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4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七頁的第二行開始看起。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句經文。這句經文是談到宋朝的宰相趙普,他非常喜歡讀《論語》,雖然他貴為宰相,每天要日理萬機,但是他仍然非常勤奮的在學習,並且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傳為美談。這是記載在南宋羅大經的《鶴林玉露》當中,宋太宗曾經說過:「趙普是山東人(他是幽州薊人),所讀書止於《論語》」,就是趙普他只讀了《論語》這部書。趙普就曾經對宋太宗說過:「臣有部《論語》」,趙普他就是讀的這部《論語》,在昔日他是以半部《論語》輔佐宋太祖趙匡胤平定了天下,而如今他還是以半部《論語》輔佐宋太宗治理天下國家。後來趙普過世的時候,他的家人把他的書箱找出來,發現箱子裡就只有這一部《論語》。這是『趙中令,讀魯論』,就是趙普喜歡學習《論語》,並且以《論語》幫助了兩代君王(宋太祖和宋太宗)治國平天下,由此可知《論語》的殊勝可貴。

  雪廬老人在世的時候就曾經講解過《論語》,並且在《論語》講前的介言當中,雪公老人就曾經說過,講《論語》是很難的,特別在現代這個時代,中華文化面臨著存亡繼絕的危機,甚至於有人對於中國文化完全否定,還要打倒。

  另外一方面,如果是在幾十年前講這部《論語》,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們國學的功底比較深厚,早年講《論語》,幾十年前,還有一些人他們有上過私塾的課程,給他講解《論語》還能夠聽得懂。但是到了雪公老人這個時代,老人家就談到,今天講《論語》,就有很多人都聽不懂了。因為在從前,中國文化還有餘根,而現今的人連根也把它刨掉了。

  因為講《論語》當中,我們看雪公老人講解《論語》,並不只是《論語》,而是許許多多經典的內容都會互相的參證。從歷史上來追溯,像漢朝之前,秦朝有焚書坑儒,這是屬於文化的浩劫,所以許多經典在秦朝的時候都被秦始皇的一把火給燒盡了。但雪公也有談到,在當時《論語》沒有註解,反而還很好,只是看起來比較吃力,但是不會存在有邪知邪見的問題。一直到了東漢末年,鄭玄為它作了註解。在三國時期,何晏也為這部經典做了集解。漢儒講解《論語》,他是用訓詁字句的方法來講解,至於其中的義理則是參照何晏的集解來解釋,因為漢人在註解當中,他並沒有特別把義理註在其中。到了唐朝,大概都是按照漢儒的原則來作註解。因此像《論語》這部書,一直到宋朝才有人會把聖人所講的義理解釋出來。

  在南宋的時期,朱熹朱夫子的老師程頤開始講解聖人之意,也就是把《論語》當中的義理講解出來,並且作了註解,註解聖人之意。因為宋儒認為漢儒的註解只是作了訓詁,所以宋儒認為自己所作的註解才能夠體現出孔老夫子的微言大義。但雪公老人在這裡評價說:「像宋儒的這種觀點都是一種門戶之見,是恭維的話。」雪公老人對於這個問題有做了一個論述。

  我們想想看,孔老夫子親自授業的弟子,像曾子這些人,他們怎麼可能不懂得聖人的意思?實際上他們都是傳孔門心法的學生,是儒家經典的傳人。所以雪公就談到:難道說隔了幾千年,到了南宋,人們才懂得孔子的意思嗎?這個是很難令人相信的。但是也並不是說宋朝的註解不好。就像前幾天我們有把朱熹朱夫子對四書所作的註解再拿出來給師父上人看,師父上人最初拿到這個本子的時候,就把它送到世界書局去印刷流通,朱子對於四書的註解還是有它的價值的。並不是說宋朝的註解不好,雪公老人談到:「漢儒的註解和宋儒的註解各有好壞。」聖人最開始所說的話是沒有錯的,像孔老夫子是聖人,他所講的話就沒有錯,但如果是賢人,而達不到聖人的境界,說的話也都還會有錯誤。因此,宋儒的註解有它的問題,但並不是說他的註就不好。

  在漢註和宋註當中,雪公也是讓我們要懂得辨別。漢儒的註解主要是以訓詁為主,它沒有講究義理,但它這種註法就沒有什麼大毛病,它就是比較客觀的用訓詁的方法把經典解釋出來;宋儒的註解說的內容就比較多,包括它對於義理的解釋也比較多一點。但是對於宋人的解釋,雪公老人特別強調它不一定是全對,所以一定要注意能夠揀別。

  《論語》的註解在雪公講解《論語》的時代,有看到一百多家的註解,有的註解是傾向於漢註,有的是傾向於宋註。我們學習經典、學習《論語》,究竟要依誰的說法為準?這個是我們在學《論語》的時候容易產生一種迷惑。因為從宋朝以後的人們讀四書存在一個誤區,什麼樣的誤區?就是人們開始相信註解而不相信原文,不相信經典的本文。換句話說,他譬如說相信宋儒的解釋,但是卻沒有真正的去領會孔子本來的本義,不相信孔子,這是捨本逐末的做法。雪公老人是這樣來評定的。

  宋代之後,人們相信註解,不相信孔老夫子經典的原文,這個就對於人們學習經典造成了一個誤導。一直到了清朝,清朝有劉寶楠的《正義》可以做參考,劉寶楠的《正義》是傾向於漢註。還有徐英的《論語會箋》,它是傾向於宋註。雪公談到,這兩本註解各有好壞,但是它比較簡單,不囉嗦。雪公在講《論語》的時候,他就沒有門戶之見,不會說偏宋儒或者是偏漢儒,而是確信哪一種說法與孔老夫子、與聖人的見解比較接近,他就採取哪一種說法。在講解《論語》開頭的時候,雪公就特別為我們講述了漢儒跟宋儒他們註解的這種差異,雖然漢儒是以訓詁的方式來講、來解釋,但是這種方式它比較不會有大的過錯;雖然宋儒講解得比較好、比較精彩,但是裡面是存在比較大的問題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它開啟了罵人之端,這一點雪公是比較不認同的。

  雪公談到:我們要學孔老夫子的「誰毀誰譽」這個原則,如果別人好,我們能夠守住本位,就可以學他;如果別人不好,能勸導他改過就好了,勸不聽那就算了,你就不要去罵他,不可以在背後去議論他、批評他、指責他。雪公老人對於宋儒開了這種罵人的風氣是比較不認同的,因為開啟了這個風氣之後,就會產生門戶之見,而對於孔老夫子真正的義理和精神,往往就不能夠領會、不能夠把握。

  雪公老人講《論語》,我們在之前《根之根》的課程裡面,也有引述很多雪公的講解和註解。雪公講《論語》是比較客觀的,他所採取的內容是接近孔子之言的部分來講解,他既不偏漢儒,也不偏宋儒。因此,在這個時代我們學習《論語》,用雪公的這些資料來進行學習是非常好的一種選擇。

  第二個方面,雪公談到,我們學《論語》的目的是什麼?學《論語》是為了保人格,懂得人情世故。因為我們不懂得人情世故,就是大奸大惡之人。不但是要懂得人情,而且必須要懂得世故,也就是事情應該如何來辦,這是我們生活在世間,處事待人接物都應該具備的智慧和經驗。

  再來,必須要懂天命,君子人必須如此。天命是天理,它是天然的道理。我們中國人講「三才」,像《三字經》開頭就說到「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才者,天地人」,我們看「天」,天道敏時,春夏秋冬這四時的秩序一點都不紊亂,四時的陰晴一點都不能錯亂,如果我們學習《禮記.月令》,就能夠了解這個道理。天道敏時,如果天時反常,就會出現許許多多的災難、許許多多的問題。第二是地,地道敏樹,大地就像母親一樣,它能夠生長萬物。而人道呢?人道是敏政,政是政治的政。人是天地之心,這是在《說文》當中的解釋。我們人是和天地並列為三才的,是何等的尊貴。人要成三才之一,一定要學「仁」,仁愛的仁。這就是《論語》,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教學的核心就是「仁」字。

  當然日後我們把《聖學根之根》學完了之後,如果大家對於四書五經感興趣,就可以學習《論語》這部書。學《論語》,雪公教我們要把《論語正義》和《論語會箋》合起來看,不必要再看其他的註解。因為《論語》的註解非常的浩瀚,又有漢儒、又有宋儒的註解,我們應該要認識到,特別是到了宋朝時期,各家各派互相的攻擊指責。以及元朝之後,只尊崇註解而不尊崇原文,只學註解不學習本文,這個對於儒家逐漸的衰微是有直接的原因的。我們要看清楚這種歷史的脈絡,在學習的時候,遵照雪公老人所做的指導,簡單的把《論語正義》和《論語會箋》合起來看。再來,雪公老人和徐醒民老師,都有關於《論語》方面的著述和講記留傳下來,我們依照這種方法來學習,就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

  這句經文我們就補充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這一句經文講了兩個公案,第一個公案是西漢時期的溫舒,第二個公案則是漢朝時期的公孫弘。西漢時期的溫舒,從小家裡很貧窮,沒有錢去買書,他就利用牧羊的時候去編織蒲草,然後把借來的書抄在蒲蓆上面,這樣來學習。還有公孫弘,他早年也是很勤學,他把竹子削一削,做成了竹簡,把借來的書就抄在自己做的竹簡上面。雖然他們都沒有錢買書,但是他都能夠刻苦自立,最終成為非常有德行、有學問的人,並且做了官,為國家也成就了一番事業。所以這句經文所講的是兩則公案,都是漢朝時期的讀書人。

  『披蒲編,削竹簡』,這就是講的這兩位讀書人他們勤學的故事。因緣生老師在註解當中有談到,從漢朝以先,除了世家大族之外,普通的老百姓是很難有藏書的。因為書籍在古時候,不像我們現在印刷術發達,取得圖書很容易,在古時候不是這樣。古時候要求得一本書,書的成本是很高的,最早期都是用手抄的方式,刻在竹簡上,或者是抄在紙上。到後來才開始發明了雕版印刷術,還有活字印刷術,慢慢的書籍的刊刻和流通才變得比較普遍。

  在早期,像在漢朝的時期,普通的老百姓要得到書是很難的事。這些圖書往往是收藏在皇家的圖書館當中,或者是世家大族這些貴族,他們才有能力收藏一些書籍。所以那個時候,如果是普通的老百姓想要讀書,就必須去找這些大戶人家借書,把它抄錄下來。漢朝時期因為還沒有發明紙,所以他們要抄錄這些書,材料是很有限的,要去找絹、帛、皮、幣、簡這些材料才能夠去抄書。如果這個讀書人他家境很貧寒,那他根本都是沒有能力得到一部書的。

  「披蒲編,削竹簡」,所講的就是漢朝時期的兩個讀書人勤勉好學的故事。第一位是在漢宣帝時期的讀書人,叫做路溫舒。路溫舒,字長君,是鉅鹿東里人,這個地方在我們今天的河北省。他的父親是東里的監門,就是一位守城門的小官。這樣的小官他的家裡當然就不富有,路溫舒因為從小家裡很貧困的關係,他為了幫補家用,就需要到湖邊去幫人牧羊。每次他去牧羊的時候,就把水中的蒲草採集起來,把它裁剪成簡牘的形狀,然後他用繩子把它編起來,就在上面學習寫字。到後來,他學得愈來愈有長進的時候,他就請求縣長能夠讓他擔任小獄吏的工作,藉由這個機會,他就開始可以去學習漢朝時期的律令,這些法令規章制度,他藉這個機會可以直接去學習。後來他學會之後,就從小獄吏升為獄史。因為他對於律令有認真的學習和研究,當時縣城裡面遇到一些案件,當這些案件是比較難辦的時候,人們都還要向路溫舒來請教這個案子要怎麼辦。

  後來有一次太守到各個縣去巡查,就遇到了路溫舒。太守見到這個年輕人,對他非常欣賞,知道這是一個勤奮而好學的讀書人,就委任他擔任了決曹史這個職位,於是他就有機會接著去拜師學習《春秋》,學習《春秋經》。拜師求學之後,對於《春秋》當中的微言大義,他能夠略略的了解其中的義理。漢朝時期有舉孝廉的制度,就是國家要為各級的政府選拔人才來任官,他有兩個條件,一個是孝順,一個是廉潔,總之要推選一些有德行、有學問的年輕人,能夠來擔任國家各級部門的職位。所以後來路溫舒被舉孝廉之後,他就擔任了山邑縣丞,但是後來被免職了,接著又做了郡的屬吏,最後一直官位做到臨淮太守。

  路溫舒有一次曾經上書給漢宣帝,他在上書當中特別強調了秦朝為什麼會滅亡,它的原因是出在法密政苛、重用獄吏,秦朝是用嚴刑峻法來治理國家,這些因素最終導致人民百姓的負擔太過沉重,所以民不聊生,才造成了秦朝加速的滅亡。路溫舒就上書勸諫漢宣帝,希望能夠把一些特別嚴苛的刑罰廢除,並且建議把誹謗罪廢除。廢除了誹謗罪之後,才能夠廣開言路,也就是下情能夠上達,就是老百姓的心聲,居在上位的統治者他能夠聽得到,政通人和,才能夠把國家治理好。

  其實在秦朝之前並沒有誹謗罪這個說法,在從前,君王都還是很樂意接受老百姓對他們提出建議的,所謂「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所以國家是立有「誹謗之木」,就是老百姓有什麼意見想要反饋給朝廷、反饋給君王,都可以及時的通過「誹謗之木」把他的意見附在上面,然後會有專門的人對它進行整理,並且再遞交給君王,遞交給最高的領導人。但是秦朝時期,因為秦始皇所實行的是一種非常嚴苛的暴政,他比較獨斷專權,聽不進別人的建議,他不允許老百姓在下面議論時政,所以秦朝的時候就設了誹謗罪。後來漢朝建立之後,它還延續著秦朝時期的一些法令規章制度,這條誹謗罪就沿襲下來,並沒有廢除。路溫舒覺得這條誹謗罪是秦朝時期所立的律法,現在到了漢朝時期,帝王都是施以仁政,同時也很願意接納各級部門以及老百姓他們的建議,因此路溫舒就希望漢宣帝能夠廢除這條誹謗罪,這是他的一個重要的貢獻。

  我們再來看削竹簡。削竹簡,這是說在漢武帝的時期,有一個讀書人叫做公孫弘。公孫弘,字季,他是齊菑川人,從小他的家境也是很貧寒的。在年輕的時候,公孫弘就曾經在家鄉擔任過獄吏,但後來因為他觸犯了法律,就被免職了。

  本來他擔任獄吏還有一點點經濟的收入,現在完全失去了經濟來源,怎麼辦?公孫弘不得已只好到寒竹林當中去牧豬。每次他牧豬的時候,他就在竹林裡面挑選竹子,把竹子砍下來,然後把它削成竹簡,製作成竹簡,然後他找這些大戶的人家去借書,把書的內容就抄錄在他自己製作的竹簡當中,非常勤奮努力的去閱讀。就這樣,幾十載的光陰過去了,他通過這種方式就讀了很多書。到了後來,公孫弘的才學漸漸的出了名,人們都知道這有一個讀書人很有學問,所以就把公孫弘推薦給漢武帝。漢武帝把公孫弘召入關內,於是公孫弘就開始在朝廷裡面任職,並且輔佐君王,最後他是封侯拜相,官位做到了三公之首。

  這是公孫弘和路溫舒勤學的故事。

  『彼無書,且知勉』,我們看王相的註解當中說:「路溫舒和公孫弘這兩個人,都是因為從小家裡很貧窮,沒有錢去買書,但是他們依然能夠克服困難、克服貧窮,而勤勉認真的讀書。相比之下,在這個世間,有許多人是衣食無憂、豐衣足食,而且很容易可以買得到書、可以求得到書,而竟不能夠發憤認真努力的讀書,這不就是自誤誤人嗎?」所以這句經文主要是勸勉我們要認真的學習。

  而在《漢書》當中我們能夠讀到公孫弘的傳記,他的生平都可以在官修的史書當中查到。而在《群書治要》裡面就收錄了一段是出自於《漢書》的文,這段文是公孫弘當年對於君王的上疏。這段話就是勸勉君王應該如何來治理國家,我們通過學習這段疏文,就可以了解到他的道德學問是多麼的好。

  公孫弘在疏文當中說:「上古堯舜的時代,他們不貴爵賞」,就是他並沒有重視封爵和賞賜,「而民勸善」,勸善就是勉力為善的意思,也就說在上古堯舜治理天下的時代,人民都能夠努力向善;「不重刑罰」,你看,堯舜時代並不崇尚用嚴刑峻法來懲罰百姓,「而民不犯」,而人民卻不會輕易的犯法。這個原因是出在哪裡?他下面說:「躬率以正,遇民信也。」躬是親自,「躬率以正」,這就是說,堯舜這些君王本身能夠以無私的心、以公正的心來領導臣民百姓,而且是「遇民信也」,他對待人民很有信義。這是上古堯舜時期和諧的景象,這個是聖賢政治所帶來的效果。

  可是到了後世,到了後世重視封爵,就是說在賞罰方面非常分明,厚加賞賜,但是人民卻對於君王、對於國家不能夠建立起信心,不能產生信任。所以公孫弘在這裡就談到,什麼才是重點?他說:「必信而已矣」,信義才是重點。你給他豐厚的賞賜,或者是用嚴厲的刑罰來懲罰他、用豐厚的賞賜來獎賞他,這些都不足以勉勵人們向善,也不足以禁止人們造惡、作惡,他強調的重點是必須要對百姓有信義才可以。

  所以公孫弘就提出了八點的建議,他這八點建議就強調這是治國的根本。首先要「因能任官,則分職治」,這是說要按照能力,每個人能力大小不同來任用官員,這樣你給他們分配的職務就能治理得當。這是在任人用人方面,首先要注意因能任官,根據他的才能來任免官員。第二點是關於言語方面的,「去無用之言,則事情得」,事情這是指事物的真相,也就是實情,就是在言語方面要去除無用的言辭,這就能夠了解事情的真相。第三點是「不作無用之器,即賦斂省」,就是不要去製作一些沒有用處的器物,就能夠減少賦稅,給人民減少負擔。下一條是「不奪民時,即百姓富」,因為古時候我們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國家政府非常重視農業生產,所以公孫弘在這裡強調,不耽誤農時,百姓就能夠富足。換句話說,要能夠重視和鼓勵農業的生產,國家要為百姓從事農業生產提供良好的條件。下一條是「有德者進,無德者退,則朝廷尊」,這是強調用人,你用人要任用有德行的人,而對於沒有德行的人要給予斥退,對於有德行的人要給以進用,這樣朝廷就能把它的威信樹立起來。這條也是關於用人,要用有德行的人。下一點是「有功者上,無功者下,則群臣逡」,「逡」就是退讓和退避的意思,就是有功勞的人能夠得到提拔,沒有功勞的人就給予降職。這是賞罰分明的做法,這樣群臣他就能明白退讓的道理。下一條是「罰當罪則姦邪止」,你處罰的輕重要適合他的罪行,姦邪的人就會止步。再來,這個都是跟賞罰分明有關的,「賞當賢則臣下勸」,這個就是指的,你獎賞的多少要適合他賢能的程度,他的德行和才幹能力,就是根據這一點來決定要如何獎賞他,這樣臣下就會得到勉勵。

  公孫弘他總結了這八點來做為治國的根本,我們看到這段《漢書》的記載就能夠體會到,你看他從小那麼勤勉讀書,幾乎是靠著自學,讀了幾十年的書,勤勉好學,最後當他有機會能夠幫助君王去治理國家、治理天下的時候,他能夠提出這麼有見地的治國方針,這個和他早年非常勤勉認真的去讀聖賢書,去記取古往今來的這些明君聖主他們是如何治國平天下,他去記取這些經驗和教訓,這和他的勤學是分不開的。

  這段經文,「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我們就學到這裡。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這段經文講的也是兩則公案,第一則是晉朝的孫敬勤學的故事,第二則是戰國時期的蘇秦發憤勤學的經過。

  『頭懸梁,錐刺股』,「頭懸梁」講的就是晉朝的孫敬,他每天讀書讀到很晚,為了怕自己打瞌睡,於是在頭髮上綁了繩子,就懸掛在頭頂的木梁當中,他一打瞌睡,繩子就把頭髮給扯住了,他就痛醒了,就繼續用功讀書。「錐刺股」是戰國時期的蘇秦,他也是發憤勤學,每到他讀到很疲倦昏昏欲睡的時候,他就拿錐子去刺自己的大腿,把自己刺醒了之後,就提醒自己不能夠懈怠懶散。『彼不教,自勤苦』,你看他們這種刻苦用功、認真學習的風範,並不是別人要求他、教導他,都是他自動自發、奮發圖強的。

  這句「頭懸梁,錐刺股」,我們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有一個成語叫做「懸梁刺股」,就是說的這兩則典故。所以我們對於這懸梁刺股當中的兩位主角,一個孫敬、一個是蘇秦,我們都要學習他勤勉好學的精神。

  孫敬是東漢人,東漢時期的讀書人,字文寶,是信都人,信都是在今天的衡水市。他從小就非常勤勉好學,而且他記憶力非常好,所看過的書都能夠記下來。雖然他的天資很聰明,但是他依然是非常勤學的,每天晚上他讀書就讀到通宵達旦。因為常常看書看到後半夜,就是看到已經很疲倦了,在打瞌睡,所以他就把繩子吊在房梁上,一打瞌睡被拽醒,然後繼續讀書。

  戰國時期的蘇秦,他是追隨著他的老師鬼谷子學習,但是他學業沒有完成就下山了。他就到處去想要求得一官半職,然而都做不到,只好回家。可是回到家裡之後,他的親人都看不起他,於是他就想起老師鬼谷子對他的教誨,他就發憤圖強要認真的讀書。他苦讀《太公六韜》和《陰符經》,從早到晚都很認真的在學習。到了三更半夜非常困倦的時候,他就把錐子扎到大腿上,疼醒了就接著讀書。

  「彼不教,自勤苦。」王相在註解當中說:你看這兩個人,一個是孫敬,一個是蘇秦,他們後來都官位做到了卿相的地位,是名揚四海,你看,「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最後都享的高官厚祿,他能夠做到這一點,也都是從他小時候能夠奮發圖強、勤苦讀書而得來的。看看我們年輕人,如果從小生活條件很好,還在那裡貪圖享受、吃喝玩樂,那麼想一想古人勤學的經過,就會感到很慚愧。再加上我們學習的條件跟古人相比確實是好多了,有好的家人,有好的父母、好的老師來教導我們,你看我們學習的環境和條件和這些人相比,和這些古人相比是那麼的優越,因此我們更加應當要勉勵,奮發自強來讀書。

  關於蘇秦,我們把他的故事再稍微詳細一點的給大家做一下介紹。因為蘇秦和孟子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他們都是東周時期,也就是戰國時期的人,蘇秦他是洛陽人。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一個非常紛擾的時代,春秋有五霸,戰國有七雄,當時的中國是處在一個分裂的格局當中,而且不時的有戰爭發生。戰國的後期,這六國他們都非常畏懼西邊的強秦,因為秦國的力量非常雄厚,實力非常雄厚,而且對於各國都是虎視眈眈,沒有一個國家真正有實力、有勇氣敢和秦國抗衡的。

  於是蘇秦他就去見秦惠王,跟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希望秦惠王藉著這個機會「吞併諸侯,稱帝再治」。其實蘇秦當時對秦惠王所提出的建議,也就是後來秦始皇所走的路線。他勸勉秦惠王說:「大王您所在的秦國是非常有戰略優勢的,首先你看西部有巴蜀、漢中,北部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方有巫山黔中,東方有肴函」,它的戰略位置是非常穩固而且具有優勢的。此外,秦國的經濟、農業方面也很發達,農業的生產年年豐收,老百姓很富足,軍事的實力又那麼強盛,同時秦國所擁有的土地面積也很寬廣。所以蘇秦就對秦惠王說:「這就是所謂的天府之雄國」,這是天府之大國,「你憑藉著你的戰略優勢,軍事、經濟各方面的優勢,完全可以去吞併各個諸侯國,這樣就能夠統一天下,你就是全天下的霸主了」。這是蘇秦對秦惠王的勸說。

  但是秦惠王對蘇秦提出的建議並不感興趣,他說:「寡人聽說,這個羽毛要是不夠豐滿的人,就不可以飛得很高。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也就是秦惠王認為他自己的實力還不夠豐滿,時機也不夠成熟,所以蘇秦提出的建議,你看他說:「先生你是不遠千里來給我提出這些建議,但是我日後再考慮,目前還感覺這個時機尚未成熟。」所以秦惠王就拒絕了他的建議。

  蘇秦這個時候去遊說秦王,但是並沒有受到秦王的重視,這個時候他帶出來的身上的錢也都用完了。這是俗話說的:「美人賣笑千金易,壯士窮途一飯難。」他就遇到了這種困境,只好收拾一下他的行李就回到了家裡。回到家裡之後,他一副非常落寞的樣子,結果家人都看不起他,太太對他很冷漠,嫂嫂也不理他,連父母都不跟他講話。但是蘇秦並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怨天尤人,他就想想自己的遭遇跟姜太公、朱買臣比起來好多了,夫人雖然對他很冷淡,但沒有提出要跟他離婚。包括後來許多這些建功立業的人,他們當初也都有遇到這種困境的時候,一個人是三窮三富過到老,哪有人都是一帆風順的。

  所以蘇秦他在家人對他都不理解的情況之下,他就開始發憤用功的讀書,每天晚上他讀到夜裡非常困倦的時候,就拿起錐子刺大腿,這就是「錐刺股」的典故。蘇秦也開始反省他遊說失敗的原因,因為最開始他是走強國的路線,去找實力最雄厚的秦國來勸說。等到他開始再次出門遊說的時候,他就改變了他的路線,他從小國開始著手,就先到了北方的燕國。他的一番遊說的言語就打動了燕文侯的心,所以就把燕國託付給他,希望蘇秦可以開始從事南北聯合合縱的工作,就是把這些小國都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同時燕國還給他足夠的資金,還幫蘇秦裝備了豪華的馬車。

  於是蘇秦就坐著豪華的馬車,帶著這些金銀珠寶又到了趙國,去跟趙王進行遊說。趙王也願意把這個國家託付給他,並且他賞賜給蘇秦的資金以及所有外交的排場比燕王更加的豐厚。於是蘇秦就浩浩蕩蕩的又來到了韓國、魏國和齊國,這些國家也都能夠接受他所提出的合縱的主張,就是把這些小國團結起來共同對抗秦國。最後他來到了楚國,就跟楚威王遊說,最後也說動了楚威王。於是蘇秦在他的遊說之下就組成了這六國的聯盟,也就是六國合縱就成功了。這時候蘇秦是身佩著六國的相印,六個國家,燕、趙、韓、魏、齊,還有楚,在蘇秦的遊說之下都願意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強秦。

  蘇秦這個時候等於他是佩六國相印,最後是衣錦還鄉。等他回到家裡的時候,他所有的家人又對他畢恭畢敬。蘇秦就對他的嫂嫂說:「為什麼妳之前對我這麼傲慢,而現在卻對我如此的恭敬?」他的嫂嫂就蒲服在地上,掩面對他說,就對他道歉,她說:「因為我現在見到你是位高金多。」位高就是說他現在的地位很高,已經是身佩六國相印的一個官員了;而金多,金多就是錢財物資很豐厚,各個國家都賞賜給他很多的金銀財寶,還有豪華的車馬排場。所以嫂嫂見到這個情形,也不免對他畢恭畢敬,這個時候蘇秦他就深刻體會到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景象。

  這個是對於蘇秦去遊說各國這段歷史做了一點補充。當然之前我們也有談到過,其實在戰國時期,像蘇秦、張儀這樣的人,他們就是憑著他的口舌之利在各國去遊說,但是最終的目的是要達成他們個人的私利,而不是真正為了國家、民族著想,這是他們思想的一種侷限性。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這兩句經文所講的也是四段公案。『如囊螢,如映雪』講的就是兩段公案,一個是晉朝的車胤,另外一位是孫康,是他們勤學的故事。晉朝的車胤家裡很貧窮,沒有錢買油燈來讀書,所以他每天抓一些螢火蟲放在袋子裡,就利用這一閃一閃微弱的螢火蟲的光來讀書。另外一位是孫康,孫康他每到夜晚讀書沒有燈可以用,他就利用雪地上的反光來讀書。雖然他們家境很貧窮,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他們勤勉好學的這種態度。

  再來,『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這是漢朝的朱買臣。朱買臣的家境很貧寒,是以砍柴為生的,但是他常常利用砍柴之餘認真的讀書,每次他背柴回家的路上,都是一路背誦著回家,這是「如負薪」。

  「如掛角」則是另外一則公案,這是講的隋朝的李密。李密平常替人放牛,但仍然是一心的求學,所以他常常把書掛在牛角上去苦讀。雖然他們為了謀生每天身心都很疲勞,但是他依然是認真的在求學,這種奮發向上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下面我們就分別來介紹這個公案,先看「如囊螢」,這個故事是晉朝大儒車胤的故事。車胤是生活在晉朝,就是東晉的時期,是南平人,南平在我們今天的湖南。車胤,字武子,這是一個年輕有為而又勤奮好學的人。他的祖父在三國時期曾經任過官,他的祖父叫車浚,在三國時期他是在東吳擔任會稽太守。而車胤的父親也曾擔任過吳郡主簿,他的父親叫車育。

  車胤曾經見過當時的太守,叫做王胡之,王胡之這個人很會看人,他就曾經對車胤的父親車育講過一句話,他說:「你的兒子將來一定會大興門庭」,換句話說,他將來一定是會有成就的,「你現在要讓他專學,要讓他專心認真的學習」。果然車胤並沒有辜負父親對他的期望,這位太守也沒有看錯人。車胤雖然很年輕,家境又很貧寒,但是他非常的勤學,博學多聞,每天都很勤奮認真努力的在學習。但因為家裡很貧窮點不起油燈,所以每到夏天的時候,車胤就去外面捉螢火蟲,把捉到的螢火蟲裝到布袋裡,就藉著螢火蟲微弱的光照著他的書,他就能夠繼續來閱讀。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車胤的學問就漸漸的增長,他的名聲也慢慢的傳揚到了鄉里。後來在桓溫的引薦之下他做了主薄的這個官,並且不斷的升遷,最後就做到了吏部尚書。這是如囊螢。

  「如映雪」,這個典故也是發生在東晉時期,有一個讀書人叫孫康。孫康是東晉京兆人,京兆就是在今天的河南洛陽。在《藝文類聚》當中曾經記載著:「孫康家貧」,就是他家裡很貧窮,「常映雪讀書」,他常常藉著雪所反射過來的光,在夜晚當中認真的讀書,而且他是一位很「清介,交遊不雜」,是這樣的一位讀書人。他為人很清正,從小沒有什麼嗜好,就是喜歡讀書。所以因為家境貧窮,油燈在古時候,這個油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也是不容易買得起的東西。

  我們能夠理解,像有人就曾經跟我們講,以前在農村,要是能夠吃得上芝麻油,這個芝麻油是比較貴的,人們要是吃不起芝麻油,就只好去打菜籽油來吃,所以做菜如果能夠用得起芝麻油,這家裡是比較有錢的才能夠買得起。古時候燈油也是如此,有時候家裡太貧窮了,連燈油都買不起。所以孫康每到冬天的夜晚,他就藉著積雪的反光來讀書。在這種冰天雪地的環境裡是非常寒冷的,但是他絲毫都不畏懼寒冷。就這樣勤奮的求學,學了很多年,最後終於他的學問見識得到很大的增長,後來他有機會在朝廷任官,官位還做到很高,做到了御史大夫。於是孫康的後人就把「映雪」這兩個字做為他們家族的堂號,就跟楊震一樣,你看楊震他們家是「四知堂」,孫康他們家就是「映雪堂」。

  『家雖貧,學不輟』,「輟」就是停止的意思。賀興思在註解當中說:「夫此二人」,這兩個人,他所指的一位是前面我們說到的車胤,如囊螢,每天藉著螢火蟲的光來讀書,另外一位就是孫康,孫康是藉著積雪的反光來讀書。這兩個人雖然家裡很貧窮,而能夠如此這般的勤奮好學。何況是後生小子,像我們這些年輕人,我們衣食無缺,每天的生活都很優越、很安閒,我們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怎麼能夠自暴自棄?怎麼能夠貪圖享受而不認真讀書?賀興思在註解當中特別強調,我們要向這些好學的讀書人看齊。

  下一則典故是如負薪,這個典故所講的是西漢時期朱買臣的故事。朱買臣生活在西漢景帝的年代,字翁子,是吳縣人,吳縣是今天的江蘇。他也是從小家裡很貧窮,但是他很愛讀書。因為他愛讀書,他也就不會去想著要去譬如說做工、做生意之類的,去置辦產業,就是他的精力沒有用在這個方面,僅僅靠著打柴維持著清貧的生活。每天打柴的時候,他把書就放在柴草當中,打柴閒暇的時間就把書拿起來去閱讀。打完柴他挑著柴回家的路上,就把書掛在他的擔頭上,一邊走就一邊讀。

  他的妻子是崔氏,就跟著朱買臣一起把柴挑到市集去賣,在這個途中朱買臣還在繼續讀書,每次讀到他特別喜愛的句子、非常好的句子,他都要大聲的把它讀出來,走在路上的人就看著這兩個人擔著柴火在路上走。崔氏時間一久,她覺得這種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而且這樣天天讓人在路邊這麼看,非常丟人,所以她就讓朱買臣最好小聲一點,不要這麼大聲,但是朱買臣沒有聽她的話,一讀到他喜歡的地方就很大聲的把它讀出來。

  最後崔氏她終於忍受不了,就要求跟朱買臣離婚。結果朱買臣就笑著對她說:「妳不要看我現在這麼貧窮,等我五十歲的時候一定會大富大貴的。」朱買臣就勸他的妻子,他說:「妳現在已經跟著我吃了二十多年的苦,我現在已經熬到了四十歲,妳再等幾年,等我富貴的時候一定好好的報答妳。」這個時候他的妻子非常憤怒,就跟他說:「像你這樣的人,最後只能餓死在溝裡,又怎麼可能過上富貴的生活?」朱買臣一而再再而三的勸他的妻子不要輕易的離婚,但是妻子還是執意要離開他,於是朱買臣就只好寫下了休書,讓妻子最終離家而去。

  離婚之後朱買臣依然是過著和從前一樣的生活。有一天,朱買臣背著柴火在墳墓旁邊走著,正好就碰到了他的前妻以及她的丈夫,兩個人看到朱買臣在這裡又冷又餓,看他很可憐,就叫他一起吃飯。就這樣年復一年,就在貧困的生活當中又過了很多年。到了後來,朱買臣的才華和學問就受到了當朝皇帝漢武帝的賞識,於是就把他任命為會稽的太守。等朱買臣回鄉上任的時候,又一次遇到了他的前妻和她後來改嫁的丈夫,所以朱買臣就把他們安置在會稽太守的府園當中,並且供他吃供他喝,讓他們衣食無憂。之後,在從前曾經幫助過朱買臣的朋友,他又把他們召見過來,一一就報答了他們當年的恩德。最後,朱買臣的官位做到了主爵都尉,這是我們說三公九卿,主爵都尉是列在九卿之中,這個官位是很高的。這個是如負薪。

  再來我們看如掛角,如掛角所說的是隋朝末年李密的故事。李密字玄邃,小字法主,他是遼東襄平人,遼東襄平就在今天的遼寧省遼陽市,所以他是東北的人。在青年時代,他憑藉著父蔭擔任左親衛府大都督、東宮千牛備身。

  結果有一次,隋煬帝在儀衛當中,儀仗隊當中就見到了李密這個人,就看這個人長相他的器宇談吐非常與眾不同,所以就讓他回家讀書。李密回到家裡之後,就開始關起門來勤苦認真的讀書。有一次他去拜訪包愷的時候,走在路上他也不浪費自己的時間,就把一套《漢書》掛在牛角上,這一手捏著牛繩,一手就翻著《漢書》,在那津津有味的讀起來。

  結果走在路上,正好越國公楊素路過的時候就看到了這個場面,於是就走在他身後悄悄的跟著他。等李密停下來之後,楊素就跑上前去問他,他說:「年輕人,你是讀的什麼書?」李密就跟他說:「我正在讀《漢書.項羽傳》。」於是楊素和李密兩個人就交談起來。楊素回到家裡,就對他的兒子楊玄感說:「我看到李密這個人,他的學識和氣度非常好,你們這些人都沒有辦法跟他相比。」所以楊玄感就和李密成為很好的朋友。後來楊玄感起事的時候,李密就輔佐他。楊玄感後來起兵失敗了,李密加入了瓦崗軍,就闖出了自己的一番事業。後來他是歸降了大唐,李淵是大唐的第一代君王,第一位君王就把他封為光祿卿,封他為邢國公。這是他勤奮好學,最終就能夠做出了一番事業。

  下面說:「身雖勞,猶苦卓。」賀興思在註解當中說:「觀此二人」,我們看到這個如負薪講的就是漢朝朱買臣的故事,如掛角則是隋朝末年李密的故事,這兩個人一個是打柴的、一個是牧牛,雖然他們的生活過得很艱難、很勞苦,早年還在貧困的時候,真的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但是他們能夠卓然自立,他們依然是樂在其中,而到了後來是一舉成名天下知,你看他一舉成名之後,就兩個人官位都做到很高。

  《三字經》的作者在這裡用這個典故來勉勵天下的這些年輕人,也要勤奮好學,能夠通曉聖賢的經典、通曉史書。我們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要用古人的經典、古人留下來的寶貴典籍,在裡面認真努力的去求學、去誦讀,將來也能夠像李密和朱買臣一樣,最終能夠卓然自立,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出來。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這句經文所講的是宋朝時期的文學家蘇洵,『老泉』是他的號。他是從二十七歲開始才發憤讀書,因為年紀太大了,後悔讀書太晚。『爾小生,宜早思』,你們這些年輕的學子,趁著自己年輕的大好時光,就應該有所警惕,珍惜光陰,及早的用功讀書,否則最後就會造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後悔都來不及了。

  我們先來看第一句的經文:『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這個典故是記載在元朝陳秀明的《東坡詩話》這部書當中,他所講的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蘇洵的故事。

  蘇洵字明允,「蘇老泉」,老泉是他的號,他是四川眉州人。蘇洵小的時候並不喜歡讀書,又因為他父親的關係,他沒有經濟上的壓力,不需要養家糊口,所以他年少的時候常常到處去遊歷各地的山川。加上蘇老泉這個人是一個很有俠氣、行俠仗義的人,而且樂善好施,所以他在外面遊歷的期間就結交了許多的好朋友。到了天聖六年,他聘娶了程文應的女兒為妻。程文應也是官宦的家庭,他擔任眉山的大理寺丞。就是他娶的這個妻子跟他是同鄉,都是眉山人,她的父親程文應做到了大理寺丞,這是官宦人家的女兒。但雖然成了家,蘇洵還是天天的到處遊玩,遊山玩水,而他的父親也任由他去這樣成日的嬉遊,對他也不管也不問。

  可是他的夫人程氏是出自於書香門第,官宦的家庭,就是蜀郡儒家這種家庭培養出來的女兒,所以她從小就是知書達禮,就是她家學的淵源非常深厚。程氏就常常勸蘇洵讀書,只有讀書向學,能夠考取科舉考試,考取功名,這是天下的讀書人都很嚮往的一條路,但是蘇洵對這點他一點都不上心,還是天天的在那裡到處遊玩,並不肯用功讀書。

  結果有一天,因為蘇洵喝酒喝多了,最後不慎就生了病,感染上了疾病,只好住在家裡靜養。在家裡靜養的期間,有一天他就看到書房的牆壁上題了一首詩,這首詩是這樣寫的:「童年讀書,日在東方」,就是童年時期認真讀書,就如同早晨的太陽一樣;「少年好學,日在中央」,少年時期好學,就如同中午的太陽一樣;「壯夫立志,壓山夕陽」,如果是壯年時期才立志要讀書的話,那就如同傍晚的夕陽;「老來讀書,秉燭之光」,如果是年紀大了、年老了才開始發憤讀書,那就如同拿著蠟燭在夜晚當中行走一樣,雖然這個蠟燭的光很微弱,但是也總比一個人在黑暗當中行走要來得好。下一句說:「人不知書,悠悠夜長」,因為聖賢的經典、聖賢的典籍都是充滿著智慧的,如果人不知道立志好學、勤奮讀書,那我們人生就失去了一盞智慧光明的引領,就如同走在漫漫的長夜一樣。「嗟爾士子,勿怠勿荒」,最後一句是勸勉的話,就是希望讀書人千萬不要懈怠、不要懶散、不要荒廢了人生的寶貴時光。

  結果蘇洵一看到這首詩,就知道是他的夫人程氏所寫的。這不愧是官宦人家的女兒,從小是飽讀詩書,這是書香門第培養出來的女兒,就是非常有學問。蘇洵看了之後特別感嘆,就覺得他的太太真的是一位賢妻良母,用這種方式來勸勉自己的夫君要努力求學,所以他說:「賢妻誨我深矣」,賢妻對我的教誨確實是很深刻、很深入。一個人如果他不讀書、不讀經典,就如同生活在漫漫的長夜當中,他面前是一片漆黑,什麼都看不見。而我現在還不到三十歲,當時蘇洵是,我們看到這裡說的是二十七,「蘇老泉,二十七」,他才開始發憤要讀書,所以當時他還不到三十歲。「鬚髮將白」,如果我現在不開始努力讀書的話,將來後悔都來不及了。於是從此之後,蘇洵在他夫人程氏的鼓勵之下,就開始勤勉讀書,從早到晚都勤學不輟。到了後來他就考中了科舉,做官做到了翰林侍講兼大理寺丞。大理寺丞這個官就和他的岳父是一樣的官位。

  後來有人就寫詩來讚歎程夫人,你看程夫人相夫教子,她不但是勉勵丈夫蘇洵要努力求學讀書,而且她還培養出了蘇軾還有蘇轍,他們和父親合起來人稱三蘇,就是蘇洵、蘇軾、蘇轍,這是在我們中國的文學史上三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後人就讚歎程夫人的賢德,是這樣說的:「賢婦從來勵丈夫」,一個賢德的婦人,她從來都會勉勵、鼓勵自己的丈夫要立志向學,「老泉三九始通儒」,三九,三乘以九是二十七,所以說蘇老泉是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讀書。「不是閨中勤警策」,如果不是程夫人在家裡勸勉她的丈夫,並且教導她的兒子,「人間那得顯三蘇」,這三蘇指的就是蘇洵、蘇軾和蘇轍,這三蘇在文學史上是里程碑式的人物,而他們的成就和程夫人的賢德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說古人講聖賢出於閨閫之地,母教則是天下太平之根本,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假。

  蘇洵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上歐陽內翰第一書〉,這篇文章是他寫給歐陽脩的一封信,是自薦信,當時歐陽脩是擔任翰林學士,這篇文章就把蘇老泉從二十七歲開始奮發努力求學的過程寫在裡面。蘇洵自己說他少年的時期都不知道認真學習,每天就和朋友,結交許多朋友,到處去遊蕩,一直到二十多歲才開始知道讀書。但是因為他散漫的習氣已經養成了,所以最開始他讀書並不是很認真,同時因為看到和自己同輩的人也不見得比他自己高明,所以他自認為已經很不錯了。

  到了後來,他讀書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地方有一點困頓而不解,於是他又把古人所寫的文章拿出來細細的品讀,這才發現原來他自己並沒有真正的領會其中真實的內涵,所以他就開始懷疑自己的資質了。原本他感覺自己還不錯,跟身邊的人比起來,他自己已經自我很滿足了,但這個時候才發現了差距。他想來想去,又覺得自己應該不至於這麼差。於是他一怒之下,就把以前所寫的一百多篇文章全部燒掉,他就重新取出了《論語》、《孟子》,還有唐宋八大家,像韓愈這些人的文章,他決定從頭開始來讀。他每天就坐在他的書房裡面勤勤勉勉的去苦讀,最後他讀了七年的時間。等他真正靜下心來深入經典、深入古聖先賢文章的時候,慢慢的就從這當中體會出了它真實的義理,他就感覺到自己胸中豁然開朗,這他才敢開始下筆寫文章。所以這是蘇老泉自己自述求學的經過。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王相在註解當中說:蘇老泉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讀書,雖然二十七歲還不算老,但是我們以一般人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他二十七歲才開始學,確實年紀就已經有點大了,已經是已老矣。我們看蘇老泉開始發憤求學的時候,已經是二十多歲快三十的人,古人結婚一般比較早一點,所以他這個時候早就已經成家了。成家他就有家庭的責任,但他最初因為不好學、不肯學,所以他等二十七八歲開始要學的時候,又後悔說為什麼這麼晚才開始發憤要求學。然而最後終於在他的七年勤奮苦讀之下,最終成就了他的學問,也成就了他的功名。

  王相在註解當中就談到:像「爾輩小生」,這說的就是現在的年輕人、現在的讀書人,看到這則公案我們就應該要自我警惕,當我們還年輕,年紀輕輕的時候,就應該早點立志要上進,要發憤讀書,「黽勉以成功」,黽勉就是勉力、盡力的意思,要自我勉勵,一定要認真讀書,最終能夠學而有成,千萬不要等到自己年紀已經大了,才後悔我年輕的寶貴時光就這樣浪費掉了,最後還是沒有什麼成就,等到老的時候才後悔就已經來不及了。更何況我們的天資跟蘇老泉比起來又是差得很多,他從二十七歲開始苦讀七年,還能夠最後考取功名,而我們的資質和蘇老泉相差得這麼遠,我們怎麼能夠平白無故的虛度自己的光陰?不要僥倖的認為說,我年少的時候沒有好好學,那我就像蘇老泉那樣年紀大了再學,我們資質又比不上他,可能各方面的條件也無法跟他相比,那最後結果就是自己空過了一生。

  今天學到的這些典故,都是《三字經》的作者非常用心良苦的會集整理在這裡,勸勉我們要能夠努力的趁著年少的時光抓住機會,認真的學習。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