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25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一頁的第三行開始看起。

  【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句經文,這句經文介紹了《詩經》的四種體裁,包括國風、雅、頌,其中雅分為大雅和小雅。『號四詩,當諷詠』,這稱為四詩,就是風、雅、頌,是《詩經》的四種體裁。「當諷詠」,當我們認真的諷誦和吟詠,讀誦和歌詠,就能深入的體會到在《詩經》中所蘊含的意境。

  詩做為文學的精華,最能讓我們的性情得到陶冶,使人的喜怒哀樂都能中節。徐醒民老師引用了《禮記.經解》中的話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我們在《論語》中也有學到,詩可以興、觀、群、怨,並且了解父子、君臣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的關係,對於草木鳥獸的名稱也能有所掌握,這是學習《詩經》的好處。所以在儒家的教學傳統中,以及後世許多讀書人,也都把學《詩》當成一門很重要的功課。就如同孔老夫子教導自己的兒子,就曾經說過:「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可見《詩》的重要性。

  上節課跟大家分享過,「詩三百」,詩就是五經中的《詩經》,它有三百零五篇,另外有六篇是屬於笙詩、笙歌,是只有題目而沒有內容,加上這六篇,就有三百一十一篇,而我們通常所說的詩三百,是取整數來說。在《史記》的〈孔子世家〉中司馬遷記載,在古時候詩有三千多篇,數量確實是很大。因為政府為了了解民情、民風,曾經派人到民間去採集詩歌、民謠,所以在最初它的數量是比較龐大的。而孔子整理詩書,是按照他教學教化的標準,也就是「思無邪」的標準來刪訂詩,這就是後來的詩三百,詩三百的內容就符合孔老夫子教學中禮義的標準。

  然而,在中國的歷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這段歷史對於經典文化的傳承來說是一場非常巨大的浩劫,才使得許多經典到漢朝初年,已經幾乎要找不到這些書了。《詩經》也沒有擺脫這段歷史的命運,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這三百篇也是在被燒毀的範圍之內。然而就如同徐醒民老師所說的,秦火所燒的只是刻在竹帛當中的詩,卻不能燒掉刻在人們心中的詩。到了漢朝時期,詩三百再傳於世,雖然因為這段歷史的因緣,而使得《詩經》產生了今文和古文的差別,但是在經文的內容上面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只是古文《詩經》多了一篇序。

  關於今文的《詩經》,有魯、齊、韓三家詩。什麼是魯詩?魯詩是魯國人申培所傳的;齊詩則是齊國人轅固生所傳;韓詩是燕國人韓嬰所傳。可惜的是流傳到現在就只有《韓詩外傳》,其他的也都在歷史的煙塵當中消失了。一直到現在,當我們學習《群書治要》,還能看到《韓詩外傳》。內容確實也是非常精彩,因為它是外傳的形式,並不是逐字逐句的解釋經文,所以它的形式比較活潑,內容能傳到現在,也都特別的精彩。這是今文詩。

  古文詩則是現在在《十三經註疏》當中看到的《毛詩》,就是古文詩。《毛詩》在《漢書.藝文志》中記載,這是毛公所傳的,是源於子夏。大毛公是魯國人,在鄭玄的《詩譜》當中記載,大毛公為它作了訓詁,做為他家傳的家學。我們知道在《詩經》的歷史上,大毛公、小毛公的歷史貢獻是非常卓著的。而大毛公所作的訓詁,後來被河間獻王得到了,並且把它獻出來,以小毛公為博士。所以魯國毛亨作《訓詁傳》,這是在陸璣的著作裡面所談到的,就是毛亨作《訓詁傳》,他傳授給毛萇,毛亨稱為大毛公,毛萇稱為小毛公。在《四庫全書》中考訂,作傳的人是毛亨,也就是大毛公作了《訓詁傳》。

  關於「詩序」的作者,在歷史上記載的也有所不同。「詩序」是在詩三百每一篇的開頭,特別說明這首詩不同的意旨、不同的宗旨。而〈關雎〉這一篇的序就特別長,包括總論三百篇要義的文字,把整個詩三百的要義都含括在序文當中,古注說這是大序,而單說〈關雎〉的內容是小序,其他各個詩前面的序也都是小序。《四庫全書》的館臣,我們知道《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部書對我們學習《四庫全書》,了解各家各派的學術源流,以及每一部經典,經史子集這些經文和註解的內容跟價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是非常重要的。《四庫提要》對於「詩序」也有一個評價,它認為「詩序」可以昭六義淵源,它的重要性是不容質疑的,所以不能捨棄它。

  詩序在大序當中所講的六義,也就是《周禮》所列舉的「風賦比興雅頌」。所謂的風雅頌,就是《三字經》經文所說的:『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也就是《詩經》有四種體裁,風,國風,大雅、小雅和頌。這裡還有談到「賦比興」,賦比興指的是《詩經》有這三種不同的修辭方法。所以我們學習詩,要了解它有風雅頌,也有賦比興。

  孔穎達先生在《毛詩正義》中談到:風雅頌是詩篇的異體。什麼是異體?就是說它有不同的詩體,在《詩經》裡面有國風,有小雅、大雅,還有周頌、魯頌、商頌,這是不同的詩體,不同的詩歌體裁。而孔穎達又說,賦比興是詩文之異辭,這也就是說賦比興是詩所具有的三種不同的修辭方法。這是我們學習詩要掌握的內容,也就是六義。

  孔老夫子在《論語》中談到:「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徐醒民老師特別強調,這一章所講的就是詩三百這三百篇詩的詩眼就在這裡。關於「思無邪」,徐老師又做了一番考證和解釋的功夫。他是引用古人的註解,「思」是語助辭;「邪」不是邪惡的邪,而是「徐」,雙人徐這個字,思無徐,「邪」跟「徐」這兩個字在古時候是通用的。像惠棟在解釋的時候也強調,「虛,虛徐也」,也就是說虛弱的虛和雙人徐這個徐,這兩個字在古時候的意思是相同的,徐就是虛,虛就是徐。既然邪字它是徐的意思,所以邪字它也有虛的意思;換句話說「思無邪」就是「思無虛」,「無邪」就是「無虛」,意思在此。

  孔老夫子說「思無邪」,他的意思就是說詩三百皆無虛意;換句話來講,這三百篇的詩全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它是真實而無虛的。在《尚書》中說「詩言志」,跟這裡所說的「思無邪」,它的意思是相同的。因此孔老夫子指出了「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特別點出了詩的原理,詩眼,也就是說,《詩經》的精神奧義之所在,就在於思無邪。正是因為詩都是人們真情實感的流露,所以哪怕千百年之後,我們再讀《詩經》的篇章,依然是非常的感人。

  我們記得以前曾經聽過徐醒民老師講解《詩經》的〈蓼莪篇〉,十幾二十年前,曾經在香港聽徐老師講過這首詩,特別的感人。正是因為思無邪,它所體現的都是人們在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種人與人的關係中真情實感的流露,所以它自然能感動人。就像〈蓼莪篇〉:「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這是《詩經.小雅》的〈蓼莪篇〉,我們簡單的用白話來解釋。

  「蓼蓼者莪」,我原以為自己是長得像又高又大的莪蒿一樣,然而不是莪蒿,只是個不成材的青蒿。我非常哀傷我的父母,生我養我受盡了辛勞!

  第二句也是「蓼蓼者莪」,我原以為自己是長得像又高又大的莪蒿,然而不是莪蒿,只是不成材的牡蒿。父母為了生我養我受盡了勞累!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父親生我,母親養我。撫育我、養育我,使我長大、使我成材。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父母親照顧我、反覆顧視著我,連出入家門的時候都懷抱著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我即使是想要報答父母親的恩德,然而父母之德就如同蒼天一樣的無窮無盡、深廣無邊,這是我永遠都沒有辦法報答得了的!

  《小雅.蓼莪》篇的詩,它採用了賦比興的手法中「賦」的方法,它是平鋪直敘的。而且這裡有很多重複的字,「我」,我這個字,「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反覆都是這個我字,但是我們讀這篇,不會覺得它有多餘的綴字,有重複的感覺,不會有這樣的感覺,而是在用賦比興的賦,它鋪陳的過程中,可以說字字句句都是扣人心弦,讓人回想起我們從小到大,父母親養育我們,三年不離懷抱的深恩大德,父母親對於子女的愛,它非常形象,淋漓盡致的在簡短的詩句中表達出來。最後,「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的恩德我們如何能報答?不要說這一生,可以說生生世世都報答不了。

  我們以前學過「王裒泣墓」的故事,他遇到了喪親之痛,失去了母親,他每次在教學生的時候,讀到這篇〈蓼莪〉,他就傷心的流淚,內心太悲傷了,到最後他的學生都不忍心讀〈蓼莪篇〉。由此可知,詩引發人們內心的真情實感,它的效果是非常之好的。

  《詩》還有許多也是講述五倫關係的,譬如講述夫婦、兄弟、朋友之間的各種情感,這是在詩三百的風、雅、頌當中處處都能看得到。

  徐醒民老師也特別強調,詩為什麼能這麼感人?除了它使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也就是說它的修辭手法是非常靈活、豐富多彩的修辭法,除了這個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思無邪。詩人真正把握詩的原理,在詩的描述中把人的真情實感,譬如對父母的孝敬之情,君臣之間、夫婦之間這種真情實感毫無虛偽的表達出來。因此「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思無邪最要緊的就在於「真」,它是真情實感的流露。我們學詩,如果學得這個真字,做人也學得這個真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中,我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包括所思所想都特別率真,能夠學到這一點,徐醒民老師強調,這就是由詩入道。

  為什麼中國古人這麼重視文以載道?就像雪公老人講的,不提倡純文學、純文藝。這些文學、藝術,都是要載道的,它所承載的是聖賢人教化世人的倫理道德因果的道理,這才是文學和藝術真正的使命之所在。這也就是為什麼孔老夫子這麼重視《詩》的教學,詩三百,三百篇稱為《詩經》,古人要把一部典籍奉為經,分量是非常重的,它是代表著聖賢人來行使教化,才能說它是經。

  《詩》它所處的時代也是比較久遠,所用的文字現代人沒有辦法一下子就讀得通、看得懂,所以從漢朝以來,再學詩就要藉助於註解了。關於《詩經》的註解,特別是《毛詩》,《毛詩》最早的註解就是毛亨,是大毛公所寫的《毛詩詁訓傳》。後來鄭玄,非常有名的經學家,他為三禮作過註,而流傳到現在就是他關於《毛詩》的註解,叫做《鄭箋》;再來就是他三禮的註解流傳到現在,這都是經典的註解中一顆燦爛的明珠、寶貴的資料。到了唐朝,有孔穎達先生的疏,我們現在如果讀《十三經註疏》,就能看到《毛詩正義》,這就是學習《詩》最基本的註解。

  徐老師在這裡又為我們挑選了,像四書五經,自古以來註解內容是非常多的,我們學習《論語》,《論語》的註解至少也有上百種,如何選擇?雪公老人和徐醒民老師在教導我們的時候,挑選了一些比較值得參考的註解,這樣就不至於花費很多的時間。關於《詩經》的註解,還有清陳啟源的《毛詩稽古編》,明朝、清朝,甚至包括日本人,有一些註解也都值得我們做參考,不過基本的註解可以先看《十三經註疏》中的《毛詩正義》。

  《詩》三百可以說是藝術與道的結合,徐老師談到「詩藝與道」。我們學習《詩經》,從裡面可以涵泳、體會到它的藝術之美、藝文之美;同時,在《詩經》裡面所顯示出的溫柔敦厚的性情,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從而涵養自己的性情。而欣賞它的美,就是孔子所說的「游於藝」。我們有學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涵養性情就是孔子所說的「志於道」。藝和道是融為一體,也就是說我們既讀了詩又修了道,這就是孔老夫子施教的巧妙之處。

  「詩言志,歌詠言」,詩有的時候不是我們讀一下就能了解它內在的意思。雖然我們是用言語來表達內心的想法,但是很多情況之下,經句它是含有一種弦外之音。就像這些詩,它沒有明著來講,而是用比和興這種文體來表現。詩有賦、比、興,用比和興的體來體現,我們就會體察到它其實是有一種言外之音的。賦比興是做為修辭的方法,在《詩經》裡面有廣泛的運用。譬如「賦」是敷陳其事,就是直接表達、直接陳述這個事情;「比」是比喻,用另外一個物品來比喻這個物品;「興」是先說其他的事物,然後再來引起它所要詠歎的內容。這個就是賦比興,我們在學詩的時候就可以體會到它有這種表現的手法。

  在《詩序》中有一句話說:「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詩有一種溫柔敦厚的美感,而且它表達一些事情特別含蓄,不像我們一般人說話可能很直,詩不是這樣,有些話說得很委婉、很含蓄。它所闡釋的內容愈含蓄,就愈能體會到它的義理、義旨更加的隱微。所以有時候你不能從它字面上去了解它到底在講什麼,可能它字面上講的是一件事情,實際上它另有所指。我們可以體會到,它是詩歌的藝術,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因為古人不像現代人講話這麼直白,他那種溫柔敦厚的性情,也體現在一種比較含蓄的表達方式上。所以我們對於一些詩,不要看它表面的意思,容易望文生義,就很容易把它原本所要表達的內在的意涵曲解了。學《詩》是有一定的難處,就在於此地。

  徐醒民老師選擇了一篇非常有名的詩給我們做說明。這首詩是《毛詩.秦風》中的〈蒹葭〉,〈蒹葭〉一共是三章,每一章有八句。先來看第一章:「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這首詩就體現出了它表達上的委婉跟含蓄,所以不能單看它表面的意思。看它表面的意思,「蒹葭蒼蒼」,「蒹葭」是水邊初生的荻葦,「蒼蒼」是說荻葦很茂盛的樣子。「溯洄」,這是逆流而上,「溯洄從之」,是逆流而上。「溯游從之」,是順流而涉。如果我們讀這首詩只是看它的表象,覺得好像是在懷念和思念一個人,以為單純只是這樣的意思。但是要進一步的學習它的小序,它的小序則是說:「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如果不看這篇序,可能以為這是在思念一個他所懷念的人,而不知道這首詩其實是有政治的隱喻作用。

  秦國在周朝的時候,原本是一個附庸國,但是到了秦襄公的時代,因為「犬戎之難」,他們替周朝帶兵解救了犬戎之難,換句話說他有了戰功;加上在周平王東遷的過程中,秦襄公他有派兵來護送,所以周平王就把秦襄公封為諸侯,並且賞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土地。既然得到周天子對他的信任,可是秦襄公本人,就如同《詩經》小序說的:「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他接受了君王賞賜給他岐山以西的這塊土地,他就不用《周禮》。《周禮》是周公所作的,是周朝的一部憲法,它也是禮、也是法。秦襄公就不遵守《周禮》,對於周朝代代相傳的禮教不放在眼裡,而是什麼?他相信要用武力來打天下,他覺得我只要軍隊很強盛,掌握軍權,就可以稱霸。這種思想,在他治理的過程中,許多人看到他是用霸道,而不是用王道來治理天下,所以周朝有一些遺民對於秦襄公的做法就感到很不滿。

  這首詩是在這樣的一種歷史背景之下寫出來的,通過委婉含蓄的說法。我們知道,有的時候特別對君王,講話不能太直,不然會有殺頭的危險。像商紂王那麼殘暴無道,連他的親人親自來勸諫,都沒有辦法挽回他的心,最後還被商紂王給殺了。這在歷史上凡是遇到君王比較昏庸,在旁邊要勸諫他的大臣,經常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去說話的。在這個情況之下,哪怕要勸勉君王,也不能說話太直。這在《詩經》裡面就有所體現,他講得很含蓄,實際上是用這首詩來提醒秦襄公,要以禮教做為治理國家的根本。所以他用這首詩是諷刺他,希望君王看了之後,引以為鑑,並且把錯誤改正過來。

  這首詩用的是賦比興當中「比」的修辭手法,「蒹葭蒼蒼」,表面上說的是水邊的荻葦很茂盛,但實際上它比喻的是周朝的黎民百姓。「白露為霜」,白露指的是周朝的德政。周朝是以《周禮》來治天下,這對於百姓來說是非常有恩惠的德政。可是白露為霜,變成霜,這就比喻說,本來以《周禮》來治天下的周王朝,卻轉變成了秦襄公重視武力、崇尚武力的霸政,他用的是霸道而不是王道。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當時的時代,還有一些周朝時代的賢德之人,可以來和秦襄公一起商議如何把這個地方治理好。「所謂伊人」,指的是賢德之人,西周的賢人。「在水一方」,是說賢德之人是隱居在蒼葭的水湄之間,蒹葭蒼蒼,在水湄之間。他是隱居在民間,如果你願意虛心的訪求這些賢德之人,還是可以求得到的。但是反過來,如果秦襄公他不接受這個建議,而且不合乎禮來尋求這些賢德之人,賢德之人也不願意出來和你共商國事。

  所以變成求賢之路,「溯洄從之,道阻且長」,你要尋找賢德之人的路,因為國君不合於禮來求,路就會受到阻礙而且很遙遠,這是「溯洄從之,道阻且長」。反過來,如果你能按照禮來尋訪這些賢德之人,並且和他們逐漸接近,就能得到他們對您的輔佐,這就是說「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我們看這首詩寫得多麼隱微、含蓄!很多人認為這是懷人之作,在懷念他所思念的故人,我們根據詩序所指的內容,並不是這樣。這首詩就體現出了《詩三百》溫柔敦厚的用意,因此在《論語》中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真的是太美了。這種含蓄的表現手法,跟中國人比較含蓄而內斂的性格也是相應的。中國的文化是具有這樣的特質,它並不是像西方文化那麼豪放,很多事情都展露在外面。中國人連說話做事,他都是意在言外。我們看這首詩,也都有弦外之音在其中,這就是詩它不容易讓人直接就看到內在的意思,它有一種很含蓄的特點。

  如果拋開成見和偏見,我們可以從詩序、詩箋,還有傳注當中認真的去了解其中的意思,還是可以讀得出它的弦外之音。徐醒民老師特別提醒我們,讀詩要把學習《詩經》的方向目標確立清楚,也就是要由藝入道,通過「游於藝」,達到「志於道」的效果。「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學詩正是在於由藝入道。既然有著這樣的方向、目標,在解釋的時候,一定要能了解它正確的義理和解釋。在這個基礎上再觸類旁通,才能達到學詩的效果。

  《禮記.經解》中說,詩是「溫柔敦厚而不愚」。在《論語》中有一段記載體現出詩教的溫柔敦厚,子夏在問詩,孔老夫子就跟他說:「繪事後素。」夫子的學生領悟力非常強,子夏聽完了之後,他馬上就有體悟了:「禮後乎?」孔老夫子就很讚歎子夏,說他:「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夫子覺得這個學生很有領悟力,夫子所傳的詩,他認為是可以傳給子夏的。另外在〈學而篇〉裡面,孔老夫子也讚歎子貢,說他是:「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這都是孔老夫子在教詩的過程中,所講述的溫柔敦厚而不愚的詩教。所以詩是由藝入道,它的藝和道都含藏在詩當中。

  這是徐醒民老師特別提醒我們,學《詩》要有這樣的態度,並且能真正的掌握學《詩》的原理跟原則,就很容易契入它內在的精神,這就起到了《詩》教化的作用。

  關於《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

  這句經文為我們闡釋了《春秋經》產生的因緣。周朝是分為西周和東周,東周就是周平王,他往東遷都洛陽之後,歷史就進入了東周時期。由於周朝後世沒有辦法像西周初年一樣,謹守《周禮》的精神來治國,所以後來周朝的王室慢慢衰弱,天子也沒有辦法號令天下的諸侯,所以《詩》也隨著這樣的歷史背景慢慢的消失,於是孔夫子開始寫這部《春秋》。《春秋》文字很簡略,但是意義很深遠。它是記載魯隱公到魯哀公,當中有二百四十年的歷史,是用來褒揚懿德善行和貶抑惡行醜事,也就是說通過《春秋》的筆法,讓人們能分辨善惡是非,也希望從政的人能夠警惕。所以當時也很受重視,對於政治風氣的改善有很大的影響。

  因緣生老師在解釋這段經文,『詩既亡,春秋作』。「詩既亡」,詩就是《詩經》。《詩經》是非常委婉含蓄的,它用這種語言,是來諷刺當時的政治。這個諷刺的意思,在最初不是貶義詞,它是提出建議、提出意見。

  《詩經》諷刺時政的用詞是很講究的。做為政府的領導人,也非常鼓勵百姓把他們的想法、意見提出來。所以《詩.大序》中就有談到:「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老百姓可以廣開言路、暢所欲言,把他內心的想法很真實的表達出來,無論他講的是對還是錯,講得或深或淺,也都沒有關係。這些當政的人聽到了老百姓的心聲之後,他就可以吸取經驗跟教訓,對於老百姓所提的建議,如果是合理的內容,他就可以採納。所以孔老夫子和孟子稱這樣的一種諷刺時政,是稱為「美刺」。

  換句話說,《詩經》收的詩,對於當政的人起到了很好的規勸和借鑑的作用。但是到了後來,《詩經》就慢慢的不為人所重視,人們對於《詩經》這種溫柔敦厚、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慢慢的就不能領會其中的內涵。「詩既亡,春秋作」,這個時候孔老夫子才作了《春秋》。

  《春秋》這部書是根據魯國的史官所記載的東周時期的歷史,孔老夫子對它進行了整理和修訂,編成了《春秋》。《春秋》可以說是歷史的記載,把魯國十二位國君,他們當政的期間,整個東周天下的歷史做了記載。所謂「三世十二公」,十二公指的就是魯國的這十二位國君。

  《春秋》的紀年也表現出了孔老夫子尊君的態度,對於君王的尊重,譬如它的紀年是以魯國國君的紀年來編排的,而同時他也記載了周天子的紀年。所以孔老夫子在作《春秋》,有的時候一字一句,或者他的手法,都是體現出了他的態度和對善惡褒貶的看法。「三世」是所見世、所聽聞世和所傳聞世,「三世」所體現的是孔老夫子在治學中,具有非常嚴謹的態度。什麼是所見世?所見世就是孔老夫子本人親身經歷的歷史,他有親眼所見,叫做所見世。什麼叫所聽聞世?所聽聞世就是這段歷史孔老夫子本人並沒有親身經歷,但是他有聽親身經歷的人講述這段歷史,叫做所聽聞世。再來,所傳聞世,就是有的歷史孔老夫子既沒有親身經歷,也沒有聽當事人講述,而是在一些典籍中有記載,或者是民間有流傳的歷史,叫做所傳聞世。這就是《春秋》有「三世十二公」。

  我們通過這個內容了解了孔老夫子寫這部書,體現出他對周天子的尊重,以及他對於歷史的客觀而嚴謹的治學態度。孟子曾經說:「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所講述的就是「詩既亡,春秋作」,就是《三字經》裡面所說的這一段。

  我們要了解當時歷史的背景,為什麼會使得《詩經》慢慢的不受重視,為什麼《春秋》在這樣的歷史時期會產生,這和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分不開的。周幽王也是荒淫無道的昏君,歷史上所記載的「烽火戲諸侯」,就體現出了周幽王貪淫無道的作風。之所以西周會滅亡,東周會產生,也是跟周幽王很有關係的。平王東遷洛陽,就是詩既亡而春秋作的時代,周天子已經失去了他的威望,而周邊的諸侯國是非常強盛的。因此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是在這個時代產生的。也就是周天子雖然有名而無實,他已經失去了實權,這就導致了周朝政治體制中既有的慣常的做法慢慢也都趨向衰弱,這其中也包括采詩的做法。

  最初朝廷會派人到各個地方去采詩,了解老百姓的心聲,而到了東周時期,因為周天子已經有名無實了,所以連樂師也不把詩往朝廷送,所以風、雅、頌詩歌的內容就漸漸的衰微。諸侯也不來朝見天子,大雅就消失了;天子不宴饗諸侯,小雅就消失了;天子祭祀,諸侯也不來助祭,頌也就消失了。風、雅、頌全都消失了,周王朝這種功業就沒有辦法彰顯出來。

  孔夫子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面對著這種政治局面,他內心是非常感傷的。因為夫子非常欽佩周公,周公制訂禮法、制訂《周禮》,這都是聖賢人才能做出的壯舉,使得西周的初年天下太平,把國家管理得非常好。可是孔夫子所生的時代就已經到了春秋的末期,這個時候,周王朝的政治體制沒有辦法正常的運作,所以他看到這種局面很感傷。同時因為諸侯的勢力很強,換句話說,這個時代就是一個君不君、臣不臣的時代。夫子看了很痛心,他從衛國再回到魯國的時候,他作《春秋經》,是要用這種方式來幫助當時的執政者推行王道的教化。

  而《春秋》為什麼以春秋做為它的名字?是因為「春生秋殺」這個意思,是代表王者的權力。孔老夫子是在六十九歲的時候作《春秋》,他把二百四十二年當中魯國的歷史,君臣的賢愚、會盟征伐的事情,他都非常詳盡的用年月把它記錄下來,這就有所謂的「春秋筆法」。孔老夫子在記錄中,他一字一句都是有用意的,都含藏著褒貶的意思在其中。所以在那個時代,士大夫如果得到《春秋經》一字的褒獎、褒揚,他感受到他所得到的榮耀是超過了天子賜給他官位的榮耀;如果他得到《春秋》一個字的貶抑,他感受到的侮辱也超過了天子給他的刑罰。

  所以孔子作《春秋》,善惡是非的觀念是非常明顯的。孔子作《春秋》,而天下的亂臣賊子懼,就是因為《春秋經》善惡是非非常分明。這些亂臣賊子,因為當時是君不君、臣不臣的時代,有一些諸侯國,居在臣位的人,如果他想要有稱霸或者是叛亂的野心,他看到《春秋》的筆法,都沒有辦法逃脫罪過於天地之間。在這個時候,許多犯上作亂的人、許多惡人就得到了很好的制約,使他們的行為也得到了很多收斂。因此,孔子作《春秋》,天下亂臣賊子懼,對當時混亂的政治局面具有安定的作用。

  為什麼孔老夫子《春秋》寫到後來他就絕筆了?這跟魯哀公年間發生的一件事情有關,魯哀公十四年,他在西郊打獵,抓到了一隻麒麟。我們知道麒麟是非常祥瑞的動物,跟鳳凰一樣,都是明君聖主出現於世,就會感得這些祥瑞的動物出現。可是當時魯哀公在打獵的時候,抓到麒麟,人們都不認識這是什麼東西,以為是不祥的怪物,所以就把牠的左趾打傷了,並且把牠丟在野地。

  孔子知道了這件事情非常感傷,因為孔老夫子知道這是麒麟,是祥瑞的動物。但是這隻麒麟沒有出現在明君聖主的時代,而是出現在春秋這種混亂的政治局面當中,沒有遇到聖明的君王,才會被抓獲並且打傷。通過這個事情孔老夫子就意識到,西周時期的盛況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歷史沒有辦法再重現,周朝也無法再興盛了,這就是孔老夫子後來絕筆不再寫《春秋》的原因。因此,《春秋》又被稱作《麟經》,麟就是麒麟的麟的意思。

  《春秋》這部書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們看到儒家的六經、五經,「詩書易,禮春秋,樂六經,當講求」,《春秋》做為六經之一、做為五經之一,這在中國歷史的經典當中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經典。儒家的經典中,《易經》、《禮經》、《詩經》和《書經》都是孔老夫子,夫子一生是「述而不作」,他老人家「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所以易禮詩書,內容都是孔老夫子把古聖先王流傳下來的典籍進行讚修刪訂而作成的。而唯一一部由孔老夫子親自擬寫和創作的就是這部《春秋經》,這部《春秋經》稱為固有的聖經,聖賢人親自寫的一部經典,可見得它的重要性。而《孟子》在〈滕文公〉篇中有幾句話,把孔老夫子為什麼要作《春秋》這其中的原因加以說明。他有談到:「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下面就談到,這個時代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時代。孟子說「臣弒其君者有之」,做為臣子,居然還有去殺害國君的事情發生,「子弒其父者有之」,五倫當中的父子有親就不存在了,還有兒子殺害父親的事情發生。孔老夫子看到這個局面,「孔子懼,作春秋」,他非常憂患,所以才有了《春秋經》的產生。

  孔子作這部《春秋》達到什麼效果?天底下這些亂臣賊子懼,孔子做為聖人,他出現在這個時代,他有天賜的使命和責任,要把五倫五常的關係扭轉過來、正過來。本來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現在孔老夫子通過寫《春秋》,要讓這些亂臣賊子知道他們的過錯,從而改正過來,使得五倫五常的關係可以恢復到常道、正道當中。

  所以《春秋》二百四十年的歷史,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這十二公的歷史都記載在《春秋》當中。夫子所處的時代叫春秋時代,也是因為這部《春秋經》而得名的。不同國家的歷史,它的名稱是不同,像在《孟子》中就有談到,晉史名乘,楚史名檮杌,魯史名春秋。晉朝的歷史叫做「乘」,楚國的歷史叫做「檮杌」,而魯國的歷史叫「春秋」。雖然名稱不同,實際上都是記載當時歷史的史記,以文記事的史記。

  孔子所作的《春秋》和其他的歷史有什麼不同?最大的一個不同之處就是孔老夫子在作《春秋》的筆法當中是藉事明義,這裡面有體現出夫子的一種思想,以及他對於每一段歷史的態度,是褒是貶,這件事情是善是惡、是是是非,很明顯的體現出了他的看法。所以孟子曾經引用孔子所說的:「其義則丘竊取之矣。」《春秋》非常重視藉事明義,孔老夫子其實是通過歷史來表達聖賢人教化的用意在其中,它不能看成是單純的史書。為什麼它被尊為經?就是這裡面有夫子看待事物、看待歷史的態度在其中。

  《春秋》,在這部書裡面所要表達、承載的義理,是要發揮它教化的功能。所以夫子不僅僅是記載歷史,他記載歷史有他更深一層的用意在其中。而作了《春秋》會達到一種什麼效果?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說:「撥亂世,反之正。」後世講撥亂反正,它有這種效果存在。正是這樣的目的,非常明確的目的性,所以《春秋》的筆法和一般記載歷史的筆法是完全不同的。

  徐醒民老師舉了例子,譬如在東周時期,東周時期的周天子已經失去了他實質的權力,所以他所頒布的政令,許多諸侯國並不採納,沒有把周天子放在眼裡,而像諸侯有很多也不奉行周王所頒定的正朔,也就是說,國家政府統一的曆法、日期這些寫法,他們也都不遵守了。而《春秋》依然是用「春、王、正月」,都還是用這種方式來記載,記載時間、記載當時的周王。像吳國、楚國的這些諸侯,因為他們的勢力非常的強盛,所以他們都是自己在一方稱王,稱霸一方,但是《春秋》記載的時候,依然按照子爵。以前的爵位包括公侯伯子男,它是有一定的身分地位標準的。雖然這些強大的諸侯國自己已經稱王了,可是孔子在作《春秋》,仍用子爵的稱呼稱他為吳子、楚子。

  而在僖公二十八年,晉文公在城濮打敗了楚國的軍隊,回來之後,他就自己建了王宮,並且召周襄王過來,在踐土大會諸侯,這就是歷史上的「踐土之會」。而這個會實際上是晉文公把周襄王召來的,可是孔老夫子在《春秋》裡面記載,則是說「天王狩於河陽」。《左傳》中就有引孔老夫子的話來解釋,說因為這是「臣召君」,他本身做為大臣,他把君王召過來,「不可以訓」。

  再來,譬如在隱公四年,《春秋》寫到「衛州吁弒其君完」,州吁是弒其兄,殺了他的兄長之後,他自己就自立為衛國的君王,到了同年的九月,他還是重蹈覆轍。這個歷史在《春秋》中所寫的不是「弒君」,而是「衛人殺州吁于濮」。一個弒、一個殺,就體現出了孔老夫子對待這段歷史的態度,這就是《春秋》筆法,在《春秋》裡面到處都可以看得到。夫子用他不同的筆法,來體現出他對待歷史不同的態度,有時候是一字一句裡面就把善惡是非定得非常的清楚。

  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孔子因為感嘆「吾道不行矣」,夫子所傳授、所講述的古聖先王的教化,在他所處的大時代當中並沒有真正的得到落實,他根據魯國的史記而作了這部《春秋》。因此,夫子為什麼作《春秋》?夫子作《春秋》的用意是志在行道。孔老夫子的道是非常廣大的,從《禮記.大學》看到,從誠意正心、格物致知,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體現出來的都是道,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但是這個道是非常高深的,而要達到道的這種高度,我們要從什麼地方開始做起?行道的基礎就是人倫。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在任何的時代,無論是在任何的國家、地區,都是要遵守的不變的原理原則,倫理跟道德就是基礎。一旦倫理觀念喪失,所導致的結果就會產生無窮無盡的禍患。所以《左傳》才說:「人棄常則妖興。」當人們把常道捨棄了,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基本的倫常觀念全都捨棄,換句話來說,災禍就會隨之而來。

  孔老夫子《春秋》筆法,不但是在當時的那個時代有價值,拿到我們現在的人類社會當中,孔老夫子的春秋筆法依然有著它的價值,等於說是解決我們現代的社會問題,依然可以從這裡面來汲取經驗跟教訓。

  所以《春秋》筆法,徐醒民老師特別強調,它是在亂世當中要重新建立人倫的價值觀念,因為只有重新建立起來,才能撥亂反正,把混亂的局面導歸到正道,而且是要樹立一個善惡是非的標準,這是它的價值之所在。用到我們現在的社會,也都是行之有效的。人類社會尋求和平、尋求社會的安定和諧,從什麼地方做起?倫理道德是基礎,一旦這個基礎崩壞,社會的禍患就會隨之而來。《春秋》筆法從消極的一面來講,是可以消弭一切的人禍;而積極的意義是以人倫來做為基礎,希聖希賢。

  如果我們能真正落實《春秋經》所隱含的倫理道德的義趣,聖賢的地位也都可以達得到。徐老師特別讚歎這部《春秋經》,是中華民族了不起的經典,是國學當中的聖經。

  雖然它非常短,整個經文只有一萬八千字,它的筆法是很精煉的,講述這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把整個東周天下的大事都記載在其中。而且用這麼簡短的文字,把三王之道講述清楚,能夠辨人事之紀,對於善惡也都有非常明確的判斷,達到勸善懲惡的效果。而《春秋經》一作,天下的亂臣賊子都會感到害怕,知道畏懼。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如果不是聖人來作這部書,我們想誰能做得到?

  中國的歷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其實是很完整的,無論是斷代史還是通史,無論是紀傳體還是編年體,中國的史書,要是看《四庫全書》經史子集,史部的典籍是非常豐富,內容也很完整。但是它只是歷史,而不能稱為經,這就和《春秋經》的筆法上有一定的差距。確實《春秋》是聖人所作的,它才能用這麼簡短的文字,把夫子所要推行的道貫穿在其中。

  《史記》中〈孔子世家〉有談到,孔老夫子作《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春秋經》,連孔老夫子的弟子,就是想在《春秋》裡面再讚一辭都做不到。它的筆法非常的凝練、精準,又很到位,但也使得後世人要讀這部書就產生了一定的難度。徐醒民老師特別強調,我們讀這部《春秋經》,就必須要讀傳,要讀《春秋傳》,如果不讀傳,可能光看《春秋經》,一個字也讀不通,會產生這個結果。

  《春秋傳》包括哪些?這是在「十三經」裡面收錄的,有左氏、有公羊、有穀梁三家,要學習三傳。接著就來看下面的這段經文:

  【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傳」就是解釋經,「三傳」是解釋《春秋經》。有哪三傳?首先是『有公羊』,「公羊」是指的《公羊傳》,《公羊傳》是魯國公羊高所寫的;再來『有左氏』,「左氏」指的是《左傳》,《左傳》是和孔老夫子同時代的左丘明所寫的;『有穀梁』,「榖梁」指的就是《穀梁傳》,《穀梁傳》是漢朝時期的穀梁赤所寫的。這三部:《公羊》、《左氏》和《穀梁》,就稱為三傳,這三本傳都是針對《春秋經》所作的註解。其中《左傳》是用編年來紀事的,這是研學《春秋》非常重要的註解,把天子諸侯之事、兵革禮樂之文,還有興衰存滅的因,都在《左傳》中記載得非常的清楚,所以這部書是非常有價值的《春秋經》的註解。

  我們首先來了解左丘明。左丘明和孔老夫子同樣是生活在春秋時代,左丘明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史官。《春秋左氏傳》這部書,就是左丘明為孔老夫子的《春秋》所作的傳註。《左傳》這部書記載的歷史,是從魯隱公元年開始,一直記錄到魯悼公十四年,它記載了二百六十九年的歷史。在《左傳》這部書中,它有記錄春秋時期主要的諸侯國,它們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包括道德文化方面所發生的一些重要的事件。當時諸侯之間他們在各個領域當中的較量,都在《左傳》這部書中表現出來,而且它的手法是非常恢弘大氣的。《左傳》是一部編年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敘事詳細,而且體系也非常完整的編年史。

  左丘明雙目失明,但是他的道德、學問非常了不起,當時的人們對他都非常恭敬。我們在《論語》中可以看到孔老夫子對左丘明的評價和讚歎,夫子曾經說:「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也就是說有很多人會虛情假意的說一些很好聽的話,偽裝出一種很親切的表情,卑躬屈膝的去諂媚巴結別人,對於這樣的人,左丘明會覺得這是很羞恥的一件事,而孔老夫子也是引以為恥。

  從這句夫子的評價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聖賢人的心是同心同德、心心相印的,對於萬事萬物的看法、想法和做法,也都是一致的。所以左丘明在孔老夫子這個時代,也是夫子非常肯定和讚歎的一位賢德之人。而他所作的《左傳》,對於後世之人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我們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有遇到一些國家的大使。很多大使他們學問非常好,精通六七個國家的語言,而且在大學裡面也是很資深的教授,他們看到《群書治要》都很歡喜。師父上人送給他們像《群書治要》這一類,可以代表中華文化經典的書,他們都是讀得愛不釋手。到後來談話,有的大使他可以非常流利的把《左傳》的文背下來,並且拿出來運用。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像這些經典、文化的內涵是超越國界的,不僅是中國人需要、中國人喜歡,許多有智慧的外國專家學者,他們也是對於中華文化非常讚歎、感興趣。從這個實際的例子,也體會到《左傳》深入人心的教化之功。特別是在《左傳》中也有體現出它的歷史觀,畢竟是生活在春秋時期,比較動盪的社會當中,《左傳》也具有「社稷無常俸,君臣無常位」的歷史觀,它對後世產生的很多影響,包括對後世民主觀念的構建,還有社會的倫理道德的構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像《群書治要》,當師父上人得到這部大唐時期的治國寶典,真的是愛不釋手,馬上就在世界書局進行翻印,印了很多,有平裝的、有精裝的版本,都印得特別的精美。《群書治要》,包括《左傳》和《漢書》,在流傳的過程中,這些篇章後來是失傳了。師父上人就親自補《群書治要》的《左傳》,師父上人親自選擇《左傳》的內容,把它補到《群書治要》當中。後來,有一位蕭祥劍老師,他補了《漢書》這些內容,從《漢書》裡面選擇符合《群書治要》體例的,把它增補進去。《左傳》跟《漢書》這些已經佚失的典籍,後來是經過了增補,使得整部《群書治要》得以完整的保存下來,得以完整的在當今的時代可以出版、流通。

  《群書治要》治國寶典,裡面收錄了許多四書五經、子部等諸子百家典籍,是薈萃它的精華,所以特別實用。在現在的時代,要治國平天下,大家都常常懷念漢唐盛世。所以確實是要從古人的經典與智慧當中,去尋找治國平天下的理念、方法,用在當今的世界、當今的社會,也是行之有效的。

  蕭老師在研究中也發現,我們現在流傳的《群書治要》是魏徵、虞世南這些大臣們編的,但實際上有經過考證,《群書治要》這部書是出自於蕭德言之手。它在流傳的過程中,有很多的版本,也有它編訂的過程。專門在研究《群書治要》的老師,他們對於這些內容進行過考證。

  慶幸的是,師父上人多年來一直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群書治要》再編輯續編。為什麼?因為《群書治要》編輯的年代是在唐朝時期,它收錄的典籍基本上是止於隋唐,之後的典籍在《四庫全書》中還收羅了許多豐富的資料,這其中就不乏如何治國平天下的寶貴經驗與教訓。如果能夠從《四庫全書》中把這些內容再擷取出來,編成《群書治要續編》,這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來說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貢獻。

  我們也特別讚歎蕭祥劍老師,從二O一O年開始參與《群書治要》相關的編輯工作以來,編續編的想法在他的心中也是存了很久了,從二O一O年開始一直到現在,經過了十年的時間,他心心念念一直想要做這件事情。但是這個過程確實是障礙非常的大,為什麼?這個工作的難度,如果不是真正通曉經史子集的古代經典,如何從浩瀚的《四庫全書》中去擷取這些精華?要不是有相當深厚的國學的功底、經典的功底、歷史的功底等等,是很難勝任這項工作的。

  蕭老師他在二O一O年開始,相繼做了《群書治要》的譯註,後來出版的《群書治要》線裝書,在中國書店出版的這部書,也是蕭老師在《群書治要》各個不同的版本中,進行了校對和整理之後,做出了這套線裝書,得以順利的出版。前期他在學習《群書治要》是下了很深的功夫,從不同的版本,到它的翻譯,到後來再嘗試著要做《群書治要》續編工作,還要繼續深入史部的書和子部的書,不僅僅是對經典掌握就好,對歷史、對諸子百家也要有所深入。所以他深深的感受到這項工作,如果不是祖宗的庇佑、諸佛菩薩、聖賢人的加持,他覺得是很難完成的。所以歷經十年的時間,他多次也想要把續編做下去,但是也都一直困難重重。當然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甚至於當時國家政府很重視這件事情,但是後來也都沒有下文。

  我們覺得這也是蕭老師在發這個心的時候,他孝心的一種感應。後來他體會到師父上人心心念念都希望完成《群書治要》的續編,而師父已經是九十五歲的高齡。包括任登第教授給他打電話也是打了八九次,任老也是九十多歲高齡的老人。面對這些老人、善知識的殷殷囑託,他做續編的動力也是源自於孝親尊師的心。終於在古聖先賢的加持下,在歷代祖先的保佑下,今天看到這部《群書治要續編》很快就要出版。續編完成之後,這項工作也得到了國家政府很多高層官員的支持,因為這確實在中華文化的保存方面、繼承和弘揚方面,這部書的編輯、整理到出版,是一件了不起的文化盛事。

  剛好這兩天也接到這個訊息,我們深深的隨喜讚歎蕭老師和編輯委員會的各位專家學者他們無盡的功德,讓《群書治要》和《群書治要》的續編在這個時代大放光彩,給中國乃至全世界帶來安定和平新的局面,是非常需要中國文化,它是沒有國界,沒有文化界限,沒有種族界限,是屬於全人類共有的精神文化,是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我們今天得知這部書很快就能出版和流通,可以說我們做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是一件非常歡喜、榮耀的事情,在這裡也特別的讚歎。

  這是我們看到左丘明作的《左傳》,它是做為三傳之一,對於註解《春秋經》,是有重要的價值,很值得我們深入的學習。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這句經文還沒學完,下節課還繼續就三傳,《公羊》、《左氏》跟《榖梁》進行學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