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第2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我們從第四十一頁的第二行開始看起。
【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句經文,這句經文為我們說明《禮記》的編輯者,包含《禮記》的內容和價值。《禮記》的編者是『大小戴』,這是西漢末年的兩位經學家,也就是戴德和戴聖。戴德是叔叔,戴聖是他的侄子。戴德所彙編的《禮記》,後人稱之為《大戴禮記》,它有八十五篇。而侄子,就是小戴戴聖,他則是把《禮記》刪訂為四十六篇,加上後人所增補的三篇,合計是四十九篇,這是《小戴禮記》。我們現在所說的《禮記》就是指的《小戴禮記》。
『述聖言,禮樂備。』《禮記》這部書所傳述的是古聖先賢重要的言論,其中有一些內容也能讓後人了解前代的禮樂制度,包括各種節慶、祭祀、大典的禮節儀式,甚至像音樂,「禮樂備」,樂就是在《禮記》中有《樂記》,把五音十二律音律的樂理講得非常的清楚。
禮是非常重要的,在《禮記》中談到禮的經文很多,特別在《禮記》的開頭,開宗明義就談到:「《曲禮》曰:『毋不敬。』」我們在日常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中,都要用至誠恭敬的態度來對待。而鄭玄(鄭康成)解釋說,「禮主於敬」,我們常說禮敬,禮和敬是分不開的。誠於中自然就形於外,誠於中就是恭敬的存心,而形於外,顯示在外在的就是禮。所以《孝經》才說:「禮者,敬而已矣。」這都說明禮是外在的行為規範,而它是根源於內心真誠的恭敬,是恭敬心的體現。所以禮字的本義、真實義不在於玉帛這些禮,而是在於內心的誠敬。
徐醒民老師特別強調「敬」字,它的意義不止一二種,在這個地方只用敬人、敬事兩個要義來做敘述。什麼是敬人?敬人就是我們要發自內心的尊敬別人。「人之初,性本善」,在每一個人的身上,我們都能找得到值得尊敬、值得效法學習的地方。像在《曲禮》、在《常禮舉要》中所談到的,哪怕是肩挑小販、苦力這些每天辛苦賺錢的人,在他們身上也都有讓人尊敬的一面,與這些肩挑小販、苦力莫討便宜。
雪公老人在講解的時候,也特別談到,你不要看這些每天做苦工的人,他們都是很守信用的。風吹雨打日曬,無論是什麼樣的天氣,他們都照常會出來做工,而且這些平凡的老百姓也都恪守他們自己的本分。對於普通的老百姓是如此,而對於許多道德高尚的人,當然他們就更值得我們尊敬,也更值得我們效法學習。「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當我們能真正的落實《弟子規》中所說的「凡是人,皆須愛」,這樣的人就能受到人們對他的尊敬。
就像德蕾莎修女,像母親一樣的慈愛對待全天下窮苦的百姓,她的真誠愛心不但感動了很多人,也贏得了許許多多人對她至誠的恭敬。我們恭敬別人是一種美德,能恭敬每一個人,別人自然也會恭敬我們。這個社會就變成有禮有德的社會,就不會出現許多殺盜淫妄的事情,人們的身心都能得到安樂。由此可知,這種至誠的恭敬之心是多麼的重要。而我們學這麼多的禮,要掌握它的內在精神。
無論是參加祭禮、祭孔,參加壽禮,在這些禮節當中,有衣冠文物,有這些擺設,有種種的儀式,還有音樂,這些禮節、儀式,都是在啟發我們要生起內心內在的真誠和恭敬。禮的本質就是恭敬心的表現,而這種恭敬心正是我們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必須要具備的心態。「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當我們通過對於禮的學習,使內心的恭敬心真正生發出來,儒釋道聖賢教育中精深的奧義我們才能真正的領納於內心。這是談到要敬人。
再來,徐老師(徐醒民老師)又談到敬事。這種恭敬當然是對於一切人事物,在接觸的過程中要生發起的態度。敬事,無論是替自己辦事,還是說別人把事情託付給我們來辦事,都要把它辦得徹徹底底。譬如一件事情要辦到十分才圓滿,那就必須辦到十分,如果說我只辦到百分之九十九,雖然就差那麼一點點,但是可能這個事情就不能做得圓滿。這是談到敬事。
我們之前在弘明學校參觀,看到它的校長還有老師,給我們分享他們辦學的心路歷程。在最初創辦學校的時候是非常辛苦的,而校長有談到一句話讓我們印象很深刻,他有談到說,任何一件事情要把它做好,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他們在創辦這個學校的時候,第一屆的學生回憶說,他們的老師每天都是通宵達旦的在開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百年大計,既然有這個因緣,能把弘明實驗學校這樣的學校創辦起來,創建者、這些老師們當時也都是盡心盡力的把它做圓滿。
就像徐老師談到的,一件事情要辦十分才算圓滿,就一定要把它辦到十分,你不能說我做了百分之九十,就覺得已經滿足了,不能說我做到百分之九十九,那還差了這一點點,他就沒有做到圓滿。這是我們敬事的態度。而當一個人能敬事,他一定就能獲得別人對他的信任。為什麼?人們一提到這個人,馬上就說:「他做事情很可靠,你把事情交給他,你就可以完全放心」。對事恭敬的人,他辦任何事情一定容易獲得成功,人們對他也會產生信任。
在《禮記.樂記》中說:「禮者天地之序也。」序是什麼意思?序就是秩序的意思。我們怎麼樣來理解天地的秩序?譬如在天空、在宇宙當中,能看到日月星辰在運行不悖,在大地上能看到山海平原高高低低都錯落有致,高下相宜,甚至於在一年四季中,也看到春夏秋冬的四季是循環不息,按照一定的規律在運轉的,像這些都是屬於天地的秩序。所以禮是天地之序也,這也就是禮的來源。
在禮當中,人類的秩序是怎麼樣安排、規範的?這就是五倫,有五種倫常的關係。而這五種倫常的關係,有一部分是屬於天倫,像父母和子女,還有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這都是屬於天然的,這就是天倫。而五倫的秩序在我們人類社會當中,就像日月星辰在宇宙中運轉一樣,它必須要井然有序,不能發生錯亂。我們想想看,如果在天空中恆星、行星,各自不按自己的軌道走,可能在天空中常常會看到星球相撞這些事故發生。這種秩序必須是按照一定的規則來運行,不能產生混亂。
譬如天倫,天倫悖亂,就像鸚鵡跟猩猩這些動物,你看鸚鵡雖然能講話,但是牠和人相比,牠不像人懂得禮,所以鸚鵡不能稱之為人。對於聖人所制定的禮,要了解它其中的用意之所在。聖人所制定的禮就是在維護五倫的秩序、五倫的組織,這樣就能保持身為人的一種人格的尊嚴。
為進一步的提升,我們在《大學》當中看到「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都是要從基礎開始做起的。我們學習儒釋道的聖賢教育,五倫、倫理道德是基礎。從五倫的次序完全不會紊亂,這個角度上來看,再推而廣之,在生活當中的一切事、一切物,也不能夠紊亂。譬如,平常我們桌子、椅子的擺放,書籍要怎麼擺放,文具、日常用品,在生活當中都要把這些東西放在固定的位置,平常要使用它的時候,隨時隨地都知道它是擺放在什麼位置,就不會產生混亂。我們學習聖賢教育的人更是如此,在自己的生活行為中要養成有條不紊、一切都不會混亂的習慣,這種外在的習慣會影響我們的內心,使內心達到純一清淨的狀態。
這也就是戒定慧的功夫,因戒得定,因定開慧。當我們心具足定功,遇到一些大事就會非常的鎮靜,所謂泰山崩於前,也能夠不驚不怖,臉色也不會產生什麼變化。一個人應對大事能夠很從容、鎮定,這種態度都是在平常的生活中鍛鍊出來的,不是偶然的。有了鎮定的功夫,即使我們在生死關頭,也不會手忙腳亂。
我們看到歷史上孔老夫子的學生子路,這也是位孝子,最後他臨命終的時候,仍然不忘記老師所教給他的禮。「子路結纓」就是講的這段故事,他一定要把帽帶繫好,端端正正的,到臨終的時候都不忘記老師的教誨,這就是很好的例子。
儒家的禮教,徐老師強調,無論是上中下哪一等的人才都能學,也都必須學,而且我們學一分就會有一分的受用,學了十分就有十分的作用,學到圓滿的地步就能成就大道,所以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是非常重視禮的教學。
這段經文:「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這跟前面的這句經文是承接下來的,從「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一直到「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這兩句經文為我們講述了三禮的內容。
關於禮,要為大家介紹一位非常著名的經學家,鄭玄。我們現在看到的《周禮》註解、《儀禮》註解,還有《禮記》註解,三禮的註解都是鄭玄所作的,這確實是非常不容易。鄭玄一生的著作非常多,而能夠從漢朝一直流傳到現在,除了《毛詩》(《詩經》)的註解之外,就是三禮的註解,這是鄭玄所作的。我們對於這位經學家非常的恭敬,對他的生平也在這裡做一點介紹。
鄭玄就是鄭康成,他是東漢時期北海郡高密縣人,這個地方位於今天的山東。他在經學方面的造詣非常深,是東漢的一位著名的經學家。他在年輕的時候,因為他立志要鑽研古聖先賢的經典,所以他在工作之餘,常常向懂得經典的先賢請教。而且他本人是資質好、非常聰明的人,又這麼好學,所以他在十幾歲、不到二十歲,已經讀過很多的書了,對於曆數和算術都很精通。他確實是學而不厭,希望繼續深入的學習經典。
後來,他得到了北海相杜密對他的賞識和幫助,他就有條件、有因緣到外面去遊學,到各個地方拜訪著名的學者,後來在洛陽的太學讀書。在這個期間,他對於像《京氏易》、《春秋公羊傳》等等都有深入的學習。後來他跟著張恭祖學習《周禮》、《禮記》、《左傳》,還有《韓詩》、《古文尚書》,這些經典他都認真的學習。
後來他到關中拜訪馬融,跟著馬融學習,鄭玄還是一樣非常認真的鑽研、學習經典。他見到馬融,就把自己在學習經典中所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向馬融請教,之後他就告辭回家。馬融非常感慨的說了一句話:「鄭生今去,吾道東矣」,鄭玄今天一離開,他把我所有的學問都帶走了,都傳揚出去了。可見得,雖然他跟馬融學習,前面主要是靠他自己刻苦鑽研的功夫,但是馬融也意識到這個學生非常了不起,他的學問,都領納於心。
後來,鄭玄回到家鄉,他在德行、學問各個方面就已經是非常卓絕、了不起,跟著他求學的人達到幾千人之多,連孔融也對他非常恭敬,稱他作「鄭君」,甚至於叛亂的時候,這些叛賊都不敢侵犯他的家鄉。這就看出一個人有德行、有學問,不僅能化導讀書人,甚至於連盜賊都能受到感動。後來因為受到政治上的牽連,鄭玄他就專心的在家裡閉門寫書。
有許多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大儒、經學家,往往他們在政治上不得志,沒有辦法在朝廷裡面任官施展他們的政治抱負。這對他個人來講也許是一件不得志的事情,可是,對於儒家學說的弘揚與發展、對於經學的發展來講,卻反而成了一件好事。往往就是在這種政治鬥爭當中,最後他們就沒有繼續在朝廷裡面擔任官職,反而可以專心的來研究學問,這對於教育層面來講,也是一件好事情。像鄭玄也是這樣,他後來就只好關在家裡專心的寫書。《三禮注》就是在這個情況下寫成的,它能流傳到現在,真的是非常寶貴的資料。
到後來,朝廷當中的政治糾紛、動亂解除了,鄭玄也不願意再去擔任官職了。做為一個讀書人,他有更重要的使命,這是他去做官所沒有辦法達到的。所以他繼續進行教學和著書。這一點跟孔老夫子一生的行持很像,夫子一生也是在政治上不得志,最後專心的教學、著書,反而他在教育上的影響力超過政治上的成就,這對於儒學的弘揚也是一件幸事。
後來他相繼完成了《古文尚書》的註解、《毛詩》註解、《論語》註解,這些經典的註解工作,他就不斷的著書立說、不斷的教導學生。一生都非常的好學,即使在貧困、逃難,甚至自己生病,他還不斷的在寫作。後來,他對於榮華富貴、做官這些事情,他也看得很淡,不願意走這條路,而是專心的進行教學。他所教導的學生達到上萬人之多,所寫的書有一百多萬字。很可惜的是,有一些註解並沒有傳到現在,傳到現在的就是《周禮》、《儀禮》和《禮記》的註解,以及《毛詩》的註解。
在他註解的過程中,也跳出了今文古文這種爭論。鄭玄是一位非常博學的大儒,對於經典的義理他有深入的研究,所以他就比較沒有今文古文的偏見,在註解的時候,他對於各家的學說也都能兼容並包。於是,在中國經典學術的傳承與發展當中,鄭玄就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貢獻。
將來我們學習六經,很多的經典是需要參考和學習鄭玄的註解,我們見賢思齊,見到這些賢德之人,了解了他們一生刻苦求學、認真著書,並且勤於教學的生命的態度,這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PPT上我們給大家放了幾張照片。是在二O一七年,在英國倫敦舉辦了一場世界各民族萬姓先祖的祭祖大典。我們現在剛好講到禮,從「我周公,作周禮」一直到「大小戴,注禮記」,這都是講的禮。在《禮記》中還有講到「樂」。禮樂的教化在中國的歷史上,對於國家社會的安定和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這種禮樂教化的氛圍,在祭祖大典特別能感受到。這一場是在英國倫敦舉辦的,在英國漢學院所在地,威爾士這個地方,當地的人們也是非常喜歡音樂。我們在祭祖的盛典中,除了有祭祖儀軌這種莊嚴隆重的儀式之外,還有東西文化的交流,有漢學院的學生上台介紹中華文化,同時也有國樂團在活動中演奏優美的音樂。這是用禮樂進行超越種族、超越國家和文化界限的交流,確實是讓人懷念的一場盛事。
既然談到禮,在這裡也再用一點時間談一下樂。雖然在六經當中,「樂」已經失傳了。「詩書易,禮春秋,樂六經,當講求」,在《三字經》的經文中只談到了詩、書、易、禮、春秋,樂因為失傳,所以《三字經》的經文就沒有再特別的指出來。
我們現在談到禮,順便也談一下樂。徐醒民老師在《論國樂》的文章中也特別強調,學儒的人不能不知樂。樂做為一種感人的藝術,也就是音樂,它是承載著非常重要的教化作用。可是對於樂,我們要把它分清楚,因為樂本身它有善有惡。如果音樂是善性的音樂,它可以調和人的七情,讓我們七情五欲都能歸於理性、歸向正道。可是如果音樂是惡性的,也就是說,它的內容所宣揚的是殺盜淫妄、邪惡的內容,比較惡性的內容,它就會把人的七情五欲全都引發出來,甚至於會使人失去理智。
所以古聖先賢,包括孔老夫子在內,對音樂的特性是有充分的了解,所以非常重視禮和樂的教化作用。孔子這個時代,對於音樂、對於藝術,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夫子在教學當中就把它分辨得非常清楚。他主張「放鄭聲,用韶舞」,這些我們在《論語》中能看到,夫子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這就是孔老夫子正樂的功夫。
孔子在正樂之後,徐醒民老師談到,就應該會有一個完備的音樂學理。因為孔老夫子這個時代,夫子是對音樂有特別用心的學習。夫子學《文王操》,就一而再、再而三,不斷的就這一首曲子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探討,最後他在這首《文王操》裡面就領悟到了周文王的德行與風範。所以孔老夫子對於樂是有深入的契入和體悟的,因此,在孔子正樂的時候,這種完備的音樂學理應該是有記錄下來,並且按照《禮記》的經解所說,照理說應該是有一部《樂經》。《樂經》就是六經當中的,詩、書、易、禮、春秋,然後就是樂,加起來就是六經,這是與經典並稱的。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從秦漢之後,這部《樂經》只記載它的名字,我們知道歷史上有這本書,可是這本書實際上它已經失傳了。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因為無論是禮還是樂,這都是聖人的教化。樂都是聖人制定的音樂,它能起到教化人心、安定人心的作用,所以《樂經》失傳是非常可惜的。不過徐老師也談到,在《尚書》和《禮記》這兩部經典中,還保存著一些重要的樂理,雖然它的篇章不是非常的多,但是是很珍貴了,可以把它當作《樂經》來學習。
在《尚書.虞書》中記載,舜帝的時期,舜帝是任命夔來典樂,就是主管音樂,以教冑子。達到什麼樣的效果?「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好的音樂確實能調節人的性情,把人的性情中不好的方面調和,變成特別溫和、善良、敦厚。它又提示說:「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舜帝把音樂教化的使命交給了夔,夔回答舜帝說,他在擊石拊石的時候,能讓百獸率舞。這些動物聽到他所奏的,他擊石拊石這種樂,應該有它特別的節奏,所以連動物聽了之後都能受到感化。可見夔這個人,在音樂中確實是有深入,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尚書》裡面的這段文字雖然很簡單,可是它已經把音樂、教育的目的,以及作樂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它奏出來之後會起到什麼樣感化的效果,也都說得很清楚,所以這段文也是中國的經典中非常珍貴的一段文字。
《禮記.樂記》也是流傳到現在非常珍貴的文字,因緣生老師有特別對《禮記.樂記》作了註解。《禮記.樂記》是把音樂的起源,作音樂的方法,還有音樂的效果,說得非常的詳細。徐老師強調,如果想要深入了解中國的音樂,對於《禮記.樂記》就要深入的學習。
中國的國樂,作曲是有基本的五音,基本的五音包括宮、商、角、徵、羽。之前我們學過八音,這八音是「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八音是指的製作樂器不同的材料,根據它不同的材質進行的分類。而五音是指的國樂在作曲的時候基本的音,就是宮商角徵羽。
五音不僅僅是單純的音樂,不是說只是把高低長短強弱的樂音組成了一段旋律,並不是這麼簡單。因為禮和樂都是聖人的教化,所以禮和樂的制定也往往都是聖賢之人所制定出來的。在宮商角徵羽五音當中,都有包含它各自的意義在其中。譬如宮是君,商是臣,角是民,徵是事,羽是物,所以宮商角徵羽就是君、臣、民、事、物五者。這五者如果各自在各自的本分上盡忠職守,君就盡到君的職責,臣也盡了臣的義務,君、臣、民、事、物五者都不紊亂,這個音樂聽起來就非常和諧而不亂。人聽了之後,聽了這樣的音樂,五音克諧,宮商角徵羽都非常和諧的音樂,我們心靈自然就會達到平靜,心平氣和的效果,而且可以把人們內心中的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都引發出來。所以為什麼音樂是德音雅樂?就是這個音能夠啟發我們的仁義禮智信,而且樂是雅樂。五音和諧的時候是這種情況。
可是如果五音產生錯亂,會有什麼結果?譬如宮,宮是代表君,就是代表君王,宮亂的時候它的聲就散,它所顯示出來的就是君王他非常的驕溢,很驕橫。
商,商是代表臣,大臣的位置,如果商亂了,其聲邪,就顯示出大臣沒有盡到他本職的工作,沒有盡到做為大臣應該盡的本分,你在音樂裡面就會聽出商這個音發生錯亂了。
角,角是代表民,就是老百姓。如果角這個音亂了,則其聲憂,這就顯示出國家的政治一定是有問題,它的政策、法令、規章制度等等,一定是有一些不合理、不妥當的地方,使得老百姓內心產生了怨恨。這是角。
徵,徵是代表事。徵亂了,則其聲哀,聽音樂就能聽出來,徵這個音有問題,這就顯示出勞民過度。也就是說,如果國家的政府不注重老百姓實際的狀況,推出一些勞民傷財的政策,使得老百姓非常的辛勞,這個時候出現的音樂就是徵,會產生錯亂。
最後羽,羽是代表物。如果羽亂了,則其聲危,就顯示民財匱乏,就表示說老百姓非常的窮困,他的生活沒有辦法得到保障。這就是五音,宮、商、角、徵、羽,它所對應的是君、臣、民、事、物。
如果是五音都亂了,宮商角徵羽都亂了,互相侵陵,這叫做慢。人們聽了這種音樂,如果五音都非常錯亂,就會產生什麼結果?你就會感受到五行,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間都是相剋,不是相生的,而且五臟六腑都感到很難受。因為五臟六腑跟五行是相對應的。當這種音樂,也就是慢,這種慢樂一旦出現,這就是所謂的亡國之音。一個國家要滅亡,都是有徵兆的,在歷史上就是有這樣的記載。一旦聽到這個音樂,懂樂理的人、懂音樂的人,他就能聽出弦外之音了。
在歷史當中記載,春秋的時期,鄭國和衛國的音樂都很亂,已經接近到慢的程度,特別是鄭國的音樂尤其淫亂,這就體現出了這個國家上下君臣之間存在這種亂象的根源。孔老夫子就強調要放鄭聲,這種音樂是不可取的。
而在歷史中也有一些關於音樂的記載,這種記載給我們很大的啟發性。譬如在《史記.樂書》裡面談到,在晉平公時期,晉平公聽師涓奏樂,師涓當時所彈奏的就是濮上之音。但是這個音樂還沒奏完,師曠是非常懂樂的人,他聽到濮上之音,馬上就制止,他說這個音樂是亡國之音,不能聽。但是晉平公不肯聽從師曠的勸諫,因為晉平公很喜歡音樂,所以他想把濮上之音繼續聽完。
後來他就問師曠,說:「除了像濮上之音之外,還有沒有比這個更加悲切的音樂?」師曠說:「有的,在黃帝的時期,有一種音樂比濮上之音更悲,但黃帝用這個來大合鬼神。」黃帝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明君聖主,而晉平公的德行沒有辦法跟黃帝相比,所以「君德義薄,不足以聽之」,你沒有這個德行,你聽這種音樂,國家肯定要敗亡的。結果晉平公還是不肯聽從師曠的建議,他說:「我已經老了,我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聽音樂,你能不能把這個音樂讓我聽一聽,演奏給我聽一下?」畢竟晉平公是君王,師曠再好的建議,君王不採納,他也只好順從君王的決定,於是他就拿起琴來奏了一首更悲傷的音樂。
結果音樂一奏,一演奏的時候,從西北方就有白雲飄過來。再奏的時候,奏第二次,就有狂風,大風吹來,接著狂風暴雨就下下來了,這個時候飛沙走石的,所有的人都趕緊去躲避。晉平公才開始知道害怕了,於是他就伏在廊屋之間,非常狼狽的樣子,他不肯聽師曠的建議。到了後來晉國大旱,就發生了嚴重的旱災。
這是記載在《史記‧樂書》中,司馬遷總結說,音樂「不可妄興也」。音樂是不能隨便作的,如果這個音不是五音克諧,宮商角徵羽都很和諧的音,如果不是這種音樂,特別像濮上之音,還有亡國之音,這些音樂可不能隨便的去唱、隨便的去作。
音樂做為一種藝術,它是有教化的作用,所以聖賢人制定音樂、創作音樂,都是符合天地自然的法則,而不會隨便的去作。隨便作出來,把人心給唱壞了、把風俗給唱壞了。在現在的社會裡面,常常會看到許多的音樂對人心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這就是沒有遵循古聖先賢的教化、沒有遵循這些法則。音樂這種藝術特別的地方,就是無論是作樂的人還是聽樂的人,都要特別的慎重,因此在古時候作樂的人都是聖人。今天這個時代雖然沒有聖人在世,可是儒家經典中所記載的這些原理原則,就可以做為理論的依據,我們在作音樂的時候要根據古人的教誨。
徐醒民老師談到,千萬不要去抄襲這些外來的樂詞跟樂曲,像熱門的樂、狄斯可,這些樂既非言志,也沒有宮商角徵羽所含的意義,什麼是亂、什麼是慢,也都無從談起。所以徐醒民老師強調,我們唱音樂唱歌,或者是聽歌都一定要謹慎小心。有一些音樂、歌曲不但不能模仿學習,甚至於也不要去聽,聽久了,還以為中國音樂就是這個樣子,真的是對於孔老夫子,還有古聖先賢的教化,太對不起他們了。
這裡也是提醒我們,特別是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們在他成長的過程,老師和家長都要注意,要陶冶孩子的性情,禮跟樂的教化就很重要。所以音樂的方面,做為老師和家長也要慎重的給孩子選擇,千萬不要讓小朋友從小就聽這些歪風邪曲,聽一些熱門的音樂,或者是會引發起他殺盜淫妄、邪思邪見的音樂,都要盡量的避免。希望讓孩子所聽到的都是德音雅樂,有正能量的音樂,這樣對於陶冶孩子的氣質,調伏他的性情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關於音樂我們就補充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
這句經文所介紹的是《詩經》的四種體裁。《詩經》按照體裁可以分成四種文體,就是風、雅、頌,「風」是國風,「雅」則是大雅、小雅,還有「頌」,所以一共是四種文體,稱為四詩。古時候詩和歌是一體的,有詩就一定有歌。
首先我們看『國風』」,國風是採集諸侯各國的一些民俗歌謠。『雅』是正的意思,雅樂是在正式的場合才會演奏、演唱的音樂。「雅」包括了大雅和小雅,大雅是諸侯朝覲天子所吟誦的詩歌,叫做大雅,而小雅則是天子在宴享賓客的時候所吟誦的詩歌。接下來是『頌』,頌主要是用於宗廟的祭祀。在宗廟進行祭祀的時候要演奏樂歌,這就叫做頌。而頌則包括了周頌、魯頌和商頌三種。這就是《詩經》有風、雅、頌。
《詩經》經過了孔老夫子的整理,刪訂成了三百一十一篇。在秦朝秦始皇焚書坑儒,對於文化典章的保存來說是一場浩劫,所以在這個時候,《詩經》有六篇就遺失了,現在還存留三百零五篇,一般說「詩三百」,就是用整數來稱呼它。「詩三百」的內容是非常的精彩,包括事父、事君,就是五倫關係當中倫常的道理,在《詩經》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所以《詩經》是非常有價值的,孔老夫子很注重《詩》的學習,曾經教導兒子說:「不學詩,無以立」。這就是《詩經》。
《詩經》在六經當中,「詩書易,禮春秋,樂六經」,《詩》放在前面,這是六經當中的一部經典。《詩經》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第一部詩歌的總集。在古時候,古代的經典當中引用《詩經》,一般都是單稱《詩》。而在歷史記載,《詩經》最開始是在周宣王的時代,由尹吉甫所採集的。《詩經》的篇章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本來是有三千多篇,而孔老夫子根據思無邪的原則,對它進行了刪訂,所以流傳到現在的是三百零五篇。詩歌的內容時間跨度是從西周初年一直到春秋中期。
在《史記》當中說,孔子把它刪訂成三百零五篇,而在《詩經》的版本中,它有收錄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六篇是笙詩,笙詩包括〈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和〈由儀〉,它只有標題而沒有詩歌的內容。有的說法是說這六篇的笙詩沒有傳下來,它失傳了。但是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唐朝的經學家陸德明先生,他在《經典釋文》中對笙詩做了解釋,他說:因為武王,周武王的時候,「周公制禮」,周公所頒布的《周禮》,「用為樂章,吹笙以播其曲」。就是周公在制禮作樂的時候,笙詩,〈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還有〈由儀〉,是吹笙來演奏曲目,所以笙詩本身只有音樂而沒有歌詞,叫做笙詩。這是關於三百一十一篇中存在的六首沒有詩歌內容的笙詩,在《經典釋文》中有這樣的解釋。
《三字經》中說:『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風」是國風的意思,它在《詩經》中佔的比例很大,也非常有價值。國風就是各個諸侯國的民歌,被稱為國風。譬如〈衛風〉、〈鄭風〉和〈齊風〉,這都是屬於國風的內容。
我們知道周朝採取的是諸侯制,周天子如果想要了解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還有官吏吏治的情況,他要怎麼樣來了解?最為直接的一個途徑,就是通過採集各個地方的民歌跟民謠,從中就可以了解到老百姓的心聲。這就是為什麼在周朝就確立了采風的制度,就是各個諸侯國都要派人採集自己本國的民歌和民謠,並且把這些民歌和民謠上報給周天子。
當時十五個諸侯國,留到現在有一百六十首民歌記載在《詩經》當中,這就是國風。國風佔的比例很大,也非常有價值。我們就知道它的由來,就是在周朝的時候,天子想要了解各地的民風民情,要了解老百姓的心聲,最直接的就是通過採集這些民歌跟民謠,就知道百姓們有什麼想法,他們有什麼實際的需要。這種採集的制度也是君王仁政的體現,以仁德來治國、治天下。
第二是「雅」,「曰雅頌」,雅包括大雅跟小雅。無論是大雅還是小雅,都是可以合於音律的,並且這些歌詞本身的文學色彩很濃厚。大雅有三十一篇,大雅三十一篇是諸侯在朝會之時所奏的樂歌;小雅是七十四篇,小雅大部分是士大夫宴會的樂歌。「風雅」這個詞,風是指的國風,雅是指的大雅和小雅。「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四詩」就包括國風、大雅、小雅和頌。
「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因為無論是天子,還是諸侯,他們都要對宗廟進行祭祀,祭祀必然要奏樂,它是禮和樂合一的典禮,這種音樂就稱為頌。在《詩經》中的頌有四十篇,包括三個部分,就是〈周頌〉、〈商頌〉和〈魯頌〉。音樂在宗廟祭祀的時候演奏,自然它的內容我們就可以想像到,都是追溯歷史、頌揚祖先的德行,以這個為主。
「號四詩,當諷詠」,諷和詠的意思、概念是不同的,諷是讀誦的意思,詠則是吟詠的意思。
在《論語.為政》篇中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是孔老夫子所說的。《詩經》三百多篇的詩,三百零五篇,或者是說三百一十一篇,都是稱作「詩三百」,是取它的整數。詩三百,我們如何用一句話來概括?孔老夫子說:「思無邪。」可以讓人們的思想歸於純真,而不會起邪思和邪念。關於「思無邪」,徐醒民老師特別解釋,強調無邪是無虛的意思,虛就是虛假,也就是說,詩三百篇皆無虛意,全都是真情實感流露的作品。所以孔老夫子說思無邪,是點出了詩的原理,就如同在《尚書》中所說的「詩言志」,是這樣的道理。無論哪一種解釋,都有它的道理存在。
如果我們學習先秦諸子的著作,就會發現這些典章中經常會引用到《詩經》,非常常見。包括在《論語》、《孟子》,四書當中,常常會看到孔子或孟子在和學生互相討論問題,或者在表明他的觀點,都會引用《詩》。譬如「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都是來自於《詩經》的內容。在諸子當中引用《詩經》也是非常多的,包括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在闡釋他們想要說明的道理,要來論證的時候,也常常會引用《詩經》的文,用這個文來增強他對這個問題的說服力。這也就是為什麼孔老夫子說「不學詩,無以言」。在那個時代,彼此之間進行交往,要闡釋他的學說跟主張,甚至於國與國之間在辦外交,彼此之間要有一些言辭往來,說話常常都是要引用《詩經》。我們通過留下來的典章可以看出,在那個時代就有這樣的風氣存在。《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是到了漢武帝的時期,《詩經》成為六經之一。
再來,談到《詩經》,跟漢朝時期的兩位大儒,這是大家在學《詩經》的時候一定會提起的,一位是毛亨,一位是毛萇,這是漢儒。在漢儒毛亨、毛萇這個時候,把《詩經》這部經典重新弘揚開來。《詩經》由孔子傳給了子夏,子夏再傳給荀子,荀子再傳給毛亨,毛亨再傳給毛萇。所以一般講《詩經》,常常會提到《毛詩》,就是指的毛亨跟毛萇。毛亨、毛萇又分別稱為大毛公跟小毛公。關於毛亨跟毛萇的關係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毛萇是毛亨的侄子,有的說他們是師徒的關係等等。
在孔門弟子當中有兩個派別對於後世的影響非常的大,一個是曾子這一脈的,另外就是子夏這一脈。據說《詩經》是由子夏的門人傳給荀子,再由荀子這一脈傳給毛亨,所以後人學習《詩經》一定要讀《毛傳》。而後儒把《詩經》稱為《毛詩》,也是感念毛公傳《詩經》的恩德。毛亨和毛萇為《詩經》所作的注釋就是《毛詩詁訓傳》,這就是《毛傳》,《毛傳》是它的簡稱。
鄭玄(鄭康成),一生的著述很多,但是他流傳到現在的註解也是很有限的,其中就有《毛詩》的箋注,被稱為《鄭箋》。到了唐朝的時期,孔穎達又為《鄭箋》作了疏解,這就是《毛詩正義》。到了宋代朱晦菴,還有清代陳奐,也都先後為《詩經》作了註解。如果我們日後有要深入學習《詩經》,這些從漢朝以來,漢唐的註解都要認真來學習。
在漢朝,《詩經》本來有四家的註解,就是齊、魯、毛、韓四家的註解,但是可惜的是,齊跟魯後來失傳了,現在我們還能學習到的,比較有名的是毛亨的內傳和韓嬰的外傳。像我們在學《群書治要》,都會看到一本書叫《韓詩外傳》,《韓詩外傳》也有很多內容非常精彩。
經典的註解分為內傳跟外傳,內傳跟外傳之間有什麼不同?內傳就是直接闡述經典的義理,直接去剖析它的文字;而外傳就比較靈活一點,外傳的形式比較靈活,多種多樣,它可以引用一些事例來證明,它也可以引用一些詩文來說解,目的都是引導讀者對於經典的義理有深入的了解,只不過它的方法和形式不像內傳這樣一字一句的進行解釋。所以《韓詩外傳》也很有價值,特別裡面有些內容很精彩,我們有機會可以學習和了解。
詩三百,《詩》是中國文化當中,特別是文學的精華,它對於我們陶冶性情,人都是有喜怒哀樂。喜怒哀樂如果都能中節,也就是說都能調伏自己的性情,都是走在中庸之道,這在儒家的教學裡面,就是靠《詩》、靠音樂,都能起到調伏和陶冶人性情的作用。
所以《禮記》的〈經解〉篇中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你到了一個地方,就知道這個地方的教育是推展到什麼樣的程度,觀察這個地方人民百姓的言語、行為,就可以了解到這個地方是不是有受到聖賢很好的教化。「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詩可以使一個人產生溫柔敦厚的氣質。就像人們都讚歎孔老夫子是溫良恭儉讓,這是夫子的五德,夫子是溫厚、善良、恭敬、節儉、忍讓。無論是接受孔老夫子哪個方面的教化,詩、書、易、禮、春秋,還是音樂,無論是哪個方面,要是學到了一定的程度,每個人都可以像孔老夫子一樣,溫良恭儉讓,在一個人的身上就能得到體現。
《論語.陽貨》篇的一段經文,孔老夫子說:「小子何莫學夫詩?」夫子就談到詩具有興觀群怨的作用,「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它有興觀群怨的作用。而且「邇之事父,遠之事君」,近在眼前的,面對我們的父母,做為兒女應該如何來孝順父母、奉養父母。「遠之事君」,如果我們離開家來到朝廷任官,身為大臣,我們如何事奉君王、領導。這就是說《詩》的教化中,它對於五倫、五常也都用藝術的方法很巧妙的進行了教育、教導。所以學《詩》就可以了解自己在五倫關係當中的職責,以及我們所要盡的義務。再來,「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對於宇宙天地的萬事萬物,也能夠了解它的名字、性情等等。這都是《詩經》豐富多彩的內容所展現給我們的。
所以學《詩》的好處是很多的,孔子的學生,還有許多後世的讀書人,也都是把學《詩》當成一門非常重要的功課。「不學詩,無以言」,《詩》要是沒有學好,平常連說話都不知道怎麼樣說。而且詩還有興觀群怨這些作用,包括我們在五倫關係中的職責,以及自然界的鳥獸蟲魚、花草樹木的名稱等等,在《詩》裡面都有展現。詩三百確實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們現在是學習《聖學根之根》,在《三字經》裡面,對於學習的次第也說得非常清楚,「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次第還是要把它排列清楚。我們把《聖學根之根》學完了之後,就可以進行四書的學習;等到四書學習好了,「孝經通,四書熟」,然後是「如六經,始可讀」,學好四書之後就可以開始學習六經。包括像《詩經》的學習,也是排在四書的後面。我們現在先有一個概略性的認識,知道它的重要性,將來把基礎打好了之後,就可以進一步的再進行學習。
學完了六經,「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這就是後面學到的,根據《四庫全書》經史子集的四部分類法,按照這個次第來學習,經學完了,再讀子書;經和子通達了之後,「經子通,讀諸史」,這個時候就可以學習歷史了,「考世系,知終始」。這是《三字經》所教導我們的學習次第,這個次第是不能紊亂的。
在最近的這一二年當中,世界各地的有志之士,也都很想要效法弘明學校的模式,在不同的國家地區也要辦傳統文化的一條龍學校。像今天就有一位德國的老師,他也來詢問這個問題。因為之前有聽到師父上人特別開示,關於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次第,師父強調,在幼稚園跟小學的階段,先學習《聖學根之根》,學習《弟子規》的蒙學經典;到了中學開始學習四書五經;到了大學的階段就可以學習《群書治要》,並且在《群書治要》的經典中,選擇一部經典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生當中就可以專修專弘其中的一部經典。拿這個做為我們學習的次第,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中國人祖祖相傳,一代一代教導兒孫,教導孩子們,學習的次第就是按照這樣的方法來進行的。哪怕在現代,像弘明實驗學校是要辦一個現代的私塾,把傳統的教育,在現代的時代如何實現,讓孩子從小學習經典、背誦經典、落實經典。
這兩天師父上人也特別強調,如何把蒙學經典當中所學的義理,在我們的生活中落實,這其實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看到,有很多孩子,他從小聽從善知識的教導,從小背誦《聖學根之根》、背誦四書五經,都已經把它背下來了,大概到了十五歲、十六七歲左右,這些經典都能背熟。背熟之後要如何進一步的學習,這也是非常關鍵的。
孩子一般是在八歲入學,這時候他記憶力非常好,這個時期就是把他應該要背誦的經典先讓他背下來。到了十五歲入太學,十五歲他的理解力不斷的增強,就可以開始進行講解,把四書五經的內容講給他們聽。這些學生從小已經都背下來了,經文很熟,再對他進行講解,他就比較知道這些經文如何在我們生活中去運用。
我們看到弘明學校在教學中,也是充分的掌握了這樣的一個教學的規律、教學的原則。所以孩子小時候在幼稚園,他基本上就是學「三百千」。我們有跟弘明的校長坐下來聊天,校長就說,他們有比較過《聖學根之根》,以及他們給幼稚園的小朋友學習的蒙學經典,他們比較一下,內容其實是大同小異的。孩子在幼稚園的階段,基本上就是非常專注的背誦經典。老師和家長引導他,只是說引導他,譬如對於《弟子規》中的內容,在生活中如何落實,這個方面要讓他有實踐的機會。譬如孝親尊師、灑掃、應對、進退的禮,在學校裡、在家庭中,就能根據像《弟子規》蒙學經典的原理原則,讓孩子進行學習,並且充分落實。
包括《論語》的背誦,也是在小學的階段,都會讓孩子把《論語》每天讀誦和背誦。等到大一點到中學,初中、高中的階段,老師才慢慢的開設一些課程,對它進行講解。所以也都是充分的遵循著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同年齡階段的特性,根據這個特性循循善誘,來誘導他、教導他,這樣孩子的德行、學問就打下了特別堅實的基礎。
我們現在學習《三字經》,對於四書、對於六經,包括經史子集這些內容,先有一個綱領性的認識。將來我們對於哪些經典有特別的愛好,想要深入的學習,在我們扎好了根之後,就可以再深入五經、六經的內容。現在只是概略性的介紹,讓我們能夠引發對於學習傳統經典的興趣。知道《周易》所含藏的宇宙人生深奧的道理,還有《尚書》裡面,古聖先王他們治國的理念和原理原則,這些充滿智慧的經文,對於我們都有深刻的啟發。學習《詩經》,《詩經》裡面,有一些篇章都是教導和啟發我們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尊敬君王、尊敬長上;在父子的倫理關係中,我們做為子女,應該要盡什麼樣的本分跟義務;在君臣的關係當中,我們做為臣子,應該如何盡忠職守來配合君王,共同的管理國家,通過學習《詩經》的一些篇章,就對這些經典先有親切感性的認識。我們後面還會學到《春秋》、《左傳》,《春秋》裡面記載著歷史,它是如何記載歷史,如何通過一字一句的用詞用句,來體現出孔老夫子對於這件事情的態度,這是《春秋》裡面蘊含褒貶的筆法。還有《左傳》中許多精彩的故事,也蘊含著倫理道德因果的奧義在其中。
所以學習四書六經的內容,我們先建立感性的認識,知道原來我們的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的財富是多麼的豐富多彩!了解了之後,等我們長大了,就可以對其中特別感興趣的經典再深入的來學習。
《三字經》非常難得的是,在我們學完了六經,學完了經史子集的經文之後,後面還有講述華夏的歷史,對於中國上下五千年整個歷史的進程、歷史中的人物、歷史的故事,包括所謂「考世系,知終始」,整個歷史上下五千年光輝燦爛的內容,也有概略性的掌握。這樣我們學完了這部《三字經》,心中既有長江、黃河母親河美麗的風光,又有上下五千年、縱橫數萬里的豪邁的格局,就具有歷史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祖國,從這裡可以建立對於祖國文化的信心,以及對於中華民族、中國的熱愛,愛國之心也由此引發出來。所以《三字經》確實是非常了不起的蒙學經典,值得我們認真的來深入和學習。
關於《詩經》還有一些內容還要繼續跟大家分享,下一節課我們再繼續來學習《詩經》。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