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懂戒才能持好戒-第1148集

  法語:

  為什麼說戒律不容易?因為戒律絕對不只是幾條條文。要懂得每一條戒律是根據什麼理論、因緣建立的?要懂得戒相、戒法、戒行,還要懂得開遮持犯,每一條戒都不是呆板的。統統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受持。否則的話,受了戒不曉得戒是什麼,也不懂怎麼樣持戒。

  

  節錄:

  為什麼說戒律不容易?因為戒律絕對不是那幾條,那幾條是條文,你要曉得理論,每一條的戒律是根據什麼理論建立的?什麼因緣建立的?你要懂得戒相,戒法,法是方法,戒行,持戒的行為,還要懂得開遮持犯。每一條戒它不是死呆板的,它有開緣,開緣叫開戒,不叫破戒。在某種情況之下,這個戒可以開,那個不犯戒。條條戒都有開緣,開緣就是在某種情況之下是可以開的,你要是不開,那也是戒律持得不圓滿。

  無量壽經(第18集) 1989/4

  

  什麼情況之下不能開?什麼情況之下是有開緣的?什麼叫持戒?什麼叫犯戒?統統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受持。否則的話,受了戒不曉得戒是什麼,也不懂怎麼樣持戒,這是錯誤的。

  無量壽經(第18集) 1989/4

  

  首先我們要明瞭,佛為什麼制戒,戒律理論的依據是什麼、作用是什麼、效果是什麼,統統要搞清楚。你要是不搞清楚,你戒沒有法子持,為什麼?會死在戒條之下,什麼事情都辦不通,會產生許許多多的流弊,這個要知道,達不到目的。持戒的目的是生定,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所以持戒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你才能夠達到定,才能夠開慧。如果處處拿戒律去看別人,拿戒律的標準到處去量人,你自己只有造罪業,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你決定沒有辦法成就功德,這是一定要明瞭的。

  普賢行願品疏(第16集) 1986/1

  

  受了戒之後,必須要自己找戒經,自己去研究,搞清楚是一樁什麼事情。其實,現在幾個人去搞這些東西?沒人搞了,沒有人聽了。所以戒沒有了。戒沒有了,佛法就沒有了,這是個危機。所以祖師真正慈悲,知道末法這個現象。戒律能不能提倡?沒有法子提倡,只有個人發心去修學,那個人也是鳳毛麟角,沒人了。

  普賢行願品疏(第16集) 1986/1

  

  於是乎印光祖師他老人家提倡三本書代替戒律,就是《了凡四訓》、《安士全書》,還有一本是《感應篇彙編》,他拿這三樣東西來代替戒律。這三樣東西都是非常淺近的文言文寫的,而且裡面許許多多因果報應的故事,篇幅都很短,看起來也滿有興趣的。所以把這三本書介紹給大家,希望大家自己常常讀誦,常常翻翻,警惕自己,以這個來代替戒律。

  普賢行願品疏(第16集) 1986/1

  

  現在很多同學都念《無量壽經》,我們現在採用的《無量壽經》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第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是詳細說明三皈五戒的戒相、戒行、戒法與持犯的功德果報。現在有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可以參考。

  三皈傳授 2000/7/2

  

  戒要怎麼個持法?你學一條,你就守一條。不重形式,著重在什麼?解行。你對於這條意思是不是真懂得了,真懂得了你就要去做,把戒律變成自己的生活,這叫做持戒。所以廣義的持戒就是守法的意思,遵守老師的教誡。可見得戒的範圍很廣很廣,不僅僅是那幾條。你要是特定那幾條,你就錯了,一切經裡頭佛對我們的教誡,我們都要遵守、都要理解、都要去奉行。

  大般若經綱要(第3集) 1997/2

  

  戒殺,佛為什麼制定這條戒?當然制定這條戒的因緣很多,諸位看《沙彌律儀增註》就知道,《沙彌律儀增註》寫得很詳細。但是它的重點是對治瞋恚的,也就是前面講,凡夫病根是貪瞋痴三毒煩惱,三毒不除,就沒有法子脫離六道輪迴,不出輪迴非常之苦!戒殺對治瞋恚,培養慈悲心,目的在此地。戒盜是對治慳貪,特別對治貪欲。戒淫,裡面有貪又有愚痴,是對治這個。換句話說,佛這五條根本戒就是五帖藥,治我們三毒煩惱的。戒妄語,妄語也是有貪、痴。戒酒,那是貪瞋痴三毒統統都有。可見得每一條戒它有它的對象。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12集) 1995/5

  

  最初持戒,我們學佛入門著重在事實上不犯,也就是在事上持,這是屬於小乘戒。小乘戒論事不論心,結罪完全從事上來判斷。大乘比小乘就高得太多了,大乘菩薩他是論心不論事,大乘菩薩持戒在起心動念之間,他看到一個眾生不喜歡要殺他,動個念頭要殺他,沒有殺,但是他破戒了。小乘人,小乘阿羅漢發個狠心要殺他,但沒有殺不破戒,他論事。像現在法律上判刑一樣,它論事的,它不論心,心裡頭怎麼想沒有罪;大乘菩薩起心動念就結罪。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12集) 1995/5

  

  由此可知,大乘戒難持,小乘戒好持,大乘比小乘高,從持戒也能夠看得出來。至於作持裡面,也非常非常之多。譬如佛教給我們要修六度萬行,六度萬行你要真做,你不做就犯了;教你布施,不肯布施,你就犯戒了。這是一定要曉得的,為什麼?對自己、對眾生都有很大的利益。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12集) 1995/5

  

  許多像阿公阿婆,他們沒有持戒,他們根本不懂戒律,為什麼他們能往生?他們雖然不懂戒律,他們的身、語、意都沒有違犯戒律。雖然他沒有學、他沒有受,他自然做到;我們學了沒做到,不學也沒做到,怎麼能跟他比?阿公阿婆值得尊敬,古來祖師大德說他們「暗合道妙」,他什麼都不懂,但是他跟道合,一點都不違背。

  淨土大經科註(第476集) 201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