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快樂從哪裡來?-第1034集

  法語:

  「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每天能吃飽、穿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足了。快樂從哪裡來?不爭不求。煩惱從哪裡來?於人爭,於世有求。什麼都不要,在這個世間活一天算一天,除了提升自己的境界,還有能力、時間,幫助別人破迷開悟。

  

  節錄:

  真正要做到我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們過一點簡單的生活,每天能吃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足了,非常快樂了。快樂從哪裡來?你不爭不求就快樂。煩惱從哪裡來?於人爭,於世有求,你就煩惱。為什麼?求不得苦,得到了又怕丟掉,患得患失,這很痛苦。

  淨土大經科註(第247集) 2012/3/22

  

  我什麼都不要,我就要這麼一點點,我也不積蓄,我也不儲存,你多快樂!我在這個世間活一天算一天,明天不去想它,我們就得自在了!除了提升自己的境界,還有一點能力、還有一點時間,幫助別人。幫助他什麼?幫助他破迷開悟。破迷開悟是因,果是離苦得樂,迷帶給你痛苦,覺帶給你快樂。所以,我們要幫助別人離苦得樂,那就得落實破迷開悟。

  淨土大經科註(第247集) 2012/3/22

  

  現在就離苦,不是說將來;現在苦要離不開,將來的苦能離開,沒有人相信。所以佛法學了馬上就管用,立刻就見效,這個是真正佛法。我們學佛學這麼久了,為什麼還不見效?你的心不誠,也就是你不是真心來學佛,所以你得的效果不能如預期的理想。精進是決定能成就,而且能夠快速的成就。精是精純,如果你學得太多、太雜、太亂,你想快速成就,就不可能。所以佛法教學是教我們精純的進步,一門深入,一門真正入進去了,其他無量無邊的法門,一接觸就貫通,所謂觸類旁通。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39集) 1990/4

  

  專修即是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無過於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名號真的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也就是行門最高的綱領。這個一修一切修,一句佛號,無量無邊法門、行法都在其中。這樁事情知道的人真的不多,真知道了他能不幹嗎?真知道的,他能把時間浪費嗎?決定不肯。

  淨土大經科註(第341集) 2012/5/15

  

  我們看到最典型的、最好的榜樣,這些阿公阿婆,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是什麼?歡喜,他沒有煩惱、他沒有憂慮,他快樂無比。快樂從哪裡來?從念佛來的,愈念愈歡喜、愈念愈快樂,嘗到法味了。凡是念佛念得沒有歡喜心,念得很辛苦,那都是不如法,都有障礙,心地不清淨,還有妄想、還有雜念,才會產生這個現象。

  淨土大經科註(第341集) 2012/5/15

  

  如果念佛的心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決定是歡喜,入這個境界欲罷不能,你叫他不吃飯,行,你叫他不睡覺也行,你叫他不念佛,不行。人在這個境界當中,他怎麼會不往生?肯定往生,而且肯定品位很高。「聲聲喚醒自己」,這個自己是真我,不是肉身的我,是我們的靈性。「念念不離本尊」,本尊是阿彌陀佛,自己跟阿彌陀佛融成一體了,確確實實契入「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淨土大經科註(第341集) 2012/5/15

  

  念念不相違背,自己跟彌陀、跟極樂世界決定是一體,決定是念念相應。念念相應怎麼修?對這個世間一切萬法,知道相有性空、事有理無。所以,無論什麼境界,絕對不會起貪瞋痴慢,絕對不會有念頭想佔有、想控制。這就是什麼?你真放下了,你真相應。如果對這個世間還有分別,有少少的執著,我們就迷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341集) 2012/5/15

  

  在一切人事物裡修什麼?修清淨平等覺。我們是不是清淨心對大眾?一念不生是清淨心,起一念貪愛就錯了,心就不清淨;起一念我、人,你就有分別,分別就不平等,平等裡頭沒有分別;起一個念頭就是妄想,妄想就不覺了。所以清淨平等覺是我們修行的標準。清淨平等覺就是真心,清淨平等覺統統現前,你就是法身菩薩。我們做不到,只要有一個就行,平等我還沒有,覺也沒有,我只做到清淨,就能往生。清淨心裡頭沒有雜念,有妄想、有雜念,就不清淨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341集) 2012/5/15

  

  換句話說,怎麼樣保持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是我們的真心。這個心是因,這個心也是果,因果都是一個心,真正保持而不失掉就成佛了。佛跟我們凡夫不相同的,就是佛的心是清淨平等覺;我們凡夫,為什麼變成凡夫?凡夫的心是不清淨、不平等、不覺。所以你心一念清淨平等覺,就是一念佛,可惜就是一念成佛,第二念又退到凡夫位上來,馬上就退轉了,不能把佛老保持住。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39集) 1990/4

  

  諸佛的本事,他能夠永遠保持,他不會退下來;我們這個一念成佛,第二念就退下來,第三念就退得更多,愈退愈不像話了。大家能從這個地方體會,你才曉得經論當中常講「一念相應」、「念念相應」是什麼意思。所以,你只要能精進保持,就是經上講的「何願不得」!可以滿願的。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39集) 1990/4

  

  這個快樂不是富貴,與富貴毫不相干,快樂從哪裡來的?快樂從智慧來的;就是你對於世出世間、對於六道、對於十法界、對於過去現在未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都不糊塗,這裡頭就有樂趣,有真的快樂。我們老祖宗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最快樂。極樂世界學習從不中斷,我能夠知道極樂世界人都快樂。如果不快樂,肯幹嗎?學習是一樁最快樂的事情。這條路子、這個方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你說有多快樂。

  淨土大經科註(第81集) 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