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佛弟子,不要做魔弟子-第998集
法語:
沒有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就變成魔,處處障礙真正修行人。我們到底是佛弟子還是魔弟子?如果看到別人比我好,就嫉妒,想方法來陷害、障礙他,就變成魔了。佛菩薩決定沒有嫉妒心,看到別人好,生歡喜心、恭敬心,全心全力成就他。
節錄:
波旬這個人是魔王,他有大福報,他也有大神通,也有相當的智慧。他為什麼會變成魔?沒有放下自私自利,沒有放下名聞利養,所以就變成魔,處處障礙真正修行人。我們念到這個地方,自己要有警覺心,我今天學佛,在這裡學講經,將來我到底是佛弟子還是魔弟子?如果我講經說法,講得還不錯,看到別人比我好的,我就嫉妒他,我就想方法來陷害他,去障礙他,我就變成魔了,那就不是佛。佛決定沒有嫉妒心,佛菩薩看到別人好,生歡喜心,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好,生恭敬心,全心全力成就他,這是佛菩薩。
大乘無量壽經(第124集) 2001/6/23
如果我們還有嫉妒,還想去障礙他、擾亂他,自己一定要知道已經墮落成魔了,那你就是魔王波旬的子孫。你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你是來消滅佛法的,你的果報哪裡?決定在阿鼻地獄。在這一生當中短短幾十年,憑著你的福報,你盡量去障礙,這幾十年過了之後,阿鼻地獄等著你。佛跟魔就在你心裡頭的一個念頭,一念覺,魔就成佛了;一念迷,佛就變成魔了。給你說真話,「無佛亦無魔」,只是一念覺迷而已,這句話非常重要,希望我們要常常覺悟。
大乘無量壽經(第124集) 2001/6/23
魔即使出家也不能夠捨棄名聞利養,也要爭取五欲六塵的享受,貪瞋痴慢煩惱沒有斷,佛與魔的辨別,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我們明白了,常常自己反省,不要去管別人,我是佛還是魔?我今天天天在學佛,天天在誦經、拜佛,好像是在學,你是真學是假學?佛把世間的名位捨掉了,權力捨掉了,富貴捨掉了,你對於這些東西還動不動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194集) 2003/12/22
如果還是爭名奪利,你是魔你不是佛;佛對於五欲六塵的享受統統捨掉,你要不肯捨,你是魔你不是佛;佛見思煩惱斷盡,連阿羅漢都斷盡,貪瞋痴慢疑惡見你還有,還常常發作,你是魔不是佛。要常常自己反省,自己到底是佛弟子還是魔弟子?魔弟子是來障礙佛法的,佛弟子是來示現佛法的。這一點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瞭。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194集) 2003/12/22
佛法的標準是五戒十善、六和六度,佛的標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可以離開這個標準,這是佛弟子。逐漸逐漸到完全自然了,做到自自然然不會違背,那叫功夫得力。一絲毫勉強都沒有,起心動念與佛教的相應,言語造作也相應,真正佛弟子。跟燒香拜佛沒關係,不燒香、不拜佛行,佛承認你,你是他的好學生,他教你的你全落實了。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179集) 2013/2/14
每天燒香拜佛,早晚課誦都不缺,自私自利沒放下,損人利己沒放下,貪瞋痴慢沒放下,不是佛弟子,那個燒香拜佛沒用。求佛菩薩保佑你,保佑你升官發財,保佑你貪贓枉法,那佛菩薩不是變成黑社會的頭目了嗎?他怎麼會保佑你幹這個事情?這種念頭對佛菩薩是侮辱,錯了!哪有這種道理的?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179集) 2013/2/14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要搞清楚,利益社會、利益眾生的是善,利益自己的是惡,一定要把它搞清楚,全心全力為社會、為眾生,捨己為人,為他們服務。你誠心誠意為他服務,他未必感謝你,可是我們知道應該要做的一定要做,我們並不求人家感激,只把我們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我們本分事情就是捨己為人,為眾生服務。在服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項目,幫助別人覺悟,幫助別人斷惡修善,幫助別人破迷開悟。我們能這樣做,這是真正佛弟子,真正的菩薩道。所以經不可以不讀,理不能夠不解,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一定要依教奉行。
太上感應篇(第132集) 1999/11/17
我們要知道、要清楚、要明瞭,諸佛如來時時刻刻在照顧我們,妖魔鬼怪也是時時刻刻在我們周邊。如果我們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隨順自己的自私自利、貪瞋痴慢,你跟妖魔鬼怪相應,你自己也變成魔子魔孫,不知不覺。如果你在境界裡面能夠放棄自私自利,能夠放下貪瞋痴慢,一切隨順佛陀經典上的教誨,依教奉行,你跟佛菩薩親近,你入佛菩薩這個行列。日久天長,不知不覺,自己成菩薩、成佛了,這豈不是世間人常常講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嗎?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04集) 2002/5/9
佛教給我們許許多多的方法,最初的方便,這對凡夫講,業障習氣深重,從五戒十善下手,要用真誠心來學習,絲毫虛偽都不能夠夾雜,夾雜一絲毫虛偽必墮魔道。楞嚴會上講得多清楚,為什麼學佛學到最後變成魔,就是因為你有夾雜,尤其是夾雜邪惡。什麼叫邪?與五戒相違背的是邪,與十善相違背的是惡。如果你夾雜著貪瞋痴慢,夾雜著殺盜淫妄,這就是夾雜著惡,夾雜著是非人我,那就是邪,以邪惡之心來修學佛法,這就落在魔道,魔王子孫,不是佛弟子,這些事情總要辨別清楚。
早餐開示 1998/9/1
學佛的人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的心才真實,才會到清淨平等廣大慈悲。這些心從哪裡生的?就是從大心量,真正愛護一切眾生。「度」,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幫助,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幫助他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才有資格學佛,這是佛弟子。心量小,不是佛弟子,心量小是魔子魔孫。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34集) 1984/12
真正佛弟子依教奉行,是在起心動念之處,不違背佛陀的教誨。經天天要念,念它幹什麼?比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跟佛的教誨相應不相應,相應的要保持,不要失掉,不相應的要改過。所以經本是標準,起心動念符合這個標準,我們的言語、造作自然就隨順,就不會犯了,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白過,圓滿成就。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30集) 2012/11/23
「由此可見彌陀本心,念念願一切眾生成佛」,這個心念我們要學。實在世間人所以不能成佛,所以天天在造業,他起什麼念?希望我比任何一個人都好。別人比我好一點,我就嫉妒他,我就生煩惱,這個念頭怎麼能成佛?這個念頭怎麼能往生?真正想這一生往生的人,你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到,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大家,真求往生,心同佛,願同佛,德同佛,行同佛,你只有這四個同,你就決定得生。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98集) 201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