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行善,自求多福-第1129集
法語:
禍福從哪裡來的?自作自受,這是感應的根本原理。「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自己修善,就得福;自己造惡,就得禍,與別人不相干。我們要覺悟,不再造惡業,禍就遠離了!努力行善,福就現前。個人如此,家庭也如此,社會、國家、世界無不如是。
節錄:
禍福從哪裡來的?自作自受,自己造的,這是感應的根本原理。佛法所說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不就是這兩句話嗎?迷悟是能召,苦樂是所召,智跟樂是福,迷、苦是禍。我們要想祈福避禍能做得到嗎?求佛菩薩、神明保佑,求佛菩薩、神明赦免我們的罪過,這都是迷信,這不合感應的原理。『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自己造的,自己修善,自己回頭就得福;自己造惡,不能回頭那就得禍,與別人不相干,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這是真理。
太上感應篇(第5集) 1999/5/23
所以大乘經上佛常講「佛不度眾生」,佛說的老實話。眾生怎麼得度?眾生是自己覺悟自己得度的,你自悟、自修、自度,佛陀說的真話。自悟、自修、自度,豈不是「惟人自召」嗎?你墮落到三途,墮落到地獄,也不是別人干涉你的,是你自己造作惡業招來的惡報,怎麼能怪人?佛菩薩雖然非常慈悲,不能給我們添一點福,也不能代我們受一些罪,免除我們一點罪,那是辦不到的。
太上感應篇(第5集) 1999/5/23
佛菩薩教導我們,你今天享福,福從哪裡來的;你今天受罪,罪從哪裡來的,他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明白,道理給我們講清楚,讓我們覺悟,我們不再造惡業,禍就遠離了!我們努力行善,福就現前,這是佛菩薩真實教誨。我們聽了、我們看了,合情、合理、合法,欣然接受,自求多福。個人如此,家庭也如此,社會、國家、世界無不如是,希望我們大家自己珍重。
太上感應篇(第5集) 1999/5/23
佛在大經裡頭講得很好,「一切法從心想生」。禍福吉凶從哪裡來的?心想來的。心想惡,凶災就來了;心想善,吉福就來了。所以太上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什麼召的?念頭召的,你的心行召的。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我們理解有共業、有別業。無論是共業別業,最重要的,修自己。自己的別業善,共業也善。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877集) 2002/10/4
觀音菩薩教我們「反聞聞自性」;孟夫子教我們「反求諸己」。這裡頭有大道理在。我們要常常照顧自己,不要在外境上操心,在外境上操心,我們自己就錯了。佛教稱為內學,內就是照顧自己,就是「反聞聞自性」。心不能往外頭境界上跑,心要往外境上跑,在佛法裡稱為外道。道是什麼?道路。心性以外的那個道路,你往那裡跑去了,你走錯路了,你要回頭,回頭是岸!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877集) 2002/10/4
舉唐代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一段話,這一段話說得很好,在《壇經》裡面,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這一句是總說,跟此地講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一個意思。方寸就是我們的念頭,心裡面起心動念就感得吉凶禍福,小的果報叫吉凶,大的就稱為禍福。佛在經上說,「吉凶禍福,皆由心造」,又說罪福這兩樁事情,苦樂這兩種果報,都是身語意三業造作所招感的。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如果明白這個道理,那才真正說得上自求多福;不明白這個道理,隨順自己的煩惱、妄想造作,決定招感的凶禍。
太上感應篇(第6集) 1999/5/24
佛在經上講,如果我們的妄想、念頭,隨著瞋恚,隨著嫉妒、邪淫,地獄的現象就會現前。地獄從哪來的,你要明瞭。要是隨順慳貪,貪而無厭,自己有的捨不得布施,這造的是餓鬼業,六道裡面鬼道境界就現前。如果隨順愚痴,什麼叫愚痴?世出世間法沒有能力辨別真假,沒有能力辨別邪正,沒有能力辨別是非,甚至於善惡、利害都顛倒,這是愚痴,愚痴是畜生的行業。
太上感應篇(第6集) 1999/5/24
所以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我們今天冷靜觀察,這個社會上廣大的群眾,誰沒有貪瞋痴?不但有,貪瞋痴還不斷的在增長,增長的速度叫人可怕!貪瞋痴這個念頭、行為增長,就是三惡道快速的形成。我們不必墮六道裡面的惡道,恐怕我們現前這個社會就變成地獄、餓鬼、畜生,你說這個多可怕。
太上感應篇(第6集) 1999/5/24
我們真正明白了,在哪裡用功?純淨純善。純淨純善就是極樂世界,我們純淨純善的心在此地,此地我們居住的也是極樂世界。但是,跟我們在一起住的這些人,共業不一樣,我清淨,他們不清淨。極樂世界的共業相同。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去?就為這個原因,因為那個世界人都是志同道合,都是純淨純善,在那裡成就快速,在這個地方成就難,障緣很多,是這麼個道理。這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了,我們真的聽懂了、聽明白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354集) 2012/5/30
既然一心一念是清淨報土的真因,我們要把這一句抓住,努力下功夫,修自己的清淨心,心淨則佛土淨,自然感應。一心是我們的真心,我們今天的心是散亂的狀況,像光一樣,四面八方散發,不是集中在一點。我們講十方,上下,這個光的力量散了,變成什麼?變成隔一張紙它都不能透過。如果這個光要是把它集中,變成激光,鋼板都穿透,你看那力量多大。所以佛在經上,大小乘經裡頭都有,叫「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要把心集中在一點,像激光一樣,什麼事都能辦。
淨土大經科註(第355集) 2012/5/30
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德號,不是外來的,跟自己自性有密切關係。什麼時候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跟自性覺一相應了,這就大徹大悟,就明心見性,問題就解決了。真妙,善中之善,沒有超過念阿彌陀佛這一念善。蓮池大師講得更好,這一心,全體是佛,無量覺,無量覺就是佛。又此一心,定中之定,惠能大師見性,第四句話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就是定中之定,自性本定。即是菩薩念佛三昧,這是教下所說的;即達摩直指之禪,這是禪宗所說的。達摩禪全體是性,就是這個一心。
淨土大經科註(第355集) 2012/5/30
所以,念這句佛號是念自己的真心、念自己的真性,自己的真心叫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這麼一個人,他修行成佛了,他的名號就用作阿彌陀佛,我們今天念這個阿彌陀佛,跟他也相應。所以,古德有所謂「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講得通,講得很圓滿,自他不二。彌陀是我自性變現出來的彌陀,淨土也是自性變現出的淨土,跟我是一體,這個關係多密切。既然是一體,我想到極樂世界,我想親近彌陀,哪有困難?哪裡會有障礙?所以跟你說決定得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自己心現心變的。
淨土大經科註(第355集) 20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