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第39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四頁的倒數第一行開始看起。
【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了這句經文,這句經文談到,遼國與金國他們都曾經在中國的版圖當中稱帝建國,到了後來金國滅了遼國。而此時北方的蒙古武力非常強盛,就在元太宗的時期滅掉了金國,後來傳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時候,終於滅了南宋,建立元朝。
這段歷史我們上一節課談到,南宋宋高宗趙構,他是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原本他是封為康王,他曾經被送到金國當過人質。當宋欽宗派他到金國去和金人議和的時候,當時他知道北宋大勢已去,他和金人議和,這一趟路是凶多吉少,所以他走到半路就返回來回到了應天府。後來宋徽宗和宋欽宗這兩位君王被金人擄走了之後,趙構就宣告即帝位,這就是南宋正式開始,趙構就是南宋的高宗皇帝。
這個時候岳飛是主戰派,他是主張要出兵北伐收復宋朝的河山。可是他的這種主張和當權的秦檜的意見、想法是不同的,因為秦檜主和,想要跟金人談和。最終的結果就是宋高宗和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飛父子。
後來南宋的帝王傳到宋度宗的時期,宋度宗這個人也是非常喜歡享受的皇帝,當時他沉迷於酒色之中,完全不理會朝政。這個時候就突然出現了一些異象,天目山忽然就山崩,有人看出這個是亡國之兆。後來傳位給宋恭帝,當時宋恭帝只有四歲,於是投降了元朝的軍隊,並且被廢為瀛公,後來他也是被殺了。即位的是宋端宗。在宋端宗時期,雖然南宋的國運和氣勢已盡,可是仍然有一些忠臣忠心耿耿的帶著南宋的軍隊抗擊元朝的侵略,這裡最有名的就是文天祥,還有陸秀夫。
我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文天祥的生平。因為文天祥做為民族英雄,他和我們這部《三字經》的作者王應麟先生,王應麟先生在科舉考試當中提拔了文天祥,他等於說是文天祥的老師,是他的恩師。文天祥本名雲孫,字履善,他還有個字叫宋瑞,自號是文山,他是江西人。他出生在書香門第,所以從小就是飽讀詩書,而且他是受到朱熹理學的影響非常的深。包括我們看到他後來所寫的〈正氣歌〉,以及他早期所作的詩歌,裡面所體現出三綱五常、五倫五常、君臣父子、忠君愛國的思想,在他的詩歌作品當中就充分的體現出來。
而據《宋史》當中記載,文天祥生來氣質跟儀表就非常的出眾,他的相貌堂堂,體格很雄偉,眉目也很清秀,和同齡人相比,他的氣質和風采就迥然不同。後來他在二十歲的時候參加了科舉進士的考試,他所寫的文章洋洋一萬多字,當時被當朝的皇帝宋理宗所讚歎。因為他叫文天祥,所以宋理宗就讚歎他說:「此天之祥,宋之瑞也!」是南宋朝廷的祥瑞之人,祥瑞之兆,所以他親自把他欽點為狀元,就是第一名。
當時王應麟先生正是這場考試的主考官,看到這樣一位有思想、有才華、有德行的年輕人能夠為朝廷所任用,他也感到非常高興。從他的考卷文章當中可以看出來,王應麟先生說:「是卷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從這個文章當中可以看出文天祥的學問和修養是非常深厚的,特別是在文章裡面體現出他的人格、他的忠肝義膽的氣節,這一點更是難得。但是可惜的是,在當時的南宋朝廷,可以說是權臣當道的時代,像賈似道、丁大全這些手握重權的大臣,許多人都紛紛向他們巴結討好,但是文天祥這個人非常正直,從來沒有去想要依附權貴。
當元朝的軍隊來攻打南宋朝廷的時候,當時皇帝左右的這些宦官,包括董宋臣都勸皇帝要遷都,但是在旁邊的大臣都不敢講話,而只有文天祥上書請求皇帝斬殺這些妖言惑眾的宦官,這樣可以凝聚人心,讓天下人都一心一意的可以共同抗擊元朝。所以生性正直的文天祥,在南宋末年非常腐敗的朝廷當中,其實他並不為當時的人們所容。
後來在南宋末年的國家局勢非常危急的情況下,眼看著蒙古的軍隊就一直打進來,這個時候朝廷只好下詔,希望天下的這些百姓們都能夠一起起來抗擊蒙古軍隊的入侵,於是這個時候文天祥就組織了一萬多人來到南宋的臨安來護駕。可是我們想想看,南宋末年這個時候國家的氣數已盡,而蒙古的軍隊又非常的強悍,所以有人就勸勉文天祥,他說你這樣做等於就像把一群羊送去跟猛虎相鬥是一樣的。但是文天祥一心只想著國家社稷,只想著君王的安危,他說:宋朝對我們有三百多年的恩德,現在宋朝的朝廷遇到危難的時候,雖然我們的力量非常弱小,但是我也不惜以身殉國來報答國家的恩德。他也希望他的這個做法,可以讓普天之下的忠臣義士都一起來抗擊蒙古軍隊的入侵。
到了德祐二年,元朝軍隊進駐到皋亭山,這個時候許多南宋的大臣就開始逃跑,張世傑和陸秀夫他們就率領軍隊向東南沿海轉移。就在這個時候,文天祥是臨危受命,被任命為樞密使,他是奉著南宋朝廷的詔令到元朝的軍隊去議和,結果這個時候文天祥就被伯顏扣留了下來。後來在北上的途中得以逃脫,他就繼續去組織兵馬跟元朝的軍隊作戰。後來他在廣東被俘虜,元朝的軍隊張弘范就帶著文天祥來到了崖山,希望文天祥能夠向張世傑招降。但是這個時候文天祥嚴詞拒絕了他的要求,並且寫下了一首詩,這就是流傳後世非常有名的〈過零丁洋〉,他在這首詩當中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就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個時候,連張弘范讀了這首詩也受到了感動,他就不忍心再逼迫文天祥投降。
實際上元世祖忽必烈非常看重文天祥的德行和他的才幹,就想盡辦法勸他投降,但是文天祥都沒有答應。一直到三年之後,他從容就義。在文天祥臨刑之前,忽必烈就問他還有什麼願望沒有實現。文天祥就回答他說:「天祥受到宋朝的恩惠,擔任宰相的職務,所以我不可能奉事兩位君王,我現在的願望就是希望賜我一死,我就滿足了。」於是他就以身殉國,當時他過世的時候只有四十七歲。後來人們在他的衣帶裡面就發現了他最後所寫的一句遺言,這個遺言表現出了他崇奉孔孟成仁取義的心願,所以他一生的志向和理想一直到他臨死之前都完全沒有改變,「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這是他深受孔孟思想影響,一生當中孜孜追求和奮鬥的一個目標。我們看到文天祥雖然他一生非常短暫,可是他的浩然正氣確實感人至深,流傳千古。他的崇高氣節,「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千百年後的人們再回想起文天祥的一生,依然是對他非常景仰,依然是感動至深。
在文天祥過世之前,當他被元軍拘禁在囚牢裡的時候,他在陰暗而狹小的囚牢當中,囚室裡面寫下了一篇「正氣歌」,這首「正氣歌」確實是可以名垂千古,是他一生成仁取義的史詩。這首「正氣歌」是這樣寫的:「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後面說:「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後面還有這樣的一句話:「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就是他的這個正氣貫穿在日月當中,他已經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
在他臨死之前,他依然秉持著道義,把他做為一個忠臣義士的志節,在「正氣歌」當中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時至今日當我們讀著這一首「正氣歌」的時候,依然會感覺在我們的心中還是有這樣的一股正氣冉冉的升起。同樣,文天祥永遠不會磨滅的正義的風骨,以及他悲壯的形象,也永遠活在了人們的心中。
但是隨著元朝軍隊的步步逼近,南宋已經無力抵抗和挽救這樣的局面,最終的結果是陸秀夫背著昺帝投海殉國,這宣告了南宋的滅亡。所以南宋傳了九代君王,一共是一百五十年的時間。
楊慎在《二十一史彈詞》當中第九段就是說的宋遼金夏,他有一首〈西江月〉:「三百餘年宋史,遼金西夏縱橫。爭強賭勝弄刀兵,誰解倒懸民命。」就在宋與遼、金、夏並存的時代,時時都有戰爭爆發,而這其中最苦的就是老百姓。「富貴草梢零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敗總虛名,一枕南柯夢醒。」這一首楊慎在《彈詞》當中所說的就是宋遼金夏的這段歷史。
這段經文:『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遼國跟金國都曾經自稱帝國,後來金滅遼,元又滅金,接著又滅了宋朝,而建立了大一統的元朝。元朝的土地版圖非常寬廣,後面會說到「輿圖廣,超前代」,但是只傳了八十九年,國家就滅亡了。
這裡「遼與金」,遼就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的國,他是在唐德宗年間稱帝,國號叫契丹,後來又改稱遼。傳了九主,到了天祚帝,因為當時宋朝和金國聯合起來,就消滅了遼國。結果天祚帝就四處逃竄,被金國將軍婁室活活的捉到,最後把他殺死,遼國滅亡,它是存在二百一十年的時間,傳了九代君王。
金太祖是完顏阿骨打,他創建了金國,當時他率領部隊進攻西遼,取得了勝利,所以他就稱帝。最初他的國號是女真,後來就改為金。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弟弟也曾經帶領軍隊攻陷了汴京,所以後來宋徽宗和宋欽宗就是被他捉到北方去的。金傳到了哀帝的時期,宋、元聯合起來攻打金國,最後金哀帝上吊自殺,金國滅亡,它傳了十世,一共一百一十七年。
元太祖鐵木真,他是元朝建國的君主。他的父親也速該本來是一位酋長,後來他很早就過世了,結果他的部下就開始反叛。但是鐵木真他們兄弟五個人團結在一起,同心同德。等到他長大之後,他的勢力漸漸的增長,所以他收復了各部之後,滅掉了乃蠻,然後稱帝,自稱為「成吉思汗」。他曾經西征到西域,他的孫子拔都更西征到歐洲和蘇俄的境內。到了元成宗鐵木耳的時代,他滅掉了西遼、金和宋,就建立了擁有廣大土地的蒙古帝國。我們接著來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輿圖廣。超前代。九十年。國祚廢。】
『輿圖廣,超前代』,這裡所說的就是蒙古帝國它的版圖是空前的廣大,甚至比漢唐時期都還要廣大,但是因為種種的原因,這個原因包括它種族和宗教的一些政策,以及它所施行的高壓政策等因素,雖然元朝的版圖非常遼闊,可是它也只是傳了九十年就被推翻了。
我們開始來介紹一下元朝的這段歷史。在蒙古高原,原本有許多部落,它們是金朝的臣屬,但是後來金朝漸漸的衰落,取而代之的是蒙古的部落逐漸的發展壯大起來。到了一二O六年,鐵木真統一了各個部落的勢力,於是建立了大蒙古國,尊稱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建國之後,就不斷的對外發動戰爭去擴張他的領土。到了公元一二七一年,元世祖忽必烈正式確立了國號為「大元」。幾年之後,也就是一二七九年,元朝的軍隊與南宋朝廷的軍隊在崖山舉行了一場戰役,這場戰役的結果就導致南宋的滅亡,於是元朝就徹底統一了中國。
元朝雖然是少數民族所建立的一個政權,但是它非常尊崇中國固有的文化。這個體現在,首先,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之後,他就保留了原本南宋所設的機構還有官員,換句話說,它的政治體制、官僚體制還是沿襲了原有的制度,並且對於漢族的官員加以安撫,他重用漢臣,對於漢文化是非常認真的在學習;與此同時,元世祖忽必烈大力的進行改革,並且重新建立了它的政治體制,在各個地方建立行省,在中央建立中書省;我們知道蒙古原本是屬於一個遊牧民族,所以它是以畜牧業為主,但是當它入主中原之後,它把它舊有的習俗和傳統進行了改革,於是逐漸的拋棄了舊有的畜牧業,轉為發展農業生產,因為我們中國自古都是以農為本,非常重視農業生產;同時,它建立了國倉的制度,這就使得人民的生活、經濟有了很好的保障;再來,在文化方面,我們剛剛說過,它非常重視繼承、學習和發展漢文化,它重視儒家的教育,並且很積極的學習漢人所留下來的傳統和制度,譬如它建立太廟。一直到現在,我們到北京依然能夠看到清朝留下來的太廟,元朝和清朝都是屬於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但是它把漢民族漢文化的優秀傳統保留下來,包括祭祀這些傳統都保存下來。元世祖忽必烈他在文化教育方面是重視儒家的教育方法和它的禮樂制度,因此,他建造了太廟,還制禮作樂,並且讓翰林國史院來修史。我們看中國的二十四史,從司馬遷作《史記》以來,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歷史的保存和記載,重視國史的編修,即使到了元朝,蒙古入主中原也不例外,所以讓翰林國史院修史,這也是元世祖在位的時候一項措施。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各方面的有力的改革與這些政策,就使得元朝的國力逐漸逐漸的強盛起來。
在元世祖忽必烈在位的時候,他就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先後攻打日本、安南、緬國、占城、還有爪哇這些小國。但是這個做法卻激起了民怨,因為戰爭要耗費的資金是非常大的,加上前面所說的元世祖忽必烈所做的內政改革以及對外的戰爭,這就使得人民百姓他們要擔負的苛捐雜稅愈來愈多。最後,結果就是使得元世祖在位的時候,有許多農民起義紛紛的爆發出來。
一直到一二九四年,忽必烈駕崩之後,繼位的是鐵木耳,也就是元成宗。元成宗當政之後,就汲取了元世祖在位時期的經驗跟教訓,所以他停止了對外的戰爭,開始整頓軍政;同時,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他也減免他們的賦稅,對於國家的各項政策又進行了調整與改革,在經濟方面也進行調控,這就使得元世祖後期產生的種種國家社會問題、人民的矛盾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到了公元一三O七年,元成宗鐵木耳駕崩了,繼位的是元武宗,也就是海山。元武宗主持朝政之後,他繼續對於官制進行改革,他設立了尚書省;同時,對於官吏的考核制度也進行改革,實行了獎懲賞罰的制度;同時,在文化教育方面,元武宗也非常重視,包括禮樂、祭祀,以及對於文化的發展。在元武宗在位的時候,他加封孔老夫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並且特別派使臣進行祭祀,這是祭孔。他在位的時候,不僅是重視祭祀,而且對於祭孔這個方面也非常重視。這個可以說他充分掌握了治國的根本。國家提倡孝親尊師、提倡祭祖、提倡祭孔,這個對於國家的安定和諧與穩固、對於文化教育的良性發展,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他對於文化教育的重視,還體現在元武宗把儒家的經典翻譯成蒙古文,並且大量的流通。同時,他對於佛教、對於道教也非常的重視。因此我們看到,在元朝建國初年這些君王,他們對於儒釋道的聖賢教育都非常重視,並且以此來治國。雖然元朝它是屬於中國歷史上一次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政權是掌握在少數民族的手上,但是由於他們重視儒釋道的聖賢教育,所以這個時候在文化上、在教育上、在宗教的政策上,都得到了很長足的發展。
到了一三一一年,元武宗駕崩之後,繼位的是愛育黎拔力八達,也就是元仁宗。元仁宗當政的時候,也是主張改革,他把元武宗當時改革官制設立的尚書省給廢除了,同時他貶誅亂臣,大量的啟用漢朝的大臣,整頓當時的朝政。此外,他還學習唐朝與宋朝的經驗,恢復了科舉考試的制度,在這個時期,他是尊崇宋儒朱熹的學說,在歷史上稱他這項改革為「延祐復科」,就是恢復了科舉考試的制度,這樣對於選拔人才、沿用人才就有一個既定的標準。
到了一三二O年,元仁宗駕崩之後,繼位的是元英宗,也就是他的兒子碩德八刺。元英宗在位的初期,也是秉持著他父親的治國理念,他把儒家的思想做為他的治國方針,同時下令編輯一部法典,叫做《大元通制》。但是到了一三二三年的時候發生了一個政變,叫做「南坡之變」,就是在蒙古貴族內部他們有一股保守的勢力,這股勢力不滿元英宗對他們的打壓,後來在南坡這個地方刺殺了元英宗跟宰相。
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後,漠北的也孫鐵木兒就帶領軍隊南下,用武力清除了蒙古貴族當中的保守勢力。清除之後,也孫鐵木兒就繼承王位,這就是元泰定帝。但是他在位五年的時間就駕崩了,之後繼承王位的是他的兒子阿速吉八,這就是元天順帝。與此同時,圖帖睦爾在權臣的擁護下,就是燕鐵木兒的擁護下繼承皇位,這就是元文宗。元文宗即位之後,對於天順帝就發動了戰爭,把天順帝殺害了,收復了上都,接著就迎周王和世㻋回到元朝繼位,這就是元明宗。但是元明宗也在半年之後就駕崩了,所以元文宗就恢復他的君位。
元文宗當政的時候,對於文化教育方面,在政策上也使得文教有了長足的發展。首先他大興文制,在朝廷當中他設立了奎章閣學士院,這個內容是以講求經史(經典和歷史),並且考察歷朝歷代興衰成敗的經驗,所以他是非常重視文化歷史、重視經典的一位君王。在當時,所有的王公貴族他們的兒孫都需要到奎章閣學士院當中去進行進修與學習。同時,因為元文宗也非常重視儒家經典的翻譯,因此他設立了專門的官員,把儒家的經典翻譯成蒙古文,並且下令編撰《元經世大典》,這是元文宗在位的時候,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貢獻。
到了一三三二年,元文宗駕崩之後,他的王位就傳給了元明宗的第二個兒子,叫懿璘質班,這就是元寧宗,但是元寧宗只在位兩個月駕崩。於是,元明宗的長子妥歡帖睦爾就即位,這就是元惠宗。元惠宗當政的時候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這在歷史上被稱為「至正新政」。首先他頒布了一部法典叫做《至正條格》,這個法典對於打擊貪腐的勢力起到了一些作用,他打擊貪官污吏,並且也鼓勵要選拔人才。雖然元惠宗推出了這些改革的措施,但是可惜的是,當時到了元朝末年的時候,社會上許許多多的問題積壓已久,沒有辦法通過臨時性的這種改革措施去從根本上解決這些社會問題。因此,元惠宗看到這種情況,到了他當政的後期,就開始不理朝政了,就開始去尋歡作樂,沉迷於享受當中,這就使得元朝的朝廷內部開始發生了內鬥的情況。
到了一三五一年,在全國各地開始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其中有一支起義軍的隊伍非常的突出,這就是由朱元璋所領導的起義軍,他們在南方擊敗了其他的起義軍的勢力以及元朝的一部分勢力之後,就開始乘勝北上,並且在一三六八年就攻陷了元朝的首都。於是元惠宗就退到了應昌,繼續使用大元為國號,這個在歷史上稱為「北元」。到了一三七O年的時候,元惠宗駕崩,繼位的是元昭宗,叫做愛猷識理答臘。但是當元昭宗剛剛即位之後,明朝的軍隊就攻破了應昌,於是元昭宗就帶著大臣們逃到了和林。穩定下來之後,昭宗改元為宣光。他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希望能夠使得元朝有著中興的氣象,於是他重新啟用了擴廓帖木兒來抵抗明朝軍隊的入侵。因此,元昭宗在位的期間跟明朝就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到了一三七八年,元昭宗駕崩之後,繼位的是脫古思帖木兒,也就是元天元帝。天元帝當政以後,他繼續實行當初元昭宗的方針,接著在後來的歲月裡,他繼續和明朝進行對抗。到了公元一三八八年的五月,朱元璋下定決心要徹底剷除北元的勢力,所以他就任命藍玉率領軍隊進行北伐,就在貝爾湖這個地方打敗了元軍。於是元天元帝就帶著他的兒子去逃亡,後來被也速迭爾所殺害。
因緣生老師在這裡有談到,關於北元的政權起止時間的問題,在學術界一直都存在著爭議,大多數人認為北元的政權是截止於一三八八年,之後去除了大元的國號,又恢復它蒙古的稱呼,又稱為蒙古,在《明史》當中記載是稱它為「韃靼」。韃靼,其實它最初是唐朝末年的蒙古的種族,是契丹的西北族,沙陀的別種,它散居在中國西北、蒙古、中亞等地。後來在元朝滅亡之後,韃靼這個種族它的宗族就到漠北,一直到清朝的時候才歸附。韃靼的這個名稱,我們要了解一下它從唐朝到元朝,一直到清朝,它的發展的狀況。
楊慎在《二十一史彈詞》第十段就說了元朝的歷史,他說:「細思三皇五帝,一般錦繡江山,風調雨順萬民安,不見許多公案。」歷史可以給我們做借鏡,你看三皇五帝的時期,因為這些君王他都是明君聖主,同樣是統治中原地區,三皇五帝時期的德政,就使得天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使得國家能夠風調雨順,這是非常令人嚮往的一段太平的日子。楊慎接著說:「後世依他樣子,齊家治國何難。」如果後世的歷朝歷代都能夠效法三皇五帝的聖賢政治,那麼要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流芳百世在人間,萬古稱揚讚歎。」楊慎雖然這段彈詞是說的元朝,但是他在這裡卻是懷念上古時期三皇五帝大同與小康的政治。就是如果後世的君王,後來的歷朝歷代都能夠效法這個時期的君王,那麼也就免去了許多的戰爭、免去了許多的動亂,老百姓也就能夠生活在幸福和安樂的社會裡。這是《二十一史彈詞.說元》,楊慎在這裡有這樣的一段感慨。
伴隨著元朝的滅亡,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的經文,歷史就進入了大明:
【太祖興。國大明。號洪武。都金陵。】
這一段經文所講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率領軍隊開始起義,前後南征北討有十八年的時間,最終完成了全國統一的大業。他把國號改為「明」,把年號定為「洪武」,並且建都在南京,『都金陵』。
我們開始來學習這一段的歷史。在元朝末期的時候,這些君王比較昏庸無道,沉迷於享樂,這就導致當時的朝綱與政局的混亂,有許多貪官污吏在這個時候橫行霸道、欺壓百姓,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在全國各地就爆發了許多的農民起義。在這些農民起義當中,有一支最為突出的隊伍,這是朱元璋所領導的起義軍。朱元璋最初是投奔的郭子興的勢力,之後他回到自己的家鄉,開始招募兵馬,並且他在元朝末年,與元朝軍隊以及其他的起義隊伍不斷鬥爭的過程當中,朱元璋就逐漸發展和壯大他的勢力,最後它變成一支非常強大的武裝隊伍。
到了公元一三五六年,朱元璋帶領軍隊攻下了集慶路,集慶路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他把路改成了府,並且把它改名為應天,這就是「應天府」。於是朱元璋就以應天府為基礎,他開始養精蓄銳,逐漸的在擴張自己的勢力,乃至於整個江左和浙右的地區都被他所掌控。這個時候,朱元璋開始去修繕一些城鎮的要塞,就不再去出征討伐。同時他實行了屯田法,派遣這些將領們到各個地方去開墾田地、去種田,實行的是軍隊屯田的制度,所以他實現了自給自足,就不需要再跟百姓去徵收。同時他還興修水利的工程。朱元璋也很重視網羅人才,所以他建立禮賢館,在他所統轄的範圍當中去訪求人才。
到了一三六三年,朱元璋在鄱陽湖這個地方打敗了陳友諒的勢力。第二年,朱元璋稱「吳王」。朱元璋的這個吳地政權,歷史學家把它稱為「西吳」,因為當時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吳王,就是張士誠,為了跟他區別開,所以把他稱為西吳。到了一三六六年,朱元璋就發兵來討伐張士誠,於是東吳就滅亡了。到了第二年,他也攻滅了福建方國珍的勢力。他攻滅了東吳與福建之後,朱元璋就發布了檄文,開始率了二十五萬的大軍進行北伐。在檄文當中,他提出了北伐的宗旨是:「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第一句他是談到北伐的宗旨是要消滅元朝的統治,使得政權從少數民族的手中恢復到漢人的手中;另外要立綱陳紀,把三綱五常,就是漢人的教育傳統、文化的思想恢復起來,來救濟普天之下的老百姓。所以他以這個口號和宗旨,帶領著二十五萬的大軍北伐,希望能夠結束元朝末年黑暗的統治。
到了第二年,朱元璋他在應天,剛剛說過,他把南京集慶路改成了應天府,所以朱元璋他是在應天稱帝,國號為明,他的年號是洪武,於是朱元璋就成為了明朝的第一位君王,也就是明太祖。同年的八月,明朝的軍隊就進逼大都,元順帝出逃,於是明朝就統一了整個長城以內的中原地區,包括燕雲十六州也被明朝的軍隊所收復。接下來,朱元璋又開始消滅四川、雲南和遼東的勢力,四川明升、雲南元梁王以及遼東的納哈出,這都相繼被朱元璋所消滅,於是明朝的政權在這個時候就徹底統一了全國。
朱元璋不但是善於在馬上打天下,同時對於如何治理天下也很有他的治國方略。在結束了統一戰爭之後,他知道連年的戰爭使得民不聊生,所以他開始也推出了休養生息的政策,讓人民百姓得以在安定的環境之下進行農業生產,所以明朝初年是奉行以農為本的政策方針。同時進行人口的普查以及土地的丈量,這就使得農民有土地可以進行耕種。再來,他也減免了賦稅,並且打擊許多地方的豪強勢力,還解放了奴婢。此外,在內政的方面,朱元璋也開始進行改革,他整頓了吏治,並且對於許多貪官污吏進行嚴厲的懲罰。
在文化的方面,明朝初年也有推出一些非常有利於文化教育發展的政策,首先,他制定了《大明集禮》。確實一個國家,我們看歷朝歷代,凡是一個國家建國之後,制禮作樂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這樣國家的整個社會秩序才能夠進入軌道。因此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就開始制定《大明集禮》,他採取了許多措施,來去除蒙古化的影響,恢復漢人的文化禮儀。並且為了杜絕胡語(少數民族的語言)的影響,他還欽定了《洪武正韻》。這都是在文化教育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些措施。同時,他大量的興建學校,明朝的政府就規定,這體現出他對於教育的一種重視,他規定每五十家就要設一所學校,並且選拔學官。明朝設科取士,就是用科舉考試的制度來選拔人才,在考試內容的方面,他限定在四書五經的範圍之內。
這個是明朝建國之後所推出的許多改革的措施,朱元璋大力推動這些措施,所以它得以在全國的範圍當中很快的得到實施、得到落實,於是大明王朝的政權也就很快進入了正軌。雖然在元末明初有許多戰爭與動亂,但是到了這個時期,朱元璋整頓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之後,使得社會開始安定起來,國家的力量也迅速的增長,朱元璋的這段政績在歷史上被稱為「洪武之治」,「洪武」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
公元一三九八年,朱元璋駕崩了,但是因為他的太子朱標過世得很早,所以繼位的就是朱標的兒子朱允炆。朱允炆繼承大統,這就是明惠宗。明惠宗即位之後,是以「建文」為他的年號,所以也叫建文帝。建文帝當政的時候,他改革了朱元璋在位時期許多政治上的弊端,並且在治國方針方面,他也廢除了朱元璋在位時期用嚴刑峻法來治國的方針。同時,他也重用文人,因為明太祖時期,他有打壓士大夫的政策,而到了明惠宗建文時期,開始重用文人。並且平反冤獄,還減免了老百姓的賦稅,同時大力的削藩。於是,建文帝在位的這種政治局面在歷史上就稱為「建文新政」。
在這裡,我們要為大家介紹這個時期一位著名的大臣,叫做方孝孺。方孝孺,字希直,是明朝時期的寧海人。在建文年間,就是建文帝在位的時候,方孝孺是當時一位著名的大臣,同時他的文學、思想各個方面也非常著名。明朝初年散文的三大家就包括了宋濂、劉基和方孝孺。當然,方孝孺是宋濂的學生,也是宋濂的得意門生。方孝孺這個人從小就非常聰明,在文學方面的天賦超出常人,所以鄉里把他比作唐代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他六歲的時候寫出的詩就被當時當作名句來傳誦。他有一首詩叫做〈題山水隱者〉,說:「棟宇參差逼翠微,路通猶恐世人知。等閒識得東風面,臥看白雲初起時。」你看他六歲的時候就能寫出這樣的名句。後來他跟著宋濂來求學,在宋濂的門下,方孝孺是他最為得意的門生。
因此方孝孺本身就是一個博學多聞,而且對於經典和歷史都很通達的讀書人,他的文章在當時明朝初年這個時代是非常有名的。後來,他被蜀獻王朱椿特聘為世子之師,所以他的學生就是朱元璋的皇長孫朱允炆,也就是後來繼位的建文帝就是方孝孺的學生。本來方孝孺的書齋是叫「遜志齋」,蜀獻王朱椿就把它題為「正學」,所以世人也稱方孝孺為「正學先生」。後來建文帝朱允炆繼承了皇位。剛剛說過,是因為朱元璋的太子過世得很早,所以就由他的皇長孫朱允炆來繼承皇位。朱允炆建文帝即位之後,就把方孝孺召到了南京,並且任命他為翰林院侍講學士這樣很高的一個官職。
後來燕王朱棣篡位,篡位之後他就逼著方孝孺要幫他起草即位的詔書,但是方孝孺誓死不肯。因為他認為燕王朱棣是篡權,所以他寧死都不肯,把筆丟在地上,並且對朱棣說:「死就死了,我就是死了也不會幫你起草即位的詔書。」後來朱棣就威脅他,他說:「你要不起草我即位詔書,我就滅掉你的九族。」這個時候方孝孺很強硬,就跟他說:「不要說滅九族,你就是滅掉我十族,我也不在乎。」朱棣這個時候又勸勉他不要自找苦吃,希望他能夠效法周公輔佐周成王的歷史、這種美事。結果想不到,方孝孺他從地上把紙筆撿起來,就寫了四個字,叫「燕賊篡位」。這一下就把燕王朱棣惹怒了,最終他被滅了十族。
我們看在歷史上有很多人是被滅九族,可是整個中國歷史被滅十族的只有方孝孺一個人。和他有血緣關係的九族被滅了之後,和他沒有血緣關係的學生也統統被殺,所以當時一共是殺了八百七十三人,殺了整整七天,另外還有一千多人受到他的牽連,被抓到牢獄裡面或者是充軍和流放。但是方孝孺臨死之前,他還寫了一首〈絕命詩〉。最後他是被五馬分尸給處死,當年他只有四十六歲。他的〈絕命詩〉是寫到:「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因為燕王朱棣篡位,逼得建文帝退位,搞得天下大亂。「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因為建文帝是方孝孺的學生,可以說當時蜀獻王朱椿把方孝孺聘為世子的老師,後來建文帝即位之後,對方孝孺也是恩遇有加,任命他為翰林院的侍講學士,所以建文皇帝對他是有深恩厚德的,這個時候當他遭遇到篡位的危難的時候,方孝孺就體現出一個忠臣的氣節。「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他不惜以身殉國,以表達他對於君王的忠心。「嗚呼哀哉,庶不我尤!」這是他所寫的〈絕命賦〉,因此《明史》對他的評價還是很高的,就是他為了體現出一個忠臣義士的志向,當時也是以一種視死如歸的凜然正氣去面對酷刑。
因為方孝孺的文章在明朝初年是特別特別有名,當時姚廣孝非常惜才愛才,他知道方孝孺這個人很有氣節,不會輕易的歸順燕王朱棣,所以他希望朱棣能夠手下留情,不要殺害他,跟他說:你殺了一個方孝孺,是天下的讀書種子絕矣。你把這個時候最優秀的讀書人給殺了,換句話說,這個對於文化上、教育上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但是方孝孺他還是從容就義,不惜以死來抗爭。後來到了南明弘光帝的時期,方孝孺被平反,追謚為文正。後來他的文章也由他的門生整理出來之後流傳到後世。這一段就是方孝孺生平的故事。
我們知道建文帝在推動「建文新政」的過程當中,有一條就是實行削藩的政策。在實行削藩政策的過程中,他前後把周、齊、湘、代、岷這五位藩王都貶為庶人。而在這個時候,在藩王當中軍事實力最強的就是燕王朱棣,所以建文帝在剷平了五王的勢力之後,就開始要準備對燕王朱棣下手。建文帝以邊防為名,就打算把燕王朱棣護衛的精兵調到塞外去戍邊,於是逼著朱棣就開始策劃謀反,他就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名義出兵來反抗。
因為朱棣的軍事實力很強,所以在對抗的過程當中他打敗了明惠宗的主力部隊,就是建文帝的主力部隊,後來在一四O二年就攻下了應天府,應天府是明朝的首都,也就是南京。但是他打到了南京城之後,在宮廷當中只見到一片大火,但卻找不到明惠宗建文帝的下落。所以建文帝的下落就成了一個謎,有的人說他是自焚而死,有的人是說他是提前逃走,隱藏到了民間出家為僧,但是他的真實下落到現在還是一個謎。這場爭奪王位的鬥爭在歷史上就稱為「靖難之役」。方孝孺就是在靖難之役當中,為了忠於他的君王而最後落得被滅十族的下場。
同一年,朱棣即帝位,這就是明成祖。明成祖當政以後,他開始恢復明惠宗所改的一系列制度,洪武時期的制度。就是凡是在建文帝當政的時期被他貶官的官員,明成祖朱棣就全部把他們恢復他的官職。在文化方面,明成祖也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貢獻,就是《永樂大典》的編撰。在一四O三年,明成祖朱棣任命解縉和姚廣孝編輯了一部大型的類書,就是《永樂大典》,編了五年才完成。到了一四O五年,朱棣下詔把北平升為北京,並且把北平府改為順天府。並且朱棣就開始建設北京的宮殿,他徵調了許多工匠和民工,將近一百萬人,開始大規模的建設北京的宮殿。於是在公元一四二一年,他正式的遷都北京。這一段歷史就是明朝的歷史。
談到明朝,還有一個著名的人物我們不能不提,這就是鄭和。鄭和下西洋這段歷史就是發生在明成祖當政的時期。鄭和本來是姓馬,名叫文彬,和是他的字。鄭和是回族人,他的小名叫三寶,他是雲南昆陽人。在明朝時期,鄭和是奉明成祖朱棣之命進行過七次的航行,七次下西洋的過程經歷了二十八年的時間,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鄭和下西洋。他的整個航程有七萬多海里,七萬多海里我們形象一點來形容,就是可以繞地球三圈多。因此,這在航海史上是一個壯舉。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當中,他開創了從中國通往亞洲、非洲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上絲綢之路。因此,鄭和在中國的歷史上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是非常之大的。
鄭和是出生於雲南的回族家庭,他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在洪武年間,明朝的軍隊攻到了雲南,鄭和被施以宮刑,他十二歲就進入皇宮當中擔任燕王朱棣的太監,朱棣就是後來的明成祖。靖難之變之後,鄭和在河北立下了戰功,所以朱棣就賜給他「鄭」姓,因為鄭和他本來是姓馬,這是為了紀念他的戰功,他在河北鄭州所立的戰功,並且把他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就是一品官,後來稱他為「鄭和」。所以明成祖朱棣對於鄭和非常的信任,因為鄭和這個人很有謀略,武功也很高強,有一定的軍事才能,於是在宣德年間欽封他為三寶太監。
在明成祖朱棣繼位之後,他任命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去遠航,來加深和東南亞以及東非之間互相的了解。所以鄭和遠航一共是七次下西洋,每次他都是從蘇州的劉家港出發,他的航線是到達了東南亞、印度、阿拉伯半島以及東非,一共訪問了三十多個在西太平洋還有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後來鄭和是在航程當中過世的,最後一次宣德年間回程到印度的西海岸的時候,在船上過世。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他七次下西洋每次都是出動了幾百艘的船,以及幾千名的士兵,就是從我們中國東部的南京,一路前往到波斯灣荷莫茲,甚至到非洲東岸蒙巴沙,這在航海史上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在外交、在商業各方面的交流,他下西洋的活動是促進了帝國商業和外交各個方面的交流。所以他經過的這些國家都紛紛派出使節來中國,跟我們中國進行商業貿易的往來,並且進行友好的訪問,甚至有一些國家的國王還親自來我們中國進行友好訪問。所以鄭和下西洋不但是促進了中外的貿易來往,同時對於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的交流,以及在中外的外交史上,都留下了非常壯麗的篇章。所以他下西洋前後經歷二十八年的時間,它的時間以及它的規模都是後來哥倫布以及麥哲倫無法相比的。所以除了加強了中國與南洋的聯繫,發展貿易等等,他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寫下了光輝而壯麗的篇章。
再來,鄭和的航海圖,他針對航海過程所到的每一個地方,他都有做一個詳細的航行記錄,他把航行的方向、航程的遠近,以及他所停泊的地方等等的,包括海上的風向、氣候、潮汐這些自然變化,他都記錄得很清楚。而一同和鄭和一起出使的一些人,包括馬歡、費信、鞏珍等人,他們也把海外的見聞整理成了著作。這個對於能夠掌握所到的這些國家詳細的情況,以及增進中國人對於亞非和許多國家當中他們的生活、風土民情等方面的了解都是很有幫助的,這就好像打開了一扇世界知識之窗。這就是在明朝年間鄭和下西洋所做出的貢獻。
一直到現在,我們到南洋一帶還能夠看到當地有許多的鄭和廟。因為鄭和下西洋所到之處,都是跟當地的人們進行友好的往來,把中國許多的禮品,還有一些技術都傳到了世界各國,它是友好的往來,而不是對外侵略、殖民的行為,因此鄭和下西洋也受到了各國人民對他的敬仰。這段歷史也同樣是發生在明成祖朱棣當政的期間。
這一段的歷史,就這句經文我們就講到這裡,大家接著往下看《三字經》下面的這句經文:
【迨成祖。】
這就是明成祖朱棣。
【遷燕京。】
明成祖把國都遷到了燕京,也就是北京。
【十七世。至崇禎。】
傳到了十七世就到了崇禎皇帝,崇禎皇帝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在公元一四二四年,明成祖朱棣駕崩之後,他的長子朱高熾就繼承了王位,這就是明仁宗,明仁宗在位一年就過世了。同一年,他的長子朱瞻基就繼承了王位,這是明宣宗。明宣宗當政的時期,他還是繼續在削弱各地藩王的勢力,同時他重用楊士奇、楊榮和楊溥這些大臣,他能夠虛心的接受大臣所提出的諫言。與此同時,他很重視改革監察的機構,並且肅清在官員和軍隊內部的貪污和腐敗的現象。
所以明朝在明仁宗和明宣宗當政的這段時期,算是一段太平盛世,這段歷史就稱為「仁宣之治」。這在《明史》當中有記載,就是明仁宗和明宣宗當政的時期,它的吏治,就是官員彼此之間都能夠盡忠職守,在政治上也很清明,綱紀各方面都做得很好,所以國家和百姓他們的糧食儲備非常豐富;再來,「閭閻樂業」,這就是說民間鄉里這些百姓都能夠安居樂業,而且國家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災害。所以從明朝到這個期間,六十年的過程當中,老百姓漸漸的恢復了他們的生產,國家的實力也有所增長。因此「仁宣之治」,就是明仁宗和明宣宗在位的期間,可以說還是一段非常不錯的太平盛世。
到了公元一四三五年,明宣宗駕崩之後,他九歲的長子朱祁鎮就繼承了皇位,這就是明英宗。因為君王年紀還很小,於是就由太皇太后張氏來輔佐政權,由之前宣宗皇帝所重用的楊士奇、楊榮和楊溥他們來主持軍政的大權。後來,太皇太后駕崩之後,特別是這三位賢德的大臣「三楊」過世之後,就由太監王振來主持朝政。
後來就發生了一個事件,叫「土木之變」。當然,這個土木之變跟蒙古是有關的,但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此地。下一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這段經文,並且跟大家介紹明朝時期的「土木之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