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第36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四頁的第二行開始看起。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上一節課我們學到這句經文,『迨至隋』,「迨」是等到的意思,一直到楊堅建立隋朝,這才結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從而統一了天下,楊堅就是隋文帝。隋文帝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好皇帝,但可惜的是他後來沒有識人之明,所以在立太子的這個問題上最終沒有做出正確的抉擇。所以繼位的隋煬帝是一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非常剛愎自用,而且在他施政的過程當中,也有許多勞民傷財的一些建設,引起了深重的民怨。所以隋朝到後來只傳這一代,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時間就滅亡了。
這段經文:『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這為我們講述的就是隋朝這個時代的歷史。在公元五八O年的時候,北周的皇帝(就是宣帝)駕崩了,而後來繼承王位的是他的太子宇文闡,但是他即位的時候年齡非常小,只有六歲,這就是周靜帝。而在這個時期,楊堅,也就是後來的隋文帝,在這個時候因為皇帝年紀很小,所以他聯合劉昉、鄭譯這些人,就打著君王的詔令,他們以外戚的身分輔佐北周的政治。到了第二年,也就是五八一年,周靜帝就把君王的位子禪讓給了楊堅,於是楊堅就登基做了皇帝,並且把國號就改成了隋,這就是隋文帝,最初是定都在大興城。
到了五八八年的時候,隋文帝廢除了西涼,於是他觀察時局,發現時機已經成熟,就在這個時候發動了滅陳的戰爭,也就是南陳,這是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他讓晉王楊廣當行軍元帥,副帥則是由秦王楊俊和河清公楊素來擔任,參謀是高熲,司馬是王韶,在攻打南陳的戰爭當中,他們兵分三路來進攻。在公元五八九年,隋朝的軍隊就打到了建康,建康是南朝的都城,也就是現在的南京,而陳最後一位君王陳後主被俘虜之後,就宣告了南陳的滅亡。到了五九O年,隋朝派使臣去安撫嶺南,後來使得嶺南的各個州也都成為了隋朝的國土,這個時候隋朝就完成了全國統一的大業。因為在這之前,我們看發生了許多歷史事件,從三國、兩晉這之間有許多頻繁的戰爭,到南北朝時期,南方跟北方分裂的局勢,在中國的範圍之內始終沒有完成統一,而這種統一的格局就在隋文帝楊堅的手上完成了。
隋文帝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在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之後,他就開始重視國家政治、經濟、農業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因為他本人首先是一個非常儉樸的人,很節儉,包括他宮廷當中的后妃身上所穿的、所戴的,也都沒有奢侈豪華的裝飾品。因為他本人是深深了解民生的疾苦,因此要給老百姓提供一個可以發展生產、發展經濟寬鬆的條件,所以他就廢除了不必要的苛捐雜稅,減少稅收,而且還設置了穀倉來儲存糧食。這個穀倉有包括國家官方的穀倉,也有用來賑濟百姓的義倉。
此外在官員的制度方面,他也進行了改革,對於官員的任用,是在全國的範圍當中選取有德行、有才幹的人才,而不限於門第,並不是只有貴族的子弟才能夠當官。所以他打通了這種門第的限制,只要這個人確實有德行、有才幹,那國家這種任官的體制就能夠很好的讓這個人發揮他的才幹。此外也開始通過正式的考試開科取士,這就能夠更大範圍的去招收人才。
在刑罰、律法方面,也制定了新的隋朝的律法,而隋律也有寬簡刑法的措施,就是在前代的律法當中所規定的這些酷刑,因為這些刑罰比較殘忍,所以對於這些酷刑也都進行了刪減,同時還修訂《開皇律》。
在經濟的方面,也是要鼓勵普天之下的百姓能夠努力的來發展農業、發展經濟。所以隋朝所沿襲的是北魏時期的均田制,在隋朝的時候頒布了均田法。同時減免了很多賦役,讓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寬鬆的政策很大一方面促進了國家農業與經濟的發展。
隋文帝在文化的方面,也大力的在推動文化教育的發展。例如經過戰爭的種種災難之後,有許多圖書在隋朝時期已經流落在各個地方,所以他廣求圖書,把前代的這些典籍都能夠蒐集起來。特別是像官書,有許多國家所藏的圖書,也都是在前代長期的戰爭當中流失了,所以隋文帝就下詔在全天下的範圍當中蒐集這些圖書,而且也給予很好的獎勵,能夠獻一卷書就獎勵他一匹的縑。於是在這種政策的鼓勵之下,短短的兩年當中就蒐集了許多圖書,後來經過整理就有三萬多卷,這使得文化典章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再來看軍事的方面,鑑於南北朝晚期的教訓,所以隋朝在建國之後,隋文帝就派兵去攻打突厥。後來他用離間和分化的策略,讓突厥分成東西兩部,而東西兩部就彼此之間相互戰爭,這使得隋朝在北方這些少數民族的方面就消除了隱憂。
從以上的各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隋文帝在建國之初,他推行的這些政策,對於國計民生的發展都是很有幫助的。因此,在隋文帝統治的這二十多年當中,整個國家就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政治方面非常清明,因為能夠去任用一些好的官員,任用賢才;當時的人口也有所增加;國家的經濟收入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開皇之治」,在開皇之治的時期,隋朝的國力是達到了鼎盛。
可是雖然隋文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能夠推出這些好的措施,然而他在選擇接班人的方面,卻因為他兒女之間爭奪王位的關係,而造成了「骨肉之變」,這一點也為後來隋朝的加速滅亡種下了禍根。
在這裡我們還給大家介紹,隋朝時期有一位賢德的大臣叫做蘇威,這也是記載在史書當中。通過學習前面的歷史我們體會到,真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位勵精圖治的君王,也一定會有一些賢德的大臣來輔佐他,才能夠共同使得國家長治久安、天下太平。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如此,而隋文帝也不例外。我們這裡來舉出一個例子,這位大臣叫做蘇威。蘇威的父親是蘇綽,蘇綽是北周度支尚書。是武功人,武功就在我們今天的陝西一帶。蘇威從小,歷史上記載他「少有至性」,就是他天性是非常真誠純篤的。可是他五歲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而蘇威他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孩子,他父親過世之後他非常的悲傷。等到他長大之後,他的名聲很大,而且在他身上也有他父親留下來的這些美好的品德。同時,他對於朋友也是很講求恩義、情義和道義。譬如說他曾經就變賣過自己的房子和土地,用他所有的資產為他的朋友贖罪,他的朋友叫元世雄。這是他對待父親的孝順,和對待朋友這種情義,也讓許多人非常的讚歎。就是這樣一個有德行、有才幹的人,在隋文帝楊堅即位之後就開始任用他。當時楊堅把蘇威召到朝廷當中,跟他談論國家的政事,就發現這個人品德、學問都非常好,於是楊堅就非常的器重他,就把蘇威任命為太子少保,兼納言支尚書,這就是隋文帝楊堅對他非常的信任。
有一次隋文帝就把身邊的大臣以及他的兒子召到了身邊來。因為在古時候許多君王他的朝中都有太史官,這個太史官是專門在進行觀察天象、制定曆法,並且進行占卜,有這樣的官員,他們往往通過星象就可以預測一個國家國運的長短。隋朝的太史在觀察當時的星象就發現說,隋朝的國運非常短暫,三年之後氣數將盡。所以隋文帝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他內心就非常擔憂,可是他也想不出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就像我們看周朝的歷史,原本周朝歷史在最初占卜的時候,也只有七百年的時間,但是因為周朝的這些開國君王他們非常重視行善積德,用仁愛之心、用德政來愛護百姓,最後就使得周朝的國祚綿延到了八百多年。而隋文帝當他知道說隋朝的國運非常短暫,他內心很擔憂,可是又想不出辦法。他當時就想,是不是可以在一些非常險要的地方,把它進行一些軍事等方面的建設。他召集這些大臣,還有他的兒子,來共同固守隋朝的江山,也許這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可是蘇威他很有見地,也很有智慧,他就勸諫隋文帝楊堅,讓他看一下古時候的歷史,例如周文王一生都是行善積德,在全國的範圍當中都是推行仁政和德政,最終得以轉回國家的災難;同樣,在宋景公時期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也是臣子在占察星象的時候就發現當時宋國會有災難,熒惑星剛好在心星的範圍當中,就是代表當時宋國會有刀兵的災難降臨。可是宋景公因為他是一個有仁愛之心的國君,他以仁厚存心,所說的話都是愛護臣子、愛護百姓的言語,最終終於感動了天地,後來熒惑星就有所移動,就在那一年宋國果然避過了刀兵劫的災難。
蘇威就用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來勸導隋文帝,希望隋文帝能夠在隋朝推行德政,來推出一些對於百姓有利益,能夠造福天下的一些好的政治制度,這樣才能夠真正感得天心,而使得隋朝的國運能夠延長得更久。如果只是靠這些險要的軍事防備手段,這還是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的,跟你同船共渡的人都難免會變成你的冤家仇人。隋文帝聽了蘇威所講的話,覺得非常有道理,所以他就廣修德政,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就推出了許多有利益國家社稷的政策,後來果然他的國運又延了幾十年。這一段是記載在歷史當中,在《周蘇綽傳》當中就講到蘇威對於隋文帝楊堅的勸勉、進諫之言。
當初蘇威的父親蘇綽在魏國的時候,因為魏國國家的經濟實力並不是很足,所以他就制訂了一個政策,加重了徵收老百姓的稅收,這個就使得百姓的負擔加重。所以蘇威的父親後來也感到非常後悔,因為他覺得他所作所為,對於百姓來講,是加重他們負擔的一種做法,實際上是對於百姓的剝削。就好像我們拉的弓,你把弓拉得很緊,這種方式絕對不是治國平天下所應該用的方法。因此他父親有一個遺願,就是希望將來能夠有人把這個拉得很緊的弓放鬆。他這也是一個比喻,就是讓百姓能夠減少負擔。蘇威後來了解到父親的心願,雖然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已經過世了,但是他就把父親留下的遺願做為他一生努力的方向,就是希望能夠把一些苛捐雜稅可以幫百姓來減輕。
所以蘇威當他取得了隋文帝楊堅的信任之後,他就建議隋文帝要減免徭役,要減輕賦稅,要讓百姓能夠休息,休養生息。經歷過戰爭,這些所有的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商業發展全都停息下來,民不聊生,所以這時候你應該讓他們充分的得到休息,慢慢的再把生產、把經濟恢復起來。所以在政策上是力求能從輕從簡,同時要在全國的範圍當中也戒除奢侈的風氣,崇尚節儉。這一點隋文帝非常認同,因為他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很節儉的人,再來,因為他比較了解民生的疾苦,所以他自己本身就可以以節儉的德行來自我要求,他的后妃一切的生活用度也都相當的簡樸。於是隋文帝就廢除了天下百姓的種種苛捐雜稅,包括減省律法,像我們之前談到在刑法的方面可以免去一些殘酷的刑罰,這個都是隋文帝任命蘇威去落實的一些政策。這就使得律法得到減省,刑法也比較簡明。在這種太平的環境當中,老百姓就能夠安居樂業。
蘇威在這個位子當中,他始終秉持著對父親的一種孝心,希望把父親未完成的遺願完成。因此他雖然經歷了隋文帝、隋煬帝,包括周旋在李密、王世充這些人當中,可以說這是在一個比較複雜的,甚至是比較險惡的政治環境裡,他最後也都能夠免於禍患,一直活到八十二歲善終。所以我們看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都是他在位的時候,時時處處都是為百姓來著想,所做的都是推行德政、行善積德的好事,才能夠在後來,特別是隋煬帝時期,你看那麼複雜危險的政治環境當中他依然能夠保全。我們在這裡就給大家再補充介紹一下隋文帝的這位大臣。
剛剛說過,到了隋文帝晚年,在接班人的問題上就成為他的一個難題。我們看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隋紀高祖」這個綱目當中,就有談到「骨肉之變」。因為隋文帝本人還是一個疑心比較重的人,而且他因為本身很儉樸,所以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女鋪張浪費。後來他見到太子楊勇有一些做法不能夠以儉養德,他內心就感到有點不滿。而楊廣這個人是一個詭計多端的人,他知道他父親和母親的想法,他就裝作非常儉樸的樣子,來討得他母親、父皇對他的信任。
再來就是楊廣跟楊素勾結在一起,楊素常常講太子楊勇的是非,而在隋文帝和他的夫人面前,楊素就常常讚歎楊廣有多麼多麼好,於是隋文帝就被他們的這些計謀給蒙蔽了,最後還是決定立楊廣為太子。結果想不到當隋文帝在洛陽仁壽宮生病的時候,楊廣就開始要進行謀反,奪取王位,這就造成了骨肉之間許多複雜的問題。
當時隋文帝初期在尋找確定接班人的過程當中,他最開始是軟禁了楊俊,這是他的第三個兒子,後來又把太子楊勇貶為庶人,改立他的第二個兒子楊廣為太子,後來又把第四個兒子楊秀貶為庶人。因此,他家庭當中父親和他的子女之間的猜疑與矛盾是非常嚴重的。可是到了最後當隋文帝臥病在床的時候,楊廣寫信給楊素,來請教如何處理隋文帝的後事以及他要登基的事情。可是這封信到了隋文帝的手裡,他非常的生氣,他這個時候才看出楊廣的險惡用心,於是他想重新把楊勇再立為太子。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楊廣他得知消息之後,他就拿下了擬詔大臣,並且更換了隋文帝身邊的侍從,就使得隋文帝想重立太子的想法沒辦法實現。後來隋文帝駕崩之後,楊廣繼位,這就是後世臭名昭著的隋煬帝。
隋煬帝我們前面有說過,他當政的時候,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荒淫無道的人,我們看到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當中提到隋煬帝,首先他是「苦役虐民」,他有許多勞民傷財的建設,最後導致民不聊生;再來他是「荒婬殘暴」,這個在他即位之後充分的體現出來。首先他開始遷都洛陽,並且就以洛陽為中心開鑿了一個大運河,這個大運河是能夠溝通中國南北的一條運河。大家不要以為說他是為了發展經濟,不是的,其實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享受。再來,他又開始修築馳道跟長城,像這些都是屬於勞民傷財的政策。修完了之後,他又開始出兵對西北地區進行征討,他還是想要擴大隋朝的整個版圖。到了公元六O九年的時候,他控制了從中原通往西域的門戶,並且把東京改成了東都。像這些都是許多急功好利的做法,因為他沒有考慮到老百姓能不能承受得了國家繁重的勞役,還有對外征伐的戰爭,而他只是為了滿足私人的私心與欲望。
本來在隋文帝的時期因為有一些好的政策,讓百姓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並且可以發展經濟,可是到了隋煬帝的時候,他的做法就對於社會的穩定造成了破壞。再加上他頻繁的對外戰爭,以及這些大興土木的工程,最終的結果是導致民怨日益增強,隋朝末年所產生的種種危機也就開始爆發出來。在六一一年的時候,山東和河南發生了很大的災難,有嚴重的水災發生,於是王薄開始在今天的山東一帶發動叛亂,用叛亂的舉動要抵制隋煬帝出征高句麗的做法。
我們看在《歷史綱目》當中有提到,他的荒淫殘暴當中有一條,就是多次的去討伐高麗,但是沒有成功,而這個時候那種民怨已經達到了極點,所以天下的群雄就開始割據的局面,在各地去稱王稱帝。所以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也是在隋朝末年的時候,開始順應民心來起義的。
我們看到在下一條,雪公老人就寫,當時李淵是太原留守,他的兒子李世民就勸他的父親要起兵來推翻隋朝的統治,因為這種做法確實是順應民心,老百姓再也受不了隋煬帝的暴政。
公元六一三年的時候,劉元在吳郡自稱天子。楊素的兒子楊玄感也在黎陽起義,這時候有許多達官貴族的子弟都去參加他的起義,這就帶動了全國各地都開始叛變,所以隋朝的江山在這個時候就是岌岌可危,非常的危險了。
在河南,翟讓和李密也起義。到了六一六年的時候,翟讓在李密的建議之下就攻破了金堤關,打下滎陽諸縣。在同一年,由竇建德所領導的河北叛軍也在河北各地發動戰役,就佔據河北冀州一部分的地區,後來他自己封為夏王,國號是夏。你看好不容易本來中國在隋朝初期的時候實現統一,但是又因為隋朝末年的暴政而又開始分裂。
到了六一七年,瓦崗軍又攻破了距都城洛陽的糧庫和洛倉,翟讓就把位子讓給李密,李密自己封為魏公,國號是魏,是以洛陽洛口做為他的根據地。之後他佔領回洛倉,就直逼到都城洛陽。隋煬帝即位的時候,是把都城遷到了洛陽。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內部就發生了一些鬥爭,後來李密就把翟讓給殺了,最後他投降了楊侗,投降了越王。這種四分五裂的局勢就加速了隋朝的瓦解。
後來在公元六一八年的時候,宇文化及和司馬德戡他們跟裴虔通就一起發動了兵變。在這場兵變當中,他們把隋煬帝給殺了,最後就立了隋煬帝的侄子楊浩為帝。但是楊浩在位的時間很短暫,因此隋煬帝後來被宇文化及所殺,可以說這就宣告了隋朝的滅亡。當時天下大亂的時候,隋煬帝到了江都,看到這種天下大亂的局勢,他還是每天都在酒色財氣當中去享受。他也知道自己的好日子過不長了,於是他就拿著鏡子在那照著,在那裡自言自語的說:「好頭頸誰當斫之。」你看我這麼好的頭,最後會被誰給砍了?這真的是一個荒淫殘暴的國君,最終的下場就是如此。後來宇文化及就殺了楊浩,自己稱帝,國號「許」,但是許國只有半年的時間就亡國了。
於是這個時候,亂世出英雄,在公元六一七年,唐國公李淵在他兒子李世民的勸導下,在晉陽一帶起兵,在同一年就佔領了長安。他佔領長安之後,就擁立了隋煬帝的第三個孫子楊侑,楊侑當時是代王,李淵擁立他為帝,這就是隋恭帝,而李淵自己擔任丞相,進封唐王。這是公元六一七年發生的事。可是到了第二年,李淵就把隋恭帝廢掉了,後來又封酅國公,閒於長安,李淵自己正式稱帝。這個時候隋朝就宣告滅亡,唐朝就在這個時候建國了,國號就是唐,李淵就是唐朝的第一代君王,也就是唐高祖。同一年,在洛陽都城留守的「七貴」,他們聽說了隋煬帝被殺的消息之後,就擁立了隋煬帝的孫子越王楊侗為帝,這是隋恭帝。可是第二年,王世充就把隋恭帝給廢除了,兩個月之後就把他殺了,到這個時候,隋朝的氣數就已經完全終結。
這段歷史也是一個龍爭虎鬥的歷史,我們看看楊慎在《二十一史彈詞》是如何評價隋唐的。他說:「一片殘山並剩水,年年虎鬥龍爭。」他說的並沒有錯,特別是在隋朝末年,各地開始發生起義,危及隋朝江山的時候,確實是一個龍爭虎鬥的時代。「秦宮漢苑晉家塋,川源流恨血,毛髮凜威靈。白髮詩人閑駐馬,感時懷古傷情。戰場田地好寬平,前人將不去,留與後人耕。」你說是隋文帝文治武功,他統一了全國,並且推行了這麼好的政策,但是可惜的是,這個江山卻沒有辦法讓它世世代代傳下去,我們這個經文所說的「不再傳,失統緒」。於是就在戰亂當中,最後又有李淵和李世民起義拿下了隋朝的江山,建立了唐朝。所以楊慎在《彈詞》中說:「戰場田地好寬平,前人將不去,留與後人耕。」這塊土地後人如何來耕種?如何能夠使得天下再來恢復安定和平?我們就要接著往下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
唐高祖李淵,我們看《三字經》的經文,這一句也體現了作者的一個態度。『唐高祖,起義師』,「義師」,換句話說他是仁義之師,也就是他的起義是順應民心的,他是要結束隋煬帝的殘暴統治。就如同武王伐紂一樣,商紂王的殘暴引起了眾多的民怨,所以武王伐紂他是替天行道,是順應民心。同樣,唐高祖李淵起兵『除隋亂』,平定了隋朝末年紛亂的局面;『創國基』他建立了唐朝,奠定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國基。
我們看到在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當中寫到「唐紀」,「高祖」,這就是唐高祖李淵,他是建都在長安。當李淵帶著起義的軍隊攻入長安的時候,因為他是深得民心,所以老百姓都前來歸附他。後來他立他的長子李建成為太子,這是唐高祖李淵稱帝之後,長者世襲制,所以他的長子李建成就自然而然成為太子。李世民封為秦王,第三個兒子李元吉是齊王。雖然李世民只是秦王,但是他的戰功非常顯赫,也就是實際上,他的能力、他的才幹、他在軍事方面的戰功、功績,可以說在李淵的兒子當中是最為突出的。
這是在公元六一七年的時候,當時還是唐國公的李淵在晉陽起兵,他起兵起義的時候,他的軍隊只有三萬人,但是後來因為他順應民心,所以人們也都來歸附他。而他佔領長安的時間是在公元六一七年的十一月。李淵佔領了長安之後,最開始他並沒有自立為帝,他是把代王楊侑立為帝,這就是隋恭帝。隋恭帝他進封李淵為唐王、為大丞相、為尚書令,是這樣的一個關係。同時,把李淵的幾個兒子也都封了爵位。所以李氏父子,就是李淵和他的兒子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在這個時候,他們其實已經完全控制了關中的局勢。後來在六一八年的時候,隋煬帝在江都駕崩。同一年,隋恭帝就把君王的位置禪讓給李淵,李淵這個時候才正式稱帝,建國曰唐,他建立了唐朝,李淵就是唐高祖,他改元武德,把都城定在長安。而面對前朝的帝王,李淵把他降為酅國公,把他安置在長安。
因為在隋朝末年的時候,當時地方割據的局勢還是非常嚴重,我們看到各地都有起義的軍隊,而且起義之後,往往他們就自己自立為王,這個情況、割據的現象是很嚴重的。所以雖然唐朝已經建立了,但是除了關中和河東是屬於唐朝的統治與管轄之外,其他的土地還是被各地的割據勢力所控制。
到了公元六一八年,李世民就開始出兵去攻打甘肅和蘭州一帶的薛舉和薛仁果,經過五個月的戰爭之後,就把它平定了,這樣西北一帶就得到了穩定,就收復了西北地區。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六一九年,大涼皇帝李軌他們內部也發生了很大的矛盾,於是唐朝就派出使節來說服李軌的機要大臣,一起來起兵攻討李軌,這就把河西這一帶平定了。同一年,又聯合突厥,在突厥稱帝的劉武周和偽宋王宋金剛,聯合他們又攻入了河東地區,就把太原給佔領了。李元吉和裴寂他們敗逃,結果李世民又出討河東,就收復了太原並且消滅了劉武周的勢力。
在公元六二O年的時候,李淵就任命李世民率領軍隊去東征王世充,當時王世充是自稱為鄭帝。當時已經稱帝的竇建德看到這個情形,就和王世充聯合起來對抗唐朝的軍隊。第二年,李世民就俘獲了竇建德,王世充也就投降了。
這是在平定隋朝末年所遺留下來的這些地方勢力,李世民的軍事方面的戰功是功不可沒的。這就是我們這一段經文所講的「唐高祖,起義師」。
到了第二年,嶺南地區的馮盎率領眾人來歸附大唐。到了六二三年,太子李建成就平定了河北地區,他當時俘斬竇建德的餘部劉黑闥,這就使得河北地區也收復了。
在公元六二四年,高開道,他是自稱燕王,後來他被他的部下所殺,他的部下又投降了大唐。同一年,唐朝又消滅了江南的一些勢力,因此唐朝這個時候就基本統一了漢地。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雖然他們共同平定了外患,可是內部的鬥爭就開始愈來愈激烈了。這就是後來所發生的「玄武門之變」,玄武門是唐朝大明宮的北門。在最初他們平定各地勢力的過程當中,因為李世民的功勞很大,所以他的兄弟李建成還有李元吉就很嫉妒他,他們賄賂了一些妃子,想盡辦法的去誹謗他,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並且又誣告李世民要謀反。後來李淵也中了他們的計,就聽信了他們的這些謠言。同時,李建成他為了消除禍患(我們看,其實在權力的面前,真的是兄弟相殘),當時,他連夜召李世民去喝酒,就是想要想辦法先把他毒死。李元吉也是請求要殺死李世民,但是皇上沒有同意,後來他又想辦法要暗殺他。因此,我們看在這種局勢當中,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會造成玄武門之變。因為李世民他的幕僚就勸他,在這種非常複雜的形勢當中,確實是應該趕緊處理兄弟之間矛盾的問題,否則最終的結果就是會導致他自己可能性命都難保,在這種局勢之下。雖然外患已經平息了,但是現在這種內憂,兄弟之間的明爭暗鬥,確實是在唐朝初年是演變得非常激烈。
在公元六二六年的時候,當時突厥侵犯了唐朝的邊境,於是太子李建成就跟李淵建議,派李元吉為統帥來出征突厥,同時把和秦王李世民親善的這些將領也都調給李元吉來差遣,他想要藉這個機會來謀殺李世民。這種危急的情況之下,長孫無忌他們這些人是秦王李世民的幕僚,他們分析了這個局勢之後,就勸說李世民要先發制人,否則你遲早會被你的兄弟給害死,於是就發生了震驚世人的玄武門之變。在同年的六月,李世民他就在玄武門的附近射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這個就是玄武門之變。於是李淵就把秦王李世民立為太子,攝軍國事。實際上,我們也可以想像,任何一個做為父親的人,看到自己的兒女骨肉相殘的這種情況,任何一個做為父母的人都是不願意見到的。因此我們看到,在八月,李淵退位,尊為太上皇。因為當年就是在李淵和他的三個兒子共同的團結努力之下,才平定了隋朝末年的種種叛亂,可是想不到,當他們齊心協力的把這些地方的勢力都平定下來的時候,卻沒有辦法平息李淵的兒子之間的、骨肉之間殘殺的局面。所以我們可以想像,李淵後來看到這個場面、這種局面,他內心也是非常難過的,做為父親,所以當時他就退位了。在公元六三五年的時候,他在垂拱殿駕崩,於是李世民正式登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唐的國君唐太宗。他即位的第二年,次年就改元為貞觀。因此唐太宗他後期的文治武功所帶來的成就、造成的成就,確實使得國家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得到了繁榮的發展、得到了長治久安,這段歷史就稱為「貞觀之治」。貞觀就是唐太宗他所定的,改元為貞觀。
在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當中談到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這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個兒子。在這個綱目當中,首先談到了「帝之文治」,就是唐太宗的文治;再來是「帝之武功」,唐太宗的武功。他的文治武功當時都非常有成就。
我們先來看他的文治,首先是從諫如流。唐太宗李世民他本人還是一個很有心量、很有作為的皇帝,首先就體現在他善於接納臣子給他提出的建議。所以在唐朝初年的官制當中,就有諫官這個職責。我們大家很熟悉的魏徵就是唐太宗的一位很得力的大臣,魏徵就常常給唐太宗提意見。我們後面會介紹在唐朝初年的這些宰相、大臣他們的生平。魏徵給唐太宗所提的意見,唐太宗也大多數都比較能接納。有一次,太宗正在玩一隻小鳥,就見到魏徵遠遠的走過來,他就趕緊把小鳥藏到自己的懷裡。魏徵已經早就看到了這一幕,所以就故意在皇帝面前一直在談論國家大事,談得沒完沒了,最後就把這隻鳥悶死在太宗的懷裡。這就是大臣其實用這種方法來勸諫帝王,千萬不可以沉迷於聲色犬馬的享受當中,要以國家大事為重。所以他們之間的君臣關係就是這樣的一種既微妙又親近的關係。太宗也往往能夠接納魏徵給他提出的意見,雖然有的時候面子上也是有點下不來,可是因為在他身邊圍繞的,無論是皇后也好,還是這些賢臣也好,都是會很善巧的去平息太宗和魏徵之間的矛盾,所以後來魏徵提的建議,唐太宗也都能夠心平氣和的去接受。
他還有第二條是擇官書名屏風,他畫功臣,在凌煙閣把這些功臣的像畫在上面,包括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杜如晦跟房玄齡就是非常有名的「房謀杜斷」,一位是很善於謀劃,一位是很善於決斷。所以唐朝初年有很多非常賢德的大臣,一起來輔佐唐太宗。還有魏徵、尉遲敬德、李靖這些功臣。
再來,他文治方面還有慎刑。對於刑罰,特別是對於死囚,都要非常仔細的、多次的確認,只要還有機會能讓他生還,不要執行死刑的,就盡量避免執行死刑,這也是他仁政的體現。即使後來沒辦法幫他把死刑反轉過來,但是處決的時候也不進酒肉、徹樂,不吃肉、不聽音樂,就是內心對於不得不給他執行死刑表示一種哀悼。其實這個都是體現出唐太宗的仁政,把非常嚴酷的刑罰,甚至於死刑,都讓他能盡量減輕就減輕。還有,體恤老百姓民生的疾苦,並且去賑災。這在唐朝初年也有這樣的舉措,體現出他仁政與愛民的思想。再來,在文化方面,徵天下名儒為學官,任用這些讀書人,希望能夠提拔更多的人才,來為大唐王朝效力。
我們在《十三經註疏》當中常常看到的孔穎達,他也是生活在這個時代,也是得到了大唐王朝的重用。還有詔令玄奘大師翻譯佛經。唐朝的時期,佛法是非常興盛的,無論是大乘還是小乘,各個宗派在這個時候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能夠做為這個時期佛教界最具代表的人物,就是玄奘大師,他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國師,我們後面再跟大家做一下介紹。命李淳風造渾天儀,命房玄齡定律令,這是體現在太宗皇帝的文治方面的成就。
太宗即位之後,他確實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好皇帝,他在用人方面、他在吏治的管理方面,都下了很多功夫,選賢任能,就希望把天下賢德的人才都充分的提拔和任用起來。另外他確實是對於百姓很有仁愛之心,能夠體察到民眾的疾苦,重視農業的生產,希望能夠把整個經濟、整個農業都讓它恢復發展起來。他本人也是注重要節儉,以儉養德。再來,剛剛說到復興文教的這些做法,同時他還完善了科舉制度。因此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之功,這種治世的政策,就在唐朝初年使得社會上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
另一方面,我們看唐太宗李世民的武功。他任命李靖做為行軍的總管,去征討突厥,在征討的過程當中,有許多酋長都投降,後來突利可汗就入朝,歸附了唐朝。但是到了頡利可汗的時候,他又發生叛亂,於是又任命李靖去攻打,最後他們就投降了,這就平定了突厥的叛亂。再來,攻打高麗也取得了勝利。於是後來,有許多國家都向大唐來朝貢。最後四夷的君長來到朝廷,大家共同認定太宗皇帝,尊他為「天可汗」。這是他在武功,剛剛是說的文治,現在是說的武功,他在武功方面的成就,也確實是大力平定了這些外患的入侵。
但是唐太宗對於平定突厥也好、平定這些周邊的地區也好,他對待這些少數民族的人們,也是以仁愛之心來對待他,這其實是體現出唐太宗的一種開闊的心胸、兼容並包的胸懷。他曾經說過:「王者」,就是做為君王,「視四海如一家」,四海之內都是兄弟姐妹,「封域之內,皆朕赤子」,只要是我大唐國土分封管轄的地區,這些人們都是我的兒女,都是朕的赤子。同時他認為,像這些夷狄之人,他也是人,他們的風土民情、人心人性和我們中原地區的人們其實也是相同的。做為君王,總是念念想著,我們大唐的恩德是不是有加於這些夷狄之人的身上,而不要對他們去猜疑、去認為他們是和我們不同的。如果我們大唐的恩德能夠普及到這些夷狄地區的人們,那四海之內確實都可以如同一家人一樣和睦的相處。如果彼此之間互相猜忌,就是親兄弟骨肉之間也會變成仇敵。這個話就體現出了唐太宗對於四方少數民族的一種態度,他不僅是這樣說,實際上他也把它落實在他的政策當中。所以他對於四方這些少數民族以及各個國家,他是以一種關懷尊重、兼容並包、互相來往、互相幫助的態度。這種態度、這種策略就使得大唐在建國初期邊疆地區,就是在唐太宗執政的時期,邊疆地區非常的穩定,這些四夷的各個國家都爭相來朝,來朝貢、來朝拜大唐的天子,來朝貢大唐的王朝。在歷史當中就有記載,每年當有重大的朝會發生的時候,來朝貢的使者會達到上千人之多。西域各個國家都覺得唐太宗是一個仁德的國君,所以大家共同的尊稱他為「天可汗」。這個尊稱是發自內心,體現出對唐太宗大唐王朝的一種發自內心的敬仰與尊重。
通過對唐太宗文治武功的描述,我們可以體會到為什麼唐朝時期國力會這麼強盛,就是在他一系列的政策當中,使得國計民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也使得宗教、文化各個方面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因此貞觀年間,這是一個政治清明、文化發達、在經濟上面也很繁榮、社會很安定、軍事很強盛的局面。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也是唐朝開國初年的第一個盛世。而貞觀之治為後來大唐盛世的實現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我們了解了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之後,我們先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唐太宗的國師玄奘大師。玄奘大師俗家是姓陳,他是河南人。還有說法他是陳留人,是潁川陳仲弓的後人。做為大唐的一代高僧,玄奘大師被尊稱為三藏法師,他跟鳩摩羅什大師以及真諦法師是並稱為我們中國佛教史上的三大翻譯家。他出生的時候,氣質就非常與眾不同。在歷史上記載,玄奘大師是身長八尺,眉目疏朗,就是一個非常莊嚴的相狀。後來他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當時就深深的感受到,在我們東土這一帶,有許多經典,佛教的經典在當時沒有完整的傳到東土來,而且各家的說法也都會有許多爭議、許多不同的地方,人們也不知道到底聽誰的才是正確的,就是佛教各派的學說當中就存在一些分歧。因此,玄奘法師就決定要西行求法。他在貞觀年間獨自一個人西行五萬里這麼長的路程,這是歷經了千辛萬苦,最後才來到了摩揭陀國,在印度著名的佛教中心,叫做那爛陀寺,到這個地方來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修學佛法。
在印度,玄奘法師前後學習了十七年的時間,於是把佛法的大乘、小乘各種學說都領納於心,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於是後來就在貞觀十八年,他經歷了十七年的留學生涯之後,就決定再回到大唐,當時他帶回了一百五十粒的佛舍利、七尊佛像,以及六百五十七部經論。他回到了大唐之後,唐太宗就召見了玄奘法師,並且對他非常尊重,就禮請法師在弘福寺對於他帶回來的經典進行翻譯。於是有了帝王的護持和比較安定的環境,就可以長期來做翻譯佛經的工作。後來到了唐高宗的時期,還把玉華宮改為寺院,供養玄奘法師駐錫在裡面。
玄奘法師經歷十九年的譯經歲月,他對翻譯的要求是非常嚴謹,既要求真,又要能夠通俗易懂。所以在十九年這麼長的翻譯經典的過程當中,玄奘法師就和他的弟子翻譯出了七十五部三藏經論,一共是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而玄奘法師不但是把他帶回來的梵文經典翻譯成了中文,同時也把我們中國的《老子》以及《大乘起信論》翻譯成梵文再傳回印度。因此,玄奘大師回到大唐之後,由於他得到帝王的護法,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國師,他經歷了太宗、高宗這兩朝,這兩朝的君王都對他非常尊重,所以他經過翻譯經典,傳播佛法,使得佛法在大唐的時期可以發揚光大,就非常興盛。後來在唐高宗的時期,玄奘法師是在長安玉華寺圓寂,後來是歸葬在白鹿原。
我們來看玄奘法師他對於佛教的貢獻不只是翻譯出了這麼多的經典,同時在翻譯的過程當中他也培養出了許多的人才,當時他翻譯經典的譯場規模也是很大的。在當年玄奘大師所帶回來的佛教經典,在今天有許多梵文的原本在印度都已經找不到了,但是最終它能夠保存在漢文的《大藏經》當中,這為佛教經典的保存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此外,玄奘大師在印度學習、求法之後,回到中國就創立了法相唯識宗這個宗派。同時應唐朝帝王的請求,由他口述,由弟子整理而成的《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是有它非常珍貴的價值,在這部書裡面,它使得大唐帝王能夠看到天竺和西域各國的種種文化風俗,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典籍,特別是在歷史還有地理方面,都做了詳盡的介紹。因此,玄奘大師的西行求法以及回到大唐之後的譯經與弘法活動,對於唐代時期的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產生了特別深遠的影響。
我們看到這幅畫像是江逸子老師所畫的玄奘大師的法相,這是在江逸子老師的《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所畫的。這本書也是把儒釋道和從古至今的古聖先賢的德相,以及他們生平的介紹都會集在這一本書當中,確實是非常有價值。我們緬懷這些古聖先賢、緬懷儒釋道三家的聖人,我們也感恩在後世能夠讀到這麼多寶貴的經典,都是前人歷經了千辛萬苦,不惜生命的去求取真經,才讓我們可以有一盞智慧的明燈,儒釋道三家的經典確實是人類永恆的智慧明燈,才能夠讓它萬古不息的閃耀,給我們指引出一條正確的方向,因此我們深深的感恩這些前人辛苦的付出。
接下來我們給大家介紹幾位唐朝初年著名的大臣。因為唐太宗李世民能夠開創大唐的盛世,能夠有貞觀之治的和諧景象,與他任用賢臣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杜如晦和房玄齡以及魏徵。
我們先來看房玄齡。房玄齡,名喬,字玄齡,他是齊州臨淄人。他的父親是隋朝的高士房彥謙。房玄齡他從小就非常聰敏,對於經史典籍很深入,還有詩文書法也都很擅長。後來他做為唐朝開國時期的一位賢德的宰相,他擔任宰相的職務長達三十二年之久。
剛剛說過,唐太宗他的文治當中就有包括在凌煙閣畫二十四功臣,房玄齡就是其中之一。他十八歲就中了進士。後來他是在渭北地區投靠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之後,他就常常給李世民出謀劃策,所以是李世民一位很重要的謀臣、謀士。後來在玄武門之變當中,他也是功臣之一。所以玄武門之變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個宮廷事變,它也等於說是幾個勢力之間的較量,因為在李世民的身邊、李建成的身邊,他們都有各自的謀臣。所以當時他出謀劃策,就是在玄武門之變當中跟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還有侯君集這五個人,幫助秦王取得君王的位置,他們的功勞是最大的。後來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後,就把房玄齡任命為中書令,後來任命為尚書左僕射,封梁國公。後來進位司空,他還是在統理朝政。在貞觀二十二年,房玄齡過世,謚號是文昭。
所以在歷史上,房玄齡非常善於出謀劃策,而杜如晦這個人他是做事情非常果斷,因此房杜合稱,就是世人稱他為「房謀杜斷」,房就是房玄齡,房玄齡的謀略;杜就是杜如晦,杜如晦的決斷,他們兩個可以說做為宰相是一個很好的典範。
特別在《新唐書》當中,對於房玄齡的評價是很高的。就是他擔任宰相的期間,也是兢兢業業,很勤政,並且非常的喜歡聞人之善,聽到別人有善心、善行、善的舉措,他從來都不會嫉妒他,心裡都是很歡喜的,這是體現出一個宰相的度量。並且他對於如何來整頓吏治是很有經驗、很有智慧的。他在擔任宰相的時候,處理政事也非常寬大、平和、寬厚。同時他自己有德行、有才幹,但是他也不會用這種標準來要求別人,就是他為人還是非常寬厚。因此,我們說宰相肚裡能撐船,他具有這樣的心量,就使得在他身邊無論是什麼樣才幹的人,都能夠發揮他的所長。因此我們通過《新唐書》的記載就可以體會到,房玄齡本人是一個生活簡樸,做官很廉潔,而且是勤於政務,兢兢業業的來履行他做為宰相應該盡的職責。此外,他也非常重視選拔人才,在選拔人才的過程當中,不但是注重他的才幹,而且更注重他的德行。這是唐朝的一位著名的宰相。
我們再來簡單介紹一下杜如晦,因為房杜是並稱的。杜如晦,字克明,他是京兆杜陵人,京兆杜陵是在今天的陝西西安這一帶。杜如晦也是唐朝初年一位著名的大臣,他從小就很聰明,很喜歡讀書,對於歷史、經典都很有深入。後來他被高孝基所器重,高孝基當時是吏部侍郎,認為杜如晦這個人隨機應變的能力很強,如果國家選拔任命他,他可以成為一位棟梁之才。同時房玄齡見到他,也跟他很有默契,所以就向唐太宗李世民舉薦了杜如晦,認為他的聰明才幹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唐太宗即位的時候,後來任命他為尚書右僕射,就是跟房玄齡,等於他們兩個人就是左右丞相,左右宰相,共同來輔佐唐太宗。在他施政的過程當中,他訂定各種臺閣的規模以及典章的制度。他也是凌煙閣的二十四功臣之一,是大唐開國之初的功臣。
剛剛說過杜如晦善於決斷,而房玄齡善於提出謀略,所以兩個人配合在一起來輔佐唐太宗,確實是很得心應手的。因此人們說到歷史上宰相的典範,常常就會提到房玄齡和杜如晦,一個善斷,一個善謀。你看兩個人能夠配合得這麼默契,這也是為唐朝能夠成就貞觀之治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他在貞觀四年過世,當時只有四十六歲,他的謚號是成。
這是唐朝初期兩位著名的宰相,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此地。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下一節課我們還繼續來跟大家分享唐朝的歷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