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20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我們從第三十九頁的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這句經文是教導我們,我們讀書求學『必有初』,「初」是指要有一個好的開始,這樣才能為後面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終,至四書』,首先要學習宋朝朱夫子所著的《小學》這部書,學習灑掃應對和六藝;「至四書」,而後再來探究學習「四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問。

  因緣生老師有特別引用到《增廣賢文》所說的:「訓子須從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學初。」日後我們還會學習到《增廣賢文》,這也是收錄在《聖學根之根》這套書當中。

  《增廣賢文》強調訓子,我們培養兒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從母親懷孕的時候就要重視胎教,讓孩子在母胎當中稟受的都是正氣。母親的行為端正、言語端正,包括起心動念心態都很端正,這會直接影響到胎兒。「端蒙必自小學初」,我們對孩子進行童蒙養正的教育,就是從小學開始。注意這句話裡面都用「必」,《三字經》中說:「為學者,必有初」,《增廣賢文》說:「端蒙必自小學初」。這就說明,童蒙養正教育要從小學奠定根基,這個順序是不能改變的。當然,這裡的「小學」不是我們現在說的小學、中學、大學。

  「小學終,至四書」,因緣生老師為我們解釋了「小學」這個詞,它有三重含義:第一個含義是指的學校。在古時候,蒙童八歲入小學,十五歲才進入太學學習;小學的第二個含義是指的文字學。上一節課有為大家介紹過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其實在漢朝,經學家是把文字學稱作「小學」。隨著文字、聲韻、訓詁學不斷的完善與發展,到了後來,「小學」就是指的文字、聲韻、訓詁學的合稱。在清朝時期,從乾嘉學派以來,章太炎先生、黃季剛先生,還有林尹先生,章黃之學所繼承的就是清朝的學術傳統,所以在文字、聲韻、訓詁方面有了很深入的研究。這是小學的第二個含義。小學還有第三個含義,就是在宋朝,朱熹朱夫子和他的學生劉清之,他們合編了一部童蒙的教材,名字就叫《小學》。

  朱夫子的《小學》究竟有什麼樣的內容?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它的內容是從「三禮」,《三字經》的經文:「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三禮」就是指《周禮》、《儀禮》,還有《禮記》,這是「六經」中的禮經,它分為三種。朱夫子整理這部《小學》,內容就是從「三禮」中彙集了一些禮儀方面的規範。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以禮樂來教化眾生、教化百姓。同時,朱夫子還擷取了史部中一些歷史典故,有把故事放在裡面。我們看到《三字經》:「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小學」就是指的朱夫子所編訂的這部名字叫《小學》的童蒙教材。

  因緣生老師特別引用了清朝的陳弘謀先生在《養正遺規》中的一句話,談到一個孩子他在求學的階段,他的記性跟悟性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有所變化的,這之中有一個規律,掌握這個規律,就知道如何來引導童蒙、教育童蒙。陳弘謀先生說:「凡人有記性有悟性。」「記性」是指的記憶力,譬如我們讀誦跟背誦經典,如果記憶力很好,一天就能背很多的內容。記性和悟性,是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所側重。悟性是指一個人的領悟能力,他對於經典內涵的一種理解和體悟。「自十五歲以前,物欲未染,知識未開,多記性少悟性。」古時候,八歲是入小學,十五歲是入太學,它按照年齡來劃分小學、大學的不同階段、層次,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是遵循著孩子的特性和學習的規律。在十五歲之前,因為孩子在童蒙時期,他的心地是非常清淨的,也沒有受到外界環境的污染,所以這個時候他的記憶力就非常的強,他的記性就比悟性要好;換句話說,他的記憶力是超過他的理解力。所以在這個階段,也就是從他八歲入小學一直到十五歲之前,如果讓孩子們去背誦、記憶經典,他記得非常的快。

  「十五以後,知識既開,物欲漸染。」十五歲之後,孩子慢慢長大了,他開始接觸到許多外面環境的薰染,按佛教的說法是妄想分別執著就比較深一點,就加重了,不像童蒙時期純淨、純善。十五歲之後,他的記憶力相對來說就沒有童蒙時期那麼好,他的悟性好過記性,也就是他的理解力超過記憶力。所以弘謀先生就強調說,孩子他應該要讀要背的書、典籍,最好在孩子十五歲之前就讓他熟讀。我們看弘明實驗學校在教導孩子經典的時候,也非常重視這個特性和規律,所以在孩子幼稚園的階段、小學的階段,大多數都是讓孩子背誦「三百千」、《弟子規》這些童蒙經典,背誦《論語》,讓他們讀、讓他背,因為這個時候記性最好。等到初中、高中的階段,就會開始對孩子進行講解,因為他們過了十五歲之後,理解力增強,而小時候他該背該讀的經典已經在心中非常熟悉了,老師再給他講解,他就能理解四書五經的內容。這就是強調在孩子十五歲之前,要讓他完成背誦。

  像孝敬學校幼稚園、小學的同學,他們每天都在背誦《聖學根之根》。有些孩子到現在這個階段,整部《聖學根之根》二十多部的經典,七冊的內容,都已經背下來了,這就是小朋友記憶力特別好。包括裡面的漢字,因為有一個課程是要認漢字、認讀音,還要寫書法。這些小朋友都完成得特別好,很多字可能大人都不認識,小朋友他學得快、記得快。他們用的是小字卡,給小朋友們每天認漢字,效果就特別好,許多不是很常用的漢字,他們看了都能讀得出來,他們寫毛筆字也是寫得工工整整的。這就是孩子童蒙階段確實記憶力非常強。

  在《朱子語類》中記載,有人請教朱子,學習要從哪裡學起?朱子回答他們,要從《小學》開始學起。成年人向他請教,朱子也說「要讀小學以補前日之缺」,沒有學過《小學》,這個時候還要補課。像我們小時候雖然有學一點《弟子規》跟《三字經》,但是還沒有緣分像現在的孩子這樣把《聖學根之根》整部都學下來,怎麼辦?還是要補課。最近,師父上人常常勸導我們要扎根,特別強調扎根的重要性。雖然小時候沒有扎好,但是現在長大了之後,沒有補的課還是要補上。師父上人也強調扎根非常重要,根要把它扎得深、扎得厚,這對於成就我們的德行與學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即使我們已經二十歲、三十歲,甚至四十歲了,這門課沒有過還是要補,是同樣的道理。

  在清朝,國家政府有明文規定,童生的考試就是考《小學》這門課程。朱夫子說《小學》是培養聖賢的坯璞,先像個做人的樣子。因緣生老師對於這個觀點,為我們特別做了說明,我們不要一聽《三字經》說「小學終,至四書」,一聽到《小學》,好像這部書很了不起,那我就馬上去找朱子的《小學》來學習。其實我們現在不需要這樣來做,為什麼?因緣生老師強調,朱子《小學》所講的禮儀和規矩,其實在《弟子規》,還有雪廬老人所編輯的《常禮舉要》中已經概括了。換句話說,我們學《弟子規》、《常禮舉要》,就已經把《小學》中的禮儀規矩學到。再來,這些歷史典故在《龍文鞭影》中講的比《小學》還要多。

  我們學完《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之後,到第二冊還會學到《四字鑑略》和《龍文鞭影》。通過學習,我們對中國的歷史以及歷史的典故,就會有充分的了解和認知。因此我們現在學的這一套《聖學根之根》完全可以概括整個《小學》的內容,甚至於後面還有道家和儒家扎根的經典,所以其實是比《小學》還要完備的。並且,像《聖學根之根》裡面收錄的《弟子規》,還有《龍文鞭影》,因為它是採用韻文的形式,像《弟子規》,因為賈夫子他本身就是一位音韻學家,這個方面竺家寧教授有做過研究。我們讀《弟子規》,覺得朗朗上口,讀起來特別順口,其實這是經過音韻學家特別對經文進行整理,讓它讀起來朗朗上口,它非常符合音韻學的規範,竺教授有把規律找出來。所以像《弟子規》、《龍文鞭影》,小朋友讀起來就特別容易記住,因為它很順口,就像在唱兒歌一樣,一讀就記住了。相比之下,像朱夫子的《小學》,因為它是彙集的,有的地方比較散亂,反而還不容易記得住。因此,我們要重實質而不重形式,在現代,像《聖學根之根》這樣的蒙學經典,完全可以代替朱夫子的《小學》。

  「至四書」,我們在《聖學根之根》中奠定好了童蒙養正的根基之後,就可以開始學習「四書」。四書是在宋朝的初年,南宋時期,由朱晦庵夫子所彙集的。其實在朱子之前,就有許多儒家的學者,他們已經注意到了《中庸》和《大學》的重要性,在漢朝時期劉歆,之前學了《小學》中的版本學、目錄學,就對劉向、劉歆父子很熟悉了,他們在漢朝的時候,在皇家的圖書館裡面整理圖書,劉歆就已經把《中庸》從《禮記》中特別提出來,並且做了註解。在唐朝,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以及他的弟子李翱也多次建議要重視《大學》和《中庸》。

  所以在漢唐時期,對《大學》和《中庸》,儒家的學者就已經很重視了。在北宋仁宗天聖年間,《大學》和《中庸》就有單行本流通。我們從歷史的源流中可以看出,朱夫子編訂「四書」不是偶然的,經過漢唐以來一直到宋朝,這些儒家的學者有一種共識,對於《中庸》和《大學》的重視,只是到了朱夫子的時代,才正式編撰《四書章句集注》。這是在宋孝宗淳熙年間,因為朱夫子編撰了這部《四書章句集注》,「四書」的名字才正式使用、建立起來。四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可以說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泉,特別是儒家的文化。我們通過對《大學》、《中庸》的學習,也發現古聖先賢的教言,在儒釋道的經典中都是貫通的。《中庸》和《大學》這些理念,再比對佛教的經典,有許多的理念和思想都是貫通的,所以它在中華文化的地位毋庸置疑,確實是特別重要。

  做為中國人,我們一定要學習四書。師父上人特別重視扎根的教育,關於教育的理念,如何從小學一直到四書的學習次第,師父上人也經常做闡釋。特別是最近幾年在海外,有機會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許多國家的大使進行交流,我們知道教科文組織就是教育、科學、文化,許多大使他既是國家的政府官員,又是教育方面的專家,甚至都當過校長、教授、老師,因此他們對於教育就很關注。還有一些女大使,尤其對於兒童教育非常關注。師父上人就常常和他們交流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理念,他們也是很認同。中國文化是屬於全人類的智慧跟文化,並不是只限於哪一個國家的。師父上人建議在教育方面,還是要採用古人的教材。古人的教材經過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實踐,真正是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是有經過時間和歷史的檢驗,確實是非常實用、可靠。

  小學的教育就有小學的一套童蒙養正的教材。孩子從八歲入小學,到十五歲入太學,六七年的時間,都是進行扎根的教育,童蒙養正的教育。這個期間就是使用《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這些教材,在《聖學根之根》裡面選的二十多種儒釋道的扎根經典,這是小學階段的課程。到中學階段,開始學習四書五經。到了大學階段,就可以學習《群書治要》,在《群書治要》中也可以選定一部經典,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所以《群書治要》是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智慧都在這部《群書治要》當中。

  有一些大使對《群書治要》非常感興趣。所以我們其實走出國門才會發現,原來中國文化竟然是這麼的無遠弗屆,它沒有國家的界限,沒有文化種族的界限,是人類各個不同的文化都能接受的。我們就接觸過兩位大使,其中一位是大學的教授,精通六七個國家的語言,以及西方的古文化,他能夠很流利的把《左傳》的經文都背出來。還有一位大使,她是從二○一二年遇到師父上人之後,就遇到了《群書治要》這部書,她非常的喜歡。原本她是他們國家的公主,之前按照皇室的習俗,在傳統上女性只能在宮廷裡面讀誦《可蘭經》,而不能接受教育,但是這個小公主,她的家人、長輩非常開明,就讓她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教育,所以她就成為他們國家第一個外派到教科文組織的女大使。她特別喜歡這部《群書治要》,愛不釋手,經常讀《群書治要》,而且她辦公室裡面也放了《群書治要》,只要有各個國家的官員來來往往,她常常會把這部書做為禮物送給他們。甚至於她在教科文組織開會,如果有一些官員上台講話,她馬上就能用《群書治要》的經文來判斷這個官員的政治方面做得好不好、理不理想,有沒有要改進的地方。通過這種交流,我們體會到文化真的是沒有界限的。包括這部《聖學根之根》,表面上看是教導中國小朋友的一套教材,可是把它拿到外國去,許許多多外國的專家學者對這套書也特別感興趣。

  這是強調扎根,扎根要從小學開始扎,發揚光大當然是大學。所以師父上人為這種教育的方法指出了一條路,從小學的《聖學根之根》一直到中學階段的四書五經,再到大學的《群書治要》,用這種方式、內容來推廣教育。這個根從小學《聖學根之根》扎起,到大學《群書治要》的階段就能發揚光大,中學階段是學習四書五經。這樣扎根、學習中國文化,就是根深蒂固,將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能得心應手。如果我們能深入的學習《根之根》、學習四書五經,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信心就會增長,中華民族的自信心也會真正的得到強化。

  在大學的階段,學習《群書治要》,了解如何治國平天下,到了社會上服務,無論在哪一行哪一業做事情,他都有一個正確的觀念,知道如何來做。特別是國家在政治方面施政的措施,都可以從《群書治要》裡面得到啟發。通過《群書治要》的學習,就可以指導企業、指導團體,甚至於國家政府的運作,都可以從這裡汲取到智慧、汲取到經驗。

  所以師父上人特別勉勵年輕人要好好努力。儒釋道的聖賢都是覺悟之人,覺悟的意思就是他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做什麼都能做好。我們發心為國家、為民族、為整個大千世界的一切眾生,這是跟諸佛菩薩、跟古聖先賢同心、同願、同德、同行的。如果發這個心、做這個事,一定也會得到諸佛菩薩和古聖先賢對我們的加持和保佑。所以儒釋道聖賢的經典都是智慧經驗的承傳,我們要好好的學習、好好的深入,真正能夠像張載夫子所勉勵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了這個目標、理想,就要把根扎好,這樣就不是空口說白話了,我們真的有在落實。因為根本其實都是在童蒙養正,就是《聖學根之根》當中的《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儒釋道三教的大根大本都收集在《聖學根之根》當中。把根扎好,才能夠真正落實張載夫子所說的這幾句話。

  這就是「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接著看下面這一句: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從這句經文開始,為我們分別介紹《四書》這部書。「小學終,至四書」,四書究竟包括哪些經典、哪些內容?這就是下面《三字經》的經文要為我們介紹的。介紹四書之後,還有六經,四書和六經了解之後,整個中國文化最為重要的經典,我們就會對它有概略性的認識。

  首先這句經文講到《論語》,『論語者,二十篇』,《論語》是孔老夫子教學傳道的記錄。以前我們在讀《論語》和《孟子》,在讀四書的過程中,會覺得《論語》跟《孟子》給人的感覺非常不同。讀《論語》就好像跟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做心靈的對話,這老人家是不厭其煩的諄諄教誨,他非常溫厚、善良。而讀《孟子》,我們讀這個經文,因為在大學階段師父上人希望我們要深入四書,所以每天白天上完課,到晚上一定就拿著四書反反覆覆的讀。讀到《孟子》會覺得這好像是一個年輕人,說話非常正直,語言方面非常有口才,洋洋灑灑的,這種語言的風格跟孔老夫子差異很大,要去認真的讀就會有所體會。所以《論語》是孔老夫子教學傳道的記錄,它有二十篇,內容都是記載孔子平常的言行,是他的學生把它記錄下來。『群弟子,記善言』,它談論的是為人處世,還有為政行仁這些言論。我們可以讀到許多夫子和學生之間的對話,都非常精彩,包括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問答的記錄。《論語》是四書當中的第一部,這是孔子的正說。

  《論語》的成書大約是在戰國的前期。這部書在西漢之前有三個版本,包括《古論》、《魯論》,還有《齊論》。其中《齊論》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在歷史當中已經失傳。西漢末年,有一位安昌侯張禹,他講授這部《論語》,是根據《魯論》,就是魯人所傳的《魯論》做為底本,同時他又吸收齊人所傳的《齊論》。所以安昌侯張禹是做了《論語》這部經典的第一次改訂,這就是《張侯論》。《張侯論》是二十篇,對這部整理過、改訂過的《論語》人們也是很推崇的,「善者從之,為世所貴」,也是很了不起的一個本子。

  在東漢,包咸等人作了《論語》的章句,章句是列為官學,國家政府頒布和推行教育,以包咸所作的章句為準。所以歷史上有名的熹平石經,刻石也是以包咸的章句為底本的。到了東漢末年,有一位儒家的大儒,叫做鄭玄,鄭康成,他是馬融的學生,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儒家學者。鄭玄所採用的是《張侯論》,以《張侯論》為底本。《張侯論》是安昌侯張禹根據《魯論》和《齊論》所做的改訂,這個本子也是非常好。所以鄭玄採用的就是《張侯論》做為底本,用這個底本來校訂孔子壁當中的《古論》,並且鄭玄為這部《論語》又特別作了註解,以混合之,這部《論語》就是流傳到現在的《論語》。而鄭玄所整理的《論語》沿襲了《張侯論》的體例,也是二十篇。這就是《三字經》經文說的「論語者,二十篇」,二十篇就是這樣來的。

  鄭玄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學者,道德、學問都很好,他為《論語》所作的註解,從晉朝一直到唐朝都非常受歡迎,盛極一時。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他作的註解到後來就失傳了,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種損失。在中國的歷史上,各種經典,特別是在戰火中,或者是在一些政治的風波當中,遭遇過許多次的災難,有賴於歷朝歷代的志士仁人,非常辛苦的把這些經典保存下來,留給後世。但是很可惜的是,還是有一些本子,在戰火當中,或者是人為的,或者是自然的因素,最後沒有辦法流傳到後世,像鄭玄的《論語註》,五代之後,一直到宋朝,這部書就失傳了。

  《論語》的章句在歷代,諸家的劃分不一。《論語》從古到今,它的註解非常多,有些經文,不同派別的人,對經文的解釋也是有爭議的。我們非常有幸,在近代讀到雪廬老人講解的《論語》,包括徐醒民老師講解的《論語》,對於其中一些問題做了釐清,就讓我們在學習《論語》的過程中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少走了很多的彎路。

  關於《論語》的章句,現在所看到的《論語》,大多數是四百九十二章,記錄了孔子和弟子,以及當時人所談論的言語,大概是有四百四十四章,而記錄孔子的弟子互相談論的言語大概有四十八章。《論語》它每篇都有一個篇名,譬如「學而」、「泰伯」,每一篇都有不同的篇名,通常它都是取開篇的前兩個字來做篇名的;如果開篇三個字是一個詞,就取前三個字。

  《論語》的內容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包括再傳弟子所記的聖人的言行、訓誨、答述之語。也就是說,在孔老夫子教學的時代,孔老夫子和學生之間的對話,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他們教學內容最重點的精華之所在,都記載在《論語》當中。譬如孔老夫子有時候會跟大家談論什麼是「仁」,為什麼要學禮、為什麼要學詩,以及這些弟子們都有什麼樣的志向,在《論語》的篇章裡面我們都能讀得到,內容確實很豐富。我們學這部《論語》,雖然跟孔老夫子已經相距好幾千年之久,但是如果深入的學習,仍然會感覺好像我們就在跟孔老夫子進行對話,與孔門的弟子們也一起在進行著思想的交流。其實這也是漢字文言文的魅力和它的價值,如果沒有漢字文言文,可能我們現在已經完全讀不懂孔老夫子當時的語言了。但是正是因為漢字文言文的這種特性,它的語跟文是分開的,所以一直到現在,雖然夫子那個時代的語言我們不一定能懂,可是留下來的經典、文字後人卻能讀得懂。

  唐朝時期陸德明先生有一部非常重要的書《經典釋文》,在《經典釋文》中他有談到:「《論語》是仲弓、子游、子夏等撰。」換句話說,是夫子的學生把夫子當年所教的內容記錄下來。這是對於《論語》要有概略性的認識。

  十幾二十年前,我們特別從北京飛到台中向徐醒民老師請教,關於《論語》的讀音,以及其中的用字。徐老師也有跟我們談到,當年《論語》的這門課,他和他的老師雪廬老人,就是雪公太老師,是一起來上這門課的,這個學期,上論是雪廬老人講,下個學期下論就是徐醒民老師講,再下一輪又跟老師換過來,所以這門課徐老師是跟他的老師共同上的。乃至於後來雪公所留下來的《論語》講要、《論語》講記,都是徐醒民老師和學生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很多的心血把它整理出來出書,讓它能夠流通。一直到現在,幾十年甚至半個世紀的光陰,隨著時間的流逝,雖然一代一代的人不斷的出現,但是徐老師對於老師當年傳授給他的《論語》、古文,包括他所學的《易經》,還有佛法的經典,他依然非常認真的傳授。

  有一年我們也到台中蓮社,晚上去聽徐老師講《論語》,就看到在雪公老人當年講課的教室裡面,可能這個桌子還是原來的桌子,椅子還是原來的椅子,教室的陳設應該還是雪公當年的陳設,講的人是雪公的弟子徐醒民老師。把老師傳下來的講學的家風,以及《論語》的課程,徐老師都是非常認真的把它延續下來,我們看了也是特別感動。

  當年雪廬老人講《論語》這門課,在開學典禮的時候,雪廬老人曾經講過一段話,他說,佛法衰微,政治困難,根本原因在哪裡?根本原因都在教育上。這也就是師父上人常常說的、常常引用的《禮記》中的話:「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只要把教育的問題解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所以雪公談到,如果佛教徒都能遵守戒律,佛法就能興盛;如果國民老百姓都遵守政治,國家就能整齊。換句話說,無論是佛法、儒家,之所以會衰微,都是因為不守戒、不守禮,不肯遵守的緣故。為什麼他不肯遵守?說起來還是教育的問題,沒有教好。

  但有人說,現在不是學校的教育也很盛行嗎?雪公強調,現在跟古人、跟從前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從前人他學的是什麼?他學的是孔子的教言。孔老夫子我們尊稱他是聖人,這是萬世師表,是一位了不起的大教育家。但是孔老夫子本人非常謙虛,我們在《論語》中看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通過這句經文就可以體會到夫子的謙虛、謙德,謙虛到極處了。中國的文化從堯舜開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這是一根線接下來的。孔老夫子為什麼說他是集大成者?他老人家一生都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他把這些聖人的道德學問全部都融會貫通。這是夫子在教育上面的成就,一以貫之,就是把從堯舜禹湯一直延承下來的聖賢的教誨,他把它理出脈絡,讓它有一個條理。雪公老人談到,我們今天跟孔老夫子學,並不只是跟他一個人學,我們學了孔子所傳聖賢之學,就是學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學問,把這些聖人的學問都學起來了,這也就是人的學問。

  怎麼是人的學問?雪公老人所談的,就涉及到《三字經》前面所學習到的重要經文,「三才者,天地人」。千萬不要小看這句經文,就跟「人之初,性本善」一樣。《三字經》也是非常了不起,短短的幾個字,它概括的都是聖賢教育的心法、心要。中國人講天、地、人三才,「三才者,天地人」。我們之前用《說文解字》的說解,跟大家分析什麼是天、什麼是地、什麼是人。人是什麼?人是天地之心也,是非常尊貴的。而人的尊貴體現在哪裡?體現在稟承了聖賢老祖宗的教育,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這套聖賢教育,我們把它繼承下來,這才是真正天地之間尊貴的人,我們養成了尊貴的人格。

  所以「三才者,天地人」,天是有它的道理的,「天道敏時」,不能亂了四時,春夏秋冬,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自然規律的運作,這都是天之道。地也有地之道,地之道是什麼?「地道敏樹」,大地就像母親一樣,在大地母親的懷抱裡面萬事萬物都能得到生長,能夠成長,所以很多植物都是在土地成長、生發出來。地能夠長養萬物,這是「地道敏樹」。而人呢?人也有人之道,「人道敏政」,非常重要是在政治方面,人要學政治。「政者,正也」,雪公給大家解釋「政者,正也」,要公公正正的為大家辦事,使得大家得到公安,這是人之道。

  但可惜的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把自己的教育文化傳統否定了,結果出現了什麼狀況?「天下無道久矣。」我們在《論語》中有讀到一句經文,這是曾子說的,「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現在天下無道久矣,這是因為失去了聖賢教育的緣故。既然沒有聖賢的教化,取而代之的,人人就不往正道上走,什麼事情都是往自私自利的這條路上走,就給天下帶來混亂的局面。

  天地有好生之德,注重生養,而我們做為人,人是什麼?人在《說文》當中的定義:「天地之心也」,人是天地的中心,既然是天地的中心,就要把聖賢政治做好,讓大家能安穩。而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的學說,就是教人政治的學問。所以雪公強調,《論語》是什麼?《論語》是政治學;換句話說,學了論語之後,如何治國平天下,就有指導思想了。當然不是說學了《論語》就是去做官,而是懂了《論語》,你做官就做好官,當老百姓也能當好老百姓,總是有道、有法度在其中。

  從漢朝一直到清朝,雖然歷朝歷代經歷了朝代的更迭,甚至在改朝換代中,還有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情況,像元朝時期,蒙古入主中原;而在清朝,做為清朝的帝王,他們本身是屬於少數民族,是滿族而不是漢族。但是即使是這樣,他們治理國家,也沒有依循他們自己本有的文化,而是繼承了中華民族代代相承的聖賢文化,念中國書、穿中國服、說中國話、行中國的政治。乃至是元朝、清朝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朝廷,他也是效法學習和繼承中國文化。英國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他談到世界歷史,特別講到所謂「東亞文化圈」。東亞文化圈就是除中國之外,在周邊有幾個衛星國家,像韓國、日本、越南,這些國家他們也都學習中國文化。譬如像《論語》的註解,在日本註解《論語》的著作就很多。

  「人道敏政」,我們學習《論語》,就能了解人生為人應該如何做人;再來,遵守國家的法令規章制度,做一個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再來,如果有機緣從政,從事公務員,做政府的官員,也能把孔老夫子的政治理想施展開來。這是雪公老人講解《論語》,在開學的時候特別談到天地人,如何把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落實,我們通過學習《論語》這些聖賢的經典,就可以做到。

  學習《論語》,對於孔老夫子的生平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孔老夫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時期魯國曲阜人。一直到現在到山東去參觀,還能見到孔廟、孔林、孔府,這是孔老夫子出生的地方,就是在曲阜。他是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在孔子一生中,他非常希望能做官,來施展他的政治抱負。然而在這個方面,他的因緣就沒有那麼好,可能上天賦予孔子的使命就是要他教化眾生,教育方面的責任更加的深重。但是孔子他很想學周公,可以把他的施政理想加以施展。孔子之前所擔任的官職並不大,他曾經擔任魯國中都邑宰,後來當過大司寇,並且攝行相事。他在治理魯國的時候,政績確實是非常好。但是因為魯君違背禮的關係,所以後來孔子就離開了魯國,開始了他長達十四年周遊列國的生活。後來他又回到魯國,就放棄了政治的理想,不再想要去做官,而是開始整理古聖先賢所留下來的典籍、教化的內容。孔老夫子他刪詩書、定禮樂、讚《周易》、修《春秋》。日後會學到《三字經》後面的經文,「詩書易,禮春秋,樂六經,當講求」,六經跟孔老夫子非常有關係。通過整理這些經典,把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以來代代相傳的文化道統,匯集整理起來。所以中國文化,為什麼大家都尊稱孔老夫子是「大成至聖先師」?中國文化集大成的工作就是在孔老夫子的身上完成的,所以後世才能讀到這些經典。這是儒家的始祖,孔老夫子。

  我們讀《論語》,會覺得孔老夫子是非常好學的人,而且他溫厚善良,他很有耐心的在教導學生,是了不起的好老師。他十五歲就志於學,在《論語》中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他老人家非常謙虛的態度,他善於向他人學習,雖然夫子學無常師,沒有固定的老師,可是他見賢思齊,對於自己的道德學問就能不斷的提升和增長,同時他看到別人有缺點,他也會自我反省和警覺,活到老學到老,所以夫子的學問是博大精深的。我們日後會學到《周易》,《易經》,「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孔老夫子在學《周易》的時候,他也是強調如果能早一點學習這門學問,他都可以減少很多的過失。所以他是活到老學到老,學問方面是很廣博、很精深的。

  同時在教育的理念上,他對於學生的教導是平等的,所謂「有教無類」,不管是什麼程度的學生,他都能因材施教,對他進行教育;而且他非常重視人格品德的養成,在孔門四科裡面,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這是孔門四科。曾國藩先生談到義理、考據、辭章和經濟之學,他用這四門和孔老夫子四科做了對照,都是沒有偏離夫子教學的思想。

  在三十歲的時候,孔老夫子在教學當中,打破了階級門戶的不同,不僅是貴族子弟,連平民的老百姓都可以接受教育。後來他的學生,夫子門下的學生是三千人之多,而其中特別優秀、精通六藝的有七十二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賢,夫子的學生就已經是桃李滿天下。而且他的學生是各行各業都有傑出的代表,非常了不起,有外交人才,也有軍事人才,還有做生意的,在商界非常有成就的人才。各行各業都有他的學生,當時夫子的教學就已經見到了豐碩的成果。

  周敬王四十一年孔老夫子過世了,只有七十三歲。弟子們非常的傷心難過,在夫子老師的墳前守孝三年,甚至還有守了六年之久。《論語》這部書的集結,就是孔老夫子的學生為了把夫子生前所施行的教化保存下來、記錄下來,同時夫子在教學中,和弟子們之間也有許多談話,應對的談話,這都是很珍貴的教學資料,這些言語學生們就把它匯集整理成《論語》這部書。

  在早期,最初中國的思想、學術方面是百家爭鳴,但是到了漢朝,因為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中央政府正式頒布了教育方面的原則,以孔老夫子、孟子所代表的孔孟學說做為正統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特別從漢朝漢武帝時期開始,儒家就變成了中國正統的思想,並且對於中國聖賢的政治、王道的政治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做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老夫子是集大成者。他做為春秋末期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為後世之人留下了數不盡的精神財富、智慧財富,所以後人對於這位了不起的好老師非常的尊敬。中國人有祭孔的傳統,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對孔老夫子以及他的學生的教化,都是非常推崇、尊敬的,因此後人才把夫子尊稱為大成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有一年我們到台南的孔廟參觀,這在台灣的歷史上是最早的孔廟,包括彰化的孔廟也很古老。一代一代的清朝帝王,都會給孔廟頒布牌匾,我們在孔廟大成殿裡面,就會看到康雍乾時代以來帝王的牌匾,都掛在了大殿的上方。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沒有不恭敬這位偉大的教育家。

  我們通過對於《論語》的學習,就可以體會到孔老夫子溫良恭儉讓的德範。我們讀《論語》就好像跟一個老人聊天,進行思想交流,體會他的溫和、善良,他的恭敬,他種種的德行。這在《論語》的經文裡面,我們不斷的讀誦、背誦,深入了解經義,每一次學習都會有不同的體會。所以《論語》這部書很了不起,因為它呈現出孔老夫子的一言一行,他思想的精華都在這裡面。乃至於宋朝時期,趙普是「半部《論語》治天下」。家人看到他常常在讀書,最開始不知道他讀的是什麼書,後來才發現讀的就是這部《論語》,他就是用《論語》的思想和精神來治理天下。一直到現在,我們讀著孔老夫子的書,依然感受到了精神力量的震撼,以及思想智慧的光彩。

  關於《論語》,也引用師父上人對於《論語》開篇經文的講解,來跟大家做分享。我們學《聖學根之根》,也跟大家分享過很多《論語》的經文。特別是雪公老人講解《論語》的經文,我們會覺得不僅是孔老夫子的經句,包括雪廬老人講解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很有深意,甚至那句話我們真正體會、落實,對人生都有很深的指導意義。雪廬老人把儒家的智慧和精神真正的領納於心,並且落實在生活當中,他所流露出來的智慧的言語,真的是太讓人震撼了。

  我們來看《論語》開篇,孔老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經文大家都很熟,但是它究竟傳達什麼樣的意涵?其實這是說我們在學習聖賢教育的時候所具有的喜悅,用佛法的話來說就是法喜充滿。古人讀書確實是享受,不像現代人讀書覺得很苦。為什麼?這也是方式跟內容有差異造成的。因為古人讀聖賢書,聖賢書是稱性的學問,自然你讀它,這是性德的流露,百讀不厭。儒釋道的經典,《論語》也好,《老子》也好,還是佛家的經典,是百讀不厭,一輩子讀一百遍、一千遍、上萬遍,都會有所收穫。這是學聖賢教育有喜悅,所以讀書是享受、讀書是快樂。

  因為古人他讀書明理,能變化氣質,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他能通達明瞭,所以在讀的過程當中,也慢慢把所讀的聖賢書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和生活行為,是從這裡所產生的喜悅與快樂。也就是強調說,無論是學習儒釋道的哪一部經典,我們如果能把經論的內容變成自己實際的生活行為,這就非常快樂,就有法喜。假如說經典是經典,它和生活是脫節的、不相干,怎麼可能會有法喜?怎麼可能會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所以教育、教化,「化」字很重要,要變化氣質,要把經典融於生活中。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習」就是要把所學的應用到生活,並且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不亦說乎,「說」跟喜悅的「悅」是相同的,也就是法喜。這種喜悅對我們的身心是最好的滋養,能讓人健康長壽。有許多的老人家,他一輩子都在弘揚聖賢教育,這些老人家活得特別長壽,長壽而又健康。這種長壽健康都是源自於學習聖賢教育,他得到了真實的受用。所以法喜充滿,這種喜悅是來自內在的,與性德相應,而不是外面境界的刺激。這種法喜,我們學習經典深入其中,自然就能體會到。

  下一句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跟「友」,同門為朋,同志為友。如果有這些志同道合的同學和朋友,常常在一起,互相切磋、互相研究、互相學習,這樣我們成長和進步都非常的快。我們要了解到,一生當中,父母、老師陪伴我們的時間畢竟還是有限,而像兄弟、朋友會伴隨著我們走過很長的人生道路。以前師父上人也曾經說過,在我們求學、求道的路上,老師固然是很重要,但是同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顯得更加重要,因為老師是給我們指出一條路,而同學是陪伴著我們走這段路。所以有良師益友,這也是我們人生的福報,老師很重要,同學也是很重要。老師他指了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給我們指出一條正確的光明大道讓我們走。但是這條路是很長的,在這漫長的路途當中,是誰陪伴著我們走?如果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朋友結伴同行,互相激勵,我們就能共同走向聖賢的康莊大道。這就是《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開篇會以這兩句話做為開頭,也是有它的深意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個深意我們要是深入的學習《論語》,就能不斷的體會到。

  這幅墨寶是師父上人所寫的,英國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曾經說過:「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孔孟仁義存心,忠恕為用;大乘真誠為體,慈悲妙用。」這句話非常重要,特別是把孔孟和大乘教育、教學的核心精髓為我們提出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老夫子教學的核心就是仁字,仁愛的仁;孟子是強調義字,都是仁義禮智信中最為重要的內容。

  學完了《論語》的介紹,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孟子》。在《三字經》後面接著談到,說: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孟子者,七篇止』,《孟子》這本書一共有七篇,也是學生所記錄下來的。《孟子》這部書,是孟子的學生萬章和公孫丑等人,他們記錄老師的言行,整理成了《孟子》。其中的內容是什麼?內容所講的都是仁義道德之事。我們要是讀《孟子》,就能讀到,譬如孟子是崇尚王道、摒斥霸道的,而且像「人之初,性本善」,性善的說法也是孟子提出來,所以《孟子》這部書同樣是用來治國平天下非常重要的典籍。

  孟子是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換句話說,他不是直接師從孔子的,而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可以說他是私淑孔子,但是他並沒有直接接受孔老夫子親自對他的教化,他是子思的門人。姬姓,是孟氏,軻,孟軻,軻是孟子之名,他的字號子輿。孟子生活的時代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戰國時期。和他同時代還有哪些人?大家可能都很熟悉,譬如說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商鞅,都是孟子同一個時代的人。換句話說,和他同一個時期,也有許多人在各個不同領域都有很重要的成就,有的人是在國與國之間游說諸侯,等於是現在說的外交人才,還有軍事方面的人才,或者是政治方面的人才。這是同一個時代,大家比較熟悉的人。

  在戰國時期,孟子是遊走在齊國、梁國這些國家之間,他也是很希望把他的王道思想,儒家的思想影響到當時的諸侯。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相對而言,跟上古時期堯舜禹湯的時代差距還是很大的,有許多的國君他們並不願意採納儒家的思想跟學說。「道不同,不相為謀」,道行不通,於是孟子後來就退居到鄒國。《孟子》這部書就是孟子的學生公孫丑、萬章所整理的。在《漢書.藝文志》中也有記載《孟子》是十一篇,而現在流傳至今的版本是分成七篇十四卷。整部書字數是三萬五千多字,一共有二百八十六章。

  對於孟子的生平,之前有分享過很多故事,大家也對孟夫子有所了解。孟子很早的時候他的父親就過世了,我們也跟大家分享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的母親為了把孩子培養成材,非常重視對於他的教育,甚至對於他成長的環境也很注重選擇,這就是孟母三遷。實際上三遷不是說搬三次家,三是代表多次,多次搬家,一直找到合適的環境,就住在學校旁邊。所以小孟子就每天練習怎麼去祭祀、怎麼去行禮。選擇了這個環境之後,孟母才安心的定居下來。有了這樣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孟子後來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子思,好的母親的教育,再加上好的老師的培養,對於他能夠成就自己的道德與學問,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只可惜孟子他的思想處在那個時代,其實我們能夠體會到,為什麼那個時代的君王不願意採納儒家的這一套治國理念?因為在戰國的時候,我們有聽過「合縱連橫」,許多的國家這些諸侯都互相的攻打,打來打去的,他們覺得要用霸道的政治才能在那個時代立住腳,而孟子所宣揚的王道政治,很自然的當時的國君就不願意採納。可是孟子的學說雖然在那個時代沒有得到發揚光大,但是在後世卻得到了世世代代許多的政府領導人的重視。他的思想學說,繼承了孔老夫子的思想,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而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雖然孔子、孟子的教化是有仁和義不同的側重點,但是實質上的精神都是相同的。所以孟子非常重視推行仁政,以民為本,以老百姓為根本。君王有這樣的政治思想,他自然能夠以老百姓之心為心,重視用仁德來教化眾生,以仁德來推展各種政治的措施。同時孟子強調人性本善,他也闡述唐虞三代之德,也就是堯舜禹古聖先王他們的德行,在孟子的學說中也得到了很好的繼承,而且他是重仁義、輕功利,尊王輕霸,他還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

  這麼理想的一種思想體系,在戰國時期這些君王肯定是不願意接受的,因為人人都想要稱霸天下,有誰還想到要去推行仁政?孟子已經感覺到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他的思想用在更早時期,譬如周朝初年的時代,遇到的是明君聖主,可能他的思想就能得到很好的發揚,剛好他所處的時代也是一個亂世。

  孟子的王道思想和性善的主張,充分的發揚了從孔子以來所奠定的儒家的基礎,所以他為儒家學說的發展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特別是漢朝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於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國家政府開始非常重視,對於後世中國社會的發展影響力是非常之大的。乃至於在宋朝年間,朝廷下詔再追封孟子為「鄒國公」,後來加贈為「鄒國亞聖公」。

  如果有參加過祭孔大典,就能看到在祭孔當中,儒家一代一代的弟子的牌位也都同時立在臺面上。孔老夫子和他的弟子,為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所尊敬、供奉,他們的仁義思想,對於中華民族的政治、歷史都產生特別深遠的影響。雖然在他們的那個時代並沒有受到君王的重視,但是畢竟他們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體系,到了後來遇到好的因緣之後,自然就能把它發揚光大。

  我們學習《孟子》就可以看到,在這七篇的內容當中,所闡釋的都是道德仁義之事。因為身處在那個時代,孟子在闡述他的思想跟主張的時候,有一些議論是洋洋灑灑,非常的暢快,他語言的風格和孔老夫子差距很大。我們說孔老夫子講話就像一個年紀大的老人家,充滿了慈愛,不厭其煩的諄諄教導。但孟子不是,因為他處的時代不同,他必須把他的思想用非常精湛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他在闡述一個問題的時候,說話就是非常的直接、切中要點。語言方面,他講的話會讓你覺得無懈可擊,譬如說你人在現場聽孟子這樣講,你都覺得我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跟他反駁,我絕對會接受他的主張跟思想。所以語言的差距很大。有一段時間我覺得特別喜歡讀《孟子》,因為他這些言語、思想太精彩了,都是百讀不厭,特別暢快。它的內容也都是闡釋道德仁義之事,而這種思想就是稟承著孔子以及再傳弟子的思想,真正在他身上發揚光大,因此這部書在四書當中也是非常難得的。

  師父上人在闡釋四書的時候特別強調,朱夫子編輯四書,師父有體會到,他有沿用到佛家的思想。像《大學》跟《中庸》,是比較純粹的闡述儒家的理論,而《論語》和《孟子》就是把《大學》、《中庸》的理論如何在實際的生活中運用,這是《論語》和《孟子》的特點。《中庸》和《大學》的思想,是非常高深而精微的,但是我們看了《論語》和《孟子》之後,對於這些很抽象的概念如何具體落實,卻能有直觀的概念,他編排四書也是非常巧妙。四書變成中華文化當中非常精深、精粹的內容。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孟子》這個部分還沒有講完,下一節課還繼續學習這句經文。謝謝大家!