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向就是布施-第1144集
法語:
迴向有三處:迴向菩提,所修一切功德,不求人天福報,只求真實智慧、真實覺悟;迴向眾生,我有智慧、有福報,都給眾生去享受,自己絕對不留戀;迴向實際,實際就是真如本性。我們學佛不求別的,求明心見性。絕對沒有一絲毫自私自利、名聞利養,沒有一絲毫人天福報的受用。所以迴向就是布施、就是捨。
節錄:
我們不應當再去攀緣這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要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這就壞了。這些東西,古大德跟我們說了很多,這個東西叫輪迴心,這些東西放在心上就是輪迴業,輪迴心造輪迴業,你怎麼能出得了六道輪迴?所以必須要捨,捨得乾乾淨淨。
大乘無量壽經(第170集) 2004/6/14
決定深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無量劫來在六道裡面輪迴流轉,出不去。這是頭一個要信,深信,信自己確確實實沒有能力超越六道;不但沒有能力超越六道,六道裡頭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說老老實實的話,我們超越不了欲界,你要有這個信心。第二你要決定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我們依教奉行,決定往生。這兩條重要,非常非常重要。第三迴向發願心,從真實深信心中,將自己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統統迴向。
大乘無量壽經(第170集) 2004/6/14
迴向有三處:迴向菩提,我們所修一切功德,我們求的是求菩提,菩提就是智慧、就是覺悟,我不求別的。不求人天福報,我只求真實智慧、真實的覺悟。迴向眾生,我有智慧,我有福報,都給眾生去享受,自己絕對不留戀這些享受。天上人間的福報,我們都能放下、都能夠捨棄。第三個迴向實際,實際就是真如本性,禪宗裡面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們學佛不求別的,求明心見性。所以這裡頭絕對沒有一絲毫自私自利,沒有一絲毫名聞利養,沒有一絲毫人天福報的受用,這樣才乾淨。
大乘無量壽經(第170集) 2004/6/14
所以迴向就是布施、就是捨。功德要修積,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但是你修因,當然有果報,果報現前不能享受,一享受就迷惑,非常可怕。人在這個境界裡頭,他為什麼會迷?他會迷的真正原因就是沒有智慧,不知道宇宙人生真相,佛經裡面常講的諸法實相,他不知道一切法的真相,迷戀在這個法相上。真正覺悟的人,為什麼對於這一切法相他不放在心上?他知道《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還有什麼留戀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佛只要這兩句提示就行了。
大乘無量壽經(第170集) 2004/6/14
有很多同修常講:我們的業障很重,天天在求消業障,業障能消得了嗎?相當不容易!業障的根源是什麼?你把這個找到,然後從這個地方把它消除,業障就從根本拔掉了,不要從枝枝葉葉上來消,那太苦、太難了,消不盡的!業障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一個人自私自利,什麼樣的業障都有;能夠把自私自利的心改掉,起心動念利益一切眾生,你的業障就從根拔掉了,沒有業障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40集) 1984/12
怎麼說沒有業障呢?沒有我了!沒有我,哪有業障?這叫從根拔除。什麼事情先想到自己有沒有利益?你這業障怎麼也消不掉,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是枉然!天天拜梁皇懺,頭都磕破了,業障還是消不了。果然能把這個心擴大,起心動念都為一切眾生的利益著想,根本不想到自己,業障全沒有了。這是實實在在的話,要改過自新。過失根源就是自私,什麼都想到我,這是病根。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40集) 1984/12
所以佛法自始至終就是破我執。為什麼在修學過程當中教你發願迴向?迴向就是把你所修所學的一切功德、福德都送給別人,自己不要了,都是為別人修的,不是為自己修的。換句話說,把自己給忘掉,這是大乘破我執絕妙的方法,就是把這個我擴大,大而化之,這小我就沒有了。什麼是我?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為一切眾生著想,就是為我著想;為我著想,就要為一切眾生著想,這是消業障。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40集) 1984/12
業很複雜,佛將它歸納為三類:善業、惡業、無記業。無記就是非善非惡,善業就有善果,惡業有惡報,無記是墮在無明之中,這是造業。佛菩薩的造作,我們隨順世間人的講法,佛菩薩也造作,造作也有結果,怎麼說法?叫它做淨業,淨是清淨。淨業的果報,在六道裡面就沒有了,六道有三善道、三惡道,沒有淨業的果報,所以淨業果報在西方極樂世界,不在六道輪迴。
大乘無量壽經(第29集) 1998/10/10
我們要造作一定要造作淨業,把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所有一切善業、惡業、無記業,統統轉變成淨業。你要有智慧,你要有善巧方便會轉,菩薩的本事,《楞嚴經》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也可以說菩薩跟凡夫不相同的,菩薩會轉,眾生不會轉。有智慧、有方便的人他會轉,統統都轉成淨業。
大乘無量壽經(第29集) 1998/10/10
迴向就是轉變。在日常生活當中,再小的事情,起心動念,真的是一毛一塵一沙一渧,這微不足道之事,都可以把它轉,統統轉成淨業,這就是你真正懂得迴向,你會迴向了。全都轉成淨業,把煩惱轉成菩提,把生死轉成涅槃,轉染成淨,轉邪成正,轉妄成真,就在你會轉。人家來找你,你歡歡喜喜恭敬的看他,他就是阿彌陀佛,我就把他轉變成阿彌陀佛,這叫迴向。
大乘無量壽經(第29集) 1998/10/10
你還把他看作眾生,還把他看成冤家,一看就生氣,你多划不來?一看煩惱起現行,業障現前,馬上就墮落了;你一轉,一轉就成佛了,一念之間。蕅益大師講得好,「境緣無好醜」,「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平等的,決定沒有好醜,為什麼?唯心所現。
大乘無量壽經(第29集) 1998/10/10
唯心所現,心就是法界,心就是如來。所以我常說,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諸佛如來的示現。山河大地、一切人事物,全是諸佛菩薩示現的,全是諸佛菩薩的化身,全是諸佛菩薩的報身,全是諸佛菩薩的法身。
大乘無量壽經(第29集) 1998/10/10
你要能相信,你把境界轉過來,恭喜你,你入了一真法界。成佛有什麼難處?一念之間,萬法一如,萬法平等,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煙消雲散,了不可得。問題就是你認不認識?你有沒有看清楚?你能不能轉得過來?這是我們講平常造業,一轉過來就自在。
大乘無量壽經(第29集) 199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