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23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我們從四十頁倒數第一行開始看起。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

  這句經文,『奧』是指精深的意思。我們學習《尚書》(《書經》)的經文,這部《尚書》可以疏通知遠,對於許多事情自然通達明瞭,而且可以把事物看得很深遠、很透徹。我們學習《尚書》要能了解到它的精微與深奧。『有典謨,有訓誥』,這是說《尚書》的文體有六種,包括典、謨、訓、誥、誓、命六種,六種不同的文體都有它特別的含義存在。

  堯舜時代,君位代代相承是以禪讓的形式,是政治非常清明的、很好的時代,「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君臣之間的關係非常的和諧,而且人民百姓所過上的是安和樂利幸福的生活。記載這段歷史,《尚書》所用的文體就是《堯典》、《舜典》、《大禹謨》、《皋陶謨》,用的是「典」跟「謨」。

  到了大禹王的時代,他傳承君位就不是以禪讓的形式,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於是就開始了家天下的時代,和之前用選賢與能的方式把君位禪讓給賢德之人,就很不相同。開始家天下之後,用《尚書》的文體來記載歷史就有所不同了,就開始用「誓」,譬如說夏有《甘誓》,商有《湯誓》,周有《泰誓》、《牧誓》。「誓」就是誓師殺伐的意思,宣誓的言辭。譬如某一個國家的政治做得不好,君王非常的殘暴,這個時候就需要替天行道,對這個地方進行討伐、征討,在征討的時候所用的宣誓言辭,就是「誓」。

  再到了後來,從天下為公到了家天下的時代,接著,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等而下之就有《呂刑》、《文侯之命》,這都是家天下的產物。所以徐醒民老師談到,像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一生確實是沒有自己的創作與發明,都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他非常嚮往堯舜時代政治清明、大同之治的理想社會,這是孔老夫子心心念念所嚮往的。

  經文中談到「典謨」、「訓誥」、「誓命」,它是屬於《尚書》中不同的文體。而這部《尚書》確確實實是華夏民族的珍寶,在這部寶典中,它承載著虞夏商周文化的匯總。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這個部分是非要精要的內容,所蘊含的如何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這段歷史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鏡的。我們學習《尚書》,對它進行研讀,深入的了解當中所闡釋的道理,心量就能打開,看待問題、處理事情有一種歷史的眼光、歷史的深度,這就完全不同。因為知道古人是用什麼樣的智慧來處理問題,古人是用什麼樣的智慧來治國平天下,就會把我們的心量跟格局打開,所見也必然深遠。

  經典給予我們智慧,而歷史是教給我們經驗。有了這種智慧和經驗的承傳,做為中國人,做為華夏兒女,祖先所留給後世子孫的,竟然是如此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身為中國人,我們內心是什麼樣的感受?我們現在承傳中華文化,就念念要想到如何把這筆寶貴的智慧財產和燦爛的中華文化發揚光大。而中華文化的發揚光大,會給全世界的人類帶來幸福與和諧,這正是我們這一代中國人肩上所要承擔的使命。

  上一節課也有簡單的介紹了《尚書.洪範》這個篇章,以及關於箕子這位賢德之人生平的簡介。徐醒民老師特別讚歎《尚書.洪範》,是一篇天賜的經文,是中華的國寶。這個篇章有它特殊的研究和學習價值,非常值得去了解其中的內容。武王伐紂的這段歷史,商紂王非常殘暴無道,許多大臣都向他勸諫,他不但不接受大臣的勸諫,反而把忠臣一個一個都殺了。箕子也不例外,他也去勸勉紂王,最後被紂王把他關押起來。

  當時候的武王替天行道,他來討伐商紂王,當他伐紂的舉措成功了之後,周武王他也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人,他並沒有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而感到驕傲,而是非常虛心的去拜訪箕子。箕子是殷商的舊臣,他也是商紂王的叔叔,是他的長輩,他是很有道德學問的人。所以周武王伐紂成功之後,就向箕子請教關於天道的問題,上天的常道。因為要治理一個國家,對於天地人之間宇宙人生的大道都要有所了解,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治理國家。

  於是箕子就跟周武王說,當年洪水氾濫,這是在堯舜的時代,中國中原一帶面臨非常嚴重的洪水,最初大家都推舉鯀來治理洪水,可是他治水並沒有掌握水性,對於洪水氾濫的規律沒有掌握好,所以他的治水是失敗的,他沒有用疏導的方式,而是用圍堵的方式,結果反而使得水災更為嚴重,而且勞民傷財。正是因為他的做法違反了水性,亂陳五行,使得當時的常道就產生了敗壞的結果,最後因為他的罪過就被處死了。

  鯀死了之後,洪水氾濫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於是大家又推舉了禹,大禹繼續治水。大禹在治水的過程中非常的勤勉、認真,他用心的去了解水造成災難的原因,從而順從了水性,用疏導的方式來治理水患。他非常勤勉認真,剛結婚三天就離開了自己的家,在十多年當中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天下的蒼生百姓,而不是想著自己個人。他的治水就取得了成功,順從水性,所作所為跟道是相合的。這就是《尚書.洪範》的由來。上天就賜給大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周武王向箕子請教,箕子就特別說明了這篇《尚書.洪範》的來歷,並且為周武王講述其中的內容。

  我們先來看《洪範》九疇的大綱,它一共有九條:「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極」。《洪範》九疇包括了這九條大綱,而從大綱之後再展開的經文就是其中的細目、細節。至於《洪範》九疇上天是如何賜給大禹的,這在歷史上記載,在《孔傳》中特別說明,是在洛水有一隻神龜,神龜把它背在身上帶出來賜給大禹的,這就是《周易.繫辭傳》中所說的「洛出書」。

  歷史上有一個常用的說法叫「河圖洛書」,我們就知道這個詞,河圖洛書就是跟上古的歷史有關。河圖,伏羲氏在畫八卦的時候,伏羲氏把宇宙萬物運行的道理,就是宇宙的承序和它的開濟之理畫成了八卦,再來就是上天在大禹的時代,把《洪範》九疇賜給大禹,這就是關於河圖、洛書的兩段歷史。

  我們如果有讀過《十三經註疏》,對孔穎達這個名字就不會感到陌生。孔穎達也有為《尚書》作了《正義》,他在《尚書正義》中強調,洛書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九條大綱。當時,大禹看到這隻神龜牠的背上列有九數,他就根據神龜背上的九數,把它排列了次第,就成了九類大法。根據這九類大法這個大綱,再加以細分演說,把它詳細的進行說明,就成為了這篇《尚書.洪範》。《尚書.洪範》從夏朝傳到了殷商的時代,武王伐紂之後,再由箕子傳給了周家,傳給了周武王。所以這篇《洪範》是在夏商周的時代,代代相傳的文化寶藏。

  也就是說,這些君王想要治國平天下,就要依照《洪範》所講的內容來落實,自自然然就能使得天下太平。可是如果反過來,沒有按照《洪範》所說的內容治理天下,就會造成天下大亂。實際上,九疇所闡釋的內容都是自然的常理,也就是在宇宙之間的自然的規律,也是在治理國家的時候要遵循的法則,它非常的實用。就像徐醒民老師強調,即使在現在科學昌明的時代,我們仍然是離不開九疇所說的範疇。

  我們之前有學過五行。這部《三字經》確實是包羅萬象。我們學過金、木、水、火、土,那句經文在天干地支的前面,「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我們了解水、火、木、金、土這是五行,而這五行是各有各自的體性,譬如水潤下,火炎上,木曲直,金從革,土稼穡。這是它不同的體性,金木水火土本身就具有的特性。

  再來,這五者也有不同的氣味。此外五行又跟五方,它跟方向、方位是有關聯的,包括五色,五行對應的不同的顏色,正好跟五色是相對應的,包括五音、五穀、五藏、五竅、五常,都是相屬的。相屬是什麼意思?相屬就是代表金木水火土和五方、五色,和它們都是息息相關的。我們今天在社會上,有許許多多方面都離不開五行的原理跟原則,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還有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倫理道德,這些概念都和五行相關。所以當我們明白五行的道理、五行的學問,才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如何來處理我們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在九疇當中最後一條是「五福六極」。「五福」是人生活在社會上,心心念念都嚮往的。中國人常講五福臨門,五福究竟有哪五條?它包括「壽」,長壽,人人都希望長壽。歷史上很多君王,想辦法求長生不老的藥,說明他都希望自己能夠活得更久一點。所以第一條是壽;第二是「富」,富就是有財富;再來,「康寧、攸好德、考終命」。「考終命」是說不但壽高福全,而且最後臨命終還走得非常的好。這就是五福: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這五種福報。

  「六極」,是講六種惡報。六種惡報包括什麼?凶短折、疾、憂、貧、惡、弱,這是六種惡報。譬如很短命,或者是生了病,或者非常貧窮等等,這些都是人人所不希望遇到的。

  究竟我們怎麼做才能真正的達到五福臨門的福報?要怎麼做才能避免這六極,六種惡報?也就是如何才能真正趨吉避凶?這個道理古聖先賢在各種典章中都教導我們,「為善致福,為惡致極」,也就是在《易經》中看到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當我們真正心心念念都是去行好事、做好人,積功累德,福報自然就會隨之而降臨;反過來,如果我們都是行惡事、存惡念,做了許多有損福報的惡事,自然凶險的災禍就會跟隨著我們。這個道理,是古今中外永恆不變的真理,它不會隨著時間或者隨著空間的改變而改變,而是在任何時代,為善致福、為惡致極都是永恆的真理。

  再看看《洪範》九疇當中有一個綱要的綱要,就是經文:「彝倫攸敘」。不要小看這四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這裡面所承載的內涵卻是無盡的深廣。「彝倫」是什麼意思?「彝倫」就是指常道、常理。有一些道理是永恆不變的常道,彝倫就是常道的意思。「敘」所指的就是秩序的意思。九疇,無論是指哪一個方面,它都是有秩序的常道。九疇的內容,五行、五事、八政、五紀、皇極、三德、稽疑、庶徵、五福六極,九疇所說的內容都是有秩序的常道,也就是說,宇宙當中萬事萬物各自都盡守著它的本分,是一種天然的法則。《三字經》中說:「三才者,天地人。」實際上,天地人就是在《尚書》九疇中所說的這些事情,它是有秩序的常道,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各自執守著它的本分,是天然法則。所以天地人在這個法則中,就能維持整體的和諧。

  這個道理其實不難懂,在自然界當中,金木水火土,五行各有各自的特性,譬如說「水流濕,火就燥」。這是說自然界。在人類的社會中就存在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類社會中就有五倫的關係,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等。包括我們個人,個人身心也是五行相生的,我們的臟腑,心肝脾肺腎它和金木水火土也都是相應的。「七情調適」,推而至於人跟動物之間,人跟大自然之間,都要各自守著各自的本分,然後才能各得其所,而又互相的依存。

  所以學習儒釋道的聖賢教育究竟是要學習什麼?簡單的來講,就是學習人和人之間應該如何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人和大自然之間又如何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乃至於人和天地宇宙當中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如何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個內容就是儒釋道的聖賢教育所教給我們的,學會了之後,自然就能達到這個效果。

  所以別小看《尚書》的經文,「彝倫攸敘」,就是四個字,它就把整個《洪範》九疇的綱要的綱要闡釋出來了,確實非常精妙,用這個原則來看待歷史,也是一樣的。「彝倫攸敘」,像武王伐紂,禹王之後,紂王之所以會敗亡,而湯武之所以會興盛,原因是出在哪裡?原因也沒有離開「彝倫攸敘」這四個字。真正做到「彝倫攸敘」,國家就能興盛;把「彝倫攸敘」的原理原則否定了,國家就會衰敗,就是這個道理。了解這個道理,治理天下自然就有一個標準、原則;如果不能了解這個道理,即使你得了天下,也沒有辦法治理天下。從這一點來看,《尚書.洪範》經文,就像徐醒民老師所談到的,它是中華民族的國寶。特別是在當今時代,如何能恢復社會的秩序,如何把整個世界帶領向一條康莊大道?也都離不開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這些原理原則,這個寶在這個時代就顯得更加的貴重了。

  我們對於《三字經》的經文再做了一點補充說明。簡單的來說,「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基本上要掌握《尚書》不同的文體,六種不同的文體都有什麼差別。如果將來大家有機會,也有興趣,再來深入的學習《尚書》、《周易》這些中國的經典當中的國寶,肯定是一生都有受用的。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

  這段經文為我們介紹了周公所制定的《周禮》。《周禮》是分官設職來建立國家的政治制度。我們要了解到一個基本的概念,就是「六官」。『著六官』,六官就是六卿,它包括天官,是吏部大冢宰;地官,是戶部大司徒;春官,是禮部大宗伯;夏官,是兵部大司馬;秋官,是刑部大司寇;冬官,是工部大司空,這就是「六官」。六官分屬於天子之下,就是由天子負責掌管、管理。『著六官,存治體』,六官各自盡好他本職的工作,來管理國家的大事。周公所制定的《周禮》,為我們後世之人保存了非常良好的政治典範。

  《周禮》這部書相傳是周公所作的,而它實際成書於兩漢之間。周公姓姬,名旦。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在西周時期,做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位軍事家和教育家。他為整個周朝八百年的基業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礎,因為武王過世,周成王的年紀還很輕,這時候怎麼辦?就由周公來攝政,國家的這些政務都由周公來負責掌管。

  在這種臨危受命的情況之下,周公雖然非常賢德,但是還是被人嫉妒跟排擠。當時,管、蔡、霍三叔因為嫉妒他,就說了很多的謠言、流言來毀謗他。在這種情況之下,周公和成王之間的關係就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不得已周公只好避居到了東都,並且他寫下詩作來表明自己的心跡和志向,他沒有辦法為自己辯解,只好暫時離開。

  畢竟是祖宗有德,後來周成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不應該對周公產生偏見,所以他又把周公恭敬的迎接回來。後來,國家也平定了三叔的叛亂,並且奠定了東南五十國,才使得整個周朝國家的政治穩定了下來。穩定下來之後,周公就可以把他在政治上的抱負和理想得以實現。在歷史上,我們對於周公的典故,了解得最多的恐怕就是他的勤政,他經常是「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這種勤政一方面,他對於國家的政事、政務勤勉認真的在處理;再來,他對於人才非常的重視,禮賢下士,要是遇到有人才、有賢德之人,他都顧不上自己吃飯、顧不上生活起居,就要趕緊來接見這些人,趕緊來處理事情。

  正是因為周公充分的施展他的政治才能,特別是他創制的禮法,這就是《周禮》,『我周公,作周禮』,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他「著六官,存治禮」,通過六官的設置,他就把整個國家的政治體制規範得很完善,規畫得很完善。他改定官制,使得周朝時期的文物典章大備。對於周公所作的《周禮》,後世之人非常的讚歎。也就是說,如果周朝世世代代的君王,都能遵守《周禮》所說的原理原則,遵守它的法度,就像方東美先生所講的,可能今天還是周朝的天下。

  等到周成王長大之後,周公就把國家的政權又歸還給了成王,自己還是居在大臣的位置上。他所做的榜樣,給後世之人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鏡。你看他再有才能、再有能力、再有福報,君是君、臣是臣,雖然在成王年幼的時候,他是代理君王的政務,但是等他長大,我既然是大臣,我還是退居到大臣的位置,你還是君,還是君王。這在五倫當中君臣的關係,為我們表演得淋漓盡致。

  後來,周公被封在曲阜做魯公,魯這個地方就是山東。而且是賜天子禮樂享之,這是對於周公的恭敬、尊敬。為什麼周公分封在魯地,而後世之人又稱他為周公?這是因為他的采邑是在周地,就是現在的陝西這一帶,這是「周公」名稱的由來。周公在周朝建國初期,為國家民族所做出的貢獻是非常多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孔老夫子對周公是如此的欽佩和讚歎。特別是他在治理國家和訂定國家制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所以他的思想,包括他政治的治國理念,對後來孔老夫子時代所建立的儒家學說,也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我們今天要學習《周禮》,首先先了解周公的生平。他之所以稱為「周公」,是因為他的采邑是在周,他的爵是上公,所以就稱為周公。

  「著六官,存治體」,《周禮》這部書是周朝在治理國家的時候,設立官職,並且把官員不同的職責、責任、使命,也都做了具體的分工。「著六官」表示國家官員的體制分成了六個部分,就是吏部的天官,大冢宰;戶部地官,大司徒;禮部春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馬;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空,這就是六官,也叫六卿。

  清代的學者王相在《三字經訓詁》中說:「天子垂拱於上」,在一個國家,首先有君王、有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一個國家建立,首先它有一個君王。再來,「六官分職於下」,在周朝的時期周公制定《周禮》,這六官,從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每一個官員分管不同的部門,他有不同的職責,確實「紀網周布,制度分列」,這個國家的政治體制就規畫得很完善,每一個官員負責不同的國家政務,他有不同的職責,國家就有既定的制度來管理這些官員,這些官員就能分管不同的部門,並且達到治理天下的效果。這就達到「事無不治,政無不理」,每一件國家政事都有專門的部門在負責管理,這就使得全天下的政務都得到非常有效的處理、解決,使得天下太平,這種政治體制的建立,為天下太平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周禮》這部書是周朝的憲法,它既是禮又是法。不過在它流傳的過程中,特別是在秦代,秦始皇焚書坑儒,這在文化上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很大的浩劫,因為當時秦朝也是毀棄《詩》、《書》,《詩經》、《尚書》它都不採用,包括《周禮》它也不採用。後來到了漢朝,這部書才重新又得到重視。因為在漢朝,特別是在漢武帝的時期,他任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的正統地位在漢朝就得到了很好的鞏固,在這種情況之下,儒家的經典,包括周公所制定的《周禮》,它才重新得到人們的重視,它是有歷史跟時代背景的。後來,經歷了秦代政治的變化,秦末漢初的戰爭之後,到了漢朝,政府就又開始對於經典進行了重新的搜羅、整理、匯整,《周禮》才又重新出現於世,但是《冬官》就已經失傳了。後來在漢朝,這些儒家的學者就用《考工記》來補這個缺。

  「著六官,存治體」,「存」是保存的意思。「治體」是什麼意思?治體所指的就是國家政治的體制。因緣生老師又引用了一位清代的學者,他在《增補注釋三字經》裡面也說:《周禮》這部書是周公所作的,是周公致太平之記也。周朝為什麼能八百年長盛不衰,而且奠定這麼好的政治體制跟基礎,可以說周公的功勞是非常大的。所以這部書裡面就包括《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分為六官,以明治國之大體。一個國家要如何治國平天下?就是靠著完善的政治體制。《周禮》既是禮又是法,讓一個國家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有它的禮制、有它的法度,從而使治國之大體得到明確的說明。

  因緣生老師引用了《東周列國志》的一首詩:「九成干戚舞團團,借問何人啟僭端?要使國中無叛逆,重將禮樂問《周官》。」我們在歷史上看到,一個國家建立之後,首先就是要制禮作樂。而《周禮》就是周朝時期的禮法,既是禮又是法,它的出現就使得全國上下五倫十義的關係達到了和諧,君在君的位置,臣在臣的位置,君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職責,而做為大臣又要分管哪些職責,它都把它制定得非常完善、清楚。這就看到《周官》(《周禮》),它在當時政治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東周列國志》這首詩所說的東周列國,是因為各個諸侯國都違背了禮制。如果周朝後世的帝王、後世的君臣、百姓都能奉行《周禮》,周家的天下就不止八百年,可能延續到現在都還長盛不衰。可惜的是,像東周時期這些諸侯,他對於禮制完全不放在眼裡,都違背。馮夢龍先生在《東周列國志》這裡才感嘆說,如何才能讓這些叛臣尊君而又安於臣子之道?唯有「重將禮樂問《周官》」。就是一個國家一定要制禮作樂,依循著《周禮》(《周官》)的法則,讓君在君位,臣在臣位,一點都不會混亂,國家就能安定和諧。

  《周禮》這部書很了不起,近現代著名的哲學家方東美教授對於《周禮》是非常讚歎的,他認為這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非常完美的憲法。這就是周公在《周禮》這部書中,把六官的權責、執掌劃分得很清楚,所以國家的體制在這部書裡面非常完善的體現出來。

  古人制禮作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制禮,首先需要他是一位聖賢之人,他懂得古聖先王治國的原理原則;再來,他一定是在這個位置上,居在高位。周公輔佐周成王,他是代理處理國家的大事,他是居在這個位置之上,就可以制定。因為禮對於安定國家社會作用是很大的,而且禮的制定一定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這也只有聖賢人才能做到這一點。制好了禮,首先他在國家,有權力可以頒布施行,讓全國上下都按照禮來落實,每個人都能遵守。周公在這個時代背景之下,他同時具備這個條件,他既是聖賢人,他又在高位,所以才能有效的做出完善的政治體制,這就是《周禮》。《周禮》為周朝整個社會建立良善的風尚和體制,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後來的社會也奠定了很好的教化基礎。從這點我們也就能體會到,為什麼方東美先生這麼讚歎《周禮》這部書,確實有它特別的作用。

  關於六官,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關於這六官的職責,在這裡再稍微做一點說明。吏部的天官大冢宰,他是掌管官吏的銓敘、升遷、降調。也就是國家要建立完備的官吏制度,譬如要選用什麼樣的官員,這些官員在位置上要分管哪些部分的工作,官員他升遷、降調、任職這些都是天官在掌管的,這就是吏部。

  從周公制定了《周禮》之後,後世不同的朝代,漢朝、唐朝,一直到元明清,國家也都是設立六部不同的部門。雖然每個朝代有所不同,但是大體的分工,其實最初的源流在《周禮》中就可以看到它歷史的影子。像吏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到後來漢唐的時候,也都能看到國家政府就有這樣的部門。而早在周朝,周公就已經為部門做了明確的分工,這確實是很了不起的。天官也就是吏部,它是大冢宰。

  再來,戶部地官大司徒。大司徒就是現在人說的財政部,國家除了吏部之外,財政也是重要的部門,國家的稅收、國家的財務是由這個部門來負責掌管的。

  再來是禮部春官,禮部春官是大宗伯,它是掌管禮制和學校考試等事。也就是說,關於禮的方面以及關於教育的方面,這都是春官大宗伯在負責掌管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個國家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關係到國家社會能不能安定和諧,國家是否長治久安,都是取決於它的教育辦得好不好。在這些官員的職責當中,禮部所負責的教育以及禮制是至關重要的。

  再來,兵部夏官是大司馬,他是掌管軍事,包括軍隊的訓練,遇到敵人侵犯國家,如何來防禦,這都是夏官大司馬的職責。

  再來,刑部秋官大司寇。大司寇,我們如果讀過孔老夫子的生平就會有印象,孔老夫子在魯國就當過司寇,司寇就是掌管刑罰的。孔老夫子很有他的一套治理地方的方法,在短短的三個月中把魯國治理得井井有條,民風都非常純樸善良,甚至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雖然他在魯國當了這樣的官,也並不是特別大的官,但是已經顯示出了孔老夫子的政治才能。如果他能繼續為魯國國君所重用,我們想像,當時魯國的國力一定能不斷的強盛起來。這是大司寇,大司寇就是秋官,他所掌管的是刑罰,就像現在說的法官一樣。

  再來是工部,工部是大司空,它是掌管各種技藝。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以農為本的國家,農民在春天、夏天、秋天都非常的繁忙,只有到了冬天,因為冬天冰天雪地,萬物不再生長,農民比較清閒,就可以在這個時候學習一些技術才藝,這個方面就是由冬官大司空來負責掌管的。

  我們看到這裡,春夏秋冬的職稱,是跟它所執掌的範圍、內容都有關。像大司寇,大司寇掌管刑罰,許多死刑犯都是在秋天才處決的。因為秋天有肅殺之氣,在這個時候處決死刑犯,和天地自然的規律相符合,如果你在春天生機勃勃的時候做這個事情就不合適。所以大司寇就叫秋官,它起這個名字跟他所執掌的內容有關。大司空叫冬官,是因為這些技藝、才能,在冬天的時候比較適合讓普通的老百姓來學習。

  六官、六卿,有各自執掌的範圍。如果六卿都把各自的部門管理得很好,做為君王、天子他就可以垂拱而坐致太平,君王就很輕鬆了,所有的工作下面都幫你管理得井井有條的,這就天下太平了。

  通過對於《周禮》的了解,我們讚歎這部書,真的是很了不起的著作。自古以來,中國所實行的就是聖賢的政治,這是在歷史上非常值得稱道的一件事情。雖然中國人很重視法制,所謂法是「治之本也」,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要建立國家的憲法,它是治之本也。《周禮》就是周朝的一部憲法,它既是禮又是法。

  可是「人者,本之源也」,「人」指的是什麼?人就是人心,人就是老百姓,人心是法的根源。換句話說,人要是不好,法制定得再完善,人照樣會做出惡事出來;如果人是好人,即使法不是很完善,他也同樣會做好事。師父上人特別強調,這一點就是中國幾千年來治國平天下的重要的理念,就是聖賢君子的政治。中國古時候是聖賢君子的政治,所以很強調「人」,如果人是聖賢人,他做出來的肯定是聖賢的政治。

  中國人強調五個層次,就是道、德、仁、義、禮。「道」是聖人的境界,我們這幾天學習《周易》、《尚書》,從伏羲、神農、黃帝,一直到堯舜禹湯,一代一代的君王,他們所作所為都與道相應。他在施政的過程中,所思所想的都是天下的蒼生與百姓,而不是想到自己,真正是純淨純善的心念,這是聖人的行持。許多古聖先王他的生活是很簡樸的,跟普通的黎民百姓差不多,所住的、所吃的、所用的都跟老百姓差不多。聖賢人在治理國家的時候,沒有想到滿足自己的私心私欲,過上享受的生活,他不是這樣的,真的是全心全力的都想著老百姓,而忘記了自己。

  特別是在三皇的時代,後面還會學到跟三皇有關的經文,「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伏羲、神農、黃帝,就是三皇。三皇確實是做到這一點,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天下的百姓。

  到了五帝的時代,相對人心沒有上古那麼純樸。所以上古三皇的時代是用道來治天下,而到五帝的時代用德來治天下,沒有辦法達到道這種高深的境界。道,完全是合乎自然的。三皇的時代,真的是無為而治,天下就太平。到了五帝的時代用德,德是有為的,有治國的理念,它並不完全是依循自然,所以它有理念、有方法,並且形成制度。這就是五帝時代的政治,它是用德來治國。

  到了三王的時代,三王是夏商周,它又降了一等,用仁,仁愛的「仁」,用仁來治國。什麼是仁?仁,它漢字的形體,從人從二。仁就代表什麼?有自己一定就想到別人,仁就是二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三王的時代,夏商周是用仁來治理天下。這些君王,特別是開國的國君,無論是夏禹、商湯、周朝的文武周公,他們都能為普天下的老百姓做出最好的榜樣。三王是用仁,在夏商周的時期還能以仁來治天下,普天下的人都能歸順,都對於周朝的天子非常的敬重愛戴。

  可是到了周朝末年,因為周朝後世的君王,還有臣民,沒有完全恪守《周禮》的精神,違背了禮教,才慢慢的走向了衰微。否則,如果周朝初年這種治國的理念跟精神能維繫到後世,說不定到現在都是周朝的天下。周朝到了末年,諸侯各自獨立,漸漸壯大,這就出現像春秋的五霸、戰國的七雄,變成春秋戰國的時代,這是亂世,有四百多年混亂的局面。

  像孔子、孟子,這些聖賢人都是身處在春秋戰國的時期。為什麼會有感嘆禮崩樂壞,人心跟上古的時候相比差距那麼大,孔子要周遊列國,孟子也是到不同的國家去遊說這些君王,最後這種仁義、王道的學說還是沒有辦法得到採納。這是時代所造成的問題,這是歷史的不幸,轉過來說,也是歷史的幸運。為什麼?歷史的不幸,是因為孔子、孟子在這個時代沒有辦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負,這是它的不幸;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正是因為他沒有辦法在政治上有建樹,所以孔孟聖賢就把注意力用在了教育上,整理這些典章、經典,然後傳授弟子、教導弟子,並且致力於教育的工作。可是短短的幾十年的教學,卻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兩千多年後的現在我們提到孔孟,還是讚歎備至,恭敬得不得了,這就是教育的效果。所以孔孟身處在春秋戰國,既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方東美先生他老人家非常讚歎《周禮》,我們今天學到這句經文,講到「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確實是很了不起的一部法典,既是禮又是法,它是治國的大法。方東美先生讚歎,在古今中外,全世界的法典,治國的法典當中,他認為周朝是第一的,沒有人能超過周朝。周朝的法就是《周禮》,這是三禮之一。這是用來治國,就像現在的憲法一樣,這是聖人周公所作。因此方東美先生談到,如果周朝後世的子子孫孫都能嚴格遵守奉行,今天還是周朝的天下。中國歷史上的政治,是以道德仁義來治理天下,這也成為中國聖賢政治的特色。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接著來看下一句經文:

  【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

  這句經文所談的是漢朝時期有兩位著名的儒家學者,一位是戴德,一位是戴聖,『大小戴』,大戴就是戴德,小戴是戴聖。戴德和戴聖述說聖人的言論,大戴把《禮記》刪訂為八十五篇;而戴聖(小戴),他把《禮記》刪訂為四十六篇,這四十六篇就是流傳到現在的《禮記》,又加上後人所增補的三篇,所以流傳到現在是四十九篇,這是在《小戴禮記》的基礎上整理出來、流傳至今的。

  《禮記》的內容是『述聖言,禮樂備』,它把古聖先賢的言論保存下來,古時候各種節慶、祭祀、大典的禮節儀式也非常齊全的保存,包括音樂。《禮記.樂記》,音樂當中五音十二律音律的樂理也保存在其中。這就是《禮記》這部書。

  戴德和戴聖,一位是稱為大戴,大戴是戴德,都是在漢朝的時期,小戴是戴德的兄子,叫戴聖。大小戴是西漢末年的兩位經學家。戴德是大戴,小戴戴聖是戴德的侄子,所以大小戴之間是有親戚關係的。

  戴德是大戴。《大戴禮記》,集結古時候禮樂,集結了一百八十篇,最後刪訂成八十五篇。這個說法也有不同,在歷史上也有說是九十五篇,這是《大戴禮記》。而戴聖作的《小戴禮記》,是在戴德的基礎中,進一步的把它裁定成四十九篇,後世稱為《小戴禮記》。《小戴禮記》現在是列在五經當中。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禮記》、流傳到現在的《禮記》,通常都是指的《小戴禮記》。

  「述聖言,禮樂備」,我們要問,為什麼《禮記》叫做記,而不叫禮經?為什麼它沒有稱經?我們知道五經都是聖人親自作的,像《易經》,這是伏羲、黃帝、周文王;像《書經》,都是聖人所作的。《禮記》這部書是後儒把古聖先賢所講的言語記錄下來,把它整理起來,雖然它是古聖先賢的教誨,但是它並不是聖人親自所寫的,所以就不叫經,它叫記,《禮記》。我們學習中國文化,也要有所了解,有時候就是一字之差,就有它的原因存在。

  「述聖言」,「述」是複述。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一生沒有自己的創造發明,都是述而不作,「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他所傳、所學、所教的,全都是古聖先王所留下來的智慧與經驗。所以「述聖言」體現出《禮記》這部書也是述而不作,只是講述古聖先賢的這些言論,這就是述聖言。

  「禮樂備」,「備」是齊備,齊全而又詳盡。因為這部《禮記》所包含的內容是很全面的,學習《禮記》,後人就可以了解前代人的禮樂制度,所以才說「禮樂備」,「備」就是說它很齊全而詳盡。

  因緣生老師引用了清代的經學家,有一位經學家叫皮錫瑞,他有一部書《經學通論》。《經學通論.三禮》中就有談到,漢代所說的《禮》,指的是什麼?指的是《儀禮》,我們今天看到的《儀禮》,在傳說當中,是孔老夫子採集周朝流傳下來的禮,把它編輯成書,有十七篇。可是到了漢代,就不叫它《儀禮》了,傳主經言,稱為《禮經》,合記而言,稱為《禮記》。我們讀許慎的《說文解字》,還有盧植的著述,就會注意到,在這個時期,他們所講的《禮記》是指的《儀禮》和篇中的記,而不是今天所講的《小戴禮記》,四十九篇的《小戴禮記》,並不是指這個,雖然它名稱是相同的,但意思不同,這是同一個名稱在不同的時代,它有不同的意義存在。

  《小戴禮記》後來會被後世之人所推崇,這和鄭玄(鄭康成)是分不開的。鄭玄是馬融的學生,而且是很有成就,真的把老師的學問學到手,所以漢朝時期鄭玄所註的註解,都是非常重要的著作。在流傳的過程當中,有一些典籍也失傳了,一直到現在,如果仍然能看到漢儒的註解、唐朝的註解,那都是經過了歷史和時間的考驗之後,流傳到現在,都很寶貴。鄭玄就有為《小戴禮記》作註,到了唐朝,《禮經》這個名稱就被《小戴禮記》所用,而漢朝所說的《禮經》就改稱為《儀禮》。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了解,漢朝說的《禮經》並不是指的《小戴禮記》,都是指的《儀禮》,實際上是孔子採集周代留下來的禮,編成的這部書。所以《禮經》到後來指的是《小戴禮記》,這是到了唐朝的時候發生的變化。

  我們現在說的三禮,所指的就是《周禮》、《儀禮》和《禮記》,而鄭康成(鄭玄)為三禮作了註,幸運的是這個註解也留傳到了現在。到了唐代,孔穎達在鄭康成註的基礎上又作了疏,孔穎達著了三禮的《正義》。日後我們要研究五經、研究六經,《十三經註疏》是一定要看的,這裡面就收入了一些非常有名的儒家學者的註解,畢竟這些經典年代久遠,特別是上古時代的語言,既有文體又有語體,有些言辭是比較古奧難懂的,在學習的時候需要看註解。將來我們如果有深入四書五經的經典,有些註解是需要再進一步的學習的。

  到了元代有《禮記集說》,到了清代乾隆年間,還有孫希旦的《禮記集解》。所以我們學習《禮記》,所要掌握的註解,古時候的註解都是比較重要、可靠的。

  禮教,中國人是禮儀之邦,這個稱呼是有原因的,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大國,君王在建國的時候就非常重視制禮作樂。禮教的作用其實不僅在古時候的社會,在我們現代社會也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道德仁義禮,禮是一個底限,如果一個社會,禮都不能遵守了,社會的秩序一定會非常紊亂。因此,我們要給這個社會促進安定和諧,禮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儒家的經典、六經,孔老夫子在教導學生的時候,是以詩書禮樂為主,特別是禮,孔老夫子非常的重視。我們學習《論語》的經文,就曾經聽到孔老夫子諄諄的教誨:「不學詩,無以言」,而不學禮,則無以立。包括現在社會也是如此,沒有禮,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夫子和他的學生們在共同探討學問,在教學當中常常會講到禮,這也是夫子教學的重點。孔老夫子最得意的門生顏回,顏淵問仁,孔子就教他「克己復禮為仁」。我們現在看到這句經文,覺得「克己復禮」很抽象,有沒有什麼具體的做法讓我們可以落實?如何能做到「克己復禮」?孔老夫子接著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這個經文大家很熟悉,我們以前跟大家分享過,有四隻小猴子,這四隻猴子有四個不同的動作,一隻猴子捂住嘴巴,一隻猴子兩隻手捂住耳朵,還有一隻猴子兩隻手捂住眼睛,另外一隻猴子把兩隻手放下,規規矩矩的蹲在那裡,這四隻猴子分別代表著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這「四勿」。

  實際上這個原則,周朝的三太,太姜、太任、太姒,這是我們非常尊敬的古時候賢德女子,她相夫教子,非常有德行。太任孕文王,她進行胎教,原則就是四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媽媽懷孩子的時候,一舉一動她都符合禮,所以周文王生下來自然聰明而又賢聖,這是母親的胎教做得太好了,讓他先天就稟受了非常好的聖人的氣分。因此千萬不要小看這「四勿」,我們真正落實,這四勿就能把禮的精神體現出來。做到四勿,就能克己復禮,做到克己復禮,換句話說,我們就能達到孔老夫子教學的核心,這個仁字。非禮勿視,不好的、不該看的就不要去看。不良的電視、報紙這些傳媒,在現代社會是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但是媒體上所播的,有很多都是會引發人邪思邪見的,這些就不應該看,這是非禮勿視。

  在雪公老人、師父上人這一脈的師承當中,也都特別強調,在這個時代盡量不要去看電視,看電影、報紙、新聞,盡量少接觸這些媒體。因為我們學習儒釋道的聖賢教育,保持身心的清淨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災難現前的時候,師父上人也都教我們不要去看這些資訊,因為這個時候人心不安,在網路上、媒體上,混亂的資訊非常多,甚至於很多謠言都是會把人心擾亂的。這個時候我們更要加強儒釋道聖賢教育的學習,讓我們的心都在聖賢之道上。別人心裡亂,心裡不清淨,但我們這裡心很清淨,心心念念都跟聖賢相應,就能用這種心念來影響我們周圍的環境。這是非禮勿視,在現代這個時代,盡量不要去接觸殺盜淫妄的資訊,這點很重要,特別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則。

  我們看到孩子,他看電視長大的和學《聖學根之根》長大的,氣質、舉止言談差別很大,做為老師、做為父母,在孩子小時候要做好防微杜漸的工作。我們看到弘明學校的學生,他為什麼經過十多年的培養,有些老師他就是從弘明畢業之後,去了台大一些高校讀完書,又回到弘明教書。他們身上透著的氣質,就是從小讀經典成長起來的,他不是從小看電視受污染長大的,那個氣質、舉止言談就跟一般的年輕人不一樣。我們做為父母老師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小聖人、小賢人,至少是君子,不要說成了小人。有這樣的目標,要培養成聖賢君子,在這些方面對於小朋友就一定要幫他做好防止污染的工作,這是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也是這樣,耳朵聽到的訊息都是良善的、正確的訊息,對於不好的、殺盜淫妄,甚至於不好的音樂等等,也盡量不要讓他去聽聞。聽聞太多不良的資訊,現代很多年輕人聽情歌,最後聽到真的去自盡,這些新聞我們都有接觸到。這些不良的音樂對於孩子的身心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有的時候人在講話,說話比較粗魯,說一些惡口,粗言粗語,這些話都不要讓孩子聽到,否則他學得很快。

  前兩天看到圖文巴有一個小朋友,才不到一歲,幾個月的小朋友,剛會走路,還穿著尿布在路上走,很可愛。他早上看到大人,因為腰不舒服,站在那裡手就背在後面,這幾個月大的小朋友他就學會了,馬上那天他要去超市買東西,跟著大人去超市,他走在路上兩隻小手就背在後面,像個小領導一樣。其實他走路都還不太穩,你看他學得多快。所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一定要給孩子把好關,讓他從小就是在純淨純善的環境裡面成長,這對他的身心健康是絕對有好處的。

  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講話的時候,該說的才說,不該說的不要說。我們要謹言慎行,不要以為話說出口我自己痛快就好,有沒有想到它會造成什麼影響,有沒有想到它對別人會造成什麼傷害?言語真的是要三思而後行,不能隨便的衝口而出。

  非禮勿動,我們的一舉一動也要合乎禮,第四隻小猴子,牠的手乖乖的就放在前面。我們看到在弘明學校這些小朋友也是,平常他行住坐臥,老師都要求他背要挺直,手要放在什麼位置,都有規範的,老師跟他說話的時候,他要如何來回應。一舉一動小朋友從小就接受訓練,所以培養出來的氣質就是彬彬有禮,對於長輩對他的教誨,他都能很恭敬的來應對。

  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這四勿應該就是做為我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老師和家長都要注意,做出榜樣出來給孩子看,希望孩子也能遵守四勿的規範,讓他從小到大,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走在正道上,都符合禮的標準和要求。

  這是孔老夫子在和他最得意的學生顏回,進行教學的時候,夫子就引領出了這樣的一條正確的道路,如何達到仁?就是要克己復禮。而如何克己復禮?克己復禮比較抽象,但如何才能落實,夫子就說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你看講得這麼詳細,把我們的身口意三個方面全都規範到了。換句話說,我們的身口意完全都遵循禮的要求來落實,這樣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不會偏離跑道。

  更淺顯的來說,現在學了《聖學根之根》,我們身口意應該如何做?身口意就要符合《弟子規》中的規範。《弟子規》我們學完了,體會到這是一部強調落實的蒙學經典。我們身口意如果都能夠按照《弟子規》的要求來落實,孔老夫子教的克己復禮和四勿,我們也都能做得到了。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先學到這裡,徐老師為我們強調禮教的功用,等到下一節課再繼續來學習。今天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