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母亲,您辛苦了-第60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悦读,我是主播静慧。今天是母亲节,想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题目叫《母亲,您辛苦了》。

  

  提起“母亲”一词,让我想起周朝的三位太太。第一位是太王古公的妻子太姜。太姜忠贞孝顺,协助丈夫积德行义,带领百姓定居岐山,拓荒分田,建城筑庙,安家乐业,受到国人爱戴。太姜生了太伯、仲雍和季历三子,并以身作则,教孩子孝顺敬让,仁爱谦和。

  第二位是季历的妻子太任,也是太姜的三儿媳。太任生性端正自律,婚后以婆婆为榜样,孝顺贤慧,端庄诚敬。

  太任怀文王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邪声,口不出傲言,饮食起居、行住坐卧端正得体,起心动念与善相应。文王出生后,天资聪敏,仁孝慈宥,太王希望将来的大业由他继承。

  太伯和仲雍明白父亲的心意,于是兄弟俩以采药为名,逃到无锡、常熟一带,将王位让给季历。

  太伯、仲雍俩兄弟的孝悌之让,让出了另一片天地。当地百姓认为太伯有圣德,纷纷追随,并拥立他为勾吴首领。太伯和仲雍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给落后的勾吴带来了文明的种子,数年间百姓殷富,安居乐业。太伯治理勾吴四十九年,享年九十一岁。

  因为太伯没有子嗣,王位由二弟仲雍及其后代继承。仲雍成人之美,追随兄长,也是个道德高尚之人,享年九十二岁。

  季历继位后,遵循君父之法,笃行仁义,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加强外交,使诸侯归顺,短短十余年间,使周国迅速强大起来。让季历欣慰的是,儿子姬昌在妻子太任的悉心教导下非常孝顺。

  姬昌为人宽厚仁慈,谦让有礼,常常到田间耕作,关心民间疾苦,生活节俭。季历去世后,姬昌继位,也就是周文王。他笃行仁政,敬老慈幼,礼贤下士,爱民如子,使得经济发展,天下归顺。

  好儿郎感召好媳妇,文王后来娶妻太姒。太姒天生丽质,聪慧贤淑。婚后她效法太婆和婆婆,为丈夫分忧国事,严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爱,群臣敬重。

  她与文王生的十个儿子中,二子姬发与四子姬旦最为杰出。武王姬发重用贤良,顺应天道,厚积薄发,在周公姬旦、姜尚的辅助下,推翻商纣王朝的残暴统治,建立周朝。

  武王灭商后,缅怀祖辈,慎终追远,派人找到了仲雍的后人周章,并册封他为勾吴国君,又封周章之弟仲为虞国国君。

  武王去世后,儿子姬诵(成王)年幼,周公便辅佐他平复叛乱、治国安邦、制礼作乐,教他治国之道。从此,西周开启了社会安定、百姓和睦的盛世时期。

  读完周朝三太的故事,我们不禁感叹,这三位贤德的母亲,各自生育了太伯、仲雍、季历、文王、武王、周公六位圣贤,父子、兄弟间孝悌友爱、敦伦尽分,谦和敬让、厚德载物,使周朝绵延八百年,成为迄今为止最长久的朝代。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十月怀胎起,母亲起心动念、行为举止,如果传递给孩子的是善良、温和、端正的心念,孩子出生后自然仁慈宽和,安乐易养。

  母亲以身作则,教导孩子温、良、恭、俭、让,孩子看在眼里,模仿学习,从此扎下善良的根基,一生受益无尽。

  然而,要做一位贤良的母亲并非易事。成为母亲后,她要克服自己的任性和习气,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

  怀胎时坐立不安,饮食难下;生产时苦痛难当,受尽折磨;生产后抱持哺乳,洗濯不净;养育时忍寒耐热,辛劳受累;教养时不厌其烦、百般忍耐;孩子生病时着急担忧,孩子犯错时善加引导……

  读书、交友、工作、成家、生子……孩子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母亲的牵挂,常言道,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为人母就是这样,对孩子的爱如涓涓细流,长年累月、默默付出。所以我们习惯于母亲的爱护照顾,却忽略了母亲自己也需要家人的爱护与关怀。

  有一位朋友,她从小到大被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母亲晚年多病,她以为时间还有很多,总把母亲交给保姆和父亲照顾,母亲也没有怨言。等她成熟懂事,想亲自尽孝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她。

  原来,尽孝就在当下的每一刻,就在生活寻常间,尽量满足父母的需求,多体察他们的难言之隐,亲力亲为,至诚恭敬,如同汉文帝那样,“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如同唐朝的崔沔那样,每日躬亲奉养,无微不至,认真聆听,耐心陪伴。如同大舜那样,任劳任怨,和颜悦色,孝亲顺心。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祝妈妈们母亲节快乐,青春永驻,健康美丽,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