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第40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五頁的第三行開始看起。
【迨成祖。遷燕京。十七世。至崇禎。】
這句經文所講的是明代的歷史,在明成祖這個時代,他把明朝的國都遷到了燕京,也就是北京,後來又傳了十六代,就到了崇禎皇帝。
我們來看這段時期明朝的歷史,在公元一四二四年,明成祖駕崩之後,繼承大統的是他的長子朱高熾,這就是明仁宗,但是明仁宗在位僅僅一年的時間就駕崩了。就在同一年,他的長子繼承了皇位,這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在明宣宗當政的時期,是一個太平的盛世。明仁宗在位的時間很短,但是就在他和他的兒子明宣宗統治的這段時期,在歷史上稱之為「仁宣之治」,這是一段天下太平、政治上上軌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好時期。
在明宣宗當政的期間,首先他開始繼續來削弱各地藩王的勢力,使得地方的力量不至於過強而對中央造成威脅。同時宣宗皇帝他所任用的大臣,都是很有德行、有才幹、有威望的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楊,楊士奇、楊榮和楊溥等人。
焦竑在《玉堂叢語》當中曾經講過一句話,說:「正統間,文貞為西楊」,文貞指的就是楊士奇,稱為西楊;文敏指的是楊榮,他叫東楊,是以他們所居住的地方來區別的;「文定郡望」,文定就是楊溥,「每書南郡」,所以世人就稱楊溥叫做南楊。西楊楊士奇有相才,東楊楊榮有相業,南楊楊溥有相度。所以焦竑說,「論我朝賢相」,明朝賢德的宰相,「必曰三楊」,就一定會說是三楊。也就是楊士奇、楊榮和楊溥,他們都是有德行、有才幹的非常難得的大臣,有宰相的才幹,能夠使得宰相的事業做得非常穩固,而且也有宰相的度量。這是明宣宗當政時期的大臣。
而且明宣宗非常虛心接受大臣對他提出的建議,這就把國家管理得很好。同時他重視並且改革督察的機構,對於官員當中以及軍隊的內部所存在的貪污腐敗的問題都進行了整肅。所以《明史》對於仁宗和宣宗這段時期,他們的政治上、經濟上,以及各個方面的作為評價是很高的,它說明仁宗和明宣宗治理國家的期間,這些官員都各司其職,所以它的整個施政,在政治方面就管理得非常的好,整個「綱紀修明,倉庾充羨」,他的政治體制得到了改革與完善之後,這對於促進國家的農業和經濟的發展是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很好的前提。因此老百姓個個都是安居樂業的,甚至於在這段時間也是難得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好時期。所以從明朝建立以來,一直到明仁宗、明宣宗的時期,經歷了六十年的歲月,一直到現在,百姓慢慢的就能夠恢復他的農業生產和經濟的發展,從而得以安居樂業。因此歷史上就稱宣宗皇帝和他的父親仁宗皇帝在位時期的這段盛世景象為「仁宣之治」。
到了公元一四三五年,宣宗皇帝駕崩了,他的長子朱祁鎮繼承了王位,他繼位的時候只有九歲,這就是明英宗。由於皇帝年齡非常小,因此就由太皇太后張太后來輔政,同時宣宗皇帝當時所任用的三位賢臣「三楊」,楊士奇、楊榮和楊溥,他們負責主持國家的軍政大事。然而不久之後張太后駕崩,三楊也去世了,所以朝政就由太監王振來把持。
說到這段歷史,我們在這裡跟大家講一講宣宗皇帝的三位賢臣之一楊榮的故事。楊榮,如果大家讀過《了凡四訓》,對於這個名字一定不會感到陌生。我們看歷史史書上的〈楊榮傳〉當中記載,楊榮是明朝建安人,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建寧這一帶,字勉仁,勉勵的勉,仁愛的仁,他是明朝時期的一位名臣,三楊之一。楊榮的祖先是普通的老百姓,而且生活很艱難,都是靠著在江上划船載人來維持生活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船夫,一般說的船夫,他的祖先都是做這些很辛苦的工作。
就在楊榮曾祖父的那個時代,有一次發生了很嚴重的洪水災害,這場洪水就沖毀了很多老百姓的房子,他們的這些財產也都隨著洪水到處漂流,所以在洪水當中,就看到許許多多的災民以及財物都在水上漂來漂去。就在這個時候,有許多靠著划船為生的船夫,他們就趁機去撈取這些漂流的財物,漂在水上的貨物,就是趁著有災難的時候發災難財。但是只有楊榮的曾祖父和他的祖父,看到這些老百姓,眼看著就要被洪水奪去他們的生命,他們心裡很不忍心,所以他划著船,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就全心全力的去打撈和拯救困在水裡的災民,而對於漂在水上的這些錢財物品,他們一點都沒有起心動念說要趁著災難趕緊去搶錢、搶財物。
所以洪水過後,其他的船夫都發了災難財,生活都過得非常的好,而只有楊氏的父子,他們只顧救人,絲毫沒有從中去謀取利益,洪水之後他們還是繼續划船來維持生活,繼續當船夫。在當時,鄉里有一些人看到這楊氏父子,覺得你們倆也太傻了,趁著這個機會不多撈點錢,你天天去救人做什麼,就覺得他們好像一點都不會投機取巧,反而還嘲笑他。但是楊氏父子他們做得心安理得,在災難的面前還是人民的生命比財產更重要。
這就是楊氏的祖上積了這麼多的陰德,結果到了楊榮的父親這一代,他們的生活才漸漸的比較寬裕。有一天,他們家就來了一位修道的神仙,經過了楊家門口,他就對楊榮的父親說:「你的祖父和父親積了很多陰德,所以將來的子孫,你們楊氏家族的子孫一定會很顯貴。」於是這個修道的神仙就給他指點,他說:「你可以把你的父親和祖父安葬在一塊風水寶地」,這就是後來的「白兔墳」。於是楊榮的父親就按照這位神仙(修道的神人)的指點,把祖先安葬在白兔墳當中。
到了後來楊家就生了楊榮,楊榮他從小就特別聰明,超過一般的孩子,而且他又很愛讀書,年紀輕輕楊榮就考中了進士,最初他在明朝朝廷裡面擔任編修官,後來他就不斷的升官,一直升到謹身殿的大學士,當到了工部尚書。楊榮在輔佐宣宗皇帝的時候,是一位有德行、有才幹的好大臣,他幫助皇帝、幫助朝廷去辦事的時候很有效率,做事情非常可靠,並且幫皇帝去謀劃這個國家的政務應該如何來處理,並且在決斷一些事情的時候,他也能夠果敢的做出決定。楊榮經歷了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一直到英宗四朝的皇帝,這四朝皇帝當政的時期,楊榮都受到朝廷的重用,特別是仁宗和宣宗皇帝時期,他幫助君王實現了仁宣之治的和諧景象。
這就是明朝這個時期著名的三楊之一,他跟楊士奇、楊溥都在內閣當中擔任重要的官職,所以三個人是稱為三楊。不但是如此,後來楊榮的官做到了三公,乃至於,你看這真的是榮宗耀祖,楊家本來都是靠著划船度日的船夫,是社會上地位很低微的老百姓,但是出了楊榮這樣的後人之後,連他的祖先都蒙受皇帝的恩寵,所以皇帝追贈楊榮的祖父和曾祖父和他同樣的官階。並且楊榮去世之後,還被皇帝和朝廷贈予太師的官階,謚號是文敏。此外楊氏家族的子子孫孫都很賢明,這個家族特別興旺、特別昌盛,楊榮的曾孫楊旦也是做官做到了兩廣總督和吏部尚書。
這個是記載在正史當中〈楊榮傳〉,這裡面所記載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是他的祖先因為積了很多陰德,這個陰德庇佑後世子孫代代都出賢才,代代都有有德行、有才幹的子孫在為朝廷效勞。因此《易經》當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個話是真實不虛的,我們看看楊榮的故事就能夠體會到,一定要行善積德,把這些德行留給子孫。
在明英宗的時期,張太后駕崩之後,以及三楊這三位賢德的大臣過世之後,整個朝政就被太監王振所把持。到了公元一四四九年,蒙古瓦剌的首領也先帶領軍隊南下攻打明朝。瓦剌是蒙古在元朝滅亡之後分出的一個部落,包括現在的新疆北部和蒙古的西部。到了明英宗時期,也先其部太師就一直率領軍隊在攻打明朝的邊境。後來明英宗親自出征,到了土木堡之後,明英宗就被瓦剌的軍隊給俘虜了。後來也先自立為大元田盛可汗,佔有大漠南北很廣闊的土地,他的勢力非常強,也先死了之後瓦剌這個部落就衰落了。到了清朝初年,漠西的蒙古就分成了四部,這個瓦剌就是其中的一部。但這四部當中是準噶爾的力量最強,到了乾隆年間就出兵討伐才平定了這四部。
這是屬於少數民族的一股力量,蒙古的瓦剌當時在明朝時期他的首領叫也先,也先帶領軍隊來攻打明朝的時候,因為當時明朝的朝政是把持在宦官王振的手上,所以他就慫恿英宗皇帝親自帶兵出征。但是明朝的軍隊打不過強大的蒙古軍,後來英宗率領的軍隊就被瓦剌的軍隊給打敗了,於是英宗皇帝在土木堡這個地方被俘虜,這在歷史上稱為「土木之變」。
雖然當時明朝是奸臣當道,但是也有一些非常忠誠的大臣這個時候挺身而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于謙。于謙想必我們對他不陌生,特別是對他所寫的一首詩,叫做〈石灰吟〉,這體現出了一個忠臣的氣節。于謙是明朝浙江錢塘人,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杭縣,是永樂年間的進士,他字廷益,官做到了兵部尚書。在土木堡之變之後,于謙主張把明景帝扶上君王的位置。就是在于謙的輔佐之下,明朝的政權得以穩固,所以後來英宗皇帝也才得以回到明朝的國土,並且得以復位。但是後來于謙因為被人進讒言而被殺。
他曾經寫過一首著名的〈石灰吟〉,這首詩表達了一位忠臣對於朝廷忠心耿耿的一種精神與氣節,他說:「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我們看到于謙,當明朝的朝廷經歷了土木堡之變之後,整個明朝的江山就處在很危險的境地。當時人們都希望能夠南遷,而于謙是這個時期的兵部尚書,他力排眾議,就率著明朝的軍隊打敗了進攻北京的蒙古瓦剌的軍隊,並且擁立了代宗皇帝即位。他的這個做法使得明朝不致於滅亡,所以于謙他在這個時期是非常有功勞的。他當機立斷,在英宗皇帝被俘虜之後,就把郕王朱祁鈺擁立起來,讓他繼承明朝的大統,這就是明代宗,並且把英宗皇帝尊為太上皇。
身為兵部尚書,于謙並不主張投降,雖然面對著蒙古瓦剌軍的強大的力量,于謙當時就注重加強京城的防守,並且整頓了明朝的部隊和軍馬,同時下令各地的藩王和守將派遣地方的部隊來京城勤王。於是于謙就率著軍隊,雖然對方瓦剌軍是非常強大的,但是于謙就死守住北京,最終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正是于謙這種忠勇衛國的精神,最後明朝的軍隊終於能夠打敗了瓦剌軍的進攻。
於是在一四五O年,英宗皇帝就被也先給釋放回來。但是英宗皇帝回來之後就面臨著一個問題,因為當時明代宗已經繼位了。所以代宗皇帝他把英宗以及他的皇后錢氏都軟禁起來,並且廢掉了英宗皇帝的太子朱見深,就改立他自己的兒子。但是想不到七年之後,石亨、徐有貞和曹吉祥他們聯盟起來,就在代宗皇帝病重的時候發動了政變,因此明英宗得以第二次登基,仍然以代宗為郕王。但是由於這種宮廷、王位的鬥爭,最終英宗皇帝再次登基的時候,就處死了于謙這些大臣,這一段歷史稱為「奪門之變」。
到弘治時期,于謙被追謚為肅愍,因為他確實是對於明朝江山的穩固起了決定性作用的一位忠臣。在萬曆年間,就把他的謚號改為忠肅,「忠」顯示了他忠心耿耿的保衛明朝江山的氣節。所以他確實,在他的詩作裡所寫的這幾句話,正是他人格的真實體現:「粉身碎骨全不怕」,他保的是明朝的江山社稷,而不是顧及個人的安危。雖然後來奸臣當道,但是你看「要留清白在人間」。歷史畢竟是公正的,經歷了王位之爭,這些政治鬥爭以及奸臣的讒言,于謙雖然是最終被皇帝處死了,但是後世又恢復了他的清白,正應驗了他〈石灰吟〉當中說的:「要留清白在人間」。
而英宗皇帝再次復辟之後,他就一改前非,因為之前他身邊有些大臣都是奸臣。他了解到,這個江山社稷,要能夠永久的保有明朝的江山,這是多麼來之不易,所以他復辟之後開始任用賢臣,能夠聽得進大臣對他的勸諫,而且平反許多前朝所留下來的冤案,他還廢除了殉葬的制度。在《明史》當中讚歎他說:「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這個時期的政治還是比較清明的。
到了公元一四六四年,英宗皇帝駕崩,太子朱見深繼位,這就是明憲宗。明憲宗當政之後,他恢復了代宗皇帝的帝號,幫他重修陵墓,並且也為于謙平反。憲宗皇帝大量的任用賢臣,而且因為他能夠體諒民情,了解到民生的疾苦,所以也加意的要為百姓來減少負擔,於是就減免了百姓的賦稅,種種的措施使得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與發展。可惜的是明憲宗這種勵精圖治的做法不能夠善始善終,一直到他晚年的時候,就不再去任用賢臣,而是寵信宦官,他也喜歡這些方術,最後導致的結果是使得明朝的朝廷又回到了奸臣當道的局面。歷史上有名的東廠、西廠,這種非常黑暗的組織就是在憲宗皇帝的時期開始橫行。西廠橫行就造成了明朝政府朝政的凋敝和衰敗。
在一四八七年,憲宗皇帝駕崩之後,他的兒子朱祐樘就繼承了皇位,這是明孝宗。明孝宗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好皇帝,所以他在位的時候,這也是一段中興之治,歷史上稱為「弘治中興」。孝宗皇帝為了把國家治理好,並且把前人留下來的這些積弊能夠清除,所以他就廣開言路,進行了改革。對於當政的這些奸臣的勢力進行了壓制,罷免了許多奸佞的奸臣,同時他也抑制了宦官的勢力。我們看明朝宦官專權的局面始終是非常嚴重,從明英宗時期,因為宦官王振當權,最後造成了土木堡之變,一直到明憲宗的時期,他的晚年也是重用和寵信宦官,導致了西廠橫行。
明孝宗當政的時候,他開始抑制宦官的勢力。同時他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很有仁愛之心。於是他繼續明憲宗前期的政策,就為百姓減少了賦稅,同時有許多勞民傷財的大工程明孝宗也下令要停止。所以在孝宗皇帝當政的時期,這就是歷史上的「弘治中興」,這是一段中興之治。明朝的政治在經歷了前朝的種種波折之後,到了這個時期就恢復了比較清明的統治,百姓在這個時期也得以安居樂業。
孝宗皇帝是在一五O五年駕崩的,繼位的是他的兒子朱厚照,這就是明武宗。明武宗當政之後他就比較懶於管理政事,他是比較喜歡享受,喜歡尋歡作樂的一位君王,並且相信種種怪力亂神,寵信宦官。但是他有一個好處,明武宗當面臨一些國家重要的大事需要做出決斷的時候,這位君王具有剛毅果斷的特質,能夠做出一個正確的決定。在一五一七年,蒙古國的王子帶領軍隊再次攻打明朝,這在歷史上稱為「應州大捷」。到了一五二一年,武宗皇帝駕崩,但是因為他沒有兒子,所以就由孝宗皇帝的侄子朱厚熜繼承皇位,這就是明世宗。
世宗皇帝在位的初期,當時發生了一件大事,朝廷當中叫做「大禮議」之爭。大禮議之爭是因為世宗皇帝的內閣首輔楊廷和,以及禮部尚書毛澄,這些大臣他們是當時把持大權的權臣。因為他們就以宋代的濮安懿王的事情做為例子,於是就強令世宗皇帝要尊他親生的父母親為皇叔父母,這個事情就引發了大禮議,有許多讀書人在這個時期就捲入了這場紛爭當中。最終,世宗皇帝就藉著大禮議的這件事情,把許多宦官和權臣的勢力鎮壓下來,所以皇帝就能夠主持國家大權,總攬朝綱,真正的權力掌握到了皇帝的手上。
明世宗掌權當政之後,這也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好皇帝,所以在他當政的時期也是中興之治,就是整個國家、明朝的政府又重新回到了社會安定和諧的局面,這個在歷史上稱為「嘉靖中興」。明世宗在各個方面都做出了許多的改革,他明察善斷,對於朝廷的綱紀也進行了整頓,並且推出了新政,這就加強了中央的集權。再來,對於這些權貴他們橫行霸道、貪污腐敗的做法,他也進行了大力的打擊,就把許多土地都歸還給了老百姓。同時國家非常重視農業的生產,以農為本,並且把老百姓身上的這些賦稅都減輕,徭役跟賦稅都減輕。在軍隊方面,他下令裁減軍隊,並且改革官制,整個軍隊和政治的體制就得到了很好的整頓。對於邊防也進行整頓,同時對於倭寇的侵略也進行了清剿。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嘉靖中興」一種社會安定和諧的景象。
但是可惜的是世宗皇帝這種勵精圖治的做法也是不能夠善始善終,到了明世宗的後期,因為他迷信方士,開始寵信一些奸臣,對於一些敢說敢做的忠臣也進行了殺戮,最後導致明朝的邊疆防守就變得比較薄弱,隨之而來的就是蒙古和倭國不斷的騷擾明朝的邊境。不但有這些外患,它的內憂也很嚴重,就是國內在世宗皇帝的後期也產生了很多兵變。
在公元一五六七年,隨著世宗皇帝的駕崩,他的太子朱載垕繼承了皇位,這是明穆宗。明穆宗又進行了改革,當時他啟用了高拱還有張居正這些人。因為針對他的父親在末期當政的時候也留下來了許多的弊政,穆宗當政之後就重用高拱和張居正,對於朝政進行了改革。並且把世宗皇帝的末期,有一些大臣他們去向君王勸諫的時候不被採納,就對他判罪,因為當時在世宗皇帝的末期他寵信一些奸臣,所以就造成了有許多忠心耿耿的大臣去進諫的時候,就觸怒了君王,而到了他的兒子朱載垕當政的時候,就把這些獲罪的大臣又重新來啟用。同時在邊防方面,面對蒙古軍的入侵,他也開始和蒙古進行議和。也廢除了海禁,就是在對外貿易方面開放了私人對外商貿的活動,使得中外的貿易往來得以充分的發展。
所以這種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改革的措施,就使得明朝政府又回到了國家安定、社會和諧、百姓都能夠安居樂業的情況,同時經濟的發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又因為對外貿易政策的開放,使得明穆宗當政的時期中外的交流就變得愈來愈頻繁,所以這段歷史被稱為「隆慶新政」。到了一五七二年,穆宗皇帝駕崩之後,他的太子朱翊鈞繼承王位,這就是明神宗。但是明神宗繼位的時候只有十歲,他的年齡很小,於是李太后攝政,而以張居正為內閣首輔。
張居正的字是叔大,號太岳,是明朝江陵人。他是在穆宗皇帝的時候入閣,被國家朝廷所重用,到了神宗皇帝的時期任命他為首輔。張居正輔政的期間是非常有作為的,對於國家的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神宗皇帝是把內廷的事務交給太監馮保來處理,而這個國家外政的大權是委任給張居正,所以神宗皇帝對於張居正是非常恭敬的。
張居正輔佐皇帝十年的時間,在國家政治、經濟各個領域都推出了改革的措施,他實行考成法,對於政府機構進行了整頓,同時對於官員的考核制度也加強和完善,有一些之前冗官跟冗員他也進行裁撤,就精簡了國家的官員。同時除了政治方面之外,他在經濟方面也推出了改革的措施,他開始清丈全面的田畝,推行了「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我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是嘉靖時期確立的賦稅和徭役制度,是張居正在位當政的時候,他在萬曆年間把它推廣到全國各地,這個是「一條鞭法」。這是把過去按照地、戶、丁分別徵收實行、徵發徭役的賦役制度,改成了按照土地、人丁來徵收貨幣跟白銀。為什麼要推出這個一條鞭法?推出這個政策可以簡化稅制,增加國家的收入,而且方便徵收稅款。
張居正擔任首輔的時候,這也是一位非常忠誠而且是以天下為己任的賢臣,那時太后也對他很信任,所以他才能夠推動各個方面的改革。像剛剛提到他這個考核制度,因為他感受到在明朝年間官場風氣比較敗壞,就是有一些官員不能夠各司其職,在許多的政事都很難推展。所以他建立了一個考核制度,就把行政機構經管的各項事務都進行了稽察跟考核。從考核制度實施之後,就使得明朝政府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行政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再來在這個時期,就是神宗皇帝在位的時候,張居正考慮到當時明朝政府的財政方面還是比較困難的,而且人民百姓經濟方面也比較貧窮,這個局面是怎麼造成的?他發現主要是有一些權臣、貴族他們對於土地進行兼併,而且朝廷的花銷很浪費。於是他就進行了整頓,就把一些多餘的官員和不必要的開支都進行了裁減,就是壓縮了政府的開支,皇室的費用也進行了節制,這個做法就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所以張居正的改革,使得國家的官僚體制得到了很好的整頓,並且在經濟方面收入也明顯有好轉,這是明朝時期再次出現了中興的景象。但是張居正在改革的過程當中也得罪了很多當權的世家貴族,也得罪了許多官僚地主。所以他死後,反對者就開始對他進行報復,也導致到了明朝後期又陷入了更為深重的危機當中。
實際上來講,在張居正當政,就是做為明朝的內閣首輔大臣,他所推行的這些政策,對於國家政治的改革、經濟的發展,乃至於軍事方面的整頓,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包括他當政的時候還治理黃河,興修水利,平定了西南的動亂。那個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為「萬曆中興」,所以明朝政府在這個時期整體的面貌是有中興的氣象。
但是可惜的是,到了一五八二年,張居正去世之後,神宗皇帝親政。雖然在神宗皇帝當政的初期還比較勤政,對於朝廷的政務認真的去處理,但是後來他就開始沉迷於酒色、沉迷於享受,而忽略了對於朝廷政治的管理,後來他就很少上朝了,許多政務都是由皇帝頒發的諭旨這種形式決策發布。而且在這個期間發生了三場重大的對外戰爭,雖然明朝的軍隊都打勝了,但是也消耗了許多,在軍費方面的支出也是非常之大的。
於是結束了這三場戰役之後,神宗皇帝後來連奏章都不再批復,他的身體也愈來愈差。但是這個時候明神宗還是沒有立太子,於是大臣們對於這件事情也感到非常憂心,後來也是因為這個問題,就是在爭立皇太子的過程當中就發展成了「國本之爭」。一直到一六O一年朱常洛被立為太子,國本之爭才告一個段落。
在明朝中後期,因為皇帝君王不理朝政的關係,使得明朝的朝廷出現了混亂的局面,甚至於大量缺官。而就在此時,位於遼東後金的勢力迅速的崛起,並且他們開始出兵向南進攻,而明朝的軍隊在這個時候就沒有力量去進行抵抗。在一六一九年發生的薩爾滸之戰,明朝軍隊打了敗仗。
因為這種頻繁的大規模的戰爭,使得國家的經濟實力得到了很大的挫敗,所以朝廷又開始增加老百姓的稅收,就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的艱難。到了一六二O年,神宗皇帝過世,朱常洛繼承了皇位,這就是明光宗,光宗皇帝。可惜的是光宗皇帝在位僅僅一個月就過世了,繼承王位的是他的兒子朱由校,這就是明熹宗。
而明熹宗他在當政的期間,宦官的勢力非常之大,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閹黨。宦官魏忠賢籠絡許多的大臣,於是在朝廷當中就樹立起了他自己的黨派。因為魏忠賢本身是一個宦官,所以人們就把他的黨派稱作閹黨。這個就是我們在《三字經》的經文當中看到的:「閹亂後,寇如林」,這個閹指的就是閹黨。魏忠賢的黨派閹黨就不斷的跟東林黨展開鬥爭,東林黨是提倡實學、匡扶時弊的一個黨派。兩黨之間在熹宗皇帝當政的期間鬥爭得很厲害,最終以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偽造了《東林黨點將錄》奏報給了朝廷,所以熹宗皇帝非常的震怒,就焚燒全國的書院,並且大量的罷免和處死東林黨的這些人。這個做法就激起了人民的怨恨,所以明朝末期社會矛盾是一天比一天還要嚴重。這個中間還發生了遼東經略熊廷弼被殺的事件,最終的結果是導致遼東的戰局就陷入了危機。
到了一六二六年,努爾哈赤出兵攻打寧遠,袁崇煥率領軍隊死死的守住這個地方,就把後金的軍隊打敗了,這個在歷史上稱為「寧遠大捷」。努爾哈赤在這一次的戰役當中受了傷,不久就過世了,他的兒子皇太極繼承了皇位。
到了第二年,熹宗皇帝駕崩之後,繼承皇位的是信王朱由檢,這就是明思宗。思宗皇帝當政的時候,其實他還是勵精圖治,想要把明朝末年衰敗的局面挽回,所以他大力的進行了清剿閹黨的舉措。就是以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的勢力在之前是無惡不作,排擠和殺害非常正直的讀書人,所以到了明思宗的時期,他大力的清剿閹黨的勢力。同時他是一個很勤政的皇帝,他想要把明朝的政局進行大力的改革和扭轉。同時他還平反了很多的冤獄,在天啟年間有許多被罷免的官員,在這個時期又被思宗皇帝啟用,重新讓他們為朝廷效力。
但是在這個時期明朝卻遇到了許許多多的自然災害,包括連年的旱災,結果使得廣袤的土地都是寸草不生,同時還有大規模的瘟疫出現。於是在全國的範圍之內就爆發了許多農民起義,這就是「閹亂後,寇如林」。而在這些農民起義當中,規模比較大的有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幾支勢力。這個時候明朝也陷入了困境,它的人事更迭很頻繁,而各地起義的勢力又不斷的壯大。同時不但有這些內患,明朝末年它的外憂也是非常明顯的,就是遼東皇太極繼承了努爾哈赤的君位之後,開始對於中原虎視眈眈,而且他的軍事實力也是非常之大,所以他經常率領軍隊南下,來侵擾明朝的土地。思宗皇帝雖然這個時候有勵精圖治的想法,想要把明朝各種危機都能夠平息,但是他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於內憂外患,他沒有力量能夠真正的把它平息。
我們看這張圖,這是清太宗皇太極以及莊妃,也就是孝莊文皇后。皇太極是清朝的開國君王,他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後來他建立了清朝之後,把國號改為清,就把他的父親努爾哈赤尊為太祖。皇太極在位十六年的時間,廟號叫太宗,所以也稱為清太宗皇太極。莊妃,也就是孝莊文皇后,她後來也輔佐了清朝的兩代君王。這個是他們的畫像。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閹亂後。寇如林。李闖出。神器終。】
這句經文描寫的是明朝二百七十七年歷史正式的結束,描述的是這段的過程。『閹亂後,寇如林』,閹亂就是太監弄權,剛剛說的以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跟東林黨之間有非常嚴重的政治鬥爭。而因為明朝末年太監專權,使得政治非常的腐敗,加上因為明朝政府經濟上比較虧虛的關係,就不斷的加重人民的賦稅,使得人民的負擔很重,這個時候就開始產生了各種起義,盜匪流寇也不斷的去擾亂老百姓的生活,並且發生了許多起義。這裡面就包括李自成,這裡說『李闖出』。李自成是當時最有名的一股勢力,他稱為闖王,率領軍隊直接闖到了北京,最終導致崇禎皇帝在煤山自殺,所以說『神器終』。崇禎皇帝自縊,就宣告了明朝二百七十七年的歷史正式結束,明朝也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我們下面跟大家介紹這一段的歷史。在明朝思宗皇帝的中後期,其實明代的江山已經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據清人的野史當中記載,思宗皇帝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非常勤政,每天早晨雞鳴他就起來處理政務,一直處理到半夜,最後積勞成疾。包括他的後宮,也沒有這些宴樂享樂的事情。但是雖然思宗皇帝這麼勵精圖治,仍然沒有辦法挽回明朝的氣數,因為從他的前代帝王一直到思宗時期,無論是在政治還是經濟,乃至軍事方面,留下了很多的弊端。特別是「閹亂後」,閹亂就是閹黨和東林黨各個黨派之間的鬥爭,引起了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並且波及到了各個方面。
再加上思宗皇帝這個人是疑心很重的一位君王,所以對於官員的任免這個方面,他經常的會去罷黜一些官員,造成了明朝朝廷無人可用的局面。再加上在邊疆保衛明朝邊疆一帶的這些將軍士兵也都非常的傲慢和懶惰,所以軍事方面也是充滿了危機,造成了當時流寇就到處去騷擾百姓,燒殺搶劫,無所不作。再加上為了加強明朝政府的經濟收入,他不斷的在老百姓身上增加許多稅收,各種苛捐雜稅不斷的出現,就造成了民怨。所以思宗皇帝雖然他很勤政,也很勵精圖治,但是也沒有辦法挽回明朝末年的敗局。
於是各地就發生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裡他的軍事實力最強的就是李自成跟張獻忠。李自成本來是陝西榆林人,後來他殺官起兵反叛,輾轉了各地的勢力之後,開始投奔他的舅父闖王高迎祥,他的舅父在山西,所以稱為「闖將」。到一六三O年,張獻忠在他的家鄉組織農民起義的隊伍,他自稱為「八大王」,後來率領他的軍隊加入了以王自用為盟主的三十六營,其中李自成和他的舅父也加入這個隊伍。到了一六三三年,王自用在戰爭當中過世,於是高迎祥就帶領起義軍繼續跟明軍進行較量,他們之間有非常激烈的戰鬥,然而最終是以失敗告終。於是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和李自成,他們十多萬人突破了明軍的包圍,就轉戰到了豫西楚北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明朝軍隊的力量比較薄弱。之後,他們就以鄖陽為中心,穿插在豫楚川陝的中間,靠著這些地方地理的優勢,就不斷的跟明朝的軍隊進行對抗。
到了一六三四年,思宗皇帝就先後任命陳奇瑜和洪承疇擔任五省總督,對於起義的軍隊進行大規模的清剿。於是在明朝軍隊強大的圍剿之下,起義軍的聯盟只好瓦解,就是各個營的統帥都帶領著他們自己的部隊到各個地方去逃竄。經歷了許多敗局之後,起義軍的各路首領在河南的滎陽會師,就再次形成聯盟,然後分成三路,就分散到了陝西、山西和鳳陽這些地方,以此來破壞明朝軍隊的清剿行動。但是明朝政府根據起義軍的流向就展開了相應的對策,對它進行了圍堵跟清剿,使得起義軍的力量不斷的崩潰和瓦解,他們只好各自都藏起來進行整頓。
到了一六四O年,李自成他們又開始活躍起來,他把以前的戰略戰術又重新做了調整,開始廣泛的吸收人才,並且安撫老百姓,也加強了他的宣傳工作。而且他每攻破一個地方,就開始做一些賑濟災民的工作,去開倉把這些糧食發放給老百姓。於是李自成的隊伍在攻陷了許多地方之後,他開始佔領了秦、隴整塊的土地以及晉西的山區,在一六四四年就建立大順政權。同一年,李自成進軍到山西,在寧武一戰當中打敗了明朝的軍隊,就攻下了太原這些地方。三月份,大同、宣府和居席都宣布投降。於是他帶領的大順軍隊就來到了北京,三大營投降,守城的太監打開城門把整座城獻給他,於是大順的軍隊就攻破了內城。
這個時候思宗皇帝他遣散了後宮,就自己在萬壽山自殺了。我們如果到紫禁城去參觀的話,就可以在後面看到萬壽山的遺址,這就是思宗皇帝自殺的地方。在《明史》當中記載,思宗皇帝在他的衣襟上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說:「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沒有想到明朝的江山會敗亡在他的手上,「然皆諸臣誤朕」,但是這都是大臣所造成的。「朕死無面目見祖宗」,在黃泉之下他沒有臉面去面對明朝的列祖列宗,「自去冠冕」,於是他把戴在頭上的帽子全部摘下來,「以髮覆面」,用頭髮蓋住了他的臉。「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於是他上吊自殺,這就宣告了明朝的滅亡。
同一年八月份,張獻忠的起義軍也攻佔了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權。就在這個時候,寧遠總兵吳三桂鎮守在山海關,本來他是歸降了大順的政權,但是當他聽說李自成把他的父親和他的家眷都拘禁起來,都抓起來的時候,吳三桂就開始策劃謀反。於是李自成他聽到了這個消息,就親自率領六萬大軍要攻打吳三桂。吳三桂看到這個情景,於是他假裝派人跟李自成進行和談,表示他想投降的願望,同時他給多爾袞寫信請求清朝的軍隊入關,並且表示對他們歸降。於是多爾袞就答應了吳三桂的請求,在一夜之間清朝的軍隊就來到了關下,對於李自成發動了突然的襲擊。於是李自成他兵敗之後就撤回了北京,在這當中很倉促的情況下稱帝,並且把整個京城都洗劫一空,再把軍隊帶回西安,他就守住西安這個地方。而清朝的軍隊實力非常的強大,勢不可擋,它馬不停蹄的就兵分兩路來進攻西安,最終潼關失守之後,李自成就退到了武昌。在公元一六四五年,李自成在九宮山戰死,這就標誌著大順政權的滅亡。
到了一六四六年,清朝的軍隊從陝西攻入四川,進攻大西政權。張獻忠也不是清朝軍隊的對手,於是大西的軍隊以慘敗告終,張獻忠在十一月死於鳳凰山。於是大順和大西政權的殘餘部落他們繼續聯合南明的政權,跟清朝的軍隊展開對抗,但是也沒有辦法挽回局面,在對抗的過程當中不斷的慘敗,以慘敗告終。到了一六五九年,清朝軍隊進入昆明,佔據了雲南,永曆皇帝就逃到了緬甸,三年之後被吳三桂所殺。於是明朝末年的起義軍以及南明的政權全部被清朝軍隊所消滅。
關於這段歷史,吳偉業曾經寫過一首〈圓圓曲〉。〈圓圓曲〉它是仿效白居易的〈長恨歌〉,其中有非常有名的一句話,叫做「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這寫的就是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故事。因為當時在李自成攻破京師的時候,就把陳圓圓和吳三桂的家人都擄走了。這就使得吳三桂非常憤怒,最終導致他做出引清軍入關的決定,打敗了李自成,最後陳圓圓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身邊。這首〈圓圓曲〉就是寫的這段歷史,它說「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是說君王當年離開人間,這是講崇禎皇帝自殺;將軍破敵收京,讓開了山海關,這是講的吳三桂最後打開了關門,引清兵入關。而他的原因是什麼?下面說「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全軍痛哭,披上縞素,哪裡知道將軍衝冠一怒是為了紅顏,「紅顏」指的就是陳圓圓以及吳三桂的家人。「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讌。」「紅顏流落」就指的陳圓圓被李自成所擄掠,還有包括吳三桂的家人也被李自成給抓走了。紅顏流落不是他所繫戀的,逆賊命定滅亡是因為迷於飲宴,就是說逆賊他注定要滅亡,是因為他沉迷於享受。「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就是像閃電般的掃蕩黃巾,平定了黑山,哭畢君王和老父親,再和她相見。這首〈圓圓曲〉講的就是當初吳三桂為什麼要引清兵入關,重要的原因就是李自成當時把吳三桂的家眷擄走了之後,於是吳三桂決定要跟多爾袞清朝的軍隊投降,並且把清朝的軍隊引入關內,說的就是這段歷史。
結束了明朝的統治,我們接著再來看清朝。下一句經文: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這是說『清世祖』他奉天承命,入主中原,平定了明朝末年起義的隊伍以及作亂的盜賊和流寇,這就使得天下恢復了安定,『克大定』。所以清世祖是滿清王朝入關之後第一位君王。我們開始來學習一下這段的歷史。
清朝是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政權,它本來是女真族三大部落之一的建州女真,後來因為它們部落之間有一些衝突,所以它逐漸的往南遷移,並且逐漸開始建立國家的體制,跟明朝的政府建交。到了一五八三年,努爾哈赤繼承了先祖的遺位,以十三副甲起兵,就統一了整個女真族。到了一六一六年,努爾哈赤正式建國稱汗,他的國號叫大金,歷史上稱為後金。
努爾哈赤在戰爭當中受了傷之後,他後來去世了,於是繼承皇位的是他的第八個兒子,也就是皇太極。皇太極繼位稱帝之後,就把國號改成了大清,這就是清太宗皇太極正式繼位。到了一六四三年,皇太極駕崩了,他的第九個兒子福臨繼位。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存在著許多個力量之間的鬥爭,就是針對由誰來繼位的問題,當時的局面也是充滿危機的。最終福臨能夠繼位,這和他的母親,也就是後來的孝莊文皇太后是有關的。福臨繼位,這就是清世祖,也就是順治皇帝。這句經文當中說的『清世祖,膺景命』,「清世祖」指的就是順治皇帝福臨。但是順治皇帝繼位的時候只有六歲,因此就由他的叔父多爾袞攝政。在一六四四年,在吳三桂的幫助之下,清朝的軍隊入關,就打敗了李自成所建立的政權,所以清朝建都在北京。「清世祖,膺景命」,就是指的順治皇帝,膺景命,「膺」是承受的意思,景命指的是天命。『靖四方,克大定』,就是平定了中外,建立了清朝。
在隨後的二十年當中,滿清的政權分別平定了大順和大西政權,大順政權是李自成所建立的,大西政權是張獻忠所建立的,同時他還平定了南明政權,南明政權是明朝的宗室在南方所建立的政權,最終滿清統一了中國。
到了一六五O年,多爾袞去世,於是順治皇帝開始親政。順治皇帝也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好皇帝,他對於南明政權殘餘的勢力是採取招撫的態度,他不計前嫌,對它進行安撫。同時,順治皇帝深受儒家思想,其實是儒釋道這三家思想的影響,他本身是佛教徒,但是他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也是非常的深,所以他親政的時候是重用漢臣,漢族的大臣,並且提高漢人的社會地位,同時與漢人聯姻,但是他也堅守清人首崇滿洲的政策。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蒙古入主中原建立的元朝,還是滿清入主中原建立的清朝,這些朝代雖然是少數民族所建立起來的政權,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重視漢文化,重視儒家的思想,以儒釋道這些聖賢的經典、聖賢的思想來治國平天下。它不但沒有消滅漢族的文化,而且是在他們當政的時候,把漢人儒釋道三家的文化都發揚光大,這個可以說是元朝和清朝能夠很好的治國平天下一個重要的原因之所在。
同時,順治皇帝在每個旗下設置了宗學,這是他對於教育方面的一些措施,他要求宗室的子孫都要去學習這些文化。他還改革了官制,設立了官員的選拔制度,同時為了避免地方的勢力太過龐大,危及中央,所以順治皇帝他又削減了諸王以及貝子、貝勒他們的權力。在西藏問題當中,在順治皇帝在位的期間,就建立起跟西藏各個民族之間的關係,譬如他迎西藏的達賴喇嘛,並且對他進行了分封,這對於西藏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所以我們看,清朝對於西北、西南,還有北方的蒙古這些地方,對於新疆、西藏、蒙古,清朝所推出的政策,對於這些地區的安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譬如分封了達賴跟班禪,清政府對於這些宗教領袖非常的尊重,這個對於西藏地區的安定與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像後來特別是康雍乾的時代,是以章嘉呼圖克圖為國師,同時還有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這兩位宗教領袖對於內蒙古和外蒙古這些地區的安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清朝的許多帝王他們本身就是精通儒釋道三家教育,並且對於儒家、對於佛教的這些宗教領袖都特別的尊重。
順治皇帝這在歷史上很有名的,他本身就是虔誠的佛教徒,當時他和各個宗派的僧眾,跟這些出家人都有所往來。在一六六O年的下旬,順治皇帝剃度出家,而當時玉林國師(就是玉林通琇禪師)來到京城勸說順治皇帝,於是這件事情他才作罷。但是,對於順治皇帝出家的事情,這件事並沒有記載在《清史稿》這個正史當中。到了第二年,順治皇帝病逝駕崩,他的第三個兒子繼承皇位,這就是清聖祖康熙。於是我們中國的歷史就進入了康雍乾的時代,這是清朝時期的盛世。
說到康熙皇帝,就不能不提及他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孝莊太皇太后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叫莊妃,她的兒子就是順治皇帝福臨。孝莊太皇太后是對於清朝的歷史起著重要作用的一位女子,她本身是蒙古人,甚至於有人稱她是大清帝國的國母。為什麼這樣說?我們看康熙皇帝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明君,跟他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是有直接關係的。
康熙是順治皇帝的第三個兒子,他是在他祖母的支持之下登上的王位。雖然這個時候清朝已經統一了天下,但是經歷了明朝末年的動亂,在這個時期,整個國家還需要不斷的去穩定和發展,以及對於各個方面進行改革。但就在順治皇帝過世,他的第三個兒子玄燁登基的時候,當時的玄燁也就是康熙帝只有八歲,一個八歲的孩子就需要承擔起這麼重的使命,所以他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在這個時候就擔負起撫養、教育和輔助這位小皇帝的責任。
孝莊太皇太后對於她孫子的教導是全方面的,在各個方面培養他良好的習慣以及高尚的情操。這一點祖母對康熙帝的影響是非常非常大,這個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他的父親順治皇帝駕崩之後所留下來的遺憾,並且他的祖母培養、撫育和造就了康熙帝後來做為君王在身上不可或缺的品質。所以康熙皇帝沒有辜負祖母的期望,他從小就非常好學,並且對於祖母給他的各項功課,無論是文還是武,他都很用心的去學習。
因為孝莊太皇太后曾經在幫助她的親生兒子,也就是順治皇帝的過程當中,汲取了許多的經驗與教訓,她對於孫子康熙帝在教育方面就採取更加開明的態度。康熙帝曾經回憶,當時在清朝時期,因為滿清人非常重視學習漢文化,因此在康熙帝小時候,他說:「彼時教我句讀者。」「句讀」就是在讀經典、歷史的時候,在孩子小時候要讓他去點句讀,就是文言文怎麼斷句,這是一個基本功。教他句讀的是「張林二侍,俱係明時讀書人」,全都是明朝時期的讀書人。
他繼位之後,就已經開始認真學習儒家的經典,這個是跟他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有直接的關係。因為他們認識到,學習漢文化,學習儒釋道這些經典,對於滿族人要統治全國是有重要的意義的。當時在順治皇帝的時期,他在處理滿漢關係的一些重大問題上就很有遠見,重視學習漢文化。所以孝莊太皇太后用很多的精力來指導康熙,輔導他如何日後能夠正式的執政,就一心一意的教導他,包括各個方面,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處理國家政事,以及祖先對於他的種種的期望。所以就使得年少的康熙對於他日後能夠實際上掌握權力建立了很深厚的信心。
康熙皇帝是一個年輕有為的君王,你看他十六歲的時候,就把當時的權臣鰲拜剷除了,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平定了三藩。像這些功業,都和他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有直接的關係。所以在康熙的一生當中,他和祖母之間的關係,感情是特別的深厚,孝莊太皇太后對於康熙帝一生的影響非常的重大。這個在中國的歷史當中,中國歷朝歷代的君王,在他們的祖孫關係當中,很少能夠見到像孝莊太皇太后和康熙帝這樣的一個關係。
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康熙皇帝年紀輕輕繼承了皇位,是如何在這個過程當中一邊成長,一邊真正完善和具足在他身上做為一個君王應該有的能力和品德,這個是和他的祖母分不開的。所以有人稱孝莊太皇太后是滿清帝國的國母,就是這樣的一個蒙古族的女人,她輔佐了三代君王,特別是康熙皇帝,最終把清朝帶向了康雍乾的盛世之治,都跟這位賢德的孝莊太皇太后離不開關係。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下一節課我們還繼續學習這句經文「由康雍,歷乾嘉」,來了解一下康雍乾的盛世之治是怎樣的景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