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如何落實小孩的扎根教育?-第1242集

  問:他說學生的孩子今年九歲,從小就教他背誦唐詩。五歲後曾跟一位出家師父斷斷續續的到多國寺院小住,歷時兩年。從那個時候起開始背誦經典,至今已背誦了《無量壽經》、《金剛經》、《弟子規》、《千字文》、《論語》等十餘種儒佛經典。現在父母身邊讀小學,各方面表現優於同年人(年齡相同的人),我深知這是得力於從小背經,因此不敢令其間斷背書,現在背《楞嚴經》。師父勸我們一門深入,五年專誦一部經,對於孩子的教育,該教他專誦一部經,還是繼續教他背完一部經接著又背另外一部經?

  答:小朋友的教學,根是在德行,換句話說,你背誦的《弟子規》做到了沒有?這點很重要,絕不是東西背得多,背得多做不到,沒用處。也就是說,他的貪瞋痴有沒有背掉?妄想分別執著有沒有降低?那叫真功夫,真的收穫。如果沒有,以後就會有問題了,尤其是一開頭就背唐詩。

  康熙皇帝大家都知道,很了不起的人,康熙皇帝教他的子孫,二十歲之前決定不能學文學。為什麼?文學裡頭有感情,容易走向邪思,所以他規定他的子孫,二十歲之前讀什麼東西?讀經、讀史,文藝方面東西一概不可以;詩詞歌賦二十歲之後,二十歲之前紮根,在德行上紮根。經典是德行、是學問,史是見識,從這上紮根,這個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這是中國傳統的教育。

  中國傳統教學的特色就是在家庭,這是全世界其他國家民族沒有的。可以說這種教學在中國推行了五千年,到民國初年才疏忽,漸漸不重視了,在民國二十幾年之後真的斷掉了。中國教育特色從什麼時候教起?小孩出生,他眼睛張開他會看了,他會聽了,從這時候教起。所以《弟子規》不是小孩做的,是大人做的,大人一舉一動讓小孩看,讓小孩聽,他慢慢就學會了。所以,中國有一句諺語說,「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生」,憑什麼?憑家教。

  你看他眼睛張開,會看、會聽,他也不懂事,他也不會說話,那個印象就已經印到他阿賴耶識裡去了。他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沒有負面的,這個人的德行從根就紮穩了。三歲的時候就很可觀,就知道他到八十歲都不會變,你說那個根多堅固。接觸這個社會他不會被染污,現在人講的術語叫免疫力,他的免疫力就是從小的時候給他種下去的。這是中國教育的特色,在外國其他民族上沒有聽說過的。所以中國教育是家教,根是家教。

  七歲上學,上學是家教的延續,所以七歲才開始讀書,讀的都是經史。沒有說私塾裡面開始的時候,兒童時候就讀這些詩詞歌賦,沒有。詩詞歌賦一定是,在從前我們一般私塾大概都是十五、六歲以上,他前面底子有了,才學這個東西。康熙要求的標準高,二十歲,正確,不讓你有邪思。社會教育是廣學多聞,宗教教育達到究竟圓滿,讓你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真相。這四個教育是一體,根是在家庭。

  所以今天我們感覺到困難,難在哪裡?家庭教育沒有,根沒有了,這是很值得我們憂慮的。如果我們不能夠覺知,不能了解這個問題,不能再從這上面下手,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就有大問題,很可能像其他的族群裡頭的古文化,會隨著歷史消滅掉,消失掉了。

  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了中國,中國如果把這個根拔掉之後,我們相信,五十年之後它也變成歷史了,這很可能。所以這個我們一定要曉得,一定要非常認真努力來挽救傳統文化的根,首先就是從自己做起,好好教下一代。所以我們今天《弟子規》的教學,我們要求的是學生、家長、老師一起來學。學生需要學,家長跟老師沒有學過,沒有辦法教學生,現在只有統統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大家一起來才有救。除這個辦法之外,想不出第二個方法能夠挽救這個劫運。

  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要明瞭,然後你就知道怎樣去教小朋友。教小朋友先把自己教好,自己要不教好,你教他《弟子規》,他說你沒有做到,你為什麼教我?他不服氣,你自己也不好意思。所以自己一定先做到,然後他就服了,這樣才能把他真正帶起來。

  答香港參學同修(第14集)

  200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