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佛的目標是要在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第1529集
「夫宗之所歸者名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所歸,在於往生極樂淨土,證三不退。故本經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首先把這個科題做一個簡明的解釋,前面第一段講「明宗」,是說明這部經修學的最高指導原則,也就是方向。這一段,趣是趣向、歸趣,我們依照這個宗旨、這個指導原則去學習,最後我們得到什麼樣的結果,這就是趣。所以在前面講的宗旨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兩句話非常重要。
什麼叫發菩提心,總得要搞清楚、搞明白。前面簡單的來說,發菩提心就是發成佛的心,作佛的心。作佛是什麼意思?作佛就是要普度一切眾生,幫助這些迷惑顛倒的眾生,像諸佛一樣,像自己一樣,也回歸到自性,都證得究竟圓滿的菩提,這就是趣。
念念不失菩提心,這句話很重要,《華嚴經》上說,如果你把菩提心忘掉,所修的一切法都叫做魔業,業是事業,你所幹的這些事全跟魔掛鉤。為什麼?都是三界的福報,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就叫魔!佛是超越輪迴,超越十法界,你不能出去,這都叫折磨,你還在六道裡折磨,這個意思必須很清楚、很明白的了解。
所以我們學佛,目標是極樂世界,最後我們是往生極樂世界,什麼時候?就在這一生。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麼?去證三種不退,位不退,永遠不會退到十法界做凡夫位。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8集)
20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