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斷惡修善,精進不退-第1066集

  法語:

  惡怎麼斷?看到惡人、惡事,絕不放在心上。怎麼修善?看到善人、善事,要去效法。我們能守住這個原則,菩提道上就一帆風順,才不至於有退轉。凡夫修行不能成就,最大的障礙就是進的時候少,退的時候多。怎樣能夠真正做到只有進步,沒有退步?關鍵就在此地。

  

  節錄:

  惡怎麼斷?看到惡人,看到惡事,絕不放在心上,惡就斷了。怎麼修善?看到善人,看到善事,要去效法。我們能守住這個原則,菩提道上就一帆風順,才不至於有退轉。凡夫修行不能成就,最大的障礙就是進的時候少,退的時候多,所以進一步、退十步,這才需要無量劫,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如果只有進步沒有退步,決定是一生成就。怎樣能夠真正做到只有進步,沒有退步?關鍵就在此地。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41集) 2000/07/29

  

  這個真正會修的人、會學的人,世出世間都是,看到別人會想到自己,自己有沒有這個毛病?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個人會學。古人講善學,他學得很好;如果見到作惡的,他立刻回過頭來,我有沒有這個行為?我要有趕快改,我要沒有,要小心謹慎,不要犯這個過錯。你看他都學會了,善人善事是他的老師,惡人惡事也是他的老師,都幫助他提升。

  淨土大經科註(第222集) 2012/3/2

  

  如果看到善人善行喜歡,看到惡人幹壞事就討厭、就怨恨,這什麼都沒學到。為什麼?看到善人善事起了貪戀,惡人惡事起瞋恚,生煩惱不生智慧。所以如果你真的會學,沒有一個不成功,不會學的沒有法子。

  淨土大經科註(第222集) 2012/3/2

  

  如果我們要修圓滿行,換句話說,我們從早到晚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要學法藏比丘。不管你是接觸人、接觸事、接觸物,你看到美好的,我們要學習;看到有缺失的,我們要反省自己有沒有。這也正是孔老夫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自己一個,另外兩個就是天下一切人分成兩大類:一類善人,一類惡人。所以,不要以為三人行就是三個人。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50集) 1984/12

  

  三人行,你跟所有一切人相處,看到善人,你學習他,看到不善的人,自己反省,我有沒有。所以善人是我的老師,不善的人還是我的老師。善人是我好榜樣,教給我善法,我跟他學;不善的人教給我反省,教給我改過自新。所以善人惡人統統是老師,順境逆境統統是修行最好的道場。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50集) 1984/12

  

  遇到經教,這個緣好,覺悟的機會到了,但是看不懂,聽不進去,這叫什麼?叫業障,你有障礙,業是自己造的。歸根結柢還是心量太小,容不得人。看別人全是缺點,沒有一個人好處他看到了,全看到別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缺點。再告訴諸位,看人家多少缺點,原來就是自己的缺點,自己缺點爆發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66集) 2011/12/1

  

  原來不知道,外面這一誘惑,自己的缺點爆發,不知道全是自己的缺點。別人有沒有缺點?沒有,別人是一面鏡子,自己的反映,反映出來的缺點,與他不相干。我們要懺悔,懺除業障,從哪裡懺?所以覺悟的人明白,看到別人的過失,一句話都不說,立刻就曉得是我自己一身的過失,自己痛改前非,棄惡揚善,改邪歸正,這叫學佛。

  淨土大經科註(第66集) 2011/12/1

  

  《六祖壇經》告訴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六祖大師的話。不見世間過是不把世間的過放在自己心上,這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把世間的過失放在心上,就是我們自己最大的過失,為什麼?我們的心被染污了,我們的清淨心失掉了。心淨則佛土淨,一切都不放在心上,這是最大的利益,你真心會現前,妄心自然消失掉。用真心的是佛菩薩,用妄心的是六道凡夫,我們轉凡成聖從哪裡轉?就從這個地方轉。

  淨土大經科註(第548集) 2012/10/5

  

  這些修行人,他不知道別人過失嗎?他知道。他看到別人過失,他不想別人,他回過頭來想自己,我有沒有這個過失?我要有,趕緊改過來;我要沒有,歡歡喜喜,阿彌陀佛,還是這句阿彌陀佛,這就對了。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5集) 2015/8/16

  

  海賢老和尚心目當中,所有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哪有過失?阿彌陀佛示現一點過失是給我們看的,是叫我們反省,想一想有沒有,沒有很好,有則改之,他是來提醒我們的。如果能作如是觀,三業就清淨了;三業清淨,戒成就了,戒定慧三學,戒學成就了。戒再多,出不了身口意這三個範圍,佛用這三個字統攝一切修行人所說的戒律,這就是持戒念佛。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5集) 2015/8/16

  

  一定要自己回頭,自己要反省,時時刻刻反省,時時刻刻改正自己的過失,那就是念頭。為什麼我佛號又丟掉了?看念到什麼時候佛號能夠相續,能夠不丟失。海賢老和尚念佛幾十年,從來沒有把佛號丟失過,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成就,道理就在此地。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5集) 2015/8/16

  

  見他過實際上就是自己的過失,不見他過就不見自己過,修行功夫要從這個地方去練。沒有那些人表演,我們到哪修行?所以,無論示現善、示現不善的,統統是菩薩大慈大悲來教我一個人,他不是教別人,我完全要接受,接受之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5集) 201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