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如幻非實 則心佛兩忘-第1569集

  永明延壽大師說的,「如幻非實」,這個境界就像《金剛經》上說的「夢幻泡影」。佛教我們,對於現前這個宇宙,常常作如是觀,夢幻泡影,不是真實的,不要以為是真實的。「則心佛兩忘」。不要分別什麼是心,心是什麼?能現的,佛是所現的;心就是心性、自性,佛是現相。不要去分別執著心,也不要去分別執著佛,見而無見,無見而見,好!

  所以,「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又云: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法身是一體,法身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今天都在佛的法身裡面,它能現一切相,所現的相剎那之間就不見了,就沒有了。現這相幹什麼?幫助我們開悟,提升我們的境界,它有用。如果這個相永遠在世間都不會滅壞,那就壞了、那就問題出來了,迷惑的人會把它認為是真的,當真了,著了相,這又錯了。

  所以他示現,事情了了就沒有了,讓你二邊不著,明瞭事實真相,這就對了。這種情形自古至今,經典裡頭有,古人留下來這些史籍裡頭有,而且很多,分量很大,都是能夠啟發我們的,像淨土宗的《淨土聖賢錄》、《往生傳》,禪宗的《五燈會元》,這些書籍裡頭很大分量的文字都是屬於感應。

  「此乃如來本願功德,令彼有緣眾生,專心想念,能於自心見佛來迎,不是諸佛實遣化身而來迎接」。這個話講得好,但是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專心想念,能於自心現佛來迎,也可以說這是阿彌陀佛化身來迎接,都講得通,只要不執著就好。「則佛身湛然常寂,眾生見有去來」。這兩句是給我們講的現相,湛然常寂是體,是能現,去來之相是緣,能現這個境界,我們要把它看作夢幻泡影。

  「如鏡中形,非內非外」,我們鏡子照外面照得清清楚楚,鏡子裡面的像不能說內、不能說外。「如夢中事,不有不無」,作夢一樣,夢醒了,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金剛經》後頭這首偈好,它雖然有幾個比喻,夢、幻、泡、影,四個比喻,以夢做主,就像作夢一樣,夢中事不能說它沒有,不能說它真有,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就開悟,就明白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323集)

  201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