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28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二頁的第一行開始看起。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了這句經文,並且談到這句經文是教導我們,經部和子部(也就是六經和諸子百家的典籍)通達之後,就可以開始學習史部的典籍。古人也曾經談到,史書所記載的是一個國家治亂興亡的過程。在這裡面也包含了君臣的善惡忠奸,以及一代一代世系的傳授,經文中說的『考世系,知終始』,世系的傳授,始終之歲年,也就是歷代王朝傳承的世系,以及治亂興亡的原因,我們都能了解。

  歷史是一個殷鑑,鑑往而知來,通過治亂興衰的經驗跟教訓,使後人吸取,引以為鑑,不再重蹈覆轍。「考世系,知終始」,「考世系」的考是考究、考據的意思。在古時候是君主專政的社會,了解了世系,就對於君王的家族世世代代相承的血脈關係有所了解。最初在堯舜時代都是禪讓的制度,君王的位置是選取國家賢德之人來傳授的,一直到夏禹,才開始了家天下,後面會學到經文。世系,我們了解就是指的帝王家族世代的傳承。

  《三字經》從下一句經文開始,就講述整個中國的歷史。所以《三字經》又被稱為小綱鑑,在《三字經》的經文當中有一大段的內容是講述中國歷史的綱要,學完了之後,就對於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所了解。因緣生老師也談到,為什麼在童蒙的經典《三字經》中要特別把中國歷史的綱要列在其中?這是因為中國的學問是文史不分家。以前在求學的時候,我們學的是古文獻,老師也常說「文史哲」,包括哲學,它都是不分家的。所以很多的歷史需要用經史合參的方式,也就是古聖先賢所留下來的四書、五經、十三經的經典,如果參照歷史來進行學習,才能通達這些經文的真實義。如果我們不懂歷史,對於四書、五經、十三經當中許許多多的經文,它真實的、內在的含義就很難通達。因此要經史合參,這也是中華文化的特色。所以為什麼雪公李炳南太老師,他老人家在講解《常禮舉要》的時候,也特別的提醒我們要讀歷史、要看京劇,這是中國的國粹,代表中國的文化。在歷史、在京劇的曲目當中,倫理道德因果、忠孝節義的觀念都融在其中,它對於我們在人生處事待人接物,了解通達人情世故都很有幫助。

  推而廣之,如果一個國家社會要推行政治,政治的理念,也是要記取歷史的經驗與教訓。因此中華文化的特色是文史不分家、文藝不分家、文哲不分家,文學和科學不分家,它是一體的關係,這一點也是中國文化的特色。它看待問題都是一個整體,就好像在醫學,中醫醫治一個人的病症,是一個整體觀,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不是這個觀念。同樣,中國文化也是如此。文史哲,以及這些藝術、科學,都是一體不二的關係。

  因緣生老師就舉了一個例子,像《易經》,《易經》怎麼來界定它?當然首先它是經典,但是它是不是很有文學價值?再來它是不是含有很多深奧的哲學內涵?還有它是不是也有科學、藝術在其中?答案是肯定的。同樣的,我們來看《春秋》、《詩經》也是相同。《春秋》,它既是一部歷史,是史學,同時它有文學的價值,它本身是經典,經典就有聖人教化眾生的思想在其中。像《詩經》,它既有文學性,又有藝術性,還有哲學性,當然它的時代背景又關聯著歷史的許多訊息。因此,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學問是一個整體觀,是一體不二的關係,這一點確實是它的一個很重要的特色。

  而歷史對於國家民族,對於文化來說,它究竟有怎樣的作用?它的作用、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就如同清朝的龔自珍先生,他就曾經講過:「欲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實際上來說,朝代的更迭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文化跟歷史斷滅了,這才是國家民族真正的災難。中國的歷史上,雖然歷朝歷代改朝換代,它有朝代的更迭,這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中斷過的。可是雖然政權有所改變,但是文化和歷史這個方面一直是延續的。即使是蒙古入主中原,或者是滿清入主中原,就是少數民族統治的時代,這些領導人還是精通儒釋道的聖賢文化,而且往往是重用漢臣,這些漢朝的臣子也都是精通儒釋道的聖賢經典。所以雖然朝代更迭了,但是文化沒有斷滅,反而更加的發揚光大。因此,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華文明能夠延續五千年到現在都沒有斷滅,這就是文化和歷史起著一個重要的作用。

  在二戰的時候,歐洲的漢學家曾經就一個問題進行過討論,在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當中,為什麼其他的三個文明都相繼消失,而只有中華文化、中華文明還繼續存在?最後這些歐洲漢學家得出的結論,大概是中國人注重家庭教育的緣故。這是在澳洲大學進行交流的時候,澳洲的學者講給師父上人聽的。確實這些漢學家是很有見地的。

  在中國人進行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看《聖學根之根》,看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所講述的無非就是中國的文化和歷史。換句話說,文化、歷史的觀念從小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所以他從小愛父母、愛家庭、愛社會、愛國家,他就樹立了這樣的觀念。因此,文化和歷史對於一個國家民族來說確實是太重要了。我們身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有責任、有義務把文化和歷史傳承下來。否則人家說數典忘祖,連典都數不出來,這個情況就更糟糕了,數典忘祖,人家至少還數得出典。

  唐朝的時候,詩人韓愈曾經說:「人不通今古,馬牛如襟裾」。如果不能通曉歷史,通曉歷史,他就知道我們的祖先曾經有什麼樣的德行,國家有什麼樣的文化,這都是在歷史當中呈現出來。而如果不知道自己國家的歷史,就如同什麼?「馬牛如襟裾」,就好像牛馬這些動物穿著人的衣服一樣。因此,在中國的歷史上,在教育的層面是非常重視文化和歷史的傳承、教育的。像《聖學根之根》,這裡面收錄了許多教材都跟歷史有關。這一本書裡面會學到《百家姓》,這個是家族的歷史,不同的姓氏文化。再來,第二冊會學到《四字鑑略》、《龍文鞭影》,把這個掌握了之後,中國的歷史還有歷史上的典故,就有概念了。包括像《笠翁對韻》、《幼學瓊林》,也有許多跟歷史有關的內容。像《四字鑑略》在清朝的私塾當中,許多孩子他們學習的蒙學教材裡面就有《四字鑑略》,《四字鑑略》就是歷史的綱要。《三字經》裡面所講的歷史的綱要是綱領性,比較簡單,《四字鑑略》就講得更加的詳細了。

  在古時候,私塾的學習狀況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三字經》完翻《鑑略》,《千家詩》畢念《神童》」。我們第一冊把《三字經》、《百家姓》學完之後,接著就可以進入《聖學根之根》第二冊的學習,開始來學習《四字鑑略》和《龍文鞭影》。歷史的綱要是《三字經》的經文馬上要進入的下一部分的篇章,整個中國歷史的統系都包含在其中。所以我們認真的學習,對於中國歷史歷朝歷代的概略狀況就可以有一個清楚的了解。

  我們也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當中把史部的〈總敘〉這段資料找出來。講到中國的歷史,可以說從《春秋》和《左傳》,開啟了中國人記錄歷史的先河。同時期不同的國家都有它各自的歷史。《春秋》是孔老夫子親自編輯之後,它被奉為經典,流傳下來。《春秋》寫得比較簡單,《左傳》就記錄得比較詳盡。因此,在〈史部總敘〉一開頭就談到,記錄歷史,「撰述欲其簡」,像《春秋》這樣,在記錄的時候簡明扼要,就便於流通、便於流傳,但是「考證則欲其詳」,可是要把這段歷史講清楚,考證明白,則需要記錄得更加詳細。我們在《春秋左氏傳》中看到,它的記載就很詳細了。

  〈史部總敘〉談到,關於「作史之資考證」和「讀史之資考證」。什麼是「作史之資考證」?在記錄這段歷史的時候,特別是這段歷史是由聖賢人親自執筆來記錄,對這段歷史,通過了解它的始末、經過之後,對於歷史當中的善惡是非,聖人就有一個評價、有一個判斷。當然,這個評價和判斷的標準也都離不開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於是在歷史當中,就可以像《春秋》這樣,一個字就可以定褒貶,這是《春秋》的筆法。這是「作史之資考證」。而「讀史之資考證」,就像左丘明作《春秋左氏傳》,《春秋左氏傳》在孔老夫子《春秋》的基礎之上,他記載得更加的詳細,把一些歷史的事實記錄得更加清楚。所以後人看了記錄之後,對歷史的善惡是非也能有一個判斷,才知道孔老夫子在《春秋》當中一個字能定褒貶,它的由來、原因之所在。所以《春秋》和《左傳》為中國後來《二十四史》的成書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鏡。《春秋》筆法和《左傳》的內容,對後世的史學家也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在《四庫提要》中特別也提到了司馬光所作的《通鑑》。中國的歷史可以分為通史和國史,國史也可以說是斷代史,通史是記載從古至今的歷史,而國史斷代史它所講述的是不同朝代的歷史。所以司馬遷作《史記》,還有司馬光作《資治通鑑》,這在中國的史學、史書來說都是非常好的典範。我們如果有聽過司馬光的故事,就知道他作這部《資治通鑑》,也是歷盡艱辛,而且是用心良苦。

  司馬光字君實,是宋朝人,是北宋時期著名的一位政治家和史學家,也可以說是一位文學家。因為他的父親做官很清廉,而且對他管教很嚴格,所以司馬光從小一舉一動就非常的恭敬謹慎。司馬光一生事無不可對人言,誠信不欺,這都是他從小稟受很好的家庭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格。在父親的教導之下,司馬光七歲就能背誦《左氏春秋》,這確實讓我們很讚歎,家庭教育,家學的功底太深厚了。而且不但能背誦,對於裡面的意思、義理都還能通達。家庭教育對他後來編撰《資治通鑑》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他從小就非常好學,勤於讀書,手不釋卷。他為什麼能寫出這麼了不起的著作,都不是憑空而來的,他從小打的基礎,在童子功的階段所背誦的典籍,所讀的書,為他後來治史扎下了很深厚的功底。後來,他年僅二十二歲就考中了進士,從此開始當官。中國歷史上都是學而優則仕。

  在宋神宗的時期,在王安石進行變法的時候,司馬光以他從小所學的經典,他深厚的學問功底,他認為祖宗之法是不能改變的,所以後來他就被貶官。貶官之後,他離開了政治的圈子,開始用心的來整理這部《資治通鑑》,在十五年當中,全心全意的編寫這部編年體的史書。很多的讀書人,雖然在政治上遭遇到了挫折,但是往往在文化上、在歷史上,他更能用心去做出一些常人所沒有辦法做出的貢獻,這也未嘗不是好事情。因為如果他政治上太平順的話,可能他就是歷史上一個賢良的好官員,但是在文化、歷史的角度來說,他就沒有精力再去著書立說,他政治上的失意對他來講也不一定是壞事。

  這部《資治通鑑》有二百九十四卷,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一直記載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所記載的是十六朝,一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編年史的撰寫,是司馬光先生傾盡了全力,廣泛的蒐集各種題材,博采眾家之長,他編寫的史書結構也特別的嚴謹,文章樸實生動。因為他從小學《左氏春秋》,為他文學、史學的功底扎下了很深的基礎。他最開始的出發點,是提供給宋朝的君王,在治理國家當中,把歷史治亂興衰的教訓,通過這部書就可以掌握。因此,在史書的編撰史上是編年體史書的典範,而且又可以做為帝王治國的借鏡。後來他這部書完成之後,宋神宗就非常喜歡,為它賜名叫《資治通鑑》。因為神宗皇帝認為這部書非常有價值,是「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把歷史上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用於現實的政治、國家的政治體制當中,可以做為很好的借鏡,宋神宗也親自給它作序。而司馬光先生是嘔心瀝血才完成了這部書。

  後來司馬光一生當中,在宋朝時期歷事了四代君王,而且他本人的德行學問非常的好,在大臣當中是很好的榜樣,也深得朝廷對他的信賴。但是,因為當時他和王安石的政治主張不同的關係,後來他一生當中最主要的精力還是用於編寫這部《資治通鑑》。而這個書對於當時和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同蘇東坡對他的評價,司馬光先生的德行,是感人心動天地。而如何來評價司馬光先生的一生?蘇東坡就曾經講過,總結他的一生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個是「誠」,一個是「一」,所以「誠一不欺」就可以概括司馬光先生的德行,這可以說是對他客觀而公正的評價。這是司馬光先生作的《資治通鑑》。

  而在《四庫提要》中也特別談到,他作《資治通鑑》是用了非常多的心血。乃至於李燾也曾經講過,有人曾經在洛陽見到《資治通鑑》的草稿,就堆滿了整整兩大間的房子。

  而在《四庫全書》史部的分類,它分了十五類。首先是正史,正史就是歷史的綱要、歷史的大綱。再來是編年,歷史分為編年體跟紀傳體,編年是按照年代來編寫的。這也包括在《四庫全書》史部的分類當中,從正史到編年,到別史,到雜史,還有詔令奏議、傳記、史鈔等等,史部一共是分了十五類。

  這是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的記載,讓我們了解經史子集,它的分類之下又有分為哪些小類。日後如果我們要查找某一些典籍或者是它的註解,首先先把它分清楚,它是經史子集劃分在哪一類的,這四部分類法當中,每一部又有分為許多小類,把這些類別分清楚,查找這些典籍,就等於說是對《四庫全書》找到了一把鑰匙,可以開啟《四庫全書》,並且很容易在裡面找到我們所需要的資料。

  而在《群書治要.申鑑》中,也有談到中國人記載歷史的內容。《群書治要.申鑑》,是引用了《申鑑》這部書,就說到在古時候,天子和諸侯遇到有重大事情發生,他們一定要到宗廟去祭拜、祭祀。而在朝廷中設有兩位史官,這兩位史官,一位是左史,一位是右史,他們有不同的職責。他們職責差別在哪裡?右史官他所記錄的是天子或者是諸侯的行為,就是他做了哪些事情,這是右史負責記錄的;而左史負責記錄的是天子和諸侯的言論,也就是他講了什麼話。所記的事情,後來孔老夫子把它集結為《春秋》,這是所發生的事;而所記下來的言語,後來就編輯成《尚書》。所以《春秋》和《尚書》都是跟歷史有關,跟這些史官是有關係的。

  天子或者是諸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通過史官完整的記錄下來、保存下來,而且他的記錄是不允許君王刪改的。譬如他說錯了一句話、做錯了一件事情,他想把歷史進行改動,哪怕你是君王,也是不允許這樣做的,這就使得君王、諸侯一生當中的善惡、成敗都被記錄下來。所以中國人是非常重視歷史,從古時候君王的時代就開始有史官在進行記錄。不但是如此,包括朝廷當中的大臣,甚至於是平民百姓,大臣和百姓,如果他們的德行、才能出眾,對於國家民族做出應有的貢獻,在這個情況之下,也都會把他們的生平記載在歷史當中。

  所以史書的記載是非常公正的,它從古到今形成了完善的體系。即使是貴為君王,他希望在史書中多給自己美言幾句,這也是不行的,因為歷史的記載很客觀、實事求是。或者是說誰做錯了什麼事情,想隱瞞、想修改史書的記載,也是不行的。甚至於有些史官是以生命來捍衛歷史的尊嚴,他要實事求是客觀的記錄,他不允許君王或者有權有勢的人人為的干預。因此中國典籍當中,史部的典籍留到現在,歷史寫的都是客觀、準確的。

  這裡談到,得失只是一時的事情,但是光榮和恥辱卻能流傳千年。因此一部歷史,也能顯現出善惡因果報應的客觀規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許多歷史的記載中都能體現出來。包括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的觀念,記載歷史也會客觀的體現出來。正是有了歷史,使得善良的人就能得到鼓勵,而作惡的人有所畏懼。是孔老夫子開啟了這個先河,一部《春秋》,它有《春秋》筆法的寫作方式,使得當時的亂臣賊子做出了違反倫理道德的事情,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他什麼事情都無所畏懼,可是他看到《春秋》,就感到害怕,一個字可以定出善惡褒貶的評價。所以《春秋》在當時所起到的懲惡揚善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這也開啟了後世記載歷史的先河,後代的史官記載歷史,也是秉持著孔老夫子、左丘明的風範。

  因此,歷朝歷代中國這些君王都非常重視歷史,重視編撰史書。中國的《二十四史》,是一代一代都沒有中斷,記載非常完整。也是存在教化的作用,通過歷史的編寫來配合獎賞懲罰,也就起到輔助法制教化的作用。

  在《申鑑》這部書裡面談到,這種方法可以沿襲下來,各個不同的部門設立史官,讓他們掌握典籍。因此中國人不但是注重國家的歷史,歷朝歷代還有許多像地方志,甚至於家族的歷史有家譜,這都是中國人重視歷史的觀念所帶來的。

  而歷史究竟能給予我們什麼樣的借鏡?我覺得用司馬遷先生在《史記》中所說的一段話,可以形象的來概括,司馬遷曾經在《史記》中寫到:「野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現在常常引用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記取過去的經驗教訓,為以後來做為做事的借鑑,這是非常重要的。君子在治理國家的時候,他一定要先考察古時候的歷史。古聖先王都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治理國家的?這種經驗值得借鏡來做參考,並且驗證以當代的情況,通過人事加以檢驗,就能了解它興盛衰亡的規律。也就是說,它為什麼成、為什麼敗、為什麼興、為什麼會亡,它總有原因存在,如果可以總結歷史的教訓,將來就可以在這方面少走很多彎路。特別是在夏商周時代,明顯的看到,凡是開國的君王都是以德感人、以德治國,而且他的生活都特別的節儉,對自我的要求嚴格,在堯舜禹湯時代的君王身上就能看到;可是到了朝代的末世君王,譬如說是夏桀、商紂王,這些君王往往都是驕奢淫逸,而且非常殘暴,他喜歡享受,沉迷於女色,又隨便的殺害忠良,最後就會導致國家的滅亡。

  這個規律在歷史上是可以總結得出來。後世的君王、後世的領導者如果記取這些經驗教訓,就會知道不能過著太奢侈的生活,要體恤老百姓的艱辛、老百姓的辛苦;也不能沉迷女色,特別是聽信女人的讒言,往往會給國家帶來災難。他就會總結經驗跟教訓,想要勵精圖治的君王,他自然就會注意這些,避免驕奢淫逸所帶來的後果。

  司馬遷先生談到,根據古時候的歷史來驗證當代的情況,並且通過人事來檢驗、了解興盛衰亡的規律,審慎權衡跟它相適應的形式,取捨有條理,然後順應這個時代。因為有一些原理原則是古今不會改變的,但是在事相上,因為畢竟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事情也都發生了變化,所以他在制定策略的時候,也要順應時代的實際狀況來制定,這樣就能歷時長久、國家安定。司馬遷說:「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社稷」本來是指的土神和穀神,就是土地神和穀神。因為帝王會祭拜社稷,所以後來「社稷」這個詞就常常用來泛指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如何曠日長久社稷安定,這就是要借鑑歷史的經驗與教訓,這是司馬遷先生所講的。

  關於司馬遷和《史記》,後面的經文還會提到,所以在這裡就先不跟大家再做分享了。這一句的經文就學習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這就開始進入歷史的綱要了,從伏羲、神農開始,來了解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從伏羲、神農一直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期的君王,後人尊稱他為「三皇」。先來看『自羲農,至黃帝』,「羲」是指的伏羲,「農」是指的神農氏,就是伏羲和神農,簡稱「羲農」。伏羲是中華文明的始祖,他姓風,以風為姓,又稱為太昊。伏羲,大家想必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前面學到「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就有了解過伏羲畫八卦。做為中華文明的始祖,伏羲是最早畫出八卦的。畫八卦可以說是文字的起源,因此文明是始於伏羲氏,伏羲氏對於中華文化、中華文明的貢獻是非常之大的。

  伏羲姓風,別名太昊、羲皇,是燧人氏之子。他天生就具有聖德,被尊為「太昊」。而且他為政的時候非常親民,本身就是佃漁、畜牧的生產能手和發明家,他教人民百姓結網捕魚、豢養家畜,百姓就能得到安定富足的生活。老百姓對於他的德行非常感恩,又稱他為「庖犧」。伏羲常常盤坐在卦台山巔,領悟宇宙人生的奧祕。他仰觀天文的萬象,洞悉了整個日月星辰的變化;他俯察在大地上的山川和風物,他也能通達明瞭鳥獸草木的屬性、動物和植物的特性;並且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體悟了事物之情跟它的變化。然後,他把宇宙承序和開濟之理畫成了八卦,通過八卦,體現出宇宙人生的真相。同時,他也有很多的貢獻,譬如造琴瑟、教嫁娶、作書契等等,並且建立了禮儀的典範,對於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伏羲,在歷史上記載,他是在陳這個地方建都,他在位有一百一十五年。這是在歷史上對於伏羲氏的生平和他對於國家民族所做的貢獻,都有這些記載。

  接著再來看神農。神農氏,也就是炎帝。我們常常說「炎黃子孫」,「炎帝」就是神農氏。神農氏姓姜,名叫石年,他的父親是少典部落的君王。在傳說當中記載,他的母親懷孕的時候,因為感得神龍之氣而懷孕,在姜水之濱,也就是岐水這個地方,在烈山之陰生下炎帝。炎帝出生就跟常人不同,在歷史上記載,是牛首人身,而且他長得非常的魁梧高大。在五行當中是屬火,所以稱「火德王」,歷史上尊他為炎帝,或者稱赤帝。

  他在姜水邊長大,是以姜為姓。所以中國姜這個姓,他是始祖,是第一人。最初是在陳建都,後來又搬到了魯。在神農時期,他就建立了市廛以通貨財,使得商業得到很好的發展。另外,在音樂方面,他做了五弦琴。音樂是調伏人的性情,特別是聖人在推行教化的時候,禮和樂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他做五弦琴,是為了調伏民性。同時他也演八卦,將萬物歸藏在八卦之中,也就是說,宇宙人生的規律通過八卦就可以演繹出來。

  上古時候,許多老百姓,他們的食物還有飲水都是從大自然中汲取的,他們因為沒有很好的了解大自然中植物的特性,有許多百姓在吃這些野生植物的時候,導致中毒或者是生病這種情況發生。於是,神農氏為了老百姓的生活,他就開始嘗試著遍嘗百草,這是「神農嘗百草」,給天下老百姓治病。他通過實際的經驗,了解在自然當中生長的這些草木、藥草,它都有什麼特性,就可以針對老百姓生病的不同狀況,給他用草藥來進行治療,並且把他在實踐中所掌握的經驗記錄下來,這個書就叫做《神農本草經》。

  再來,在神農氏當政的時期,他也有體會到,農業的生產對於老百姓的生活是相當重要,所以在農業方面,神農氏也做出了很多的貢獻,譬如他發明了一些農耕用的工具,他製造耒耜來耕種;開創了水利的灌溉技術,這對發展農業是很有幫助的,像九井相連,都是屬於水利工程,這樣在灌溉農作物的時候,就可以得到很大的便利;同時他也教導百姓如何種植五穀,就是稻、黍、稷、麥、豆,五穀的種植也是神農氏所教導的。

  中華民族無論是醫學還是農學、農業發展,神農氏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特別是農業的發展,所以神農氏可以說是中華民族農業的始祖。他不但是在農耕的技術和醫學的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且他也制定了曆法。中國的曆法在上古古聖先王的時期,就開始進行制定,因為曆法對於指導農業生產、人們的日常生活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了解神農氏一生的生平,也非常感念,無論是伏羲還是神農,這些上古的君王所做的發明、所做的貢獻,對於千百年後的華夏子孫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歷史中記載,神農氏在位有一百二十年之久。古人確實是非常的長壽,我們常常聽到許多人活了一百多歲、二百歲,這在古代的古聖先王當中是非常常見的。以前也聽師父上人給我們講過,按照《黃帝內經》等中國醫書的記載,人的正常壽命可以活到二百年,但是人們往往都是因為五欲七情這些不良的習性,使得自己的身體受到損傷。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神農氏死後就葬在長沙,他是傳七代,都是世襲神農之號,一共是三百八十年。這一段是關於神農的歷史。

  我們看到,雪廬老人他老人家作了一個中國歷史的綱目,從伏羲開始,到中國歷朝歷代這些君王,他們都做出了什麼貢獻,制定了什麼制度,在《歷史綱目表》當中都記載得非常清楚。譬如說像神農氏,他是造農具、種五穀、嘗百草、製醫藥。雪公老人的綱目寫得很簡潔,但是要點全都歸納整理出來了,是我們學習歷史非常好的參考資料。這是神農。

  神農之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軒轅黃帝。、在之前的課程當中,我們對於軒轅黃帝一點都不陌生。伏羲、神農,還有黃帝,三皇為我們中華文明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許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文明,都是在三皇時期就已經制定出來的。我們學習這句經文「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對於這些古聖先王的德行非常的讚歎,對於他們給予後世子孫的恩德,我們也是無比的感恩。為什麼師父上人常常談到說,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先德積得非常深厚。不要看其他人,就光看伏羲、神農、黃帝,乃至於堯舜禹湯,就能體會到師父上人這句話的用意。確實德太深厚了,後世子孫一直到現在,經過了幾千年之後,都還在蒙受祖先之德的庇佑。我們要通過學習歷史生起感恩的心,感念祖先的德行;同時,也希望能效法祖先的德行,把祖先之德在我們身上體現出來,並且把它發揚光大,這才是祖先最希望看到的。

  軒轅黃帝為什麼稱為軒轅氏?是因為他居住在軒轅之丘。他本來是姓公孫,後來改為姬姓,所以稱姬軒轅。他是在有熊這個地方建都,又稱為有熊氏。傳說當中,他是少典和附寶之子,是中華民族上古時代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是華夏民族的共祖。「三皇五帝」,三皇當中包括黃帝,而在五帝的名稱中,黃帝又是排在第一位的。我們最近幾年常常參加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祭祖大典,在祭祖大典正中央所供奉的大牌位,有很多都是古聖先王的神位。他們的德行確實太深厚了,值得世世代代的華夏子孫來緬懷、來紀念、來感恩。

  黃帝做為五帝之首,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說到三皇,他又是和伏羲、神農合稱為上古的三皇。在黃帝時期有兩個重要的戰爭,我們看雪廬老人的歷史綱要的表就能看到,軒轅氏之世當中的丙有寫到兩場戰爭,一個是阪泉之戰,一個是涿鹿之戰。特別是涿鹿之戰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因為黃帝發明了指南車,由於有了指南車,在大霧當中可以辨別方向,所以後來他就打敗了蚩尤。因為蚩尤他是非常暴虐的酋長,通過涿鹿之戰,黃帝就擒伏、抓住了蚩尤。通過這兩個戰爭之後,這個戰爭都是正義的、為民除暴性質的戰爭,後來諸侯就把他尊為「天子」。因為黃帝有土德之瑞,所以稱為「黃帝」。這個名稱都跟五行相關,因為黃帝他是土德,所以用「黃」。金木水火土,它跟五色是相應的,土是用黃色來做代表。我們剛剛學過神農氏,他五行是屬火,所以稱為炎帝。火是赤色的,五行當中的火對應五色是屬於赤色,所以叫做赤帝、炎帝。

  黃帝統一天下之後,他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我們在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當中也能看到,軒轅氏之世,首先第一個甲是發明。發明中雪公列舉了八條黃帝的貢獻:首先,他是設立史官,任命倉頡為左史,制定了六書文字,這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倉頡造字」。因為要傳播文明,文字是相當重要的。而在黃帝的時候,就已經任命倉頡發明文字。中國的漢字為什麼具有這麼深遠的意義?首先我們看到,這是聖賢人所發明出來的;再來,中國的文字也都是以字來載道,也就是說字當中,通過形體,它有它深厚的、內在的含義。這是聖賢人所制定出來的,才能夠起到傳承文化、記錄文化的重要作用。經歷了四五千年歷史的過程,中國的漢字跟文言文仍然在現在這個時代熠熠生輝,如果不是聖賢人的發明,確實很難做到這一點。漢字做為表意文字,它許多的方面是優於表音的文字,這是許多漢學家都一致肯定的。而文字在黃帝的時期就發明出來。

  再來,他讓大撓作甲子為曆書,我們學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子丑寅卯,通過六十甲子的搭配,使得時間年月日,甚至時辰都能夠得到很好的記載。這也是對於老百姓的生活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曆書,包括曆法,都是神農氏、軒轅黃帝這個時期就已經制定下來。首先對於農業生產的幫助是非常大的,譬如說後來有二十四節氣,中國人把二十四節氣定得非常精準,這個對於指導農業生產,以及老百姓生活當中的各個方面都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據。

  再來,他還制定了陣法,他是舉風后為相,衍握奇圖,制定了陣法。此外還有包括度量衡,這是讓隸首造算術和度量衡,算術和度量衡對於建立政治的秩序是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再來,在音樂方面,黃帝時期也做了很了不起的貢獻。這都是聖賢人用禮和樂來進行教化,音樂是重要的手段,因為它感動人心、感化人心是最為直接的。因此古時候音樂都是聖賢人所作的,宮商角徵羽都是各安其位,而不會相紊亂,是通過音樂來推行五倫五常倫理道德的教化。所以黃帝讓樂師伶倫定律呂和五音,這樣在音樂的方面就確定下來。

  再來是他在醫學上的貢獻,古聖先王他們一生的貢獻真的是全方位的。對於國計民生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他都把它制定出來。所以黃帝咨岐伯作了《黃帝內經》,這是在醫學上一個很大的貢獻,一直到現在學習中醫的人還是把《黃帝內經》奉為經典,這樣就可以幫助老百姓延年益壽。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古聖先王所制定的發明,所制定的無論是算術、曆法、醫學等等的,都是為了幫助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是符合上天的仁愛之德。

  此外,不僅是黃帝本人有這麼多的貢獻,黃帝的妃子嫘祖,她養蠶治絲。衣服冠冕也是在禮樂的教化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黃帝的妃子嫘祖創了衣裳之制,開物成務之道,使得宮室的器用的制度就相當的完備了。

  中國是禮儀之邦,在禮節方面,衣冠文物是起的特別重要的作用。這是江逸子老師所畫的軒轅黃帝的畫像,我們看畫像當中軒轅黃帝所穿的衣服,還有他所戴的冠冕,都是這個時期發明出來的。和上古時候伏羲、神農(相比),這個時候的服裝就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這是在黃帝時期,衣冠文物、宮室的器用這些制度都達到了完備的程度。

  我們了解黃帝在文明、文化方面的貢獻,才能體會到,為什麼黃帝在中國的歷史當中被尊為人文初祖,就是他一生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

  黃帝在位是百年,古聖先王都特別長壽。他一生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功績,就是征服了東夷和九黎族,統一了華夏部落。這種統一也是對於後世中國統一的局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他在位的期間,無論是在農業的方面、在生產的方面、衣冠文物的方面,音樂或者舟車、醫學等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同時在教育方面,特別是提倡倫常之道,對於倫常之道,包括父子、夫婦、兄弟、君臣、朋友,他們各自的職責、各自的本分,也都是在黃帝時期就已經施行了教化,這是倫理道德方面的教化。所以黃帝他一生所做的貢獻,為整個華夏民族統一以及治國安邦,使得社會和諧、國家安定,都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貢獻。

  當我們了解了古時候伏羲、神農、黃帝一生的事跡,對我們的祖先就會由衷的感到尊敬,做為一個中國人,會為我們祖國、為國家民族有這麼燦爛的文化,以及這麼深遠的文化淵源,而感到特別的幸福。所以了解歷史確實是很有幫助的。

  關於三皇的說法,歷來也都是有一定的爭議,這倒是沒有關係,因為無論三皇是如何來定義,有很多方面也都是大同小異的。因緣生老師把歷史上不同的說法也有列舉出來,譬如說在《呂氏春秋》高誘的註解當中認為三皇是伏羲、神農和女媧。當然伏羲和女媧也是上古歷史中兩位非常重要的人物。班固,這是《漢書》的作者,他在《白虎通》中稱三皇是伏羲、神農和燧人氏;另一個說法是伏羲、神農和火神祝融。

  再來,我們看看《史記》當中的記載,《史記》記載三皇是天皇、地皇和泰皇。唐朝初年,歐陽詢編了一部類書叫《藝文類聚》,這個是奉皇帝(唐高祖李淵)的詔令來編寫的,《藝文類聚》稱三皇是天皇、地皇和人皇。而《三字經》當中所寫的三皇經文是說「自羲農,至黃帝」,也就是把伏羲、神農、黃帝稱作三皇。這個說法,最早的文獻依據是唐朝的孔穎達先生為《周禮》作了註解,註解當中就提到三皇是伏羲、神農和軒轅黃帝。說法不同,這個都沒有關係,它都是有一定根據的。

  『號三皇,居上世』,「上世」指的是上古,就是遠古的時代,三皇都是遠古時代的古聖先王。因緣生老師有記載,這也是根據傳說,在清朝的時候,很多的私塾先生在教學生的時候都會講到,中國至少有十二萬年的歷史。當然這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因為通過一些考古的發現,我們會發現中華民族文化也是淵源很久的。在比伏羲、神農、黃帝更早的時期,有許多原始的文化,所以如果真正推斷歷史,可能是特別久遠。而到了民國的時候,私塾先生就跟學生們說,中國的歷史是七千年。後來還有不同的說法,五千年、四千五百年。後來說中國歷史有三千年,這也是按照西方人所承認的標準。

  而因緣生老師也談到說,講中國有十二萬年的歷史,也是有典籍記載,這些老先生們不是信口開河來講的。包括說七千年,這都是可以根據考古的發明,這些出土文物來做為依據。而說五千年,是以有標準的曆法記載,能夠推算出來的。因為我們知道,曆法是在炎帝、黃帝的時候制定出來,根據曆法的記載,可以推算有五千年的歷史。

  我們了解了事實之後,了解中華文明和歷史的悠遠和浩瀚,我們就能從這當中建立起民族的自信心。這種民族的自信心,在許多老人家的身上,都還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民族自信心。我們讀雪廬老人的書籍、留下來的這些著作,還有朱鏡宙老居士的著作,甚至像師父上人、江逸子老師、徐醒民老師這一代的長輩,會感覺到他們在言談舉止當中,所流露出來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都是非常強烈的。這點我們感受到,是和老人家從小所受的教育,以及他們一生在弘揚儒釋道聖賢教育的過程中,對於古聖先賢的經典有深入的認知跟了解,對於中國華夏文明的歷史也有非常準確的認知,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講中華文明淵遠流長也好,多麼燦爛也好,這種自信心絕對不是自誇,也不是妄自尊大,而是在對於文化和歷史深入了解的基礎上,他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民族自信心。

  師父上人也常常談到,古時候的中國人,是稟受了聖賢人的教誨。像《禮記》當中所記載的「禮運大同篇」,這種大同世界,我們現在覺得好像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但是其實在中國的歷史上它真正曾經實現過。「禮運大同篇」所講的大同世界,乃至於小康的時代,就是發生在黃帝時期、在堯舜禹湯的時期。特別是堯舜,孔老夫子一生對於古聖先王都非常的恭敬和讚歎,而夫子一生也是述而不作,沒有他自己的發明創作,他都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由此可知,他對於堯舜、對於文武周公都是非常恭敬的。因為在那個時代,中國真正是處在大同世界的格局。到後來夏商周王之後,這個時候屬於小康的時代,雖然沒有大同時代那麼理想,但也是很不錯的。可是孔子和孟子所處的春秋和戰國時期,就已經算是亂世了。當然這個亂世是跟大同和小康的世界相比,算是亂世。但是這些君王,雖然他比較崇尚霸權、比較自私自利,但是春秋戰國時候,做為君王,還是有一點仁義道德的存在,起心動念也都還有一定的倫理、道德、因果的觀念。

  中國的歷朝歷代,在不同的朝代也相繼產生盛世的局面。譬如漢朝時候有「文景之治」;在唐朝也有「貞觀之治」,這是太宗時期,到了玄宗的時期有「開元之治」;乃至於到明清時代,康雍乾這個時代也是盛世的時期,雖然它達不到上古大同和小康的標準,但是也算是整個國家是比較安定、和諧的。

  師父上人特別強調,中國經過數千年歷朝歷代的延續,能夠維持著長治久安的安定局面,它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最重要的原因是靠的教育,「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我們從現在學習《三字經》這段經文:「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就能夠體會到,從伏羲、神農、黃帝時代就已經非常重視教育了。黃帝時期發明的文字,才開始有了文字的記載。伏羲、神農、黃帝,從燧人氏到黃帝大概有一千年,從黃帝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大概就經歷了四千五百年的時間,整個算起來是五千多年的歷史。黃帝的時期就已經開始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所以中國教育的傳統,以及中國禮義之邦的傳統,確實是由來已久。我們學習了黃帝一生所做的貢獻,這些衣冠文物、禮節的制定,在黃帝的時期就已經開始推行,所以禮義之邦確實在中國的歷史上是源遠流長的。

  在這個時期大家也都是疏忽了,特別是近代,在近代因為有很多知識分子,對華夏民族祖先德行與學問產生了懷疑,所以導致中國人在近代的時期,加上內憂外患這種歷史的局面,喪失了民族的自信心。但是我們要了解到,這種倫理道德的教育,是中國祖祖相傳、代代相傳的聖賢教育,它對於社會的安定和諧起著重要的作用,還是要把它恢復、提倡。

  特別是倫理,倫理是講人與人的關係,實際上我們生活在宇宙天地之間,也要處理好人和一切眾生的關係,包括人和動物,人和花草樹木、跟大自然山河大地的關係,能夠把它處理好,我們真誠的愛心也是從這個地方生發出來的。就好像《弟子規》當中所講的,「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從愛自己的父母,進而愛兄弟姐妹、愛整個家族,到愛社會、愛國家,我們愛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愛心就從我們的自性當中生發出來。可是這還是要通過教育來開顯,否則的話,雖然自性當中本有愛敬之心、有孝敬之心,但是往往被後天的污染給蒙蔽了,要通過教育把它開顯出來,就能開顯我們性德(自性)當中無盡的寶藏。這一點也是古聖先王,自羲農,至黃帝,伏羲、神農、黃帝這些古聖先王他們一生的發明、教化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在《群書治要.文子》這部書中就有一段記載,在從前這些聖明的君王,「仰取象於天,俯取度於地,中取法於人」。這段記載非常形象的談到,讓我們會聯想起伏羲畫八卦的時候,伏羲是盤坐在卦台山巔體會宇宙的奧祕,他也是仰觀天文萬象,洞悉日月星辰的變化,俯察山川的風物,來辨識鳥獸草木的屬性,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體悟事物之情跟它的變化。他畫八卦的過程,我們看到《群書治要.文子》所寫的這一段,非常形象的概括了。

  他向上是觀察天體的變化,掌握自然規律,向下是觀察地理的情況,來掌握大地的特性,中間他從人性當中歸納出法度。同時調和陰陽之氣,對於春、夏、秋、冬,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四時的節氣變化,他也能夠和順、順應。再來他是考察土地高低適宜種植的農作物。在神農的時代,神農嘗百草,他是通過遍嘗百草,找出為天下的老百姓治病的方法,同時他也發展了農田水利的技術,以及種植五穀,發明了許多農業生產的工具,這都是神農氏的貢獻。通過〈文子〉這個書裡面講的,他是考察土地高低適合種植的農作物,像神農教老百姓種五穀,種稻、黍、稷、麥、豆這些基本的農作物,就能夠解除一般老百姓飢餓跟寒冷的憂患。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

  能夠做到古聖先王以上的做法,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可是安居樂業還不夠,為什麼?古聖先王特別重視推行仁義的教化,把仁義之道、把五倫五常的道理,通過教育教給天下的老百姓,這樣就能從人的思想和內心對他進行教化,讓他轉惡為善。同時在政治方面,古聖先王也是劃分地域、設置州郡,讓官吏各自在他們的職責當中,對於百姓、對於這個地區進行管理。後世周公作《周禮》,乃至於後世有郡縣制度,使得國家的政治體制更加的完善。而在教育方面也是注重建立學校,像古時候有太學,建立太學來培養人才,教化百姓,就把治理國家的綱紀真正的制定出來。

  中國的歷史上,古聖先王是非常重視教育的,不但是通過行仁義之道以治人倫,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種人倫的道義推廣開來,而且像後世有建立太學,用太學這種方式來培養人才、教化百姓,這都是古聖先王的德教。

  在《五經通義》當中我們看到:「天子立辟雍」,就是辦學校,用於推行禮樂的教化,教導天下的老百姓。同時做為君王,他們也是以身作則,敬老愛幼。通過上下同心同德來推廣聖賢的教育,使得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尊崇仁義道德。這些都是古聖先王的德政,我們非常的讚歎。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下一節課再繼續來學習堯舜禹湯先王的生平和他們的德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