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第45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七頁的倒數第一行開始看起。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句經文,這一句經文所談到的是宋朝的文學家蘇洵,他叫蘇老泉,他從二十七歲開始發憤讀書,因為年紀比較大了,所以他後悔自己讀書太晚。『爾小生,宜早思』,我們這些年輕的學子應該有所警惕,要及早的用功讀書,而不要造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關於蘇洵蘇老泉,在宋朝時期歐陽脩曾經為蘇洵作過墓誌銘,張方平做墓表,還有像《宋史》的本傳都有談到:「年二十七」,就是蘇洵他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讀書,就跟我們《三字經》這句經文是相同的。
蘇洵,字明允,老泉是他的號,蘇老泉,在歷史上他是大器晚成的一位讀書人。唐宋八大家當中的「三蘇」指的就是蘇洵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他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讀書。
我們上節課有談到,他把他自己所寫的文章都付之一炬之後,他就取《論語》、《孟子》,還有許多聖賢的文章,閉門苦讀了七八年的時間,對於六經百家的學問就非常的精通,並且學有所得。他之所以能夠在二十七歲開始發憤讀書,並且學有所成,這和他父親以及他的賢內助(就是他的夫人)是分不開的。
蘇洵的父親叫蘇序,蘇序這個人是一位很有德行的人,他平易近人,而且生活很儉樸,又樂善好施,這些品德都深深的影響了蘇洵。他有三個兒子,其中蘇洵是最小的。而蘇洵的兩個哥哥蘇澹和蘇渙都考取了進士,但是只有蘇洵從小就不喜歡讀書,他這個人比較有俠氣,而且比較豪放,天天就在外面遊蕩,出去遊玩,結交許多朋友。在那個時代,因為人們都比較重視年輕人要讀書,並且參加科舉考試,所以許多鄰居看到蘇洵天天在遊玩,就對他感到很擔憂。
可是因為他的父親蘇序很了解自己的兒子,因此對於這些鄰居們的擔憂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他知道蘇洵這個孩子並不需要為他而擔心。這點我們說知子莫若父,做為父親蘇序,他對於自己的兒子身上的潛能,以及他內心的志向是非常理解的,知道這個小兒子還是胸有大志,而且他不願意走尋常讀書人的路,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在聲律、句讀這個方面去下功夫,他不想要把自己的生命浪費在這個方面。
蘇洵在父親的理解下,他用很多時間到處去遊歷,實際上也增廣了他的見聞,以及許多的社會閱歷,並且通過這種遊歷他結交了許多朋友,跟各個階層的人相互認識,在這個過程當中增長了自己的見聞和學識。加上父親很了解他的小兒子蘇洵資質非常聰明,日後他不學則已,一旦他發憤用功讀書,一定會有所成就的,要想貫通這六經百家學說,對他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所以正是因為父親蘇序對小兒子非常的理解,就不會強迫他一定要從小讀書,而且對他很有信心,這也就造就了蘇洵雖然後來起步很晚,但是在他二十七歲開始發憤苦讀之後,就能貫通六經百家的學說,所以他後來寫出來的文章歐陽脩非常讚賞,包括〈權書〉、〈衡論〉、〈幾策〉這些文章,並且認為說這些文章可以跟古時候賈誼和劉向的作品相媲美。
同時,蘇洵這個人他很有政治抱負,因為他覺得文章寫出來主要的目的要「言當世之要」,也就是這個文章不能夠無病呻吟。所謂像現代人為了文學而文學,古人是不認同的,古人都是文以載道,你寫的東西要言之有物,它能夠幫助人們解決社會問題,處理當今所面臨的一些問題,是為了「施之於今」,文章它能夠起到這種作用。因此蘇洵在〈衡論〉這個文章中就提出了一個政治革新的主張,他把他的思想,包括他的政治觀點都寫在了文章當中,認為要治理好國家,必須要「審勢」、「定所尚」。
另外他主張要「尚威」,就是希望朝廷政府能加強吏治,對於官員的管理要強化,這就能夠激發天下之人進取之心,而不會在做官的時候因循苟且,或者是有這種怠惰懶散的風氣。他的這種思想是希望大宋王朝政治上軌道,煥然一新。他能夠寫出這種文章,和他早年到處去遊歷是離不開關係的。因為在遊歷的過程中,蘇洵他就比較了解整個社會的動向,再加上他本人很善於去總結古往今來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以歷史為借鏡,所以他提出的很多觀點很有實用價值,確實切中時弊。從這點看,早年他的父親也認同他到處去遊歷、去學習,這就造成了他在觀察社會的過程當中形成了獨到的見解,並且對於社會有深入的體察和認識。
後來在蘇洵娶了官宦人家的女兒,書香門第家庭的女兒之後,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蘇軾,一位則是蘇轍。蘇洵他本身也是一位很好的父親,他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名二子說〉,這是他把希望都寄託在兩個兒子的身上,並且他對兩個兒子非常了解。甚至於當蘇軾只有十一歲,而蘇轍只有八歲的時候,做為父親蘇洵,已經能夠從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觀察到他的未來,確實是用心良苦。
蘇軾和蘇轍這兩個名字都和車有關,蘇洵在這篇文章中寫到,說:「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車輪、車輻、車蓋、車軫對於車子來說,都有它特殊的效用,有它特別的作用。「而軾」,軾就是蘇軾的軾,軾好像看起來並沒有起什麼作用。但雖然是如此,如果一輛車子沒有軾,軾就是車前的橫木,叫做軾,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扶手板,古人坐車的時候他站在車上,手就可以扶在軾當中,這是表示致敬的意思。所以軾它表面上看起來跟車輪、車輻、車蓋相比好像沒什麼作用,但是如果一輛車沒有軾,這輛車就不完整,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下面蘇洵講述了他對於兒子的擔憂,他說:「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軾指的就是他的兒子蘇軾,父親很擔憂他這個人鋒芒畢露,性格豪放,所以太耿直了,有的時候在現實生活當中就很容易遭遇到挫折。蘇洵接著說:「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轍是車子的另外一個基本部件,「而言車之功,轍不與焉」,換句話說,這個轍它就具有一種功成身退的美好的品德,雖然它的功勞很大,但是它卻不居功,有這種特性。「車仆馬斃,而患不及轍」,如果一旦這輛車出了狀況,這個也不會怪罪到轍這個部分。「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轍他很善於在禍福之間,因為宋朝時期政治方面一種動盪的局面,或者是不同派別之間的鬥爭也是很明顯的,而轍他有一個特性,就是他在禍福之間能夠善處,他能夠明哲保身,所以蘇洵說:「轍乎,吾知免矣!」他就知道說蘇轍這個兒子,他的一生和他的哥哥相比就會比較平順,當然這也是跟他的性格有關。而蘇洵說這個話的時候,當時蘇軾只有十一歲,蘇轍僅僅八歲,但父親就能夠看到兩個兒子的未來。
他是用車子來比喻人,他認為一個人既要講究道德學問這種立身之本,同時在處事待人接物的時候,他一定要講究一定的處事方式,也就是古人所強調的要「內方而外圓」,你內在要剛方正直,可是在跟人相處的時候,外表一定要圓融。在這個方面,蘇軾他就顯得性格太過鋒芒畢露,特別正直,他不加掩飾自己的觀點。父親看出他性格上有這種特點,就希望他還是要在外相上更圓融一點,以免會遭遇到禍患。
而他對於小兒子蘇轍就比較放心。因為轍是車輪軋在地上的痕跡,所謂「前車之覆,後車之鑑」。車轍它對於後面的車子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就是後面的車子可以根據前面車子它輪子軋地的痕跡,來做為它的引領和指導,所以才說「天下之車,莫不由轍」。但是人們要論起車子的功勞,卻不會想到車轍的作用。車轍它「善處於禍福之間」,這點就跟蘇轍的性格相符,因為蘇轍這個人比較謹慎,也比較穩重。在北宋期間,政治上臣子之間有激烈的黨爭,在這種環境當中,蘇轍的性格跟他哥哥相比,因為他比較謹慎和穩重,所以能夠免於禍患。
從蘇洵所寫的這篇文章就可以看出,所謂「知子莫若父」,就是兩個兒子才十歲左右,他的父親就已經對他將來的人生、他的遭遇看得很清楚了。確實後來的事實也印證了這一點,像蘇軾,因為他沒有辦法像父親所期望的那樣做到內方而外圓,所以後來因為烏臺詩案的關係,他就被貶到了黃州。雖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但是他留下了許多千古名篇,像〈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這些文章確實是照耀古今。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再對蘇軾稍微做一下介紹,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北宋時期四川眉山人,蘇洵的兒子,他和父親蘇洵以及弟弟蘇轍合稱三蘇。他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很有學問的,在小時候母親程氏也曾經教過他讀書。而蘇軾從小就非常好學,博覽這些經典歷史,而且文章寫得非常好。在宋仁宗期間他參加禮部的考試,當時的主考官就是歐陽脩,當歐陽脩看到蘇軾的文章之後非常歡喜,他甚至以為那篇文章是他的門生曾鞏所寫的,所以把他列為第二名,等到拆封之後才發現是蘇軾,歐陽脩就非常賞識他的才華,覺得將來這個人一定會有所作為的。
到了嘉祐年間,蘇軾到鳳翔府去做官,是掌管文書,但是他剛剛上任的時候就遇到了關中的旱災,非常嚴重。蘇軾看到這個情況非常憂心,他就聽說太白山祈雨很靈驗,所以他就寫了一篇文章親自到了太白山去求雨,在回來的路上果然就下起了大雨。但是因為這個雨只下了兩場,對於當時關中嚴重的旱情還是不能夠得到解決。於是他又寫了一篇文章來求雨,結果求完了之後,各個縣竟然連下了三天雨,這就解除了旱情。下雨的這個時候剛好就遇到府衙北建了一個亭子,蘇軾就把這個亭子起名叫「喜雨亭」,並且寫了一篇文章叫〈喜雨亭記〉。
到了熙寧年間,王安石開始受到朝廷的重用,並且決定要變法,但是蘇軾並不認同王安石的主張,所以就上書來反對他,最後他就被貶官了,貶到了杭州,又貶到了湖州。後來因為他被人誣陷誹謗,就是在北宋時期有一個著名的文字獄叫烏臺詩案,這件事情就成為他政治生涯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最後他被貶到了黃州。於是他對於官場仕途的這種生活就比較失望,他就開始在東坡這個地方築室,並且自稱為東坡居士。所以蘇軾他有另外一個名稱叫蘇東坡,我們更加熟悉的,就是從他來到了黃州之後,他自稱為東坡居士。後來他又先後到了汝州還有惠州,直到宋徽宗的時期才赦還。所以他一生的仕途方面是很坎坷的,就像父親所講的這樣,因為他的性格太過耿直,在官場上一直都不得意。
蘇東坡曾經寫過一首詩叫做〈洗兒戲作〉,他說:「人皆養子望聰明」,一般人生兒育女都希望孩子非常聰明好學,「我被聰明誤一生」,但是我這一生就是因為太聰明了,所以才會遇到這麼多的挫折。「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他說希望這世間的孩子都不要像我這樣太過聰明,要能夠守愚守拙,這樣才能無災無難到公卿,這官位做到了公卿將相,一生也才能夠平平安安。這個是他的人生經驗之談。
但是雖然他在政治上很失意,可是卻沒有抑制他在文學方面的發展。做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在詩、詞、歌、賦這些方面的成就都非常的高,包括書法和繪畫,在中國的歷史上他可以說是一位罕見的全才。他的散文跟歐陽脩並稱為歐蘇;他的詩作和黃庭堅並稱為蘇黃;他的詞和辛棄疾並稱為蘇辛;而他的書法又是名列在宋四家之一,就是蘇軾、黃庭堅、米芾等這宋四家;而他的畫作則是開創了湖州畫派的先河。一直到現在,我們如果到故宮博物院去參觀的時候,還能夠看到蘇東坡的書法和他的畫作。他的文、詞常常在宋代的科舉考試當中做為題目來命題,所以當時的學者就曾經說過:「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有這個說法。
這是關於蘇軾的簡單的介紹,我們《聖學根之根》學到日後有許多歷史跟典故,還會再提到蘇東坡以及他的父親。現在就簡單介紹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
這句經文所講的是五代時期後宋的梁灝,他八十二歲考中進士,並且在朝廷殿試中脫穎而出,成為狀元。像梁灝雖然年紀很大,還能夠苦讀有成,大家都對他很稱讚。做為年輕的學子來說,就更應該立定志向,及早的用功。但是關於這一則公案,我們看因緣生老師的註解,以及《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有特別談到,這個故事其實是訛傳、是訛誤。它所說的是宋朝初年的狀元梁灝,傳說他是生活在五代的時期,從小就很愛讀書,而且聰明又勤奮,是一位難得的才子。他曾經中過鄉試,鄉試之後要考取進士,本來他覺得自己的才華是很容易考中的,可是想不到卻連連的落榜。但是梁灝並沒有氣餒,而是愈發的勤奮讀書。從後晉天福三年他就開始考進士,經歷了後漢、後周,但是依然沒有考中。這個當中因為戰爭非常頻繁,科舉考試就曾經暫停過一段時間。但梁灝並不甘心,一直到宋真宗的年間,他八十二歲,雖然老,但是還依然勤奮好學,終於在參加殿試的時候,在許多進士當中被欽點為狀元。
他曾經寫過一首自嘲詩,說:「天福三年來應試」,他是從後晉天福三年開始考試,「雍熙二年始成名」,到宋真宗雍熙二年才考中狀元。「饒他白髮頭中滿」,八十二歲的老人已經是白髮蒼蒼了,「且喜青雲足下生」,想不到八十二歲還能平步青雲考中狀元。「觀榜更無朋儕輩」,因為他八十二歲了,同榜的人沒有像他年齡這麼大的,「到家惟有子孫迎」,到了家裡,已經是兒孫滿堂了。「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龍頭屬老成。」這是他的一首自嘲詩。
但實際上這個故事在歷史上是一個訛傳。這是從宋朝的陳正敏《遁齋閑覽》開始,是陳正敏把梁灝寫成了一個八十二歲才中狀元的老人,並且自創了一幅謝啟聯:「白首窮經,少伏生八歲;青雲得路,多太公二年。」人們看了陳正敏的《遁齋閑覽》之後,都認為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很少對它產生懷疑,這個傳說就一直傳到了後世。但是我們如果考察《宋史》當中的記載會發現,梁灝其實四十二歲就過世了。在《宋史》當中記載,梁灝字太素,他在雍熙二年是廷試的甲科,中了狀元,是在雍熙年間,就是宋真宗的年間中了狀元。景德元年他任職開封府,是以翰林學士的身分在開封府任職,但是他年紀輕輕四十二歲就過世了。這個是在《宋史》當中記載的梁灝本人的真實的故事。
因緣生老師在註解當中就有談到,面對這個殘酷的真相,其實人們還是願意相信傳說,感覺這個故事更加的美好,也特別喜歡聽到梁灝這種充滿戲劇的人生色彩給我們帶來的勉勵和教導,這個故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它從宋朝開始就一直誤傳到後世。雖然當時的讀書人知道這是訛傳,但是這樣的一個故事還是流傳得很廣。
『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王相在註解當中說,「彼」指的就是梁灝,梁灝能夠八十多歲考中狀元,年紀雖然很大了,但是依然不改當年的雄心壯志,不斷的去考試,而且最終能夠成名。在古今歷史上來說,可以說是一位非常不尋常的人物。「爾小生,宜立志」,這是說現在的這些年輕的讀書人應該效法梁灝,縱使自己考試、考取功名不順利,但是也不能夠自暴自棄,要一心向學,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把梁灝做為自己的好榜樣。這是王相在註解當中所說的,「無怠其志可也」,這就是爾小生宜立志,年輕人更應該要立志奮發向學。
關於這一點,在《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稿本當中也有談論到一齣雜劇〈不伏老〉。〈不伏老〉這個雜劇是明朝時期馮惟敏所編的,又稱為〈梁狀元一世不伏老〉,它歌頌的就是梁灝的一生。在《三字經》當中說梁灝八十二歲中狀元,就是指的北宋趙匡胤在收復南唐的時候,潤州的狀元郎梁正偉的故事。
在《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談到這齣雜劇,〈梁狀元一世不伏老〉,就說這個雜劇它所講的是梁灝八十二歲中狀元的故事,這齣劇也叫做〈玉殿傳臚〉。洪邁在《容齋四筆》當中就記載了陳正敏在他的書中所講的梁灝八十二歲在雍熙二年中狀元的故事,這裡也有記載他這個謝啟文:「皓首窮經,少伏生之八歲;青雲得路,多太公之二年。」最後他是擔任祕書監的官職,一直活到了九十多歲。正是因為《容齋四筆》洪邁的書當中寫了這段記載之後,許多讀書人都以為這個故事是真的。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編者也是用國史,用《宋史》來考證這段歷史,就發現《容齋四筆》的記載和《宋史》的記載是不相符的。國史當中說:「梁公子太素」,就是梁灝,他是雍熙二年廷試甲科,一直到他四十二歲暴卒。這個是正史當中的記載。他的兒子也中了進士甲科,後來在直史館任職,他兒子過世的時候只有三十二歲。父子兩個人都是三四十歲就過世了。《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又引了其他的一些記載來考證這段歷史,都發現梁灝並不是晚年登第的。這點就和剛才因緣生老師在註解當中所談的是一樣的。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句經文: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碁。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這段經文所講的是北魏的祖瑩,他從小非常好學,八歲就能夠吟詩。還有唐朝的李泌,七歲就能夠以棋為題來作賦。他們的聰明才智人們都稱奇,大家都對他很讚歎,『爾幼學』,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應該從小努力,以他們為模範和榜樣,好好的來效法和學習。
我們來看這段公案。『瑩八歲,能詠詩』,這段公案所講的是北魏時期祖瑩的故事。在《魏書》當中記載,祖瑩,字元珍,他是北魏範陽遒人。祖瑩八歲的時候,他就能背誦《詩經》和《尚書》,十二歲就已經是中書學生。而且他非常好學,日以繼夜的認真讀書。但父母親對他很擔憂,怕他學得太認真了、太勤勞了,萬一傷到身體怎麼辦?所以就不允許他熬夜讀書。但是祖瑩依然不改他勤奮好學的習慣,他就經常把灰火藏起來,然後每到晚上就把身邊的童僕讓他們離開,等到父母親睡著了之後,他又把火燒起來,然後拿著衣被蓋著窗戶,就怕他房間裡的光讓家人看到了,就繼續來讀書。但是最終家人還是發覺他每天都是通宵達旦的在讀書,後來這件事情傳揚開來,鄉里的人們都稱呼他為「聖小兒」。
祖瑩的文章寫得非常好,當時有一位中書監叫高允,他每次讀了之後都非常讚歎,認為祖瑩這個人的才氣不是其他的讀書人所能相比的,將來他一定是能出人頭地。
在當時,中書博士張天龍啟講《尚書》的時候,祖瑩就被選為都講。有一次,學生們都到齊了,但是因為祖瑩每天晚上讀書讀得很晚,太疲勞了,到了天亮,他不覺得天已經亮了,於是就有人跑到他房間來找他。在倉促之下,本來這一堂課是《尚書》的課,結果他隨手就拿錯了,把同學的《曲禮》拿在手上,就趕到了課堂當中。結果坐到座位上才發現拿錯書了,但是因為中書博士張天龍,這是教他們《尚書》的老師,因為這個老師非常嚴格,所以祖瑩到了教室,就不敢再回到房間去取他的書了。於是他索性就把這部《曲禮》放在桌上,就開始背誦《尚書》三篇,結果一個字不漏的全部都背了下來,所有的老師、學生全都看呆了。
後來孝文帝就聽說了這件事情,於是就召見了祖瑩,讓他當面背誦五經章句,並且講解其中的大意,祖瑩則是對答如流。於是,孝文帝對祖瑩就非常讚歎,想不到年紀這麼輕學識就這麼豐富。於是等祖瑩走了之後,孝文帝和盧昶就開玩笑,他說當年,因為我們知道祖瑩他是北魏時期範陽遒人,他出生的這個地方就是當年流放共工之地,孝文帝就開玩笑說:「當年流放共工的地方,怎麼會出現這樣的一位大才子?」盧昶就回答說:「當是為濟世而生」,說這樣的一個人才應當是為了救濟天下百姓而出現的。於是,祖瑩他最後做官做到了尚書左僕射、司徒公兼冀州刺史。確實一生很有成就。
我們再來看看下面『泌七歲,能賦碁』這則公案,這是說的唐朝時期李泌的故事。李泌,字長源。「泌七歲,能賦碁」,這是說他七歲的時候就能作文章,而且對於儒釋道這三家經典的大義都能夠通曉。當時,同族的員俶也是一位年少而有才華的讀書人,員俶九歲就舉神童,所以唐玄宗對他很喜愛。於是唐玄宗就問員俶,說:「你同齡人當中還有沒有比你的學問更好的?」員俶就回答說:「我的舅子李泌比我的學問更好。」於是唐玄宗立刻就召見了李泌。
到了宮中,唐玄宗讓燕國公張說試一下李泌的才能。張說就讓李泌用「方圓動靜」為題來作賦。李泌就問,說他希望知道其中的大略。於是張說就說這個方圓動靜,「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結果李泌就對答說:「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於是張說聽了之後,就祝賀唐玄宗,我們大唐又得到了一位神童、一位才子。唐玄宗就非常高興,於是他賞賜給李泌許多束帛,讓李家對這個孩子要好好的撫養和教育。後來,李泌經歷了唐朝的四代君王,明皇、肅宗、代宗、德宗這四朝的君王,李泌都是宰輔大臣,對於國家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賀興思在註解當中說,「彼」就是像祖瑩和李泌這樣的人,「人稱奇」,因為這兩個孩子從小就非常的聰明又好學,人們都對他很讚歎,也很羨慕;「爾幼學」,像你們這些小朋友年少的時候,要珍惜自己寶貴的光陰,好好的用功讀書,要效法這些前人奮發努力,「爾幼學,當效之」,自然就下學而上達。
關於李泌,在正史當中就可以看到他的生平介紹,包括〈李泌傳〉、以及《通鑑紀事本末》,都可以了解到這位忠心耿耿的大唐宰相的一生。我們在這裡也舉幾個例子,這是從他的正史的內文當中節錄出來的。
李泌是唐朝京兆人,京兆就是在今天的陝西長安,字長源,年幼的時候就是以他出眾的才華而著稱。就是我們剛剛說過的,玄宗皇帝派人來測試他的才華,果然發現這個孩子不同一般,人們當時都稱他為「神童」。他不但是從小很有才華,而且非常勤奮努力的讀書,長大之後,就成為博學多聞而且是通曉經史的一位讀書人。他對於易象有深入的研究,而且很擅長寫文章、寫詩詞。同時他對於儒釋道這三家的教育又有特別的愛好,也喜歡修學仙家之道。
到了唐肅宗時期,他參與朝廷當中謀劃議定國事,對於天下國家要如何治理,他是皇帝身邊一位重要的大臣,唐肅宗對他非常信任和器重,但是因為後來被李輔國嫉恨,所以他就隱居到了深山當中。
到了唐代宗時期,朝廷又把他徵召回來,請他擔任祕書監的職務。但是當時是元載做宰相,這個人非常專權,而且是排斥忠良,李泌又是因為遭受到了嫉妒,被貶到江西。
德宗皇帝時期,因為朱泌作亂,所以德宗皇帝就逃到了奉天,於是再次徵召李泌為宰相。李泌他很有謀略,運用他的智慧挽救了當時的危機。後來因為他的這種功勞,被封為鄴侯。
德宗皇帝召請李泌為宰相的時候,就對李泌說過:「誰對於你有恩德,你可以告訴我,我可以幫你來報答他。」於是李泌就說,從前在代宗皇帝的時代,元載當宰相,他對我很嫉恨,所以我被貶到了江西。而在當時,路嗣恭這個人,因為他親近附和元載,所以我常常很害怕受到路嗣恭的加害。有一次,路嗣恭的兒子路應剛好跟我一起騎馬在路上走,結果這個馬就把路應的腿給咬傷了。我心裡非常恐懼,因為他是路嗣恭的兒子,萬一他去告狀,路嗣恭還找不到藉口要排擠他,這就會加深兩個人之間的矛盾,所以他心裡非常恐懼不安。但路應這個人他是深明大義,他知道他的父親和李泌之間有矛盾,雖然當時他的腿被馬給咬傷了,但是他忍著痛,並沒有把這個事情說出來,而是勉強起身來見他的父親。對於這一點,李泌就覺得路嗣恭的兒子路應非常的厚道,對他念念都很感恩,覺得他是一個謹慎而又忠厚的人,心裡很慚愧,就常常想要報答他。
其實這點也體現出李泌的一種以德報怨的品德。路嗣恭因為他親近當時當權的宰相元載,當時李泌已經被貶到了江西,路嗣恭要是要加害他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可是想不到他的兒子是一個很謹慎忠厚的人,最後還忍著自己的腿傷來保護這位大臣。因為這個恩德,李泌常常想要報答路應。於是,德宗皇帝就加封路應為檢校屯田郎中,宣歙觀察使這個官位。
有一次德宗皇帝對李泌說:「我看到盧杞這個人,看不出他是一個姦邪的小人,我覺得這個人又忠誠又耿直,他究竟是什麼地方能體現出他是個姦邪的大臣?」於是李泌就回答說:「這就是盧杞之所以是一個姦臣的緣故。如果陛下知道了盧杞是個姦臣,他就不會成為姦臣了。如果陛下能夠及早的覺悟,怎麼會造成後來建中的禍亂發生?幸好陛下後來把盧杞這個姦臣貶逐了,這樣才可以告慰人心,否則接二連三的禍患就要發生了。」於是德宗皇帝就說:「建中的禍亂,當時術士他們在占卜的時候就發現朝廷會發生禍亂,所以預先奏請,讓我到奉天城去避難,這是天命,跟人事沒有關係,也不是盧杞所造成的。」
結果李泌就勸勉皇上,他說:「陛下認為這是命數所注定的,其實命數這兩個字,只可以尋常的人來說,您要說命中注定,普通的老百姓說這個話是沒問題的,但是國君和宰相卻不應該掛在口上。為什麼?因為國君和宰相他有造就國家命運的職責,這跟普通人是不一樣的。假如國君和宰相都認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像國家建立起來的時候,需要制禮作樂,制定一些政治制度、刑罰的制度,這些就可以統統不用了。古來的這些暴君,像桀紂(夏桀和商紂),都說他自己是奉著天命。人君以命數來自我解釋,就是君王認為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跟我用這些姦臣無關,如果您總是用這種方式來自我解釋,恐怕您就跟夏桀和商紂是一樣的昏君。」
他強調,國君和宰相有造就國家命運的責任,而不能夠認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要知道,哪怕是尋常人家,要是學過因果的經典都了解,命運其實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如果你認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不再去認真努力的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個就是非常消極的一種做法。因此孟子說「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就是這個道理。我們通過李泌的這些言辭可以看出,他確實是大唐時期的一位忠心耿耿的賢相,難得的好宰相。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大家接著看下面這句經文: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這句經文講的是東漢末年的蔡文姬,她是蔡邕的女兒,她從小就能分辨琴聲。晉朝的宰相謝安的姪女謝道韞,她能出口成詩。像這些女子,她又聰明又敏捷,做為男子,做為你們這些讀書人,更應該自我警惕,好好勉勵自己認真努力。當然,我們不分是男子還是女子,只要他是我們的好榜樣,就應當要向他學習。
我們先看第一句,『蔡文姬,能辨琴』,這是東漢末年蔡文姬的故事。蔡文姬原名叫蔡琰,字昭姬,是陳留郡圉縣人。到了晉朝時期,為了避晉武帝的父親司馬昭的名諱,所以她的字由昭姬改為了文姬,就叫蔡文姬。她的父親是蔡邕,字伯喈,是一位精通音律很有才華的人,而她父親的老師是大學者胡廣。在《幼童傳》當中記載,蔡文姬九歲的時候,有一天,她的父親蔡邕在晚上彈琴,突然斷了一根弦,蔡文姬說:「斷的是第二根弦。」父親蔡邕說:「妳不過是偶然說中而已。」所以他就故意又弄斷了一根來問她,蔡文姬就聽出了是第四根。這就是「蔡文姬,能辨琴」。
據說,有一次蔡邕正在彈琴的時候,見到了一隻貓在抓老鼠,結果他彈奏的琴曲就因為受到這個場面的影響出現了細微的變化,蔡文姬馬上就從這個琴曲當中聽到了殺伐之音,就知道會有禍患死難將要降臨,這是一個徵兆。果然後來,她父親蔡邕因為董卓之亂的關係被牽連,最後是死在了獄中。而蔡文姬就開始了她顛沛流離的命運,她被擄到了胡地。後來曹操是用千金把她贖回來,並且把她許配給了董祀。後來董祀犯了死罪,蔡文姬就到了曹操面前為他求情。結果聽了她求情的言辭的人,都很受感動,終於她說服了曹操,把她的丈夫赦免了。之後她作過兩章詩,講述了她自己一生感傷亂離的這種生活。之後就再也沒有蔡文姬的記載了。這是蔡文姬能辨琴。
『謝道韞,能詠吟』,所說的是晉朝著名的女詩人謝道韞的故事。謝道韞是宰相謝安的姪女,字令姜,她的父親則是安西將軍謝奕。後來謝道韞是嫁給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王凝之。
在《世說新語》當中記載,謝道韞從小就非常聰明,而且很喜歡讀書。有一天,謝太傅就召集家裡的孩子一起講論文義。這個時候突然間就下起了大雪,謝太傅很有興致,就問家裡的這些孩子們說:「白雪紛紛何所似?」你看白雪紛紛揚揚的下下來,你們用一個什麼事物來形容這種景象?他的侄子謝朗就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他說白雪紛紛就好像我們把鹽巴撒到空中一樣。想不到姪女謝道韞卻回答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就比不上說是柳絮隨風而起,這個更像。於是謝太傅聽了之後哈哈大笑,就讚歎他的姪女謝道韞,她的比喻更加的恰當。所以後世凡是有生女兒的,人們送祝福的聯語都會說:「中郎有女傳家業,道韞能詩壓弟昆」,講的就是謝道韞她從小才華就超出尋常。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彼女子」指的就是蔡文姬和謝道韞,你看她們從小就這麼聰明、這麼有才,「爾男子」,身為男子,「當自警」,就更要自我惕勵、自我勉勵了。
這是蔡文姬和謝道韞的故事,我們接著看下面的兩句經文:
【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
這段經文所講的是唐朝劉晏的故事。劉晏七歲就飽讀詩書,並且通過了童子科的考試。『舉神童,作正字』,他就做了翰林院的正字官,正字官是負責校對各種典籍,刊正文字。『彼雖幼』,雖然他年紀很幼小,『身已仕』,卻已經在朝廷任職做官,幼學之人,就是我們這些年少的讀書人,更應該要自我勉勵,『勉而致』,只要我們肯奮發圖強、認真努力,也可以成聖成賢的。
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唐朝劉晏的故事。唐朝的劉晏只有七歲就已經飽讀了詩書,唐明皇對他非常喜愛,稱他為神童。他年紀很小就做了大唐的正字官,負責勘正典籍的文字。你看,還不到十歲的孩子就已經開始為國家在效力了。「爾幼學,勉而致」,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能夠努力向上,也一定能夠像劉晏這樣有所作為,並且為國家和百姓做出貢獻。
有一次,唐玄宗在祭拜天地的時候,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在泰山封禪,劉晏就獻頌文到了唐玄宗的住處,這篇頌文叫做〈東封頌〉。於是唐玄宗非常的讚賞,就召見了這位小神童。結果一見面才知道這是一個七歲的孩子,唐玄宗感到非常驚訝,他就讓宰相張說來考一考小劉晏。考完了之後,張說就對唐玄宗說,劉晏確實是一個不平凡的神童,於是張說就跟玄宗報喜,這是國家的祥瑞。唐玄宗於是就把劉晏封為太子正字,這是正字官。正字官就是負責掌管校勘典籍的事情。在當時,這些公卿大臣就紛紛的來宴請劉晏,他就獲得了神童的稱號,名震一時。他做官之後非常清廉公正,還當到了吏部尚書的官職。
有一天唐玄宗召見劉晏,楊貴妃看到這個小朋友這麼聰明可愛,就非常喜歡他,於是就讓他坐在自己的膝蓋上,還親自幫他梳頭髮、結雙髻。正好這個時候唐玄宗看見了,藉機就問這個小朋友說:「卿為正字官」,他說你現在擔任的是正字官的官職,「到底正得幾個字?」就是你到底校訂了幾個字?劉晏馬上就跪在地上說:「臣啟奏陛下,五經四書之內,每一個字我都能夠正,但只有一個『朋』字我還不能正。」這個「朋」就是朋黨、朋友的朋。劉晏小小年紀說出這番話是話中有話,為什麼?因為在唐明皇晚年的時候,他開始任用的一些大臣都是比較姦邪的大臣,和他早年勵精圖治的政治局面完全不同。到他晚年圍繞在身邊的都是喜歡諂媚巴結的姦臣,這些姦臣他們結黨營私,相聚在一起,朋比為奸,都是謀求自己的私心跟私利,所以朋黨的問題就顯得很突出。
玄宗看到這個孩子小小的年紀對於朝廷的政治格局還看得這麼清楚,覺得這個孩子很不一般,因為這體現出他年紀雖小,但心心念念都想著國家,所以就對他更加的重用。可見得這個孩子不僅從小他的聰明就不同尋常,而且他的存心是崇尚正直的,是貶抑邪惡的這種存心。後來,劉晏在明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朝都做到了宰輔的位置。
像劉晏小小的年紀就出來做官,就可以幫助朝廷來治國安民,而你們這些幼學之人,更應該努力的造就自己、奮發圖強,所謂「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只要我們能夠立志效法學習這些榜樣,我們將來也能夠成聖成賢。
古人有一首詩說道:「三尺龍頭萬卷書,老天生我意何如?山東宰相山西將,彼丈夫兮我丈夫!」千萬不要認為說我們比不上這些人的才華和能力而就自暴自棄,而是立志要高遠,向堯舜這些古聖先王學習,也向這裡所說的劉晏這樣的孩子來學習,學習他勤勉好學、學習他為國為民的精神。
請接著看下面這句經文:
【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犬守夜,雞司晨』,狗在夜間能夠幫助人們看守門戶,防止盜賊的入侵;公雞在清晨會報曉,提醒人們天已經亮了。連這些小動物都能忠於自己的職守,而我們身為人,如果不知道善用自己的稟賦和資質認真努力上進,而只是苟且度日的話,又有什麼資格來做人?『蠶吐絲,蜂釀蜜』,蠶能夠吐絲,提供給人類做衣服的原料;蜜蜂則是能採花和釀蜜,供給人們食用。所以『人不學,不如物』,如果人不能夠努力學習,那和這些小昆蟲比起來,我們豈不是還比不上牠們嗎?
關於這句,王相先生在註解當中說,我們要觀察這些動物牠們的行為來自我警惕。像狗還有雞這些動物,牠們都是畜生。狗牠忠於自己的職守,每天晚上都在那裡守夜,幫助主人看家,使人們不敢來侵犯。公雞牠有司晨報曉的能力,就是每到早晨的時候,牠就開始啼叫,人們就知道已經天亮了,要趕快起床。
像雞和犬這些動物都是很平常、並不起眼的動物,可是在牠們身上卻都有可取之處。我們人身為萬物之靈長,所謂「三才者,天地人」,人是天地之心。你看這個身分多麼尊貴,和天與地並稱三才。身為尊貴的人類,如果我們一生都是悠悠忽忽、懈怠懶散,而不想著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人怎麼不會感到慚愧?王相在註解當中特別強調,從古至今這些大聖大賢之人,我們說生而知之者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學而知之,所以人如果不能勤奮好學,則終歸下流,就對不起人這個尊貴的稱號了。王相說,反而還比不上這些雞、狗,牠雖然是微不足道的小動物,但是在牠的身上也有可取之處。狗能夠守夜,雞能夠司晨,這就是牠的可取之處。這是勉勵我們身為人一定要奮發努力。
在《易經》當中說:「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這也是儒家教學的核心思想,就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老夫子教學的核心是一個「仁」字,而孟夫子教學的核心就是一個「義」字。我們人既然和天地並稱為三才,人的身上就要具有天地之德。所以一個人他能夠落實仁義之道,才能稱之為人。但前面說過,人不是生而知之的,一般人的根性都是學而知之,人如果不認真學習,他又如何能了解什麼是仁、什麼是義?所以經文中說:『苟不學,曷為人。』
下面是「蠶吐絲,蜂釀蜜」。我們再來觀察更加微小的動物,像蜜蜂跟蠶。蠶和蜜蜂都是在動物界當中屬於一種小昆蟲,是很小的一種動物。牠們對於人來說是無私無求的,但人們養蜂、養蠶都是為了人的衣食住行的需要。所以小蠶跟蜜蜂都行使著牠的職責,起著牠的作用。蠶牠可以吐絲結繭,人們在上古時期就學會了如何利用養蠶來製作衣服。而蜂,小小的蜜蜂可以採花釀蜜,所做成的蜂蜜也能供給人食用。雖然這些小動物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牠卻能夠為人類做出這麼大的貢獻。
「人不學,不如物」,我們看堂堂的男子漢,像我們這些小讀書人,假如不能夠認真努力的求學,而荒廢了自己的學業,那就連蜜蜂和蠶這些小昆蟲都比不上了。所以人要有奮發好學的心,同時也要能生起慚愧之心。
這是《三字經》的作者特別在這裡編寫這兩段的經文,這是沿承著上面這些小讀書人的風範,接著又用小動物來做比喻。我們請接著看下面的經文:
【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幼而學,壯而行』,這是一個人在年幼的時候就要發憤努力的求學,到了長大之後,把我們學到的學問能夠力行和實踐。『上致君,下澤民』,這是對上能夠輔佐長官、輔佐君王,報效國家,而對下則能夠造福社會、造福百姓。
下一句:『揚名聲,顯父母。』我們能夠這樣做,不但可以得到好的名聲,我們看到古時候像在大家庭當中,一個孩子從小所受到的教育,他往往會建立這樣一個觀念,就是我將來長大之後一定要榮宗耀祖,讓我的父母、祖先的臉上有光,這就是「揚名聲,顯父母」,得到好的名聲,讓父母覺得光榮和欣慰,並且能光宗耀祖。這對於後代的子孫也是一種啟發、典範和庇蔭,所以說『光於前,裕於後』。
我們看賀興思在註解當中說:一個人在幼年的時期就開始學習聖賢的典籍,等到他到了壯年,就開始落實聖賢的教誨。所以古人非常重視知行合一,之前我們學到這個經文當中說,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最後是篤行,這個篤行是非常重要的,要行聖賢之事。賀興思說:如果我們只是學習而不去落實的話,那學了又有什麼作用?到了壯年時期又如何去落實?所以「士君子」,就是做為讀書人,「得志而行其道」,你看我們從小立定志向,都是希望能夠把古聖先王、把古聖先賢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都落實在自己的身上。
「上致君」,如何上致君?「上以致其君為堯舜之君」,人們所嚮往的都是像堯舜禹湯時代的明君聖主。「下澤民」,「下以澤其民」,澤其民就是能夠造福社會、造福人民,澤就是恩澤的意思,「如堯舜之民」,你看堯舜當政的時期,人民百姓過得都非常的幸福安樂,希望普天下的百姓都能夠像堯舜時代的百姓一樣,過的這種幸福安康的生活。
下面賀興思先生特別強調,「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當我們不為當世之人所用的時候,就像孔子和孟子,你看他在各國去周遊列國的時候,雖然孔老夫子有很深遠的政治抱負,希望效法周公,把他的施政理想可以在當時落實,然而並沒有滿他的願,他走到這些國家,這些君王都不願意重用他。所以夫子後來結束了他遊歷的生活之後,就開始安心的著書教學。但是他這個教育方面所造成的影響,是超過了在政治上的作為,影響非常深遠,乃至於兩千年後的我們,學習到孔老夫子的思想,對於我們當世、當今這個時代,依然是有著很重要的價值和作用。達則兼善天下,如果一旦天時地利人和都具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自己的才華跟智慧用來治國平天下,名揚青史,這才不愧為男子。所以說男子漢大丈夫,就要有這樣的志向、有這樣的氣度。
揚名聲,顯父母,這句話是出自於《孝經.開宗明義章》,《孝經》當中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賀興思先生在註解當中談到:「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你看古往今來多少的讀書人,當年他寒窗苦讀的時候,過的生活是多麼的艱辛。像范仲淹先生,還有像昨天我們介紹的朱買臣,你看他們還在讀書十年寒窗之苦,真的是無人問津,可是一旦他一舉成名,他有機會去報效國家、報效人民的時候,全天下的人都感念他的恩德。這個是兩句古詩,「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很形象的描寫了古時候讀書人的狀況。
一個人他能幼而學壯而行,在年幼的時候學習聖賢之書,在壯年的時候落實聖賢之道,能夠做到這一點,「致君澤民」,這個致君澤民,就是對上能夠輔佐君王、領導,報效國家,對下能夠造福社會、造福百姓。「或全忠盡孝,百世流芳」,你看自古以來有許多忠臣孝子,他們以他們的德行、他們的風範流芳百世,一直到現在我們提起這些人,依然是對他無比的恭敬,依然是我們效法學習的對象。「或正直公廉,一時頌德」,古時候也有很多正直而又廉潔的好官,甚至於他當政的時候,老百姓感恩他的恩德,他活著的時候就給他建祠堂、立像來紀念感恩他。「自然以道德勛猷,揚顯於世」,這些人都是因為他的道德學問之好,盡忠職守,用現在話說就是全心全力的為人民服務,所以他能夠揚顯於世,當世的人們就對他很恭敬、很愛戴。「則盛德大業,光輝於祖宗」,你看一個家庭如果出現了這樣一個好兒孫,這祖宗的臉上都有光。所以不僅是延續香火,而是希望代代都有賢孝的子孫出現,這是整個家族的光榮。「積慶種祥,垂裕於後世」,所謂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如果一個家庭能夠培養出賢孝的子孫,也不斷的行善積德,讓這個家道、家業能夠一代一代的傳下去而不會中斷,「豈非讀書之大效哉?」你看讀聖賢書,做聖賢人,行聖賢的事業,這是多麼好的成效。
我們接著看最後兩句經文:
【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人遺子,金滿籯』,這是說一般的家長都想要留給兒孫滿箱的財寶,金銀財寶留給子孫用。而『我教子,惟一經』,而「我」,這是指的《三字經》的作者,卻只用這部《三字經》來教導子孫好好用功讀書,能夠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勤有功,戲無益』,只要能夠勤勞努力的學習,一定會有成果的。但是如果不能夠珍惜我們寶貴的時光,把它都浪費在嬉戲遊玩上面而不肯上進,這不僅是對自己沒有好處,同時也對不起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期待與教誨。所以要『戒之哉,宜勉力』,我們要時常警惕自己努力用功。就像古人所說的:「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這是一定的道理。
這裡也是有一個典故的,「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這是說在西漢的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叫做韋賢,字長孺,他是魯國鄒人。他生性很質樸而又好學,精通《詩經》、《禮記》和《尚書》,被人們稱為鄒魯大儒。後來朝廷就把他徵召為博士,漢昭帝還拜他為老師,拜韋賢為老師,最終他的官位做到了丞相。到了漢宣帝年間,韋賢因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就跟朝廷請辭,漢宣帝就賜給他上百兩的黃金。幾年之後,韋賢過世了,宣帝就頒布詔令,頒賜給他謚號叫做「節侯」。
韋賢有四個兒子,長子叫做韋方山,曾經當過高寢令;第二個兒子叫韋宏,他當到東海太守;第三個兒子韋順,是留守在鄒縣為父親守墳;第四個兒子韋玄成,因為他很有才華、很有學問,所以被當時的皇帝所重用,當到了丞相。因此鄒縣就有這樣的一句諺語,叫做:「遺子黃金滿籯,不如教子一經。」這個典故就是從這裡來的。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這句經文是《三字經》的作者從韓愈的〈進學解〉當中改編過來的,韓愈說:「業精於勤,荒於戲。」賀興思先生在註解當中說:這是對於後人的勸誡,如果一個人勤奮好學的話,他每天都有所收穫;如果他是懈怠懶散,喜歡嬉戲遊玩,這對於他學問德行的成長是沒有幫助,而是有損害的。更何況這部《三字經》,它非常淺顯易懂,從這部《三字經》裡面,對於天文地理,還有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的故事、古聖先賢的風範,都記載在這部《三字經》當中,所以我們要認真的學習這部經典。
賀興思先生特別又強調:「勤一分有一分事業,閒半刻少半刻功夫。」這都是強調我們要珍惜光陰,努力的奮發上進學習。「爾輩宜戒之,戒之!」戒之哉,宜勉力,我們要引以為戒,不能夠不勉力勵志於學,以成就自己的道德學問,千萬不要虛度了光陰,蹉跎歲月,而空過一生。這就是《三字經》的作者最後在經文當中對我們做出的勉勵,要戒之哉,宜勉力。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這部《三字經》也學習圓滿。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