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21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第四十頁,我們從第一行開始看起。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這是為我們介紹《孟子》這本書一共有七篇,包括「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這是孟子的學生萬章和公孫丑記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記載在《孟子》這本書。『講道德,說仁義』,它的內容所闡釋的都是仁義道德之事,譬如崇尚王道、闡明性善等等,是從政治國的典範。

  什麼是道、什麼是德、什麼是仁、什麼是義?道是道路,凡是應該走的路、應該做的事,這是屬於道。依循天真之本性來做,這是道。德則是要依循正道來行,心有所得,這是德。仁則是人與人之間,在相處的過程中,彼此之間的關係非常的和睦、融洽,時時處處都為對方著想。如果一位仁德的國君,他能時時刻刻想著百姓,這是一位仁君應有的心態。義字是合宜的意思,這件事情是正當的,不應該傷害別人,能把它落實出來,這就是義。孟子是繼承了孔老夫子的儒家思想,夫子之道是傳給曾子,曾子又傳給子思,子思則再傳給孟子。所以孟子被稱為「亞聖」,他是繼孔子之後把儒家的思想真正發揚光大。

  孟子所處的時代是在戰國時期,而戰國時期整個社會是比較動盪的時代,時局非常紊亂。而且各地的諸侯、各國的國君都希望憑藉武力來擴張自己的勢力,所以這個時期就發生了許多的戰爭,受傷害最深的就是這些老百姓。

  孟子出生在這個時代,念念為了拯救百姓,希望他們免於受苦,希望戰爭不要再發生。正是因為如此,孟子在許多諸侯的君王之間到處去遊說,把他的王道思想和主張廣為宣揚。並且勸導他們,如果他們希望實現國家真正的富強,要成就王道,應該用什麼方法來實現?孟子特別強調要講道德、行仁義,而且多多的為老百姓著想。為什麼?像孟子曾經提出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我們就看到孟子所主張的民本觀念。

  百姓是一個國家能夠建立、安定和諧的重要因素,做為一國的國君,他首先就應該要把老百姓的需要和他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老百姓能受到很好的照顧,他就會忠心耿耿的來愛這個國家、來報答這個國家,國家自然就能強盛起來。雖然孟子的思想非常之好,可是當時的國君並不願意採納他的意見,他們都是相信要用武力來平定天下。

  在那個時代,雖然孟子抱著使天下太平的理想,他在許多國家之間一直在奔走,並且向這些君王遊說,但是其中的阻力也是很大的,特別是不同國家的臣子之間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見。所以孟子就以他良好的辯論口才,用仁義道德的思想與他們辯論。其實他本人並不希望這樣做,他是不得已而為之。

  孟子的一生,有很多地方和孔老夫子非常的相像,都是有好的政治理想,但是並沒有受到執政者的重視。孟子在外不得志,只好又回到鄒國,於是他又效法孔老夫子,開始推廣教學,來教授門徒,與學生們在一起談論道德仁義之事。後來學生們整理出了《孟子》七篇,這裡面所談的都是孟子在教學當中所傳授的思想。

  我們在《孟子》這部書中,看到第一篇就是「孟子見梁惠王」,這一段對話特別的精彩,讀過《孟子》的同學們,一定對孟子和梁惠王之間的對話印象非常的深刻。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問說:「先生,您來到我們的國家,究竟能給我們的國家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和利益?」我們相信這個話也都是很多身為君王的人非常關心的問題。可是孟子卻回答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的主張,非常直接的就闡釋出來,他是主張要力行仁義,而不願意談論利益之事。

  所以講到最後,孟子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上」是什麼?「上」所指的就是君王,「下」所指的是老百姓。「上下交征利」,一個國家,如果上至君王、下至老百姓,每個人都在追求功利,這個國家會怎麼樣?這個國家危矣,「而國危矣」,國家就很危險了。不要說一個國家了,就是在家庭當中,也是如此,如果在家庭裡面,夫妻、父子、兒女,這些家庭成員都在互相競爭利益,那這個家還成不成一個家?這就「家不家」,不成為一個家了。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國,從上到下都是在競爭利益,以這做為上上下下共同的目標,會產生什麼結果?就會造成社會的動盪和不安。

  在今天的社會上,有這麼多的天災人禍、社會問題產生,究竟根源在哪裡?這是我們不能不反思的問題。

  就像師父上人所說的,在今天全世界的範圍當中,所受的教育都是教人要競爭。從小就爭到大,一定要爭第一,什麼事情都要爭、要搶,最後帶來結果,走到社會上也是不擇手段的競爭。換句話說,這個時代我們遇到了孟子所面臨的問題,在社會上從上到下人們不講求道義,而是注重什麼?注重功利。這種情義、道義、恩義都沒有了,最後就剩什麼?就剩一個利,利益的利。有利益我們就是朋友,沒有利益就是敵人;有利益我們就聯手,沒有利益就想盡辦法要消滅對方,這種做法就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禍患。

  師父上人講到孟子所說的這段話非常感慨,現在這個社會當中,不只是「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而是舉世之人都在競爭、鬥爭,甚至發生戰爭,都在爭財爭利,這是舉世危矣!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族群,現在是全世界的範圍都遇到危機。所以我們不能不反省、不能不回頭,要從功利的思想、追求利益的思想、競爭的思想,依循孟子的教誨,要把它轉回到道德仁義,社會才有救。

  要挽回這樣的局面,從什麼地方開始做起?要從人心開始。而要改善人心、化導人心,最重要的方法是什麼?最重要的方法還是教育、教學。只有通過教育,才能使得人心真正的產生改變,從而回頭向善。孟子所強調的,要講求仁義道德。換句話說,在這個時局當中,我們應該要把教育擺在第一位。是什麼樣的教育?教育就是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和聖賢的教育。如果在這個時代能夠出現明君聖主,認識到這種教育的重要性,從而推廣倫理、道德、因果、聖賢四種普世教育,這才真正的能把社會、國家帶向安定和諧的新時代。

  《孟子》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中庸》這部書,是四書當中的一部。它是誰所作的?『子思筆』,這是孔老夫子的孫子孔伋(孔伋字子思),是他所作的。『中不偏,庸不易』,「中」是不偏不倚;而「庸」,「庸不易」,是不易不變的意思。所以《中庸》所說是不偏於一方,永不改變的、天下的真理,這是《中庸》。

  下一句: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

  這是談到《大學》,《大學》這部書是孔老夫子的學生曾子所寫,一共有十章。《大學》的內容是什麼?『自修齊,至平治』,闡述的是一個人從修身齊家,一直到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

  我們把這兩句合起來看,從「作中庸,子思筆」一直到「自修齊,至平治」,這八句所說的就是《大學》和《中庸》。「作中庸,子思筆」,子思是孔子的孫子,也就是伯魚的兒子,伋是他的名,後世之人尊稱他為「述聖」,述就是孔老夫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述而不作的述,叫述聖。《中庸》的三十三章,就是孔伋,也就是子思所作的。

  《中庸》這部書有什麼重要性?實際上來說,它就是儒家的心法。程子解釋《中庸》,說「中不偏,庸不易」,這是講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不偏不倚的,它也是我們在日常的行為中一種可行之道,我們應該一直循道而行,而不能有所改變。

  『作大學,乃曾子』,《大學》這部書的作者,它的作者是什麼人,在古時候是有爭議的,說法不同。《三字經》的作者在這裡說「作大學,乃曾子」,這是認同程、朱的說法,認為《大學》是曾子所作的。

  曾子,我們如果讀過《論語》,對他很熟悉,這是一位孝子。曾子,名參,字子輿,他是孔子的弟子,後世的學者是把他尊為「宗聖」。至聖先師是孔子,亞聖是孟子,述聖是子思,宗聖就是曾子。

  《大學》本來是《禮記》中的第四十二篇,但是朱子在編四書的時候,他懷疑《禮記》流傳下來的經文有錯簡,所以朱子就對它重新做了整理跟修改。而雪廬老人對於這樁事情有一個評價,他說《大學》或許是存在一些可疑的地方,但是朱子把《大學》內容做了改動,這卻是沒有疑義的;換句話說,朱子所做的改動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們學習《大學》,還是要依照《禮記》的原本,也就是古本的《大學》來學習。

  「自修齊,至平治」,就是指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三字經》也是三字一句編下來,為了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在這裡寫成「至平治」,其實治國是在平天下之前,這裡所指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三字經》的作者是把《中庸》放在《大學》之前,但是程子的觀點是《大學》是初學入德之門,這是有他的道理的。因為我們學了《大學》之後,就能了解我們的目標是在哪裡,然後再來學習《中庸》。《中庸》是儒家的心法,它所講述的是心性之學,心性的學問。學了《大學》和《中庸》之後,再來讀《論語》和《孟子》,就是看孔老夫子和孟夫子如何把原理原則運用在日常的生活中,這是他們的表演。通過這樣的次序,就能由事而悟理。學習起來,次第這樣編排就非常的好。

  《中庸》為我們闡釋了什麼樣的道理?先來看《中庸》的開篇,《中庸》開宗明義就談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什麼是天命?天命是我們本有的真心,天就是自然的、是固有的。按照佛法的說法,特別是《華嚴經》的境界,我們就能體會到,現在這一念心性,真心本性是遍法界虛空界的,也就是說它是充滿著整個宇宙的,不生不滅,無有動搖,「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三際講的是什麼?三際所指的就是時間,它是代表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十方所講的是空間。《中庸》所說的性,就是說在無窮無盡的時空中,心性是無處不在,無處不遍滿的,這就是《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這個性。

  什麼是「率性之謂道」?率性是眾生有感,自性就有應。自性的作用,它的大用是能知能覺,它有見聞覺知的功能,所以才能感而遂通,有感就有應。這個感應,在佛法稱之為因果。有人要問,這個感究竟是什麼?實在說,起心動念是感;而應呢?應就是境界現前,這是應。所以因果、感應相續循環這個理就叫做「道」,從因果的角度來說我們都知道,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一定會有惡報,這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所以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是一絲毫都不會產生差錯。它究竟是如何來的?實際上本來就是如此,它是自然而然的,這是「道」,如是因就得如是果。這是「率性之謂道」。

  什麼是「修道之謂教」?當我們真正明瞭了因果的法則,自自然然就會依循著因果來修,斷惡修善,種善因得善果,最後這個果才能達到圓滿。種了圓滿的因,就會有圓滿的果,這種修德和我們自性本有的性德是圓融成一體的,所謂「性修不二」,這就是聖人之教,這是聖人的教誨。這個理是非常的深,所以說《中庸》是心法,以心傳心,心心相印,是孔門教學非常深奧的道理,它講的理很深廣,是教導我們依照自性的道來行中和,這就是「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如果所行的是中和之道,天地萬物自然就會處在自然和諧的狀態。

  《中庸》所講的這番道理,是四書所依據的基本原理。其實不但是四書,整個聖賢教育,都是以本善之本性為體的,也就是《三字經》開篇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所謂是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儒釋道聖人所說的心性之理都是貫通的,它是一不是二。我們在儒家的經典中看到的這些道理,和佛法所說的明心見性都是相同的,都是強調要讓我們恢復自己的本性,要回歸自己本有的明德,恢復本有的佛性而已。

  道既然是這麼高深、精微,我們有沒有下手處?也就是說,如何修道?佛門的祖師印光大師曾經有一段非常精彩的開示,他說:「其下手最親切處,在於格物慎獨,克己復禮,主敬存誠。」我們要是讀印祖的《文鈔》,這是印祖常常會提到的,「格物慎獨,克己復禮,主敬存誠」。「格物」就是指的格除物欲,也就是把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格除。

  「慎獨」是什麼?我們常常聽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個人他在私居獨處的時候,也不能隨便、也不能放肆。所謂是「舉頭三尺有神明」,都還在鑑察著我們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即使是一個人獨處,我們還是要認真的格除自己的私心私欲、內心的欲望,這樣就能達到至善的境界,「止於至善」。這種慎獨的功夫很重要,你看趙清獻公,他每天晚上一定要焚香告帝,把自己白天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他在晚上的時候,都要燃香向天地神明報告,凡是他不敢報告的事情,白天一定不敢去做。所以慎獨功夫很重要,不要以為我們私居獨處沒有人見到,其實見到的可多了。「楊震四知」這個故事,當時給他送黃金的人跟他說:「這是晚上,沒有人會知道,您不必擔心。」楊震怎麼說?他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說沒人知道?」我們無論是在什麼環境當中,都要重視慎獨的功夫,因為只有做到慎獨,才能真正的落實誠意正心。

  「克己復禮」,「克己」是什麼意思?克己就是克服自己的毛病習氣,把自己的惡行、惡語、惡念格除乾淨,這是克己;而「復禮」呢?復禮就是教導我們要遵循古聖先賢的教誨。古聖先賢傳授給我們的智慧和經驗,並不是他們特意去製造出來的規範,而是這些教誨都是自性本有的性德,只是因為我們現在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所以心性當中本有的性德不能恢復,也就是「明明德」,我們的明德不明了,不能恢復。什麼時候恢復自己的明德,恢復我們的本性,我們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一言一行完全跟聖賢是相應的,這是自性的流露、自性的體現。但假如現在還不能恢復自性,也就是不能明明德,那就只能依靠古聖先賢的教誨來認真的修學。

  「主敬存誠」,是強調我們的心中要有誠敬之心,「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心中要有誠敬之心,聖賢學問都是從誠敬入手的。我們在《中庸》、《大學》裡面學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學習《大學》、《中庸》非常核心的內容。

  前面是《中庸》,我們介紹了一段經文,再來看《大學》。在《大學》的開篇就談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就是《三字經》最開篇所講到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佛法所說的自性,這是明明德。

  「在親民」,「親民」是什麼意思?親民就是博愛大眾,「凡是人,皆須愛」,「愛」就是親民;而在佛法來說則是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親民。

  什麼是「止於至善」?當我們把明明德和親民都能做到圓滿,這就是止於至善。我們知道明德可不簡單,明德是大人之學,也是大道之體,大道的本體;而親民它是相,也就是現象;止於至善則是它的作用。我們說體、相、用,這就在明明德、親民和止於至善當中體現出來。所以這三句話,就把大人之學體、相、用全都說明白了,與大乘佛法是相通的。

  可是我們現在的實際狀況是什麼樣?現在的實際狀況是明德不明了。所以老祖宗才在明德的上面加上一個「明」字,明明德,其中第一個明就是動詞,希望使我們的明德恢復光明。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的目的無非就是明明德,也就是要恢復明德。從佛法的角度來說,這是屬於自利,也就是說要成就我們自己的德行與能力。

  究竟如何才能恢復明德?要恢復明德就要斷煩惱;如果我們的煩惱不能斷,明德就沒有辦法恢復。所以我們自利之後一定要利他,親民就是利他,幫助眾生恢復自性本有的明德,然後才能止於至善,達到了善的極處,至善,究竟圓滿。我們要問,有誰能做到止於至善?我們看儒釋道的聖賢之人,孔老夫子達到止於至善了,老子還有釋迦牟尼佛,都已經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這是我們的好榜樣。前面所說的就是整個《大學》的總綱領。

  了解了這個綱領之後,就要掌握方法。也就是說,究竟如何才能做到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首先就要「知止」,也就是說,在這一生當中要有一個目標。我們知道每個人,他的人生目標跟方向都不盡相同,但在這當中有一個原則,也就是無論我們是從事於哪一個行業,一定要專精,這就是知止。「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才能達到這個效果。「知止而后有定」,當我們把方向與目標都確定了之後,我們的心就有了固定的方向,不會朝三暮四;「定而后能靜」,方向確定之後,才靜得下來;「靜而后能安」,靜下來之後,心就安定;「安而后能慮」,心安定,智慧就生發出來;「慮而后能得」,智慧開啟之後,就能得到成就。「得」究竟是得什麼?得就是得明明德、得親民、得止於至善,這個境界就能達得到。

  以上是為我們闡明了綱領,以及如何落實的方法。知道了之後,修行要從什麼地方下手?要從格物下手。「物」是什麼?物指的就是物欲、是欲望。欲是深淵,一個人只要有欲,就不能止,「知止而后有定」,他止不了。所以要格物,「格」就是格鬥的意思,我們要跟自己的欲望做一番格鬥,要把欲望克制住。欲望包括什麼?包括貪瞋痴慢、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這些欲望是無窮無盡的,也是一般的凡夫努力追求的目標,永遠沒有止境。所以我們格物的功夫,就是要把欲望控制住、克制住。

  「物格而后知至」,我們的欲念格除之後,自性當中本有的智慧才能顯發出來。按照佛法的說法,格物就是破煩惱障,致知則是破所知障。把這兩種障礙去除之後,我們的意才會誠、心才會正。誠意就是直心、至誠心,正心就是深心、大悲心,然後才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親民和止於至善的功夫、效果就能顯現出來。

  師父上人這幅墨寶為我們闡釋得很清楚,「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對應佛門所說的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應佛法所說的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和「法門無量誓願學」。所以要成就儒釋道的聖賢教育,我們要真正的在學習中圓滿成就,都是以「修身為本,教學為先」,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教育的重要之處、教育的重要性。

  這兩段經文為我們介紹了《中庸》和《大學》,都是在四書中非常重要的篇章。在《三字經》中,也特別為我們強調了學習的次第,「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當我們把《聖學根之根》的課程學完,特別是真正落實之後,就要開始四書的學習,對於《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我們就要認真的讀熟、背熟,領會其中的意思。而學完了四書之後,還要學習哪些經典?就是《三字經》下面這句經文所說的,我們接著往下看。

  【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在這裡為我們講述了《孝經》、四書,還有六經。《孝經》一共有十八章,這是一部闡明孝道的書。「百善孝為先」,古人學習非常重視這部《孝經》。我們日後學習《聖學根之根》的課程,就會學到這部《孝經》。『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我們要把《孝經》這部書的道理真正融會貫通,再來熟讀四書。《孝經》是編在《聖學根之根》的課程當中,它的學習是在四書之前的。從《孝經》我們真正了解到如何盡孝,以及如何為人處世的道理。有了四書的學問基礎之後,就可以開始研究六經,這是更為深奧的典籍。

  通過這句《三字經》的經文,「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我們就能了解到對於六經的學習是有前提的,必須是通達《孝經》、熟知四書,然後才可以讀六經。這個次第不能夠紊亂,它有先後的次第。孔老夫子一生「道在《孝經》」。古人有這樣的一句話,「以《易經》統六經,以《孝經》統群經」。也就是說,六經是以《易經》為首的。下一句會學到六經都有哪六經,「詩書易,禮春秋,樂六經,當講求」。所以《詩》、《書》、《易》、《禮》、《樂》、《春秋》,這就是六經。而六經是哪一部經居首?是《易經》居首。可是和《孝經》相比,「以《孝經》統群經」,《易經》和《孝經》比較起來,《易經》又是排在《孝經》的後面,所以說「百善孝為先」。

  我們在《孝經.開宗明義》中看到,孔老夫子曾經問曾子說,「古聖先賢具有最美好的道德以及最精要的道理,可以讓天下和順,無論是尊卑、上下,都能和睦相處而沒有怨言,你知不知道這是什麼?」

  曾子就站起來回答孔老夫子說,「曾參我不聰明,哪裡知道這是什麼學問呢?」我們可以體會到,曾子對於老師所問的問題應該心裡有數,但是他又很謙虛、很恭敬的詢問老師,希望老師能教導他,孔老夫子就為曾子講了這部《孝經》。

  有人要問,究竟是什麼能使天下和順,無論尊卑、上下都能和睦相處而沒有怨言,這個美好的道德與精要的道理究竟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就是一個「孝」字。我們看這個「孝」,可不要小看它,中國的文字是智慧的符號,「孝」字是由老和子所組成的。老是代表上一代,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子則是代表下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這也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道理。所以孝字,它的內涵是無限的深廣,以這個字為基礎,我們就能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說《孝經》是一定要通達的,我們到後面就會學到這部經。

  至於四書,四書是中華文化的總源泉。因此這裡說「孝經通,四書熟」,一定要學習四書的這門學問,因為它是中華文化的源泉。是不能不學的,如果不學,就像因緣生老師談到的,如同是拔本而塞源,失去了根本,這是行不通的。

  關於《孝經》的當機者曾參,我們知道他是一個大孝子。曾參,字子輿,是孔老夫子的弟子,也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他是以孝著稱,事親至孝。

  有一次,他在瓜田耕作的時候,不小心把它的根挖斷了。他的父親曾點非常的生氣,就拿著一個大杖子來打他,因為當時父親在氣頭上,很用力的打,結果曾子幾乎就要昏死過去了。後來他醒過來,又鼓琴而歌,讓他的父親心裡感到安慰,雖然剛剛打得很用力,但是他醒過來了,也沒什麼事情,身體沒有受到什麼傷害。

  但是後來這件事情就被孔老夫子聽說了,他就跟門人弟子說,「如果曾參來的時候,你們就不要讓他進來」。夫子為什麼要這樣教訓他的學生?因為夫子說:「小杖則受,大杖則走。」行孝也要有智慧,仁義禮智信,這個智,理智、智慧是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的。我們學孝、學忠,也不能學愚孝、愚忠,要有智慧。夫子在這裡教他「小杖則受,大杖則走」,為什麼?如果你看父親在氣頭上,拿著一個杖子比較小,來打你,這是你的身體可以承受的,你就站在那裡乖乖的接受父親的責罰。可是如果父親在氣頭上,拿起一個大杖子,很可能會把你打死。這個時候怎麼辦?就不能學愚孝,你得趕緊跑,不能陷父親於不義。為什麼?他在氣頭上失去理智,一時憤怒,拿一個大杖子,不小心把你打死了,那最傷心的是誰?最傷心的還是父母。所以行孝也要有智慧,不能陷父母於不義。

  孔老夫子教導他的學生曾參,為什麼這件事情他做錯了,把道理教給他。曾參聽完了之後,他非常的後悔,他就說「我的罪過實在是很大」,於是他就來到老師孔老夫子的面前,向老師謝罪。

  聖賢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給天下、後世的人做榜樣的,要做出正確的榜樣,要依循智慧而不是隨順自己的感情,這個原則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看到,當時在這個國家,如果你拿錢去把這個國家的人民贖回來,國家就會有一定的賞賜。而這個時候,孔老夫子的學生因為他家裡很富有,不缺這些錢,所以把人贖回來之後不接受賞賜。孔老夫子聽了之後,就覺得這個做法是錯誤的,為什麼?雖然你們家裡很富有,可以拿得出這些錢來把人贖回來,可是有一些窮人沒有這麼好的經濟能力,如果同樣的遇到了這個情況,他可能就不肯伸出援手來救人。所以很多事情要依理智而不依感情,在不同的環境當中都是要隨機應變的。這個道理很深,只有孔老夫子這樣的大智大德之人能夠把理事、性相、因果,各個方面都圓融的處理好。

  曾子確實是非常的孝順,他對孔老夫子所教的孝道的道理深深的領納於心。孔老夫子曾經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曾子非常圓滿、認真的奉行夫子所傳授的教誨,並且把「孝之大也」認真的落實和力行。曾子他有「一日三省吾身」的功夫,每天都不斷的反省和檢點自己身上是否還有習氣毛病,並且認真努力的把它改正過來。這些行持都為後世之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曾子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德行,才能夠傳述《大學》,作《孝經》。「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這都是曾子在領受了孔老夫子所傳的心法之後,才能作出這樣不朽的經典。

  孔門的傳承,從孔子傳授,傳給曾子,曾子再傳給子思,子思再傳給孟子,這樣一代一代的師道傳承,使得儒家的學說從孔子至聖一直到曾子宗聖,到子思述聖,再到孟子亞聖,真正的把儒家的學說發揚光大。儒家的思想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對中國人影響最深的學說之一。

  曾子孝道的故事還有很多,譬如在二十四孝當中,「囓指痛心」的故事,許多同學都聽過這個故事,這就是講曾子的至孝,跟母親之間因為孝心而產生的一種心靈感應。曾子平常對母親是非常的孝順。有一天,他到山中去砍柴,突然間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一個人在家裡就驚慌失措,不知道怎麼辦,希望曾子趕緊回來。她在無奈之下就咬破了自己的手指。這個時候在山裡面砍柴的曾子突然感覺到心痛,他就想是不是家裡發生什麼事情了,就趕緊跑回家,才幫助母親把來訪的客人招待好。

  這是母子連心,母親時時刻刻想念著子女,而子女也能夠和母親有這樣的心靈感應。這是曾子的孝心使然,才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和母親互通消息。曾子的孝行不僅是在他小的時候力行孝道,甚至於到了他臨終之前,還召集門人弟子,讓學生們看一下他的手、他的腳、他的身體,讓學生看到他一生是非常小心的保護著自己的身體,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他要臨終之前,再把自己如何行孝、力行孝道的心態和行為教導給他的學生。這是真正一生落實孝道的大孝子。

  我們也能夠體會到,為什麼孔老夫子要把《孝經》傳授給曾子,日後會學到《孝經》,有十八篇,是因為曾子就是一位實踐力行孝道的好榜樣,他才能夠承傳這個學問。

  關於這句經文,在《論語》當中,有一段話:「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這一段經文就是曾子在臨終之前,讓他的門人弟子看看他是如何落實孝道的,自己的身體,手也好、腳也好、身體的各個部分,他一生都小心謹慎的保護著,唯恐讓父母所生的身體受到傷害,真是盡孝盡到了極致。

  雪公老人也特別談到,像這種情況,特別是過了五十歲以上的人就能體會到,生了病,有時候真是朝不保夕,病了之後能不能再復原、再康復,也都很難說。曾子有疾,自古有生就有死,生死有命。如果一個人懂得天道,性命就不同了。孔子、曾子都知道人有死,但是我們的自性、本性是不生不滅的,他們明白這樣的道理。正是因為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並不畏懼死亡,並不害怕死亡,他害怕的只是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和道相違背,有損於道,這是他擔心的事情。「率性之謂道」,本性是道,道有體有用,體是性,用是仁,而孝就是仁的根本,所以孝是排在第一的。

  雪公老人特別教導我們,要入道,要從禮落實,因為仁是禮的根本。所以有老人在堂、有老人在世,我們要盡孝;即使老人已經過世了,孝心孝行也不能有所減損。儒家強調「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我們每年,每到清明、冬至、中元,都要舉辦祭祖的活動。幾千年來的老祖先,我們都還能念念不忘,對於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盡孝的道理?

  而行孝,以我們身體來說,有孝之始,也有孝之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的身體是父母所生,是拜父母所賜,要對於身體「不敢毀傷」,這是孝之始。一根頭髮、一根毛髮,身體的臟腑、四肢,都不敢使它受到傷害,這是身體。人除了有身命之外,還有慧命,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而慧命得自於老師,所以老師跟父母的恩德也是同樣的重大,因此損傷了慧命也是不孝。師徒之間,師徒如父子,老師如果過世了,父母過世是守孝三年,而老師過世是心喪三年。對於父母和老師我們都要盡到孝敬。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曾子讓他的學生來看一看他的腳、他的手,以手和足代表他的全身,就說明他全身上下身體都沒有受到毀傷,他小心翼翼的保護身體。《詩經》中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他並不是臨時才這樣,而是平時就小心謹慎。「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就好像站在深淵的旁邊,有危險的情況之下。曾子一直到臨終之前,身體各個部位都還保護得很完好,這是他平常就臨深履薄,非常小心謹慎,才有這樣的結果。

  「如履薄冰」,要是有生活在北方就能體會到,北方的河水冬天結冰,結冰的時候,在上面可以走路,在上面滑雪橇、騎馬都可以,但是到了立春,開始融化的時候,就變成薄冰,如果再接著走在上面就會有危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曾子在平日就是用這樣小心謹慎的態度,來照顧好父母所賜給他的身體。

  「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而今」,就是從今天;「而後」,往後。曾子這是在臨終之前,馬上要面對死亡。但是因為像孔子、曾子都是懂天道之人,知道人雖有死,可是本性常存,因此「朝聞道,夕死可矣」。他說「吾知免夫」,「吾知」,我都知道;「免夫」,免於損道。「小子」,我免損道,而你們呢?你們也要小心自己的身體,也要小心自己的心,自己要管好自己,要照顧好自己。這就是老師在臨命終的時候,還給學生做出這樣的榜樣,也是非常的感人。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

  【詩書易。禮春秋。樂六經。當講求。】

  這是接著前面的「如六經,始可讀」,下面就為我們介紹六經都包括哪些內容。『詩書易,禮春秋』,「詩」是《詩經》;「書」是《書經》,也就是《尚書》;「易」則是《易經》,流傳到現在的是《周易》;「禮」,包括《禮記》、《周禮》、《儀禮》,這都是《禮經》;再來「春秋」,《春秋經》;「樂」,是《樂經》,合稱就是六經。『當講求』,我們現在是有志於道,要學習聖賢之道,這樣的讀書人,都應該要仔細的學習、體會六經所傳授的道理,是這個意思。

  這句經文特別為我們介紹六經。「詩」就是《詩經》,它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而在《詩經》當中,它收錄了古代的詩歌,收了三百一十一篇,但是其中有六篇,它的詩文只剩下篇名,所以《詩經》實際上收錄的數量是三百零五篇。

  在《史記.孔子世家》中就有記載,《詩》原來是有三千多篇的。同樣在《論語》中也看到這句經文:「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是有經過整理,孔子是「刪詩書」,刪的過程中,他就把其中有一些不好的內容刪除,而他的標準是「思無邪」,也就是說能使人端正心念,以這個做為標準,才保留了三百多篇的內容。現代人說《詩》,一般都是說「詩三百」,這是保存,取它的整數,稱為「詩三百」,實際上留到現在的有三百零五篇。最早它只稱為《詩》,但是因為《詩》本身也有載道的功能,它的內容是傳達著聖賢人的教化,後人為了表示恭敬,就把它尊為經。這是《詩》。

  再來我們看「書」,「書」是指的《尚書》,《書經》,這是「書」。《尚書》都記載了哪些內容?它所記載的是虞、夏、商、周的政事。孔子「刪詩書」,「詩」就是《詩經》,「書」就是《尚書》,孔子在整理的過程中,他也做了刪削的工作,把虞、夏、商、周的政事,有一些比較紛繁蕪亂的內容重新進行了刪訂跟整理,並且把這些內容中綱領精要的部分保留下來,綱領精要的內容,是可以垂憲於後世的,也就是說這些內容值得保存,流傳到後世。所以孔老夫子是有經過刪削的過程,把一些比較紛亂的內容進行了刪除,保留下來的全都是最精要的內容。這是《尚書》。

  「易」是《易經》。《易經》本來是有三種,後面會學到,「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連山》,還有《歸藏》,以及《周易》,這就是「三易」,它本來是有三種的。但是非常可惜,《連山》和《歸藏》都已經失傳了,現在保存下來的部分是《周易》。《周易》據說是周文王被囚羑里的時候所作,他被紂王囚禁在羑里這個地方,就是在今天的河南。「文王困而演《周易》」,《周易》是在這個情況之下作的。孔子為它作了十翼,十翼包括哪些內容?十翼包括《上象》、《下象》、《上彖》、《下彖》、《上繫》、《下繫》、《文言》、《序卦》、《說卦》以及《雜卦》,這是孔老夫子所作的十翼。

  接下來是「禮」,禮也是有三種。這在後面我們會學到兩句《三字經》的經文:「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這就是《周禮》;再來,「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這指的是《禮記》,還有《儀禮》。在十三經的註疏當中有收錄這三部禮經,《周禮》、《儀禮》,還有《禮記》。十三經註疏是漢儒鄭玄,也就是鄭康成為它作了註。到了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經學家叫做孔穎達,孔穎達為它作了疏,這是「十三經註疏」所收錄的,我們學禮都要參考鄭玄的註和孔穎達的疏。這是禮經。

  再來是《春秋》,《春秋》是孔老夫子在魯國的史官所記載的東周歷史,在這個基礎中把它刪訂而成的。《春秋》這部書一出現,引起了很大的震撼,所謂「孔子作春秋,天下之亂臣賊子懼」。因為《春秋》有一個善惡褒貶的筆法,當時有許多犯上作亂的人,看到《春秋》這部書,他內心都感到非常的恐懼。這是《春秋》的筆法,後面也會學到,這是「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春秋》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經典,一直到現在,《春秋》還有重要的註解,我們非常熟悉,特別是第一部《左傳》,也就是《春秋左氏傳》,我們學習《古文觀止》第一篇看到的「鄭伯克段於鄢」,這就是《左傳》的;再來還有《春秋穀梁傳》,這都是《春秋》的註解。

  下面說:『樂六經,當講求。』因緣生老師整理《聖學根之根》,他這個《三字經》的版本,有把太炎先生後來所加的經文放進去。同時歷史上流傳的《三字經》,版本之間也有一些經文的異同。在這裡,因緣生老師所採用的版本是「樂六經,當講求」。也有的版本是作「號六經,當講求」,本來「樂」這個字有的版本是沒有的。因緣生老師把《樂經》也包括在六經當中。

  為什麼有「號六經,當講求」的版本?對於六經的說法還是有不同意見的。有的學者認為,《樂經》不是獨自成書,應該是包括在《詩經》和《禮經》當中。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樂經》確實曾經存在過,但是因為戰亂等人為的因素,使得《樂經》失傳了。

  我們要是了解到中國歷史古籍發展的源流,以及它的刊刻、保存、散佚的過程,就能了解到,到這個時代還能讀到這些寶貴的經典,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為什麼?從孔老夫子整理經典一直到現在,已經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歲月,特別是時局動亂或者有戰爭發生,可以說對於文化、對於經典來說都是一場浩劫,許多寶貴的經典都是在戰火當中被燒掉了,或者是被毀損了,這是歷史上經常發生的動亂。

  同時有一些還是政治人為的因素,像秦朝時期的焚書坑儒,包括後世有文字獄,這都是跟政府在政治上的行為有關,也會造成一些寶貴經典的流失、失傳,它的毀損都是非常嚴重。而對於儒家經典來說,在這個方面是不爭的事實,甚至連周安士先生也曾經講過,儒家經典從古到現在保存下來的不過是百千分之一。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即使《樂經》當年曾經有這樣的一本書,到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它失傳了,這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後世一般比較常聽的是五經,一般都說四書五經,比較沒有人說四書六經,這就是《樂經》已經失傳了,是這個原因。

  「當講求」,講求就是我們要學習、要研究的意思,對於這些經典,都要認真的來學習。現在我們通過學習《三字經》的經文,對於流傳到現在的經典都有哪些篇章,以及在童蒙養正教育的過程當中,學習經典的先後次第應該如何來安排,在《三字經》中都有給我們做了非常明確的說明。

  所以王應麟先生確實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讀書人,尤其重要的是在《三字經》的經文中為我們列出的修學次第,在這個方面,就使得後世從事於童蒙養正工作的老師、工作者,對於如何對兒童進行教育,他有一個非常清晰的了解。王應麟先生談到:「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學完小學,在這裡也為大家特別強調,可以用《聖學根之根》的內容來代替朱夫子的小學,「小學終,至四書」。之後我們看「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學完了《孝經》、學完四書,然後就可以學習六經。後面還有談到,「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經學完了之後可以學習子部。「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經、子貫通了之後,再來學習史部的史書,對於整個中國的歷史就有所掌握。

  小學的經典是教孩子從這個地方契入,而大學經典則是教我們在小學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再明白這些道理。因緣生老師也特別強調,《三字經》中所強調的這一套修學的次第是不能打亂的,這樣孩子在學習過程當中,對於經史子集這些內容,他就會有次第的來吸收、學習。無論是教育者,還是被教育者,對於次第的問題都應該要有所了解。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