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27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第一冊,我們從四十一頁的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了這句經文,說明當我們明瞭四書還有六經的要旨之後,就可以讀諸子百家的書,例如後面所提到的「五子者,有荀揚」,這是荀子、揚雄,「文中子,及老莊」,有文中子,有老子、莊子。但是諸子百家的內容很多,卷帙浩繁,因此要『撮其要,記其事』,要選取重點,對於我們的德行學問特別有幫助的精華來學習。

  我們也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把〈經部總敘〉和〈子部總敘〉特別提出來和大家分享。就了解到,在《四庫全書》經部分成十類,以六經為主體,易、書、詩、禮、春秋,還有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分成這十類。而在子部當中,《四庫全書》把它分成十四類,從儒家、兵家、法家、農家,一直到雜家、類書、小說家,還有別教,總共十四類。

  這部《聖學根之根》,我們打開這部書最開頭的第一頁,就是「混元三教九流圖」,三教是指的儒釋道,九流則是指的農家、墨家、名家、法家、縱橫家、小說家、陰陽家、醫家和雜家,這是九流,多數都是含括在《四庫全書》四部分類法的子部當中。

  說起「混元三教九流圖」,最初這是一塊石碑。它原來的圖,是從石碑上拓下來的,它是保存在少林寺的一塊石碑,叫做「混元三教九流圖」。這塊石碑是唐朝唐肅宗年間所刊刻的,距離現在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在大唐時期,中國人就有多元文化互相包容,以及和諧共存的思想。就這張圖本身來看,確實是很有深意。

  這張圖從正面來看是佛陀,是釋迦牟尼佛的像,而從側面來看,一面是老子,另一面則是孔子。把儒釋道三教聖人的面孔畫在一起,它所代表的就是儒釋道三家是一體不二的關係。就如同身體一樣,身體雖然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有四肢,但是無論是眼耳鼻舌身,它都是一體不二的關係,是在一個共同的整體當中起著不同的作用。而九流,這是五臟六腑,雖然它是一個人不同的器官與臟腑,但是它也都是屬於人身的一個整體。所以這個畫意境是非常深遠的,它所代表的三教是一體、九流是一元,這也就是「混元三教九流圖」所代表的意思。

  師父上人特別把它提出來,以此做為我們扎根教育的理論基礎。因此,我們學習儒釋道的聖賢教育,無論學習哪一個部分、哪一個流派,都要以儒釋道的三個根,也就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要以這三個根做為學習的基礎。而這三個根也就是這部《聖學根之根》最為主幹、主體的內容。如同師父上人所教導我們的,當我們能把儒釋道的三個根全都落實,無論是學儒、學道,還是學佛,才能真正的有所成就,因為這是德行的基礎,是道德學問的根基。

  換句話說,我們落實了三個根,就是學儒、學佛、學道,而不是搞的學術,不是搞的儒學、道學、佛學。這兩個字把它倒過來,它所代表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為什麼?因為我們學儒就要學得像孔老夫子,有他的智慧、有他的心胸和器量;我們學道就要學得像老子,有他道法自然、無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而我們學佛就要學得像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樣,一生從事於教學,是一位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能夠成為今天的孔子、孟子,成為今天的老子和釋迦牟尼佛,這就是真正的在學儒、學道和學佛。

  今天看到這幅「混元三教九流圖」,對這裡面所代表的精深的義理感到特別的佩服。在〈混元三教九流圖贊〉中談到:「佛教見性,道教保命。」「佛教見性」,因為佛教是佛陀釋迦牟尼佛所宣揚的至善圓滿的教育,它所闡釋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佛陀教育的宗旨就在於幫助我們恢復自性圓滿的智慧德能,也就是《三字經》開頭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性」,要恢復自性,要回歸到自性當中的本覺本善,這是佛陀教育的宗旨和目標。

  「道教保命。」道家學說對中國人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歷朝歷代的帝王,有崇儒、有崇道、有崇佛,他們在儒釋道的經典中都有深入。而道教保命,這是談到道家教育的宗旨在於保健、養生。養生最重要的是要養心,如何讓我們的心性達到與大自然完全和諧這種狀態。所以道家的教育是使人健康長壽的教育,這也是人人所希求的。

  之前我們出版《治平寶鑑》這部書,師父上人就鼓勵大家流通這部書,當時有錄製了一套有聲書。師父就有談到,要想健康長壽,就要學習這部書。我們打開一看,這裡面都是道家經典的精華,《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還有關聖帝君、呂祖這些經典,都是道教的經典,以及簡單的註解。道教經典在《聖學根之根》當中也有收錄,日後我們都會共同學習。

  再來,「儒教明倫,綱常是正」。對於這一條,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體會特別深,常常提到儒家教育所說明的倫常大道。也了解到三綱五常,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些都是我們應行的正道。就如同恆星在太空中,是遵循著一定的軌道、一定的軌跡在運行,宇宙之間星球彼此都保持井然有序的狀態。同樣的,五倫五常在人倫的社會當中,如果都能遵守,遵守各自的職責和義務,這個社會才能真正的邁向正常的軌道,才能安定和諧。這是儒教。

  接著,「農流務本,墨流備世。名流責實,法流輔制。縱橫應對,小說咨詢。陰陽順天,醫流原人。雜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難精,精者未博」。這裡就談到了農家、墨家、名家、法家、縱橫家、小說家、陰陽家、醫家,還有雜家等,這是九流。

  九流的內容,大多數在《四庫全書》中都是收在子部。農家,我們國家社會是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所以農家是強調要恪盡己分、以農為本的思想。而墨家是提倡非攻兼愛,這是它思想的重點。名家要辨別名實的同異,特別強調要名符其實。法家是以法律、以法令規章制度來輔助國家的制度,當人們在作奸犯科、犯罪的時候,要用嚴刑峻法來懲罰他,這是法家的思想。

  而縱橫家就和現在所說的外交家是相同的。縱橫家,縱橫是說他縱橫在國際之間,在國與國之間,古時候是在諸侯國之間,這些縱橫家就經常會去遊說,展開外交的工作。他們的口才都特別好,有雄才,能辯論,他們的言語辭令也都很華美,這樣在許多的國家領導人之間遊說,以達到他的外交目的。這是縱橫家。

  小說家蒐集很多的奇聞佚事、街說坊談,而形成他們自己的一派。這也是社會教育的一個部分,譬如中國歷史上有章回小說,四大名著,包括《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像戲劇當中也會講述很多的故事。但是古人在整理這些故事的時候,往往他是輔助社會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它的內容都是和倫理道德因果是相應的,它會宣揚五倫五常、宣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此對於社會教育層面來說也起到它的作用。

  再來陰陽家,陰陽家是觀察星象。古人非常了解天地人之間的關係,通過對於天象的觀察,他可以預測到有什麼吉凶的災難會降臨,同時他對於氣候的變化、節令變化都能有所掌握,這樣對於國家,譬如從事農業生產,以及各行各業,都能提供幫助。

  醫家,醫流,醫家是用醫術幫助人們恢復身體臟腑的功能,這樣就能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所以古聖先王也都重視這一點,像神農嘗百草、像黃帝留下來的《黃帝內經》,說明中國醫學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的。所以醫流,也是自成一派。

  再來是雜家,雜流。雜流是兼通,也就是說,對於諸子百家的各派他都有所了解,他是稟承著述而不作的原則,對於別人的學說進行了演述,而沒有他自己的創作與發明,這就是雜家。

  「博者難精,精者未博」,這個道理就和師父上人所強調的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相同的。因為樣樣通必然會樣樣鬆,如果廣泛的涉獵,就很難做到對於一門專精。同樣的,精者未博,專精一門,難免在廣博眾覽方面就會相對比較薄弱,廣學多聞方面就比較弱。

  以上就把九流做了介紹,下面說:「日月三光,金玉五穀。心身皮膚,鼻口耳目。為善殊塗,咸歸于治。曲士偏執,黨同排異。」在這個地方,它用「日月三光」,我們知道「三光者,日月星」,在《三字經》中有學到這句經文。「金玉五穀」,對於各種農作物,《三字經》是談到「稻粱菽,麥黍稷」,這講的六榖。

  「心身皮膚,鼻口耳目」,這都講我們的身體。無論是天地萬物,譬如三光日、月、星;還是像礦物,黃金、美玉;或者是植物當中的五穀,稻、黍、稷、麥、菽,還是我們的身體當中有眼、耳、鼻、舌這些身體部位,萬事萬物都各有所長,都有它各自的長處,有它各自的優點,如果可以團結在一起,分工合作,使得整個宇宙保持著非常有規律在運作,這就是和睦相處、共存共榮。這是自然和諧給我們的啟示。

  所以「為善殊塗,咸歸于治」,關鍵要把宇宙當中的萬事萬物,都讓它發揮它的專長、發揮它的作用,宇宙大自然的運行才能井然有序,才能和諧共存。所以在「混元三教九流圖」當中,也體現了唐朝時期的人們,就有多元文化和諧共存的心胸、心量,有廣博的思想、開闊的眼界,他能包容世間的萬事萬物。

  下面談到「曲士偏執,黨同排異」。這個現象是源自於有些人對於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沒有真正的通達明瞭,再來就是說他的心量沒有拓開。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沒有辦法達到這種心量,他的想法、看法、做法就會有所偏差、會有偏執,執著在一個角度、一個層面,而不能拓開眼界和心胸去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所以造成黨同排異的行為。也就是說,與自己想法相同的就形成一個黨派,如果與自己想法不同的就對他加以排斥,而這個思想就很難達到多元文化和諧共處。

  最後就談到:「毋患多岐,各有所施。要在圓融,一以貫之。」很符合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的精神。因為宇宙之間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就如同佛家《華嚴經》所強調的,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不二的關係,我們不要在事相上去對於它的種種差別產生分別。就好比一棵大樹一樣,樹有許多的枝杈,它有樹枝、有樹幹,我們在細枝末節上去比較,會發現彼此之間似乎有差異,可是如果能夠回歸到樹幹、回歸到樹根,才會發現原來彼此之間都是一體不二的關係。

  所以無論是對於三教九流,乃至對於世界上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種族,甚至不同的宗教,都要有一體不二的宇宙觀,知道整個宇宙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如果有這樣的觀念,彼此之間就不會互相的排斥、互相的攻擊。

  我們不要在事相上對於萬事萬物之間的差別而產生分別心,要看到這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各自有它各自的長處,而且都是缺一不可的。也就是說,每一個事物都會發揮它特有的作用,如何把它的長處引發出來,才是我們需要考量的,而不是互相的排斥。因此在這裡就強調,我們需要有廣博的心量去包容他人,面面俱到,才能做到圓融而無礙。

  「要在圓融,一以貫之」,一以貫之,我們之前學《三字經》,大家記不記得前面有一段經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這是一個數學的概念,不過當時有給大家引申,談這個一,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字落實到哲學的層面,就有它特殊的意義在其中。而同樣的道理,這裡說一以貫之,一以貫之是說宇宙當中的森羅萬象都有它一貫而不變的真理。我們要是用儒釋道的經典來解釋,就更加的清楚。也就是說,宇宙當中的萬事萬物,都是我們的自性所變現出來的,也就是《三字經》開頭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的性,是性德自然的流露,因此它是同歸於心性的。正是因為同歸於心性,所以它才是一體的,它才具有一貫而不變的真理。

  這段「混元三教九流圖」最後的結論就是:「三教一體,九流一源。百家一理,萬法一門。」這個心量真的了不起。我們追本溯源,會發現儒釋道的三家是一體,九流的學派是同出於一源,百家的學說也是同一個理體所出來的,而所有的方法都同歸在和諧幸福而美滿的一門。這就是百家一理,萬法一門,掌握了這個道理,明瞭了事實真相,當我們打開這套《四庫全書》,去了解其中經史子集的內容,有了一體的概念,就能更好的來學習這些經史子集寶貴、智慧的財產。

  這句經文:「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就為大家補充到這裡。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這句經文談到,諸子的典籍是很多的,所謂諸子百家,在這裡舉出了「五子」,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荀子,還有揚子,揚子就是揚雄,文中子、老子和莊子。

  先簡單的來介紹荀子,這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也叫荀卿,他流傳後世有《荀子》這本書。荀子主張「性惡」,在人性當中有貪婪而好利的缺點,所以荀子強調要重視禮節和教學,通過教育的手段來幫助人們轉惡為善。

  揚子是揚雄,他是漢朝成都人。揚子也留下了許多重要的著作,包括《太玄經》、《法言》。《太玄經》是參照《易經》而作的一部書。文中子也叫王通,他的名字叫王通,他的著作有《元經》、《中說》。老子和莊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儒釋道三家,道家是以老莊為代表。老子有《道德經》傳世,《道德經》的內容是崇尚自然,提倡無為而治。莊子則有《南華真經》傳世,《莊子》當中有許多寓言是非常有深意的。

  我們來看因緣生老師的註解。『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荀」指的是荀子。因緣生老師談到,把荀子列在前面是很有道理的。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荀子的生平。荀子是生活在戰國時期,他是趙國人,人們尊稱他為荀卿。到了漢朝,因為避諱的關係,避漢宣帝的諱,所以也有把他稱作孫卿。根據《荀子.儒效》篇,范睢在當秦相的時候,荀卿曾經到秦見到秦昭王和范睢,所以可以看到他們是同一個時代的。而在《荀子》的〈議兵〉篇則談到,他曾經到趙國跟臨武君共同議兵,在趙孝成王面前議兵。所以這是根據《荀子》的兩段記載,可以大致了解他所生活的時代。

  而在《史記》的〈孟子荀卿列傳〉,我們看《史記》當中,荀子的列傳是和孟子合在一起的。《史記》則是說,荀子五十歲才到齊國遊學,並且出仕做官,擔任祭酒的官職。到了齊襄王時期,是拜荀子為老師,但是後來他受到讒言的毀謗,所以他又到了楚國,從齊國又到了楚國。在春申君這個地方出任蘭陵令的職位,後來春申君去世了之後,他也就不再擔任這個官職了,最後他是在蘭陵過世的。

  荀子所處的時代,跟孟子是非常相近的,都是屬於亂世。孔孟還有荀子,都是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相對來說和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時期相比,春秋戰國確實是比較混亂的時代。在這種時代當中,荀子繼承了儒家的思想,也就是說,荀子的學說是以孔子的學說做為準則。而在這個時代,荀子不僅是傳授生徒,教導學生,而且他也著書立說,《荀子》這部書一直流傳至今,確實有它重要的價值。雖然荀子和孟子都是生活在戰國的末期,而且這兩位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對於孔老夫子教學所教的內容,是他們思想的核心,但是孟子和荀子的主張還是有一些不同的,譬如性善、性惡,孟子主張性善,而荀子則是提倡性惡。

  師父上人對於性善、性惡的解釋,值得我們學習。在夫子時代所強調的性,是指的我們的性德;而孟子和荀子所談到的性,則是指的人的習性。人的習性有善有惡,但是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本性本善,只是習性因為後天環境的薰染而產生不同。所以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性指的是本性;而「性相近,習相遠」,這個性則指的習性。習性既然有所不同,所以就存在善與惡之差別。

  雖然孟子和荀子所談到的性,一個是說性善、一個是性惡,實際上道理也都是殊途同歸的。而荀子之所以強調性惡,是因為人的習性當中都有貪求好利,有一些不好的習性,就不能讓它任其發展。如果讓它任其發展,譬如人的貪婪、人的好利的心,讓它一直發展下去,就會產生爭鬥,從競爭、鬥爭一直到戰爭,這就沒完沒了,而禮讓、忍讓、謙讓這種美善的德行就不能發揮出來。因此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就是人為也。荀子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主張,所以他特別強調人後天的教育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後天的教育能以聖賢所教的禮和義來教導他,才能化惡為善。所以荀子的思想,他是主張以禮治來制止各種爭端。

  荀子做為儒家學派的傳人,他所傳的是子夏這一脈的。子夏這一脈,孔老夫子所整理的《詩經》,還有《易經》,能夠傳揚到後世,我們要感恩荀子所做的貢獻,可以說荀子他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孟子和荀子他們一生的所作所為,給我們的啟發是很大的。孔老夫子的教化,就是因為孟子、荀子能夠及時的承上啟下把它繼承下來,才能夠流傳後世。

  像我們在當今的時代,文化道統也面臨著存亡繼絕的危機,而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是不是能夠把道統繼承下來?儒釋道聖賢的道德學問,能不能在我們的身上也把它發揚光大,做出榜樣給世人看?這是我們現前所要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問題。特別是現在老一輩的老人年紀都大了,不是八十歲就是九十歲,無論是師父上人、徐醒民老師,還是江逸子老師、王偉勇教授、周虎林教授,這一代的老人家年紀都比較大了。當老人家還在的時候,前幾天師父上人就有特別講到,我們在這個時節點再來恢復漢學,因為有這些老人的德行和智慧對於我們的庇佑,恢復漢學可能出八分的力就夠了,就可以做到;可是當這些老人一旦走了,我們再要恢復漢學,可能出十分的力都不容易做到。

  我們現在在做這件事情已經覺得很辛苦了,但如果現在不做,再到了五年、十年之後,即使想做可能都做不起來。為什麼?到那個時候,老一代的老人一旦都走了,後面又後繼無人,這真的是傳統文化一個很大的危機。因此現在的這五年、十年的時間是非常關鍵的時期,這也是為什麼師父上人九十多歲的高齡,前兩年要在歐洲各國辛苦的奔波,建立漢學院,培養師資人才,這是老人家的深謀遠慮,也是老人家良苦的用心,我們要能夠體會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儒釋道的聖賢教育都是靠著一代一代的傳人,把它傳揚開來,發揚光大。因此培養後繼的人才,在這個時代確實是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看到孟子、荀子他們就很好的繼承了孔老夫子的思想,可以說孔子的思想能夠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這麼深遠的影響,孔子後世的弟子跟傳人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們有把夫子的思想進一步的再發揚光大。

  像荀子,他崇禮、勸學。在唐朝的時候,有一位讀書人叫楊倞,他曾經評價過荀子的學說,他說荀子是「羽翼六經,增光孔氏,非徒諸子之言」。因此不能單純的把他做為諸子百家的說法,他其實是傳承了孔子的思想,而且把孔子所整理的六經也都發揚光大。一個老師如果能遇到這樣的學生,他該多麼的安慰!就好像一個家庭裡面,祖先看到子孫都能榮宗耀祖、光大門楣,這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同樣的,荀子和孟子他們所表的這個法,也讓我們看到,當一個讀書人能夠把老師的道德學問,在他自己的身上落實、發揚光大,學問、道德代代都有傳人,這是老師最願意看到的一樁事情。因此我們學習荀子的學說,對於深入了解儒家的思想是很有幫助的,不能只是單純的把它看成子部。

  中國人在傳統歷史上,都會在自己的家中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神位。像師父上人常常提到,他小時候在福建,看到每家的堂屋裡面也都是供奉天地君親師。而這個觀點正是荀子提出來的,他是第一位把老師和天、地、君、親並列在一起,體現出師道的尊嚴。老師是多麼尊貴,他的尊貴,正是把天地之德落實、做到,他的尊貴正是他以身教將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在他身上表演出來,並且傳授給學生,所以老師他的身分地位在古時候是非常之高的。而且在牌位裡面,他把老師和天、地、君、親並列,這是一個非常神聖的工作、神聖的職責。到了清末民初,王先謙為《荀子》作了註解,叫做《荀子集解》,這個註解是重要的參考書。

  我們再來看揚子。因為我們有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當中關於荀子的介紹列在這個地方,所以先把這段資料跟大家做分享。這也是舉出一個例子給大家看,日後如果涉及到經史子集經典,我們還沒有到《四庫全書》查找資料,首先就可以看《四庫提要》。《四庫提要》,編輯《四庫全書》的館臣,他們在這裡都寫下了非常精彩的介紹,篇幅很簡短,但是它的內容都是很精要的,很值得我們做參考和學習。

  《四庫提要》首先提到荀子,他是趙國人。他曾經在楚國當過蘭陵令,也叫做荀卿。漢朝稱他孫卿,是避諱的關係。在《漢書.藝文志》中所記載的是《荀卿》三十三篇。而王應麟《考證》是三十二篇。在劉向的《校書序錄》當中,談到孫卿這部書有三百二十三篇,以相校除重複的二百九十篇,定為三十三篇十二卷。唐朝楊倞分易舊第,編成二十卷,並且楊倞也為它作了註解,同時關於荀子這部書,正式起名叫《荀子》,也是楊倞所做的,傳到我們現在的《荀子》,這個本子就是楊倞傳下來的。

  關於荀子在春申君的時代,在楚國任職的這一段歷史,《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做了考證,這個考證我們要是想要了解,可以自己看一下內容。但是無論這段歷史是否屬實,總之荀子是戰國時期的人,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他的生卒年月確實是不可考的,目前還沒辦法考證得非常清楚。

  荀子發揚了從周公、孔子以來所傳的儒家的教化,而且他特別崇尚學禮,在勸學方面也有他獨到的主張。關於荀子的「性惡之說」,在《四庫提要》當中也有特別談到,他為什麼提倡「性本惡」這個思想,認為性善是偽,偽是虛偽的意思,這是因為荀子他怕如果大家都覺得人性本善,他們對於自己習性當中不善的部分就不會努力的去斷除,從而對於學習聖賢人的教育就會有所荒廢,因此他強調性惡。正是因為性惡,人們就需要更加努力的去把古聖先王所留下來的聖賢教誨,努力的來學習。他曾經說過:「凡性者,天之所就也」,本性是上天所造就的。「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禮義的教化是聖人傳揚給我們的,這種教育、教化是人人都能學得到的,也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這也就是他強調性惡的原因。

  對於荀子所說的話,楊倞也有對它作了註解。因為他說性善是「偽」,虛偽的偽。實際上,楊倞強調這個偽,它的解釋是「為」,做為的為。啟發我們學習古聖先賢的經典,對於它一字一句的真實義,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否則就會錯解典籍的真實義,而對它的思想、學說產生錯誤的觀點。楊倞在註解當中,對荀子所說的人性本善是「偽」這個字做了考證和說明。實際上,荀卿,就是荀子,他的學說是源自於孔老夫子。戰國時期,是諸子百家,各種學說都出現的一個時期,而在諸子當中,荀子的思想是跟孔老夫子最為相近的,這是他最大的一個特點。這是我們舉了《四庫全書》的子部,對於《荀子》這部書也有一段簡單的介紹,接著來看揚子。

  揚子所指的是西漢末年的揚雄,揚雄擅長作賦,而且他在經學和小學方面的造詣也非常的深。他的著作留下來有《太玄經》、《方言》和《法言》。特別是《方言》,我們在學習文字、聲韻、訓詁學,甚至於在學習漢字語言學的方面,《方言》有它重要的歷史價值。這是揚子,接著是文中子。

  文中子名叫王通,是隋朝時候的人。文中子則是他的門人為他所取的一個私謚,謚就是謚號的謚,但這個謚號不是國家頒定的,而是他的學生為他所起的。文中子是一個神童,才十五歲的時候,十五歲才只是一個少年,一般人可能還在讀書,而他十五歲就已經開始收徒講學,就已經開始收學生,進行講學。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他三十三歲,很年輕就過世了。文中子,有人認為他過於狂妄,因為他仿照孔子續寫六經,但已經失傳了。司馬光先生曾經說,聖人所留下的典籍是學之不盡的,不需要再去續寫,續寫也很難超過聖人所說的範圍,所以認為這是多此一舉。

  文中子在世的時候,人們稱他為「王孔子」,他過世之後,學生就仿照《論語》的格式編寫了這部《文中子》。關於文中子,就是王通,他的作品、文章是不是有值得人們學習的地方?朱子有談到,這個書雖然有一些內容是假的,但是肯定也有它真的地方。朱子的評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譬如《文中子》有談到:「多言未可與遠謀,多動未可與久處。」像這個話也是很有價值的,這是說一個人如果他喜歡誇誇其談,對於這種人就不要跟他商量重要的大事情,這是「多言未可與遠謀」。這讓我們想起前面學過的「洪鐘無聲,滿瓶不響」。《小兒語》當中,呂近溪先生也特別強調言語的重要性:「能有幾句,見人胡講;洪鐘無聲,滿瓶不響。」當一個人言語很多,喜歡誇誇其談,這樣的人,你就跟他談點不關緊要的事情就好,重要的大事情就不要跟他商量,因為知道這樣的人他的心是非常浮躁的。再來,「多動未可與久處」,這是說一個人如果他喜歡輕舉妄動,這樣的人就不能和他長期的相處。因此,我們在選擇朋友,與人交往的過程當中,也要觀察這個人是不是在德行、言語方面都非常可靠,從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是否值得跟他做朋友。這是《文中子》當中,因緣生老師引用了這句話。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文中子,及老莊」,《三字經》的經文後面就提到了老子和莊子。首先來看老子,老子名耳。在歷史上,老子有一點傳奇,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他的生平。老子姓李,名耳,所以叫李耳。他的字是伯陽,外字叫聃,很多地方記載,老子稱為「老聃」,「聃」這個字是老子的外字,實際上他的字是伯陽。他是陳國人。歷史上記載,他為什麼叫老子?這也是挺傳奇的。母親懷他的時候,到了八十一歲才生下他,所以叫做老子,這個時候已經年老體衰了。他生在殷這個地方,是周柱下史,後來又擔任了守藏史,人們稱他為隱君子。老子是一位聖賢之人,特別對於道德的真實義理是非常了解的,包括禮樂方面的學問,他都精通。老子和孔老夫子是生在同一個時代,所以孔老夫子知道這是一位了不起的聖人,他就曾經問禮於老聃,向老子請教一些學問。老子在周朝擔任守藏史。於是孔老夫子就來到老子這裡,向老子請教關於「禮」這個道理,因為孔老夫子一生的教化特別注重禮樂的教育,禮和樂。老子則回答他說:「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老子認為孔子所說的禮,無論是提倡禮的人,還是他的骨骸,都已經腐爛了,而只有他的言論還存在。況且君子在時運來的時候,他駕著車出去做官;而他生不逢時,就會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老子說,他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會把貨物隱藏起來,就如同自己沒有什麼貨物一樣;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可是從他的容貌和外在看起來,他卻特別的謙虛,好像自己是一個愚鈍的人一樣。因此,老子也建議孔子要拋棄驕氣和過多的欲望,也要拋棄做作的情態、神色和過大的志向,因為老子認為這個對於一個人來講,都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這段話很有深意,他說:「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這些對於你都是沒有什麼好處的,無論是驕氣還是欲望,或者是過大的志向,還是做作的情態,對於一個人都沒有什麼好處。孔老夫子聽了之後非常受益,因為老子是道德非常高尚的人,他的道德境界、思想的境界,在一定的程度上是超過儒家、超過孔子的。

  道德仁義,孔老夫子在這個時代諄諄教學是以「仁」為他的核心思想,而老子的精神和思想的境界已達到了「道」這種高度。其實孔子的德行與修為也是達到了「道」,但是他身處於這個時代,他還是用「仁」來進行教化,這是符合春秋時代人們的實際需要,以及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他的教學的重點就要符合當時的需要。但是孔老夫子的道德、思想境界其實是更加高深的,只是談這些道,這些深奧的道,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體會、都能了解的。

  孔子聽了老子所說的這段話之後,他非常的讚歎,他覺得老子就像龍一樣高深莫測,「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而上天」,一般人是沒有辦法體會到老子的道德與精神的高深境界。由此可知,孔老夫子對老子的道德學問是非常讚歎的。這也是儒家和道家學說在歷史上的一段佳話,真的是英雄所見大略相同,他們在思想上都能彼此相互肯定、相互了解。

  後來周氏,就是周朝,慢慢衰微的時候,老子就西出函谷關去隱居了。他要西出函谷關,函谷關令尹請求他給我們留下著作和經典,所以他寫了《道德經》五千餘言,後來他就去隱居了。這是老子的生平,西出函谷關。這部《道德經》影響也特別深遠,雖然只是五千言,但是它對於中國,乃至世界人類的文化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部《道德經》也被稱為東方聖經。這是老子的生平。

  再來,我們看看莊子。這裡說「文中子,及老莊」,老子之後就談到了莊子。莊子名叫莊周。

  這裡也有引用了老子在《道德經》中的兩段話,這兩段話收在《群書治要》當中,也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這對於了解老子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幫助。我們要是讀《道德經》會發現,這裡面也是言簡意賅,簡潔明瞭的語言,但是它所蘊含的卻是深奧的道理,就如同讀《尚書》一樣。古人言語都很簡單,但是它的內涵和意境卻無盡的深廣。《老子》就有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簡單的解釋是說,人要效法大地,大地是無私而寬博、心胸寬廣的,大地有養育萬物之德,有承載萬物之德,而且它是無私的,可是它從來不居功,這是人應當要學習。「地法天」,大地效法上天,上天能夠包容宇宙間的萬事萬物,而且都是給予人們恩惠而不求回報。「天法道」,上天要效法道的精神,道是清靜無為的,無為而治,可是萬物自然生長,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它循著自然在運行。「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而然的。這個話雖然特別簡潔,但是它的意境很深廣,而且內涵也非常的豐富。

  再來,老子還曾經說過:「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所說的言語都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永恆真理,它不僅在當時的時代能適用,經過了千百年之後,到我們這個時代,老子所說的這些原理原則依然能指導我們現實社會的生活。老子說我有三種法寶,這三種法寶要「持而保之」,要能夠保持,並且永遠把它守住。這是哪三種?第一是仁慈,第二是節儉,第三是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前,「不敢為天下先」。因此,道家的思想境界也是非常之高的。

  我們就補充這兩句經文,下面接著來了解一下莊子。莊子名周,他也是戰國時期的人,是戰國楚蒙人,他曾經擔任過蒙漆園吏。他所處的時代跟孟子差不多是同一個時期,但是他的學說主要是繼承和發揚了老子的學說。在莊子的生平以及他所著的《莊子》這本書當中,記載了很多寓言的故事,這些故事用形象的比喻來闡釋莊子的思想,是特別精彩的。像儒家、道家的經典,不僅僅是中國人把它奉為珍寶,我們接觸到很多外國人,我記得有一次跟法國的漢學家汪德邁老教授,我們聆聽汪老教授和師父上人談話,汪老教授能夠用流利的中文給我們講《莊子》。他本身是法國人,是跟著饒宗頤老先生學習漢學。他也是精通甲骨文、文字學,是一位非常有威望的漢學界的泰斗,今年也是九十四的高齡了。當我們聽著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而且是一位法國人,為我們講解中國道家經典《莊子》的內容,並且闡述他個人的學術觀點,我們想想,做為中國人,我們會不會感到很慚愧?如果這個時候大家說,什麼是《莊子》?什麼是《老子》?我好像從來沒讀過,真的都不知道臉要往哪裡放。所以中國人,這畢竟是老祖先留下來的寶貴遺產,我們要有志向、有信心把它學好,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

  因此莊子的思想,他在傳播道家的思想和理念的時候,善於用寓言,用比喻來闡釋。包括他生平的一些小故事,也都有給我們很大的啟發。譬如在當時楚威王聽說莊子是一位賢德之人,於是他就送來了很多的金銀財寶,想要請莊子來到他的國家任官,想要聘請他。莊子就回答他,他說:「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他一旦接受了楚威王的禮請,在國家擔任重要的要職,而且又送來這麼多的金銀財寶,這是高名厚祿,對於一般人來講,可能都是一輩子的夢想,巴不得早一點被君王、被政府重用。可是莊子他卻怎麼說?他說:「子不獨不見犧牛乎」,一般在祭祀的時候,中國古人都是用三牲祭祀,牛是其中最重要的祭品。所以莊子說,你有沒有見過那個準備用於祭祀的牛牲?因為牠要用來祭祀,所以就用織有花紋的錦繡衣服披在牠的身上,而且給牠吃的食物都是草料和豆子;換句話說,犧牛的待遇,牲牛的待遇非常的高,吃得也好、穿得也好。可是等到牠被牽進了太廟,要殺掉用來祭祀,這個時候,這頭牛即使牠想要當一頭,這裡說「欲為孤豚」,「孤豚」就是沒有人照看的小牛,難道還有可能嗎?換句話說,牠已經身不由己了,送到太廟要被宰殺了,牠即使想要當一個沒有人照顧的小牛,雖然吃不飽、穿不暖,但是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外面玩耍、在外面吃草,即使這隻太廟的牲牛後悔也來不及了。換句話說,莊子就婉言謝絕了楚威王對他的聘請。

  像這樣的賢德之人,世間的名和利對他來說就像枷鎖一樣,他有他精神上的自由,他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上的自由,在朝廷每天去看人的臉色、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情。這是莊子的態度。

  後來又使聘於周,莊子的才華被君王知道了之後,又派人來請他做官。結果所派的使者到來的時候,莊子正在濮水邊上釣魚,他得知使者的來意是想要請他到朝廷做官,莊子就說了一段話。他說:「我聽說在楚國這個地方有一隻神龜,這隻神龜已經死了三千年了,這隻神龜君王用錦緞把牠包起來,而且特別的珍惜牠、重視牠,把牠放在竹匣子當中,供奉在宗廟的大堂之上。這樣的一隻神龜,你說牠是喜歡死了留下龜殼放在廟堂當中被人供奉,還是寧願活著在爛泥塘裡面拖著尾巴爬行?」他原話是說:「此龜也,寧其死留骨而貴乎?」牠雖然死後非常的高貴,被供奉在宗廟當中,「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還是說牠寧可活著天天在爛泥巴裡面搖著尾巴爬行?這隻龜牠到底希望怎麼樣?結果這位來訪的使者就回答他說:「寧生而曳尾於塗中。」他說,當然是寧願活著在爛泥塘裡面拖著尾巴爬行了。這也是莊子很巧妙,他不直接拒絕君王的請求,而是很巧妙的問了一個問題,讓使者自己來回答。莊子就說:「那你們就回去吧」,他說:「吾將曳尾於塗中。」他說:我也想像這隻活著的烏龜一樣,在爛泥塘裡面拖著尾巴爬行,這樣的生活多麼的愉快、多麼的幸福!

  這是莊子,他的身心都是崇尚自由的,他不希望外在的名利使他失去了身心的自由,所以他拒絕了楚威王的聘請,而是把他的精力都放在著書立說和宣揚道家的思想學說方面。

  做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學家,莊子繼承了老子的思想,在歷史上一談起道家這個學派,老莊是並稱的,他可以說是深入的把老子的思想繼承下來。

  在《漢書.藝文志》當中,就把莊子列在道家,和老子並稱為道家的始祖,這就是「老莊」。到了唐玄宗時代,唐朝的皇室崇尚道家的學說,到玄宗年間,就把莊子追封為「南華真人」,並且把莊子所留下來的經典,把他的書稱為《南華真經》。

  《莊子》這部書它本來是有內篇七篇和外篇二十八篇,以及雜篇十四篇和解說三篇,它一共是五十二篇,有十多萬字。到了晉朝時期,有一位學者郭象,對於他的書進行了刪減,分成了《莊子》內篇、外篇和雜篇三個部分,保存了三十三篇。而在《莊子》當中有各種寓言,都是非常有深意的,這些寓言故事就有二百多個,很值得我們去學習。一般認為《莊子》內七篇是莊子所作的,而外篇則是莊子的門人編寫的。唐朝的時候他被尊稱「南華真人」,我們看到南華真人就知道是指的莊子,看到《南華真經》就知道是指莊子所寫的書。

  以上這些分享,我們就把五子,荀子、揚雄、文中子,還有老子、莊子,給大家做了簡單的介紹。而這些子部的經典,子部的典籍是在「經既明,方讀子」,就是在學習好了經典的基礎之上,再繼續學習子部的典籍,學習它的精神、它的重點,這是這部《三字經》為我們所講述的學習次第。

  我們接著來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這是強調對於經,「經」就是儒家六經的經典,還有「子」,子就是子部的諸子典籍,對於經部和子部的典籍融會貫通之後,就可以『讀諸史』,可以開始研讀史部的典籍。史部當中的史書,是記載著一個國家、朝代它的興亡之事,從這裡面可以考察歷代的王朝傳承的世系,就是各國、各朝和各代在政治當中的利弊得失,從這裡總結出成敗和興亡的教訓。『考世系,知終始』,把歷史做為借鏡,可以使後人引以為戒,從而就不會再重蹈覆轍,這是歷史的作用。

  『經子通,讀諸史』,當我們對於經部和子部的典籍通達之後,就可以開始學習史部的典籍。一個國家的歷史,對於民族、文化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中華民族、中華文化非常重視歷史,這在世界各國的歷史上也是少見的。我們有完整的《二十四史》,這是屬於斷代史,包括通史,像《資治通鑑》,這一類的通史也是很完備的。

  古人曾經說:史書記載國家治亂興亡的事情,就包括「君之聖狂」,君王他是賢君,是明君聖主,還是昏君;以及「臣之賢奸」,做為臣子,他的善惡忠奸也都記載在歷史當中;「世系之傳授」,一代一代君王的世系,一代一代家族的世系;還有「始終之歲年」,歷史當中紀年,它由始至終的,在時間上也是記載得很清晰。我們讀歷史就可以掌握這些內容。

  之前在讀《徐氏家譜》的時候,我們就有注意到,中國人寫史跟記載家譜,它的出發點還有筆法還是有所不同的。因為記載歷史強調要客觀的記載,把它客觀而又完整的記載下來,這個國家所發生的正面和負面的這些歷史事實,以及君王是賢君、明君還是昏君,在史書中都記載得很客觀、很詳細。而家譜則不是這樣,不是用這種方式來記載家族歷史的。因為家譜的記事,它的編輯是為了團結和凝聚宗族,從祖先到子子孫孫,要把他團結凝聚成一家人,並且在裡面是強調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它有聖賢之人教化的作用在裡面,要把人倫的倫常樹立起來。所以家譜裡面,它記載姓氏祖先都有哪些有名的人,做過哪些利益國家社會的事,它記載的時候,只記善而不記惡。

  這個我們可以理解,譬如在一個家族當中,《論語》中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在一個家庭當中,即使父親做錯事情了,做為兒子也不會到處去宣揚,而是要委婉的勸諫父親,要隱惡揚善,所謂家醜不可外揚,家裡的醜事不可以宣揚出去。寫家譜也是這樣,記載的都是祖先美善的德行,他有什麼德行,他為國家民族做過什麼貢獻,都是只記載這些。如果說很不幸,這個家族祖先出過奸臣,禍國殃民的,這在家譜裡面是不會記載的。

  所以史書和家譜在記載國家或者家族歷史的時候,是有這個差別的。因為歷史,寫史書這是要給後人提供歷史的借鏡,無論是善惡成敗,無論是賢愚忠奸,都是從這些善和惡當中記取教訓、汲取經驗,所以它的記錄是非常客觀的。而中國的歷史的由來,史官的由來已久,很早的時候,君王身邊都會有人來負責記錄君王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而且這種記錄是非常客觀、實在的,不允許君王、大臣擅自改動史書當中的內容。這就造成了歷史當中,中國的歷史很客觀的記載了這個國家、這個朝代治亂興衰的過程。包括君王和大臣善惡忠奸的史實,在《二十四史》、在《資治通鑑》當中也都如實的記錄。

  史書有兩種類別:一個是通史,通史記錄古今之事,它是按照編年體的方式來記錄的,像《資治通鑑》就屬於通史,各朝各代的歷史它都記錄;還有一種是斷代史,就是屬於國史,國史記錄的是某一個朝代這段時期的事情,譬如《漢書》、《晉書》等等。這裡有「本紀」,本紀是記載君王,有「列傳」,列傳則是記載臣子,還有像「世家」等等的,而政事方面是有「志」有「表」。「考世系」,考就是考究和考據的意思,世系是指的帝王家族世代相承的血脈關係,一代一代的,等於說是帝王的家譜。

  這是關於中國的歷史,我們要了解其中的基本常識。日後如果有機會再深入史書,對我們的幫助是很大的。之前英國漢學院在招收學生的時候,有很多同學來自湖南婁底。創辦這個私塾的老師本身是精通歷史,所以他教的學生,《春秋》、《左傳》,還有《史記》,甚至有的學生是一部《史記》讀過十遍,對於歷史是倒背如流。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看待問題都很有見地,他所具有的智慧也是超乎常人的。一些年輕的學生,我們在一個班上,就看到他們在後面,對這些經典都倒背如流,講述歷史也是朗朗上口,而且還多才多藝,會拉二胡、吹笛子,孩子教出來一看就是文武全才,非常的可愛。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一節課,這句經文還繼續跟大家來做分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