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在極樂世界雖沒開悟,跟七地菩薩沒有兩樣-第1494集 

  什麼叫菩提心?他說「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這句話很重要。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這個願就是此地講的願作佛心,這個願重要!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幹什麼?是去作佛的,不是為別的,到那個地方去,是為了明心見性而去的。

  禪宗裡面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禪宗之外,八萬四千法門,哪一個法門不是以這個為目標?所以佛在大乘經裡面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話是真的,因為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到最後都是明心見性。淨土宗也不例外,淨土宗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的,是帶業往生,沒開悟!到什麼時候開悟?到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之後準開悟,古人講「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是淨宗的殊勝。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門,要是不開悟、不見性,不算成就。

  唯獨淨宗只要往生,往生品位再差,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有沒有開悟?沒開悟;可是雖沒有開悟,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裡面告訴我們,「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這一個煩惱沒斷,沒開悟,到極樂世界何以有大徹大悟那樣的智慧、那樣的德能、那樣的受用,那是怎麼回事情?這個我們曉得,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

  你先沒有開悟不要緊,佛的智慧功德加持給你,所以你在西方世界的待遇,就跟七地菩薩沒有兩樣。這是難信之法,世尊在經典裡也常說,這個法門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只有真正成佛,他才明瞭這個道理,等覺菩薩對這個道理都不十分透徹。這是法門深妙之處。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3集)

  20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