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自己不善,遇不到真善知識-第1092集

  法語:

  自己不是真正的善人,在這個世間就遇不到真善知識。即使佛菩薩天天跟你在一起,也遇不到。為什麼?你心裡看不順眼。如果你心地純善,周邊所接觸的一切人物都是善知識、都是佛菩薩,這就是「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節錄:

  我們在一生當中修行,要想得一個結果、得一個成就,你不隨順佛陀的教誨怎麼行?這比什麼都重要。佛陀對我們的基本教誨,就是這一部《十善業道經》,重要!佛在這個經上教的這十條,務必要認真努力去學習。十惡,是我們無始劫以來累積的業障、煩惱、習氣。我們今天不必說斷,斷太難了。佛在經上跟我們講「伏」,你能把它伏住,這十種惡業都不起現行,這是伏煩惱,我們念佛才能往生;這十條煩惱伏不住,雖念佛也不能往生。往生的條件是「一向專念」,我們煩惱不斷,那就是一向夾雜,不是專念;夾雜,功夫不純,不能往生。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71集) 2000/9/19

  

  自己不是真正的善人,你在這個世間就遇不到真善知識,你決定遇不到。佛菩薩來了,你也遇不到;佛菩薩天天跟你在一起,你也遇不到。為什麼?你心裡頭討厭他,你心裡頭看到不順眼。這是什麼原因?煩惱起現行。如果你心地純善,你周邊所接觸的一切人物都是善知識、都是佛菩薩,這就是蕅益大師講的:「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71集) 2000/9/19

  

  你有真智慧,諸佛菩薩都在你面前;沒有真智慧,諸佛菩薩在你面前,你都看不順眼。你怎麼會得到法喜?你怎麼會得到「真善意樂」?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體會到,佛法的教學實實在在是幫助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離苦」就是伏煩惱、斷煩惱,得真善意樂。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71集) 2000/9/19

  

  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一句話我們要常常記在心上;蕅益大師教導我們,「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他們兩個說的話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境緣,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換句話說,一切人、一切物沒有一個不是清淨平等,沒有善惡,沒有邪正,沒有是非,沒有好惡。善惡、邪正、是非、好惡從哪裡來?是我們自己不善的心起來的,我們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於外面境緣不相干。

  大乘無量壽經(第72集) 1999/12/11

  

  幾個人懂得這個道理?幾個人認識事實真相?唯有真正明瞭事實真相的人,徹底懺悔了,真的回頭了。縱然看到別人過失,也合掌令歡喜,決不敢輕易批評,說不定那是菩薩示現的,我們怎麼知道?肉眼凡夫,諸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太多太多。道場裡面古德常講龍蛇混雜,道場裡面確實有凡夫,但是也有聖人示現在其中,你知道哪個是聖?你知道哪個是佛?哪個是菩薩?那我們怎麼對待?

  大乘無量壽經(第72集) 1999/12/11

  

  我們把每一個人都看作是諸佛菩薩,一律平等的恭敬,一律平等的供養,我們就沒有過失。這是真正懺悔,真正回頭,他的行持決定是這個樣子。回過頭來的人,他的思想變了,行為當然也變了。思想剛才說,他的根本善,心善,念頭善,所以他的言行一定是善。

  大乘無量壽經(第72集) 1999/12/11

  

  儒家告訴我們「止於至善」,善到了極處,這叫至善。從前人念書,目標是希聖希賢,以前人讀書的宗旨目的就是要做聖賢君子,不是做大官、發大財,所以他直接的目標就是要做一個真正的善人,止於至善。至善是什麼?說實在話,至善就是清淨平等覺。佛法講得非常之具體,這個法門叫淨土法門,這個宗派叫淨土宗,特別著重清淨。

  無量壽經玄義—經題妙義無量功德(第14集) 1990/3

  

  你幾時看到一切眾生都是善人,你是真正的善人。你要是看一些眾生還有惡人,你心地不善,沒有到純善。為什麼?你還有惡心所與外面的劣境界相應;如果你阿賴耶識裡頭的惡心所統統斷盡、統統降伏住,外面的劣境你以善心所與它相應,境界是善的。

  永嘉禪宗集(第17集) 1979/7

  

  佛為什麼看一切境界都是佛?佛是以清淨心與外面境界相應,沒有一法不清淨,這就是常說的境隨心轉。心染污看境界就是染污,心清淨看境界就是清淨,境界裡頭沒有染淨,境界裡頭沒有善惡,就是你自心對境界起什麼樣的作用,起什麼是你自家的事情,與外境何干?

  永嘉禪宗集(第17集) 1979/7

  

  這個道理相當的深,佛在大經這個道理常常講,如果要是很淺、很容易懂,那講一遍、二遍就夠了,何必要常說?就是這個理太深了。你要真正肯在心地上用功夫,就是求清淨心。求清淨心就是要離相,就是要不執著、不分別,一切法裡面求心地清淨。知道理體是如此,事相上就好修了,十法界裡面用一個眼光去看它,所以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一隻眼就是等觀,平等觀,一視同仁,這樣才與實相相應,就是與真如本性相應。

  永嘉禪宗集(第17集) 1979/7

  

  「背塵合覺」,這個功夫我們現在就要做。什麼是塵?塵是比喻,塵是染污的意思,像我們這個桌子,你一天不去擦它,桌子上就有灰塵。所以每天要去擦。塵是染污,比喻染污我們的清淨心,什麼東西染污?煩惱染污、邪見染污、無明染污,要把這些東西遠遠的離開。換句話說,我們起心動念都是染污,惡念染污,善念還是染污,不起心、不動念,心裡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它還是染污,是無明的染污。要怎樣才不染污?不染污就是覺,覺是本性的本能,自性本來就是覺的,它不是無明,它也不是妄想,它本來就是覺,「覺」是一切明瞭。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23集) 1984/12

  

  在我們初學這個階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覺,因為你心裡面有這句佛號,沒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是沒有妄念,也不是無明,這句佛號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覺。所以,一念相應一念覺,念念相應念念覺。什麼叫相應?沒有煩惱就相應,沒有妄想就相應。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23集) 19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