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必定具足解行證-第1112集
法語:
佛所有的教誨能夠理解,能夠奉行,叫信佛;不明白道理,沒有做到,不信!信裡面決定有願、有行,如果沒有願、沒有行,不叫信。信裡面必定具足了解行證,解是對於佛所說的理論、方法、境界明瞭通達,行是要把它落實,證就是契入,這才得真實受用。
節錄:
什麼叫信佛?佛所有的教誨你能夠理解,你能夠奉行,叫信佛;你不明白這些道理,你沒有做到,不信!我們這才明瞭,多少人一生穿著這一套衣服,住在寺廟裡面,不信佛,沒有真正依教奉行。出家人如是,在家人亦如是。
太上感應篇(第9集) 1999/5
所以信裡面決定有願、有行,如果沒有願、沒有行,那不叫信。信裡面必定具足了解行證。解是對於佛所說的理論、方法、境界明瞭通達,行是要把它落實,證就是契入,你才得真實受用,佛法裡面講的得真實的利益。
太上感應篇(第9集) 1999/5
我們最佩服的,佛所說的一切法,並不是叫你去相信。他信,前面這個信真是半信半疑,信了之後什麼?讓你求解,你把裡面的理搞清楚、搞明白,這個信是有理論做依據的,不是迷信。但是這個信不是真信,真信要通過什麼?要通過行,要通過證,信解行證以後那個信,真信了。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322集) 2013/6
佛法怎麼會是迷信?它講信解行證。絕不重視記問之學,你讀得多、聽得多、記得多,你沒有落實,你沒有去做,你沒有證,佛不重視這個。一定要通過行、證,那是真正是你自己的真實智慧,是你自己的德能,這才管用。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322集) 2013/6
可是這個法門特別,他要是信,解行可以一起來,不必要先後,沒有先後,這就是它的方便處。我一面念佛,念佛就是行,我相信了,我願意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天天念阿彌陀佛,這就是行,一面行一面來求解,就是解跟行同時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55集) 1984/12
在其他法門,一定是先有信解,而後有行證;淨宗是信解行證完全同時。因此念佛不能不聽經,不聽經你念佛,不是在一面念佛是一面胡思亂想,就是一面念佛一面打瞌睡。這個我們在念佛堂常常看到,什麼原因?缺乏信解。所以我們今天為了補足這個不足,每天講經,重要!
大乘無量壽經(第40集) 1999/3
信非常難,怎麼樣才能把信心生起來,這頭一關難。所以不聽、不學,你信心怎麼能生起來?開頭勉強的信心,生信心。這什麼?我們對老師有信心,這是關鍵。這個老師你對他沒有信心,你對他不恭敬,你跟他一輩子,什麼都學不到。你真正恭敬他、真正相信他,一點都不懷疑,你跟他不需要長時間,他的東西你全部得到,你都學去了,人家一生所修學的,你只花二、三年全得到,這叫善學。
淨土大經科註(第84集) 2011/12
能信、能解、能行,最後能證;頭一個信心有了問題,後頭全沒有了。信心沒有,你不能解,你所解的是自己的虛妄分別,不是如來真實義,不是自性裡頭的實相,往往你還解錯了。為什麼把它解錯,把它變成自己的知見,變成世俗的知見?都是信心有問題。
淨土大經科註(第84集) 2011/12
我們真正相信淨土,一點懷疑都沒有,真正發願求生淨土,真正老實念佛,往生就是證果。你看信解行證統統有,這四個字一個都不能缺。念佛不要解也能往生、能證果。有沒有?有,不但有,還很多。那是什麼原因?那是人家過去生中經聽得不少,聽得多,這叫他有善根、他有福德。
淨土大經科註(第84集) 2011/12
信願行是淨土宗的三資糧,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三個條件。信,真正相信西方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沒有絲毫懷疑。願,我真想去,我對這個娑婆世界沒有留戀,萬緣放下,連這個身體都放下,何況身外之物。什麼時候放下?現在就放下,念念都放下,念念不離阿彌陀佛,這個世界完全放下,身心世界統統放下。你看信、願、行三和合,這是往生正因。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24集) 2016/4
信願行是一而三,三而一。真正相信,你才會發願;你有願,才肯念佛。換句話說,真肯念佛,這個信願行統統都具足了。為什麼?行裡面一定有信、願,願裡面一定有信。信,不見得會有願;有願,不見得會有行。真正到肯念佛,這些條件統統具足了。
無量壽經(第16集)1992/6
為什麼要念這句佛號?《無量壽經》,阿彌陀佛教我們念他的佛號,他就來接引你往生。我們相信阿彌陀佛決定沒有妄語,釋迦牟尼佛決定不會騙人,你要信得過,這不是迷信。你能把這四個字,三樁事情,信、願,念佛是行,信願行叫三資糧,就是往生極樂世界三個條件,你具足這三個條件,你就是阿彌陀佛的弟子。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75集)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