。樂是壞苦,它不是真實的。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6集) 1993/6
因為我們這個世間說苦,苦的對面是樂,樂的對面是苦,是相對的。西方世界既然沒有苦,當然樂也就沒有了,苦樂是相對的,唯有苦樂都沒有才叫極樂,那才叫真樂。假如有樂的話,剛才講樂是壞苦,樂不是真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很不可思議。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6集) 1993/6
這不可思議,議是議論,是說不出來,思是思惟想像,不但說不出來,我們連思惟、想像都達不到。這個世界的狀況,說得最詳細的,實在講在《華嚴經》上,《華嚴經》那個境界實在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西方極樂世界要跟華藏世界來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讀《華嚴經》可以能體會到西方世界的殊勝莊嚴。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6集) 1993/6
真正的樂是倫理道德,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樂是真的。真實智慧、真實之利、真實之際,這真樂。一般人迷失得太久,迷得太深了,他無法理解,這是自性裡頭的樂。
淨土大經科註(第211集) 2012/2/25
自性樂的是智慧,智慧開了,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明瞭。德能現前,這裡頭有真樂,永恆之樂。樂在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破迷開悟,世間樂事沒有能跟這個相比,所以這是永恆的,它是不斷的。
淨土大經科註(第440集) 2012/7/20
如果這裡頭沒有樂趣,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教學,他怎麼能教得下去?他為什麼要這樣的精進、這樣的認真?其實樂趣,我們中國古德也有這一句話說,「得天下英才而樂育之,人生一大樂事也」。得到一個真正好學的人,你教他,這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把他教成就了,這個學生將來成人為家庭造福、為社會造福、為國家造福、為一切眾生造福,你得這個快樂,沒有能夠相比的!佛法當中那更如是。
淨土大經科註(第440集) 2012/7/20
孔子幹什麼行業?孔子教書。確確實實私人辦學校教學生,孔子是中國第一個人。這個真快樂,家裡生活能過得去就行,我要幹我最快樂的事情。最快樂的事情無過於教下一代,把下一代人都教好,快樂!所以事業順利,學生個個是聖賢,三千弟子,三千位君子。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31集) 2016/5/12
這種樂趣,不入境界的人想不到。這就是為什麼要學,學聖賢教育為的是什麼?快樂,為的是幸福,社會安定。社會上好人多,榜樣多,讓一般大眾看到的都是聖賢君子,接觸到的也都是君子之人,沒有小人,社會安穩,國家富強,天下太平。聖賢教育有這麼大的魅力,你學了,你怎麼會不快樂!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31集) 2016/5/12
那些學這個的人還得不到快樂,他裡頭該放下的他沒放下。該放下是什麼?名聞利養,這個東西沒放下,所以他學了也不快樂。他雖然學,他沒有習,就缺這個。所以,雖然學聖賢教誨,依舊在造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有善有惡,善感三善道,惡感三惡道,他還在造業。我們學佛亦如是,學佛要不能落實佛的教誨,還不是在造業嗎?你修五戒十善、修六度十願,沒放下名聞利養,那叫善業,來生人天福報,不能往生。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31集) 2016/5/12
你能把這個東西統統放下,放下快樂,比你擁有的更快樂!這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孔顏之樂是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快樂,與外面境界不相干,外面五欲,財色名食睡不相干,這個要懂。大乘教說得好,從內心裡面求,從內心裡面流出來的真樂,是真的,心外的法都是假的。心外無法,法法都是真心流露,法法的自體就是真心、就是本性。所以說法外無心,心外無法,法就是心,心就是法,是一不是二,統一,這個自在,這不是假的。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31集) 2016/5/12
苦難眾生是沒開悟的,還在迷惑顛倒的,幫助他們覺悟,幫助他們回頭,他一回頭一覺悟,他就是君子,他就是聖賢。我們覺悟了,要做出覺悟的樣子給他看,我們在社會上沒地位,快樂;我們沒有財富,幸福。你給我,我不要,為什麼?那個是累贅,那是麻煩,讓你心安住在那些不正當的地方,錯了。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放下,得大自在。清淨心現前還得了,清淨心是阿羅漢,平等心現前是菩薩,覺而不迷成佛了。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31集) 201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