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一定要修普賢十願-第1189集
法語:
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凡是發願求生西方淨土的眾生,上從等覺菩薩,下到地獄眾生,每個人都要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就是十大願王,念佛人一定要修普賢十願。
節錄:
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凡是發願求生西方淨土這些眾生,上從等覺菩薩,下到地獄眾生,這個法門是九界普度,每一個人都要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是什麼?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十大願王,這個重要。十大願王,我們學佛的同修每一位也知道重要,怎麼知道重要?你早晚課誦裡頭都念,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你念就曉得這是重要的事情。但是雖然念,沒去照做,這個不行,念了要照做,這個要緊。所以念佛的人一定要修普賢十願。
無量壽經(第3集) 1989/4
十大願王非常重要,這也就是古德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合在淨土三經後面,編成淨土五經的道理。可見得淨土宗的大德對於這個非常重視,我們現在讀的是淨土五經。十大願王在此地略為跟諸位說一說。第一個是「禮敬諸佛」。諸位要知道,你說我們學佛修行,修行跟諸位講過是修正行為,修正行為要從哪裡修起?要從禮敬修起,不但佛法教給我們從禮敬修起,孔老夫子教學,也是從禮敬修起。
無量壽經(第3集) 1989/4
孔老夫子講「毋不敬」,就是沒有一樣不恭敬,一切恭敬;十大願王裡面跟我們講「禮敬諸佛」,諸佛就是一切的意思,佛在《華嚴經》、《圓覺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看到十大願王禮敬諸佛,你看到佛像會拜,你看到人就沒有禮貌,你有沒有修這條?沒修。因為你對一切眾生沒有恭敬。應當怎麼修法?對待一切眾生像對待佛一樣的恭敬,這叫做普賢願王。
無量壽經(第3集) 1989/4
為什麼要修禮敬?佛與眾生的差別,就是佛的自性開發了,自性的智慧功德完全顯露。而我們眾生自性的大門是關著的,好像寶庫,庫門是關閉的,沒有打開,寶藏在裡面透不出來,生佛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除這個之外,一律平等,佛有多少智慧德行,我們也有,我們跟佛沒有兩樣。
無量壽經(第3集) 1989/4
要如何把我們智慧德能的寶藏的門打開?用什麼方法打開?就是禮敬。禮敬是開發我們心地法門寶藏的一把鑰匙,你看重不重要!所以,佛不是勉強我們,你一定要怎麼恭敬,不是的。恭敬不是對別人有好處,是對自己有好處,把自己本性功德寶藏的法門打開。
無量壽經(第3集) 1989/4
孔老夫子知道,他也是用這把鑰匙打開寶藏庫門,佛知道,也是用禮敬諸佛。我們因為不知道這個事實的真相,所以佛菩薩教我們修禮敬,「我為什麼要恭敬他?」好像恭敬與我不相干,而是對人的。殊不知道,恭敬對自己的關係太密切了,對人倒沒有什麼大關係。因為我恭敬他,他不會破迷開悟,他寶藏的門打不開,可是我的開了,這個道理要曉得。
無量壽經(第3集) 1989/4
我們自己學佛,沒有懂得這個道理之前,我們對人不恭敬,就是對人恭敬也是表面上的,而且有等級、有差別的。這個人值得我恭敬,我恭敬他;不值得,我瞧不起他。以後明白佛法的道理,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誤。自己學佛,為什麼經都看不懂?智慧沒開。智慧為什麼不開?沒有鑰匙開。鑰匙就是禮敬,禮敬的鑰匙沒有,丟掉了。所以,了解事實真相非常重要。
無量壽經(第3集) 1989/4
普賢法門是平等法、是清淨法,如果我們在一切眾生要起了差別心,這是佛我要恭敬;那是菩薩,我也要恭敬;這是人,我就不要恭敬;那是壞人,我更不要理他,那就大錯特錯。一定要用平等心、清淨心、恭敬心對人對事對物。為什麼連人事物都包括?《華嚴》上說的,桌子善知識,板凳善知識,香爐善知識,蠟台善知識,沒有一樣不是善知識。
無量壽經(第3集) 1989/4
所以我們用什麼來莊嚴佛淨土?用清淨心、用慈悲心,那真的莊嚴。我們現在常常勸勉同學們,「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個心是真正莊嚴佛淨土,這個心與菩提心相應,與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相應,與文殊菩薩十波羅蜜相應。要不要花錢?不需要!真實功德。功是功夫,斷惡修善的功夫。把自己心裡所有一切不善的念頭斷掉,這是功夫。過去我遇到自己的冤家對頭會起瞋恨,現在見到冤家對頭合掌歡喜,這是功夫、功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07集) 2002/5/11
功是在哪裡?惡斷掉了。以前看到曾經毀謗我的人、曾經陷害我的人,我瞋恨報復那個念頭沒有了,這是功。現在看到用清淨心看他,用感恩的心看他,這是德。佛眼看世間所有一切眾生都成佛了,善人眼看世間所有人都是善人,惡人眼看世間所有人都是惡人,「境緣無好醜」,外面的境界真的是平等的。為什麼會有不平等?不平等是自己的心不平。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07集) 2002/5/11
佛在經上講得太多太多了,我們如何把虛偽的心轉變成真誠的心,這叫功德。虛偽離開,那是功夫;真誠心現前,這是德、功德。把染污的心捨掉,是功;清淨心現前,是德。貢高我慢、輕視別人的這個念頭捨掉,這是功;平等心現前,是德。把迷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個念頭捨掉,這是功;正覺現前,這是德。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捨掉,那是功、功夫;大慈悲的心現前,這是德。什麼叫做功德,我們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天天修功,天天進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07集) 2002/5/11
所以斷惡是功夫,進善是德。在哪裡修?起心動念之處、言語造作之時。你要會修,所在之處就是如來道場,「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莊嚴佛國土,不一定是很大的建築,曠野之中、蠻荒之地,你所在的地方都是佛淨土、都是佛道場,這是真的,佛在經論裡頭處處告訴我們。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07集) 200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