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佛门修学的枢纽-第1183集
法語:
定是佛门修学的枢纽,不管哪个法门统统是修定,绝对不是只有禅宗才修定。净宗念佛修一心不乱就是定。慧?慧不必修,慧是从定里面生出来的,得到定就开慧了,小定开小智慧,大定开大智慧。
節錄:
現在這個世間『魔怨』很多,怨是怨家,過去魔怨沒有現在這麼多,現在降伏魔怨不容易。你要曉得用什麼方法降伏魔怨?『定慧』,我們修行修什麼?就是修定,就是修慧。定是佛門修學的樞紐,不管哪個法門統統是修定,絕對不是只有禪宗才修定,那你就看錯了。只是名詞、說法不一樣,其實內容完全相同。淨土宗念佛修什麼?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定。慧不必修,慧是從定裡面生出來的,你得到定就開慧了,小定開小智慧,大定開大智慧。
大乘無量壽經大意(第2集) 1992/12
我們要問什麼叫定?佛在《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禪定。很要緊!不能不修,不修我們往生就沒有把握,你看這個關係多大。相是外面一切境界,不取就是不執著,無論什麼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好人也好,壞人也好,統統不要放在心裡。這是外不著相,就是不會被外境所影響,這是真正功夫。
大乘無量壽經大意(第2集) 1992/12
內不動心,不影響就不動心,不動什麼心?不動貪瞋痴慢疑,不動這個心,這是叫定慧,這才能夠降伏魔怨。剛才說過從前魔怨少,影響力也不大,所以小小定、小小慧就能降伏了。今天在我們這個社會必須要有相當的定慧才能降伏得了,否則的話,很難說不受外面環境影響,這不容易。
大乘無量壽經大意(第2集) 1992/12
一切時、一切處,你都能夠不斷的在學習,不斷的在聽講,遍數聽多了,心就定了。讀書千遍的意思不是別的,是叫你心定下來,心定下來之後就能開智慧。一千遍得很有耐心,要知道那是修定,在淨土宗裡面那是修一心不亂。真正到一心就有悟處,所以意思不需要人講,自己能悟得到。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77集) 2012/12
為什麼?佛經上的語言文字是佛從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我們心只要定了、靜了,到一定程度,我們自性的智慧功德就往外露,這一讀這個經就連上了。所以這個道理並不難懂。東方古人真有智慧。西方人的方法是學常識,是記誦,東西你要記住。東方人不是的,不要求你記憶,要求你開智慧,開智慧自然通達,這個好。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77集) 2012/12
怎麼樣開智慧?要修定。如何修定?要持戒,要守規矩。這規矩裡面,我覺得老實聽話真幹,學生必須要具備的,要有這個精神,有這個德行。本身要有希聖希賢的大願,深信人性本善,大乘教裡頭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一定要相信。相信淨宗修學的依據,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7集) 2014/4
還要老師的三個要求,第一個要求,你過去所學的我不承認,第二個要求,只能跟他一個人學,第三個要求,你閱讀文字,沒有他的許可不能看。為什麼?這個把你的眼睛,不應該看的東西把它遮住了,只能聽他一個人講經,不能聽別人講的。叫你什麼都不要看,什麼都不要聽,這是什麼?修定。三個月到六個月效果卓著,肯定是妄念少、雜念少。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7集) 2014/4
妄念少、雜念少智慧才能現前,你才能看得明白,你才能聽得懂,而不是只看皮毛,只看皮毛,你什麼都得不到,得一點常識而已。智慧開了你看到深度,就是話裡頭有話,文字裡頭有妙理在裡頭,那就不一樣。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7集) 2014/4
功夫是在定,清淨平等都是定,定能生慧,定久了智慧就開,豁然大悟那是覺。清淨平等覺,這個覺是大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佛證得的;平等,菩薩證得的;清淨,阿羅漢、聲聞、緣覺證得的,真功夫!吃飯,這個菜味道不錯,夾一筷子,還想夾一筷子,這不行,染污了。我夾一筷,第二筷不能夾,還是被染污了,為什麼?起心動念了。有沒有吃出平等的味道?平等的味道叫真味,為什麼?沒有分別心了。吃飯的時候,還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這凡夫,沒功夫。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29集) 2013/3
天天吃飯,都不知道在這練功夫,天天搞凡夫、搞六道輪迴。哪一天吃飯的時候,一切味道是一味,這真功夫。一味裡頭有沒有酸甜苦辣鹹?當然有,但是什麼?引不起你的貪瞋痴慢,也引不起你的分別執著。定慧等修,吃飯裡修定修慧,穿衣服修定修慧,幹一些工作都是修定修慧,沒有一樣不是修定慧。我們這淨宗的定慧是怎麼修?就是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定也是慧。所以我們吃飯念阿彌陀佛,幹什麼都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一天到晚的功課。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29集) 2013/3
你要回歸自性,要修定,讀書千遍是修定。你要真的去讀書,一面讀一面想它的意思,就錯了,定就沒有了。那得的是什麼?妄想。為什麼?經裡頭沒有意思,言語裡頭也沒有意思,念頭裡頭也沒有意思,這才真妙。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461集) 2017/6
我們今天,沒有意思裡頭,放下一個意思,南無阿彌陀佛,專念這一句。為什麼?請阿彌陀佛在我臨終的時候,來接引我到極樂世界,就這個意思。這個意思,六道眾生人人有分,只要你相信,只要你想去。我真想去,我希望參加極樂世界菩薩的行列,跟他們一樣,像阿彌陀佛普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好!阿彌陀佛歡迎。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461集) 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